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辅导学生总结

辅导学生总结

辅导学生总结

辅导学生总结范文第1篇

一、全面调查了解学生。

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应综合运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了解后进生,尤其要重点了解掌握下面几方面情况:

1、学生个人的一船情况。比如: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甚至一日三餐的状况;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等,可以通过周记,档案,家访等等方式来了解。

2、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或特长;喜欢看哪类书刊;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自卑心理强不强;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征等。

3、学生各方面的情况。(1)思想品德情况:对劳动、社会集体活动的热心程度;对人的态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等。(2)各门功课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或学习时间安排。(3)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和疾病状况;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个人卫生情况等。

二、客观分析学生,对症下药。

在全面了解后进生各方面情况后,班主任要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时,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三、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后进生应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

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二)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进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提高对后进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

(三)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班主任要使后进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班主任应多给后进生一些机会。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后进生,甚至一些职务可以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转差工作重要,而培养优生会使教师的工作得心应手。

一、掌握个性:为了更有利于地做好培优工作,教师应该掌握每个“特优生”的个性,根据各种现象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如何对待学习、生活应该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谦虚谨慎,不能粗心大意,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这样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了解了优生的个性特点和教育了优生,可谓“一箭双雕”,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培养“特优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发挥的作用:“特优生”无疑是班上的学习骨干,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好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我在班采取“一帮一”活动,抓典型带一般帮教“双差生”,让一个“特优生”帮助一个“特差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班上有好几个“特差生”,已经是中等生了,在班里我非常重视“特优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大胆的抓好班上的一切事情,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他们相当于教师的左右手,在学习上,纪律上他们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很有威信,我利用他们这样优异的成绩、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纪律去帮带“特差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正确引导:人并非圣贤,谁能无过,最伟大的善者也应该有错误的时候吧!何况是不定性的小学生,无论成绩有多优秀的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面对这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就看教师的教育的方法了,教师对优等生犯错行为是不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以“以后注意”之类的话语敷衍过去算了,如果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宠庸学生屡次犯错的习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犯错的严重性,而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出犯错的性质,原因和危害性,给其作具体分析,没有指出改错的途径,可能会养成学屡不改的恶习,这样长期下去,何谈是优秀的学生呢?

辅导学生总结范文第2篇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基,要能经历住风雨考验,抵挡得住腐蚀诱惑,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永不动摇。一方面,以团总支和班级活动为契机,积极宣讲社会主义新时代系列文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关注特殊群体,解决个体事件。本学期,我承担2015级、2016级两个年级辅导员工作,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身体疾病、学习困扰等原因出现了思想波动,作为辅导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找到问题症结并给予解决。

二、提升学业指导效果,有的放矢。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业指导是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在开展日常工作中,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第一,严格落实学业预警制度。本学期初,根据2015级、2016级上一年度学习成绩,我对两个年级56名学生下发学业预警通知书并召开学业预警说明会。说明会上,邀请会计学院院长,学生工作办主任对上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告知学业预警的严重性及弥补标准。

第二,坚持辅导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态。本学期,坚持每周深入学生课堂,针对2015级、2016级,共进入课堂50余次,累计60课时。课堂发现问题我会及时与学生、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督促学生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锻炼自己学习能力,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第三,开展学术性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本学期,共组织2015级、2016级学生参加学术性讲座8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学院院长、学院系主任、对外交流中心教师作为主讲人。针对2015级学生,主要侧重于留学信息、考研、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针对2016级,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拓展,专业学习方法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展开学术性讲座。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根据学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课程要求,本学期,由我负责会计学院创新创业项目行政工作。半年来,组织2015级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阶段性推进答辩会3场,学院抽查答辩会1场,覆盖2015级42个小组,参与率100%。2015级创新创业项目已经进行一年,本学期答辩主要审核各小组项目的推进情况,围绕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措施,项目已取得的成果、预估项目最终产值三方面进行答辩。收集8—12月份会议记录210份,教师指导记录210份,项目总结210份,学生工作小结1000余份。2016级本学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工作。学期初,邀请会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智浩老师进行2016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专题讲座,介绍了选题标准、立项申请书撰写内容及方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各项常识。组织立项审核会1次,期末立项答辩会1次,指导教师及442名学生全程参与,覆盖了100%。收集立项申请书41份,均能够与专业紧密结合,学生全部通过期末立项答辩,获得学分。

