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手机APP;应用;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在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移动互联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拓宽主渠道,站稳主阵地。本文主要研究考察手机APP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及如何充利用手机APP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手机APP概况及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汉语意思是”应用程序”,在当下指的是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即由移动互联网提供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服务。APP应用软件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APP客服端软件需要使用者通过WIFI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下载并安装到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互联设备上。

近年来,手机APP客户端服务模式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仅2014年新产生的APP应用都有几十万个。如今,手机APP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移动网民和智能手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APP具有便捷、迅速、小巧,以及可以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扩拓性展强的应用特点,也受到使用者的青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师应该认识到新媒技术与环境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重视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APP资源。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201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5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了85.8%。报告显示:2014年新增网民主要是手机网民。而手机网民的职业构成情况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23.8%,高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的22.3%。而且学生群体的上网场景多为学校和家庭。[1]

另外,CNNIC的报告还显示,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小学及以下网民中有 44.9%的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这一比例达到 63.9%。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的比例随学历增长而增长,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白领阶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的“基础元素”。[2]

如今,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基本达到饱和,根据工信部的 《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显示, 2014 年全年移动电话普及率由 90.8%升至年底的 94.5%。[3]而据笔者平常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察和了解,手机在高校在校大学生中普遍率更高,可以说是接近100%,可以说是人手一机,机不离手。由于智能手机能够联接互联网,又具备强大的多媒体,大学生每日都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录像、上网搜索、流览新闻、下载资料、转账购物、订票求职、聊天交友……可以说是“一机在手,应有尽用”。智能手机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步入“指尖时代”,一机在手,尽在掌握。

笔者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在校大学生手机APP软件安装和使用的数量一般都在10个以上,功能涉及社交通讯、地图导航、网购支付、图书阅读、影音播放、学习工具、拍照摄影、流览器、手机安全等众多方面,其中以社交通讯类APP使用时间最多,像微信、QQ、微博、陌陌等。其中微信的使用时间最多。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于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迅速成为手机网民的新宠,尤其是受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根据《互联网周刊》《2014年中国APP排行榜TOP 500》榜单来看,微信、百度、淘宝和QQ占据了APP五百强的前四强。[4]

大学生使用时间排在第二类主要是休闲娱乐类的APP,主要是一些手机游戏、酷我音乐和美颜相机、美拍视频等。根据CNNIC的报告,2014 年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66 亿,网民使用率从 2013 年底的54.7%升至 56.4%,而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2.48亿。报告指出,手机端游戏用户成为最核心增长动力,这意味着个人电脑端网络游戏用户向手机端的进一步转化。[5]手机游戏大多简单易上手,特别适合碎片化时间的需要求。大学生课外时间比较多,手机游戏对他们在学习间隙的休闲娱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大学生在校园里戴着耳机用手机听音乐的情况随处可见。而随着网络提速度,3G/4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也越来越喜欢用手机下载观看影音视频,或拍摄个人照片和视频上传分享。

学习工具类APP在大学生的使用时间排在第三位,利用手机APP进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学习类的APP主要是查背单词、图书阅读、考试做题的软件等。这些学习软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手段。大学生使用得比较多的学习类APP有百词斩、开心词场、学霸君、考研帮等等。另外,笔者还了解到,根据新浪教育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我国教育 App总数量已超过 7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0%。报告认为在线教育是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指尖上的中国教育时代”正在到来。[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要关注并重视手机APP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积极变革教育观念,创新教教育手段和模式,贴近大学生实际。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性。

二、手机APP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作为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手机APP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敢于尝试、愿意挑战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而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积极方面的。这些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消极影响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学习需要来看,手机APP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有:

1.“三观”受到冲击。手机APP使大学生在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对其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培养形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开放的互联网络是一个虚虚实实的、极为复杂的舆论环境,其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观念和主张,诸如消费主义、快餐文化、性暴力、色情文艺等等在网络中随处可见,令人目不瑕接,难以自制。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很容易被网络上的极端思想和言论所迷惑和鼓动。笔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此的体会是,有时候在课堂内用一节课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向学生传递的观念,学生可能会因为看到网络上的一张图片或者社会圈子里的一段话而改变。

