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方面

生活方面

生活方面

生活方面范文第1篇

Red!红色,代表开放、热情。校园生活就是红色的生活。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蔼可亲的老师,集学与玩一体的课堂,好奇、好学的同学们,构成了校园的一点一滴。课堂积极、课外活跃是我在学校的性格。在学校里,我交到许许多多知心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和睦相处。学校是我们另一个家,老师是我们另一个爸爸、妈妈。尽管在学校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是我然感受到校园的热情和温暖。

Orange!橙色,代表开朗。精彩的橙色生活当然在家里。我在家里可闲不住,经常“没事找事”。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哦!我在家里会做些家务事,还经常做些小手工,左贴右剪一大堆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呵呵,不要见怪,我就是这样。在家里,我就是这样一个转不停的“活机器”。但是,我喜欢这精彩的橙色家庭生活!

Yellow!黄色,代表活跃、鲜明。音乐就像那耀眼的黄色。指尖轻触黑白钢琴键,一个个优美的音符跳出来,汇成一条音符的银河,缓缓流淌。我沉醉在音乐的银河里,是那么舒服,使我放松。音乐的银河多么美妙,我可以尽情地遨游。哦,这是我耀眼的黄色弹琴生活!

Green!绿色,代表充满生机、悠闲而宁静。但是绿色生活,还需要环保。如今,地球母亲已经奄奄一息,那一抹绿,好像不复存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和塑料制品,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这不就做到了最基本的环保了吗?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一起做环保,共创绿色家园!

Blue!蓝色,不浓不淡,颜色恰到好处,让人一见就感受的丝丝缕缕的暖意。蓝色的生活,在我那可爱的老家。早晨,与小鸟为伴一起去小树林玩,寻找快乐的音符。甩起一朵朵水花,晶莹的水珠溅到脸上、手上,凉凉的,舒服极了!中午牵着小伙伴的手,一路的欢声笑语,跑着、跳着、笑着一起去疯玩。下午,提着小竹篮,担着大竹筐,来到龙眼林里摘龙眼。傍晚,吃着龙眼满载而归。晚上,万籁俱静,甜蜜地进入梦乡。多美好的蓝色乡村生活!

Purple!紫色,柔柔的,高贵淡雅。我的印象中,紫色很可爱,就像学习的生活。我喜欢学习,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文,喜欢关于学习的一切。我求知若渴,仿佛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印在脑海中。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们还要勇往直前!为了学习,为了目标,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吧!

生活方面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媒体 生活方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社会影响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网络媒体的兴起在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积极作用的同时,究竟有怎样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应该如何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网络媒体、生活方式及内在关联

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这传输平台,以多媒体为辅助传播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它通过搜索、操作、编辑、存贮、交换等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兼容的目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既综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传播内容上,朝着丰富性、高速化、专业化发展;传播方式上。信息双向交互、个人化特征日益突出;传播功能上,呈现出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色。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制约着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个人情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生活方式所要回答的是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在不同的意义层面上,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社会学上,生活方式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利用生活资料的方式;在心理学上,生活方式是自我认同的表达;在人类学中,生活方式生动地表达了特定的种族特性。Feldman和Thielbar(1971)把生活方式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现象;生活方式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核心生活利益;生活方式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表现出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会阶层、宗教和其它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等。而网络媒体,作为当今科学技术的体现,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网络媒体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彰显了个性自由;增强了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深度;改变了消费观念,使网上购物成为新时尚;打破了传统教育封闭的办学模式,网上远程教育成为主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1、价值取向上:重个人轻他人而弱化伦理道德规范。在网络媒体的世界里。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在相对的价值观里,没有了惟一正确的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传统的力量被削弱。由于网络媒体时代更注重个人的传播,且网络又是海量信息的存诸地,网络媒体的伦理道德也因此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网络媒体在重构现代多元价值观的同时。把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生活也解构了,不少人摒弃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此外,网络媒体的商业化诱导人们的文化需求,使人们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一些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也腐蚀着人们,影响人们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2009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在5、6号两天的新闻联播里重磅曝光19家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其中百度、谷歌两家搜索引擎成为焦点。而国内四大门户也赫然在列。19家网站几乎占据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均是业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网站。由此可见,互联网内容低俗之风已经极度泛滥。低俗之风一旦受利益驱使,并成为常态盛行,道德观念也就不成为束缚了。

2、交往方式上:隐秘性、虚拟化使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同上交际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隐秘性。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网络的自由带来了人的主体的多角色化,也导致了人的基本的“身份丧失”。

