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金融论文

外国金融论文

外国金融论文

外国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作为一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并使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教训深刻,值得吸取。应充分认清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由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并持续恶化。金融创新的过度、信用监管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三大主因。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回顾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伍志文,2002)。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有费雪(1933)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和明斯基(1982)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过度负债和经济下滑引起债务的清偿。而债务的清偿会导致货币的收缩和周转率的下降。这些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产出的减少、市场信心的减弱、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源自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明斯基对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筹资,即抵补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人大于偿债的现金流出)、投机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和“庞齐”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也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这三种筹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所占比重不同:经济繁荣时期,后两种筹资比例大幅度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伴随着借款需求扩大,市场利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市场情绪由乐观向忧虑转变并进一步向恐慌蔓延,企业倒闭,银行借款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和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发展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魏波,2006),并形成了三代较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论由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79)首次提出,并由罗伯特·福拉德等人(R.Flood和P.Garber,1985)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一国国内信贷的无限制扩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论以茅里斯·奥波斯特菲尔得(M.Obsffeld,1994)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政府对于私人部门预期所做出的反应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第三论形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学者跳出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代表性人物是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其中克鲁格曼(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即道德风险起初导致过度冒险,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特征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

上述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各类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也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也使这次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首先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即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从产生根源上看,实际上它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信用和监管缺失等所导致的一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而通过危机的扩散,目前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即由于金融市场已经不能再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趋于瓦解并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的状态)和全球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Minsky(1982)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它与这一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关。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地出现。周期性出现的新的获利机会总会导致人们的乐观预期,并促使信贷过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银行常常会做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Krugman(1998)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不力,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即金融系统超常发展,就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上述理论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好映照,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从本质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所产生出来的信用危机,它源于次贷风险,并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渠道进行扩散。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而产生。作为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次贷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贷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银行纷纷收紧融资条件,借贷机构、基金公司等资金链开始断裂,导致脆弱的金融市场失控,危机最终爆发。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监管和信用方面出了大问题,整个住房市场和房贷市场各个环节充满了欺诈和贪婪,银行和金融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理查德·比特纳,2008)。从贷款经纪商到贷款公司,从投资银行到信用评级机构,从建筑商到房地产中介伪造签名、隐瞒信息、操纵和修改贷款文件、篡改信用、放大收入、评估掺水等无序运作,乱象丛生;降低贷款审批标准、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能力和过剩的流动性,疯狂的市场扩张,事后相互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等,这一切更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从而使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和道德风险之中。

(二)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关于危机中“传染”的特征也是金融危机理论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危机就是“传染”引起的,没有其他原因尽管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但人们对于“传染”在加剧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却大多没有怀疑。综合来看危机形成中,“传染”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挥其作用:贸易渠道、金融联系渠道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

以金融联系渠道为例。由于参与美国房贷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为数众多,结构复杂,利益勾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住房抵押贷款“食物链条”和庞大的交易网。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的条件下,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看到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一宽松的住房贷款审批标准一房价下跌、持续加息一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冲基金高比例的杠杆效应,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这种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及虚假繁荣,终于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从次贷领域到优贷领域,从房贷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到全球金融等,无一不在经受着这次金融海啸的洗礼与考验。而半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其速度之快,损失之惨,更是令人震惊。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传染还表现出显著的“蝴蝶效应”(即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皆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和“板块联动效应”(即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问的传递)。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拉美、亚洲等区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也使这场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此次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各国强化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抵御自由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必由之路。由于此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维护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助计划和措施:接管“两房”、向AIG提供巨额贷款、改组投行、回购证券、直接注资、政府担保、联合降息、甚至国有化等,其力度之大、出手之重、方式之直接和多样,前所未有。而且全球联手,共同行动,也是史无前例。

全球金融动荡下各国强化政府干预的情况,充分显示了政府在拯救危机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缺陷和不足,正是这些国家为降低国际金融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冲击所做的必然选择。

三、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无疑,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由于我国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冲击和短期影响比较有限。但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和世界经济之问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不可低估,从目前情况看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正逐渐显现。

但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金融危机并不全是坏事,它只是对行将崩溃的金融体系及其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一次必要的清理,将多余的金融泡沫挤压掉,并促使宏观经济与金融重新走向稳定。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一种较为激烈的调整方式,它是在所有的政策和体制均难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下,用近乎破坏性的方法对金融体系中不合理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尽管这种纠偏是被动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现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缺陷还不至于这样明显和充分地暴露出来。

