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在神经外科ICU护士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12月采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规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交接班过程。将实施后的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满意度与实施前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后,危重患者交接班的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20.09%降低至5.26%,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平均得分由原来的(86.83±3.90)分提高到(95.25±3.28)分,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促进了团队协作。

关键词 神经外科;监护室;标准化交接班流程;应用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50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hift in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CHEN Dan,WANG Fang

(Gulou Hospital Affiliated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08)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in neurosurgical ICU nurses bedside shift in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Methods:Used standardized bedside shift process,standardize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shift process from July 2012 to December 2012.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hift problem incidence,nurse shift change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Using standardized processes bedside shift after shift problem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from 20.09% down to 5.26%.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score was increased,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Standardization process avoids bedside shift shift omissions,standardized patients transferred out handover process,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are,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quality of car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nd promote patient′s safety and teamwork.

Key wordsNeurosurgical;Intensive care unit;Standardization process shift;Application

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工作繁忙、节奏快,护士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必要环节之一,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高效、完善的交接班模式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安全。交接班需要良好的沟通,沟通障碍已成为60%以上警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有研究指出需要执行标准化的“交接沟通”事项来提高有效的交流[2-4],为医护人员提供即时、正确的信息,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系统的传递,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从而提高团队效率[5]。本科自2012年7~12月采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规范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交接班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神经外科ICU共有12名护士,平均年龄(26.40±4.80)岁;工作年限:<3年3名,3~5年4名,>5年5名;学历:本科3名,大专9名。选取2011年7~12月224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12例,女112例;平均年龄(55.29±16.14)岁;颅内血管性疾病103例,颅内肿瘤78例,重型颅脑损伤43例。选择2012年7~12月228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21例,女107例;平均年龄(54.98±17.71)岁;颅内血管性疾病102例,颅内肿瘤97例,重型颅脑损伤2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具体实施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方法。首先,交班护士在护士站书面报告所有危重患者病情;然后交、接班护士共同巡视患者,进行简单的口头床边交接班,此过程没有标准的内容、次序及统一的书面护理记录,完成的质量视交接班护士的经验而定。主要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所用药物、管道引流情况、前一班发生的病情变化等,没有系统地交接患者的气道、呼吸以及循环的情况,忽视了各种仪器设备运行情况、病室环境的交接,不同能级层次的护士交接的内容差异性大,导致交接内容重点不突出、不全面。

1.2.2观察组实施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6]。第一步:床边口头交班。诊断、主要病情变化、既往史、目前阳性检查结果、注意事项;主要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判断神志,观察瞳孔,神志清者注意做好解释工作。第二步:查看患者。(1)A(airway)检查人工气道。包括固定位置正确,刻度标志在切齿处并与表格内记录一致;气囊压力适宜;胶布及绑带固定良好、松紧度适宜;吸痰管顺与否,同时观察痰液色、质、量。(2)B(breathing)呼吸状态。包括有无自主呼吸;吸氧方式、氧流量;使用呼吸机时应检查模式、氧浓度、管道连接、湿化、各种参数正确与报警设置、听诊呼吸音、双肺起伏是否对称,必要时可听诊肠鸣音。(3)C(cireulation)循环。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皮温;有持续动静脉监测时换能器应重新校正零点。(4)D(drain)管道情况。引流情况(drajnage):胃管、尿管、各种管道引流管的引流情况良好、注明管道名称及时间,有无扭曲、泄漏,以及伤口敷料有无渗漏。输液情况(Drip):通畅、速度、特殊用药、外渗、局部情况;所有动、静脉管道位置正确并有效保护,连接紧密,标签显而易见,注写名称及时间,各种药物运用正确。(5)S(skin)皮肤状态。按照头-后枕-颈-胸-会阴-四肢-背-肛周的顺序检查皮肤。第三步:查看设备。(1)监护仪的报警值在安全范围(保证报警是开启的),定时测量时间。(2)检查吸引器、氧气装置、抢救仪器功能完好。(3)使用中的输液泵、推泵正常运行。第四步:查看文件书写。保证所有治疗都正常执行并记录完整,与患者是相一致的。第五步:查看周围环境。理顺各电线并加以固定,保持无电线在地上;功能储物柜内物品整齐,处于备用状态;床头柜、书写台及抢救用物摆放整洁有序。