2.学习碎片化,不求甚解。从大学生手机APP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偏爱“微”应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等,通过APP向大学生传递的微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信息不完整、碎片化特征明显。大学生学习不求甚解、心态浮燥,功利主义快餐式学习倾向变得明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与大学生当下的这种学习态度充化具有较大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这个矛盾。

3.挤占学习时间,影响学习。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学生在课余会花大量时间在手机APP上,要么是进行社会交聊天,要么就是男生忙玩游戏,女生忙拍美图。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偷偷发微信、微博,用手机刷屏,再不然就是戴着耳机用手机偷偷听歌。根据日本和美国的调查,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影响学习成绩。由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取的是合班教学上大课,班级人数一般在70―120人,有的甚至更多。课堂管理比较困难,上课玩手机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学生这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不仅自己的学习受影响,正常的教秩序也会受到严重干扰。

(二)积极影响

手机APP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也并非都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有:

1.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储备。古人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的大学生是一机在手,遍览天下要闻。随着手机APP的广泛用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或者微博阅读,对社会时政要闻的了解程度和对民生百态的关注程度,都比过去明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时政性,大学生的上述变化,无疑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对政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2.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学生在利用手机APP大大增加信息量的同时,阅读习惯和爱好也得到明显提升。手机APP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但是同时又配合有图片和影音视频,在转载和分享的同时,还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从而使得阅读的立体感和趣味兴大大增强。过去,很多大学生不喜欢读书看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单调的文字太枯燥,阅读没有持续性,学生往往对文章或者书籍不能逐读。从书本阅读到手机阅读,阅读方式的转变,在使大学生获得大量文字信息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对大学生的文字功底有比较高的要求。手机AP增强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爱好,教师可以在方面进一步进行引导,促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有利于师生交流。大学教育与中学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强调大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在课后跟教师见面或联系的机会少,打电话又不方便。而通过手机QQ和微信等,师生之间可以互加好友,无论是生活方面问题还是学习方面问题,都有机会进行及时沟通。于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正面引导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手机APP具备的的存储和视听功能等多种,使得学习资源能够师生之间的进行快捷的传递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内容和要点,学生任务,学生在短时难以掌握和消化。学生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课后运用这些资源再结合手机上网,查找百度等加深认识和理解。现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叫“有问题找度娘”,由于手机小巧便携和强大的网络功能,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手机联通互联网络,在许多知识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做到“无师自通”。在笔者看来,“指尖教育时代”是真正学习自主的时代。

三、利用手机APP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手机APP的快速度发展,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无限前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跟时展,充分利用手机APP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对针对其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途径,拓宽主渠道,站稳主阵地。在笔者看来,要利用手机APP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对大学生在课内课外玩手机的情况进行正面引导。手机已经成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必需品,让学生杜绝使用是不可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手机在学习方面的利用率,让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比如拍录学习资料、查找、计算等等,对使用手机做无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则要制止。课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或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查阅文献或者拍录社会调查的微视频等。这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容易接受,也愿意去做。

2.利用手机APP建立师生学习交流圈。比如师生互加微信,或者建立课程QQ群,这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为课后学生反馈和教师指导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增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性。

3.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和建设。最近,一款名为《学习中国》的手机APP上线,内容主要是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著作方面的政治宣讲。该APP一经推出就受到各方好评,都说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变得“接地气”。应该说,该APP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APP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树立了重榜样,并提供了思路。过去几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针对个人电脑用户端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使用率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络不够普及并且场所固定,而个人电脑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另外,网络精品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是大而全,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是无用的信息,互动性也不强,学生不爱使用。如果能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开发建设短小精悍的APP课程学习资源,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联结起来,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大为提高。根据新浪教育的《2014年中国教育APP测评报告》来看,考试类APP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时长排在第一位。这说明学生在利用APP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时,目的性是很强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发和建设APP课程学习资源时,以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要能片面追求大而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5-28.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41.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4]中国报告大厅: .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8.

[6]新浪教育.http://.cn/l/2014-11-27/1543253160.shtml.

