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学知识

地质学知识范文精选

地质学知识

地质学知识范文第1篇

一、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华县地跨秦岭北缘,百分之六十是山区。区内岩石类型齐全、构造变形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摸清家底,查清资源,开发矿业,振兴经济,华县人民政府于1995年上半年有意让西安矿业学院承担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地质系接到任务后,经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项工作可以与地质专业本科生的地质填图实习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任务经费少、时间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内容单一、与矿产资源开发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后经学校和华县政府同意,决定将地质专业92级、93级学生地质填图实习与该项任务的完成结合起来进行。

为了切实搞好这次特殊工作,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7名教师和61名实习学生组成的实习队,负责完成该项教学、生产任务。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和主管副县长牵头,有关局、乡镇长参加的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先后对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和野外工作期间的各项事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落实,并及时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995年8月,实习队教师会同华县政府矿产局有关同志对工作区进行了踏勘,收集了部分前人资料。踏勘结束后向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1995年8月31日,在华县召开了由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实习队68位师生参加的动员会。之后,实习队师生分金堆、柳枝、高塘、金惠、杏林、莲花寺6个小组对工作区27种80个矿(化)点开展了正式野外调查工作。1995年10月一1995年12月,实习队伍师生对野外工作成果及现有前人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化验测试、报告编写和制图。1996年元月,华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初稿进行了初步验收,提出了修改意见。1996年2月至10月,以实习队教师为主,部分参加毕业实习、设计(论文)的原实习队学生参加,对报告初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最终提交了30万文字、含82张附图的华县矿产资源评价报告。1996年11月,该报告通过渭南市矿管局组织的最终验收。

二、加强管理,提高教学、生产质量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项目质量,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地质专业学生近几年受市场经济和地质行业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专业思想情绪问题。对此,我们采取全体动员、个别谈话等方式使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到搞好这次实习和生产任务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感到,通过这次实习,的确能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为今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样,增强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实习区范围大,山高路险,不安全因素很多,而且每天都要与当地群众打交道。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安全意识,那么就很可能使本次工作不能园满完成。对此,出队之前我们就制订了10条纪律和8条安全措施,并建立了教师、班组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小组学生在当地干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新一代大学生形象。第三,大力倡导敬业和乐业精神。在野外工作中,教师的教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在实习中,艰险的路段教师总在最前面,有小病和轻伤不终止教学工作。教师的吃苦耐劳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功底,都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感染作用。

2.严格业务要求。

首先,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学习并掌握地质填图教学的各项要求,并在工作中切实完成这些教学要求,以便达到野外地质教学的目的。其次,我们根据矿产资源调查、普查的有关规范,结合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规模、不同矿种的具体业务工作要求,要求各组切实执行。第三,室内制图时严格按有关矿产地质规范要求做图,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3.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本次工作涉及矿种多、范围大,6个组要独立开展工作。为此,在出队前,请实习队教师和有关校外专家集中给学生进行了理论教学。在野外工作期间,各组带队教师根据不同工作阶段、不同矿种,又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间歇式”的理论教学。实习前期,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工作方法,亲自带领学生完成测剖面、矿点描述、地质填图、矿体采样、圈定等工作。实习中后期,每组又分成几个小组放开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已训练过的工作内容。野外工作结束后,学生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室内分析期间,每组学生分几个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矿床、矿点的各项工作内容,并写出实习报告。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图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4.实行量化考核。

过去,地质填图实习中多采取一份报告、一个成绩的考核方法。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采取了量化评分的考核方法。其一级考核指标包括:①思想、工作表现(10分);②实践技能掌握程度(30分);③原始记录、测量资料(10分);④图件(20分);⑤报告(30分)。一级考核指标下又包含了多个二级考核指标。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考核指标,教师须严格按考核指标给学生打分,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通过这次量化考核尝试,不但促进了学生全面掌握实习教学内容和提高综合素质,而且评出的成绩比较客观实际,学生普遍比较满意三、体会与思考

1.推动了教学改革。

本次工作涉及金属、非金属矿产达27种之多,又要按有关地质调查、普查的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区实际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这就迫使教师、学生对众多的矿产从理论上、生产要求上去全面学习和掌握,扩大了师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煤炭地质类专业的拓宽改造。因此,本次工作为我系由过去以煤为主、面向煤炭转变到以多种矿产为主、面向社会、拓宽专业口径工作做了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这次工作之后,我系修订了地质专业的教学计划,将专业内涵扩展到煤油气燃有机矿产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领域,将过去的煤田地质学课程、煤田勘探、矿井地质改为矿床学、找矿勘探地质学、矿山地质学,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上删掉了部分陈旧、重复的内容,增加了区调工作的新内容。