网络交流的另一特点,就是其虚拟性。它的虚拟性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没有身份、地位、甚至姓名和性别的社会性标签,网上虚拟社区、聊天室的出现。给在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没有束缚的交流方式。满足了人们无限沟通的欲望。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人们上网心态的虚拟化,网络上的人被简化为虚假的名字、甚至一个符号、一个IP地址,交流的不真实使人们的交流缺乏可信度。

因此,网络交往方式的隐秘性及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淡化。网络交流使人们扩大了交流的范围,也同时缔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独立、更自由的方式,它使我们的交往对象空前广泛的同时,也使我们的交往对象空前泛化。

3、消费方式上,奢侈性、个性化而主体性被削弱。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显现,人们通过消费满足自身物质、精神文化上的需要。目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一部分人中抬头,他们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价值;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文化消费,重视目前享乐,忽视精神价值和人的发展。这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目前在中国已有种种表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在网络媒体的导引下,人们进行各种“个性化”消费,实际上,这种“个性化”仍然是在受控于传媒的宣传,并非体现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等真正意义上的个性。

网络媒体直接将大众引入一个符号化、影像化了的物质世界,在这个虚幻的物质世界中,不再是消费者的需要左右生产者的生产了,而恰恰相反,生产者通过传媒的宣传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大众,使大众以为自己需要而去购买。可以说。网络左右着大众进行“与众不同”的消费。网络媒体削弱了大众在消费过程中的主体性。

三、加强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

由于网络媒体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和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及着眼于人们较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大。

我们所提倡的现代生活方式,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其基本内涵是“文明、健康、科学、优雅、节俭”。因此,避免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确立,成为当前网络媒体的重要责任,我们认为,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引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网络媒体要引导人们构建具有道德精神的生活方式。

由于现代生活转型与多元文化冲突使现代人常常出现个体自我价值与外部表现价值的分裂、个人行为与道德观的分裂、自我情感、欲望、信念等多种心理要素的分裂,甚至导致一些病态的心理和违反道德的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或边际

人格。人格与道德精神具有内在联系。并且总与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相伴随。反过来,道德精神的形成又充满着复杂性和可塑性。因为道德约定潜藏在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里和日常生活方式中。它经过反复的冲刷、筛选,个体道德意识的自律性才能得以产生与发展,才会摆脱外在道德要求的强制性与被动性。道德有一种心理暗示的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他律或道德的潜在约束力有时丝毫也不亚于法律的约束。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和现实社会一样,必须受信息化社会特有的法律约束和遵循网络道德。因此,要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从道德上约束人们网上的“可为”和“不可为”。

网络媒体要通过大量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科学向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加强道德建设。用道德的力量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貌的修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固化到人们个体的人格中。使其从内心深处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尊重自己。

2、网络媒体要引导人们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生活方式也是某种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它内化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以具有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的形式整体传达出来。文化所铸成的人们的心理结构和思维定势,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文化决定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不仅要从物质层面去享受生活,更要从精神层面去享受生活。不仅在事受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同时从中去获得美感和知识,在物质需求之外,更多地享受文化教育的熏陶等消费。

网络媒体的商业操作导致了文化的庸俗化。商业操作的结果,固然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挤占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得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消费文化。网络媒体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应该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态度,大力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3、网络媒体要引导人们构建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面范文第3篇

一、我区城市贫困居民的概况及其生活状况

区是老工业基地,非农人口近60万人,困难企业150多家,下岗失业人员多。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我区得到较好落实,我区城乡居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绝大多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但经济再发达,也有贫困群体,贫困问题是世界共性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企业下岗、失业机制的启动,大量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社会保障体制转型的滞后,失业救助的力度不够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得到的救助有限或根本得不到社会救助而沦为贫困者。说明城市新贫困的实质是适应体制转轨的失业型贫困。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区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政府的贫困政策也主要是针对农村贫困,当时城市贫困居民占城市人口的比重很低,主要是“三无”人员(指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90年代以来,同全国一样,我区城市贫困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城市贫困人员日益增加,贫困群体的规模较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主体,城市低保是城市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兜底安全”。截至4月底,我区城市居民家庭最低人均收入低于170元的低保对象已达13737户42002人,其比例达到全区非农业人口的11%。其中在职职工1845人,失业人员33769人,离岗职工3487人,离退休人员370人,"三无"人员31人,企业干部357人,重点优抚对象785人,其他人员1012人。因其他原因未能纳入城市低保的贫困人员404户人。

