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创新范文第1篇

我国正处于一种体制大转机、资产大改组、结构大调整的新时期,这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它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细胞,如财务管理目标元素、财务管理主体元素等。

(二)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

它是指组成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在一定阶段的具体选择与内容。

二、当前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和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一样,财务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而发展的。我国正处于一种体制大转机、资产大改组、结构大调整的新时期。在这新的时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为适应新的环境,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各元素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变革,做出新的选择和扩展新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21世纪,世界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无可避免地将融入到这一进程中去。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成为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将会面临诸多新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其基础是市场全球化,核心是生产全球化。不可避免地,随着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将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国加强对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

2.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同时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调,许多价廉物美的国外产品必将蜂拥而来,争抢有限的国内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有企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这就需要加强对企业破产清算、企业兼并等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

3.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同时国内资本也可能流出。无论筹资或投资,企业风险都将加大,因此风险管理理论亟需发展。

财务管理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念;转型

一、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风采已经全新地展现在面前。在高校扩大规模的外在压力得到根本性缓解的同时,高校理财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财务管理重心从微观技术层面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层面

1.筹资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的基本格局。多元化的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一般包括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方面。经过五、六年的实践和发展,不少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基本稳固在财、费、贷三个方面,其他渠道则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多处于少水甚至无水的尴尬境地。从筹资结构分析,在一些高校的办学资金总量中,收费收入已上升至主渠道地位,各块资金所占份额的排序已由原来的财政拨款、收费收入、银行贷款演变为收费收入、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表明高校在实现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自我筹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加强。然而,人们对于这样的筹资结构和收入增长态势并不总是乐观其成,主要原因在于其政策性因素仍然对筹资格局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按民办新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直接推动了不少高校“蛋糕”的扩大。一旦几年后高校招生出现预期的“拐点”,则高校筹资政策势必面临调整,筹资结构的不稳定性将会更加凸现出来。

2.资产负债核算得到明显加强。负债是事业单位的五大会计要素之一。近些年随着高校自觉不自觉地选择银行贷款作为加速扩容的主要资金来源,引起负债总额的持续高位增长。负债这个高校会计要素,在沉睡了多少年后,终于引起了普通高校的举办者———政府、高校的主要债权人———贷款银行、高校的主要受益者———学生及其家长的空前关注。高校持续庞大的贷款规模、亟待改善的贷款结构、渐行渐远的资金投向、稳中有升的筹资成本,将社会方方面面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进而出现了不同声音。而作为实际意义上的债务人的高校,由于资产负债率的节节攀升、还本付息现实压力的有增无减,也开始主动盯住资产负债的静态指标及其动态变化。因此可以说,高校已经有了注重负债的核算和监控的内在自觉。

3.管理决策分析需求进一步趋强。一方面,高校在缓解扩大规模与提升层次的双重压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与防范潜在风险的有机结合的进程中,财务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财务部门所编报、提供的财务信息,其理解性已大大增强,但它仍然只是对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财务事项的基本反映,难以为学校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高校面临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纵横交错的内部利益关系,亟待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决策分析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求财务信息从可理解性尽快向决策有用性扩展的趋势正在加快。其具体表现在,管理会计的一些专门方法如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差量分析方法被大量引用到高校财务会计中来;着眼未来的财务预测功能备受关注,如财务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在不少高校已经数易其稿,付诸实施已是指日可待。

(二)财务管理形态从相对封闭逐步走向全面开放

1.建立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教育收费具有非营利性、政策性和成本补偿性的显著特征。尽管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本分担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但相关分担主体对成本分担份额莫衷一是,带有越来越浓的政治色彩。普通高校学费标准6年保持不变,住宿费标准实行最高限价,代管费的收取坚持自愿原则,还有全天候、全过程的收费公示,年复一年的多层级、全方位的检查、轮查、互查等措施的多管齐下,然而对高校收费的社会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要求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近据报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4日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教育乱收费继连续6年成为价格举报之首后,2006年上半年又居价格违法案件查处之首。教育收费的尴尬处境可见一斑。

