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校自我总结

技校自我总结

技校自我总结

技校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实验教学平台数 字化校园

1 引言

我校实验室还未全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实验进度、人员管理等信息,使用传统的手工记录,各部门配备的电脑都是独立使用,未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随着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教育领域的实验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打造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方向。在这种大背景下,通过完善通用的技术规范和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构建安全、易维护、可扩展的实验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相结合的规范性模式,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2 数字化校园建设指导思想

“规划统一、实施分步、应用加强、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是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

规划统一:从学校的整体层面出发考虑,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确保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

实施分步:从需求调研、方案论证、部署集成等多个过程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故整个过程须统筹安排、分步操作,确保项目的进度及质量。

应用加强:应用是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优先确保应用系统建设。

资源整合:整合已有的校园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数据共享:确保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3 总体架构设计

根据对我校数字校园现状及实验教学平台分析,结合信息化推进部设计、集成和实施经验,提出了教学实验平台和数字化校园结合的总体架构。在我校数据中心和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统一先进的数字校园支撑平台,不仅在此平台上开发和整合我校已有的应用系统,还要将实验教学平台系统整合到该平台上,以便为我校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我校数字校园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总体架构分为五个层次,实验教学平台是在应用框架的应用层,针对我校的数字校园,需要建立信息门户平台、身份认证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架构。

4 总体技术路线

根据我校数字校园自身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指导实验教学平台与数字化校园结合的实施。

(1)实验教学平台与数字化校园结合采用先进的J2EE技术架构,采用B/S/D结构;(2)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思想和设计理念,采用组件化框架;(3)基于Portal技术,整合实验教学业务应用资源,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提供一个集成化环境;(4)采取WebService技术,向外提供数据共享接口服务,统一传输与交换标准;(5)基于数据采集ETL技术,实现异构多数据源的数据集成。

5 实验教学平台与数字化校园集成方式

由于实验教学平台的数据量比较大,所以采用增量集成方式来实现数据集成,每次实验教学平台业务发生新增、更新的数据,同时同步到目标数据库中,这样是为了减轻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

触发器是实现增量集成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在数据源上建立触发器,在触发器上建立数据源上变化的数据集成到目标库中,不同步未变化的数据。

6 结语

本文从我校数字校园自身出发,提出了将实验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校园结合方案,介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指导思想,总体架构设计,总体技术路线,集成方式。

参考文献:

[1]肖志新,杨霖.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系统架构[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

[2]刘治国.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总体架构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03).

技校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劳技教学年度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在平淡与忙碌中,一学期的工作就这样一晃而过,半年来,在学校和教研组正确领导、同学科教师的大力协作下,我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开学初,遵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制作笔筒比赛、创意作品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我自己也有幸去其他学校参加丰富的劳技教研活动,回来后受益匪浅,使我的教学行为日趋规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日益高涨,对劳技课的学习氛围空前浓厚。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更新理念

这学期,我们学校___我和其他劳技教师一起去外地参观学习别校劳技课的宝贵经验,回来后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我有计划地学习了《艺术新课程标准》、《劳技新课程标准》等,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抓好常规教研活动,把教研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在工作中,我做到端正态度,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常规工作做起,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这学期我能够做到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并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相观摩交流,发挥备课组___的智慧。并且利用没课的时候听课,听的学科种类多,以便于从各门学科中吸取长处,以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

四、注重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教学心得体会

五、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协助学校的宣传工作和各项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认真的出好各种板报宣传等。

六、主要工作措施

1、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安排教学任务。

2、督促自己认真备课,使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课、评课和研讨会,促进自身经验和信息交流。

4、积极进行如折纸、剪纸、创意用品制作等一系列课外拓展活动。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的教学准则,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我也将试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我校艺术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本学期忙碌而充实,在这样一个团结的___中工作非常舒心。我会和领导、同事们共同努力,以最佳的状态,为学校劳技教育工作坚定决心,树立信心,挥洒爱心!