二是城市贫困群体构成有新的变化。目前城市贫困人员的主体除了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外还有下岗和失业职工及其家属,且中状年较多。贫困群体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三无”人员,即长期以来由政府民政部门救济的社会救济对象;

第二类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70元贫困线标准的居民;

第三类是贫困在职、下岗人员以及退休人员,即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退休人员领取退休费或养老保险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170元的居民;第四类是残疾、疾病等其它原因造成的贫困居民。

三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有所加深,生活相当艰难。这部分人不仅是收入很低,而且生活的安全感比过去大为降低,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其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的人对前途缺乏信心。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人们“相对贫困”感的增强,对社会心理造成很大冲击,相对剥夺感较强,有一定不满、悲观和逆反情绪,如引导不好,容易引发。?

四是产生城市贫困人口的原因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城市扶贫解困将有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这次从脱贫可能性方面对低保对象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全区短期内可以脱贫的人占低保对象总数的40%;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有希望脱贫的(子女成绩好、有望上大学或子女即将成人等)占总数的30%;短期脱贫无望的(病残无力、好逸恶劳)占总数的30%。

按我国通行的贫困概念,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别。在我区绝对贫困人口在现行政策下已基本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实现了“应保尽保”,已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困境,但其生活仍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贫困家庭实际收入低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次调查表明,贫困家庭收入极为低下,相对贫困程度日益加深。据统计,2005年我区贫困家庭人员月均收入为175元,仅占我区人月均收入的%,贫困家庭不仅就业者收入低,而且就业人口少,家庭就业面为45%,低于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贫困家庭人口户均为3。9人,比平均人平多人,每一个就业者要负担3。1人,比平均水平多负担1人。

(二)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仅仅维持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低水平阶段。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亦极为低下,总体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状况,享受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受到明显抑制。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食品的需求以吃饱为主,膳食结构远远未上升讲求科学、营养、合理的水平上来。贫困家庭每户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高达5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从其消费量来看,粮油主食消费与平均水平相关不大,但肉、禽、蛋、水产品等副食的差距甚大。这次调查中,平常大多买最便宜的素菜吃,有的去捡菜帮子度日;有20%的家庭每周才能吃到一次肉。

二是衣着支出数量少、档次低。每年在衣着方面的消费平均仅100元左右,有的家庭除了给长身体的孩子添置衣物,自己则不添。

三是耐用品消费量少质次。目前城市居民家庭已普及的日常生活必须的耐用消费品中,调查中有40%的贫困家庭没有洗衣机,30%的没有彩电,即便是有这些电器的家庭,也大都是使用了多年,接近或超过淘汰的年限。而其它高档耐用品如空调、移动电话、微波炉等拥有量则更低,四是住房状况差。有没有房产是反映居民贫富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查表明贫困家庭60%有自己的住房,租房占40%;住房质量和居住条件明显不如平均水平,绝大数住普通平房和简易楼,有的还是搭棚居住,其中三分之二贫困家庭使用公用自来水,无单独卫生设备和厨房等配套设施。

(三)家庭无积蓄,负债较重,抗御生活风险能力极其微弱。尽管贫困家庭尽量压低消费水平,但绝大多数家庭仍然没有任何节余,我们这次调查的贫困家庭中,60%的家庭有数量不等的借款,多在千元以上,最高的上万余元。大多数贫困家庭维持低水平的收支基本相抵,甚至寅吃卯粮,收不抵支,许多消费受到抑制,抗御风险能力极其微弱。许多困难家庭反映最怕的是过“三关”:生病关、子女上学关、年节关;他们最发愁的是无力承受日益加重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有70%的家庭反映享受低保后治病、上学仍有很大困难。

一是教育支出超出贫困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同样重视子女教育,大人节衣缩食也要尽量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但高中以后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学教育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二是医疗保健问题突出。贫困家庭成员生活处于贫困之中,营养状况差,生存压力大,患病率也往往高于其他家庭。调查中体弱、有慢性病、严重疾病的占25%,有残疾的占18%。近年来,医疗制度的改革,个人负担医药费的比例逐渐升高,医药费、治疗费大幅上涨,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导致其承受大病风险的能力更为脆弱。

目前,贫困人群在就医中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是较高的“就医门槛”,被迫放弃治疗;

第二是因医疗费用高,被迫中止医疗;