注:

本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14-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飞行技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嵌入式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3G手机; 远程答辩;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80-001

研究生教育坚持”加强建设,积极发展,深化改革,注重创新,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培养出优秀创新拔尖人才。

随着3G无线通讯技术的推广运用,利用无线通讯技术高速传输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已变成现实。在进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手机性能、学习者时间分散等特点。本系统将WAP基于手机在线服务的思想与面向服务的思想贯穿系统开发始终,采用了多层次、分布式的J2EE架构技术、MVC设计模式与基于手机开发的J2ME架构。这是一个具有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式访问且安全的应用系统的架构。系统所采用的整合框架结合各自特点及Web应用分层思想,为Web应用各层都提供了相应的整合策略。

一、手机3G技术

3G无线通讯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会极大地推动移动学习的运用与研究。对于笔记本类型的移动设备而言,利用3G无线上网卡,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上网条件,无需改变现有的网络教学环境即能满足移动学习的需要,因此基于3G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学习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手机、PDA等这些性能相对较弱、显示屏幕较小、输入不便的设备上。基于手机、PDA的特点,移动学习只能作为别的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本文就是基于这个原则,提出了基于3G手机平台远程答辩系统的建设原则及实现的主要功能,作为同等学力教育的补充,相信此移动学习平台的运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将为学习型社会创建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二、手机平台在研究生教育中解决的问题

移动学习适应范围广泛,其既适于学历教育,也适于非学历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将有所不同,本平台将针对某高校同等学力人员教育进行设计。同时由于受到3G手机性能、显示屏幕及输入不便等限制,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不可能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较,因此移动学习只能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或其他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不能取代其他任何类型的学习方式。

推广这个平台的作用在于,同等学力学生为在职工作人员,从论文开题到中期以及最后的答辩,时间相对不容易集中,获取信息渠道也很有限,撰写论文遇到困境时,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这个平台针对同等学力学生的这些特点,只需简单注册,即可登录系统,可以进行选题,查看下载相关通知及模版,提交开题报告,进行中期检查,以及与导师及时沟通,修改完善论文内容。上报答辩论文,以及答辩当天,时间安排均可在手机上清晰显示出来。

三、平台的主要功能

本论文重点论述了学生远程答辩系统,包括:选题管理,论文管理,答辩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评语管理,查询统计。

选题管理包括:课题维护,参考课题,选题维护。

论文管理包括:论文过程维护,论文监督,论文指导资料。

答辩管理包括:答辩组维护,查看答辩组。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维护,教师角色查看,综合评价更新。

学生管理包括:添加毕业生,毕业生信息维护,导出答辩成绩。

评语管理包括:论文评语管理,评阅项目管理,答辩评语管理,评语模板管理。

查询统计包括:课题统计,学生状态,老师答疑统计。

四、系统具体实现

本系统的目的是基于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把远程教育的思想融入到系统中,为学生、研究生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网上虚拟集成的答辩管理环境,有效提高学、教、管三方的积极性和协调性,高质量完成论文辅导与论文答辩,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

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是根据高等教育论文和答辩的过程设计开发的,分为:论文选题、论文辅导、论文答辩三大主要模块。系统的用户分为:研究生管理员、同等学力学生、导师。以研究生管理员身份为例,详细描述平台的具体功能。

1.论文管理

1.1论文过程维护。操作步骤:点击“答辩管理”――>“论文过程维护”,该页面列出了当前已有的答辩组及其一些基本信息,可对开题报告,开题状态,中期报告,中期状态进行维护。

1.2论文监督。操作步骤:点击“论文管理”――>“论文监督”,在此页面中可以查看论文的详细以及论文是否通过评审。

1.3论文指导资料。操作步骤:点击“论文管理”――>“论文指导资料”,在此页面中可以查看论文详细的指导以及论文目前的状态。

2.答辩管理

2.1答辩组维护。操作步骤:点击“答辩管理”――>“答辩组维护”,在此页面中可以查看开题状态,配置答辩老师与答辩学生的具体情况。

2.2查看答辩组。操作步骤:点击“答辩管理”――>“查看答辩组”,在此页面中可以查看论文指导的详细意见以及论文目前的状态。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手机作为当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其传播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手机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重点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通过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手机作为大众媒体体现“媒介补偿理论”本质,并探讨手机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会自觉利用结绳等活动来传递、交流信息,到了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已经突破了疆域的限制。电子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迅速地推动着传播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度乃至跨洲际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更近,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尽管电子媒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似乎大有取代传统电子媒介地位的架势。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电脑已经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几乎把人类之前一切媒介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人们成为受传于一体的主动的行为体。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到此似乎已经完备了,这种理想的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停止了人类对更新更好的传播媒介的期待呢?事业并非如此,正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手机这一新型的通讯工具横空出世。

