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 教学 审美能力

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都较强,各学科知识也已有一定积累,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对于美术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等,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自主地学习。此外,教师还要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既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发展历史和各大派别,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独特审美体验,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作品,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虽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尤其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美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普通高中受到高考的压力,只注重文化课教学,对美术教学并不重视,加之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所以美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下文将详细论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有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素养、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三方面的作用。美术鉴赏教学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才是美术鉴赏教学要达到的目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美术鉴赏教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让学生感知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并进行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中使学生获取其他能力的功能是审美欣赏的继发。正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类似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也是其他学科的继发。总之,美术鉴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理念,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重视美术鉴赏。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迫于高考压力,教师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美术教学。因此,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师方面,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教师自身艺术修养还有待提高。很多美术老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但教学理论、美术史论等方面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导致他们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和生气。

其次,学校方面,美术鉴赏课安排的课时较少,此外,艺术课程虽有向必修课发展的趋势,走在普及路上,但美术仍不是高考科目,仍然只是“调味”课。普通高中一般一星期安排一课时美术课,有的学校甚至两星期才安排一次美术课,由于学习过程具有连续性,这样每节课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就无法对美术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整合和记忆,不利于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此外,学校和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和研究还不够,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不多。

最后,学生方面,学生多认为美术课不如其他高考科目重要,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文化课上,根本不重视美术课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美术鉴赏课是无法得到学生重视的。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一)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美术鉴赏就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人们进行美术鉴赏时总是不知不觉地受到自身生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取向的影响,对美术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同时鉴赏者还会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对作品作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享受。因此,美术鉴赏比美术欣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与评述的拓展、延伸与提高。意即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要使学生不仅能欣赏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美术作品,还要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审美感知和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感受、联想、分析和评判,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还要使学生能深刻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这首先要求美术教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果。教师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具体做法如下:

1.经常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多学习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高中美术教师应多渠道获得美术信息,多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举办的展览,除了关注传统经典美术作品外,还应该关注当代美术的发展,了解当代美术,加深对美术的理解,精于鉴赏和评论,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开阔艺术视野。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探索、研究美术教学,加强教学经验的探讨和交流,从而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以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美术不是高考科目、不被重视,加上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的影响,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往往只是教师简单地讲解一些美术作品即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体验、感受和鉴赏的过程,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得到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当然教师还是主导,对学生的鉴赏活动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这样的美术鉴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自身文化艺术素养,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和谐、宽松、愉悦、富于思维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基础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于同一美术作品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不同见解,并加以指导和鼓励。当然,有时候学生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甚至有些偏颇,但他们确实认真鉴赏了作品,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看法,所以教师要在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的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认可和尊重,以资鼓励,从而保持他们鉴赏作品的积极性。此外,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小组成员之间或全班学生之间交流美术鉴赏的感受、理解和心得体会等,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上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美术知识,学生不但可以从书本中和课堂上学习知识,还可以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参观美术展览等,或者通过互联网开阔知识视野。

(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其多元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美术作品进行再造想象,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应以美术作品蕴含的丰富的艺术文化、作者情感和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等为出发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多角度地感受、理解艺术形象,体验作品情感,不要以教师的审美为唯一的审美标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观点。比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鉴赏时,教师除了让学生鉴赏作品的组合、体量、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手法外,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宫殿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术的天空自由飞翔,引导他们在自主鉴赏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无论学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说出什么样的见解,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尽量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帮助他们进一步解读作品,得出有价值、有深度的结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自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能力。

(四)以点带面,运用多种教学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应该富于创造性,教学中教师应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美术作品鉴赏展开活动。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体验美术作品独特的、最本质的美和作品的动情点,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美术作品、对其进行创造性解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渗透一些美术作品鉴赏的理论,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鉴赏美术作品,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提高到一定的理论层面,进而使他们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使其掌握鉴赏方法和规律,最终提高其审美能力。这样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和体验、并得出独到的鉴赏结论,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从中总结并掌握美术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以便学生日后能独立鉴赏作品,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鉴赏并重

