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节目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受众的分析,对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综艺节目的备受瞩目尤其表现在它的博采众长。就它的科学技术支持而言,与电视艺术一样,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门类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综艺节目实现了对多门艺术的综合,它汲取了各门艺术的优点,使它的表现力得达到最好效果。从受众面来说,它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涵盖了不同的年龄、性别、群体、民族及文化层面。从电视技术方面来说,它是多种表现手法及多种构成元素的集中体现,使它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

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经历了一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联欢形式,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但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却很少;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形式,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为代表的益智形式,观众被请上舞台,成为了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可是这类互动的条件较苛刻,在节目录制之前需要进行选拔和审核;第四个阶段则是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平民化形式,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现在我国的综艺节目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即“平民娱乐时代”。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的口号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虽然我国的综艺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巨浪推动下,它在我国一直成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难发现,它已经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意错误、格调不高、平庸媚俗、抄袭泛滥、创意不足等等。

一、立意偏差,产生错误的导向

作为一种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娱乐节目不可否认的起到了传播思想和观点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介传播的“信息环境”成为判断标准被人们用来认知客观环境。作为当今“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娱乐节目的立意和主旨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从而会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比如现在风行的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所展示就是具有一定特长的一种普通人短时期内获得成功的事例――邻家女孩摇身变成大明星的飞跃。这类节目的立意就出现了偏差,它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一夜成名的模板,将平民大众与成功明星之前通过造星的比赛联系起来,使人们(特别是那些尚处于学生时代的年轻人)对成功的看法产生了一些误解,他们因此认为造星的活动就是一个通往富裕、名誉、成功的直达电梯。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这样一来,人们的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而导致“泡沫意识”的产生。除这类节目外,还有一些带有巨额现金奖励的游戏类互动节目也存在同意的问题。

二、格调不高、平庸媚俗

我国的娱乐节目在剥离了“政治”和“教化”等功能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却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弱化。现在有很多的娱乐节目,一味的为了提高收视率,用一些粗俗不堪的低级趣味来反映所谓的“真我”,给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造成的很大的不良影响。如台湾的《综艺最爱宪》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恶搞”为噱头的一个综艺节目,节目主要以主持人恶整毫不知情的来宾为主线,制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所谓的笑点。而这些明星来宾也成为了“喜剧暴力”的牺牲者。这样的节目除了能得到那些不过大脑的观众的短时间的爆笑以外什么也得不到,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还有许多游戏类节目,制作的水准不高,表现手法拙劣,一味的搞笑,制造闹剧,缺少最最根本的文化品味十分庸俗。

像这类缺少文化气息的电视节目如果充斥了我们的电视行业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必将走向粗糙、粗俗。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娱乐节目的规范问题。

三、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少创新

搜索全国的较有名气的娱乐节目,“目前该节目是法国人在中国进行技术指导,是用法国布料做的中国旗袍。收视率极高的《快乐大本营》的制片人兼导演也表示节目与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钟》同出一辙。《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则与台湾同类节目换汤不换药,而娱乐界有人士传出,《非常男女》与日本一娱乐节目极为相象。其它的像《欢乐总动员》、《假日总动员》等都是《快乐大本营》的北京版、浙江版而已。”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不知名的抄袭知名的,大陆的抄袭港台的,港台的抄袭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

艺术创作就是要有创新,学习别的节目是可以的,可是如果原搬照抄的化,就只能说明我们的很多节目编导的创造力都是很值得怀疑的。大家可能都看到某一个节目的收视率高,轰然群起炮制的结果就是不仅使被模仿的节目丧失它原有的生命力,“克隆”出来的节目自然也不会收到效益。

四、节目数量过多,浪费资源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各电视台电视综艺节目总量达十万个小时,平均每天生产二百五十个小时。从节日庆典、各行各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主题晚会、栏目晚会应有尽有。这样庞大的数目不仅不能说明我国的电视事业的发达,反而会给观众造成困惑,无从选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娱乐节目的数量过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有许多的晚会类、游戏类的节目的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它们的供大于求,大多数的节目不尽不能得到收益,反而会因此浪费掉大量的资金。这样的资源浪费真的是相当不必要的,我们一边抱怨节目的制作费用低一边又如此的浪费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提高每个节目的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数量。

五、违背艺术创作规律

综艺娱乐节目能够让多种艺术门类同时兼容并存于一体,这点为娱乐节目的创新创造大众多的条件。可是,创新是不可以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的,现在有一些娱乐节目任意篡改我国的一些传统艺术,将他们进行改造,毁坏了它们原有的艺术样式。像这样的节目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样的节目的出现。

