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理论;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4-0037-04

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支持这样一个判断:幼儿园教师普遍排斥理论和理论学习,他们推崇技能和实干。各类文献资料也表明,幼儿园教师可能是教师群体中最不爱理论学习的那一部分。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这一“反智”倾向耐人寻味。鉴于理论的先导性价值,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本研究认为,深入探析幼儿园教师排斥理论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幼儿园教师排斥理论的原因

幼儿园教师普遍排斥理论可能有诸多原因。

1.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反智传统

幼儿教育实践领域有着浓厚的反智传统,理论的价值普遍受到忽略或轻视。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承担的是可能会令其身心俱惫的体力性劳动,因此专业性的思考和探究往往会受影响。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访谈感受到,不少幼儿园教师对理论漠然、排斥乃至畏惧,相反,对班级管理、课程实施等实践性能力却颇为看重。对社会公众而言,评价幼儿园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有“爱心”。现实中,许多幼儿园教师似乎并不排斥学习,但他们更喜欢的是操作意义上的学习,而非理论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这种崇尚经验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反智倾向,这种反智倾向似乎已成为这一群体的主流文化。

研究者认为,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反智传统可能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关。

2.幼儿教育尚处于非制度化阶段

目前,我国还在为建设完善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而努力。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未能承担起学前教育良性供给的任务,规范化、制度化的学前教育供给体系尚未形成。民办幼儿园是当下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资质颇受市场的影响,具体而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会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对教师资源的吸纳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制度化,意味着幼儿园教师的准入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是由市场自由调节的,而无法实施严格的专业准入标准,相较于义务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教师的准入制度,我们会清楚看到这种区别。这意味着目前庞大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仍面临专业资质保障上的挑战,入职门槛普遍较低。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教师资格证拥有量,幼儿园教师都处于较低水平。众所周知,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对理论产生亲近感。

3.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缺陷

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质量与特点受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存在着重技能轻学术的倾向。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理念和课程结构都偏于感性,偏重技能训练。毋庸讳言,当下,大多数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专业水平并不高,学术水平整体偏弱,这必然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学术熏陶,欠缺足够的学术训练,进而对理论产生不了太大的兴趣,甚至排斥理论。

4.幼儿园管理的局限

幼儿园的管理对教师的行为有直接影响作用。也许基于管理逻辑的考虑,也许基于办园效益的考量,当下大多数幼儿园的主办者或管理者都并不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胜任力,而非教师的反思性和发展性。这种管理文化下的幼儿园教师对理论的关注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些幼儿园的管理者可能本身就是理论的排斥者。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在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通常,私立幼儿园的问题会更突出。

二、幼儿园教师排斥理论的现实影响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排斥理论这一反智倾向有其必然性,但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排斥理论对幼涸敖淌π形及其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并由此可引发对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而复杂的影响。

1.教师队伍普遍肤浅化

幼儿园教师普遍排斥理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教师队伍的普遍肤浅化,缺乏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其对教育问题理解的片面化、简单化。简单性思维的痼疾遮蔽了教师应对复杂教育情境的灵活性(徐炜霞、袁爱玲,2011)。在看似勤勉的老黄牛精神外壳下,幼儿园教师往往暴露出幼稚的思想和产生机械的行动。

事实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超技能的,从理想角度讲,幼儿园教师应是全面的教育者:有情怀、有思想、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过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以儿童发展为取向,较之中小学教师更具专业性,他们更可能成为儿童教育专家。〔1〕但是,排斥理论的教师怎么能成为儿童教育专家呢?排斥理论的教师不但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更不可能成为卓越的教师。

2.保教质量低下,教育效能不高

幼儿园教师对理论的排斥是否会导致保教质量低下、教育效能不高?幼儿园教师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他们可能会认为,在幼儿园工作中,理论的价值不一定能够直接显现,经验可能更重要。