美术常识与美术鉴赏联系紧密,因此,美术鉴赏教学应两者并举。美术常识是美术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理解美。美术鉴赏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分析,而轻视其对美术常识的掌握,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在鉴赏作品是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也难以在鉴赏中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最终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难以提高。没有美术常识基础的美术鉴赏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较高层次的美术鉴赏必然是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此外,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由于缺乏鉴赏经验和方法,往往不自觉地用现有经验来判断作品画的是什么,作品画得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等,而这种浅层次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标准只能使美术鉴赏活动流于肤浅、甚至误入歧途。例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时,若仅让学生以“像不像”的审美标准去评析该作品,学生的鉴赏结论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在欣赏这幅画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美术常识的基础上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塑造艺术形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认真感受和分析这幅作品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及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等。同样,以“美”和“不美”的审美标准来鉴赏美术作品,也是比较肤浅的。因为“美”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美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同一种美也可能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人的生活经经验、文化素养或者情绪情感不同也会对同样的美产生不同感受,所以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并略带作者和观者的主观性。当然许多“美感”也可以通过在一般人看来不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挪威画家蒙克《呐喊》就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自然带给人的不安和恐惧,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从而产生特有的“美感”。所有的美术鉴赏活动,若不以美术基础知识为基础,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片面地以“像不像”“美不美”去评述作品,美术鉴赏只会停留在肤浅的感性层次,难以达到理论高度。因此,教师应将美术鉴赏教学与美术基础知识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美术鉴赏活动达到理论层面,从而在鉴赏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中总结出美术鉴赏方法和规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鉴赏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美术理论;课程;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艺术教育;创新;学生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当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美学理论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康士坦茨大学孕育和诞生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由几位年轻学者呼吁、倡导而建立起来的这一理论,竟然会在短短十来年中,跨越国界,东进西渐,迅速走向全世界,激起了巨大的理论反响。接受美学上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文艺理论及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根本的特征是把读者提高到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就是要重视接受者的想法,提高接受者的地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接受美学不仅仅对文学和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起了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吸收了大量西方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经验来发展自己本国的艺术教育,现在我们艺术教育的模式大都是那个时候引进来的。近年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都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与创新。虽然接受美学不能直接给我们教学的改革带来知道,但是对我们艺术教育的创新却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用接受美学的这捧甘甜的泉水来灌溉艺术教育这片土地呢?

首先,应当重视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本质地位。学生作为接受者,应当被提高到艺术教育的中心地位上来。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结构性存在,而是在同接受者的关系中,即在接受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中存在的。这就是说,艺术作品之对于观赏者才有意义,只有通过观赏才获得其存在的规定。衡量艺术教育的效果好坏与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的接受效果。如果艺术教育的效果好,那学生的接受效果就好,反之,学生的接受效果就差。其原因何在?就是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只重视了对教育者、教育过程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在艺术教育中所处的中心地位。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比起他们上一辈来要强太多。学生接受什么、接受多少,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来决定的。从学生角度来说,学艺术的学生大体上要比学文理科的学生灵活的多,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对其采用一般文理科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格局,开辟一条新的艺术教育之路,就是要提高以及肯定学生作为接受者在艺术教育中的中新地位。因此,认识到学生的存在,并能积极调动其的能动性,是提高艺术教育效果的基础。接受美学认为,“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不能被称之为作品,只有当接受者接受之后并且跟创作者产生了互动,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所以,接受才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但如果不能被学生接受,那再完美的过程也是没用的。因此,要注重学生作为接受者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对教育的接受情况,只有这样,整个艺术教育的过程才是完整的。

