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应增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水文地质理论和经验带进课堂,将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若能在学生实习实训时,请带实习实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作面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课外分组调研;野外地质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现状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偏于勘探,石油工程特色不足。目前的“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内容中,半数以上的学时用来较为详细地讲解石油地质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全部内容。但生油层、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部分的内容,与后期的油气钻井和开发过程关系不大。2.实习与实践偏少。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在大一学习完普通地质学之后有个地质实习,该实习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变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3.考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学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

二、“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1.兼顾石油工程行业特点,充实教学内容。(1)精选学科基本知识。要对准确认识油藏模型至关重要的圈闭、构造、储层、沉积相、非均质性等内容有所加强,在现有常规内容基础上,增加圈闭类型及其油气藏类型、圈闭特征参数及其与油气藏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构造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储层类型及其对流体渗流的影响;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非均质性及其对开发决策的影响等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油藏模型的至关重要的油藏模型建立过程内容应该有所加强,重点介绍油藏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内容;增加沉积微相和储层属性的井间预测算法;油藏模型在钻井实时监测、开发过程中流体动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2)以问题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知识点以问题研究过程的形式来呈现,以问题研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以设计与相关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油气开发历史进程和现状,选择三类问题对目前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第一类为油气开发已经解决的实际案例;第二类为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的反映油气开发科学原理的问题;第三类为油气生产尚未解决的实际研究课题。2.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1)研究式讲授油气田开发基础中的难点。油气田开发基础课程中涉及很多名词和概念,文字性内容更多一些,单纯讲授这些概念,会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有必要针对石油工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石油工程专业对于油气田开发基础的需求角度出发,从他们已经了解的或者即将学习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引出油气田开发基础讲授的知识点,实现该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对于难以理解的油气开发地质基础理论内容可以以讲授为主,以保证教学效率。但不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问题发现开始,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得出要讲授的科学原理,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体验问题研究的过程。主要方式包括以问题引导出科学原理的问题研究式讲授[2-3]、案例分析式讲授[4]、实际学科前沿热点课题分析式讲授[5]。(2)课堂讨论+课外分组研究。在讲授中可以穿插课堂讨论。可以围绕关键油气开发知识点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言讨论或分组讨论。包括课堂实际案例讨论、问题讨论、实际前沿热点课题讨论等[2-5]。对于关键知识点和综合应用性、拓展性知识,组织课外分组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研究能力。形式包括文献调研、油田或野外实践考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等。研究的问题包括已经解决的反应科学原理的问题、实际案例或者尚未解决的实际课题等。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学生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仅通过“普通地质学”和“普通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油气地质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昌平周边地区山脉比较丰富的特点,激发同学们在平时的郊游过程中发现圈闭、构造和岩石类型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更容易地接收和理解一些圈闭、构造和沉积相等方面的名词。在授课期间适当安排1—2次野外实习,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和圈闭形态实例,力求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所讲授的内容。4.完善成绩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核。将阶段测验、分组问题研讨、分组课外作业、课外自学等活动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期末考试中采取论文撰写、论文讲解、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方法。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无论是旅游学术界,还是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机构,或是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人士,如果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旅游学科多年以来始终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而且近些年来,这种尴尬局面似乎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旅游学科萌发以来,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而总是从属于或被划入某一门传统学科。例如,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学科分类目录或图书馆文献目录中,旅游被划入经济学科,以“旅游经济”子学科命名。与此同时,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内容会被划入历史类或文化艺术类。1997年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后,旅游被纳入管理学科,列为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以“旅游管理”命名,一直持续到现在。总而言之,始终未能自成一体。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被归入工商管理中的旅游管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却与工商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其二,旅游研究在国外已有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中国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但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学说和理论体系,而更多地是利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旅游问题。这种借用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一种套用,或像国内某些人的做法,沦为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工艺,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此外,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都会有一些支柱性子学科,例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法学中的“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又如历史学中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以及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和法制等专题内容的历史。然而旅游学科却始终缺乏这类支柱性子学科,给人以“发育不全”的印象。其三,以学科为存在基础建立的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此处暂且不谈以实业运作为基础建立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越发面临困难,被用人单位指为“理论脱离实际”、“高不成低不就”、“不好用”等。围绕上述旅游学科的尴尬局面,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一些质疑: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的关系和问题如此复杂,能否可以有一个学科独立地担当起对之加以深入研究的功能?旅游现象中的问题涉及众多不同学科的理论,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体现这一学科内在规律性和特点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方法和方法论是什么?旅游学的根本研究对象是什么?既然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现有学科的理论几乎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一定还要有独立的旅游学科?笔者首先十分愿意肯定这些质疑者的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从对有关问题的疑问开始的。但笔者同时以为,对上述质疑似乎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说旅游学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旅游学就应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质疑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却不是它的全部,我们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理性思维,从这些质疑提出的出发点切入,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我们需要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需要探讨旅游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旅游学科的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那么,我们需要科学地构建它的理论框架,形成它自身的方法论。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旅游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