“儿童的世界总是比教育所试图给予的要丰富得多。”〔2〕因此,教师需要对儿童的世界有特别的理解和尊重。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是由大量的常规工作构成的,因此,顺利地完成常规工作通常会成为判断教师工作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尺,但完成常规工作其实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儿童世界的尊重和理解。实际上,常规工作的合理性本身就有着非常深广的探究空间,狭隘的经验主义和机械的本本主义都无益于教师对工作的正确认知。排斥理论意味着排斥复杂的学习和探究,也意味着教师的职业行为距离专业化的水平有着很长的距离。众多研究证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保教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换言之,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前教育质量及其教育效能的高低。

3.阻碍开放的教师文化的形成

幼儿园教师对理论的排斥实质上是对幼儿教育工作专业性的回避,也是对自我升华的排斥,它将阻碍开放的教师文化的形成。教师只有在开放的教师文化中,才可能充满活力、不断与时俱进、超越自我。教师专业化是时代要求,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性,排斥理论亦即意味着排斥专业化,因为理论隐含有一系列价值、知识和行为要素,没有基于理论学习的开放的教师文化,幼儿园教师很难获得专业化,这将导致幼儿教育工作会停留在一个非专业化水平上,也会使得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之间产生异质性,进而成为一个封闭的群体。

三、幼儿园教师需不需要理论

幼儿园教师需不需要理论?换言之,对幼儿园教师而言,理论的意义有多大?研究者认为,理论应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营养,即理论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教师的复杂思考能力

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对问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可能获得批判性思维训练,获得复杂性思考能力。有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在职教育对其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基本没有增值性贡献。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量的教师在职教育通常是课程讲座式培训,这些培训尽管可能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知识,但是无法提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复杂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训练的针对性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究的大问题。

教师的专业化不是一系列资格证书的获得,而是思想力和判断力的专业化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其是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虞永平认为,幼儿园教师必须对知识本身进行探究,以把握知识的经验和行动形态,只有还原为经验和行动形态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幼儿接受,而将知识经验化和行动化需要幼儿园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和把握。这不是只要拥有浅显的知识就可以实现的,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不能“浅显”(虞永平,2012)。然而,没有复杂思考的能力,幼儿园教师注定“浅显”,注定无法成为卓越教师。

2.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

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做并做好什么?如果个体不能基于职业要求持续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丧失专业自觉性和自我认同感 。幼儿园教师学习理论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思想力之后所激发的专业质疑和自我反省,从而推动其职业生涯由“他在”向“自在”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自觉和自我认同会面临现实职业环境的挑战。现实中,很多地方只有公办幼儿园教师甚或只有事业编制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才会被纳入 “教师”范畴,其他绝大多数教师虽然从事着教师工作,却并不具备法定的“教师”身份。对他们而言,这可能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谈不上专业认同,也没有持久的职业规划和专业追求。他们只是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逻辑完成分内工作以获取相应的报酬。显然,他们或者和理论无关,或者为理论所羁绊,无意通过理性的思考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更谈不上专业自觉。

3.促使教师获得尊严与自由

幼儿园教师本质上是人,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人的规定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尊严、幸福、自由等这些人类共有的核心价值必然也属于幼儿园教师。理论对幼儿园教师的价值在于,通过思想力的培植和磨砺使其成为自由的有尊严的人,使其从“囚徒式”的生存者成为懂得自由的存在者。作为社会人,我们经常置身于不同的囚徒困境,可以将此理解为存在的本质,但思想力会让我们因为理解而获得自由以及生命的意义。

四、如何让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

在学前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理论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已是无法回避了。让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让幼儿园教师从反智走向爱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这是幼儿园教师通往“卓越教师”的必由之路。要让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并非易事,其关键是要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动力和可能。

1.建立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

让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首先要从建立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开始,即通过制度建设为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寻求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主要包括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证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幼儿园评估评级制度等。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期望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来保障幼儿教育事业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吸纳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资质水平。同时,通过幼儿园评估评级制度提供积极的市场信号,对优质师资给予市场意义上的回报。

一般而言,优质师资意味着更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动力。优质的师资对理论具有亲近性,这与其内在素质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建立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就是要给优质师资的进入和沉积创造制度条件,因为他们更可能爱上理论,也因此更可能成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