其次,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艺术教育工作中来,这样才是教育有效性的最佳体现。接受美学认为,“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所以说“第二文本”就是“经过了读者主观的结构和重组,无不透漏着着读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学生形成的“第二文本”,而不是“第一文本”。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的、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接受美学肯定了接受者参与到文学作品中来的重要性,其作品的价值也会因为接受者的参与而得到补充与完善。而作为一名艺术教育者,也应该从中体会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是很有必要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参与也能给艺术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充实与完善。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教学工作中来,不仅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提高,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接受,也在接受美学的角度实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艺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树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克服高人一等、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心态,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让他们意识到教学工作中自己的中心地位。例如在平常技法等学生比较感兴趣,比较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当中,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培养他们正确的观念,意识到自己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可以让他们来安排教学的形式与方法甚至是教学内容,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布置作业,自己评价作业等等。所以,艺术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点和面的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第二文本”的价值,真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接受美学称,“审美经验”就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同样,学生也是有“审美经验”的,就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其具有两面性。这些或成熟或不成熟的价值观,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接受美学所认为“审美经验对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就是表现在接受者对作品接受的态度上,是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接受者在阅读中发现作品的所表达出来的态度情感跟自己的审美经验不一致是,就是被动接受,反之,接受者发现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态度情感跟自己的审美经验基本一致时,就会主动接受。同样,把这个理论应用到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学生也会以自己的审美经验为标准,选择主动接受或者被动接受。所以在我们的艺术教育工作中,要特别认识到学生审美经验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审美经验”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审美经验”中积极成分的作用。同样,学生的审美经验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我们要利用审美经验这一特点去培养学生积极的接受教育。教育中的“期待视野”,这一点对于艺术教育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在学生接受活动中,他们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知识要求和水平,在具体学习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学生会按期待视界去批判地看待教育内容,如果教育内容与他的期待视野相一致,那他就会满意;同时也会激发他去寻找更多新的东西。如果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的需要和“期待”一致,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教育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没能做到“超出、校正”学生的“期待视野”,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育者在必须清晰认识和认真对待学生的期待视野,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期待视野来作为选择教学内容方式与目标等的依据,创设适当的接受距离,以期达到接受效果。比如在学生普遍认为枯燥的史论教学中,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接受,就要不断的矫正学生的期待视野,因此在史论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史论变得更有创造性和新颖性,让学生有出乎意料之感时,才能“超出、校正”学生的“期待视野”,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

接受美学为艺术教育的创新开辟了一扇新的窗口,合理的加以运用,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教学的创新以及学生的,有利于教学的进步,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美术教育,作为国家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拔尖人才外,还在为我国民族美术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美术教育的辐射力在国家“重教”政策的感召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一、美术理论对技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任何教育都是在既定的培养目标下进行,美术教育同样以培养取向不同分为“美术教育”和“教育美术”。在“美术教育”(美术取向的教育)中,以突出美术创作、研究、发展为抓手,开设艺术基础情感培养、科学理论积累、技法创作探究的课程。加大对艺术领域的挖掘力度,针对时下媒体热点的艺术新事物进行探索,逐步对动漫产业艺术引领的卡通、行艺为绘画等新兴术动向进行挖掘。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美术需求,重点对绘画时代思维形成较为稳定的导向价值,运用流行的美术话语、美术展览,提升传统美术教育理论。尽管这只是美术教育理论面临挑战的一个焦点而已。但从美术教育理论发展的轨迹分析,则可以更为清晰地概括出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化融合的趋势。

不可否认,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着它特定时代背景。在民族文化蓬勃发展,世界文化相容相成的时代里,美术理论更需要适时赋予它新的含义。出现理论被实践即技法相隔离的现象,这说明我们的理论在技法训练中的指导性价值还没有真正得到实现,或者在技法实践中,学习者对理论的渗透把握度还不够。笔者始终认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道理。专业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理论课程的开设,都是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只不过在不同课程作用联系上存在一时的权重之别。所以它的基本作用仍然体现在指导实践提升素养的前提下。

二、美术理论在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值得高兴的是,美术课程开设,开始走向交融相并的良好局面。当下流行一个新职业叫做美术心理治疗即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最早起源于上世纪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我们国家也在逐步尝试。当然,这里讲这样的一个例子,并不是鼓动大家都以美术为专业来学习。我想说明的是,美术在人的生活中吃、穿、住、行的渗透已成不辨的事实,而今美术开始从表及里,它的影响力注入人的各个器官,作用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中。这门学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性综合学科。