一、旅游学术研究轨迹

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出现,通常会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之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探讨规律,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以至创建学科。旅游现象也不例外。旅游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在欧洲出现以来,也引起了各科学者的广泛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和广度研究旅游问题。既然科学研究是创建学科的开始,因此,我们似应首先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了解学者们的工作和成果。

1.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毫无疑问,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早于中国,因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本身就是舶来品。国外整个旅游研究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即认知时期、确立时期和发展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国内学者始终十分关注国外旅游研究动向,试图从国外研究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例如,南开大学申葆嘉教授1996年在《旅游学刊》发表系列综述《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申葆嘉教授认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旅游的环境和生态学研究、发展中国家旅游研究以及旅游研究方法和方法论[1]。华东师范大学学者张立升以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004年10年内的382篇文献作为样本,从研究热点、研究新视角和研究的薄弱环节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外旅游研究动向[2]。文献资料表明,国外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者们从自身研究兴趣,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进行旅游研究,并非出于一个统一的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因此,其研究成果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尽管从表面上看显得较为松散,但是如果用心去观察,依然能够对研究范围、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活动的规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如果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之嫌。应当说,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几乎和旅游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年的努力耕耘,用成果卓著来形容也不过分。201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研究论文集》,包括“30年研究评论”和“旅游科学年会论文”两个部分,共收录了154篇论文,计106万字,第一部分分为旅游综合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其他旅游研究等四个栏目,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教育、旅游产业、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地方旅游实践等五个领域。论文作者所代表的学科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公共管理学和城市旅游等[3]。从国内旅游研究总的情况看,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教育、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领域的集聚程度。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较多而基础理论性研究较少。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这就是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数量和研究质量都在提高。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不能长期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研究层次上,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需要从理论研究中找到根据。此外,中国的旅游研究还有一个与国情相关的特点,这就是由于中国当下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包括旅游研究内的各项旅游工作都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机制下进行,遂使旅游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为政府的旅游发展政策服务的,而且政策导向和相关的激励措施十分明显,例如研究课题经费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评奖以至研究人员的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毋庸讳言,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现象存在和发展,会有一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事实上未必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而成为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的注解。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一些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不顾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论证旅游可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学术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建立在旅游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中,都在探讨旅游学科的建立问题。其关键性内容有:旅游究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框架结构如何?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关于这些问题,笔者首先注意到,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点似乎有较大区别:国外学者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研究兴趣,更多地关注其所研究问题本身,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文化中更重视整体而非局部、更重视综合而非分析的倾向有关。已有多名学者在其论文或著作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例如,石培华等在《旅游学科的自省与超越》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自我超越,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旅游学科群,并逐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不断成长、潜力无限的新兴学科”。“针对独特的研究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模式和方法体系”[4]。胡善风等在《关于加强旅游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设立旅游学一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并且将建立旅游学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总结为政府对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旅游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交流的增强等[5]。曹诗图在《试论旅游学科的构建》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这一综合性的社会人文科学应是独立的一级学科,不应该从属于管理学科或经济学科”。“在旅游学科体系构建上可以分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和哲理层次等三个层次”,并且认为,“旅游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和独立的学科,必须在组织机构、概念体系、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等几个方面都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标准”[6]。杜江、张凌云等在《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一文中认为,“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7]。上述学者的研究及其结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对旅游学科的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行将成为鼓励学者继续从事旅游研究的较强动力;第二,看到了旅游现象运行固有的自身特点,并将其认同为旅游学科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第三,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尚有许多工作待学者们继续努力。笔者以为,从旅游学术研究的开始到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一个受其内在规律性制约的、水到渠成的,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往日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法学等学科上百年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对一门学科发展的信心能够促进但不能代替其发展过程。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确认其建立基础和客观地评价其发展现状,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遵循科研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刻意设计策划的过程。在百家争鸣和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一些具有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的学说和学派逐渐得到公认从而被确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殊途同归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条件下,会得出相同或十分类似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他们遵循了共同的旅游运行和旅游研究的客观规律。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为地、刻意地追求共识和统一,更不能借助行政手段将旅游理论统一到某一名或某几名学者的学说上,否则必然是树立学霸。方法论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出该学科的自身规律。最后,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这一科学素养的成就过程也只有在学术研究中才能实现。