技校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必要性 可行性 竞技素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46-04

前言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旧的模式已经禁锢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固步自封下去必将会引发更多社会负面问题。如何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找寻新的发展模式,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1 研究对象

我国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收集和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竞技体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E-mail和走访的方式与国内在该领域有较为深入研究的专家、教练员、体育教师等进行交流,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2.3 问卷调查法

通过搜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文的研究过程以及访谈的相关意见,制定了专家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说明问卷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并且具备足够的可靠性,符合问卷调查对效度和信度的要求。

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访问所获的有效数据,运用计算机通过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处理。

2.5 逻辑分析法

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结合社会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竞技体育的体制现状基本上是体委系统一家独办,形成竞技体育的单轨制,在这种单轨制模式下走出了一条“举国体制”的独特道路即“金字塔”式的三级训练体制(塔底是的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校、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中间层是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体协代表队;塔尖是国家队)。在这种机制运行下,实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和2004、2012年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优异成绩,证明它是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的致胜法宝。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单一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资金短缺、体育后备人才减少、运动员学生文化课成绩差、成年运动员就业困难、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3.1.1 资金投入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费用全部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有调查数据证明:在培养成本上,我国一块金牌投入是以亿元为单位,也就说国家负担了奥运冠军从中小学校队、各级体校直至国家优秀运动队平均10年训练的一切费用(即竞技体育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源性的力量,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随着竞技体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多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需求。一方面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级竞技体育组织要求财政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办竞技体育,已不符合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3.1.2 体育人才培养效益

现代竞技体育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对竞技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竞技体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上的较量,而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力、心理等全面素质的综合竞争。同时竞技体育需要仪器设备、科研团队、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据资料表明,我国目前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二线队伍向一线队伍的输送率为1.96%(见表2)。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运动训练科技含量的不足,导致成绩的提高不得不依靠大量低科技含量资源的投入,呈现出鲜明的粗放型运作方式。在经济学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保持竞技水平需要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多。因此,我国运动员训练时间之长、教练、运动员比率之低、支持辅助人员之多都是世界罕见的。

3.1.3 文化课学习

各级体育运动学校虽然都有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课教学的课程安排,但都不重视。从文化课教师师资方面看:由于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编制的问题,很少有专业的文化课教师到体育运动学校进行教学,这使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另一方面从学生本身的文化素质来看:大多数都是小学、初中的文化水平,基础差,再加上训练任务重,上课时间有限,经常外出比赛等因素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保障。另外,笔者对竞技体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

根据图1可知:喜欢学习的学生占8%,较喜欢学习的学生占11%,感觉无所谓的占54%,另有27%选择不喜欢学习。学生在刚人体校时还能坚持学习,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看到大部分的同学不学习,也就放任自流了,形成恶性循环。而对教练员对体校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态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73%的教练员认为进行“体育训练”更重要,24%的认为“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同等重要。在这种出体育运动成绩至上,拿奖牌争荣誉的思想主导下,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综合素质必然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1.4 就业保障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2002年《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需安排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9%,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待就业的退役运动员比例最高,占78%,是在训运动员的3倍多。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一旦离开运动队,就面临失业,特别是体育强省,积压待分配的各级退役冠军都是几百人。目前,我国有许多世界冠军、洲冠军、全国冠军,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各自的运动项目上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只因不是奥运冠军,就得不到安置,拿不到就业保险,面对已走到尽头的分配政策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非常底层的岗位干苦力活。竞技后备人才的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员及家庭,并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竞技体育向学校转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2.1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必要性