1.3评价指标比较实施前后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满意度。问题发生率是指患者交接班过程如未达到一次性信息交接完整或出现信息沟通错误,就属发生交接问题1例。护士满意度评分按100分计算。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比较(表1)

2.2实施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前后护士交接班满意度评分比较(表2)

3讨论

3.1规范神经外科监护室床边交接班的重要性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目的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交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7]。由于护理交班涉及交班者与接班者、口头交班与床边交班等多个层面的质量控制,目前临床对护理交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个别护士对交接班质量不予重视,导致书面交班过多或过少、口头交班漏交或错交、床边交接未突出重点查房对象、交班时间不合理等现象,造成患者在诊疗康复中的质量偏差,直接影响了护理效果。因此,建立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规范护士床边交接班至关重要。

3.2标准化交接班流程的应用效果

3.2.1标准化交接班流程可降低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利用标准化交接班流程,明确交班的顺序与详略要求,以避免交班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的现象,使责任护士熟悉患者的病情,并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病情变化,杜绝存在交班情况与实际不符、交班不清的现象,同时减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差异。通过使用标准化交接流程,转出交接流程更趋规范化,有助于责任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系统地评估病情,从而减少问题的发生。表1可见,使用标准化交接班流程交接的患者问题发生率低于传统方式交接班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2.2标准化交接班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交接班满意度神经外科ICU患者护理工作任务多,护士工作压力大,在交接班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通过自行设计的交接班流程,可以尽快熟悉护理工作项目,让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强化ICU专科护理技术。同时交接班流程内容全面、详实,有助于培养护士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帮助他们游刃有余地开展护理工作,有效预防护理差错。表2可见,实施标准化交接班流程后护士交接班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3标准化交接班流程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标准化交接班流程顺利实施需要以培训为前提。通过标准化交接班流程的学习,理解该方法的优点及运用方式,并通过情景模拟培训,使护士能熟练运用标准化交接班流程。在培训中,重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护士的交接更有针对性。在具体的实践中,需不断进行交接质量的督查,提高护士的执行力,改进细节,从而使交接过程顺利、有效地完成。

4小结

应用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有利于对护理交接班进行科学的考评和及时有效的监控,提高护士业务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本研究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护理交班流程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主要针对监护室的交接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他部门,例如普通病房交班不能完全适用,今后需扩展研究范围,全面改进护理交班质量,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Riesenberg LA,Leitzsch J,Little BW. Systematic review of hand of mnemonics literature[J].Am J Med Qual,2009,24(3):196-204.

[2]刘晶玉,王巍,姜淑华,等.浅析床头交接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96.

[3]马青华,蒋晓华.标准化沟通方式在S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运用[J].四川医学,2013,34(4):607-609.

[4]Velji K,Baker GR,Fancott C,et al. Effectiveness of an adapted SBAR communication tool for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J]. Health Q,2008,11(3):72-79.

[5]吕迎丽,王庆涛,王飞飞.床旁交接班工作管理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173-2174.

[6]田俊.流程管理在ICU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2010(10):195-196.

[7]姜红卫,罗芳,梁凤髓.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管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6):899-900.

[8]莫丽勤,陈湘,罗百华,等.使用《心脏外科护理交接班记录单》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93-1294.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量信息 ; 质量信息交流工具 ; 问题响应/升级 ; 质量提示 ; 问题交流报告

中图分类号:TH18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质量信息是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质量的信息,它涉及到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产品质量及全员的、全过程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各个方面一切有关质量的信息。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将严重影响和决策产品的质量。及时沟通各环节质量管理情况,确保质量信息传递顺畅成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之一。因此,质量信息交流工具是企业利用有限资源以获得最大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2 质量信息交流工具的运用

质量信息交流工具就是使质量信息得到有效传递与处理的载体,形式可以是各种质量报表、问题解决会议、电话、邮件、传真等等。在发动机工厂运行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载体/工具传递质量信息,促进问题的交流和解决,这些载体/工具各自发挥了自己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用几个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来阐述这些工具在进行质量信息传递与处理时分别起到的作用。

2.1质量信息卡(Infor-card)

质量信息卡是用于质量信息反馈/前馈、问题分析和解决的一种工具,也称Infor-card。需强调的是,质量信息卡是用于前三钻问题的分析,当判定为第四钻或四钻以后的问题时,应开启PCR进行问题跟踪。质量问题作为质量信息传递的载体,使质量信息得到有效的沟通和解决。