第三是无法承担长期或巨额费用,导致治疗不完全、大病得不到充分治疗,被迫拒绝接受治疗。

形象地讲,一是“看不起”,

二是“治不起”。

调查显示,贫困家庭一般患病后,50%的自己买点药吃,30%的到街道诊所看病,20%的小病不看,大病能拖则拖,甚至放弃治疗。

二、产生城市贫困群体的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居民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体制和政策变动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家庭和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历史方面的因素,而且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

(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大面积下岗和失业,是贫困人口增加的直接根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和产业调整及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问题和弊端日益暴露,国有企业严重冗员、效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发挥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更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一些企业被迫破产、停产、半停产、转产或被兼并收购,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剧增。如米公办事处辖区破产、改制企业有46家,现有城市低保对象1220多户4000余人(其中失业人员820户)。因收入等原因未能纳入城市低保的贫困人员19户。企业改制后职工下岗、失业导致辖区范围内3000多户收入偏低,其中800多户家庭人均收入仍在170元以下。市直大型企业合力集团,单位改制迟迟不能到位,致使该单位100多户家庭无收入,区属企业如锡达服装厂,单位改制后无资产变现,由于单位位于铁路边,单位无资产变现,改制无法进行,这些职工家庭大多论为贫困户。

(二)企业效益低下,职工收入低,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是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受旧体制束缚的行业和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影响了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特别是资源利用和竞争的不平等,一些行业和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政策,企业职工收入低,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而且有的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打工辛辛苦苦一个月才得到400元左右的报酬,不如一个月吃170元低保,有的还不能按月领取劳动报酬,甚至有的行业和企业不景气,对职工乱罚款,扣发、拖欠职工工资,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职工家庭收入和就业积极性。致部分职工家庭收入下降,成为城市贫困人口。如汉汉办事处某特困企业公司欠债高达_万元,其中欠职工工资_元、失业保金、养老统筹金、退休职工工资、下岗职工生活费,欠在职职工医疗费_元。

(三)劳动力供求结构脱节失衡,就业环境低迷,是部分人生活陷入贫困的原因之一。多年来,我区对企业扶持重点是“抓大放小”,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就业岗位增量增长趋缓,国有和集体单位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而吸纳就业最多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步履维艰。加之政府财力有限,投入力度不够,使下岗再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不畅,供求脱节。另外,城市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的青年剩余劳动力,无疑对城市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全区城镇今年需要就业人员达到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需要转移,而全区新增就业岗位只有个。调查显示,在贫困家庭的劳动人口中,半数以上处于失业、下岗、待岗、长期病休、提前内退、待业等状态,是正常就业人口的近3倍。而他们中夫妇双方都下岗或失业的占1/3,不少人下岗在3年以上,基本耗尽了家庭的所有积蓄。

(四)城市“三无”对象作为特殊弱势群体,生活相当艰难。据调查核实,全区有城市“三无”对象31人。这部分“三无”对象有以下特点:一是年老且体弱。“三无”对象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15岁;81周岁以上17人。这些人年老体弱,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是生活能力差,常年靠他人照顾。三是常年有病,医疗费难以自己承担。大部分“三无”对象由于年岁高,患有老年痴呆、白内障、高血压、心脏病、中风、气管炎等老年常见病,有的患有糖尿病、精神病等,常年有病的有21人,他们吃药治疗费除了主要依靠政府每年150元--300元门诊医疗救助外,还靠临时医疗救助、省吃俭用、社区捐助、靠亲属帮助点来治疗吃药.从调查看,“三无”对象均未住过院治病。四是无生活来源,生活完全依靠政府的救助,大部分无私有住房。完全依靠政府每月340元的城市低保金生活,再加上节日临时慰问品,衣被有时靠社区、亲戚捐赠。

(五)城市居民的个人与家庭自身条件限制,也对贫困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区的贫困家庭由于缺少住房或子女无工作收入等原因,成年子女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较多。有的家庭多个成员甚至几代人同在一个部门、单位或行业工作,失业、低收入或者几乎没有收入的待岗,有时就是整个家庭或家族同时面临的困境,共同的贫困使家族成员之间丧失了互相帮困的可能。由于家庭人口越多,就业者负担的人数多,家庭负担过重,贫困率就越大。家庭成员自身素质低,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也是致贫原因之一。比如部分“4050”人员,因受年龄、教育程度限制,无劳动技能,就业环境更为严峻。特别是少部分贫困低保人员还爱面子,安逸现状,懒惰。他们认为一旦享受低保就是终身享受,总认为国家是靠山,只要国家保着没有忘记我们就行,吃不好也饿不着,每月等着低保金生活,宁肯过清贫的日子,也不主动到劳动就业部门求职登记,寻找就业岗位.这次调查的贫困家庭适龄就业者中,初中以下的占70%,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学习新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主观上择业观念陈旧,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失业、下岗人员求职观念上误区,放不下城里人的“架子”,脏活苦活不愿干,对收入期望过高,被动等靠国家和企业的依赖思想依旧,成为再就业的无形障碍。