四、贯彻“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强化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院来管理学生的有效组织,班级建设是促进班风形成的有效方式。半年来,我贯彻落实“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动态。一方面,明确优良学风班评比标准,号召班级同学树立集体意识和荣辱观念,将班级建设纳入班主任考核内容,鞭策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班级干部交流培训会。通过与班级干部的定期交流,了解班级运行情况及学生日常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交流中侧重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号召班委构建学习型组织和班级文化,为班级凝聚力提升及建设工作夯实基础。此外,期末阶段重点强调诚信考试重要性,签署班级诚信考试承诺书,严肃班级考风,清净班级学风,促使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五、树典型、立榜样,公平开展评优评先工作。

本学期,相继进行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综合素质奖学金的评定、公示、汇总上报工作。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人员筛选,2015级和2016级共计22名学生获此项奖励,她们均是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效果最大化;学习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班级名额分配与优良学风班排名相挂钩,确保参评学生学习优异,无处分,两个年级共计200余名学生获此荣誉;综合素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侧重学生工作表现突出、贡献度大、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干部,两个年级共计30余名学生获此奖励。

辅导学生总结范文第3篇

今天是8月4号,结束了三天的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今天实践队员开始了以支教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地点依然是xx乡xx村。今天是支教的第一天,实践队员都比较激动。一大早实践队员就来到了村子里的小学,这个小学的学生暑期在这补课,实践队员知道之后就征得补课老师同意来这给孩子们补课。孩子们听说实践队员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都很高兴。实践队员自我介绍完之后,他们就很兴奋地问起了实践队员的大学生活,和实践队员交谈起来。实践队员对于孩子们的热情提问都一一仔细地做出回答。然后就开始了支教的第一课,首先是英语课,一个老师负责在上面讲课,其他人负责在底下配合,实践队员拿出之前早就准备好的一些记英语单词的顺口溜,同学们很是感兴趣,并觉得很是好学。本以为孩子们不喜欢,没想到都反应说这些记单词的办法很好,不会很枯燥,也不用死记硬背。后来实践队员又上了语文数学课,在语文课上遇到一些组词和造句题,这些宝贝们造的句子和组的词很是搞笑,整个教室气氛都很活跃。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实践队这一行人收获颇多,体验了当老师被尊重的满足感和传授知识的自豪感。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在学校学习知识,获得更好的成长。小学生们表示他们很喜欢上学,因为在学校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和小朋友们玩耍,这是十分有趣的。但有些小朋友也说他们很羡慕城里的小朋友们上课的方式。因为农村的小学上课的形式较为单一,仅局限于老师讲授,一般没有多媒体之类的设备。且农村许多小学教师总体水平较弱,甚至有一个老师同时教授语文美术甚至更多科目,由于不是专业教师,老师的备课也没有太用心,这使得有些课上孩子们无法集中精神听讲。有些学生家长也反映:在孩子回家后对孩子进行辅导时发现学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术上的错误。

在农村还有些小学生放学回家后并不能很好的得到家长的辅导,不会的题目一直空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提起太大的重视,其教育观念的落后同样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孩子们不能像城市的孩子们一样去专门的学习某项特长,而在学业上也无法获得较好的辅导。这导致了一些孩子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虽然国家对农村发展较为重视,但我国农村的教育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孩子们也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呵护。

辅导学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民办高校。截止2013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442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院校71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29.4%。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更关乎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相关概念

(一)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创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民办高校是与国办高校相对应的一种称呼,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生事物,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化的必然结果,他的出现同时也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使高等教育普及化变为可能。

(二)辅导员的概念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根据《规定》中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要求,笔者认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应对大学生的突发事件等。正是高校辅导员的这些职能使得他们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辅导员一般分为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两部分,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是目前民办高等院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模式。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成因分析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结构分析

