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第1篇

1、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2、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第2篇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

在中国,端午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原始的意义是辟邪驱疫,六朝开始加入了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唐宋之后逐渐升华成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作为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本身就包含着浓浓的古老习俗,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

适应节令的驱疫避害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产生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农历五月初五也不例外。五月五,正是到了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

“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与农业生产有关。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认为,从端午依傍的夏至节令习俗看,早期的月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节令日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人们以静态保护为主。《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汉魏时期,人们关于夏季卫生习俗移到了端午,以水上竞技、山头采药等户外活动激扬生命、保障身体健康。悬挂艾草,佩戴彩丝,饮菖蒲雄黄酒……都是端午辟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

为了“驱邪”,端午又引申出了采百药、踏百草等活动。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此时百草都是药。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还有:“日午,百草以为药物。”

可见,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是驱邪避害,其实就是卫生防疫。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

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在这些节日中,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这是端午节的独特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纪念屈原之说却成为流传最广、最受认同的一个。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绵延千年形成的民族节日,每到端午之际,华夏儿女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

吃粽子、划龙舟……人们把很多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把一些神话的情节附着在他身上。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正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也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纵观历史,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名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白居易《竞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刘禹锡《竞渡曲》)

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和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端午节的内涵还在不断延伸,其承载的爱国精神却始终不变。爱国仍然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精神诉求,催生了社会成员巨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关怀年轻女子的节日人伦

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除了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习俗外,端午节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萧放认为,对年轻女性的关怀是端午节日人伦的重要表现。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躲端午”的习俗也与年轻女子有关。“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此习俗似在宋代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嘉靖《隆庆志》亦记:“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有《滦州志》云:“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她们带着幼儿回娘家。

萧放表示:东亚其他国家的端午也有类似习俗。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这天,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面跳圆圈舞,称为“祭”。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朝鲜小儿的这种打扮,称作“端午”。由此可知,端午作为女性节日,特别是小儿的避忌日,是整个东亚地区的通俗。

唤醒更多的端午记忆

端午还在继续。

从起源和习俗来看,端午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形式,所包含的礼俗和视觉元素也非常丰富。这些正是端午千年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萧放认为,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的节俗传统,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

然而,眼下随着商业化的泛滥、西方文化的侵蚀,加上对民俗文化的忽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元素却难以得到充分的阐释。一些人对“洋节”追捧有加,却对民族节日不感兴趣。

2008年,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那么当下,我们要过怎样的端午节呢?

“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萧放表示,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同时,当代社会的变化又给民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只有将当代人们的情感、欲求融进传统节日之中,传统节日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端午;习俗;神话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72-01

一、了解端午节习俗的神话内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端午节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义,而端午习俗则是这些丰富的文化意义的载体。

端午习俗的若干要素来自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神龙信仰和法术观念,它们在这个节日中出现,表现了人们通过节日活动禳灾祛疫的意图。这其实是传统节日趋吉避凶的总主题的若干表现形式。

端午节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卫生和体育的节日。人们根据当时和当地的条件采取多种措施防病治病,举办赛龙舟的活动。这些与古代送灾驱疫的信仰和祈福保平安的朴素愿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首先要在信仰层面加以理解。但是这些习俗不仅包含较主观的信仰,而且包含对于维护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具有实际功效的活动内容。越是到近现代,这个节日的仪式性、祭祀性的分量越轻,而竞技性、娱乐性的分量越重。

端午节是一个表现传统伦理、增进社会团结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用菖蒲、艾叶装饰屋宇,长幼之间通过时令物品的馈赠、服侍、佩戴而表达家人之间的关爱。人们在这段日子走亲串友,特别重视姻亲的交往。端午节是儿女、尤其是女婿必须看望岳父、岳母的三个大节之一(还有年节和中秋节)。村社之间的赛龙舟,既加强了村社内部的凝聚力,也强化了村社之间对于大家所属的共同体的认识。竞争是互相联系的一种方式,而且大家竞争的是一个共同承认的荣誉。

端午节还是一个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主要纪念和传扬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只有通过端午习俗的表现形式,了解端午习俗的神话内涵,才能更好的了解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端午习俗及其神话内涵

(一)广泛采用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梦粱录·五月》记菖蒲厌胜物说,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辟邪;直到现代的日本和韩国,都仍然保留着这个方面的习俗。

(二)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等等。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现在日本在端午节为家里的男孩子悬挂五彩旗帜,是此俗流传到今天的一种变异。

(三)用符图驱邪

《后汉书·礼仪志》云:“五月五日,朱索一色印为门户之饰,以止恶气。”宋代及以后大行“天师符”。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午贴在门楣上辟邪。

(四)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

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

(五)吃粽子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

(六)划龙舟或赛龙舟是民间过端午节的高潮,是会让整个地方狂热起来的竞技

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到“是日,竞渡,采杂药”。隋代杜公瞻注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

隋代的舟楫竞渡颇具规模,只是尚无“龙舟”之说。唐代的竞渡使用龙舟,并有夺标的制度,与近世无异。

关于龙舟与竞渡,清代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有详细的描述:

龙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为一市。先于四月晦日试演,谓之“下水”。至十八日牵船上岸,谓之“送圣”。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四角枋柱,扬旌拽旗,篙师执长钩,谓之“跕头”,舵为刀式,执之者谓之拿尾。尾长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谓之掉梢。有“独占鳌头”、“红孩儿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两旁桨折十六,前为头折,顺流而折,谓之“打招”。一招水如溅珠,中置戽斗戽水,金鼓振之,与水声相激。上供太子,不知何神,或曰屈大夫,楚之同姓,故曰太子。小船载乳鸭,往来画舫间,游人鬻之掷水中。龙舟执戈竞斗,谓之“抢标”。又有以土瓶实钱果为标者、以猪胞实钱果使浮水面为标者,舟中人飞身泅水抢之……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

这里除了赛龙舟夺标的描述,还说到请神、供神的做法,看来这也是其中一项重要习俗。赛龙舟还是一种地区组织活动,其地区规模有时大至县市一级。

(七)姻亲交往

近世的所有节庆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至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

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一是媳妇回娘家,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

三、对传承和发展端午习俗的建议

端午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所留存,尤其在比较传统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一个大家必须过的大节。但是,与传统相比,这些恢复是分散的、局部的、支离破碎的;与新时代的需要相比,这些恢复是随意的、盲目的,与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标准不能衔接。

我们认为端午习俗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得到恢复,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它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内涵使它在当前显得比其他节日习俗更有复兴、发展的潜力。关键是要注入新的资源,给予新的舞台。

对于各地的端午习俗,当然要鼓励多元发展。在乡土社会,有可能恢复当地的本来面目,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在城市社会,有必要以新的物质条件来表现端午习俗的传统。实惠的粽子进城了,吉祥的香包也可以进城。情人节的玫瑰是很大的生意,端午的香包也可以是很大的生意。最重要的是,赛龙舟也要进城。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第4篇

端午节的起源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第5篇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年端午节起源由来及传统风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由来1、一是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二是纪念伍子胥说。

此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忠良之臣,原为楚国人,后投奔吴国,因被人陷害,被吴王赐死。临死前,伍子胥说:“我死后,将我双眼挖出挂在吴国都城上,以看越国灭吴。”吴王闻听大怒,让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马革里,在五月初五这天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三是纪念孝女曹娥说。

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其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了纪念她的孝义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

4、四是吴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

端午节的风俗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2、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5、系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为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时期崇敬五色,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克,蕴含着吉祥如意。所以端午节那天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绳不可以弄断或者丢弃,据说佩戴五彩绳的孩子可以消灾避难,以防蛇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