当质量问题发生时,问题发生区域填写质量信息卡正面内容,对问题进行前三钻分析,当确认问题为本区域责任时,立即组织员工进行现场排查、抑制,做好原因分析并实施整改措施;当完成前三钻分析,确认为其它区域责任时,将此质量信息卡发至问题责任区域,由其填写质量信息卡背面内容,由责任区域完成问题根本原因分析和整改。待问题整改完毕,责任区域将整改措施反馈问题发生区域,发生区域对问题进行跟踪、验证后,问题才能关闭。

2.2 质量门(Quality Gate)

质量门是对质量信息进行标准化目视的工具,以实现质量信息的共享和目视化管理,支持质量信息的前馈/反馈和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质量门一般包含每班次FTQ(一次合格率)、前五位问题柏拉图、发动机扭力抽检记录、问题点数表(每班次问题统计)、问题响应跟踪清单及回顾签到表等内容。每个工厂可实际根据情况进行增减,如增加“检具校准记录”、“零件报废问题统计”等。

质量门已成为了各区域开展问题关注,问题响应,问题解决和质量信息交流的中心。有效监控质量门目视信息是否及时更新的关键是进行定期的回顾与评审,即由各区域相关人员(如:值班经理、工段长、质量/维修工程师等)定期开会对现场问题进行回顾和评审,确认各项问题已采取了措施,并现场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2.3 质量提示(Quality Notice)

质量提示是与操作人员联系最紧密的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它能更直接、形象地将现场问题反馈给该工位的操作人员,提醒操作人员关注他所在工位曾发生过的质量问题或解决措施,以获得更好的执行效果;同时也引起其他员工对该问题的注意,避免同样或类似问题发生。

质量提示的内容来源于已关闭的PCR(问题交流报告)、PRR(问题报告与解决)及售后质量案例等,并选取有代表性或对客户有重大影响、或引起大批返修的、重复发生的案例。质量提示培训完相关员工后,将目视于发生问题的工位或措施生效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读取。

2.4 质量问题快速响应跟踪墙 (Fast response tracking board)

质量问题快速响应跟踪墙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着手解决产品的售后质量问题,并保证问题关闭的有效性。售后质量问题往往代表着顾客呼声,因此也是领导层较为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快速响应跟踪墙一般设置在领导每日开例会的地方,在便于领导层了解售后问题解决状态的同时,也将无法推动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层寻求支持。

质量问题快速响应跟踪墙除了体现问题的抑制措施外,更强调要达到“关闭准则”才能退出目视的原则。“关闭准则”就是要求相关的标准化文件进行更新,如:过程PFMEA(潜在失效模式与原因分析)、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TPM点检、分层审核等,不仅有效的预防了问题的重复发生,并形成制度化,将问题解决措施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中,得以持续的改进。

2.5 问题交流报告(Problem Communication Report)

问题交流报告(PCR)是工厂用于质量问题跟踪、解决的重要工具,它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短期措施(临时抑制)、长期措施(永久纠正)、验证方法和结果、标准化文件、经验教训7部分内容,较完整地记录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PCR的开启和关闭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在PCR开启的24小时内制定出短期抑制措施;7个工作日内制定出根本原因分析;15个工作日内制定出长期措施;之后是跟踪、验证时间。原则上每个PCR应在2个月内进行关闭,逾期则由责任人填写PCR计划节点更改申请表。

为保证PCR关闭的有效性,PCR关闭要有措施实施后相关材料或标准化文件作为关闭证据,其中相关材料包括:质量信息卡(Infor-card)、零件排查表、质量提示、质量前馈/反馈表、工段长分层审计表等;标准化文件有:潜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PFMEA),控制计划/防错计划,员工标准化操作指导书(SOS/JIS),员工培训等。

3有效运用质量信息交流工具的注意要点

在实际的质量信息交流、传递过程中,往往存在交流不及时,问题传递不到位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偏差等情况。为避免以上情况的产生,使质量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与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明确信息的类别及执行时应遵循哪些相应的流程/文件。这就需要工厂编制相应的流程或文件支持质量信息交流工作的运行。

其次,为了提高各种质量信息的处理效率,应定期培训员工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工厂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