2.促进了三结合基地的建设。

我系地质类专业合并成地质工程专业以后,原来针对煤炭的韩城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新的地质工程专业的野外实习要求,寻找多种矿产并存,又能满足地质填图实习要求的新基地已是当务之急。本次工作的开展和项目成果可为我院建立新的实习基地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华县矿产资源种类多,已建矿山有国有大型金堆城钥矿,还有地方各类小型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可为我系地质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场所。在该区进一步深人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必然能有力地促进矿山生产。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工作的完成,一方面弥补了实习经费的不足,保证了实习必需的时间;另一方面使学生丰富了理论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反映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上,教师普遍感到这些学生主动性强、思路开阔、野外工作能力和室内绘图、分析能力较以前有所提高。另外,有1/5的学生在毕业实习、设计(论文)时选择了华县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题目,提高了设计(论文)质量。

4.锻炼了师资队伍

参加本次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涉及了多种矿产资源和三大类岩石,这就迫使教师去钻研自已不熟悉的各种专业知识,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创造了优越环境。因此,这次工作的开展对推动学科间互相渗透和扩大专业教师知识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就本次工作成果,已正式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参加会议交流论文1篇。几位参加这次工作的教师近两年来继续带领学生在过去不熟悉的金属矿产领域与华县以及其它县区矿山结合.进行矿产开发地质咨询、科研和教学,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

地质学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能力;石油地质学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1-4]。“石油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部级精品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5,6]。但长期以来,由于实验室面积较小及实验设备缺乏,只能开设2个观察和演示实验,实验教学严重不足。国内其他高校“石油地质学”实验教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6,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4年虽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但突出石油地质特色的实验欠缺,成为认证中的一个弱项。认证报告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加强油气地质专业领域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纳的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8],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为确保学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7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核认证顺利达标,进一步完善学校油气勘探与开发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学校批复了实验室建设面积,并向教育部申请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新建石油地质教学实验室。学校石油地质学教学团队以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研制实验教学设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学校形成了较完备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课程的创新性和挑战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教学改革对国内兄弟院校“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一、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完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新建一个实验室,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尤为关键。石油地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石油地质学教学团队的支撑,团队有10多位教师,大家群策群力。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调研[6],以及对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相关院校实验室的实地调研,针对“石油地质学”教学内容和特点,教学团队经过多次研讨,设计了详细的实验内容,并安排熟悉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具体负责实验室建设。根据实验内容,购买及研制一系列相关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室基础装修及水电改造,编写实验指导书,开展实验教学实践。实验室建成前,我们只能开设原油、烃源岩、储集岩样品观察与描述实验和烃源岩部分有机地化指标萃取过程演示实验。实验室建成后,增加到10个实验,整体涵盖石油地质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实验包括:(1)原油样品的观察及原油主要物理性质的测定实验;(2)烃源岩样品观察及有机组分的显微镜下观察与鉴定实验;(3)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提取及有机地化指标求取演示实验;(4)储集岩样品观察及储集岩孔隙度、渗透率测定实验;(5)储层流体包裹体的观察与鉴定实验;(6)达西定律演示实验;(7)测压面观测实验;(8)系列背斜圈闭聚气过程动态模拟实验;(9)石油运移过程中动力、阻力分析实验;(10)油气运聚二维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类型也更为多样化,原先仅有观察、演示型实验,现增设分析测试型、验证型、设计研究型实验。每种实验设备有6~10台,每次实验一个自然班,3~5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新编的实验指导书中除了明确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外,还设计相应的实验分析思考题。如比较不同温度下同一原油样品密度、黏度值的差异,讨论温度对原油样品密度、黏度的影响;观察和鉴别烃源岩样本中干酪根的显微组分特征,分析其生物来源,判断其生烃潜力;分析水动力强弱对背斜圈闭聚气特征的影响;观察石油在不同粗细粒径石英砂中的运移特点,分析浮力、毛细管力在石油二次运移过程中的作用。由此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完成实验,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自主研制实验设备,新增特色实验内容

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动态过程发生在地下深处,看不见、摸不着,内容非常抽象,但又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内容。如何通过实验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到这些过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非常关键。但相关实验鲜有开设,也没有现成的实验设备可借鉴。为此,我们自主设计研制了三种实验设备,其中两种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两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均已进入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及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研制的设备及创新性增加的油气成藏物理模拟特色实验内容,在2017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核认证、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以及与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同行教师的交流中,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利用测压面及系列背斜圈闭观测实验设备(图1)可以开展两个实验:一是测压面观测实验,分别在静水条件、动水条件下开展实验,通过不同位置处水压头的观测,对比两种条件测压面的差异,加深对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动力———水动力的理解,理解水动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油气二次运移的作用;二是静水条件、动水条件下系列背斜圈闭中天然气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动态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圈闭基本概念及圈闭度量要素(溢出点、闭合高度)的直观认识,以及对系列背斜圈闭聚气过程的理解,通过直观观察水动力强弱对背斜圈闭聚气特征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水动力强弱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及气藏的保存与破坏等教学难点。利用石油运移动力-阻力观察实验设备(图2),在不同玻璃管中填充不同粗细粒径的石英砂,以模拟不同孔隙度、渗透率的砂岩储层,并用蠕动泵缓慢注入等量的油,然后观察油在粗沙、细沙中运移的难易程度。粗沙中,油受到的毛细管阻力小,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上浮,而且由于沙体的非均质性,会形成石油运移的优势路径。细沙中,油受到的毛细管阻力很大,浮力不足以克服阻力,因此会出现稳定的油水倒置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浮力、毛细管力等在石油二次运移过程中所起作用以及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致密砂岩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理解和认识。利用油气运聚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设备(图3),可以根据教学或科研需求构筑任意地质模型,如背斜圈闭、断层圈闭、地层圈闭、岩性圈闭等,进行石油运移聚集过程动态物理模拟实验。学生可从装置的透明表面直观地观察石油在砂体、断层、不整合等输导通道中的运移过程及难易程度,观察石油在不同类型圈闭中的聚集过程,从而深化对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认识。