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是对发展中国家一次生动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游戏规则”教育,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即使像欧美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市场失灵,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货币危机。虽然我国尚未发生金融危机,但是我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金融危机,不得不使我们对现有的金融结构的完善、金融工具的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战略的调整等方面进行认真反思。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表明,金融危机虽然直接涉及金融货币问题,但并不仅限于此,而是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多方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因此,防范金融危机需要系统化的措施和政策。这里仅就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建设提几点思考。

(一)加强创新与完善监管相匹配,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对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另一方面是风险控制的缺失。虽然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使创新和风险控制相匹配。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中国在推行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必须对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予以高度的重视,需要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这是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能力的关键。

第一,政府监管部门要搞好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从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制度建设的角度注意控制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加强并完善对场外交易的监控,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等,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第二,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强化资本充足性管理和风险管理,防止某些金融机构因资本充足率过低,抗风险能力薄弱,在意外事件影响下倒闭破产,冲击金融体系。

第三,正确认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尽管相对于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次级债规模并不大,但金融衍生品放大了这一风险。因此,对于金融创新,不仅应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看到其潜在的风险。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产品虽然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甚至会加大风险。

第四,建立金融危机监测和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测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外资流动、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第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存融危机中,股市的大幅波动甚至崩溃对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股市风险的影响与表现力往往要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体系性风险更为显著,这可从本次金融危机中全球股市的连续重挫看出一斑。我国也不例外,政府应高度重视近期我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和持续低迷状况,通过积极的利率政策、税收政策和完善的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的监管等措施,来重振投资者信心,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严格房地产金融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贪婪逐利的美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失控和政府的政策运用不慎之外,还有就是美国的透支消费文化使许多不具偿还能力的人加入买房队伍。而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上述情况有不少相似之处:其一,我国有高达90%的购房者是通过银行贷款购房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已高达2.25万亿元人民币(苏锐,2008),总额接近美国,而且这些贷款人基本都是中低收人者。其二,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同样逐利贪婪而不惜冒风险。银行不断放大房贷在贷款总盘子中的比例,同时又降低放贷门槛。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将资金风险转嫁给银行,也将本不具备买房能力的消费者拉入买房行列,给买家和银行都带来风险。为避免危机的出现,必须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严防同类事件在我国发生。超级秘书网

第一,商业银行需要改变住房按揭贷款是低风险优质资产的观念,加强按揭贷款的审批管理和风险控制。由于我国没有对抵押贷款进行次优分级,所以房贷的风险可能比想象的要大很多。银行要严格房贷审查程序,特别注意那些有超出实际购买能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贷款人,应该更加严密考核按揭人的收入状况、资信状况,尽量减少风险累积。