2.改革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

幼儿园教师的反智倾向和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有直接关系。现有培养体系重技能轻学术和学术性课程比重低、质量差是准幼儿园教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产生理论排斥现象的主要原因。这里既有培养定位的原因,也有幼儿园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也不高的问题。我们不能苛求中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以同样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但本科院校必须重新认识幼儿园教师教育中学术性课程的作用,合理平衡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承担起培养高质量师资的责任。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也要考虑适度上移。因为幼儿园教师教育必须引发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改变,使其形成对教育终极价值的理性思考。〔3〕

3.完善幼儿园管理

完善幼儿园管理是让幼儿园教师爱上理论的最便捷途径。幼儿园教师排斥理论,首先与自身的局限和惯习有关,其次就是受幼儿园组织文化和管理要求的影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幼儿园会形成不同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差异与管理者的“个性”和偏好紧密相关。现实中,幼儿园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大多数幼儿园的管理者轻视教师的理论素养,偏重实践技能。无疑这类幼儿园绝不是优质的幼儿园。因为优质幼儿园的管理者及教师往往对理论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绝大多数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而言,管理者多会考虑这些问题:让教师爱上理论有什么必要?有哪些无形的成本?能给幼儿园带来什么好处?教师可能会爱上理论吗?也许会有一些幼儿园管理者能认识到理论对幼儿教育实践的促进作用、对优化幼儿园质量的价值,但现实的压力使得他们的教师管理目标往往停留在够用就行、胜任就好的层面,加之考虑到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实施的困难,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念帮助教师爱上理论。基于此,研究者认为,首先要改变幼儿园管理者的观念,使其认识到学习型组织文化的价值,营造教师学习的氛围。其次要让幼儿园管理者认识到理论的价值,加强对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工作,带动教师形成用理论解决实`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使教师深刻体会到理论的作用,从而爱上理论。

⒖嘉南祝

〔1〕赵南.谁最有可能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还是幼儿教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9-17.

〔2〕刘晓东.天性为教育立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3):33-40.

〔3〕洪秀敏,姜勇.论教师的“哲学运思”之境〔J〕.教师教育研究,2015,(4):1-5.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途径

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新的课程改革已完全打破传统的管理、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素质有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教学需要。幼儿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混口饭吃”“完成任务”而不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不追求个人专业结构的改进,缺乏作为专业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与时俱进地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历史的重托,是民族的重托。

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内塑自主

(1)唤醒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①把幼儿教育视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专业自主发展必须从意识和态度的改变开始,当幼儿教师把幼教事业视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把专业发展看作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才会产生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主发展需求与愿望。

②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是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育理念及师幼关系的一次飞跃与突变。幼儿教师要成为一个激励儿童思考的人,成为一个与儿童平等对话的人,成为一个点燃儿童智慧火花的人。幼儿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善于学习和思考,自主发展,不断更新,获得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一名幼儿教育专业化人才。

③适当的压力是自主发展的动力

适度的职业压力可刺激人奋进,扩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是最现实的力量,幼儿教师对自身的“饭碗”产生一定的职业危机感,能激发其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动性。

(2)实施专业自主发展规划

①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

发展意味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规划是一种激励人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愿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专业自主发展规划是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及各个阶段,总体的规划和长远的愿景,专业自主发展规划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自主发展是幼儿教师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专业发展,是根据教师自身实际提出来的,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

②了解发展阶段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阶段性,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一些典型特点。

(3)丰富个人教育体验

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思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心不应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被动学习层面,应更多关注“实践检验理论”的主动反思层面。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学习,还要重视对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丰富和积累自身的教育体验。

②开展园本行动研究

只有当教育理论与幼儿教师个体的实践情景和经验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得到有效应用,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知能的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内容就在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中,就在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中。园本行动研究是幼儿教师围绕常态教学生活进行的研究活动,对教学实践的参与和改进是其核心目的,园本行动研究主张采纳一切有利于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行为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重视幼儿教师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感受反思和经验。