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学生再按规定的步骤操作,进而得出实验结果[4,9]。观察演示型、分析测试型及验证型实验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但要求“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分析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针对设计研究型实验[10]。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依据石油地质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一些探索性、创新性实验题目。例如,断层封闭性差异对断层圈闭中石油聚集高度的影响、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对油气输导效率的影响、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实验现象观察及成藏影响因素分析、深盆气成藏实验现象观察及成藏机理分析等,让学生自由组成实验小组,自主选题,根据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小组内的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行设计实验地质模型,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并共同协作组织实验实施,对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或存在的问题,独立分析、判断和解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与教师请教,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们研制的油气运聚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设备、石油运移动力-阻力观察实验设备也为这类设计研究型实验的开展提供了设备保障。这类实验花费时间长,学生可以向实验室管理人员预约开放时间,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果的探究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地质学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概论;教学内容;授课方法

随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大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培养方案开始实施。新方案主要是全方位改革课程设置、减少课堂学时,并且要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因此,学校很多专业开设了“概论课”,主要面向全校的非本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共(限)选修课。公共(限)选修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组成,并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石油地质勘探概论”是我院为全校非勘探类、非石油工程类专业开设的公共(限)选修课,学生主要来自文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体育学院等,他们从未涉猎地质类、石油类等教学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非石油类专业学生初步了解地质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石油相关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因此,本门课程相当受学生们的青睐。但是,由于非石油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应地质基础知识,同时课程综合性强,知识点多而杂,在32个课时内讲授这样一门内容庞杂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点多,重点把握不住。本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较多,也较为繁杂。按照本课程教学大纲安排,将其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地质一部分为石油地质)。石油地质部分为重点,内容核心是石油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等。但是由于32课时所限,每一个部分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把握不住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主次难分。

(2)对实验学习不够重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共有3~4次实验课程,由于公选课程学生人数多,而每次实验课堂容纳人数又很少,同时实验准备工作相对烦琐,实验课的重要性在某些课堂相对弱化了,授课教师携带较少的矿物、岩石样品进行随堂讲解,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学习观察,对学生理解和学习掌握十分不利。在开展的实验课堂中,部分学生上课存在“好玩”与“好奇”的心态,重点观察感兴趣的岩石标本(化石、宝石等),以至于忽略了岩石鉴定的本质。

(3)学习思维转换较慢。学习一门新课程,掌握大纲知识点是教与学的重点内容,但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思路,才是高等学府教与学高层次的追求。让学生了解石油地质科学研究的思维、工作方法,开阔学科视野和思路,不仅能让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也有很好的帮助。但是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他们思维方式、掌握课程内容的能力以及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因此,让他们将自己的专业思维与地学思维转换,其过程相对较慢。

1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探索实践

笔者自2011年开始,每年均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与改进,明确了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与授课方法探索实践。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供同行们讨论与参考。

1.1优选学习重点,整体分配学时

课程分基础地质部分和石油地质部分两大块内容,要有重点有难点的选择,让同学们在掌握点的时候,有效地将整体串联。本门课程所涵盖内容较多,也较为繁杂。课程教学大纲安排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基础地质一部分为石油地质)。石油地质为重点,其核心理论是石油天然气的生储盖运圈保和分布规律;地质部分是学习理解石油地质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课程32学时平均分配,每一部分为16学时的教学。在教学授课中,基础地质的重点主要为沉积岩和构造地质,其他内容可相对减弱。针对石油地质部分,主要开展“生储盖运圈保”六字方针的系统讲解。优选重点内容详细解剖,减轻为求全面而造成的过于浅显的现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相同内容的讲解也会有所区别,例如在井下断层识别的空间学习中,理工科的学生其空间认识较好,可以适当地加快讲授进度;而文科的学生,则需要首先建立空间概念,然后再进入核心学习。