3.2.1.1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素质体育人才战略的需求,竞技体育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能和技能,更需要较高的智力水平和优良的心理品质。而当下使得竞技体育回归教育,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就显得非常必要,而通过体教结合,小学是基础,中学是纽带,大学生负责出成绩这种培养途径,为具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让具有天赋的体育竞技人才被充分挖掘出来进行科学培养,提高竞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而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2.1.2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目的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见表3),100%的专家都认为使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目的是提高竞技人才综合能力,位居选项的第一位;有65%的专家认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另外还有30%的专家认为可以带动校园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0%专家认为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综合这些专家的意见,笔者认为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对体育运动学校和普通学校是双赢,可以互利互惠。

3.2.1.3 社会政治条件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业余训练工作,改善业余训练条件,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积极推动各地体育运动学校与各地高等院校结合,提高办学规格,增强办学效益。”实行体教结合也就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要回归学校教育,使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体教结合既能遵循体育训练规律,保证运动员系统的业余训练,又遵循学校教育规律,保证运动员系统的文化教育。这种做法一是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互补和优势的发挥,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教育部门有文化教育、学校管理、生源、思想教育和普及体育的优势;体育部门有教练、运动技术、组织训练和竞赛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义务共尽,成果共享。所以,实现竞技体育向学校教育的转移,将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优选择。

3.2.1.4 社会经济条件

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及速度。面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赞助商想到的是投入的效益和利益,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体育体制下,处于塔身和塔基的体系中,赞助商的投资比较少,只有在塔尖上的优秀运动员才会参与很多赞助商之类的经济活动。如奥运冠军林丹、孙阳、张继科等能够得到很多赞助商投资。也有很多赞助商认为学校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是一个信息量传播相当快的平台,可以依托学校的名声,校园的文化环境进行适当的商业活动来为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正是这样的优势才吸引了较多商家的关注,目前国内体育商品361°、李宁、安踏以及飞利浦赞助大学生足球联赛,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等等,把越来越多的商业赞助投向学校,这就为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把体教结合引入到校园是我国体育事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3.2.2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的可行性

3.2.2.1 学校具有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竞技体育回归学校教育与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学校具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先进理念,对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到位,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注重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已经认识到办好校运动队,可以展示自身实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可以培养激励全校师生的道德情操和拼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给招收的学生运动员在学习、训练、生活及毕业等方面给予较为优惠的政策,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成才环境。

3.2.2.2 学校具有先进的师资科研力量

学校体育教师及教练员都是正规大学毕业,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训练经验,特别是部分经过大学正规培养的专业队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运动队教练,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优势,训练效果明显,有发展潜力。同时,学校本身就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尤其是大学,不仅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齐全的专业试验室,而且拥有大批的教授、研究生等科研人才,尤其是综合大学还拥有多学科的专家。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优秀运动队能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能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科学训练水平。

3.2.2.3 学校具有先进的运动场馆设施

大多数专家认为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建设要从体育场馆、设备建设着手。这就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向学校转移做好坚实的硬件基础,而且现在无论从政府还是投资者也看到了学校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学校大幅度的投入体育场馆建设就为我们竞技体育走进校园搭建了可以利用的平台。通过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可知(见表4):我国各大系统现有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5%;而体育系统有18481个,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4%;系统有717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8%;武警系统有1285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5%;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7%;其他系统有23559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7.7%。从这一结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国现有场地大部分还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体育场馆设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而学校场地优势无疑对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提供了硬件保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一部分来自各大高校,说明我国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技校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作为“十五”计划的收尾之年,在“十五”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明确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取得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为此,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刊拟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全面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重大成果及成功模式,以期对全国高校做好“十一五”期间的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提供充分借鉴。

综述篇

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从“十五”到“十一五”

开局之年

过去的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十五”计划的收尾之年,在“十五”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明确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则将“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作为大会的主要任务。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普遍共识的今天,“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特有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五”期间,高校在国家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及作用日益凸显且逐步强化,从“十五”到“十一五”的跨越,新的历史时期,承前启后的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已成为高校2006年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五”回眸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取得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此外,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生力军,创办和发展了一批科技企业,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高等院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要。据教育部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8.7%在高校,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有55%来自高校,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高校,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五”以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创新体系建设、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