③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不断学习是使幼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另一条途径。学习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人们通过学习来认识自我、确认自我、完善自我并学会生存。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内在需求,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对教育问题发现、探究并寻求解决的过程。

2.外塑环境

(1)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培养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培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在法律、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2)加强对幼儿教育重要价值、幼儿教师专业性质的宣传

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成果已充分表明:儿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提升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有利于形成幼儿教师高度的职业自尊感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国家应加大对幼教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3.给予幼儿教师教学自主的权力和空间

幼儿园课程管理者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研究、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实际活动状况调整教育活动进程,根据活动需要布置、更换教育情境,自行选择课程资源与课程评价工具、方式等,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可以在开发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再深入到建设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强调幼儿教师个体实践知识在具体的教育现场中的应用。如果幼儿教师被每日规定的课程编排所严格限制,不能对教学活动的现场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调控,那么就会出现课程控制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被动地控制课程的局面,丧失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力以及自我负责的需要,丧失自主发展的空间,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需求及发展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幼教机构要给予幼儿教师教学自主的权力和空间,支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及一日活动安排等做弹性调整,鼓励幼儿教师依据特殊的教育情景生成课程,放手让幼儿教师应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探索、体验和创造,为其自主发展提供支持和条件。要给予幼儿教师人文关怀与呵护,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发掘幼儿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培养其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帮助幼儿教师走向更高的发展层面。

三、结论

总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极其复杂、循序渐进、具有个体性、持续性的过程,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最专业的“进修学校”,只要管理者创造出优质的发展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愿望与需求,就能有效地促进其专业成长,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文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

坛(教学版),2010,(1).

\[2\]宛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浅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一)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幼儿教师职业是一份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实践来进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这些知识怎样应用于实践,怎样从“是什么”过渡到“怎么办”,需要通过更多地与幼儿接触,以及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情境中发现和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来实现。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所以认识的深入也需要在实践之中不断地反复才能实现。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改变以往幼儿教师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二元分立的思维模式,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知行统一的平台,让幼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无缝链接中不断深化个人的专业认识,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

(二)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价值追求:发展、融合与共生

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双方协同发展、文化融合、美美与共的主体间性关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与双赢的模式。首先是合作中人的发展。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实践,幼儿园的教师、幼儿、幼儿家长与高师院校的文化、理念进行接轨与交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间的平等对话,在协同创新中促进合作共同体内各个成员的共同发展。其次是组织的发展。高师院校只有与幼儿园紧密合作,才能及时把握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动,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才能成为一种为了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和培养活动。高师院校与幼儿园紧密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辟实习基地,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使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实践能力强,上手快、适应期短,能够很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岗位需求,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誉度。幼儿园在与高师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更新办园理念,提升办园质量和层次,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积聚力量。第三是文化的发展与整合。在共同发展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师院校与幼儿园不断地调解相互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和而不同成为共同发展的文化基础,跨文化理解成为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高师和幼儿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二、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机制

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宗旨和意义在于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拓展、在内容上融合的真实的实习和实践训练场。虽然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和实践教学基地,但“目前我国多数相关院校与实践基地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大多只停留在院校派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和实习,实践基地教师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很多院校尚未真正把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科研、管理实习基地’来建设,为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和服务还很不充分,两者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良性互动,共赢关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高师院校在幼儿园建立教学和科研基地的形式,仅仅单方面满足于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见习和实习的需要,而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高师院校和幼儿园携手共同发展,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培养模式中,高师院校和幼儿园存在共同的利益交集,在满足各自需要的同时可以为对方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这种互通有无、美美与共的关系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也为这种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存在的理由。

