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外国文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外国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学对象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对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年龄层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为有主见、有思想,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接受信息较快,但缺乏耐心,面对名著如林的外国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现象。而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少与好坏,又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外国文学,更影响文学课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另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强。世俗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大学漫延,使外国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倍受冷落,受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社会影响,高校文科生中出现了学文学的不读外国文学名著、文学专业的没文学气质的怪现象。

(二)外国文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都增加了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难度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它较其它文学类课程而言,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有两层障碍,一层是文化上的间隔,一层是时空上的间隔,这使得曾经的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座座让人仰望的文学高峰令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外国文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惯而放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亲自体味文本,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导致外国文学课堂出现讲授与接受衔接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借用现代媒体技术,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外国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时恰当运用网络及其他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的教学效果。课下借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文本的阅读,课上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选取适量的图片、音乐和截取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课堂讲授中创建一种“情境”,外国文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无法让学生进入文学故事本身,但“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挥发多媒体优势,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文本中去,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老头居住的公寓环境描写”章节内容时,我们播放电影故事《高老头》中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巴尔扎克对高老头所住公寓白描的文学语言以画面的形、声、言、行展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巴尔扎克艺术特点的了解。当然,我们在注意增强外国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质量的提升。毕竟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解说本身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部分。但文艺方法的融入应当突破陈旧的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摆脱将文学史冠以各种“主义”。而应将新的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与外国文学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将原型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等多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外国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例如:在讲授希腊文学史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那个时期出现的诸多文学原型(如“俄底浦斯情结”)是如何成为文学传统而被后人继承下来的,它们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源头走出来的神话等文学原型是怎样作为文学传统并影响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评价古希腊文化时所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摇篮与武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课堂建构的意义这些年,消费主义、商品拜物教的功利之风侵袭大学校园,高校文学课程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现实难题:置身于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不再将文学艺术视为澄洁明净的殿堂,而是当作光怪陆离、喧哗躁动的人文景观台;多喜欢“纸上谈兵”,却很少潜心读书,只是把文学课程当成考试科目去应付,却很难真切地去理解文学课程的精神内涵。此外,囿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师生交流不畅;教学方式粗放,多以大班方式进行授课;教学节奏紧张,课堂气氛沉闷呆板。面对上述教学实践的困难,教师如何在有限课时中紧凑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尊重学生接受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无疑需要教师在显性课堂教学之外,寻求隐性课堂实施的可能,以此延展课堂教学时间,寻觅师生交流渠道。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新媒介这一自媒体的崛起,则为教师打造隐性课堂提供了契机。借助自媒体搭建的隐性课堂,不仅缓解了教学矛盾的现实需求,成为显性课堂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镇。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最活跃的主体,青年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善于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获取信息资源,关注社会热点,显示出热情的参与性,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社会阅历较浅,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这就导致他们容易迷失在网络世界,丧失自我,缺乏对信息进行分析性研究的主动性,心理依赖特点较为突出,加之年轻人情绪情感波动较大,很难辩证对待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因而,合理引导大学生运用新新媒介进行社会交往,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刻不容缓。在当今自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已经不能简单地把外国文学课程作为认识世界的某种渠道而强行向学生灌输,而应该把外国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将外国文学独特的人文精神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运用自媒体,完善自我,增强自我创新的能力,以此提升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审美素养。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策略微信、微博等新新媒介