从保障和推动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各民办高校都高度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多数民办高校都能按照1U200的比例配备辅导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但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以河北传媒学院问题进行分析:

1.性别结构

河北传媒学院现有辅导员73人,其中女辅导员46人,人数占辅导员总数的63.1%,男辅导员27人,人数占辅导员总数的36.99%,可以看出,女辅导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结构

在年龄结构中,20-30岁辅导员35人,占辅导员总数比47.9%;30-35岁辅导员38人,占辅导员总数比52.1%;40岁以上0人。中青年辅导员占绝大多数,缺少资历长、经验丰富的辅导员。

3.学历结构

在学历结构中,具有本科学历的57人,占辅导员总数比78.0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6人,占辅导员总数比21.92%。虽然近几年研究生不断进入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但仍然没有改变本硕学历辅导员分布不均的格局。

4.职称结构

总体来看,有职称的辅导员40人,占辅导员总数比为54.79%;其中有讲师职称的辅导员4人,占辅导员总数比为5.48%;具有助教职称的辅导员36人,占辅导员总数比为49.32%;无职称的辅导员33人,占辅导员总数比为45.21%。民办高校辅导员无职称和具有初级职称的较多。

5.行政职级结构

在辅导员行政职级分部中,无行政职级的48人,占辅导员总数比为65.75%;有行政级别的25人,占辅导员总数比34.25%;其中正科级辅导员7人,占辅导员总数比9.59%;副科级辅导员18人,占辅导员总数比24.66%。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过于重视办学成本,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在办学之初,民办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社会影响力,往往把学校工作重点放到加强教学工作上,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校舍扩建和聘用公办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上,把位于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置于学校发展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来考虑,对辅导员的定义就是“保姆、管家婆、勤杂工、所有人的出气筒”。这就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投入少、成效小。

2.辅导员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各高校特点不同,尤其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办学性质的差异,有些民办高校在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方面存在滞后性。民办高校往往是在发现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才去制定相关应对政策。即使有些民办高校依据国家文件和本校的特点制定了相关制度,但这些制度在整个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方面比较模糊,不够明确,进而使得辅导员相关工作难以开展。

3.辅导员存在打工者心理

应届毕业生是民办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主要来源,且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来源于国办高校,有些辅导员对民办高校不理解,认为辅导员和民办高校之间是雇佣关系。所以民办高校辅导员心里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和打工者的心态,缺少归属感。有些辅导员把民办高校当做自己打工的公司或者工厂,导致辅导员的责任心不强,不爱岗敬业,对学生工作不上心,这严重的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形象和工作成效,且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解决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

一是要制定严格的选拔聘用制度。民办高校在选聘辅导员之前,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按照学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工作实际来制定辅导员选聘的具体条件,并对候选人进行规范、严格的审查和考核。二是保证选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选聘都经过层层筛选和审核,既侧重对候选人的学生事务工作能力的考核也注重候选人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

(二)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

制定具体的辅导员培训计划及流程,形成入职培训和在职辅导员日常培训并重的模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训。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立场要坚定。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如: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管理学、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充实和提升,紧跟时展,做到与时俱进。

(三)建立辅导员考核激励制度

首先,健全民办高校辅导员考核的指标体系,要从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发挥导员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作用。民办校高校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其次,制定具体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考核方法。在民办高校中,对辅导员的考核要建立院系领导、同事、学生参与的三层考核制度,力求得到一个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

最后,考核过程要公开、透明。考核的结果作为辅导院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行政级别晋升等方面的参考,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效果,以此来稳定辅导员的思想,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四)拓宽辅导员的晋升渠道

民办高校应制定辅导员职务晋升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和工作业绩设立相应行政级别,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从而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及创新性。

辅导学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教育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班级建设