外国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风险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从外部需求角度来说,中国出口面临的形势更加恶化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美国消费疲软,美国民间经济研究机构“美国经济评议会”10月29日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38.0,创下1967年开始汇编指数以来最低点,并且远低于9月份的61.4点。根据以往贸易经验,美国消费下滑1个百分点,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消费下降3个百分点,经济步入衰退,我们对美的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随着美国外部需求的减少,我国出口多年来的高涨势头可能会终结。 2.由于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内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价格效应必然会给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美元不断走软,对人民币汇率已经产生了影响。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美国的刺激经济政策会导致美元更加泛滥,利率更加宽松,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 3.金融危机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主义不会主导世界经济,但贸易政策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美国虽然一直提倡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往往就会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以维护经济安全为由,以“公平贸易”代替“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的贸易保护手段会更加频繁出现。然而,贸易保护主义虽然会更加抬头,但不会出现泛滥成灾的局面。人类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20世纪30年代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拯救灾难中的经济,反而使它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此外,当今全球自由贸易的体制基本已经形成,以WTO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念已经深入到各国基本政策里面,而且形成了具有强制性的规则。因此不可能说让受到金融冲击的国家,把WTO的规则、承诺抛到一边去,去采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的贸易政策,而只能找一些缝隙,找一些多边体、双边规则里面保留的空间,比如把贸易救济措施演变成贸易保护措施。 4.现有的订单货款拖欠,外贸企业出口坏账增加 由于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收缩了贷款规模导致其国内外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从而影响投资和支付。由此,我国出口企业已出现订单货款难以收回,资金流动不足,难以支撑下去的情况,而这种现象正在增加。 5.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 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链非常紧张,既难以向银行贷款融资,还要缴纳台账保证金,而本来预收货款的融资也未能获得周转。一旦客户延长付款或者弃单,这些企业往往就有倒闭的危险。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拉动内需。从目前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衰退已成定局,依赖国外经济的出口和投资则会出现滑落,那么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首先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让城乡居民拥有同等的养老保障,这样可以将城乡居民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其次,开拓农村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收效的过程;最后,加大农村、城镇、小城市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西部的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平衡中国地域的经济发展。 (2)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协助出口企业融资。商务部联手外汇管理局,正在酝酿放松企业预收货款融资。这次调整,将有望取消10万美元以下每单的预收货款管制,届时,企业将可以对预收货款采用即时结汇,以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 2. 加强品牌、质量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以广交会为例。尽管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下降。但是从现场情况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特产品大量涌现,成交活跃;节能环保产品受到广泛欢迎;拥有自主品牌、自主设计、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创新产品优势明显。及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掌握了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同时,已经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一旦成功,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种转型决非易事, 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要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因此,虽然这次危机使很多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但是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还是能化“危”为“机”。 3.有效化解贸易摩擦 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会增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我国的外贸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此外,为了抵御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嫁危机的做法,我们还要积极联合周边国家,建立统一的多边反应机制,健全进口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针对反倾销的保障措施。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 4.适度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70%,远远高于美国的22%和日本的27.7%。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风险很大,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本国经济将会受到剧烈冲击。韩国的外贸依存度略高于我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韩国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位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们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5.出口转内销 我国这个令世界所有企业都垂涎三尺的巨大市场,为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出口型企业为了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在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供货时间、按国际消费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使得企业在转向内销的同时具体了成功的前提基础。但在国内市场,其品牌影响力及渠道建设短板不容忽视,这也是制约企业出口转内销的一个瓶颈。公司的内销越来越不好做,业务量在缩小,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产品进卖场也很困难,而类似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各种名目的费用往往压的企业喘不过气,更大的问题在于渠道管理经验的欠缺,致使出口转内销对于许多企业只是水中花,雾中月。 6.产业升级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2003年,全国就业人口74432万人。 劳动力成本低,已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拼杀,这样的出口企业,难免被淘汰的命运。产业升级成为了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巨大贡献,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种种阵痛,从政府的角度、企业的自身,产业升级已经得到了共识,“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只能是“中国创造”。 7.拓展市场 欧美经济的倒退,直接导致了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欧美市场一直以来作为我国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变通是唯一的出路。美国大选新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即是改变、变通,那中国企业为什么不选择变通,而变通即变通出口市场,变通产品的销售渠道,南美国家巴西的快速发展,非洲的巨大市场,阿拉伯世界的强势消费力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充分拓展和取得更大成就的市场。 8.韬光养晦 伴随着美国各行业巨头的不断倒闭,众多企业开始采取积极的对策,全球最大也是最富盛誉的零售企业之一百思买近日就宣布减缓自己的扩张步伐,稳扎稳打。各大跨国公司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 自身实力有限的前提下,我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韬光养晦!相应的减小生产规模及出口规模,努力采取积极的手段降低成本,毅然割舍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在危机寒冬中以最小的损失代价来尽可能地保持企业的实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9.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外的进口商和银行的信用普遍下降,这意味着在我们出口贸易中将会产生更多的信用风险。出口企业作为风险的主体,应主动防范风险。 (1)企业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 (2)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努力减少商业赊账的额度。 (3)企业应加强出口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责权条款,严格履行合同,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 (4)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应收账款制度,以保证降低风险。

外国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关系的影响。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2008年主要出口市场的排位同2007年相比略有变化,东盟超过韩国成为我第四大出口市场。十大出口市场排位按顺序为欧盟、美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印度、台湾地区、加拿大。尽管欧盟经济出现衰退但实力仍在,我国对欧盟出口仍保持较强的势头,出口增长幅度达到19.5%;对美国出口增幅继续放缓至12.7%,所占比重从2007年的19%降至17%。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香港地区经济和台湾省经济均造成了很大冲击,使得该地区进出口加工行业萎缩,我国内地对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2008年增幅分别为3.4%和10.3%,占总出口的比重比上年下降。日本经济多年来增长低迷,市场需求萎缩,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元汇率大幅升值使我国对日本出口的竞争力有所提高,2008年我国对日本的出口增幅达到13.8%,高于2007年的11.4%的增幅;对日本出口首次出现顺差。由于近年来我国和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2008年我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幅达到20.7%。由于韩元汇率大幅贬值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2008年我国韩国出口增幅高达31%。作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出口市场,2008年新兴市场俄罗斯和印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经济出现萎缩,但需求仍然增长强劲,虽然我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出口比2007年的增幅有很大下降,但仍是我国十大出口市场中增幅最大的,增幅分别达到27.4%和31.2%。近年来加元大幅升值使加拿大的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出口竞争力下降,进口萎缩,2008年我国对加拿大出口增幅为12.6%。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对亚洲贸易关系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地缘关系和经济的原因,亚洲国家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最大的出口市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占我国出口的比重超过50%,也是我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同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为了减缓世界经济衰退对双边的冲击,2008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双边高层往来频繁,加强了合作,特别是中日关系回暖,大大推动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我国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依序为日本、东盟、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印度、沙特和阿联酋。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快了和东盟的自贸区建设,同东盟的贸易迅速发展,东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的地位日益重要,2008年东盟超过香港成为我国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东盟经济增长放缓,但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特别是马来西亚经济增幅达到4.6%;经济的强劲增长,给中国和马来西亚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马来西亚一跃超过新加坡成为我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香港地区、韩国和台湾省由于对出口依赖程度较大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更加严重。2008年我国对日本进出口增幅降为10.4%。由于通过投资把对美国和欧洲的贸易转到我国,日本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来源地和贸易逆差来源地,2008年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及从日本进口增幅均放缓,对日本贸易第一次出现了贸易顺差,顺差额为107亿美元。由于近几年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沙特和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带来了滚滚的财源,也不断改善了沙特和阿联酋的投资环境,2008年沙特和阿联酋经济强劲增长,进出口贸易大幅增加。2008年中国对沙特和阿联酋的贸易增长幅度分别达到64.7%和40.5%,是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幅最大的。