(一)幼儿园: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佳实践场

U-K共生性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保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深入到真实的幼儿教育场景,参加和观摩幼儿教育实践,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1.陶冶情感与增强智慧: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场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大学期间应强调学生作为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获得与提高。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仍然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相当一部分还是采取黑板+PPT课件的形式完成的,学生对幼儿教育的专业情感,对教学智慧的运用,对游戏和幼儿生活的洞察及灵活把握均缺乏一定的环境熏陶,“不少学生毕业后,或不喜欢自己的职业,或不能适应,在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均面临各种难题。她们通常缺乏对幼儿人格及思维发展的敏感性,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协同游戏能力欠佳”。这种只在大学里培养教师的工具理性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缺乏实践能力,也不具有专业性。教育工作需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也就是要以交往理性为基本范式进行幼儿教师的培养工作,“交往理性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突出教师实践的重要性”。所以,要提高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增强未来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实践智慧,必须充分利用好幼儿园这一非常宝贵的实践教学和学习场,把大学的理论课堂与幼儿园的实践课堂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体验和相互融合中深化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

2.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幼儿教师可以成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榜样和示范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与幼儿园的充分接触与互动中,不仅对幼儿教育的真实情境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向现职幼儿教师学习关于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实践经验,将大学老师所教的理论与幼儿教师在游戏和教学中所运用的实践结合并对照起来,形成比较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在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比较、反思和甄别能力,激发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为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信心。同时,在幼儿教育一线,有许多办园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可以成为大学生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对象和效仿榜样。大学生在与这些幼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了个人理论结合于实践的能力,并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确立目标和方向。另外,幼儿园里的精英教师,也可以成为大学里的校外兼职教师。在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堂,如五大领域的教学法课堂中,聘请幼教领域的杰出教师来给大学生讲授。优秀幼儿园教师在课堂中援引幼儿园教学一线的直观生动的案例,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相长与终身学习:幼儿园能够帮助大学教师丰富专业实践背景

幼儿园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场,也可以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教育大学化以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中一部分具有学前教育的专业背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博士或硕士毕业生来担当。这些老师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但是缺乏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就理论讲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研究也多以深邃、抽象、难以实施而陷入与学前教育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困境。所以,深入幼儿园教育一线,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需要。通过幼儿园教育实践和体验,熟悉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现场,掌握其实践知识和管理规范,这样才能将本行业的知识、能力、情意融合于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从而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和科学研究的适切性。同时,高师的师生在幼儿园现场所听所见到的教育案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增加师生探讨和交流的话题,更容易产生共鸣,生成创造的火花,使大学的教学活动更生动而富有智慧。

(二)高师院校: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同时高师院校也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幼儿园的改进和提升也就是改变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的办园声誉,使幼儿园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过程,这些关键环节都需要大学给予支持和帮助。

1.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幼儿园的发展与更新需要大学的指导和帮助

在我国,幼儿园一般可以分为公办园、民办园,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民办公助的办园形式。这些幼儿园都可以成为大学的合作对象,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幼儿园里体验和实践。在这些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一些政策性和方向性发展问题的把握缺乏敏锐的嗅觉。大学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的发展优势,而且对于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向具有比较准确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可以为幼儿园的改进和更新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幼儿园诊断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障碍,为幼儿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方案,提高幼儿园的改进效率,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层次。“一切组织都需要不断更新。根据力—场原理,任何组织现状都是两股相反力量之间均势所造成的平衡状态,促进变革的力称为推动力,与之相对的维持不变的力叫作抑制力”。大学的介入就是促进幼儿园进行变革的推动力,使幼儿园的发展与更新实现质性飞跃的突破口。

2.专业引领与素质提升:幼儿教师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大学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幼儿教师也替代小学教师成为除父母外幼儿的启蒙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的理念、态度、行为等均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发展和提升的重要维度。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现在幼儿园内执教的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偏低,表现为学历层次低、持有教师资格证及拥有职称的人员较少等。所以提高现职幼儿教师的水平和层次不仅是幼儿教师个人的需要,也是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虽然在实践上缺乏一定经验和经历,但在理论和理念上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幼儿园与师范大学合作、幼儿教师与大学教师牵手,在对话和交流中实现专业引领,会对幼儿教师破旧立新、实现自身的变革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幼儿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先进理论相结合,重构自己的经验体系,提高幼儿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有效地减免在自身变革中不断失误的过程。另外,在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在职幼儿教师也会感受到一股清新的学院之风,具有较好学历背景的大学生在给幼儿园教师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会带来动力,从而产生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个人层次和水平的愿望,这时师范大学又成为幼儿教师短期或长期进修的最佳选择。