最后,提升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实施全员质量管理是质量信息交流的关键。只有每位员工秉承“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质量缺陷”的信念,质量问题的交流才能畅通,才能用好最恰当的问题交流工具,减少不必要的传递环节,使质量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结语

质量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检验、销售等过程中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反映,是改善产品性能、满足顾客需求和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增强企业管理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需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及时而有效地掌握各种质量信息并对它进行处理。因此,质量信息交流工具的有效运用,对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改善企业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流程、五位一体、供应链

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物资供应公司(以下简称“物资公司”)创建于2012年,主要负责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市公司”)系统内的物资计划、物资合同签约服务、催交催运、现场服务、配合物资结算等物资供应服务工作;负责市公司层面业务支撑和实施机构在所在地的物资供应业务;负责机电设备、材料的招标;负责电网建设物资、小型基建、工程设计、勘探、施工、监理的招标;负责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的电网物资招标等各项工作。

一、建设背景

2010年,市公司以基建、财务业务为试点,展开流程梳理、制度融合、风控融合等研究性工作;2011年,启动以流程为核心的标准化推广工程;2012年,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开展流程调整和推广、标准体系建设,流程与岗位、制度、标准、绩效、风控体系融合等,流程管理平台进入上线试运行;2013年,随着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流程管理平台升级为“五位一体”协同管理平台;2015年,全面深化应用“五位一体”,推动企业实现卓越运营。在标准化推广工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五位一体”建设路径。

“五位一体”主要包括流程、职责、制度、标准、考核五大要素。通过“五位一体”建设,将制度、标准、职责、考核、风控等要素全部融入流程相应环节,并打通各要素间的关联通道和与员工的“交流”渠道,可以实现各类资源随着业务运转自动匹配到岗位、到人,是实现企业标准化管理目标的重要一环。

为巩固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成果,深化应用“五位一体”,物资公司紧密围绕新体系全面落地、常态化高质量运营,以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为保障,以成效诊断评估、先进平台工具应用、科学理论体系创新为着力点,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结合物资公司特点及当前的物资供应现状,全面分析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策略研究,全面提升物资的供应质量,保障物资集约化工作的稳步推进。

物资供应链包括需求计划、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质量监督、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商管理、废旧物资和应急物资管理等业务管理体系。通过分析各体系的业务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仍然具有管理薄弱和管理短板问题,在各个环节体现出目标分散、界面不清、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管理合力,严重阻碍卓越供应链的建设。

实施标准化的首要方法是建立起以流程为主线的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体化、系统化的标准化工作,强化执行、持续提升。物资公司紧抓流程建设,紧密围绕市公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将流程与岗位职责、制度、标准、考核以及风控体系融合,深入推进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打通专业、部门、层级壁垒,实现供应链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协同和业务执行效率,推动物资管理体系的协同运转,有效支撑市公司卓越运营建设。

二、内涵和做法

1.融合多管理体系的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的内涵

结合物资管理专业特色,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为根本,应用先进管理理念和工具,通过梳理流程、匹配制度标准,明确风险点和落实绩效考核,建立卓越供应链标准体系,以成效诊断评估、先进平台工具应用和科学理论体系创新为重点,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提升人财物集约化水平,推动各项业务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卓越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

2.融合多管理体系的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在建设卓越供应链标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解决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对全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执行力,促进物资管理实现精益化、运营管控协同化、保障支撑实用化。

(1)系统梳理供应链流程和优化再造,建立完善的供应链运作标准。

物资公司结合“五位一体”管理理念与方法,组建项目组对物资供应链进行深入的分析,系统梳理实际业务流程,并对流程相关的制度、标准、考核以及岗位等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匹配,落实绩效考核,明确风险点、潜在风险点,对各流程进行横向、纵向研究,明确流程衔接关系,研究分析影响供应链质量提升的主观及客观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提升建议,编制《基于“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卓越供应链流程节点质量提升指南》,全面构建包含物资计划、招标、采购、合同、供应及质量监督全业务链条的卓越供应链标准体系。

(2)系统梳理端到端流程,保障流程体系的完整性。

以核心业务、价值创造为主线,结合运营监控及业务价值链解析要求,对供应链端到端流程及相关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流程断点、接口错误等问题进行梳理诊断,确保端到端流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运转顺畅,为端到端流程绩效监控及分析奠定工作基础,保障物资管理业务链的紧密链接和高效运转。