为提高高校文学课程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工具,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凸显为高校文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必然性,因而,笔者在客观把握外国文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探索自媒体与文学课程相结合的可能性,进而探究如何发挥新新媒介的优势功能,打造与显性课堂相辅相成的隐性课堂,推进大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借助微信、微博、播客等新新媒介构建网络平台,发挥自媒体人际传播的优势功能,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从大众传播向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转化,激发大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与教师平等对话,以此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双赢态势。微信、微博、播客等自媒体作为隐性课堂的教学媒介,在促使外国文学显性课堂传播结构以独特的方式延伸同时,也将教师对学生群体的大众传播变成定向人际传播那样简便,为学生即时即地学习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囿于时空,在显性课堂,学生很难就课程内容自由自主发问,但在自媒体打造的隐性课堂,学生则可跨越时空藩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学生置身校园还是身处家中,他们都可以随时和老师、同学甚至志同道合的学友共同探讨外国文学专业知识,形式自由灵活,与显性课堂的被动接受不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既可分组讨论也可一对一式研讨。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不拘泥于显性课堂上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自主进行学术延伸,学生既可就显性课堂上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开诚布公提出疑惑,也可从自己学术关注点出发,发表有关课程内容的独创见解,还可围绕某部文学经典的解读形成阅读小组,进行热烈的学术讨论。自媒体构建的隐性课程是显性课堂很好的补充,每一个学生都是信息的发送者,教师可根据学生在隐性课堂的信息动态,及时调整显性课堂的教学安排,面对学生的疑问,也可灵活采用各种形式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这样既可实现显性课堂教学内容由点及面的内容辐射,也可缓解课程大纲要求与学生受体差异性诉求之间的教学矛盾,进而大大缓解显性课堂师生不能灵活互动、即时交流的困难。其次,发挥微信、微博、播客等自媒体力量的内隐性,与外国文学课程独特的人文精神相结合,于虚拟的隐性课堂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形成大学生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近些年,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趋势,在市场经济大潮与全球化浪潮下,高尚精神的培养和真善美人格的塑造,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与现实的迫切性。在这一方面,外国文学以其重视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尊严显示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呈现出诱人的精神魅力。因而,加强外国文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精神视域,提高文化品格,丰富内心情感世界,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其审美素养。大学生作为微信、微博、播客等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心智尚未成熟,对外在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求欲,并常常呈现出跟随依赖的心理状态,置身于网络世界的他们,因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往往无形之中就被动地缩小了自我的思想领域,丧失了独立的批评态度。因而,合理利用微信、微博、播客等自媒体的优势功能,与外国文学课程的人文功能有机结合,既可有效延展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时空,也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具体到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开设课程专用微博,发动学生订阅课程微信公众号,鼓励学生制作学术视频上传到课程播客,发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其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的讨论中。140字符的微博限制,让教师“织围脖”时更注重言语的简约与精当,也让学生明白通晓领会教学意图,快速融入显性课堂的教学过程。每次讲解之前,教师也可将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在课程微博上。如绪论部分,教师可先行对外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作简要总结,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大致了解。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东西方文学源头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为显性课堂创建预设情境。当然,在网络搭建的隐性课堂,学生并非是单纯的受体,他们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者与制造者。微信、微博、播客等自媒体力量的暗示性与内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举止,起到精神价值导向的作用。因而,新世纪的高校教师就不能只是局限在传授外国文学知识的层面,也可因势利导,结合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所追寻的人生价值与终极意义在隐性课堂中及时疏导大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媒介公众参与意识。

三、总结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外国文学因其所蕴含的“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和深刻的人本精神”,对中国理工科学生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而在现阶段理工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主要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的渠道来实现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依托大学语文课,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呢?

要依托适合理工科学生的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的载体,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要依托于《大学语文》教材,而现阶段各理工科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着重中轻外,重古薄今的弊端,即便是占到市场一半份额的比较优秀的5种教材(由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也因偏重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介绍,而忽视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和介绍,所选入的外国文学作品篇目极为有限,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而且即便是选入的作品也不是国外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那么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借助这些教材向学生讲授外国文学和文化时,也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进行“自我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的教育与渗透。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尽快编撰一本适合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合理的好教材。首先,教材要大大加重外国文学的比例;其次,要根据外国文学发展史,选择最优秀的、最能充分体现外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作品,例如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既包涵了强烈的人本精神、乐观主义思想倾向,同时又带有超自然的魔幻色彩,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再如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被称为“近代人圣经”的歌德的《浮士德》也是应该选入的优秀作品,它通过主人公浮士德一生对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的追求,既再现了欧洲知识分子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多年的精神追求历程,又体现了个体生命通过克服自身不足和人性的弱点,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走向完美的艰难过程,而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和人性的高度对理工科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