一、研究背景

入学伊始,大学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入学适应不良。而班集体作为新生首先接触和了解的群体环境。对其个体心理发展势必会产生重大影响。融洽和谐的班集体将会减少大学新生对学校生活产生的不安症状。缩短其适应学校生活的时间。不仅如此,友爱团结的班集体还可以为其四年大学生活乃至终生提供发展环境,形成人脉支持系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别于传统个体咨询,它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团体活动。运用心理学的辅导测量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本研究针对新生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辅导方案。运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创设良好心理氛围,以期发挥新生主体性,优化班级人际关系,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增强班级合作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二、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广东某学院2016级5个自然班、共288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72份,问卷有效率为94.44%,其中男生70人,占总人数的25.7%,女生202人,占总人数的74.3%。

三、研究工具

1.团体成员主观评估量表

由樊富珉教授编制。作为前后测工具,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主观评估。用来了解成员参加团体辅导前后各种心理能力的自我评估状况。共20题,均为客观题,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我绝不是这样”,5代表“我总是这样”,总分越高,在团体中的自我评价越好。

2.团体活动反馈表,团体组员关系评价表

团体辅导结束后,着重了解成员参加团体辅导前后自我改变的主观感受,包含39个客观题,1个主观题。前者包含23项客观题。4个维度。涉及成员对参与团辅的动机、过程、气氛、内容的感受,采用7点计分法,总分越高,表示对团辅的反馈越好。后者包含16项客观题,涉及成员对团体辅导组员关系的感受。采用5点计分法。部分题型逆向计分,满分80分,总分越高,对组员评价越好,成员关系越融洽:1道主观题,补充反映成员对本次团辅的感受和建议。本量表参考徐西森编制的《团体氛围自评量表》并进行适当修改。

四、实施过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对朋辈辅导员进行为期半天的理论培训和实践体验。再由朋辈辅导员担任领导者和主持人,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团体辅导,整个过程持续一节课,共2学时,包括1个热身活动、2个主题游戏以及1个总结分享。首先在团辅前让同学们扫描问卷二维码,进行前测。然后进行正式团辅。热身活动主要是让新生们尽快相互熟悉,活跃气氛,消除紧张。主题游戏包括:①人椅,进一步活跃小组气氛,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团体合作能力;②同心协力,增强团体成员的归属感,了解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每个游戏活动后由学生进行感悟分享。最后由领导者作总结和彼此寄语,并让同学们扫描问卷二维码完成后测,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五、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0和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

六、研究结果:

1.大学新生班级心理辅导前后自我评估结果分析

表1可见。大学新生在参加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后得分普遍提高,前后得分相差悬殊。(p

同时,很多大学新生在谈及对于本次团辅的主观感受时写道:“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很开心!”“对于这次班级心理辅导,我收获很多,增强了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我感受到了团结。还有就是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会关心彼此,都会试着去了解彼此,我觉得在这个团体时常感到快乐。”“我很喜欢这种活动。希望以后可以时常参加。”可见。新生们普遍认为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团体活动中。愿意坦诚表露自己的想法。增进彼此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对自我的认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2.大学新生对本次班级心理辅导的综合反馈

表2可见。该样本的团辅反馈总平均分为48.72。最低分-42,最高分69,标准差为21.316。可见,大学新生对本次团体辅导活动的综合反馈良好。

3.大学新生对本次团体辅导内组员关系的评价

表3可见。大学新生在组员关系上的评价总均分为61.31,最低分35,最高分80,俗疾钗8.695。因此,大学新生对本次团体辅导内组员关系的评价良好。

七、讨论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具备易组织性、易操作性以及辅导效果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广泛性等显著优势,在高校中日益成为常见的辅助教育形式,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学生情感体验、预防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次辅导亦充分证明了这点,新生入学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具有相似性和普遍性,其存在和持续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好坏而各有长短。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是每个大学生在进校之初都会经历的一种心理不适应状态。是完全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得到启发,逐渐克服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朋辈辅导员为主导,以班级学生为主体。以趣味性和启发式活动为载体,激发团体动力,符合95后学生群体爱模仿、从众性强、易受团体成员影响的特点,使学生体验互助互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信任、关心、接纳的团体氛围,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如此,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建设。对整个班级起到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