1.2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热情

实验课程尽量安排到8~10学时,更有效地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增强动手实习热情。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中,矿物标本和岩石标本认识教学环节非常重要,课堂中讲解需要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亲自看一眼、摸一下,就会一目了然。但对于非石油专业学生,学校并不能安排野外的实习教学。本课程教学大纲中,共有3~4次实验课程,地质部分包括矿物岩石标本的鉴定,以及构造图件的学习;石油地质部分包括绘制油藏平面图及剖面图,识别油气藏的类型,圈闭的信息读取等。因此,本课程应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演练,通过个人学结规律。第一,充分利用实验课学习。要求实验课分组上课,课堂人数小于30人、各种教学用具齐备,师生对面直接交流,结合实物标本与学生一起加强了理论课的学习。第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综合利用我系与地质系的各个实验室,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地质感性认识场所,同时走出课堂到校园内进行各种岩石的识别,比如校内的各种建筑石材、花岗岩雕像、大理岩雕塑等;同时带领学生到唐岛湾公园观看海岸沉积现象,沿岸的碳酸盐岩石雕等。

1.3增强地质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加快学习思维

转换适时准确地将石油地质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以及石油地质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给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掌握内容的能力以及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有所区别。同时,通过近几学期课堂实际效果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穿插各油田实际的现场工作内容等,同学反馈非常好。

1.4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宽教学空间

传统的板书教学,结合PPT展示、结合实验课堂的学习、结合校内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安排学生观看有关地质和石油勘探等教学或生产录像视频片,这是不出门的地质现场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感性认识,这些都已经成为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取得了学生的热烈响应。

2结语

针对石油地质类高等学府而言,学校培育的各个学科的学生,都有必要了解石油主干专业的课程,这对他们今后从事石油相关方面的工作很有必要。石油地质勘探概论是认识、了解、掌握石油的初级课堂,因此,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授课方法探索实践,期待能让更多的非石油专业学生,更加轻松、快速地学习掌握石油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卫海,王纪祥.石油地质勘探概论[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尹太举,龚福华.构造知识架构突出应用能力——“石油地质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54-157.

地质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实习教学资源;技术手段

一、概述

工程地质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工程地质包括理论教学、室内试验及野外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其中,野外实习主要是对各种地质现象及地质作用的实地观察分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等方面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质及能力目标等),以顺应市场化需求[1⁃2]。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地质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应进行对应的调整和改革。从目前来看,已有部分教育从业者积极响应,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如宋盛渊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等方面对工程地质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3]。龙慧等在新工科背景下讨论了利用互联网+和VR等信息化手段对工程地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4]。刘勇健等基于OBE⁃CDIO模式提出了“四层阶梯式”的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模式[5]。王盛年等探讨了在工程地质野外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虚拟地质实习的应用前景及优点,分别从实习内容、模块构建、技术框架及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6]。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中,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及其他智能手段被引入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了当前智慧教育的发展优势及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程地质课程的主要内容,野外实习主要涉及造岩矿物和岩石的野外识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野外识别与分析、第四系地层勘察、水文地质现象、不良地质作用(如风化、斜坡灾害、岩溶及地震效应等)、地质图的识读与绘制、工程勘察技术手段训练等内容。就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内容来看,很难覆盖所有内容,传统的野外实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场地有限,不能全面涵盖实习教学内容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内容涵盖面很广,受实习经费及学时等因素的限制,一般仅能选取一个或几个实习场地,从中确定几条实习路线,能考察的地质现象及地质作用等有限,难以全面涵盖实习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不能让学生全部将课堂教学内容向野外延伸,学生将课堂知识与野外现象认知结合有限,这必然影响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二)实习过程中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常以4~5人的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观察教学,各组成员或有具体分工。这也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更喜欢野外游玩,心思不在野外实习上,在小组队伍里浑水摸鱼。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地质现象,受场地和时间的制约,难以允许每个学生近距离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并进行产状测量等相关实训操作。这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发挥,也降低了实习的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指导教师不能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影响实习教学效果

一个专业班级的人数通常在30人左右,甚至更多。受野外环境的限制,指导教师既要完成实习讲解,又要关注学生反应,通常只能对距离身边较近的学生关注较多,进行类似“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不能靠近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有限,影响实习教学效果。

(四)野外安全保障及管理难度较大

工程地质的野外实习多为人迹较少的荒郊野外,道路不平坦,悬崖峭壁常见,山中蚊虫较多,不利于保障师生安全。学生从课堂到野外,难免兴奋,嬉戏打闹,易引起安全事故。加之实习时间安排在室内课堂教学完成后,此时正值炎热夏季,师生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也容易中暑。另外,白天从实习场地回来后,部分学生也可能不听指导老师要求,利用夜间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如出去聚餐、游玩等,增加了管理难度。

