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安全论文

校园安全论文

校园安全论文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一)网络安全设施配备不够

学校在建立自己的内网时,由于意识薄弱与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比如将原有的单机互联,使用原有的网络设施;校园网络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保存数据的光盘等都有可能因为自然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数据的丢失、泄露或网络中断;机房设计不合理,温度、湿度不适应以及无抗静电、抗磁干扰等设施;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没有系统的网络安全设施配备等等;以上情况都使得校园网络基本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没有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

(二)学校校园网络上的用户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师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甚少,安全意识淡薄,U盘、移动硬盘、手机等存贮介质随意使用;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网络;学校机房的登记管理制度不健全,允许不应进入的人进入机房;学校师生上网身份无法唯一识别,不能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师生的非法访问行为;缺乏统一的网络出口、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监控、日志系统,使学校的网络管理混乱;缺乏校园师生上网的有效监控和日志;计算机安装还原卡或使用还原软件,关机后启动即恢复到初始状态,这些导致校园网形成很大的安全漏洞。

(三)学校校园网中各主机和各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均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安全“漏洞”或“后门”

大部分的黑客入侵网络事件就是由系统的“漏洞”及“后门”所造成的。网络中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绝大多数是舶来品,加上系统管理员以及终端用户在系统设置时可能存在各种不合理操作,在网络上运行时,这些网络系统和接口都相应增加网络的不安全因素。

(四)计算机病毒、网络病毒泛滥,造成网络性能急剧下降,重要数据丢失

网络病毒是指病毒突破网络的安全性,传播到网络服务器,进而在整个网络上感染,危害极大。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遭到端口扫描、黑客攻击、网页篡改或垃圾邮件次之。校园网中教师和学生对文件下载、电子邮件、QQ聊天的广泛使用,使得校园网内病毒泛滥。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它的破坏性是巨大的,一旦学校网络中的一台电脑感染上病毒,就很可能在短短几分钟中内使病毒蔓延到整个校园网络,只要网络中有几台电脑中毒,就会堵塞出口,导致网络的“拒绝服务”,严重时会造成网络瘫痪。《参考消息》1989年8月2日刊登的一则评论,列出了下个世纪的国际恐怖活动将采用五种新式武器和手段,计算机病毒名列第二,这给未来的信息系统投上了一层阴影。从近期的“熊猫烧香”、“灰鸽子”、“仇英”、“艾妮”等网络病毒的爆发中可以看出,网络病毒的防范任务越来越严峻。

综上所述,学校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如何能够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同时又能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保障办公、教学以及学生上网的多种需求成为了一个难题。根据校园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文章提出以下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二、校园网络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服务器

学校在建校园网络之时配置一台服务器,它是校园网和互联网之间的中介,在服务器上执行服务的软件应用程序,对服务器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校园网内用户访问Internet都是通过服务器,服务器会检查用户的访问请求是否符合规定,才会到被用户访问的站点取回所需信息再转发给用户。这样,既保护内网资源不被外部非授权用户非法访问或破坏,也可以阻止内部用户对外部不良资源的滥用,外部网络只能看到该服务器而无法获知内部网络上的任何计算机信息,整个校园网络只有服务器是可见的,从而大大增强了校园网络的安全性。(二)防火墙

防火墙系统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产品,是一种使用较早的、也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网络安全防范产品之一。它是软件或硬件设备的组合,通常被用来进行网络安全边界的防护。防火墙通过控制和检测网络之中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在网络间建立一个安全网关,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允许/拒绝),控制数据包的进出,封堵某些禁止行为,提供网络使用状况(网络数据的实时/事后分析及处理,网络数据流动情况的监控分析,通过日志分析,获取时间、地址、协议和流量,网络是否受到监视和攻击),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检测和告警等等,最大限度地防止恶意或非法访问存取,有效的阻止破坏者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校园网应用服务系统的安全工作。(三)防治网络病毒

校园网络的安全必须在整个校园网络内形成完整的病毒防御体系,建立一整套网络软件及硬件的维护制度,定期对各工作站进行维护,对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软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为了实现在整个内网杜绝病毒的感染、传播和发作,学校应在网内有可能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地方采用相应的防病毒手段,在服务器和各办公室、工作站上安装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对病毒进行定时的扫描检测及漏洞修复,定时升级文件并查毒杀毒,使整个校园网络有防病毒能力。

(四)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

校园网络管理员通过对校园师生用户设置用户名和口令加密验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以及对用户的管理。网管理员要对校园网内部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的配置均设有口令加密保护,赋予用户一定的访问存取权限、口令字等安全保密措施,用户只能在其权限内进行操作,合理设置网络共享文件,对各工作站的网络软件文件属性可采取隐含、只读等加密措施,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日志和审查系统,建立详细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网络主机登录日志、交换机及路由器日志、网络服务器日志、内部用户非法活动日志等,定时对其进行审查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