(六)某些特殊类型的家庭也易于产生贫困人口。

一是“农转非”家庭。由于国家重点工程或城市建设占地等原因,原以农业为主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因其自身文化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就业或只能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特别是成建制由“村改居”的家庭困难尤其突出。如王寨办事处贾洼社区,全社区居民人口1657人,其中有1257人农转非户口还没有落实好,使8%困难居民因户口问题而不能纳入城市低保,只能享受每人每月10元的农村特困定期定量救助.

二是残疾人家庭。他们作为特殊的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屏襄门办事处回龙寺社区残疾家庭刘新亮,一家三口人只有一只眼睛(夫妻均是盲人,姑娘一只眼睛,现在17中上学),生活极度困难,需长年救助扶持。

三是长期病患家庭。如清河口办事处明晶巷社区居民李华,夫妻二人原襄阳县农机公司下岗工人。李华患乳腺癌十多年,现已扩散至脑部,丈夫下岗照顾她,女儿在上学,也有病(甲腺)。全家仅靠300元低保艰难度日,因无钱医治重病李华说只好白白等死。

四是单亲家庭、不良家庭。单亲家庭主要因家庭就医、子女上学致贫。不良家庭主要因好逸恶劳、打架斗殴,违法犯罪,特别是“两劳”回归人员,因受年龄、教育程度限制,无劳动技能,就业环境更为严峻。

(七)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和不健全,是贫困人口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保障能力有限。城市低保这道“兜底安全”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贫困人口基本生存要求,不可能解决基本发展需求;

二是保障水平低。有关数据显示,贫困户除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发放外,其它两条保障线仍存在较大漏洞。

三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最低工资等保障政策未完全到位。如定中门50名下岗再就业职工中,月工资在300元以下的18人,300~500元17人,20%的职工工资低于17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该街100名下岗失业人员中,现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的仅有人,未办理养老保险的有人,参加医疗保险的10人,未参保的85人。

四是由于国家税收、住房、金融、福利等政策的不完善,社会再分配机构宏观调控的手段在改革进展过程中似乎明显滞后,加上物价上涨,因此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使社会分层日渐明显,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必然导致社会弱势群体收入的降低,使贫困显性化。如长虹路社区工人新村30多户居民住房管房,自2002年房租价上涨以来,市房管部门只对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按新涨价标准收取房租,对其他居民住户要么收不起来,要么按原未涨价标准收,低保对象未真正享受到优惠政策,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

(八)因历史或其他等种种原因未能纳入城市低保的贫困人员。我们这次调查的贫困家庭中,有一部分是上世纪70--80年代全家搬到市内各县,志愿下乡支援农村经济建设的下乡返城人员。特别是清河口、屏襄门辖区部分下乡人员返城后,因家庭成员变化大,没有定居点、没有户口、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而贫困,但因城市户口未落实好(目前属于暂住户)无法办低保。特别是全区有325户下乡返城户在河堤边自搭建简易房屋住,生活相当困难。如梯子口社区居民邹新德,原市航运公司船民,下放返城后,现一人在河堤边住一间平房,(其妻去世,子女都已在外地成家)。他患有肝硬化,无钱住院治疗,但因返城后户口问题未解决好,而迟迟未能享受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

另外,有不少居民家庭表面上从工资、经济收入上看,已超出了低保标准,但因家庭中长年有病或子女上学而陷入贫困,甚至负债累累。如中原办事处幸福小区社区居民汪明英,患尿毒症18年,现双目失明6年,夫妻双方原均是市飞环印务有限公司(现大州广告服务公司)职工。汪明英每月460元退休工资,丈夫内退工资230元,儿子在湖北大学上学(五一到医院检查也得了糖尿毒),母子二人因需大额的医疗费用,因不是低保户而不能享受大病医疗救助。