“十五”前四年,全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991.8亿元,年均递增18.5%。承担各类课题61.9万项,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万篇。截至2004年底,全国高校拥有专利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2万件。

随着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长足进展,与之唇齿相依的高校科技产业也蓬勃发展。据了解,从2000年至2004年,全国高校科技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29.80亿元,创造了166亿元的利润,向国家纳税132.68亿元,上交学校39.84亿元,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望“十一五”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公布,高校科研产业将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提升我国总体科技竞争实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技校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

为了贯彻落实“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的办学总则,进一步巩固招生成果,我校历年来都把“防流控流”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我校领导班子可谓是不遗余力,还专门出台了学额巩固率奖罚条例,而且是遵循“奖得心动,罚得心痛”的原则。对技能班一学期入二学期达到基础系数的,学校奖50元/人到班,低于罚点的所有班级罚40元/人到班,所有班级每低于罚点系数的5个百分点,另外加罚10元/人,一年级技能班基础系数为85%,罚点为80%。

借着国家对中职办学政策的进一步优化,2012年下期,我校迎来了办学的春天,一年级新生数突破了2200个,其中一年级各技能班按各专业设置共配置了16个班,每班人数都几乎到了60人以上。有些班级都到了将近70人,到2013年上期,国家对中职学生全部免学费的政策正式出台实施,学校领导、老师无不对这个学期的学额巩固率充满期待,但是2013年上学期开学,我校一年级技能班的学额巩固率遭遇了有始以来还没有的尴尬,十六个技能班除了一个班受奖外,却学额巩固率高于85%,三个班不奖不罚,学额巩固率在80%~85%之间,其余十二个班都是受罚对象,即学额巩固率在80%~以下,最低的班级学额巩固率只有52.3%,班主任和老师共要罚钱到三千多块,而反观对口升学班很少有班级挨罚。

对于一年级技能班摆在学校面前的巩固率,学校领导痛心疾首,痛领导班子过于乐观,痛班主任没细致管班,痛技能班老师没好好教学,但是凭良心说,对于一年级技能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说工作没少做,却是费力不讨好,努力辛苦喷口水到腰包的那些银子又要飞走了,特别是对技能班的班主任来说,每天除了六到场,还要随时关注学生有没有在寝室打牌?有没有学生爬围墙?有没有学生抽烟?个中辛苦更是无法言说,可因为学额巩固率一项,一学期下来班主任工作津贴有的就有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工作是白做了。

那么怎么来避免这个尴尬?是不是只是把这个责任推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头上就算完事了呢?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控制生源的质量

无容讳言,我校学生生源是吃“政策饭”的,是靠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共同出台政策来保证我校的生源的,靠政策保证的是学生到校人数,并不能保证学校学生到校的质量,学校有句行话,就是“你读书不行”,“ 好”“就去读技能班”,我校技能班的生源对象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为了求职的需要,有部分学生自愿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这一部分学生在学校目的明确,不易流失;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外界某种压力,如父母的强烈要求等,而不得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还有一些学生初中都没有念完,是家长为避免其子女在社会上出乱子,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管,学习知识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这些“学困生”养成教育缺失,作业不写不作、上课迟到、说话、看小说、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几乎是比比皆是,我就碰到个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在睡觉,我去推醒他,他头也没抬却把他的作业本举起给我看,只见作业封面上写着:“休息中,请勿打扰!!”,还有一个学生,我在管他时他怒气冲冲地瞪着我说:“做什么?我又没招你,学不学是我的事,教不教是你的事嘛! ”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时常要先对学生进行一番纪律教育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了教学心理的不良循环,让部分想学习的学生学不进,有部分处在边缘的学生容易向那些所谓“耍酷”的同学看齐,想学学不进,还有由于学生入学时,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因此,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生活失去了方向,也会想到逃离。所以建议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把真正想读书的学生招到学校,不想读书的,基础太差的,行为习惯太差的学生就不要招到学校里来了,我们不是特殊学校,也不等同于收容所,对于特别是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收到学校来了,我们就需花更多的精力来改变他的行为习惯,弄得老师焦头烂额,影响老师的教学精力,也未必对那些学生有改造效果,有部分学生是连家长都无能为力的,让我们花两个学期来感化他也绝非易事。