3.发挥优势与建立信任: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的两个主要生活场所,所以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智力和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对家庭教育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初为父母,对于怎么教育孩子仍处于混沌状态。对于不同时期孩子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怎样引领孩子科学认知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怎么实现家园协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等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把握。虽然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很多幼儿园老师也试图给幼儿家庭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但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其实是一种主雇关系,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关系很难一下子建立起来。特别是幼儿教师的学历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难以让家长对其所做出的指导和忠告完全信服。高师院校的教授和博士在学术上都各有所长,在幼儿教育的某个领域有很深的研究,如果幼儿园能与大学建立起来联系,邀请大学教师到幼儿园给幼儿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和指导,家长会感觉到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水平,会欣然接受这种“免费的午餐”。这种指导和帮助在解决家长教育困境的同时,也会使家长对幼儿园产生信任和教育依赖,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进一步增加幼儿园的生源,扩大办园规模,提高办园效益。总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是高师院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根本命题。随着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的强烈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急需深入到幼儿园,急需与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情境、天真可爱的儿童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进行深度接触和交流,因此高师院校谋求幼儿园的支持成为其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理念的更新、路径的选择、教师的提升、与家长信任关系的建立等方面,也需要高师院校给予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因此,高师院校与幼儿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交集,高师院校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与幼儿园建立起基于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形成U-K共生性合作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

三、U-K共生性合作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

(一)U-K一体共同建立幼儿教师实践教学基地

以高师院校为主导,高师院校与幼儿园携手,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高师院校要精心选择有意合作的幼儿园,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和考察各个幼儿园的办园特点,建设成各具特色、功能齐备和互补的专业实习基地幼儿园体系。在每学期开学初,师范大学可根据不同幼儿园的不同办园特点,调整学生的实践园所,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实践训练需要,巩固学生知识,增强学生智慧。

(二)U-K一体共同开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每学期开学初,要根据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和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双方共同协商,初步形成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计划安排。学生具体的见习和实习活动由大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双方教师共同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幼儿相处,观察、记录和评价儿童的日常活动、幼儿教师的保教行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环境创设等活动。除了见习之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的大型节日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等,让学生进幼儿园从一种偶然行为转变为一种必然的行动。在学生与幼儿园的充分接触和互动中,双方教师要以现场研讨、案例分析、观察报告、教育笔记等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具有实践性、交互性、协作性、动态性的真实情境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结对实现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深化科学管理,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众多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例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间接推动了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使得科学管理更加的迫切。幼儿园教学对孩子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则是实现良好教学的坚强保障。

2.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认识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指导下,要想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认识,进而保证教师思想的先进性。这是教师从事该行业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幼儿园教师要想在职业生涯中长期发展,就需要具备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必须让教师认识到自身从事职业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在从事相应工作时还需要树立强烈而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教师必须要具备自身专业发展的素质,认识到该职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同时每一位教育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幼儿园教师应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理论与实践要充分结合

对于幼儿园教师行业来说,它的实践性比理论性更重要。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学方法,为幼儿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自身的专业知识,从中找到教学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从实践入手,坚持幼儿教育为主体,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教师专业的发展还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传统观念,丰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带动教育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保证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创设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保证管理措施可以长期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就需要对当前幼儿园文化进行相应的改造,可以在传统的方式上建立一种和行政权力并行的专业权利,为今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与保证。人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之一,它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在这样长期的文化环境中会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建立新型的幼儿园文化,可以更好的影响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这样的专业权利有利于减少内部的不良作风,可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在这样的新型文化下,教师专业人员的发展潜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能够调动幼师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新型文化下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优化。

5.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激励机制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以及福利待遇等。所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制定激励机制时需要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提高自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要能够达到建立的最终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但是其激励强度也要适度,不能够物质激励过重,这样可能会造成幼儿园自身的负担,进而会影响到幼儿园的发展。要想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首先需要拉大绩效奖励的级差,发挥该机制作用,实现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其次,要打破教师终身制,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为幼儿园教育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幼儿园教师专业的发展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对该专业的热爱度。