(三)我国对非洲的进出口变化。

在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两年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和落实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八项举措,中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重要的贸易伙伴,为非洲经济的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2007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肆虐蔓延,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经济结构单一,非洲对西方国家的援助和外资的依赖性强。西方国家忙于应付经济危机,减少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同时政局的不稳和石油价格的下跌,使外资抽逃,非洲经济发展严重受挫,经济增长放缓。但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对非洲的承包工程和投资都大幅增长,带动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增长,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68.4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上升至4.2%。我国对非洲的重要贸易伙伴依序是安哥拉、南非、苏丹、埃及、尼日利亚、刚果(布)、利比亚、摩洛哥、赤道几内亚和贝宁。

(四)我国同欧洲的贸易关系。

欧洲是我国在亚洲外最大的贸易来源地,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达到20%。2008年我国对欧洲的贸易突破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我国对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依序是德国、俄罗斯、荷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2008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经济出现衰退,但经济实力和基本面是好的,我国对欧洲的贸易保持稳定的增长,增幅达到19.5%。2008年中国和欧盟双方领导人从中欧关系发展大局出发,决定建立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为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动力。欧盟是我国对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08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额达到4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7%。受世界经济危机的牵连,冰岛经济面临支付危机和破产,国内需求萎缩,我国对冰岛的出口仅增长0.8%,进口下降1.2%。独联体是我国的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2008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受到牵连,区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通胀率大幅上涨,贸易保护措施加强,中国共遭受5个独联体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9起,反倾销调查6起,保障措施调查3起,涉案金额3亿美元。

(五)我国对拉美的贸易关系。

2008年全球其他地区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陷入衰退,唯独拉丁美洲的经济一枝独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5300亿美元(第三季度末),地区经济2003年以来连续六年年均增长5%,2007年增长4.6%。拉美一直是中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发展重点,是中国资源性产品和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拉经贸合作关系稳步发展,2008年,我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并签署了多项政府间协议和企业合作协议,1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经贸合作是中拉关系未来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中拉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快,大大推动了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2008年4月,中国与智利正式签署服务贸易协定;中国与哥斯达黎加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正式启动;中秘双边已经完成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将于2009年正式签署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2008年中拉贸易额达到1433.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中国在拉美的主要贸易伙伴依序为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委内瑞拉。2008年中国对拉美其他国家如巴哈马、厄瓜多尔、乌拉圭、巴拉圭的经贸易关系发展顺利,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幅增长。但是对古巴的进出口贸易则由于古巴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降1.3%,其中出口增长15%,进口下降19%。

(六)我国和北美洲的贸易关系变化。

2008年北美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席卷整个北美洲。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深,经济出现衰退,2008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2001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下降,实体经济受到牵连,美国的汽车三巨头面临重组和倒闭,国内消费急剧萎缩,进出口大幅下降。作为美国在北美自贸区的重要伙伴加拿大经济也受到严重的牵连,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减少,国内需求萎缩。2008年中国对北美洲贸易同2007年相比增长进一步放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进一步下降,对美国贸易增长放缓至10.5%,对加拿大放缓至13.8%。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预计2009年中国对北美洲贸易增速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七)我国和大洋洲的贸易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澳洲,澳大利亚金融体系受到一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6期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下滑0.5%,出现八年来的首次萎缩。中国同澳洲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政府很重视同澳州的贸易关系,加快了同澳州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2008年4月7日中国同新西兰政府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正在加快同澳大利亚进行自贸区建设的谈判。2008年举行了三轮自贸区谈判,在2008年12月举行的第13轮中澳自贸区谈判中双方就FTA框架内容、货物贸易市场准入、专业服务、金融和教育服务、知识产权、投资等问题进行了磋商。2008年中国和澳洲的贸易大幅增长,增幅达到33.3%,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上升至2.6%,中国同澳大利亚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增幅达到了36%,同新西兰贸易增幅略微放缓。2009年预计中澳经贸关系将保持高速增长。