(五)实习花费较高

实习场地一般较远,且偏离城市市区,多为人迹较少的野外,学生从学校出发到实习所在城市,以及从住宿地到实习场地均需长途坐车,上述情况累积的各种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及保险等费用均增加了实习成本,不利于拓展野外实习。由上述问题可知,工程地质的野外教学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传统的野外实习应做出适当调整[7⁃8]。在当前智慧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形下,将部分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或可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课堂教学改革及引入新的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工程地质的野外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三、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在当前智慧教育发展情形下,各院校专业老师结合雨课堂、腾讯会议及腾讯课堂等平台与各种网络资源(如慕课、各种网络视频等)进行工程地质线上线下教学。就其教学效果来看,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差不大,因而得到了广泛推广[9]。然而对于野外实习而言,大部分教学常以典型的地质现象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与学生亲临现场观察分析的实习教学效果仍具有一定差异。为此,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

(一)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结合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两者并非独立模块。首先,教师可提前对野外实习场地进行教学考察,准备教学资源。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野外实习内容,合理安排。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实时引入相关实习场地的地质现象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知识点。由于目前工程地质教学时数普遍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改变教学大纲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发掘野外实习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做到有机结合。再次,可考虑以布置作业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对一些典型的野外地质现象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达到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结合的目的。最后,实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总结分析学生作业或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

(二)结合校区周边,丰富实习教学资源

考虑到实习场地一般距离较远,大量学生集中的长途旅行及住宿等不利于拓展实习教学。教师可充分考察调研学校周边,发掘实习教学资源,尽量减少长途跋涉及聚集。以笔者单位所在的地区为例,当地位于郯庐断裂构造带,发育有多条继承性活动断裂;水系资源丰富,有骆马湖、废黄河及京杭运河等水系,河流地质作用显著;对于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有宿迁闸滑坡、韩山堆填土滑坡等,可就近取材补充实习教学资源。根据调研考察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可用于实习教学的资源,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野外观察分析。另外,也可鼓励同学对自己家乡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活用课堂教学知识,拓展实习层面。

(三)减少人员聚集,指导教师现场教学

考虑到长途跋涉成本较高,可以录制视频的形式组织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具体如下:首先,确定实习场地及路线,选派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及专业的视频录制摄像人员及安全人员,确定野外实习小组和校内多媒体调度组;其次,指导老师开展野外调查,进行野外实习内容讲解,录制人员录制视频,安全员进行现场协调,确保各人员人身安全;再次,对录像视频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并在校内通过协调小组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做好记录。同时,校内协调小组收集学生问题、建议及意见等反馈信息,及时传达给野外实习小组,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补充完善;最后,以随堂测验或答辩的形式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根据实习记录、出勤情况、实习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考核成绩及实习报告完成情况等学生数据进行综合评定。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教学手段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不断被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中,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其中,虚拟仿真技术虽创建的是虚拟世界,但可使现实场景再现,具有实景化、重复性、拓展性和易操作等优点。考虑到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的一系列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构建现场实习场景,营造“沉浸式观察和体验式数字测量”等仿真环境,将实习现场场景虚拟化,实习实训等测量操作真实化。后续可扩展至VR平台,编写配套教材,实现工程地质虚拟野外实习。综上所述,针对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部分野外实习的改革措施,其中第一条和第四条主要针对室内课堂教学,第二条和第三条主要为室外实际场地教学,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总结修改并完善,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最终使工程地质野外实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达到让学生将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地质学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旅游;社会角色;互动关系;社会文化变迁

1地质旅游地的场域特性

场域,由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是社会成员按照共同承认的社会逻辑所创造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参与的社会活动场所。“旅游场景”,大体上是指旅游现象正在发生的“现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游客与旅游空间的交互过程中,旅游场景呈现多元化趋势,地质旅游场景应运而生。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截至2020年年底,已申报成功世界地质公园41处,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地质公园与旅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1.1地质旅游地的自然属性

地质现象的自然性体现在地质遗迹的产生是客观的非人为的,地质形态受到地球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的影响,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野三坡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北端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总面积600km2,主景区面积250km2。所处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野三坡地质遗迹。以百里峡构造——冲蚀嶂谷、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为例,野三坡是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典型代表。野三坡地质公园具有完整的地层遗迹,各类不整合面清晰,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各类岩石遗迹齐全,异常发育的构造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遗迹突出,山地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地貌遗迹丰富多彩,还有地质灾害遗迹等。

1.2地质旅游地的社会属性

地质旅游地的社会性体现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例如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用岩石制成石器工具,用于日常生活。冷兵器时代,古代帝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在群山峻岭上修建城堡与长城,完善关隘防御体系,具有政治属性。如今,随着地质旅游地区的开发和各地区地质公园的建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质旅游,在欣赏自然地质景观的同时,了解相关地质知识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野三坡地质公园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园区内的大龙门城堡是我国明代内长城上的重要城堡之一,城堡上现存有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重修城堡时所立白玉碑。位于大龙门城堡西北的龙门天关摩崖石刻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有明清武官及巡防官的真迹30余处。这些刻字为研究明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佐证。野三坡地质公园浓缩了华北30亿年来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是科学家研究新全球构造和板内造山带的最佳地域,是学生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还是地质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