二、旅游学科建立的三大基础

学术发展规律表明,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具备三大基础,这就是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在这一点上,旅游学科和其他许多学科在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各学科的共性。但是,某一学科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一定有其个性,而且这一个性经常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旅游学科的个性,讨论其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形态、结构和规律,因此,旅游现象运行的个性从根本上决定着旅游学科及其存在基础的个性。

1.文献基础作为旅游学科建立基础的文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学术研究文献。这是最重要的一类,因为建立学科主要依靠学术和理论方面研究。学术研究文献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文献的积累和积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旅游现象运行和发展进程及规律制约的,因此很难人为地扩张和拔高。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国的旅游业是从1978年正式开始的。假设政府当年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机构研究理论问题,一年必须产生3000项研究成果。这种要求即使从形式上有可能做到,所谓研究成果的质量却是可想而知的。除了口号、空谈和脱离实际的“研究结论”之外,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其次是文献之间有一个传承、继承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系。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根据事实的发展变化提出,这里所称基础可以涉及数据、思路、假说、研究方法以至研究灵感各方面。新理论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过程,从哲学上看,经常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二大类是旅游实业界的经营管理运作文献。这类文献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旅游学科并非是一个纯理论学科,它与旅游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从事研究和建立学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务发展。实业界的文献涉及范围会很广,可包括统计数据、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方案、业务运作情况记录、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等。这些业界的文献为旅游学术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素材,启发思路。第三大类是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文献。各国政府通常都会对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对旅游事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因此,这类文献对旅游事业本身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中国这样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法律文献对旅游研究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2.理论基础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学说为指导进行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因此作为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具体会涉及多少学科,目前尚难以最后确定,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总会有新的发现。但是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哲学基础。这不仅因为哲学是众多学科之母,不仅因为旅游研究需要哲学思维的总体指导,也由于在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过程中的确有一系列属于哲学层面的问题,例如,旅游发展中各要素、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和辩证关系、旅游发展规律。其二是社会学基础。鉴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规律的发现,需要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根据笔者的理解,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对旅游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三是经济学基础。在旅游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经济现象,而旅游产业问题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因此,相关经济学理论应作为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例如,市场供需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四是人类学理论,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理论。这主要是由于旅游运行中会出现不同文化类型和作为其核心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人类学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理论。其五是环境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以指导旅游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最后是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人们的旅游需求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不断积累,旅游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有一系列审美问题和艺术问题被提到日程,除了引起旅游学者新的兴趣之外,也会引起旅游学者的研究和探讨。笔者之所以将上述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推测,上述问题是旅游运行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实质性问题;二是从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现状看,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对旅游现象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笔者以为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其一,关于哪些学科是作为或应当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这里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例如,申葆嘉教授最初在旅游研究中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逐渐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一些社会现象,尤其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单纯用逻辑实证主义很难得到有效的解释。因此,他注意研究和吸收西方社会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成果,例如结构功能主义、新实用主义、现象学、符号互动等方面的理论学说,用于其旅游学术研究,后来发现许多问题从这些成果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和较为满意的答案[8]。其二,在旅游学科自身的理论建立之前,学者们主要是从其他有关或可能有关的学科出发,利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旅游问题并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各学科理论之间会围绕着旅游现象的规律发生整合,形成能够更为有效地分析、解释和说明问题的新理论。走完从借用到直接应用的过程,类似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理论在生物研究中的形成过程。