美术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离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高校对各个学科开设公共美术课是非常理智且必要的,各高校应该以此作为创新学校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的契机来抓,真正落实到以人文本的教育教学初衷上来。其实,高校开设的公共美术课程,结合实际,就应更多地开设美术史论、美术鉴赏、美学常识等艺术理论课。目的,通过这些美术知识的学习帮助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精神,丰富美的感受,触动对美的思考,最终达到身心美,寓教于乐,健全人格。跟以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比起来,这种以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多的是关注人们的素质的提高。它的影响力远远没有专业美术教育那样功利。相反,让其它学科的同学学习美术理论,能更好地通过发现美(即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帮助其理解自己学科内部的联系。促进对所学学科有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起到一个辅助、补充的作用。

三、理论在美术教育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瞻性作用

人文精神是 “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的核心,它是以人文关怀、 人文价值为内容,以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标。近几年,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美术作为人类精神的物化必然与人类自身有关美术可以从“人类学“、“心理学”等视角深入研究。为什么在不同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会发生变化,社会心理会对美术产生什么影响,反过来美术形式层次的变化又会影响社会的审美心理,其间是一个动态的反馈机制。

美术和心理学不同之处,美术是典型视觉艺术,而心理学则是抽象艺术的物化。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感言:唔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美术理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份子,通过美术史论、美学思想、美的教育美化人的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里,更加充分地体现了美术理论是为真理的存在意义。心理学所提及的却往往可以通过美术及其理论进行教育后通过创作,实现美的视觉化。

而美术理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作用,有着特殊的地位。美术的趣味性、直观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美术教育的多样性、灵活性使得这门学科充满活力。美术理论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和创造的欢乐,为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作用。突出体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美术史论及其鉴赏,在教育中形式的多样性、文化提炼的多元性,有利于受教者构建科学的思维辨别能力,直观感受能力。

2.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

3.美术批评课程开设直接影响受教者高审美判断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是其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获取部分。

4.美术史论、批评(画论)、美术鉴赏为学生提高文化理论素养,艺术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创造力效果明显。

5.美术理论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是建立在前辈实践创作的总结上得出的规律。理论课程教学本身就有一种启迪功效,净化心灵。

6.理论教学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部分。这也是人的综合性所要求的。

四、美术理论的科学性对文化传承具有的传播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画论中最提倡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的先辈们借助自然的灵气,向大自然诠释美的生命意义,在人类创造美好未来时,积累先进经验,继往开来。美术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诠释着对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精髓,用艺术的语言提炼着东方文化的精华。按照中国美学(哲学)思维出发,美术理论从“法” 、“理”、“道”三个层次都依次说明了中国美术理论在美术实践积累中留下科学合理的内在价值。第一层次属于美术的技法操作层次,第二层次为美术的本体层次,第三层次属于文化哲学层次。从这三个层次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再看何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即使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突出民族特质。如是,美术鉴赏通过理论对作品的理性分析,美术教育理论通过加强情感教育,突出人文关怀,更能立于教育的初衷,缓解人们偏见思想的左右,达到“真善美“的道德行为之触动。

中国美术理论的延续就是在继承中国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管以前还是现在,美术理论的形成、阐释都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的,以此对美术理论及其教学都将是对中国文化传承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

1.美术理论通过教育教学的形式,总结前人的经验,汇聚前人的智慧,从美学思想中感悟传统的“法、理、道”。传承中国文化。

2.美术理论通过扩展其研究范围,通过加大艺术实践,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传达民族文化发展和需求。

3.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画论思想的延续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4.美术鉴赏通过对不同时代作品评析,在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晰中国文化发展的脉搏,了解中国历史波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五、为艺术家学习前人经验提供基础和借鉴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都有个始终。如果以艺术家作为制高点的话,那么入门学画,就是从有学画的想法或兴趣开始的。奇怪的是,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学美术的人往往是从技法学习开始的,这跟西方美术学习者入门恰恰相反。但这从整个艺术求学的造诣讲,艺术理论的作用似乎没有减轻它对实践起到的指导性意义。