电视文艺节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 创新 发展

电视文艺节目是广大社会民众丰富业余生活的主要手段,和新闻节目一起构成了现在电视节目的两大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文艺节目迎来了大而强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优秀文艺节目开始出现,经过起步、初次繁荣、受阻、复兴到近几年的繁荣姿态这样一个过程,电视文艺节目以贴近民众生活为宗旨,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盛宴。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其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存在的弊端

电视文艺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思想深度不够,内容略显庸俗

现在很多电视文艺节目没有深度,思想性不够,而且靠模仿搞笑,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博取观众的笑容,但是笑过之后往往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目的虽然是丰富观众的业余生活,但是也不能用大量庸俗的内容,缺失了思想内涵,不能寓教于乐是突出的问题,如何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有所领悟是今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照搬模式,创新意识薄弱

很多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几乎都是雷同的是现在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一个突出的弊端,音乐选秀节目、相亲婚恋节目比比皆是,没有创新性的模式和内容作支撑,相互模仿只是让观众视觉疲劳而已。比如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引领的相亲类节目,全国的每一个卫视台和地方台几乎都有。不追求改变,等待节目的将会是观众的离去,如何追求创新、多样化的文艺节目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有的节目也是照搬国外模式,缺乏本土气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新节目,是阻碍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3.节目周期短

缺乏创新意识的节目,势必在一段时间之后受到观众的冷落,这样的话电视台往往就会选择战略性放弃。雷同的节目内容和风格本来就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长期以往循环下去的话就会出现节目周期性短的弊端。这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模式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文艺节目也日益多样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众多的电视文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内容和模式上苦下功夫,改革创新,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节目思想内涵,着重做好创新工作。

1.创新内容

内容是一个节目好坏的首要标准,而原创是保证内容真实而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大投入来培养人才是众多电视媒体研发节目和激活创新能力的方式,把握潮流,争取引导潮流,而不一味的跟随潮流,电视文艺节目的内容一定要有深度游内涵,贴近生活,不能和老百姓产生距离,不能让单纯的搞笑和模仿来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需要高质量的、可以引发共鸣、引流社会主流思想的创新内容来发展电视文艺节目。

2.创新模式

有了好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模式来做支撑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当然主持人的选择也很重要。要想提高电视文艺节目的质量,不创新形式是不会成功的。电视文艺节目之间极其容易雷同,形式上都是大相庭径,没有什么新意,要想创新节目形式,就必须开动脑筋,用新思维拓展新道路。在主动娱乐性的时候,不能忘记知识性,根据观众的口味来调整节目形式,同时也要做好一些辅助工作,诸如灯光、印象等。举个例子,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什么会是内地综艺节目首屈一指的收视节目,首先因为其良好的节目定位和节目内容,然后用新颖中带着笑意的形式呈现出来,尤其是五位主持人,各有优点,各有千秋,很善于调动现场气氛,每一期都有新的主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创新风格

一个电视文艺节目,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而风格更多的依靠主持人来创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创新节目风格。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适合温暖类的节目,可以快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给观众带来亲切感,提高节目受欢迎程度。通过支持人的个人魅力来给节目带来独特的风格,是做好电视文艺节目的重要措施。比如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就是一档有着独特李静风格的电视节目,幽默而犀利的访问就是这个节目给人的最大印象,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

4.创新包装

电视文艺节目在播放时采用的包装模式,影响着节目的画面和音乐效果。好的音响效果和震撼的视觉效果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开发和驾驭,需要事先的良好构思加上默契的配合以及主持人的努力,才会有一个创新的电视文艺节目包装模式。

5.创新意识

审美意识是电视文艺节目的指导思想,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创新意识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必要需求。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思想境界,对国内外的良好节目进行借鉴和创新,编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节目。主持人和编导等也需要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修养,以坚实的基础作为创新工作的动力,只有了解文学、戏曲、音乐、灯光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做好电视文艺节目的编排和编辑能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电视文艺节目虽然发展的较为迅速,但是也表现出了很多弊端,要想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从内容、形式、风格、包装和意识等五个方面,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发展,真正真到贴近民众和生活,紧随潮流并主导潮流,多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电视文艺节目思想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永葆电视文艺节目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叶仲海.浅谈中国娱乐节目创新[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11).

[2] 金德龙.创新电视艺术激发创作力量――纪录片《绽放的力量》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电视,2012,(12):14-16.