首先,划定流程范围,明确各部门责任流程与配合流程。根据各部门业务及岗位设置情况,比对实际业务与“五位一体”管理平台中的业务流程,查找需要调整的流程,增加缺失流程,力求供应链标准体系涵盖所有实际业务。然后,以流程为媒介,协调各专业部门的业务关系,加强业务流程的末端融合,力求避免业务孤岛,后端业务对前端业务形成支撑,有效打通从物资计划至质量监督的供应链通道,确保形成合力,促进内部业务互补。最后,立足整体,从宏观上建立与实际业务相符的流程树,理清业务流程中各个流程的衔接问题。

(3)深入分析制度规范,完善实际业务流程。

参考“五位一体”管理平台,拆分《物资管理通用制度》(36项)以及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的《国家电网公司招标活动管理细则》等6项通用制度,认真分析制度规范,整理规范业务流程图,并结合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有效识别影响流程准确执行的问题及其成因。

通过匹配制度,供应链大部分业务流程均严格按照制度规范执行,但也有少数流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实际业务流程与制度相互冲突、实际业务流程与制度存在差异。对于这两种情况,在匹配过程中,综合考虑实际业务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例如:《国家电网公司仓储业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第八十一条规定“验收过程中如发现单据不齐、与实物不相符或物资有缺陷、数量有差异的,应要求供应商补足或退换,在单据上做好详细记录,供应商或送货人员签字确认。”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纤维 检验 纺织 改革 工业

一、对当下纤维检验工作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1.纤维市场开放化的要求

纤维交易双方谋求第三方公正组织对纤维的质量进行检验和公证鉴定,是纤维市场放开后的必然要求。纤维在流通中经常发生质量等级不符,而且由此产生的经济差额很大,矛盾十分突出,索赔率很高,这是交易双方不可能通过妥协、协商所能解决的。因此,实行公证检验将会成为交易双方共同的自愿和要求。

2.国家对纤维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

我国多年来实行着高度集中的纤维流通体制,这种体制以行政干预为主,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对发展纤维生产,维护农(牧)民利益,保障各方面需要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在纤维流通中,长期存在流通秩序混乱的问题难以解决,实质是“价格管死,标准浮动”。供不应求时,就抬级抬价抢购、供过于求时,就压级压价以至拒收。多年来,一些单位把违反纤维标准采用压等压级,抬等抬级作为谋取非法利益的一种手段,这并非个别现象。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有力的法制监督措施,通过强化纤维质量监督和依法实施监督检验,加强宏观控制,形成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法制规范下,按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纤维商品流通体制。

3.解决目前纤检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激励机制不好,既不奖勤也不罚懒,干与不干一个样,会干与不会干一个样,干快与干慢一个样,职工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深化纤维检验工作改革的措施

1.深入推进检验机构的改革

省级以上纤检机构应以实行政事分开为方向,逐步实施。先实行政事职能分开和公务员制度。地、市机构为省级机构在业务上统一领导的公证检验机构。国家局应以现有技术实体为基础,建立一个事业性质的公正检验机构。它应建设成全国的纤维检验技术最高权威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服务,为法制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应满足纤维内外贸易的需要,逐步取得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可。加强中央机构对地万机构的业务领导,使纤检系统的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

2.深入推进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加强各省市、各地区对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推行工作。加强对改革进度相关指标的分析研究找准改革推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全面总结改革推行

工作研究确定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建议,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推行改革的意见。积极推动落实改革扶持政策。重点落实小包棉退出期货交割棉、交易商品棉市场交易。制定新体制下期货交割棉、交易商品进一步规范棉花公证检验

工作。建立完善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管理制度、国储棉公证检验工作程序和岗位规范、经公证检验棉花质量投诉协调处理机制修订《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申报、审核、退出程序暂行规定》。《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3.进一步完善纤维国家标准体系