(五)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

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出多个安全等级不同的网络分段。学校要将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在不同的VLAN中,将校园网络划分成几个子网。将用户限制在其所在的VLAN里,防止各用户之间随意访问资源。各个子网间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网关或防火墙等设备进行连接,网络管理员借助VLAN技

术管理整个网络,通过设置命令,对每个子网进行单独管理,根据特定需要隔离故障,阻止非法用户非法访问,防止网络病毒、木马程序,从而在整个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能安全运行。

(六)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

虽然有各种防范手段,但仍会有突发事件给网络系统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对网络系统软件应该有专人管理,定期做好服务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应用软件及各种资料数据的数据备份工作,并建立网络资源表和网络设备档案,对网上各工作站的资源分配情况、故障情况、维修记录分别记录在网络资源表和网络设备档案上。这些都是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七)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

IDS是一种网络安全系统,是对防火墙有益的补充。当有敌人或者恶意用户试图通过Internet进入网络甚至计算机系统时,IDS能检测和发现入侵行为并报警,通知网络采取措施响应。即使被入侵攻击,IDS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记录事件,自动阻断通信连接,重置路由器、防火墙,同时及时发现并提出解决方案,列出可参考的网络和系统中易被黑客利用的薄弱环节,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入侵。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八)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健全学校统一规范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操作使用规程、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和保密制度等)。安排专人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对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校园网进行维护。

三、结论

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从病毒、黑客与防范措施的发展来看,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只有通过综合运用多项措施,加强管理,建立一套真正适合校园网络的安全体系,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

摘要: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实施,校园网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许多重要任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文章结合十几年来校园网络使用安全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对如何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防范措施;防火墙;VLAN技术

校园网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适宜的组网技术与协议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用于教学、科研、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局域网络系统。校园网络安全是指学校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等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密,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校园网络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防范措施,已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寿,王珂.网管员必备宝典——网络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清山.网络安全措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张冬梅.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防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8).

6、李卫.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校园安全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01-02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全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致力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也是高校自身文化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安全文化与校园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原苏联城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此后,与安全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开始关注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作用,其已经成为减少潜在大规模灾难和预防日常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即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

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所建立的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持有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是具有学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源于安全文化,又融于校园文化,并左右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没有校园安全文化,则“和谐校园”无从谈起。

二、构建高效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办学层次呈现复杂化态势,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种矛盾不断凸显,意外伤亡事故明显增加;同时,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给校园安全工作带来新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建设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不仅能使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升华,也是适应新时期高等院校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1.实现高校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安全文化建设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关系密切,它对于保障高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特别是对实现教学中心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校园的环境和秩序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保障。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就是要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形成重视安全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紧紧围绕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活动服务。因此,高校在健全安全硬件的同时,在软件上最大程度地发掘潜力,从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角度审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2.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动力。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业的管理者、设计者、经营者和研究者。大学生在高校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当代大学生虽然整体上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确实在意志、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有所缺憾,比如经不起挫折、侵害他人财物、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等。对此,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教育、引导、塑造和渗透作用,使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理念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主流思想;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和品行等,引起其对安全监控的珍惜和重视,形成人人关注的良好安全氛围。建设高校安全文化体系,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更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三、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1.倡导良好校园安全文化,提升师生员工安全观念。过去,人们常把安全文化等同于安全知识的宣教活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是推进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观念得到切实提高,校园安全文化才会产生有效的作用;所谓安全观念,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又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它需要教育和人们的主动学习,也需要制度和法律的约束。高校安全文化构建的指导思想要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培养和提高队伍素质,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从精神、物质等方面不断营造安全氛围,规范程序、丰富内涵,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全面提高安全素质;结合日常教学和主体活动,将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让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升安全观念。

2.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校园秩序稳定和谐。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已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社会”,处处受到来自大社会各方面的辐射和影响。因此,高校安全管理必须建立适应社会大环境需要的工作机制,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借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结合高校的实际,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通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薄弱环节的确认,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考核表彰机制,保证大学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完备。针对校园安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高发部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评估,给出科学建议;对危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保存要重点规范;重视学生宿舍内用水用电安全及治安管理,关注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和公共设施的安全,对涉及学生的群体活动规范审批和申请流程,加强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和疏导。同时,高校还要建立一种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的新机制:包括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处理好保卫部门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对在校内以承包经营方式开设的餐厅、商店、网吧等容易成为治安问题多发区的复杂场所,有关方面应加强协调、明确职责。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文化是与学校的安全教学、与学校的师生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学校的师生员工为载体,依靠师生员工来实现。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辩论、征文、案例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校纪校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要充分调动校内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内刊物、互联网、横幅等舆论工具,增强安全宣传的辐射面,将安全宣传的声势造出来,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使人们耳濡目染,自觉践行安全管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