美术教学经验论文范文第5篇

“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从课堂到校内外,社区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与物,经过合适的选择与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如果按空间分布来划分,可以把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分为校内的和校外的两种,笔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这儿主要谈及的是校外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问题。 一说到美术史论教学,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校园内部,甚至仅仅是教室内部,许多人想到的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甚至是满堂灌,学生坐在讲台下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一直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才获得解放。因此美术史论课变得单调乏味,与实践技能课相比,更缺少自由,尤其是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矛盾的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相对削弱了美术史论课中人性人情之美,因此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也在情理之中了。《美术课程标准》明确建议学校:“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学校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开发和运用的探索,同时取得了可喜得成绩,这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在教育观念上的变化更新,这既是课程改革使然,也是时代使然。但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更多地把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成果运用到美术实践技能课的教学中来,很少涉及到美术史论课的教学。根据自己长期的美术史论教学的观察和体验,笔者决定进行开发美术教学环境资源进行美术史论教学的研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高师美术史论教学的现状并提高其质量。 首先,努力构建美术史或具体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生存的当时语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觉。 学习美术史,无论是中国美术史还是外国美术史,会接触到很多的原始古代美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美术史按年代做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了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用幻灯或多媒体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这样就把美术史变得抽象空洞,学生无从把握,能给他们留下印象的可能就是几件作品,而且对这些作品的把握也常常脱离开它所生存的环境,尤其对于那些距离我们太过遥远的作品,学生凭借自己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无法还原那早已逝去很久的历史语境,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进行有关时代、种族、环境等的介绍,所以即使学过,学生们也常常是无从谈起。这种美术史教学缺乏活力、生动和人文味道,也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承、交流以及进行素质教育拓展的重任。 笔者认为构建美术史或具体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生存的当时语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觉和真切感受,会很大程度地提高美术史论教学的质量。美术史的教学可以与考古发现联系起来进行,因为许多美术史的构建都是借助于考古发现完成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与其让学生通过美术教材与历史间接交流,不如放手让他们到现场去与历史、与美术作品面对面直接对话,自己去构建具体的时代语境,当学生的灵感和思维与真实氛围碰撞时必会迸发出激情的火花。一个学生曾对笔者谈起她到殷墟前后的感受,她说已经学过了中国美术史,未到殷墟,她对商代文化的印象就是青铜器、甲骨文等一些模糊零散干瘪的片断,虽然也记住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司母戊大方鼎,虽然也在教材上欣赏过商代青铜器的精美纹样,也认真背诵了它的艺术特点,但考试过后,慢慢地也就忘干净了。殷墟一行却让她收获颇丰,历史就在眼前,青铜器上那些精美的纹饰就像盛开在她心中的鲜花栩栩如生,她觉得整个殷墟传达给她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甲骨文带给她的更是深入灵魂的震撼,而这些体验都是无法从教材上印刷的图文中感受到的。回来之后,她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对于殷墟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自己说她现在对殷商文化的认识相对来说是枝繁叶茂了。一次殷墟之行,促动这个学生经历了一次从形象到抽象的探索和思考,无疑会提升她的理论深度,会加深她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这种基于自己努力得来的认识必定会非常深刻,甚至会久存于生命。如果条件有限,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讲座和报告也非常好。 其次,让美术史论教学在生活中得到滋养和充实。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大家都已谙熟于心,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理论就应该关在教室里,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意味着课程的圆满结束,学生考试及格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能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似乎也只有美术实践技能了,至于史论与生活的联系似乎没有人肯费脑筋思考。所以,这也是导致美术史论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美术史论里不仅包含着这些生活化的感性特质,而且还具有把这些感性特质进行提炼加工得到的理性结果,所以它与生活的联系不言而喻。况且无论是艺术家还是他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植根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的,脱离开生活也就无法解读其背后的意义了。而学生,也是生活中的一个生命个体,他身边许多具体的人和事都具有相当的教育价值,都能使他在美术史论的学习中掌握话语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如下的目标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在美术史论教学中,生活绝对不能成为缺席者。让美术史论教学深入生活,是生活的需要,是美术史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因为“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是学好艺术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进现实生活、了解具体的人;了解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所以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当然也意味着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使人得以完整地发展。”总之开发美术教学环境资源不必据于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果教师觉得环境资源能与美术史论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增强教学效果,不妨一试。开发校外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并不意味着颠覆甚至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促使二者互动互补,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