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活动总结

诗歌活动总结

诗歌活动总结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在中国几亿年的历史上,有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从清朝的鸦片战争,到一直到日本侵略中国。在这期间中国有多少名篇佳作及一些历史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唯有诗歌——这个奇妙的世界没有遭到和严重的迫害,才可以让我们在这奇妙的世界里遨游。

我们开展了“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配了任务,还让我们分组进行为了更加节约时间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通过交流,后来,我们有进行了好诗推荐,和欣赏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有些同学都可以滚瓜烂熟的背诵下来,为了提高我们的水平李老师还特意让我们仿写创作诗歌同学们还特意开展了朗诵会和有趣的知识竞赛我们还一起汇总了组员的资料来编写诗集并且评出1、2等奖。

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参加这次活动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以前有很大提升,在写诗时语言表达能力必不可少,在本次活动中,在这5篇文章中我的诗在一步一步的提高。我们还常常为一些电脑的排版所头疼,可是经过这次活动在技术方面我学会了排版、插图等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坚持要有耐力,因为编辑成册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会促进我们小组的合作精神,在打字过程中,我们的胳膊又酸又痛,但是为了完成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坚持下来了。学会了分类整理资料,学会了提取诗歌的精华部分。请同学们务必要按时完成任务,不得拖延。这样会降低其他人对你的信任度!还会拖延我们的进度。还学习到了诗歌按音律分为,1。古体诗:楚辞体、乐府、歌行体。2。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按内容分:1。怀古诗2。咏物诗3。山水田园诗4。战争史5。行路诗和闺怨诗6。送别诗。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六年级:沈浩东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在这次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系活动。

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诗海拾贝中我们搜索了许多诗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刊、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都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伟大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伟哥国人民传诵。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诗歌,我们把诗歌分类。按诗人分有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等等按形式分有送别诗《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还有怀古诗、山水田园是、边塞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我们还欣赏了许多诗歌。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了出来给大家欣赏有《天上的街市》、《春夜喜雨》、《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古朗月行》内容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应为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去,耐人回味。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古代诗只要是赋、比、兴。现代诗写作手法有好多,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重复、排比……为此我也写了一首《雨》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跟着一阵阵山风,伴着一层层云雾。我悄悄的来了,来到大地的每一处。怎么样不错吧!我用的是拟人手法,把雨当做人来写。这一期我们班上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潮流。我们班还制作了诗歌总集,许多同学都投了稿,我也不例外,至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20多片稿,相信不久后一本厚厚的诗歌总集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让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动而辞发”,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 诗歌更是情感的精灵,是诗人情感的结晶。“情感只能为情感所了解”(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诗歌教学的课堂必须是激情四溢的情感场。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只有激情四溢的教师,才会有情感飞扬的学生。教师总是以自己的如诗一般的激情感染、打动学生,最终实现情感的互动、碰撞和交融。因此,面对诗歌,教师就是诗人,用或高亢或低沉的深情语言为学生描述一个个或慷慨激越、或哀婉悲戚的情境。

其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深刻的情感走进诗歌。当年闻一多先生教诗,总喜欢把课调至晚上。他一走进教室便拉灭了电灯,点起蜡烛,用非常舒缓的声音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美国荣获奥斯卡金奖的电影《死亡诗社》中,青年教师基多每当周末夜晚就把学生带到附近山洞里,让学生围坐在熊熊篝火前朗诵自己最心爱的诗歌。复旦附级教师黄玉峰利用学农时间组织学生到浙西山谷写诗,住农舍,干农活,感受深山老林的村野情味。上述三位是“造境”的高手,他们或创设情境,或带领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激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创造情境,如拉上窗帘、关上电灯、点起蜡烛,或借助窗外的阳光雨声等等,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创设一个与诗歌相符的情境,使学生由景入境、由境生情,更深刻地体会诗歌之美感。