3.人才基础

以理性思维从事旅游研究和建立旅游学科还必须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人才基础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这不仅指从形式上有足够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旅游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人应当有合理的分工,例如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分工、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人才质量问题当然更是实质性问题。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复杂性,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为学术研究工作热诚奉献的职业精神。其中,学术道德是一个合格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第一要务。第二是科学素养。旅游学术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必须受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系统训练,具有坚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基础。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从事实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尽量坚持价值中立,较少受个人主观臆断或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坚持逻辑思维。第三是文化素养。此包括旅游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个人文明素养和对旅游研究所涉及的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兴趣、知识和能力。最后是悟性潜质。悟性潜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知识面和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并经常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包括对旅游中异文化事物和因素的好奇心、兴趣和分析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对旅游研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

旅游学科要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之间不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学说单体,必须构成从某些共同规律和原则出发,相互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研究和提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笔者以为,旅游学科毕竟尚未正式形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学科,因此,不宜过早地做出结论。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观点和假说,经过一个百家争鸣,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使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自然形成并被公认和接受。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旅游学科的核心性、根本性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整个旅游现象运行的结构、形态和基本规律,其适用范围为整个旅游学科。旅游学基础理论为本学科中各个分支性专业理论提供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首先是旅游学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旅游学基本原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目前在各旅游院校使用的教科书《旅游概论》,后者从总体上看只是对旅游或旅游业的一般性介绍,并未在学科意义上成为系统理论。迄今为止,国内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旅游学基础理论有三部著作:其一是谢彦君教授1999年所著《基础旅游学》,其二是申葆嘉教授1999年所著《旅游学原理》,其三是申葆嘉教授2010年的新作《旅游学原理》。两位学者在理论体系、方法论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而申葆嘉教授1999年和2010年的两部《旅游学原理》尽管同属于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内的著作,但2010年的新作与1999年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是作者十余年来对旅游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称,是旅游现象运行及其规律的系统理论陈述。第二是旅游发展史。旅游发展史之所以列入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在于它并不是旅游发展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运用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对旅游现象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纵向研究,并且从这一研究过程中探索旅游发展规律,预测旅游发展趋势,从而对各国和全球的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性理论。第三是旅游学说史。旅游学说史的作用在于对学者和学术界关于旅游问题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梳理。从这一梳理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术界是如何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各种学说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旅游发展实践;各种学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修正、完善,或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失去作用而被摈弃。在旅游学说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旅游学术活动自身的规律,指导学者科学地从事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

2.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是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关于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各个分支性专业领域的理论学说。笔者根据旅游现象运行的实际状况认为,旅游的专业理论包括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宏观管理理论、旅游法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旅游文化艺术理论等。旅游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例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旅游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和演变、国际旅游中的外汇收支平衡。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经济学并不是旅游和经济学的简单叠加,由于旅游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无形性等特质和规律,使旅游运行中经济问题与有形物质产品中的经济问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虽然学者们最初是运用一般经济学原理研究旅游中的经济问题,但最终形成的科学的旅游经济学将是旅游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旅游宏观管理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国家和政府相关主管机构对旅游活动、旅游业以至整个旅游事业实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越发重视对旅游实行宏观调控。这种调控的目的固然是出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这就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很有可能违背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使该国旅游发展遭遇挫折和损失。旅游法学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旅游现象运行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必然存在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所以认为必然存在是由旅游现象性质决定的。其思路如下: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旅游的有效运行必然要求法制,需要通过立法手段规定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旅游经济学类似,旅游法学也不是旅游和法学的简单叠加。同样由于旅游的文化性质,使旅游法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或经济法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别,遂使旅游法学成为专业色彩较浓的法学。旅游社会学理论重点用于研究和解决受旅游现象和旅游发展影响已经出现和行将出现的社会结构、人口、劳动力、家庭等方面的变迁问题。较为典型的例证是:一些原先的农业地区建设为旅游区,原先的农民离开土地甚至离开家园,与此同时,外来的大量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涌入,人口和劳动力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由此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旅游社会学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旅游人类学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不同文化类型以及作为文化问题核心和灵魂的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融合。在旅游过程中,主人和客人往往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客人所属的文化背景又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旅游顺利发展,并在旅游发展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交融,促进各自的和相互的文化发展与进步。此外,还有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商品化问题、道德规范变迁问题等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旅游人类学在此类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侧重研究和解决环境和生态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问题。目前,此类问题在一些旅游接待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接待地已十分明显,旅游污染甚至不亚于工业污染,从而构成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存的威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发展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有效地指导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解决旅游环境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最后,旅游文化艺术理论是随着旅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从一般文化艺术理论中衍生出的新的分支,其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方面。旅游文化艺术理论对于丰富文化艺术理论的内容,促进新的艺术形态和形式的产生,指导作品的科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质工程导论 双语教学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42-01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学的宽口径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已经为许多专业所采用。为此,许多专业开设了“导论”、“概论”等课程。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希望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根据交际对象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并通过两种语言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