二、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经济危机带来新一轮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巩固我国以亚太为中心的贸易格局。

亚太贸易体系目前已经形成,这个体系是使用亚洲的廉价动力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降低生产成本,为亚洲外的市场提供服务。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和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将成为亚洲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并且将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我国对亚洲和北美的贸易增幅低于外贸平均增长幅度,我国对亚洲和北美的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在下降,我国对拉美的贸易增幅大于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水平,对拉美贸易占比不断增加。尽管2008年我国对亚太地区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从2005年78%降至77%,其中出口占比从2005年的75.8%降至72.2%,进口占比从2005年的82.2%降至%80%,但由于历史、地缘、传统、投资偏好、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我国在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等因素,亚太地区不仅仍将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地区,而且随着美国、日本、韩国对我国的高新技术的产业转移,我国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水平将不断提高和深化,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

(二)我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任何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同“金砖”三国的垂直型水平分工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能源和矿产品,而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则需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我国同印度、俄罗斯、巴西的贸易近年悄然增长。2008年我国对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进出口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分别为从2005年的1%上升到2%、从2%上升到2.2%和从1%上升到1.9%。近几年国际市场石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巴西的淡水河谷把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印度也通过加征铁矿石出口关税提高了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

(三)作为拉美、非洲和澳洲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对其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中国对拉美、非洲和澳洲进出口贸易结构相似,即出口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进口矿产品、能源和农产品。2004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拉丁美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拉贸易在2005年达到500亿美元,2007年跨过了1000亿美元的大关,2008年达到1434亿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长近40%,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为5.6%。近几年根据美洲国家发展银行统计,拉丁美洲向中国的出口大幅增长。拉美的一些经济大国如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对中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5%。中国是秘鲁和巴西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智利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阿根廷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澳洲,中国日益成为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的进口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机遇。在非洲,中国同非洲的经济合作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大,也已取代了日本成为非洲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四)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和领先地位。但我国同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国际分工层次将得到调整。进一步广化、深化和合理化。

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贸易长期处在贸易不平衡的不正常状况,这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在经济危机中,双方应加强国际间政策的协调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使双方的分工向广化和和深化发展,朝着有利于双边经济发展的均衡的贸易结构目标发展。我国同美国、欧盟和日本同其他的贸易伙伴关系不一样,由于承接了日本等国国际产业间的一次又一次的转移,我国与美国、欧盟和日太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形成水平型分工,进出口商品结构相似,但价格差别较大,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产品价格、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近几年我国政府推行加工贸易升级换代的政策,将推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的状况将是长期的。

(五)随着中国和拉美、非洲贸易的迅速扩大,贸易不平衡将成为我国与拉美、非洲和周边国家及地区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对拉美、非洲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投资和贸易迅速增加,其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日渐凸显。拉美和非洲国家及地区将逐渐成为我国出口发展的重点地区,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逐渐上升。拉美、非洲和我国周边市场的消费水平较低,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依赖性较强,我国对拉美、非洲的矿产品和能源进口将大幅增加,这种贸易结构将使我国对拉美、非洲的贸易不平衡日益严重,同他们的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增加。

(六)在西方国家对华贸易政策调整中的贸易保护倾向值得关注。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高,西方国家政府因国内各党派对中国的态度尖锐对立而经常调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其对中国贸易政策有时甚至朝不利于我国的贸易保护方向发展。在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过去对中国的政策是错误的,调整了对中国的政策,放宽了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但是迫于压力对中国的政策仍然会有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倾向。美国政界人士不断鼓吹中国,要求其政府在人民币升值、人权和环保等方面对中国政府施压以抑制中国在亚洲日益扩大的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中国应当改变经济增长政策,减少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使中美贸易均衡发展。虽然欧盟已经放宽了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但作为一个封闭的市场,为了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护区域经济的利益,欧盟内部区域贸易保护的倾向会更为严重,排他性更强。由于日本政府近几年调整了对华政策,两国的政治关系回暖,中日经贸关系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仍然会追随美国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对中国施压,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三、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双赢”、“共赢”的合作原则。