6.加强实践总结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加大对实践的总结和分析,这符合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指导思想,符合我国幼儿园教学的要求。加强案例分析与总结可以减少教学问题的出现,所以教师专业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分析,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教学中所需要的技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幼儿提高启蒙水平。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对幼儿课堂活动做好计划,比如教师语言的应用,语气的变化以及游戏的趣味性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总结,教师可以掌握大量的教学经验,了解幼儿学习需要,最终实现幼儿园教育的良好发展。加强实践总结分析,需要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并且以此为依据来创设语言环境,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实现教师资源共享,还可以及时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终找到弥补不足的方法,为今后教师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7.加大教师专业培训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教学中都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按照教师教学特色,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可以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减少教学问题的出现。教师专业培训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建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幼儿在这样的教师指导下,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提高他们自身专业水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二、总结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英语教学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有助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明晰专业发展方向,培养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在英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多将研究对象放在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却忽略了学前儿童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研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内涵

教师专业化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根据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教师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任务、教学能力、教育和研究的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的专业手段几个方面。

二、现状及问题

以上述基本准则为依据,本研究设计相关问卷,对黑龙江省某市10所幼儿园和3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幼教部的30名幼儿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并对15名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听取学前儿童英语课10节。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如下:

1.教师专业背景复杂

师资队伍主要由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非英语非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极少数外籍教师组成。

2.教师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

教师在授课时出现了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不标准或不正确问题。

3.教师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欠缺

除一名新教师外,其他教师均没有接触过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虽然在任教前受过短期的幼儿英语教学培训,但对幼儿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4.教师幼儿教学技能不足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用正确的幼儿英语的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儿歌教学、故事教学等方法,但由于多数教师非幼教专业毕业,对弹、唱、跳、画等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娴熟。

5.教师对教师的任务认识地不够深刻

教师对教师的任务认识地不够深刻,不擅于在英语课上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课下不擅于与专家、同行和家长共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三、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因素。

从理念上看,社会公众和教师自身对学前儿童英语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认为幼儿学习英语无非就是会读几个单词,会唱几首英文歌曲,从而导致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从业“门槛低”、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现象。

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相关教师资格证书不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缺乏鉴定标准等都使得教师在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上缺乏指导依据。幼儿园管理者自身不注重学习提高,直接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不注重外出学习和在职培训,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

现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上看,学前儿童英语教学只是学前教育专业下开设,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和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素质及竞争实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对策

1.深化教师理论底蕴

学前英语教师需要具备坚实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基础,掌握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新成果,关注幼儿英语教学研究的新动向;要从幼儿的记忆、观察、思维和兴趣、习惯、意志、性格等方面把握幼儿英语学习特点,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学习评价理论、外语学习理论等指导教学。

2.提高教师英语专业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英语教学的质量。应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在英语语音和口语方面的培训,培养他们发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畅性。同时,通过听录音磁带、观看幼儿英语的VCD、DVD来强化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多学习有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领域的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欣赏力和鉴别力。

3.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幼儿园或培训机构应多组织观摩示范课、跨园学习交流等活动,经常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及时改进存在问题。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和书籍自学有关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知识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来帮助自己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家庭幼儿英语教育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英语的效果,在儿童习得语言初级阶段,教师应与家长合作,根据孩子的特点,合理地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鼓励儿童在家中贴英语图片、听看英文资料、观看英文节目、设置场景进行英语对话、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5.建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英语课程教学结构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性不强,不能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培养目标,采取有效的培养途径。有必要将学前专业英语教学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英语基础课阶段、学前英语专业课阶段、英语教学体验课阶段。从最基础的语音、词汇、语法入手,为学生补上必要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继而学习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通过示做、示讲,使学生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初步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法,培养学生幼儿英语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最后将英语专业技能与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体验。以此模式提高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教师素质,提高师资培养规格。

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的潮流和趋势。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的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政府、幼儿园、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内外协同努力,才能逐步推进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J].改革论坛,2004,(9).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李香玲.幼儿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