针对上述要求,同济大学在地质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地质工程导论(双)》课程。

结合近年教学实践,本文就《地质工程导论(双)》课程开设背景、教学内容、考核内容与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所采取的解决方式与对策。

2 课程开设背景

《地质工程导论(双)》是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新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的主要动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宽口径改革,教学计划的调整,使得原有的本科生前两年公共外语、后两年专业外语、四年不间断的外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两年的专业外语教学被取消,学生在大学期间无法接受到正规的专业外语培训;但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在借助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来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借助外语以口语和书面的形式、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有关专业信息,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双语教学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开设的与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双语课程有《地下水动力学(英)》和《工程地质学(英)》,学生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有机会选修相关双语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前,没有接受到正规的专业外语课程训练,专业词汇贫乏,严重影响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正常进行。第二方面,同样由于宽口径改革后,许多专业都开设了“导论”、“概论”等类似课程,目的是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自2005年新设了《地质工程导论(英)》双语课程,希望在给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知识与专业发展动态的同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外语词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3 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在上述课程开设背景下,笔者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遵循了以下两点:首先,知识面上要求涵盖地质工程专业将要接触到的专业课各个方面,如基础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同时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结合,特别是专业词汇的学习;其次,教学内容上要求保持较高的学术性与时效性,基本反映各相关方面的学术水平和研究热点。

课程文章的选材来自两个方面:原版著作或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专业外语知识;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时效性的教学内容主要选自最新专业外文杂志,力求从形式上与学习内容上都能够与专业发展保持同步,以保证让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等,增强学生毕业后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处理和交流有关专业信息的能力。

根据上述原则,拟定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前四章主要为基础知识教学,主要介绍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知识,地质工程与岩、土力学学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及各学科之间相互关系等,本部分主要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结合,尤其是专业词汇的学习。后七章主要为水文地质、地质灾害与防治、地下水污染与修复、地下结构与水电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文章均为新近专业杂志文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时效性,有利于学生了解与掌握专业的发展动态。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师注意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营造宽松积极的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课程绪论阶段即与学生讲明主讲教师的教学习惯与课堂教学方式,鼓励与要求学生以“Volunteer (志愿者)”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将学生的课堂参与交流的次数和质量记录在案,作为期末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实践表明,这一互动式教学方式,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的单向性和“点名式”(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课堂高度紧张,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4 课后作业和考核

寻找与布置和讲解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作业题,以帮助学生通过作业形式来熟悉题型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所有课文均给出了一定量的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完成,以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客观地检验出双语教学的效果,有助于达到预期双语教学目的。

考试是对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考试采用双语形式,英语出题部分要求英语答题。2年来,根据教学安排,英语题份额在不断增加,考虑内容也从简单的专业词(组)翻译、名词解释等,逐渐向难度较大的知识性较强的简述题、论述题过度,以检查英文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这有利于督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用外语进行理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5 结语

双语教学反映了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已是大势所趋。

为了适应高等教学的宽口径改革、与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让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了解一些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热情的要求,《地质工程导论(双)》的开设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

强调基础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专业词汇的学习,以及学术性与时效性的统一,应该是《地质工程导论(双)》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原则。灵活、宽松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当的课后作业与考核方式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为民,黄雨,胡展飞,唐益群,董炳炎.《地下水动力学》双语教学实践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同济教育研究.2005. NO.2:33-34(54).