四、总结

和谐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实现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则是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的关键。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但一旦形成,就具有改变人、陶冶人的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积淀,将使“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使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弘,任性遂.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郑正平.浙江省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9,(8).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1.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包括学校自身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楚,他们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仍然停留于学校的治安管理,没有认识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少,这导致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成为了学校的薄弱环节,学生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还不深刻。管理渠道单一学校的安全管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学校的安保部门人员来完成管理工作。大部分学校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育上,对安全管理比较忽视,不重视保卫和治安工作。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课,也只是由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针对性不强。此外,学校和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缺少沟通。以上这些,导致学校的安全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这在我国大部分校园中比较常见。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这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学校既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也具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但是考核制度只是流于形式,这对校园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管理能力不足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这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管理投入不足、管理落后、技术支持不足和硬件投入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很好地应对事故。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

二、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路径的措施

1.树立安全意识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让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意识,要将“安全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让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维护校园的安全,这是解决保证校园安全的基础条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安全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的安全管理应整合多层次的人员参加,增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仅仅依靠校内的安保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同时还要争取得到公安消防和交通城管等机构的配合,只有建立这种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才能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果。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的工作,学校要想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力度。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良好效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管理能力学校不仅要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学校配备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而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能力,对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及制度,以确保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人、财、物等的供应,保障校园安全文化建的顺利推进。

1.1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健全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高职院校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由院校第一负责人领导的由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院系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办公室,切实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并明确各机构、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文化建设职责,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要借鉴普通高校和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经验,建立健全以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包括校内消防安全制度、交通安全制度、各教学办公场所安全制度、食堂安全制度、师生宿舍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各突发安全事件处理制度等在内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使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确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2.1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以教学科研活动为中心,把“安全第一”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价值取向,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理念,营造优质的安全办学环境,确保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目标制定时应遵循“SMART”原则,即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应是“具体的(S)”、“可度量的(M)”、“可实现的(A)”、“现实的(R)”、“有截止期限的(T)”。

2.2制定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为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减少安全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就必须结合校园安全文化现状,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方案应阐明为实现安全文化建设目标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标准、主要负责部门(人员)、及各项工作内容的时限等。在制订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学校各领域及场所,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安全文化建设覆盖学校教研活动的方方面面。另外在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时,除了考虑高职教育特色外,还应考虑到安全文化的不同层面。安全文化物质层,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就是学校首先要保证各场所、设施和器物的安全,加大投入,加强维护,确保教研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安全文化制度层,介于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和物质层之间,是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人机结合面”,在安全文化体系中发挥着协调、保障、制约和促进的作用。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包括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和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安全文化精神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广大师生安全素养、安全价值取向的灵魂和源泉。是校园安全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在精神层的体现,在安全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3.按方案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依赖于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的有效开展和普及。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首先是校园安全知识的普及,其次是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最后才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首要的是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培训工作,使各级各类人员明确各自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并通过受训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与能力,以确保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培训必须涵盖学校所有人员,包括学校的决策层、骨干层和操作层(含学生)。

3.1决策层的培训

应以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部有关安全办学的文件及各级领导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为培训内容,使决策层具有处理校园安全事务的必要能力。

3.2骨干层的培训

要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安全文化建设骨干队伍。该队伍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对骨干层的培训内容除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外,还应广开培训门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组织相关骨干人员,到安全文化建设先进院校学习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经验。或请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专家来学校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其从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本领,以确保校园安全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3.3操作层的培训

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优劣层次,因此对操作层的培训除了必备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及安全意识外,还应注重操作层的法制观念及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操作层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具有改进安全文化建设绩效的能力。

4.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与改进

校园安全文化评价是指采用系统化的测评方法对校园安全文化现状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从而找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其主要工作是检查安全文化建设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以确认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具体方法是将检查所采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总结,检查方案执行情况并将之与安全文化建设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分析结果偏离的原因,是因为方案执行不力还是因为方案存在缺陷,找出结果偏离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措施,并进行落实,以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只有这样校园安全文化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

5.结语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1.1可用性

网络系统的可用性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要随时随地能够为用户服务,要保障合法用户能够访问到想要浏览的网络信息,不会出现拒绝合法用户的服务要求和非合法用户滥用的现象。计算机网络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合法用户提供多方面的、随时随地的网络服务。

1.2完整性

网络系统的完整性是指网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发生网络信掺入、重放、伪造、修改、删除等破坏现象[1],影响网络信息的完整性。通过信息攻击、网络病毒、人为攻击、误码、设备故障等原因都会造成网络信息完整性的破坏。

1.3保密性

网络系统的保密性是指网络系统要保证用户信息不能发生泄露,主要体现在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是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指标。保密性不同于完整性,完整性强调的是网络信息不能被破坏,保密性是指防止网络信息的发生泄露[2]。