手机(mobile phone, cell phone)是蜂窝电话的另一个俗称,手机从1980年代初推出,十年后迅速扩散到一般用户市场。蜂窝通讯是通讯与电脑结合之后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无绳蜂窝电话相对于现存有绳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明显优势就是移动性增加和功效增大。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媒介家保罗·莱文森把人的功能分为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媒介,即便是强大如电脑这样的传播媒介,几乎把之前人类一切媒介的优势集于一身,但它也没能彻底地解决人类随时随地接收、传达信息的困难。直到手机的出现才从根本意义上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过去的电子媒介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单向地发送或接收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将人的“说话”和“移动”功能整和起来,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说话和书写、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任意选择其一,可谓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手机在很好地弥补了电脑不足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在和互联网结合后,手机更是体现出它胜过电脑的优势,和旋铃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既悦耳动听,又避免在公共场合竞相查看是否是自己手机响的尴尬;发短信使人们在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不必“说话”,即保护了隐私,又节省了话费;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使人们摆脱个人电脑的束缚;摄像功能使人们能够抓拍并即时把瞬间形象发送给他人;而新型手机甚至可以下载和播放歌曲及电影,几乎囊括了MP3和电影的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几乎把先前一切媒介的功能集于一身,手机更是把电脑的优势自然的承接过来,并更好的弥补了电脑的不足。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手机早已超越了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的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

保罗·莱文森是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这一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补偿理论”为我们研究媒介历史以及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媒介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媒介形式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历史,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决定论”,其本质是“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

1979年,莱文森提出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的“人性化趋势论”。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而“人性化趋势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数字麦克卢汉》里面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这种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的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不难看出,“人性化趋势”理论在于说明人们可以选择和发展媒介和技术,用以维持生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媒介发展到今天,“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被很多人认为的“第五媒体”正粉墨登场。手机对于互联网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往依赖电脑接收、传送的新闻、图象等信息,现在可以用手机来完成。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影响作用下的人类社会称作“地球村”,而真正把村民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是手机,手机在握,“地球村”村民们就可以信步环游全球了。从互联网到手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机对于它先前媒介电脑功能上不足的弥补,再反观媒介发展的整个历史,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正是对先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或多或少代表了技术悲观主义,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则代表了技术乐观主义,它强调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手机的运用和普及的确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然而,科学技术能不能始终在人的理性范围内发展,我们还得以手机为例,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骚扰短信,摄像头偷拍别人的隐私等等。风靡2004年的国产电影《手机》的导演冯小刚就说过:“朋友和陌生人的手机声常常骚扰人,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疯狂的话语泡沫。”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刘震云也谈到:“手机像手雷,承载着太多的谎言,有可能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都有其为人服务,促进人发展的一面,但其潜在的危机也不容忽视。技术乐观主义是否正确,说到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金石来检验:任何新媒介、任何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利大于弊。

注释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保罗 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

[3]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

参考文献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机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策略

一、手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兴趣

现在发达的网络科技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网络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正处于16~20岁青春年华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们,纷纷接触手机网络,他们利用 移动手机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网上视频聊天、观看视频、现场直播、传播信息等,涉及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在手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兴趣较为 广泛。

2.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手机网络娱乐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缴费、手机网络学习等很受学生欢迎。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对网络有较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积极关注手机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信息。部分学生还对手机网络环境产生了依赖,不仅关注身边发生的事,还会通过手机网络进行沟通,宣传各种信息。

3.利用时间的长期性

笔者通过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对手机上网具有浓厚的兴趣;50%的学生在无聊的时候会通过手机网络打发时间;45%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进行购物和学习;5%的学生在上课之外,其他时间就是用手机上网。由此可见,手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网络的时间较长。