二、改变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

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设置课程在能力培养中必须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和不同层次需求选择编排,确定教学要求。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与相对完善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现在好多高职都建了理实一体教室,建议我校也尽快建好这种教室,这样方便技能班老师完成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使理论教学完全服从于技能训练,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2.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奔着够学、够用的原则,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两年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比如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来说,重点在于会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完成零件的三视图的绘制和读图,对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几何画图及点、线面的投影,钻得太深学生很容易范迷糊,反而会觉得学习难度太大,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制图时可以把平面图形的绘制放到CAD里利用软件的优势来处理,只是围绕识图看图来选材制图的教学内容。同时,对知识的概括总结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脉络的重要手段。中职教学里的用语、概念、理论、计算技巧等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概括总结才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而且要重视对知识及学习过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

3.1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比如:在讲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时,利用多媒体动画将拆分一步一步画出,可以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3.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教学

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例如:对单片机技术的教学,单片机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机、冰箱、空调、打印机、复印机、广告牌等。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单片机是如何实现控制功能的。可巧妙地利用表演、游戏等创造情景。

三、彻底改变教学观念,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调动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心灵的乐园,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误乐设施,多办课外兴趣小组,如CAD兴趣小组、网页制作、舞蹈、篮球、电子制作、美容美发专廊等,学校要提供合适的场地,让学生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特别是晚上时间,学校不要过多关注晚上课堂纪律,强制学生看书做作业,本来来参加技能班学习的学生,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被动地来到这个学校的,他们在初中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经过苦读之后,仍然无望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对学习本身就有点本能的抗拒,如果还是把技能班的管理等同于升学班的管理,这样一刀切,也会引起部分技能班的学生的反感,从而也会全身而退。

改变技能班的检测模式,进一年级技能班的学生本来文化成绩就低,好多学生早已习惯了自己几十分的成绩,分数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是“分分学生的命根”,所以中职学生对技能班的检测不要再纯粹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要直接与企业接轨的,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考虑到两年后我的学生能否在第一时间适应企业的需求,而不是让他们在学校比比文化成绩如何,考试成绩如何。通过历年来对就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单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外面就业未必占有优势,倒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更能在企业中更快找到自己的发展平台,进步也最快。

加大技能比赛力度,特别是重奖技能标兵,突出“尖子效应”,面不要宽,目前我校技能比赛时,比赛得第一名,奖金才30元,对口升学一等奖是1700元,同样是一等奖,差距是50多倍,容易让技能班学生产生被轻视的感觉,也不能促使技能班有竞争的动力,这样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技能比赛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习没劲,再加上社会上的人本来就轻视中职,我们又自己不重视自己,又形成了另一个恶性循环,控流又成问题了。

四、关注“特困学生”

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由国家、学校实施帮扶。

4.1对于极端困难的学生由家长写出书面申请,经镇、学校和学生所在村委会证实,学校向上级请示申请“特困生活补助”,学校给予适当的照顾。

4.2除此外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的帮扶活动,用真诚的爱心消除贫困生、学困生的心理压力,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五、搞好后勤工作,改善学生伙食和住宿条件

以前有句老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代不同了,吃苦的方式也不一样了,并不一定是让他们在生活上吃苦就让他们得到锻炼了。现在社会进步了,家庭条件好了,没必要让学生再吃我们吃过的苦,能让他们吃好点就让他们吃好点,有好多学生家长并不在乎自己的儿女多花点钱,我们也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适当提高菜品的档次,多设几个菜式,让学生多点选择,也可以让他或她安心在校读书。

六、关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