电视文艺节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综艺;娱乐至死;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24-01

一、当下综艺节目娱乐化特点

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多门艺术的综合,具有广泛受众群体,如近年火热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歌唱型节目;《奔跑吧,兄弟》《O限挑战》等明星真人秀节目;《康熙来了》《金星秀》等脱口秀节目。娱乐似乎成为大众文化的附庸,随着收视率的不断攀升,以娱乐为主的文化消费对受众、对电视节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2016年卫视综艺收视排行榜前三名的分别是《奔跑吧,兄弟》《中国新歌声》《欢乐喜剧人》。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该节目是引进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版权的一档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以游戏、娱乐为主,兼有传递团队精神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融合。其成功原因有“撕名牌”的游戏形式,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游戏的趣味性中,从而工作中的压力得以释放。也有年轻观众对明星在游戏状态下的表现行为抱有一种猎奇心理。其内容不免有低俗的调侃、庸俗的话语,游戏设计也算不上高雅。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电视是我们文化中存在的、了解文化的最主要方式。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1]观众一方面对娱乐性节目的认可度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电视节目内容刻意迎合观众,为获取收视率而逐渐呈现娱乐化、同质化趋势。

二、我国电视读书类节目发展状态

从1996年央视开办《读书时间》栏目算起,我国电视读书节目的探索之路至今也有20多年了,此类弘扬精英文化的新型电视节目却是昙花一现,因收视率不佳而停播。此后的读书类电视节目,如央视的《子午书简》,2011年6月13日改名为《读书》,是一档每期30分钟的读书评论节目,一本书、两位嘉宾加上主持人,围绕此书展开谈话,其收视率最高为0.16%,最低为0.03%。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每期节目用8分钟的时间为观众简洁、直观地介绍一本书,但是,它仍旧逃不过收视惨淡的命运,在节目开播8年后消失于观众视线。电视读书类节目的定位过于小众,节目内容和形式相对枯燥呆板,使之在夹缝中生存,频频遭受冷落。

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隔阂

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电视阅读,是电视和读书的矛盾。电视声像、色彩并存,是娱乐化的传播媒介,人们从中获取新闻信息,满足工作外的身心放松。读书是个人内在的、思维性的审美过程,从老子的“涤除玄鉴”到宗炳的“澄怀味象”,读书也是这样一种虚静的审美体验。而电视作为具有娱乐性、通俗性、流行性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与高雅性的、拒绝庸俗肤浅,旨在丰富人文内涵的精英文化有着不可消除的隔阂。

四、电视节目的返璞归真,电视生态泛娱乐的突破

面对这样的电视娱乐环境,有许多电视人也在尝试着改变。近年从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好评如潮,观众群上到年过八旬的老人,下至几岁小孩。这一系列节目的火爆也在于把娱乐节目的模式与传统文化的传播相结合,使观众没有距离感,能不由自主参与其中,产生共鸣。

2017年2月18日,央视推出的由董卿担任主持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再次做到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一个人,一段文。”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词,围绕此话题,邀请嘉宾,将文学作品与人物自身经历结合,以朗读的方式,着重讲述人物的故事,从而传递情感、传承精神。

2016年12月29日,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以明星读信为主要方式的阅读推广节目《见字如面》,用书信启封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明星朗读书信加上第二现场文化名人解读历史背景,相比起《朗读者》,《见字如面》更加简单质朴,没有华美的舞台和灯光,重点在朗读者所读的书信上,将经过时间洗礼却依旧浓烈的情感,通过质朴平淡的文字,打动无数观众。

这两档节目突破了传统的点评型、访谈型电视读书类节目固有的模式,改掉枯燥呆板的说教方式,将读、评结合,以事传情、以情动人。

电视担任文化传播的功能,电视节目的诞生不是为了占有市场率,获得高收视率,从而吸引观众,而是应该引导观众。电视人也应发挥大众媒介的职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2.

电视文艺节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 综艺娱乐节目 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08-01

综艺节目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我国的综艺节目大致分为表演、游戏、益智、真人秀四类,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和口味,但是综艺节目都应该具有文化内涵。只有具有文化内涵的综艺节目才会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得到观众的肯定。

一、传播文化知识

我国有很多益智类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如《三星智力快》《开心辞典》《一站到底》等。益智类的综艺节目题目涵盖面广,包括国学、医学、戏剧、书画、历史、地理、体育、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题目数量不一、难度由浅显到逐步加深,节目组大多选择学霸型、明星级、表演型的选手,甚至有的节目组还会请相关的专家助阵,使节目更具有权威性,提高了题目的准确度。我国的益智类综艺节目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能够通过丰富的题目、富有特点的参赛选手、有趣的竞赛环节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关注谁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获得奖品,关注专家的点评和争论,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二、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综艺节目能够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综艺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会在节目的标志、灯光、舞台、音乐、舞美、服饰等方面下工夫,让观众获得审美体验,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观众的审美能力。有的综艺节目也会直接向观众传递美,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来传递中华礼仪之美。央视的《购时尚》节目是一档时尚消费真人秀节目,这个节目关注时尚,经常介绍时尚单品,汇聚了很多专业的服装设计师、造型师、彩妆师、心理专家等。他们把生活中的普通人请来做节目嘉宾,节目中的专家根据这些人的外表、身材、气质、个性等为其设计合适的造型,在这些专家对他们的发型、妆容、服装进行改造后,直接让观众看到丑小鸭化身为白天鹅的过程。这个节目以“时尚重塑自我,自信改变人生”为宗旨,向观众传递了普通人也可以追求美、人人都可以变美的理念,不仅引导观众发现美、认识美,还向观众传递了一些美的知识,如不同的脸型应该搭配相应的发型和妆容,不同的身材有不同的服装搭配方法,可以帮助人掩饰缺陷,突出优势,引导观众学会表现美、创造美,提高了观众的审美能力。