实际上,根据非义务教育成本适当分担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现阶段高校学费标准基本稳定在培养成本的25%-30%.而社会方方面面却没有多少人关心另外的70%-75%的成本分担责任是否真正落实,也不细究受教育者分担的25%-30%是否适当,而是对教育收费标准的核定基数之一的教育培养成本打上了问号。作为回应,有关部门转而要求高校尽快向社会公布教育培养成本信息,并列出了时间表。众所周知,凡事都有成本,各行各业都存在成本问题,而成本一般被认为是行业的“商业秘密”,只不过培养人的成本更为特殊、更为复杂、更为感性罢了。要求把培养人的成本尽快公诸于世,这个想法很好。但东西南北中,成本各不同,即使同城高校间、同一学校不同科类间、同一科类不同年份间的培养成本均有差异。另外,培养成本越低是否意味着收费标准从低办学效益就高呢?还是反之亦然?这无论是从宏观政策层面还是技术操作层面都似有把一个复杂问题过分简单化之嫌。如此说来,质疑高校收费贵收费高的潜台词可能是乱花钱。诚然,这几年高校买地盖房,教学条件装备投入大幅增加,硬件设施达标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其所需资金除银行贷款外,自筹资金部分主要来自收费收入。即便如此,也不能简单地认为高校收费多与高校硬件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因此,思考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缴费上学是成本分担机制使然的逻辑起点上来。如果仅仅认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过高”收费完全是高校自身的内在冲动所致,即使不是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将会继续动摇建立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的社会基础。

2.化解、清偿债务工作任重道远。伴随着高校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繁荣,高校建设性、发展性债务规模与日俱增,少则几千万,多则数亿甚至十多亿元。与高校扩张初期的鼓励贷款的政策性导向不同,当高校数量扩张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后,来自政府部门的要求落实高校还贷责任、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工作热情高涨,干预力度明显加大。借债还钱,天经地义。高校作为还贷主体在法理上是说得通的,但高校贷款从一开始就无一例外地属于政策性贷款。因此,高校贷款本身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意义。有鉴于此,有的省已开始安排巨额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偿还高校所欠银行的部分债务,这对高校无疑是一大政策利好。但主管部门硬性设定高校还贷期限和优先扣划偿债资金的政策措施,很难设想这样的“胡萝卜加大棒”的行政手段不至于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实际上,高校短期的支付没有风险,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难以规避。问题的关键是要把这种风险切实纳入可控范围内,确保校级财务始终保持基本正常、合理、稳定的现金流。

3.对高校投资效益的关注度进一步加深。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行业。增加投入与提高效益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尽管现阶段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但要求高校提高投资效益被过早地提上议事日程。1993年国家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本世纪(即20世纪———作者注)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但这个投入比例,实际上并没有如期实现。迈入21世纪后,这个比例才有所改善。统计数据显示,这个比例最高的年份是2002年,达3.32%,离目标值仍有不小的差距,与世界平均水平(5.1%)更是相距甚远。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授的有关研究成果也印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1990—2000年间,我国预算内财政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从88.6%下降到47.3%;1996年至2005年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香港地区是持续递增的,而大陆基本上呈递减态势。这其中当然有复杂的因素,包括同期财政支出高速增长以及教育经费多元化趋势加快等原因。但也毋庸讳言,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加大投入,并没有与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实现基本同步,或者说,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快速增长,仍赶不上高校连续7年大幅扩招对办学资金的需求,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现阶段的高校经费紧张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不能同日而语。对高校投资效益的关心,对一些高校发展规模不经济问题的关切,无疑会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的改善。但对这类问题给予过早、过多、过频的关注,可能会淡化对政府投入依然不足问题的进一步缓解。