二、手机移动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增强

由于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职业规划的滞后性,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基本综合素质还是不如高等院校,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就读高职院校,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和自觉性较差。手机网络媒体的出现,正逐步改变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手机网络媒体的帮助下,由被动学习提升到主动搜索,更多的学生从单向被动接收信息加入主动加工和传输信息过程中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后,大学生可以求助手机网络来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他们探索社会、探索世界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大学生互动性的要求增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年长一辈的教导作用。随着手机网络媒体环境的出现,年长一辈不清楚、不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的现象更加普遍。同时由于资讯发达,大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渠道和速度对年长一辈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年长一辈很多时候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手机网络媒体把各个地方的手机用户连接在一起,互动性更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性要求更明显。因此,教师只有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将教育视为一个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由“教”变“导”,由对立走向融合,才能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3.手机网络媒体的失序性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大

手机网络媒体的兴起,创新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发展了新知识结构,但也使信息传播的控制更加乏力。海量的传播信息、信息检索的便利性、观念的开放性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容易进入一个信息无序甚至失序的状态之中。面对当前网络社会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信息失控以及多元化的信息和信息解读的存在,一些高职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道德观念淡薄,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又会通过新媒体在学生中间传递,进而形成不良氛围,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带来强烈的冲击。

三、手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建立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手机网络环境塑造了复杂而新潮的舆论环境,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建立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手机网络舆论新环境既是育人的需要,也是保证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既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要在手机网络环境中建立阵地。高职院校应建立手机网络信息平台APP,成为网络信息舆论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网络信息APP平台应以师生为中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也应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平台。此外,要大力开展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更广泛的思想阵地,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学生,抵御外界不良信息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入侵。例如,高职院校可利用微博即时、开放的特点,通过微博平台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评奖评优等政策宣传,重要通知和工作规程,可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

面对手机网络新环境的出现,高职院校也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熟练掌握手机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才能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讲解政治理论知识,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优势,但如果没有掌握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情况,不与实际情况接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很难收到实效。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快掌握手机网络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应与时俱进,优化交流模式,改革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者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引路人”,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通过微信群、QQ群,实现与学生的“双主体互动”“多主体互动”。

3.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

所谓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即接受和使用手机网络技术的能力与适应新媒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与思考力相结合的媒介素养。高职院校应将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普及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知识,将手机网络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目的是使大学生对新媒体有正确认识,培养其通过新媒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利用新媒体参与交流、表达观点、传播思想的素养,从而更好地掌控新媒体,为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大学生与手机论文范文第5篇

手机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逐渐摆脱对于电脑终端联网的依赖性,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极大的便利了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信息流通和传播。手机媒体与互联网紧密相连,迷你化的电脑客户端,在取代了纸张阅读后,其传播地位也跃居电脑终端之上。无论从教育、经济、学术等多个方面,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都毋庸置疑,并且不可小觑。

一、手机是大学生传播中的第一媒介

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2009年正式进入3G时代,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手机传媒领域成为了文化、娱乐和传媒想要抢先占领的新兴行业。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2月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手机报的使用者中,19岁至29岁的用户比例高达73.6%,基本上是手机报的主要使用者。手机报的使用者中,以从业性质比较时,学生所占比例最高,高达35.9%。高学历用户比例较大,尤其是本科和大专的用户,比例分别为46.5%和24.4%[1]。大学生具有以上三个调查的基本属性,这三个群体结构相互对应,结果呈现一致性,大学生有相对多的时间来阅读手机报,并且对手机传播的信息的兴趣更为强烈。

一个刚报到的大一新生,第一次走进校门就可以通过手机QQ、MSN、E- mail联系通过网络认识,尚未见面的校友,还可以微博描述第一天入学的激动心情,同时更新图片至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甚至不需要纸质地图,不需要引导员,通过手机GPS定位功能,顺利找到学校图书馆、教室、医院等任何公共设施,只要有通讯信号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GPRS浏览网络,WIFI功能也在逐渐进入低价手机市场,此时,电脑终端已经变的不那么必不可少了。

美国当代新媒体理论家列维?曼诺维奇(Lev Manovich)在他的《新媒体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2001.)一书中将新媒体特性概括为数值化(Numerical Rop rowentation)、模块化(Modularity)、自动化(Automation)、可变化(Varia- bility)和编码化(Transcoding)[2]。

徐振祥在《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提到新媒体具有“无屏障性”[3]。这种“无屏障性”,也可以理解为“开放性”,即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速度上的限制,省去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形成了即时传播的功能,“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新媒体在传播时间、内容和方式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手机媒体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更快捷的接受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

新媒体技术包括网络电视(Web TV)、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RSS订阅、手机短信、飞信(Fetion)、手机报,以及从09年开始风行的微博(twitter)也在新媒体行列内。