三、解决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困难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我区实行了包括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扶贫帮困、亲民措施,在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7年实施以来,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担起了扶贫帮困这份沉重的社会责任。在这次调查中,60%的贫困家庭反映其生活来源主要靠低保金。但总的来讲,全方位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社会救助的法制不够健全;社会力量对城市反贫困工作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反贫困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还相当低;低保制度本身在如何科学核定保障标准、准确审定保障对象、积极促进低保对象主要脱贫致富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了全面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困难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加快建立城市救助工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城市救助体系应当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贫困居民得到多方面的照顾,走出贫困。根据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扩大就业渠道和就业面为根本,通过就业帮助贫困群体脱贫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要“两手抓”,即一手抓生活保障,另一手抓促进就业。促进就业是积极、根本的脱贫手段。对贫困的无业人员来说,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高过其他群体,在享受“低保”与就业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通过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必然的途径。

1、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其实现就业。建议政府把职业培训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措施,加大对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免费对贫困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工单位提供所需的各项技能培训。区就业培训中心要及时掌握市区内用工单位所需用工人员情况,以此来开设、调整培训项目,广泛开展职前、职中、职后以及委培、代培等全方位培训服务,组织有针对性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创业培训。

二是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就业面。目前,樊城区就业培训中心是全区唯一一家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现在工作人员15名(其中教师7人),承担着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但随着失业人员的增多,就业形势严峻的实际,现有的培训中心已不满足需求。建议区政府在就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樊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隶属就业部门管理。

三是加强“创业意识”培训,增强就业者信心。针对一部分贫困人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拉不下面子”、“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建议把“创业意识”作为培训的一项内容,帮助贫困劳动者进一步树立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掌握创业所必备的工商、税务、金融、劳动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办企业的优惠政策,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同时,采取“退保”措施增强其就业观念。比如在享受低保人员中,对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公下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因不愿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一年内不能实现就业的,停止对其发放低保金,增强有劳动力的低保对象实现就业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主动性。

2、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我区优势资源,目前我区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要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建议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利用中专、技校招生的现有教育资源,免费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3、坚持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多方提供就业岗位。

一是招商引资与安排就业相结合。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与招商企业协商用工事项,针对招商企业的性质、用工需求,可采取专业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安排其培训人员就业,并在就业上要优先考虑本地的失业群体。比如沃尔玛商业广场、开放广场等一批引资企业,在其招工用工上,可由政府出面与其协商,同时协调税务、工商等部门,以其安排就业人数适当对其进行减免税收。

二是加大再就业各项优惠配套政策的落实力度。建议区政府积极协调各企业用工单位,安排本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比如企业招用残疾人、下岗职工就业,按有关政策给予一定税费减免和一定优惠政策。

三是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大力发展小企业和各种“非正规就业”。特别是对于餐饮服务业、民营企业等就业人员多的行业和企业,建议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有关用人单位雇佣失业人员。

(二)以促进低保对象脱贫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相应调整低保政策,使之有利于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低保是困难家庭暂时的支撑点,为鼓励贫困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再就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低保政策:

一是必须把是否有就业意愿及寻找工作的行为,作为其能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前提条件。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在申请低保前需要首先提供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职业介绍机构联系就业岗位的记录。如两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机构或者街办社区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将不予审批其低保申请或取消其低保待遇。

二是实行低保救济渐退制。低保对象找到有收入的工作后,可根据其收入的多少,酌情逐渐减少其已经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而不是一有工作就当即全部取消其低保金;再就失业后及时恢复低保待遇,以免扼杀其就业积极性。

三是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定期参加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公益劳动,树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

2、进一步巩固低保动态管理成果,完善重点对象分层保障制度。按照“标准制订科学化、申报审批程序化、审批过程公开化、资金发放社会化、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加强管理,切实加强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完善低保对象进出机制,既做到“应保尽保”,又做到“应出尽出”。特别是在严格执行保障政策、控制保障人数的同时,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层保障,提高保障水平。对家中有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大病重残患者,家中有正在上公立学校的子女且学费明显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夫妻双下岗且需要供养无收入高龄老人的三类家庭,视具体困难程度适当提高补助金额,缓解他们因病残或子女上学而出现的生活无着落问题。

(三)出台救助政策,建立综合性城市贫困救助体系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只能维持生存的最低标准,要解决贫困居民家庭深层次的困难,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构建综合社会救助体系,为贫困低保户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出台配套救助政策。比如武汉市结合低保出台了以下政策:

一是低保户子女义务教育期间免交杂费,并每学期给小学生补贴50元、初中生补帖100元书抄费,普通高中生减免杂费和补助课本费;