(三)财务管理面对的问题从共性趋向个性

1.发展阶段。由于高校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属的政府部门不同以及高校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高校的发展将不再是相对均衡式、趋同化发展。如有的高校仍处在扩张的后期,外延发展势头不减,高校内部对资源的占有冲动持续不衰;而有的高校对推进转型、提升层次的动力非常强劲,开始步入内涵发展的轨道。财务管理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与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前者高校的财务管理可能会比较粗放,更多地注重投入和筹资;而后者高校的财务管理则会趋向精细化,更多地讲求产出和投资效益。

2.管理边界。由于校情不同,各校财务管理模式会存在诸多差异。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高速增长,不仅财务运行规模持续扩大,而且财务管理职能也在不断拓宽。有的高校是一校多区(有的甚至是异地校区)财务,还要承担独立学院、基本建设、后勤、校办产业财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有的校级财务还要兼管集中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财务管理战线越拉越长,财务管理边界越来越模糊,好像都跟财务相关似的,财务管理职能过于宽泛。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内涵提升速度缓慢,财务管理面的拓展与点的深入长期脱节,校级财务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对一些深层次、趋势性问题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和研究,财务管理模式难以及时转换。

3.检查密度。我国高校在法律上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但近些年来,政府部门对高校的间接监控力度在不断加大,其外在表现是检查的高密度。不少高校大多经历了来自不同层次、有着不同要求的各类检查,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收费重点抽查、轮查以及互查;财政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地方税务部门进行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财务审计专项检查;审计部门实施的就地审计等。

这类检查大有常态化制度化的趋势,且无一例外都与财务工作直接相关。诚然,有机会接受检查是好事,是帮助高校“号脉”、“体检”,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校财务行为的规范和财务管理的改善,但频繁检查无疑是高校特别是财务部门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信号,至少表明社会乃至政府比我们自身更加关注高校财务运行情况,高校在高速增长进程中,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人民群众的心理预期仍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4.内控机制。高校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如机制失灵、操作失范、监管失效等,其中有些问题的存在与高校财务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缺失密切相关。国家审计署近年对部属18所高校的审计结果所揭示的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切实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规避风险,已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

进一步认清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助于高校财会工作者突破原有思维模式,正视存在问题,推进管理转型,调整定位,明确思路,增强财务管理的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高校财务工作更好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学效益为中心,大力搞好服务,努力坚持规范,着力推进创新,尽快构建稳健理财的基本框架、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约束有效的财经制度体系和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有助于高校财务部门继续用改革的思维应对高校新一轮创业、做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用前瞻的眼光化解长期累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探求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的新举措。

(一)以优质服务为先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高校财会工作以优质服务为先导,自觉服从于学校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将会大大增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1.搞好服务是法规制度中的应有之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把“搞好服务”列为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高校财会工作者不仅不能例外,而且完全有条件做得更好。教育部制订的部门规章中,对高校财务部门也提出了诸如“提高服务水平”等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也不乏这方面的规定。此外,高校财务部门为学校这个“会计主体”理好财、服好务也是应尽的义务。

2.搞好服务还源于高校财务部门的现实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机关部处一样,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除了因专业知识准备不足、职业判断能力欠缺而导致的违法违规风险、监管失灵风险等特有风险外,同样存在不能提供优质服务可能招致的一般风险。实际上,对管理部门而言,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和服务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融合,相辅相承。既不存在没有管理内涵的服务,更不存在没有服务内容的管理。况且,在高校着力打造服务型、学习型、效能型机关的背景下,“三维考核体系”在校内是普遍适用的,这个考核尺度同样需要平移到财务部门。因此,对财务部门而言,改善服务是永恒的,改进管理是长期的,在某个时期某些背景下强调服务的重要性紧迫性并不意味着削弱管理职能。恰恰相反,坚持以优质服务为先导,积极倡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推进服务与管理的持续协调和长期互动,往往有利于通过优质服务这个载体来推进理财环境的改善和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以制度建设为本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因而,制度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十五”以来,高校发展速度之快,办学规模之大,改革举措之多,财务管理职能拓展之宽,经济活动之繁,无章可循是不可想象的。事靠人去做,人靠什么去管?靠制度!用制度约束人就体现了多数人管少数人,而不是相反。用制度规范事,就是用制度规范程序,用程序约束行为,就可以促进理财环境的改善、支出内容的净化和支出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努力拓宽制度约束的覆盖面,把加快财经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先填补空白、再弥补缺陷、后修订过时的思路进行。有了制度还必须努力遵循,坚持按章办事、规范操作,才能提高制度约束的效果。反之,程序虚设,有章不循,非制度化行为盛行,则日常财务管理中的个案处理、非程序化操作等就会充斥其中,进而演变成“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强调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到位问题,就会变得收效甚微。