加紧实施纤维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调整完善纤维标准体系架构。加快重点纤维技术标准及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提高纺织品、服装标准制修订的参与程度。积极扶持我国优势纤维产业加快纤维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国内外标准的融合。组织做好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纤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协调新示范区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协助做好棉花示范区(川期)建设及项目验收准备。积极推进蚕茧主产区域植桑养蚕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推广优质蚕种统一和规范蚕农种养殖行为,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桑蚕鲜茧质量检查和桑蚕干茧质量评价推动蚕茧主产区域地方政府推行“组合售茧、公检计价”,兑现优质优价政策,促进蚕农增收增效提升蚕茧整体质量水平。继续推动落实亚麻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工程扩大良种繁育、培植和推广工作提升可比经济效益。全面启动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国家示范项目。

4.做好纤维检验职能变革

纤维检验的职能应分解、转变为政府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政府职能包括:行政立法、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政策研究和宣传、制定纤维交易市场有关纤维质量监督的规则、依法监督交易纤维质量和纤维标准的实施、依法监督公证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技术监督基础工作和综合业务管理、协调工作等。社会服务职能包括:为纤维交易双方提供公证检验和仲裁检验、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委托的侧试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纤维仪器技术咨询、生产维修服务、开办其他服务性产业。

5.进行行风优化建设

进一步增强行风建设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解决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观念不强的问题按照一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认真抓好行风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决纠正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的问题,认真解决操作不规范、程序不严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抓好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召开全国纤检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行风建设的责任健全行风建设监督检查落实机制提出行风建设的各项要求,推进行风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利用信息通道做好全区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总、沟通、分析,做好周边国家纤维检验规则、标准方法、质量状况、新仪器、研究发展方向等各种有用信息的搜集、分析,为纤维检验与国际接轨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对全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建设,深化改革,走联合发展之路,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加强队伍和技术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纤维质量监督管理主力军的作用,全面贯彻履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赋予的法定职权,规范行为、恪尽职守,立足于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推进全区专业纤维检验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棉花的生产、检验、销售实施综合治理,是一项亚待加强的工摧。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并根据新的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就一定会理顺棉花流通渠道,并推功纺织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质量标准化管理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 编制依据 电力工程 管理

1.施工技术交底

1)目的。关于我国施工技术企业来说,如何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更合理更有效地改进和加强各项技术工作的组织管理,是适应电力工业基本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对于施工技术交底,能确保通过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建设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技术、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质量保证和节约措施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各专业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施工工序等)的施工技术交底。

3)编制依据。《质量手册》BPCC-QA-B-1999; 《过程控制程序》BPCC-03-4.9;《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980年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

4)职责。工程技术处负责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技术处(科、组)负责监督检查技术交底与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施工单位指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公司直属二级机构);各级生产负责人主持施工技术交底;各级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交底,必要时可请上级技术人参加或进行技术交底;4.5各级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下级技术交底,并监督、检查施工人员的执行情况;施工人员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5)管理规定。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的重要环节,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必须坚决执行,除施工人员应知应会的工序外,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施工开始前,各级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总工、工地主任工程师、班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进行各级技术交底时,都应组织参加交底的全部人员认真讨论,使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弄清交底内容,必要时,对交底内容进行补充修改,使其更加完善,涉及已批准的方案的变动,应及时报方案的原审核部门和批准人审核批准。技术交底后,交底人填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参加交底的全部人员在QR-03-4.9-0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上签名;施工人员必须按交底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如确实需要更改时,必须更改交底记录内容,并经交底人的签字认可;技术交底人、技术员以及技术处(科、组)负责技术交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施工人员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时,应立即劝阻,劝阻无效时有权停止其施工,同时报上级处理;发生质量、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事故原因属于交底错误由交底人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事故由施工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负责;属违章操作由施工人员负责;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级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总工依据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质量计划及施工技术措施等资料制定技术交底提纲,进行技术交底。本专业主要工程施工开始前,由工地主任主持、工地专责工程师按已批准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总工交底内容拟定交底提纲,进行交底。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临时筹建项目部的整体素质不够高,管理人员及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投资效益观念淡薄、缺乏施工合同意识,缺少控制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造成设备订货时价格假象控制在概算内,而许多随主机供应的附属设备没有在合同中加以明确,最后则要重新订货采购,结果往往大大突破控制价。

2)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关键,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公司内部与用户电力工程有关的部门有业务部、工程管理部和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是十分明确的。其余的两个部门则在电力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这就出现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

3)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尚有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如在工程施工结束,进行验收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并经审核后,才能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但是再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就存在着问题与违规操作。

3.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问题的几点建议

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狠抓“工艺质量革命”,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机组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方面达到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