2地质旅游场景中的社会角色扮演

2.1地质旅游场景的各个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些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群体。在地质公园场景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下,行使不同的权力和履行不同的义务,从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2.1.1政府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是政府行为人格化的体现[1],是指政府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权力履行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及其结果的总和。地质遗迹所在地的当地政府需要承担地质遗迹开发保护管理等职责,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1983年,野三坡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开始被世人所知,涞水县政府成立“旅游工作办公室”,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地质遗迹进行勘测考察,撰写《野三坡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报告》;1986年野三坡正式对游客开放。随着旅游业兴起,政府部门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北京游客。2012年,野三坡抓住时机进行二次开发,野三坡开发秉持“政府主导、有序开发、统一管理、保护至上”的原则,对景区内经营者(民营、私营)资源项目进行收购合并。二次开发建设后,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具有休闲性、亲近自然性和社会服务性。政府在扮演地质旅游开发者的角色时,秉承因地制宜理念,把握发展时机,缩短普遍存在于角色扮演当中由于能力水平和角色之间有差异的角色距离现象,较为成功地扮演了“地质旅游开发者”这一角色。科普线路主要由线路起点标志、科普步道、科普平台、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设施、科普文化广场五部分构成。科普线路也就是供游客旅游的线路,它与一般旅游线路的区别主要在于,不仅方便了游客对景观的游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关于景观的一些科学知识。因此,科普线路的功能就是为游客到公园旅游提供便捷的地质科学普及服务和游览服务。通过对线路上地质元素的表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学到地质科学知识。地学旅游解说系统是向游客传播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将景区内地质景观的图片、实物或标本及相关地质科普知识资料在地质博物馆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地让游客了解景区内的地质科学知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满足游客的认知需求。在地质旅游地区中拥有不同参与主体,各主体间的互动构成了小的地质旅游社会结构。为了保证社会结构平稳运行,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机制设置。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在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时,承担景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保护自然、人文历史文化遗迹。政府在对旅游企业进行依法监督和管理的同时,也管理社区中居民的教育、卫生和医疗等民生事业。

2.1.2旅游企业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相关的旅游产品,吸引企业来旅游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在我国,旅游企业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营单位,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及娱乐等服务项目。旅游企业在地质旅游景区中的经营范围与其他人文旅游景区的角色范围稍有差异。传统的地学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现代旅游者迫切需要的体验参与、知识互动以及身心沉浸感。野三坡地质公园倡导的体验式地学旅游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广泛性、兼容性等特点。它强调让中小学生、自然爱好者、普通大众等不同游客沉浸在当地特色的地质、地理景观中,通过观赏、研学、探奇、地学衍生品制作等一系列体验性强的活动,体验享受区域地学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地质旅游区提供与当地地质特征和独特自然资源相匹配的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开发娱乐项目,相关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在获得相应收益的同时也担任着保障游客安全的安全员角色。

2.1.3社区居民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在地质旅游中,以地质遗迹保护、经济社会环境为载体构成了地质旅游环境。除政府和企业外,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社区居民也是这一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群体,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社会角色根据角色承担的延续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永久性角色和伴随性角色。伴随性角色是随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或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的角色。野三坡地质遗迹资源所在地的居民自地质遗迹开发利用之时起,即由普通的村民转化成旅游区居民。野三坡景区覆盖面积600km2,含4个乡镇、86个村,常住人口61746人,大部分村民开始利用旅游资源,经营宾馆、饭店、农家乐和其他项目,有近3000家乡村旅馆和餐饮店,还有些村民通过培训相关地质科普知识成为导游。据统计,野三坡直接从业人员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5万余人,实现了从农业劳动者到服务业者的社会角色转变。

2.1.4旅游者在地质旅游中的角色定位

在社会学中,每个角色都包含着一定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特定行为的期待。地质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相比,承担更多的角色期待。对于大众旅游者而言,社会对其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因此,大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可以随意扮演各种角色,如游戏者、娱乐者、观光者、逃避者、解脱者等,其角色可以完全不同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于地质旅游者来说,将了解旅游地区的地质文化知识和考察作为首要目的,学习者更符合其角色期待。自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建成以来,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在景区内各地质遗迹前设立解说牌,用多种语言文字介绍景点及地质知识;设立地质博物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地质科学知识。普通游客通过参观野三坡景区,浏览和接触到地质遗迹,学习和普及地学知识,成为潜在的地质科学旅游者。

2.2地质旅游场景各个社会角色间的互动

社会学定义下的社会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即社会互动的前提是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且需要相互接触。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到“拟剧论”这一概念,即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野三坡地质公园场景内,参与主体的角色互动,以野三坡地质公园景区为平台,以旅游者为中心。按照参与互动主体角色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机构组织互动与群体间互动。组织机构互动是指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旅游企业—社区三个组织机构间互动;群体间互动是指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服务者之间的互动。