我国的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原则是在发展、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和贸易伙伴都有利的“双赢”和“共赢”的目标。我国同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一国经济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也会受到牵连。应该转换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运用人民币汇率政策、进口管理手段、利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手段鼓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6期励进口,积极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促进中国同美国、欧盟和日本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通过引进外资政策的调整和进口体制的改革,同美国、欧盟和日本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新型多层次国际分工体系,美国、欧盟和日本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出口高技术和设备,而我国则对他们出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取所需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二)建立有效的多层次的双边协调机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协调。

我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是垂直分工,双方在合作中都将得到最大的比较利益,在经济合作中应进行协调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因此,应建立国家间、中介组织间和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和通报机制。通过双边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有效地进行协调,对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信息市场有效、节约、有秩序地充分开发和利用,发挥彼此的长处,进行更多层次的国际分工。

(三)进一步完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产品市场、国别市场以及投资市场多元化战略。

近年来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量增加而且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贸易摩擦也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应该从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着手,进一步完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进一步细化,逐步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水平和地位。我们应建立全球贸易市场均衡发展战略,避免过度依赖某些市场某些出口商品,在巩固传统的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洲、拉美和非洲市场,加强“金砖四国”间、中国和独联体、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等合作。加强并深化对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市场调研,完善中介服务,扩大对外经贸往来的广度和深度,推进贸易和投资多元化战略。加大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区内贸易和投资的比重,开拓具有替代性的进出口市场。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商品市场的占有率。

外国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市场化;政府干预针对2008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热点之一为“新的监管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1],这一热点实质切合了对中国国内金融监管理论界原有的“中国政府金融监管过度论”之诟病的再次思考。结合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缘起和理念变化,在新一轮金融局势下从中国金融发展实践再次思考政府金融监管定位和金融监管是否应该市场化问题,应对转型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有所裨益。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相关分析

1.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缘起———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体现对政府干预作用漠视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我们看到,美国原有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模式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因此,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监管重叠和调控失灵缺陷的暴露直接引发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机。

然而回溯美国金融风暴缘何祸起,我们更应深层次的关注到,与效率优先的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相对应的是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一代美国金融家们所拥戴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和主张,他们认为,“政府干预往往会带来问题,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只有在市场自我纠正机制威胁了太多无辜的旁观者的那些危机时期里,监管才是必要的”,他们认为,监管往往或总是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2]。也就是说,究其更深入的原因,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相信任何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控制他们的风险这一理念对美国金融风暴祸起至关重要。

曾经被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就是最好的例证。早在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EdwardM.Gramlich)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长的居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可能造成的风险,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其在2002年、2004年和2007年也曾多次拉响警报,并且明确揭示出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空白和失控问题。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他的警告并没到美国主要货币和监管当局高层的重视[3]。究其原因,因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正是上述提到的漠视政府干预作用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作祟。

因此,与其说普遍认为美国监管重叠和空白之结构性缺点是危机的祸根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因,隐藏在这种结构性缺点之后的政府干预缺失更应是危机深层次的缺陷。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想当然地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自利性(交易的另一方为自身利益将严格把关,形成金融业内互相监管的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现在看来错了,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

2.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理念变化———呼吁调整政府干预具体方式并要求加深力度正如格林斯潘所说,“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动向的确反映了美国监管者对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断反思,并明显地建议调整政府干预的具体方式和加深力度。从未雨绸缪角度来看,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但证明了政府应当对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干预和救助,实际也证明了为预防危机,一国的金融监管中适度的政府干预是绝对需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论”的差异主要不体现在要不要政府干预,而在于干预“度”的把握,在于干预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方面。而度的判断离不开具体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监管需求。回顾美国1929年金融大崩溃以来的金融监管演变可见,伴随着经济的起伏,先后经历了“自由放任—加强管制—金融创新—加强监管—放松监管”等多次转折。此次呼吁加强监管也是这样的规律使然。而对于中国的政府金融监管是否适度性的思考也应从中国具体的金融市场发展和监管需求出发。