二、让课堂像诗一样美不胜收

诗歌是美神的骄子,诗人将真挚的情思融化于优美的语言,凭借语言的翅膀在创作中飞翔,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因此诗歌教学应该在美的氛围中体会诗歌的音律美、意境美。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的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形成韵律,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韵律变化,反映了诗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其实就是表现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朗诵,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通过激情的诵读,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用燃烧的激情驾驭语言的韵律,既进入作品之蕴意,又融入作者之心灵,去会晤一颗高尚的独特的心。

其次是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思想感情和与客观景物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诗歌的意境。王国维把意境分为三种类型,其实就是意境美的三个层次,一种他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一种叫“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水融的和谐统一。鉴赏还涉及到实境与虚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言外之意、托物寄情和触物兴感等意境呈现方式或类型。

三、让课堂像诗一样个性张扬

“诗无达诂”。诗歌是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关照和开掘。诗人总是把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独特认识借助独特的客观物象表达出来。模糊性、丰富性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从阅读的角度看,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倾向、认知特点来理解诗歌,诗歌的阅读就是作者对诗歌意义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个性化是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

个性化的诗歌课堂应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对诗歌意蕴的解读肯定不一样,因此教师的教学个性首先应体现在自己对诗歌应有个性化的解读,而不宜做高级搬运工,人云亦云。其次要有色彩鲜明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出自己的教学个性:长于朗读的就将读作为教与学的最基本手段,并以自己的读带动学生的读,在读中体验诗的情韵;精于讲的将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一幅美妙的诗歌图画,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善于写的将写几首情境交融的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优美。总之在教学中要切忌将诗歌上得和小说、散文一样,贯彻新课改理念,利用情境、比较、联想、拓展等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体验。

个性化的诗歌课堂还应培养学生的“读解个性”。青年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使得他们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体验诗歌,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切不可把教参和自己的体验强加于学生,让他们在文字咀嚼、背景介绍、方法指引中自己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歌之美,并在学习过程中张扬个性,砥砺品质。

四、让课堂像诗一样富于创造

创造是诗歌的本质,没有创造就没有诗歌。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这一点又是时下学生最为缺少的,因此诗歌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要的是保护、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创造性感悟和解读,切忌结论先行和套版效应。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放飞自己的心灵在诗的天空翱翔;应充分挖掘教学中生成性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即时样态动态掌握教学流程,只有创新型的课堂才有创造的火花。

其次,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仿写就是一个很好手段。一位著名诗人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诗中充满智慧和灵性的东西恰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最能够体会和理解的。我们不指望学生成为诗人,但学生在写诗时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非凡想象、个性化的语言等等,却都是时下语文教育所缺失的。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意象;语言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是最凝练的文学语言,形式新颖,含义丰富,表现力强,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是深入探讨诗歌的美学意蕴,鉴赏诗歌内容、形象及艺术技巧的关键所在。那么,诗歌的哪些语言形式值得品味呢?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就其形式来看,是一些名词性的词组,大多是自然与人文景象,在诗歌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构成某种意境,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这种手法的使用经常与意象紧密结合。对中国古代诗歌阅读较多的读者就会发现,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意义相对凝固化的传统意象,如“柳”、“梅”、“月”、“菊”、“酒”等,其意义一看便知其意,然而,中国古代诗歌中大量存在却是作者创新性的、个性化的意象,即使相对凝固化的意象,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或不同的作品中其含义、作用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正是传统诗词的魅力所在。

品味诗歌的意象就是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把这种语言形式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或深层意蕴揭示出来,通过意象所描绘的画面,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所以,意象实际上就是解读作者心灵世界、理解作品的一种密码。如杜甫的《登高》前面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字面来看,这几句诗是由几组意象组成:秋风猛烈,天高地迥,猿猴哀鸣;沙洲清冷,鸥鸟飞来飞去,无处可落,无边落木,长江滚滚。而且这哀鸣的猿猴,无处可依的鸥鸟不正是那个动荡年代像自己一样的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写照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正在纷飞的落叶之中,尽显悲凉。但滚滚的长江不因为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停息,不因为作者的漂泊的生活而止步,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状态。面对如此情景,天地之间,一个病弱的老头在问:这漂泊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头啊!在两个意象“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的短暂与永恒的对比当中,显现了个体生命渺小的悲剧感,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漂泊生活和时代困境的隐隐忧虑与反思。