2.2.1组织机构间的互动: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旅游企业—社区2.2.1.1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旅游企业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作为县政府的下属机构,负责景区规划和项目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日常运营、管理等工作,以及景区综合执法、旅游投诉、行业管理、安全生产、防火防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经济活动时,需在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扮演好“经营者”的角色。

2.2.1.2旅游企业—社区

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均是为社区居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的渠道,同时也利用了社区的闲置资源及有效劳动力。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促进目的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旅游企业力求挖掘本地社区文化,探索与本地社区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旅游特色服务项目,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2.2.1.3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社区

地质旅游景区将社区纳入地质旅游体系中,让社区能够参与到地质旅游的规划决策、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和收入分配中来。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农民进行服务技能、文明素质、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培训,为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奠定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受当地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形式。在进行地质遗迹保护的基础上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围绕野三坡地质公园的资源特点,定期举办地质科普游、祖源文化游、溶洞探秘游、避暑休闲游、采摘观光游等特色旅游活动,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扮演好主人公角色。

2.2.2群体间的互动: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服务者

2.2.2.1地质旅游者—当地居民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交往多属于邂逅,目的在于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寻求彼此间对于文化的理解。外地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是“客人”与“主人”的关系,主客间交往往往会具有双向性与互动性。例如,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存在着地方性差异[2],旅游者在与当地居民交谈接触的过程中,可以敏锐地觉察到自然地理因素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习俗形成的影响,也会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间接增强了当地居民的主人翁精神。而当地居民也会对旅游者的休闲享受文化产生羡慕,在模仿的同时可以逐渐改变当地居民的消费理念。

2.2.2.2地质旅游者—旅游服务者

地质旅游者是地质旅游中的主体,也是旅游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随着旅游多样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市场逐渐呈现出旅游主体散客化、旅游需求精细化等变化[3]。区别于传统的旅游企业仅为旅客提供食住行等产品或服务,现代化的旅游企业更加关注所处地区的实用市场需求。例如,野三坡地质旅游区旅游企业之一“麻麻花的山坡”,为适应地质旅游者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食宿条件,打造成为该地区的高端民宿品牌,是该村的网红产品。南峪村把村民闲置多年的老旧民宅改建成民宿,2019年该村合作社共有15套高端民宿投入运营,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且亲近自然的住宿环境。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通过加强景区建设、规范当地旅游企业,为地质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地质公园在互动过程中承担了服务者的角色。旅游者纷纷而至,野三坡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通过收集休闲旅游者与地质旅游者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不同身份旅游者的偏好,为景区的标识系统、解说系统和服务升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了让地学知识“活起来”,针对中小学生“爱动、好奇、爱玩”的天性,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敲击岩石、用放大镜看矿物晶体、做溶解实验、设置问题探究答案、互动游戏等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眼、手、嘴、脑”,让难懂的岩溶地质知识、化学反应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消化。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充分体验地质景观之神奇、地学知识之广博、科研方法之严谨,从而培养自身的鉴赏能力、沟通能力。中小学生研学地质旅行活动,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地质旅行之前,学生们首先对旅行地的地质地貌、人文地理环境、气候等进行多维度的了解,并明确自己的选题方向和目标;其次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从摘录到分类,整理出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积累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其阅读和理解水平。在实地旅行中,学生们的感官认知会有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带着问题去旅行,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学生的主动参与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其语言运用往往比平时流利,富于感情。大自然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校。地质旅行是平台和载体、措施和方法。

2.2.2.3旅游者—旅游者(异地旅游间的互动)

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即“游客间的关系”,旅游者是摆脱了现代社会角色后进入旅游世界,以旅游者的角色进行旅游活动。由于个人素质、能力水平和要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角色距离现象。如有的旅游者到地质公园来并未对地质知识产生极大兴趣,在游览过程中走马观花,只为休闲娱乐;也有些旅游者能够全身心投入。角色距离的差异因参与程度的不同导致。旅游目的相同的旅游者更容易结成同伴,游客间的互动影响旅游者的社会链接感知,进而对旅游者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正面影响[4]。

3野三坡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指的是旅游产业带来的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野三坡地区自旅游开发以来,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1历史上的野三坡

野三坡,这一名称历史由来已久。野三坡位于太行山北麓,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地形差异很大,分为上、中、下三坡,所以称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气候相差半月有余,山下的核桃已结果,山上的核桃树才开花。因受到明朝朱棣诏免除丁粮的恩惠,自此崇敬明朝,后清入关,三坡地区人民反对清朝,拒绝除纳粮外的税负。坡内实行“老人制”,村内选举德高望重的老人当父母官。由于三坡地区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野”字。野三坡由此而得名。《涿州志》中称“老人制”为“实开民选之前列,独树自治之先声”。延续到民国十八年,涿州始在这里设区管辖,自此废除“老人制”。野三坡虽然毗邻首都,但由于地形和历史等原因,一直与外界隔绝并保留着山区村民的生活习俗和古朴的民风。自1986年起作为旅游区开始对外开放,野三坡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受旅游业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化。