门户网站在推出在推出这些新媒体技术的交互业务的同时,手机客户端成为必不可少的附属品。以新浪微博为例,2010年8月新浪微博开通一周年,拥有千万用户的新浪微博,是当前国内的第一微博网站。新浪为用户提供了IPhone、Android版、S60、KJAVA四种不同版本的手机客户端,几乎覆盖了市场上所有不同型号的手机。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即拍即传”功能,新浪微博已有35%的内容来自手机,微博已被称为移动业务的下一个宝矿。因此,虽然手机尚未能取代电脑终端,但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手机的即时性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地位也跃居电脑终端之上了。

二、手机媒介与大学生的特互

手机媒体无论在覆盖度、即时性、低廉成本和传播模式上都呈现出新媒体的优势,即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3],打破信息传播着与受众之间的阻碍,无论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是传播过程的障碍。

(一)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四个差异

手机媒体普及程度高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包括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逐渐被手机媒体逐一取代。在社会发放的各类调查问卷上,家庭信息采集中,信用卡个人身份验证时,固定电话一栏已不再是必填项,大学生宿舍里的电话机已经成为摆设,常年弃之,取而代之的是十一位的手机号码。移动和联通竞相为入学的新生提供入网返话费、接听免费、漫游优惠的套餐业务,固定电话已不再具有话费优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多数高校的宿舍建设中未考虑电视机的安置和提供有线电视电视线路,在部分设有摆放电视格局的宿舍里,电视需要大学生集资购买,大部分学生会去选择购买一台个人电脑,而不是与室友讨论谁拥有电视转台的操控权。广播节目的样式陈旧、内容乏味,除了轻音乐的播放,早已被学生大成噪音过滤掉。因用电限制和熄灯规定,通过电脑上网也并不自由。因而集收音、电视、新闻、电话和简讯功能于一体的手机媒体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手机媒体比传统媒体即时性更强。书信是最原始的消息传递方式,却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连书信的互联网后继者E- mail的使用量也在下降,原因在于不够快捷,不能第一时间传达给对方,第一时间收到回复。取而代之的是MSN、QQ、Fetion等即时通讯工具,而受众已经等不及打开电脑终端才能收到已过时的留言,而是使用手机客户端时刻online。

手机媒体较传统媒体传播成本低廉。报刊、广播、电视都是集中了人力、物力,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花费时间制作,精心策划之后才传播给大众。只要拥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利用手机编辑短信、传递信息,接受到信息的中间人转发信息只需花不到一秒的时间按下转发键即可以将信息再次传递。每条短信的单价通常为0.1元人民币,每条彩信单价部超过2元,而通信公司为手机用户提供的套餐优惠,使这种信息传递的成本更为低廉。

手机媒体改变传统传播模式。手机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通过“人一机一机一人”的方式,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人际软环境,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心理防范[5]。避免陌生人在第一次会面时的尴尬,人-机方式给信息者更多的思考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会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为何大学生会选择手机媒体

受众选择媒体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受众特性、受众职业和身份、受众年龄、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4]。手机屏幕小,画面质量不高,声音不及广播,新闻深度不及报纸,综合和丰富性也不及网络,刘刚将在此种情况下依然选择手机媒体的情况称为“迫不得已”。因此选择手机媒体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活节奏快,有很多琐碎时间,易于接受新事物,这恰好与大学生的特性相符。

从主观来讲,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乐于寻找同盟者。从客观来讲,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时间相对减少,消费行为独立,自主的进行对媒介的选择,能动的控制触媒时间。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面对的是海量信息,多渠道获取信息方式,和较少的消化信息的时间,因此手机报、手机短信省去了删选信息的时间,满足大学生的“潜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选择手机媒体的主要动机依然是手机的娱乐特性和时尚标志。高端手机逐渐淡出市场,青年人是手机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五彩斑斓的颜色、金属外观、高像素手机摄像头等等内容都是为了满足青年人对时尚符号的追逐。随声携带苹果播放器、PSP、数码相机已经过时,集MP3播放功能、FM收音功能、手机电视、可视性电话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机,是目前符合大学生,即主流消费人群需求的大方向。