1.4真实性

网络系统的真实性是指网络用户对网络系统操作的不可抵赖性,任何用户都不能抵赖或者否定曾经对网络系统的承诺和操作。

1.5可靠性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网络系统要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稳定的完成网络用户指定的任务和功能,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

1.6可控性

网络系统的可控性是指网络系统可以控制和调整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能力,为了保障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网络系统管理者有必要对网络信息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控制,避免外地侵犯和社会犯罪,维护网络安全。

2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2.1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管理校园网和外界互联网之间用户访问权限的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设备[3],防火墙处于校园网和外界互联网之间的通道中,能够有效地阻断来自外界的病毒和非法访问,能够有效地提高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防火墙可以有效拦截来自外界的不安全的访问服务,同时还可以对防火墙进行设置,屏蔽有危害、不健康的网络网站,降低校园网的安全危害。另外防火墙还可以有效地监控用户对校园网的访问,记录用户的访问记录,保存到网络数据库中,可以快速统计校园网的使用情况,在分析用户访问记录如果发现用户的操作存在安全问题,防火墙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的这个非法操作,防止校园网内部信息的泄露、另外,防火墙可以和NAT技术高效地结合起来,用于隐藏校园网的网络结构信息,提高校园网的安全系数,同时防火墙和NAT技术的高效结合很好地解决了校园网IP不足的情况,提高了校园网的运行效率。防火墙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完善了校园网内部的网络隔断,即使校园网发生安全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问题扩散的速度和范围。防火墙在校园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阻断来自外界互联网的安全侵害,但是防火墙不能阻止校园网内部的安全问题,不能拒绝和控制校园网内部的感染病毒。

2.2VPN技术

VPN技术在校园网的应用,通过VPN设备将校内局域网和外部的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以提高校园网的数据安全。VPN服务器经过设置后,只有符合相应条件的用户经过连接VPN服务器才能获得访问特定网络信息的权限,拒绝校园网内用户的危险操作。VPN技术可以实现用户验证,通过验证校内网用户的身份,只有符合条件的授权用户才能连接到VPN服务器,进行相关访问。其次实现校园网数据加密,VPN技术可以将通过互联网通道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这些信息。再次实现校园网密钥管理,通过生成校园网和互联网的基本协议,提高校园网的可靠性。并且VP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不需要安装VPN的客户端设备,降低了校园网安全管理的成本。通过VPN技术,校园网络管理员可以对校园网内用户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校园网络故障点,进行远程维护,提高校园网维护管理能力。

2.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可以检测校园网络中一些不安全的网络操作行为,一旦检测到网络系统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和未授权的网络操作,就会发出网络报警信号。入侵检测技术可以自动分析校园网络的用户活动,检测出校园网中授权用户的非法使用和未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4]。入侵检测技术还可以监控校园网络系统的配置情况,检测出系统安全漏洞,提醒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另外,入侵检测技术在识别网络攻击和网络威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且拒绝和处理网络攻击入侵行为,结合发现的网络攻击模式,检测校园网系统结构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提高校园网的数据完整性,进行系统评估。

2.4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用来控制校园网用户的非法访问和非法操作,用户想要进入校园网,首先要通过访问控制,经过验证识别用用户口令、户名、密码等,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校园网的权限,当用户进入校园网后,就会赋予用户访问操作权限,使校园网络资源不会被未授权用户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

2.5网络数据恢复和备份技术

校园网中的网络数据恢复和备份技术,可以防止校园网信息数据丢失,保护校园网重要信息资源。网络数据恢复和备份技术可以实现集中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对整个校园网系统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备份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校园网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实现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利用网络备份设备实时监控校园网络中的备份作业,结合校园网的运行情况,及时修改网络备份策略[5],提高系统备份效率。校园网管理员可以利用网络数据恢复和备份技术,定时对网络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这是网络管理重要环节。校园网的备份系统可以在用户进行校园网访问时,建立在线网络索引,当用户需要恢复网络信息时,通过在线网络索引中的备份系统就可以自动恢复网络数据文件。网络数据恢复和备份技术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归档管理,通过时间定期和项目管理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归档管理,在网络环境建立统一的数据备份和储存格式,使所有网络信息数据在统一格式中完成长时间的保存[6]。

2.6灾难恢复技术

校园网中的灾难恢复主要包括两类:个别数据文件的恢复和所有信息数据的恢复。当校园网中的个别数据文件恢复可以利用网络中备份系统完成个别受损数据文件的恢复,校园网络管理员可以浏览目录或者数据库,触动受损数据文件的恢复功能,系统会自动加载存储软件,恢复受损文件。所有信息数据的恢复主要应用在当发生意外灾难时导致整个校园网系统重组、系统升级、系统崩溃和信息数据丢失等情况。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