(三)以例外管理为主

近些年来,高校财务运行规模持续高位增长,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财会业务事项不断创新,财务部门长期处于超负荷大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如果还是一味地坚持按常规管事、抓常规事项,势必管不住抓不起。倡导例外管理,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研究、解决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抓重点,力抓主要矛盾,抓大不放小,这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也符合会计原则体系中的“重要性原则”。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或要点很多,其工作着力点应当在于:

1.例外情形。即非常事项、影响深远的事项、风险无法规避的事项以及内部控制关键点等。

2.源头管理。如票据管理、财力资源配置、现金流量管理、集中采购管理等。

3.管理关口前置。高校财务工作并不总是“阳光灿烂”,有时往往会处于两难境地。监管缺位,则潜在风险加大;监管越位,则远期风险加深;而监管失灵,则现实风险加重。可见,财务管理的度确实不易把握,因而有必要反思管理关口设置问题。某些管理关口实现前置,管理主体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管理责任也会随之转移。在日常管理实践中,如果有太多的机会要财务部门表态说话,从长远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高校财务部门不仅要力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而且要力促管理关口的前移。

(四)以财务公开为重

公正透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高校是精英集聚、人才荟萃的特殊场所,对信息公开尤其是财务信息公开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高校财务部门要坚持以财务信息的广泛公开为正常,以财务信息的有限公开为例外。除不宜完全公开的财务信息外,都可以而且应当分层面多形式全过程按程序公开。只有公开才会产生公平,才能体现公正。财务公开的媒介包括会议、文件、公示栏、校园网(财务网)等。财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财经制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决算),收费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和范围等,缴(欠)费情况、项目经费收支情况,教职工工资、津贴发放、税费扣缴等情况以及集中采购规章、招投标信息等。财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化,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民主理财进程的加快和开放型财务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范文曜,闫国华。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OECD与中国[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财务管理创新范文第3篇

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有效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带给企业的好处,很多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人员同样缺乏对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这样导致了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低,同样也导致了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创新认知还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目前的财务管理的总趋势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转变,但是很多的企业仅仅是建立的相应的网络,但是对网络的运用却远远跟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更不上,往往仅仅是利用网络进行财务的管理,却不是利用获取的结果来进行企业管理的优化和全面管控。即使企业有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决心,却缺乏足够的财务管理人才,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的步骤。

二、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需要遵循的实用性的原则,创新的方向应该是企业的需要方向。但是财务管理的创新不是强调有巨大的飞跃和脱胎换骨的转变,因此对于企业的财务创新需要保证企业的拥有创新的能力。

(二)保持资金适度的紧张状态的原则

很多的企业由于拥有大量的资金储备量,导致了企业的内部缺乏了进取的精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资金多,花钱容易,没有资金的压力,这必然阻碍了企业的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

(三)广泛参与的原则

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企业所有的员工都需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一个企业要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需要保证有各个方面的参与,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创新的效率,有利于快速的执行。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可以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利润源,发现潜在的风险,这样可以保证企业永远相当强的竞争力。