(三)在五个层面上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1、挑战传统教育模式。手机通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一样,出现之初就已经向传统挑战,使教育家的法宝失效。大学校园不可能实现所谓的信息屏障,将大学生保护在安全岛中,迫使教育界改变现状,加入到大学生的传播信息链中,以大学生的方式施之以指导,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2、面向世界多元文化。大西洋上空的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在大洋彼岸引起了一场龙卷风。语言已经不能构成走出国门的障碍,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他们想要获知的信息,从长春藤校园的招生简章,到美国白宫的解密文件,大学生所面对的资源空前丰富,多元化的世界展现在大学生眼前,使大学生不断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多元化价值观中进行取舍,再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3、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搜索引擎究竟使人更加聪明,还是导致人们记忆力减退的论题尚在讨论中。但无疑搜索引擎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百度提供的“百度手机输入法”附带有待机搜索功能条,随时随地输入关键字,就打破了无知的僵局。字典、词典、辞海已经成为书柜里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但却不再是大学生学习的必备品了。

4、改变人际交往方式。广交朋友曾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现在很多大学生恐惧交友,会选择通过手机在虚拟环境下寻找朋友,会频繁的看手机屏幕,一旦手机没电就可能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甚至引发人际交往障碍。

5、弱化历史文化传承。手机媒体的出现,在不断地打破传统,同时,失去了文化认同感的灌输性教育后,大学生越发忽视文化知识、历史常识的知识储备。家庭师长的行为和教育不再拥有绝对权威,大学生易盲目逐新,而使社会整体传承意识弱化。

三、构建健康的手机传播平台

无法否认手机媒体在加速信息的传播,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着人际交往模式。然而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和发展,大学生能否认识到手机媒体的利弊,和辨认其传播信息的真伪,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学者提出手机媒体对80后和90后的青少年产生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包括沉迷手机信息;思想肤浅,写作能力下降;公共道德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始终处于等待手机呼唤的状态;辨别手机信息真伪的能力差;不良信息泛滥[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待美和距离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逻辑性差,语言匮乏,缺少深度和广度的文章在大学校园中比比皆是。

培养大学生成为自己的“把关人”。手机媒体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灌输型传播,打破了教学课堂的“一言堂”,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的作用正在消退。大学生既是消息的接收者,也是消息的传播者。需要引导大学生懂得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对个人有益的信息,也需要使大学生明白自己也是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传播不健康、不文明、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信息,是危害他人的行为,做到不传播不良信息才是于己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

避免发生信任障碍。任何言论都可以被怀疑,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光纤电缆穿越海底隧道,有陆地的地方就有手机信号,整个世界不再拥有秘密,易使入世不深的大学生产生信任障碍,无法区别信息真假,难以做出有效判断。虽然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但是不实信息与不实新闻的通性并为消失,未经证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夸张的描述手法和过于戏剧化的内容,缺少官方佐证的信息都不可以被轻易相信。应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辨别真伪信息,避免危机和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产生。

强化伦理、道德、法律意识。手机的即拍功能使社会变得透明化。在众多高校危机事件中,被涉及在内的大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随意拍摄、偷怕、窥探他人隐私等行为的违法性质。多元开放的文化信息获取后,使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模糊,甚至产生无伦理约束、无道德约束,盲目追求自由和话语权的现象。所以在高校中,开设媒体理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使大学生了解媒体性质,了解大众传播过程,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体,避免轻易被某些强势言论所左右。

在大学生中提倡绿色手机文化。除了规避手机媒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需从正面倡导健康的手机媒体使用习惯,渗透低碳、绿色的手机媒体使用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己身良好的媒体素养。例如征集绿色短信,将生态文明理念与节能减排、低碳概念融入日常的传播活动中。鼓励大学生利用手机媒体传播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循环利用等众多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内容,从而净化手机媒体传播通道。(杨品舒)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手机媒体影响与发展趋势[EB/O L- ].[2009—02—17].http:// .cn/i/2009- 02- 17/17532832301.shtm 1

[2] Lev M anovich.The Laguage of N ew M edia [M ].Cam bridge M ass: M IT Press,2001.pp27- 47

[3] 徐振祥. 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8:1513- 1514

[4] 刘刚. 浅论手机媒体传播[J]. 新闻世界,99- 100

[5] 徐兴 赵芸. 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12(21):380-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