二是低保户每月补贴水费5元;

三是使用管道煤气的低保户每月补助7元;

四是对低保户提供廉租房;

五是低保户在7城区17家指定医疗就医实行“一免两减”(免挂号费、床位费减免50%),同时,对“三无”对象另外每人每月补助30元医疗费;

六是对那些尚不能纳入低保或已纳入低保的特困家庭,采取临时救助的办法来解决其困难。以上6项合计全年支出近4000万元。

建议我区也出台相关配套救助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教育救助。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贫困家庭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应减免绝大部分学杂费和书本费,在高中阶段减免部分学杂费和书本费。同时,利用目前中小学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设立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的“平民学校”;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在中小学校设立招收成绩优异贫困生且收费低廉的“宏志班”。

二是医疗救助。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实行送医上门,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卡,持卡群众就医免门诊费,药费和治费用也可减免一定费用;设立专门为城市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惠民医院”(慈善医院)或“惠民诊室”,不以赢利为目的,减轻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设立定点医院,贫困家庭持低保证享受一定的医疗费减免;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对低保家庭无力承担的大额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的报销补助。

三是住房救助。鉴于我区房改部门对公房只有评估而无审批、办证的职能,对于贫困群众住房问题,一方面积极配合市房管部门开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调查,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尽量使我区最低收入家庭进行市房管部门的政策笼子。

四是临时救助。建议由财政单独列支或从低保资金中按5%左右的比例划拨一定资金,用于对有以下情况贫困家庭实行临时救助:按现行低保政策进不了低保但生活确定困难需要救济的;因火灾车祸等突发性事件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困病需要一次或多次大额救助、单纯依靠低保金不能帮助其解决困难的。

(进一步调查摸底,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在调查过程中,城区低保基本达到了“应保尽保”,但也还存在一些因其他原因没有纳入底保范围的贫困人员。比如,清河口办事处在汉江河堤附近居住在江边的“下放户”,因历史的原因,他们回城之后,没有定居点、没有户口、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生活比较贫困,并多次到市、区上访,造成全区不稳定因素;王寨、柿铺办事处由村改成居委会的部分贫困户,因村改为了居委会,身份由村民变为居民,根据城市低保有关条例规定,享受城市低保的对象是非农户口,这一部分贫困人员又不能纳入低保的范围,生活困难。因此,建议区政府对返城“下放户”生活困难的,特事特办,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王寨、柿铺社区的特困户,协调公安部门将其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并尽快纳入低保范围。)

(四)以社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城市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平台,是一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首先,依托城市社区平台,构筑统一的社保信息网络,对社会保障工作实行微机化、网络化管理,它不仅能使各项社会保障对象和保障资金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还能有效地杜绝具体共和出现的疏漏和可能发生的不正之风。

其次,它在保障城市特殊贫困群体上基本生活,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服务要求,大批量地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失业者求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随着社区平台的不断完善,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在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中实现了再就业,并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开辟了广大下岗职工服务社会、造福他人、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

因此,建议区政府以发展社区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与解决困难职工群体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方法可以采取“四个开拓”:

一是开拓社区管理岗位。结合社区居委会改革调整,公开招聘录用一些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的下岗失业人员,承担社区管理工作,给社区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生活方面范文第4篇

(2021年2月3日)

从6个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努力的方向。现将具体情况剖析如下。

一、2019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情况

2019年本人查摆问题共4个方面10个问题,认领班子查摆的问题13个,本人在2020年工作中认真对照查摆和认领的问题进行了整改,有6个问题作为常态化坚持,其它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完成。

二、2020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往往感觉理论学习是软指标,缺乏主动性、自主性和学习热情,往往是“要我学” 没有内化为“我要学”。总觉得自己是基层干部,干好本职工作就好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只要不踩红线就行了,在工作中按时请示报告制度,面对社会上、网络上出现的谣言和错误言论不抵制、不斗争,认为两面派、“两面人”不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缺乏主动性与斗争的意思,存在老好人思想,开展工作力度不够,思路不够创新,基本上是按部就班、没有新意,缺乏全局观眼光,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周全,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很大弱化,思想上存在“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在落实“两个维护”上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够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深入、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决策部署学习不够充分、认识不够全面,有时候存在一知半解情况;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决策部署指导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学习运用于工作实践,在“做实”上做得还不够,习惯于开开会、学学文件、写写体会等常规化的学习方式,对如何结合工作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决策部署指导实践研究不深,未能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学用脱节的现象。