3.2探索旅游业时期的野三坡

1988年,野三坡由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世纪90年代,野三坡地区人均年收入从1984年的70元增加到1994年的2400元。人们获取收入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由开发旅游前靠农业获得基本收入到希望将自然资源用于旅游发展。其次,经济意识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开始的将游客当作亲戚,吃住不收一分钱,到中期的开设家庭旅馆和饭馆,或出租马匹、马车。但与此同时,当地的淳朴之风减弱,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金钱的现象,敲诈勒索时有发生。野三坡旅游管理部门针对这一不正当旅游现象,积极行使监督管理职能,对损害游客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且灌输“没有游客,就没有财路,自己也就没有了饭碗”的思想,树立起较高的法制思想。旅游业发达的村庄居民在消费倾向上逐渐了发生改变,更注重子女教育,将收入积蓄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外出旅游开阔视野。野三坡于2001年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11年升级为5A级旅游景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野三坡地质公园园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加入旅游服务业,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景区依托型、回归自然型、田园农家型、文化体验型等多种娱乐项目。其中田园农家型充分利用野三坡地区的农村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民俗,乡村游处于发展上升阶段。文化体验型则是在野三坡龙门天关景区的古文化遗迹,包括大龙门城堡和明代长城摩崖石刻旅游,使游客能够更充分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地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对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地质旅游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对于落后地区来讲,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模仿和学习,其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科学意识、环保意识都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整体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为交换而生产以及因此而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可能。为了追求地质旅游者所表现出的物质生活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因为这个比传统农业更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因旅游产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事旅游行业成为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同时,旅游产业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通过人群之间的直接往来,有利于消除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相互理解,尤其是科学考察旅游、会议旅游、生态地质旅游等,可使人们及时了解先进的科学信息、文化信息和思想观念。地质旅游的发展还会对科学技术尤其是在交通、通信、服务设施与设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这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社会文明。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改善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使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住宿、游乐设施优先发展。地质旅游的发展能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文明、美化环境,使地质旅游者对国家、民族、大好河山、悠久历史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启迪和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旅游业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展示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成为宣传精神文明的窗口和创造精神文明的阵地。地质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社会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生活方式。由于地质旅游者的进入,地质旅游地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外来地质旅游者的示范作用,旅游地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同化。我们需要保护民俗文化,实现民俗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双赢。就业结构。地质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地质旅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改变社会的就业结构,使得部分农民成为农家乐的经营者。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饭店行业的大发展,吸纳了大批基层劳动者进入餐饮服务行业,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社会结构。妇女参与地质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如导游等,其家庭地位和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家庭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地质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旅游地把优先发展权让给地质旅游业。价值标准与道德。受地质旅游者及其所带来的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地质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驱使,旅游地原住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增强了,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了普及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

3.3互联网时代的野三坡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得世界成为触手可及的地球村。美国学者戴维•哈维在其代表作《后现代的状况》中提出了资本主导的“时空压缩”理论,认为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不断地打碎和重构时空图景,这种变化“对日常生活的秩序产生各种物质性的后果”,造成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变迁[5]。随着4G、5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势大好,旅游产业呈现不一样的经营方式。野三坡旅游经营者以其较强的文化接受能力,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经济效益。野三坡居民通过新媒体来宣传野三坡自然人文风光、特色旅游项目,以直播带货形式宣传本地农产品。这种新型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将网络直播间从传统直播室挪到了主播所处的环境中。例如,野三坡百里峡景区内,又或者是拒马河上的船舶上游客休憩的场景,通过主播的描述和现场画面,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除此之外,野三坡当地居民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网红”符号所代表的旅游者最新偏好,依照网红风格打造“网红民宿”,制作“网红小吃”“网红奶茶”,游客在被“爆款”吸引的同时,还将照片发到网上,形成新的消费热潮,形成“互联网+旅游”的新风尚。

4结束语

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时间较早,关于地质旅游相关理论研究较多,旅游地质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地质遗迹景观,而目的是服务旅游事业;地质旅游则是以科学考察、地质知识科学普及为目的的旅游。但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理解分析地质旅游存在的社会事例较少。自然地质遗迹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离不开人类社会,对地质旅游场景下不同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进行社会角色分析,有助于厘清各群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以及其互动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马乐.县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邱慧,,赵宁曦,等.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地方感差异分析:以黄山屯溪老街为例[J].人文地理2012(6):151-157.

[3]张文建.市场变化格局下的旅游业态转型与创新[J].社会科学,2011(10):30-38.

[4]周青.青年旅舍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