同时,因为诗歌篇幅短小,言简义丰,所以中国古代诗歌都很讲究炼字,而炼字的结果最终大多都落在了动词上面。众所周知的“推敲”的故事就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对于炼字的高度重视,对于诗歌语言达意的准确性追求,所以,对于诗歌中动词的品味、研读,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关键,也是诗歌教学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品味诗歌中的动词的目的,就是要挖掘出这个动词在具体的诗句以及全诗的作用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品味动词的方法,首先,要弄清这个动词的在字典中的意义和诗中上下文意义;后一个意义是以前一个意义为基础,但往往大于前一个意义;其次,要用具体的语言描绘出这个动词所反映的意境;最后,指出这个动词所表现的形象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即语言的表述通常的模式为:释义+描述意境+思想感情。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喧”即喧闹、喧哗之意,这里指山中女子的嬉闹的欢笑声,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子回家时的欢笑声,打破了空山的宁静,增添了许多生气,同时表现了山中女子的勤劳与淳朴的性格;“动”是摇动、晃动之意,莲叶的动,才发现渔船顺水而下,是渔人趁着今夜明亮的月光在捕鱼,反映了渔人勤劳品质与悠然的生活状态。从这两个动词所形成的意境和画面中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的惬意与愉悦的心情。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诗中所炼的这个动词,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字典中的具体意义,而是根据上下文赋予了更多的临时意义,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意境,也增添了诗歌的魅力。本诗通过这两个动词,衬托了秋季晚上山中环境的宁静,表现了山民的勤劳与淳朴的性格,显示了山中生活纯乎天然的状态,同时也就委婉地传达了作者愿意留在山中,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诗歌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小学生诗歌艺术教育发展,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有关精神,决定开展2015广东小学生诗歌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小学生诗歌节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承办,天空城中小学生兴趣社区协办。成立组委会及评委会,组委会负责诗歌节期间诗歌创作展示及相关活动的筹备组织,评委会负责诗歌节作品的初评、复评和终评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南方日报社文体新闻部,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 89号大院南方传媒大厦A塔1601室,邮编:510601;电话:020-83003705;官方电子邮箱:(该邮箱用于日常联络,不设投稿功能);诗歌节官方网站、投稿地址为:天空城( tiankong520. com),诗歌节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天空城”(微信号:tiankongcheng520)。

二、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2015年5月-12月。

(二)主要内容

举办小学生诗歌创作展示活动,建立并完善儿童素质教育互动线上平台,举行系列小学生诗歌艺术创作展示、系列小学生诗歌艺术展览、系列儿童审美养育和素质教育讲座等线上线下活动。

1. 5月-10月,启动诗歌节并开展诗歌创作展示征稿及评审。诗歌节官方网站“天空城”以及同名微信公众号接受参展作品投稿,交流活动信息,同时组织诗歌创作展示初审、复审,评选“每周之星”。

2. 11月上旬,现场展示及评审:评出1 000名左右选手参加,采取现场开题、限时交卷形式开展诗歌创作,由著名诗人、作家、教师组成终审评委会,对参评作品进行综合衡量,评选出获奖作品。

3. 5月-11月,开展“诗歌进校园――诗歌,在你身边”名家系列培训活动,以及“诗歌进校园――诗歌公开课例交流”活动;举行基层(山区、农村)学校诗教推广、帮扶系列大型活动。

4. 9月-11月,与省内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举办“爱在一起”诗歌公益主题活动。

5. 5月-11月,举办“人文岭南少年行”诗意户外体验项目及人文小导游评选。以诗歌为媒介和载体,挖掘、盘活、弘扬岭南人文历史资源。

6. 5月-11月,开展“好好说话,天天读诗”大型系列活动,将诗歌节优秀作品朗诵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将线上分享与线下朗诵会相结合。

7. 12月上旬,举行小学生诗歌教育总结研讨会活动。

8. 12月中上旬,举办小学生诗歌节作品音乐会暨儿童诗歌艺术嘉年华活动,并评优、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