三、影响受众的文化舆论导向

综艺节目是面向大众的,因此综艺节目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文化模式都受观众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综艺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会在节目中加入社会文化舆论热点,而综艺节目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又会反过来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讨论,影响受众的文化舆论导向。如湖南卫士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及之后引起的真人选秀节目热潮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参与程度和对观众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追求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的感染,特别是对青少年具有激励作用。《非诚勿扰》这一相亲节目以相亲、婚恋为话题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其中关于当下的婚恋现状的探讨和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对观众也有重要影响。但是其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尤其是类似“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论引发了大众讨论和批评,对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具有重要影响。

四、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综艺节目能够对过去的文化进行筛选,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融入到节目中来,促进综艺节目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的发挥,使过去的文化符合时代主流和时代精神。如深圳卫视的《年代秀》主打“年代”这一话题,按照60、70、80、90、00五个年代分组,请不同年代的嘉宾来回顾自己所处年代的影视音乐、衣食住行等情况,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及生活的变迁,是对过去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具有价值和生命力,娱乐节目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应该不断创新。《年代秀》虽然是一档怀旧节目,但是它融合了很多现代的游戏竞猜、模仿表演等娱乐元素和环节,使节目充满阳光活力,吸引很多青少年的关注。节目让每一个年代的人都要体验其他年代的事物,如“老歌新唱”环节,用当代的方式演绎老歌,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不同年代的嘉宾、不同年代的文化在同一个节目舞台展现,也会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对文化的一种创新。

五、结语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具有传播文化知识、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影响受众的文化舆论导向、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文化功能,因此中国电视人应该重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功能,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吸收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制作符合中国国情和观众心理的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叔翼健.我国当代电视综艺节目娱乐文化现象解读[J].新闻界,2013(15).

电视文艺节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 审美思考 文化关注

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电视文艺节目作为电视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节目定位和节目内容的要求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而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之下,媒体竞争愈发激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故此分析探讨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很有必要。

一、电视文艺节目文化关注体现

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文艺传播的形式已衍生出类型丰富的电视节目形式,人们也在电视文艺节目的观看中享受到娱乐和审美的双重收看体验。当前电视的主流观众集中在新生一代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着强烈的自我选择能力和意识。在电视媒体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多种网络渠道,可以随时随地搜集节目,在节目播放中有着较强的互动意识。针对新形势之下的电视收看群体渠道的转变,电视文艺节目应注重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对电视文艺节目做出相应的调整。[1]

二、电视文艺节目审美思考概述

随着新兴媒体和新型传播方式的兴起,我国电视文艺节目迎来了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的加速流通带动了文化、思想的极速转变,关于审美的观念也在逐步颠覆传统。电视文艺节目在这一时期注重将传播模式、市场思维等进行创新改变。如近期颇受好评的栏目《朗读者》,将观众从“鲜肉审美”中拉了回来,改变了一些编导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推崇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的局面。《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创新的尝试性努力,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三、电视文艺节目对文化和审美的作用

电视宣传作为我国的主导传播媒体,其根本传播主要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主。目前我国文艺节目已初步具有主流文化的传播规模,关于大众文化已有相对有效的传播。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和高收益,其节目的文化品位如果陷入低俗化的l展模式中,在长期的电视节目发展中一定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在新形势下时代要求中,倡导发展具有一定深度、个性化的创新型精英文化。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提升节目的文化导向和品位。

艺术形式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艺术形式也一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目前,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价值和观众的审美观念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果能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积极引进一些有较高素质品位的文化,则会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关于节目的定位导向要清晰明确,引导观众正确的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是电视台的社会责任。

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位要明确,避免节目内容的雷同。电视节目的文艺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多数节目只是在一味地模仿精品节目的形式,致使节目的播出形式及内容缺乏个性化和创新化,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位,要进行创新改革,注重节目在内容、播出形式等方面的差别化,引导电视文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文艺节目作为我国主导的文化传播主导媒体之一,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和审美方面的思考在对于认清、分析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现状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明确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对节目内容和播出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观众的需求,才能助推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享受。

参考文献:

[1]连玉芳,刘伦.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传播,2014(18).

[2]庞庞.论当前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及审美思考[J].艺术科技,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