(四)持续性的原则

财务管理的创新不是一年一日活动,而是一项长久性的任务。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支持财务部门的创新活动,可以对创新者进行适度的奖励。这主要的目的是保持公司的创新力,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持企业长久性的创新改革,同样可以将创新活动写入到公司的管理制度中,突出财务管理部门参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创新的要点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较西方等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受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要改变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总的来说,理念的转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着手:一是企业要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有效地财务管理规则。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资金运转的有效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是要紧跟市场的变化,不再坐井观天。虽然我国的的计划经济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确立有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制度也暴露出不适应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转变服务类型,将控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发挥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就是需要加强实现的规划。最后就是财务管理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使管理制度符合国际化和先进性的要求。

(二)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不同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各不相同的,不必强求一致。国家对于企业设立内部的部门机构的规定是无差性的,没有针对某个行业或某个公司。因此财务管理的创新就是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注人新的活力。个人以为,财务管理的创新需要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吸收和改进其它企业的先进经验。最终的目的是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切记的是在借鉴的过程中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行为。其次就是拓宽视野,放眼全球,而不是仅仅在国内的企业身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财务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建设

企业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和所有的员工清醒的认识到知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也是未来企业的利润增长源。的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企业的管理也需要向知识型的企业转变,虽然这个转变的过程是较为缓慢的,不一定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所有者提供某种收益,从长期来看这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裨益。企业需要从知识的层面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由于国内外对于财务管理的知识化改革来看,主要是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的管理和,拓宽知识类收益在企业所占的比例。

(四)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经济的全球化同样带来了企业信息化时展的新要求。所谓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分析其中的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变,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应的信息化网络集成,二是有专业的心喜欢财务管理人才,这两者缺一不可。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充分的建立起有效地信息化网络,这方面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建设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将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行政等等信息进行综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其次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招收外来人才,为我所用。

(五)积极建设一个创新的企业环境氛围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进行创新,就必须创建一个有创新氛围的财务管理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对于意见不论大小都要重视和及时的采纳。可以对于提出的建议的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刺激。对于暂时无法采纳的意见也要及时的和员工进行解释。鼓励员工进行相关的创新活动,对于一些需要经费的项目,可以在经过谨慎的研究之后可以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9日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财务管理创新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实现了量的渐进积累之后,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实现了质的突变飞跃,这一交替演进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继承和创新过程。财务管理创新的实质是将财务管理中各要素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条件加以全新组合,并引发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发生变革,为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的创新活动。财务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竞争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财务管理创新具有扩散、群聚、加速和更新等特点,率先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企业会优先获得超额利润,引起众多企业竞相模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更加凸显了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知识成为创造财富最重要的资源,资本结构发生改变,财务管理重点由物质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变,知识资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应当考虑到知识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合理配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资本流动国际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国界的经济渗透和融合使得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由本土化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筹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会更大,必须借鉴国际企业的先进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必须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综合考虑知识资本和国际环境等因素对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定位财务管理目标,区域化经济与全球化经济协同发展,均衡各方利益。企业经营必须重视社会责任与生态效应,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财务管理理念创新

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知识化理财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越来越被重视,人才和知识成为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结合共同构成资本主体;树立信息化理财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交易越来越频繁,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经营活动空间,增强了经营活动的时效性,必须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流程,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实现财务管理由手工处理向网络化的转变;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念,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十分便捷,企业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开展经营活动,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形成合作“双赢”局面。

二、财务管理目标创新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经营情况下,企业经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实现的目的。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向高层次发展,有形资产投入逐渐减少,知识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构成包括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以物质资本筹资为主转向以知识资本筹资为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状态,财务管理目标已经由利益最大化转向知识最大化,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价值最大化与知识最大化协调,知识最大化目标能够兼顾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财务要求,确保企业与多个利益集团目标相协调,符合所有利益主体的需要,加强企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促进企业与社会融为一体,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责任目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管理方式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信息传递迅速快捷,经济活动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交易活动和经营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财务管理空间和时间距离大大压缩,财务管理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延伸,财务管理行为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财务数据传输变得快捷高效,使得企业可以将会计核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执行融为一体,实行各种数据的远程传送与处理,企业经营业务、资金流动和信息传递同步协同,达到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与共享,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财务信息,财务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变到动态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时效性,财务管理方式从过去的分散管理和局部管理向远程处理和网格化管理转变。企业利用互联网,把网络技术和财务管理结合起来,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各部门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财务管理内容创新