二、中国金融监管政府干预适度性分析

1.金融监管价值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态势决定,目前金融监管应当以金融安全为首要的价值目标从过度论者的理由不难看出,其重点在于强调中国金融体制及金融监管体制限制自由竞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安全和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主要从中国金融运行价值角度出发作出判断,但实际上,同一时段,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具体价值观的具象内容是不同的:金融运行主要体现人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行为及其效果,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往往具有自利性和缺乏系统性;而金融监管是通过法律授权对金融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是对某种偏离既定规则的行为实施的某种干预,其侧重于对行为的评价,因此,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具有滞后性但相对较宏观;因此,金融监管的价值观必须随金融运行态势的效果而定,不能简单地附随于金融运行本身:即当金融运行态势处于金融安全时,金融监管主要体现为对竞争机制的维护,自由竞争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价值追求;随着风险的不断增加,当金融运行出现不安全的状况,金融监管则主要表现为对金融安全的追求,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权利,较大程度地赋予监管机关权力来实现金融的稳定;如果金融风险未能得到控制,出现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那么金融安全将成为唯一的价值追求。因此,金融监管的价值判断要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判断并取决于金融运行的效果。

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金融运行态势,尽管中国金融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对中国金融安全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正如政府干预过度论者所担忧的一样,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一些旧有的痼疾,其间蕴藏的金融风险不可小觑,中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基础还并不牢靠,因此,中国金融监管作为保障金融运行的后盾决定了其当前应以保障金融安全为首要价值。

如此看来,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着力保护国有金融机构是有其“苦衷”的,也是忍阵痛而顾大局之必须。

2.金融监管市场化应以培育良好的金融市场化为前提,中国尚不具备该前提当然,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本身并不值得提倡,完善的金融监管需要人为能动地提高先验性、事前性和灵活性,但这种效果单纯靠市场化是无法达到的,而且其效果提高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何况就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而言,除了经济货币化比率,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其他指标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2000年,中国的金融化比重为229%,远低于同期美国(364%)、英国(356%)、日本(312%)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也低于新加坡(319%)这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另,在银行竞争格局中,国有商业银行垄断格局虽然在弱化,竞争因素在增强,但还未形成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格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在中国资本项目的汇兑管理力度和对政策的掌握尺度上看,中国仍保持较为严格的管理[5]。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越落后,一个开拓性政府的作用范围就越大”,上述转轨体制背景下的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系统自身不具备完备的自我稳定机制,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非经济力量予以干预,才能保证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否则有可能加大金融系统的累计性风险,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这也违背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初衷。

3.市场机制、行业自律,目前,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市场失灵问题,凸显政府监管的优势中国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必不可少;而培育行业自律监管组织虽然也的确刻不容缓,但由于目前行业自律组织发展伊始,不平等的谈判力量将使监管效果微乎其微,此种情况下政府恰恰应起到培育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而不是退出干预,而且其相对优势是明显的:其一,富有权威性的政府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规定,并且直接实施检查,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减少个人在交易中要负担的交易费用,以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其二,由政府出面维护金融体系的有效和稳定,能够避免因免费搭车造成的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的困境,填补了市场失灵形成的真空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缓慢。政府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市场失败和自律不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金融这一特殊领域尤为如此。实际上二战后,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还实行了政府干预的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美国的金融改革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目前的政府监管作用无法与上述这种理想化描述相比拟,也的确会带来若干负面影响,但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却是中国特定阶段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使然,局部缺陷可以通过调整具体方式和范围来达到完善。相形之下,强调干预过度论者“打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激扬论调则显得缺乏理性。当前,中国监管机制的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此次美国金融风暴和监管改革提示我们,冒然仓促的追求金融监管市场化显然不现实。

参考文献:

外国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综述

一、相关金融学理论简述

在详细阐述金融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先了解另外两种金融学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种金融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控制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调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发现很多国家存在金融与经济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现象,他们称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为:一国政府对金融业制定了政策,人为的降低利率,实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业处于一个没有效率的状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种状况。

(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麦金农和肖①各自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放松对利率的控制,鼓励银行间竞争,以此最终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标志有三个: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是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系统。

二、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制的内涵

宽泛的讲,控制是政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政府实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采取有利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政策工具,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市场化措施,并最终在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的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进行控制的时,由于执行力度、对象和步骤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即政府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弥补金融市场失灵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出台法律法规为主要手段对金融主体进行扶持、引导、规范和约束的总和。

(二)国外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金融控制一词,最早由麦金农②提出,他指出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自由化。麦金农的金融控制理论是一种财政和货币控制理论,该理论指出转轨时期的政府靠发行货币取得资源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行财政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收机制。

1、金融控制内涵的界定

维斯卡西认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强制力。丹尼尔・史普博对控制的界定结合了经济学、法学等对控制的定义,他指出,尽管市场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对控制的界定都倾向于把市场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决策和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认为控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种规则或特殊行为。