三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贯彻不够。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中,更多的时候盯的是关于目标考核的工作和迎检工作,对于一些软指标,往往只是落实在文件中,会议上,没有以“钉钉子”的精神,钢性抓好落实,注重了我的贯彻过程,没有关注到各村两委的落实情况,存在打折扣现象。

四是抓工作的韧劲不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中,往往是上面要求抓什么我就抓什么,过了就过了,面对经常性常态化工作,长抓不懈的韧劲不足,没有一抓到底,常态开展。

五是履职尽责担当意识不够。在工作中“副职”思想严重,往往觉得思考、谋划工作是党委书记、镇长的事情,我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就好。做为柳林镇党委副书记,助手意识淡薄,主动担当、思考谋划工作意识不够,没有在工作中给党委献好计,谋好策,分担不够。

六是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够。对于分管党建主要分管领导,大多数情况下,结合党委时节工作过问业务工作多一些,对支部建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过问少、关注少。在帮助各村支部想办法、提措施、抓落实、全力推进支部党建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好。

七是对纪律极端性认识细化不够。在纪律面前顾“大”而不顾“细”,在大事大非,重大问题面前,本人能够做到头脑清醒,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但在“细”处认识不够。

八是意识形态警醒不够。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性的工作,作为分管领导,在政府、群众、干部矛盾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敏锐性不够,警醒、分析、防控等问题研究不深,在面对时节性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力度不大,今年来共出现多起信访事件,影响柳林镇的形象,更可能给区带来了负面影响,做为分管领导有主要责任。

九是党性锤炼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在面对复杂群众群体中,错综复杂的无理要求越来多,在耐性宣传,解释过程中,换位思想不及时,自我内心化解矛盾不够,有时候内心有冲动,生气现象,不利于化解处理事情。

四、产生问题的根源

对于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本人非常重视,对照各级通知提出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深刻的党性分析和全方位透视,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自觉性不强。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满足完成本职工作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被动地去学习,而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理解性地学习。通过近期对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对基层党建工作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对深层次的问题研究考虑还不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二是宗旨意识不牢固。未能在思想上关心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联系群众,行动上照顾群众;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缺乏急群众之所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的民本思想;没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至于宗旨意识出现了情况。

三是求实作风有所淡化。错误地以为,只要循序渐进,按照上级要求处理好平常事务就可以了,只求一知半解、未能精益求精,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意识有了差距。没有把凡事探求就里、多到群众中听意见找办法的求实作风传承好、实践好。

六、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将针对自身问题和不足,紧盯自身问题,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紧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找准着力点,狠抓关键点,以持之以恒的努力逐项抓好整改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学习。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紧密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统筹谋划,坚持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围绕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防止出现学习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履职本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观念,突破原有的经验主义束缚,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面对新形势,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握规律掌握情况,不断创造新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效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上级的决策部署到实处。破除守成思想,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新思路,创造性地推进新时期基层工作方法。

生活方面范文第5篇

一、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那天》一课,同学们都清楚,如果的话,全家就会皆大欢喜,但当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情节的冲突,提出:作者的父亲中了梦寐以求的时,为什么全家却心事重重?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的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讨论后,才知道原来真正的是父亲的同事库伯,而这的奔驰汽车,父亲完全可以占为己有,因为外人都以为是父亲中了彩。全家人心事重重的根本原因是违背道德信义占有这辆汽车呢?还是遵守道德信义,把这辆汽车还给库伯呢?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读读、想想、议议,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人生价值的讨论,让学生懂得人应有志气,人穷应志不短,金钱有价道德无价。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自然的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以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仍以《那天》为例。当作者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激动地说:“可库伯是有钱人,而我们家穷呀。”这一情景中的“激动”,很多同学都体验过。我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通过学生的体验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了解“激动”是什么意思,再问作者的激动的情绪表现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快发现作者由于“激动”,话说得不完整。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把作者的话补充完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情感体现出来。结果,学生个个投入并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三、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她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以《那天》为例。当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这篇文章很感人,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请你就社会上的某种人、某种现象写一段感想。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我惊喜万分地发现:我的学生正在长大。有的学生对商人的行为发表感想——做生意应以诚信为本、老少无欺,不买伪劣假冒产品;有的学生以某些出租司机的行为发表看法:开车时,拾到乘客的钱物应归还给失主,不占为己有;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家长只顾赚钱不注重自身修养的行为发出了内心的呼声等等。这样的教学,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