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以货币资产与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运用管理、资金耗费管理、资金回收管理和资金分配等内容,企业利润分配主要是以物质资本分配为主。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与信息化水平,拓宽了财务管理的范围,改变了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内容发生根本性变化,资产结构更加全面,企业资产不仅包括物质资产,而且包括知识资产,知识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资本应用价值凸显,其地位迅速上升,改变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与财务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资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知识资本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本组成形式,对于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的增值源于知识资本,改变了企业利润分配方式,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知识资本构成企业财务成果的核心要素,必须考虑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参与利润分配的因素。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实现了量的积累后,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与改变,实现了质的突变,这个突变的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企业财务管理得到空前的发展,知识扩散、信息传播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由物质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变,财务管理方式由手工处理向网络化与信息化转变,财务管理范围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国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初探[J].财会通讯,2014.32.

财务管理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医院财务管理;创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促使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大数据依托于前沿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借助于科学合理的分析指明事物发展前进的方向,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配置,有助力于各项内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将大数据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结合,是推动我国医疗改革事业深化发展,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进行大数据环境下医院财务改革管理的创新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中运用大数据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实现了数据信息同互联网科技的完美结合,使数据分析的快速性、精准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医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财务工作在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意义重大。

(一)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数字化发展,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大数据的采用能够有效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运营信息同财务信息的集成水平,同时能够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使医院会计核算、财务解析、财务监管等工作内容向现代化管理转化。

(二)加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改革发展

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医院财务管理中大数据的运用,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借助信息分析技术,进而为快速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提供参考,在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性,为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大数据在医院财务管理创新中的有效应用

(一)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在医院管理事务中的渗透融合

大数据环境是医院财务管理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医院财务管理大数据化是医院未来财务管理的基本形式。当前,受到大数据发展的影响,医院财务管理呈现出财务数据信息持续性扩张,并向外部不断延伸融合的特点,而且数据种类具有多样性。财务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外延,使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提升,财务管理更趋规范化。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与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业务运营进行高度融合,进而实现对全新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这就要求,在进行医院财务管理数据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医院数据深挖,进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并加强对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做好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有效发挥出大数据在进行预测、分析方面的核心优势,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

(二)利用医院财务数据分析,提升医院财务管理风控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运营管理面临着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设备器械采购预算与实际费用支出存在偏差,对医院营收判断失误等,都会造成医院经济的巨大损失。这就对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医院需要对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察觉并采取有关措施,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平稳开展。由于,大数据技术具有进行信息分析预测的显著优势,将其充分而合理的运用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通过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数据库,使财务管理部门够获取有效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关信息的分析和梳理,搭建体系化的风险量化结构,并根据对有关数据和指标的比较分析,进行风险指数的预测判断,进而做出应对策略的制定,实现医院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为医院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三)注重医院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于发展根本动力在于人才。大数据技术作为新兴的科技力量,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专业能力,也要求其具备优秀的互联网信息管理技能,并具有较强的数据资源分析整合能力。这就需要医院加大对现代化财务管理人员技能的培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注重财务管理部门业务效率与质量提升的同时,进行财务管理队伍信息化运用能力的提升,通过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化财务管理团队,提升医院深化发展综合实力。

结语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大数据环境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寻求创新与变革,以借助时代的风帆实现自身的裂变升级,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开发融入,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对时代的回应。大数据影响下,医院财务管理将打破传统的财务边界,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纽带,促进医院各项管理运营工作之间的连接,助力医院决策与风控水平的提升,同时医院财务管理人才队伍能力的强化,将共同发力,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实现创新的途径及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