将外国文学作品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大学语文课中,面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应不同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应该把文学发展史和作品的艺术成就作为重点,而应把文学放在大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把外国文学与其文化背景相结合,多从社会、哲学、宗教、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角度探讨外国文学的精神内涵。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又融合了后来的希伯来和日耳曼的文化,教师在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把握西方文化的构成底蕴。例如教师在讲授《荷马史诗》时,通过对奥德赛在海上漂泊十年,历经艰险,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的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重理性、重现实和世俗生活的古希腊文化进行理解。而但丁取材于宗教题材的《神曲》,通过描述人的灵魂在地狱、炼狱、天堂三界里游历的故事,表现了人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天国与来世的向往。教师在分析这部伟大的作品时,就要结合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介绍希伯来的文化和传统,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感性、重精神和内心的希伯来文化。而后来中世纪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史诗中所蕴含的日耳曼文化又影响了西方人极端重视个人名誉和地位、恪守承诺、讲究公平竞争和尊重女性的“骑士精神”的形成。当我们挖掘出了西方文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2]。时,我们就能理解西方人表现出的既现实主动、重世俗享受、个性张扬,又重精神追求和灵魂拷问的民族性格。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可以进一步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性格和思维方式,进而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能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胸怀”。另外,在当下面对个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的90后大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将文学与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所以针对这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站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讲授外国文学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调整教学体系,突出外国文学史的多元文化因素

首先,从学时分布看,当前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或曰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授课顺序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从古希腊文学到20世纪现代派文学依次讲授;内容上偏西轻东,亚非文学的课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学厚此薄彼,欧州文学方面主要集中于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德国等几个大国。这种课时分配造成学生对北欧和南欧文学、亚非国家的文学成果知之甚少,拘囿了学生对世界文学的整体把握。其次,从授课内容看,外国文学教学一般都把文学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进行讲授,同时又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等各大文学思潮的更迭归结为某种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发生、发展的结果。考虑到文化的多元性已成为当前文化存在的最基本特征,“文学的文化研究”也成为外国文学学科的研究亮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体系,突出外国文学史的文化因素。其实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就像藤和蔓一样,本来就是共生共长、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在“文学的文化研究”基础上对文学文本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引导学生在历史悠久的文学史中去体会文化的传承与精髓,弥补教材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全球意识。于是,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有必要增加古希腊文化的介绍;讲授中世纪文学时,有必要加强对犹太文化、基督教发展的概括;讲授阿拉伯文学时有必要对伊斯兰教文化进行解说;讲授印度文学时要联系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等。这样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又培养了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对学生多元化审美情趣以及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无裨益。

采用比较教学法,丰富外国文学课程的文化含量

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台湾学者沈六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形态与理论》中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包含各种教育理念、设计、叙述各项不同的课程、教材,用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群体去感受均等的理想,使学生懂得、珍惜、欣赏不同的文化特质,并鼓舞、增进跨文化合作关系的教育。[4]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是传授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进行文化交际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外国文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概况、文学思潮流派以及作家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外国文学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这就使外国文学的学习,具备了先修《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的内容参照,也使中外文学和中外文化的比较成为可能。这时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或文化比较的训练,则完全有可能使学生在比较当中全面汲取中外文化遗产的滋养,收获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阈和创新空间。以前外国文学教学往往偏重史的梳理和文学作品介绍,对中外文学之间的比较重视不够,这种中外文学的割裂状态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对世界文学的整体把握。为此,授课时教师可采取多角度比较的方法,通过中外文学思想、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形象的相互比较、相互参照、相互渗透,打通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共时性联系和差异,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既认识到民族、国别、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又把握到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共同规律,从而使他们能逐步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固化知识,提高他们独立进行不同文化比较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可让学生就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展开讨论,这样我们既从古希腊神话的角度掌握了外国文学知识,又从文化史角度厘清了人类早期文明的不同分支及发展源流,使学生参与多边文化的比较与鉴别,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在讲授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小说《源氏物语》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思考问题,联系东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来探讨《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源氏与贾宝玉的异同。