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地质工作;持续发展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阐述,为以后勘察地质提供依据和保障。

一、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带动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基础工作实际上就是基础地质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是衡量国家地质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提高研究基础地质的力度,不断发展新的地质科学理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可以稳定长期的发展地质工作,是增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种比较具有时代意义的发展策略。在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工作的时候可以分成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性科学研究以及立典性基础研究三类。三项研究工作具备各自的特点,需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研究前沿性科学属于一种战略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在实施的时候,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难度大的特点。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不断认识地球,勇攀科学高峰,为长期发展地质科学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生命起源与地外生物学、地球演化等。研究应用基础实际上就是依据勘查地质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满足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规范,主要研究重大基础性地质科学技术问题。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合理的解决勘查地质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了可以给设计重大工程、规划国土资源、评估地质火灾以及勘查矿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地质资料。立典性基础研究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专门科学、地质学科,或者是研究地质现象、地质事件的精细科学,具有很高的效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为地质工作提供相应的范例,为研究地质对比提供尺度和标准,深化和普及立典型研究成果,可以适当增加地质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开展,研究成果会适当引发地质科技和地质工作的变革。目前地质工作人员开始分析和研究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古生物、地层等学科,在此基础上适当建立相应的多时代多区域标准地层剖面,奠定了顶底和地层界限,对侵入岩进行分期定年,建立了古生物志和区域地层表,形成了全国多区域系统,综合研究了命名、分类、分期火成岩,为研究大地构造、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地质调查等提供相应的尺码和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工作精度和效率。研究成矿系列、矿产资源勘查和典型矿床,改善矿床的类型等,可以适当促进矿产勘查的发展,促使不断突破国家地质勘查成果。

二、推动基础地质研究战略方式

地质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研究基础地质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承担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基础地质研究、社会公益性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增加研究地质程度,合理的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效有序的进行地质研究工作提供道路和战略,为规划社会经济和国家经济、规划国土整治、设计重大工程提供基础和依据,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地质科学理论提供范例。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兼具攀登科学高峰和社会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切实做好上述工作,需要遵循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选择合理的攻击目标,对于关键科学问题现形成精细的立典性地质研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然后在充分分析国内实际情况,发挥国家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研究地质工作的力度,合理把区域优势变为整体科学优势。最后,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不断创新技术和理论知识,发现新观点、新理论等,此外,进行科学管理,不断增加先进技术交流和沟通。

1.为国家需求服务,瞄准科学前沿

服务国家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国家的层面上,实施地质工作,以此作为地质工作长远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并且需要兼顾长远使命和定期任务,不断使用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范。瞄准科学实际上就是选择合理的前沿性地球科学,不断发展创新研究和理论思想,在研究地质科学方面不断创新。

2.主攻目标合理选择,提高地质立典

主攻目标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依据社会发展、国家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实际规范需求,合理选择重点项目研究,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提高地质立典实际上是说细致研究和分析一个典型区域、一种地质现象、一种地质科学、一种地质事件,得到比较高的科研水平,不断应用和推广,保证可以进一步增加研究技术和水平,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地质理论提供基础和保障。

3.突出区位优势,加强实践科学

中国地质具备多方面优势和特点,需要充分分析地质不同区位实际特点,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利用,保证能够变为地质科学优势。地质科学属于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区域性都很强的勘探科学,需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到一定的理论和成果,带动地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4.加强集成综合,优先原始创新

加强集成综合实际上就是在地球科学系统理论基础前提下,不断提高综合和交叉学科,综合集成专业、学科、专题等基础,总结出理论和规律。优先原始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创新科技方面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做到能够画龙点睛的目的,在一些具备优势地质情况下或者优越的学科领域,建立符合国家发展的并且可以在全球应用的新模式以及新理论。

5.科学管理优化,扩大协作空间

科学管理优化实际上就是建立对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策略,不断增加科学管理,打造出良好科研环境,适当改变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请款。扩大协作空间实际上就是提高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适当处理原创和借鉴的联系,合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理论,培养具备一定高水平和全球视野的人才队伍。

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有基础地质实际研究任务、性质、思路y6iji国家实际需求来分析地质工作,可以从五方面进行阐述带动地质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顺利进行地质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雄伟,邓乾忠,何仁亮等.湖北省地质大调查基础地质工作进展与成果[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z1):1-5.

[2]王雪华.论基础地质与城市地质之关系及存在问题[J].价值工程,2014,(23):310-311.

[3]赵世界.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767-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