2、对金融控制的必要性研究

有学者指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这种由多数企业构成的产业具有如下的特征,即消费者未必拥有充分的信息,以决定在多种服务和价格中选择哪种为好,结果难以使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一旦企业倒闭,则难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Llewellyn和David研究了金融控制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并指出金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必然性。Julian R.Franks等学者在1998年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控制的有效性,他们研究并考评了英国金融控制的成本和收益,并首次对金融控制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对象选择了美国和法国。Rochet和Keeley等学者的研究认为资本充足控制在降低银行冒险的风险激励方面具有积极作用。Taylor,Buffie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政府对金融部门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控制。Wade,WB认为东亚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提高了社会福利。Edwards,Hastings对拉丁美洲国家金融自由化研究的成果表明了在缺乏适当管制的条件下,自由化会导致经济系统的脆弱性。Cho and Khathate对亚洲五个国家的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储蓄与投资的系统增长。C.Denizer,R.M.Desai and N.Gue-orguiev认为用抑制性的金融控制来为赤字融资可能会比用自由化来弥补赤字的成本要高,但采取这样的政策能够维持权威和确保权力的生存及延续。

(三)国内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经济学家对政府金融控制进行了多方面细致的探讨,积累了大量文献。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金融控制的涵义界定

王欣欣(1996)指出,经济改革中的金融控制是对改革过程的控制,是稳定与变革相统一的控制,是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控制。张杰(1997)则认为金融控制是对国家调控金融资源的一种描述。为了将个人部门的储蓄集中到国家手中,需要一个国家控制并占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体系,同时为了让居民储蓄更多地流入国有银行,也限制了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高存款准备金制度限制了国有银行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强化了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张力(2001)所研究的金融控制专指转型国家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控制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相对速度(而不是同时实行所有的市场化措施),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均衡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谢朝华(2004)认为金融控制是指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效率,政府以一定的手段对金融活动主体的控制和金融活动主体对其金融行为的自我约束。

2、金融控制所包含内容的方面

李冰(2001)认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经济往往难以避免财政状况恶化。为了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行了金融控制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利用储蓄来吸收居民户和非国有部门的潜在购买力;二是利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来为财政赤字融资。此时国有银行成为金融控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1)代行财政注资职能;(2)承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3)承担本应由财政出资的政策性业务。毛伟(2001)认为金融控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明晰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部门的产权结构。(2)增强银行风险决策和风险化解能力。(3)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4)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5)谨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沈民(2003)认为金融控制包括:(1)通过国家对金融业的垄断,限制体系外及国外金融机构介入,尽可能通过金融业从社会集中财富并置于其既定政策目标支配下。(2)对国有银行的表外业务、产融结合、信用证券化等现代业务严格控制,严格实行分业监管。(3)严格的贷款规模和歧视性贷款政策,使国有银行长期对国企从流动资金到固定资产投入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贷供给。

3、金融控制的工具与表现形式方面

张兴盛(2000)认为金融控制的工具有三个: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利率控制;对国有银行的信贷控制,其中包括对各国有银行都赋予了政策性贷款的义务,中央银行对各国有银行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以及高准备金制度。陈雨露(2005)认为金融控制中的国家战略工具有三个:超额外汇储备;开发性金融制度;开放条件下有限自由化的货币制度安排。在金融控制的表现形式方面:阎江(2003)认为我国始终没有走出以间接融资为主,以信贷体系为基础的“计划管理”模式,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一直存在,这种过度干预直接以政府的金融控制表现出来。其一,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其二,高储蓄率;其三,严格的信贷规模和歧视性信贷政策。郑泽华和王枉(2009)认为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控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长期维持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其二,国家在对国有银行进行政策倾斜和保护其垄断地位的同时,对产融结合、银行表外业务、资产结构调整、银行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等均予以严格限制和管理;其三,严格的信贷规模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

三、小结

对于政府的金融控制这一问题,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而对其作用的判断还要依赖金融发展的程度和政府进行控制的强度,在不同的阶段,金融体系对政府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加强对金融控制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与金融控制理论密切相关的两种金融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大金融学理论的介绍和比较,使我们充分的认识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控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后面我们介绍金融控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金融控制理论,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金融控制的文献综述。通过对金融控制的介绍,我们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而对金融主体采取的一系列规范和约束的总和。它不同于金融监管,也不同于宏观调控。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金融控制的研究,其中尤以麦金农的观点为主要,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对金融控制的研究,分别从金融控制的涵义、内容及其工具与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金融控制理论的发展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肯定会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肖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②麦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中提出。

参考文献

[1]R.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R.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新伟.浅谈金融自由化的利弊[J].成人高教学刊,2002(6).

[4]李强.历久弥新的学术生命力――评《麦金农经济学文集》[J].中国城市金融,2007(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