开设多元化选修课,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

对于一个高等学校的教师来说,科学研究是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注意将科研尽可能与自己的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我们在对学科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对象进行研究时,总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并产生研究成果。这时,我们可以将其系统化,以一门课程的形式进行讲授。由于课时设置有限,对亚非文学部分的讲授无法做到充分具体,甚至有蜻蜓点水之嫌。这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很不利的。因为,一般院校特别是二类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多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文学有较全面的了解。为此《外国文学》课程组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开设了《亚非文学专题研究》的专业选修课,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1)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受益;(2)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或从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里获得启示和灵感,进一步深化研究;(3)是对主干课程外国文学的有益补充,打通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交流通道,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又譬如,外国文学课程具有充分的影视资源。我们充分整合这些跨学科的视频资源,开设了《世界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外国文学与影视欣赏》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绘声绘影中研究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关联性和互文性。几年下来,本校外国文学课程组根据各个教师的学术研究范围,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了多门选修课,形成了以《外国文学》为中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笔者在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了解到,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外国文学,主要是两种错误观念在作怪,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反感外国文学。一些人认为:不就是几个外国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老祖宗孔夫子编“诗三百”那会儿,欧洲几乎全是野蛮人,斗大的字还认不了几个呢。不就是莎士比亚会来点你杀我斗、尸横遍台(舞台)吗?咱们先贤关汉卿写《窦娥冤》,可比他先生早了整整四百年。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等学好了中国文学之后,再去学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迟。这可以称之为“狭隘民族主义”,看起来似乎很爱国、很有骨气,其实他们人在21世纪,脑子却长出了阿Q的小辫子。闭目塞听,甘当井底之蛙,其结果是阻碍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也让自己失去了大好的学习机会。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哦,你看,人家荷马史诗多气派,但丁的地狱、炼狱、天堂多深刻;咱中国,不就是杨柳依依、风花雪月吗?至多就是来点大江东去,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类。这可以称为“民族虚无主义”,以为月亮是外国的圆,妄自菲薄,这种民族自卑心理同样会阻碍我们民族的发展。所以,学习外国文学,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正确认识学习外国文学的重要性:(1)提高人文素养。外国文学在中文系开设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效果良好,使之成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人文观念是西方文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终,应把“人文观念”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外国文学教学中,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揭示出外国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从而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形成健全的人格。(2)增强文化内涵。外国文学的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阅读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从更高层面上感知他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土人情,发展、完善、提高已经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3)促进全面发展。各国文学都是相通的,互相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中文系的学生学好中国文学就行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例如,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只会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不知道了解19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那他是悲哀的,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全面的。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按照教科书上的安排,逐章逐节地讲,讲不同的文学流派、文学风格、创作背景、人物性格和艺术成就等等,面面俱到的授课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对外国文学课产生了反感情绪。笔者认为,外国文学教师要化繁为简,切实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使教学内容最优化,真正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做到“线、面、点”的有机结合。首先,“线”指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师要对外国文学发展的渊源和发展史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为学生学习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框架,能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每一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文学上的继承关系;其次,“面”指每一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等,比如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教师要分析这一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国的代表作家、作品。再者,“点”指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代表作品。比如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重点是拜伦的《唐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教师要对这些经典的作品做深入细致的讲解,包括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意义、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逐步让学生了解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这样学生在宏观上把握了课程内容,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把重点内容讲清讲透。

加强对文本的阅读

由于外国文学经典著作篇幅长、内容庞杂,并且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学生不愿看,也不想看,尽管教师三令五申,但是效果还是不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方式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能够进行文本阅读的环境,使其更好更快地感受经典、领悟经典。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让学生明白作品写作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因素,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思维方式,以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给予点拨与帮助,适时地帮助他们走出阅读的困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析,发掘文学经典的魅力,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感性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学感觉;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文学评论,这样就从理性角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使阅读有了真正的意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