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人员安全

图书馆人员安全

图书馆人员安全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17-02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多种媒体形式共存的大型的数字信息服务中心。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3G、4G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应运而生,数字资源在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的特点和程度不同,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同,导致其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现状

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首要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信息的完整、可用,并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数字图书馆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关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外,还应关注服务器安全、用户认证及隐私和设备的安全等问题。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投入资金的加大,高职院校的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大部分院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图书馆网页,并不断进行更新,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用于购置馆藏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不断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服务内容,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文献信息、检索和使用馆藏资源,为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及实训提供了更便捷、有效的发展环境。但几乎没有高职院校的数字图书馆是对外网公开的,它只限校内使用,因此学院主网络的安全成为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主要有图书馆工作电脑感染病毒、蠕虫、木马,服务器感染病毒、蠕虫、木马,垃圾邮件,端口扫描攻击,非法用户侵入Web和其他文件服务器,拒绝服务攻击,内部人员滥用网络端口或系统资源等。这些安全事件的攻击源有些来自于图书馆内部,有些来自于外部。具体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外部环境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数字图书馆网络中心机房的设计和环境,电源的质量,防火、防水、防雷击、防漏电等设备。当外部环境条件不符合有关标准时,会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地震、火灾、水灾、断电、硬盘老化、被盗等意外事故也会引起信息服务中断,从而造成信息丢失或泄密。

2.人为因素。①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由于本身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在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缺乏细致、有效的安全技术。二是缺乏安全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及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网络安全知识严重缺乏。三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从调研中得知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不能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导致不可挽回的一些后果。②工作人员安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层度不高,导致管理不充分,使得数字图书馆面临严重威胁。很多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工作并非由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而是由图书馆内部人员兼任,其对于网络的管理理念仍以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内部局域网安全管理模式为主,并没有认识到开放的网络环境给数字图书馆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3.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是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来自外部最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胁。病毒通过自我复制,隐藏在数以万计的信息中,在适当的时机使网络或终端遭到破坏。黑客的攻击往往目的性较强,若图书馆的服务器受到攻击,那么整个数字图书馆就将瘫痪。

4.硬件因素。大多数校园网络建设的比较早,机器更新换代比较慢,造成许多设备老化、兼容性不好、性能跟不上,易产生设备负荷比较大,使系统出现故障,降低了系统的安全。

三、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1.创建优良的网络运行环境,做好网络硬件和终端的使用与管理。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加服务器、路由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网络安全也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其次,一个标准安全的终端对进入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证,对使用的终端我们要提倡开启防火墙和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同时有周期性的对终端进行杀毒和系统垃圾文件的清理。此外,应取消共享文件夹,减少信息泄露的概率。最后,要定期进行系统备份,防止因意外或病毒造成的信息丢失,将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现代技术可以确保信息安全的实现,先进管理则可以确保信息安全得到落实。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确立具体的负责人和人员职责。其次,通过组织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工作,树立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现场网络安全教育等形式做好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安全教育工作。最后应加大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理念能落到实处。

3.提升高职图书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能力。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工作人员自身业务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信息技术、检索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此外,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树立符合时展的服务理念。在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下,树立共建、共享、共知的观念,及时向读者提供专业化、知识化的信息。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为此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紧跟时展的步伐,遵守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规范,尽最大能力保证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安全,建设一个更为完善、稳定的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家迁.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理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

[2]张孝飞,岳凤芝,宁沛林.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分析与防护策略[J].情报探索,2011,(8).

[3]戴鸿志.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维护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4]常春梅.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3).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丰富的藏书和大量珍贵的文献,加上相对安静和舒适的内部环境,使高校图书馆成为了高校中师生密集的场所。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来图书馆学习和阅读的师生数量显著增加,高校图书馆内部设施也大大增多,导致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高校D书馆消防安全研究,不但有利于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极为必要。

1 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图书馆每天接受大量老师和学生的参观,因此也被喻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有利于保证高校图书馆安全,避免师生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其次,高校图书馆内拥有大量珍贵的资料和文献,其中不乏许多珍贵文物和独一无二的藏品和历史著作。一旦高校图书馆内发生火灾事故,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此,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有利于保护学校和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免受损害。

此外,高校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场所,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是确保高校各项教育任务落实的关键,同时也能够使高校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2 高校图书馆主要消防安全隐患

2.1 设备因素

1.线路老化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线路老化的问题,严重威胁到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许多高校的图书馆建筑年龄相对较大,动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图书馆内的线路老化问题非常严重。在对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中发现,图书馆内的一些线路已经出现了短路现象。然而,高校却缺乏对图书馆用电安全的关注和重视,往往是哪里有故障才维修哪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难以根本上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2.设备用电量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许多高校图书馆向院校申请资金之后,大量引进先进的检索设备、图书管理设备等,甚至部分高校图书馆还配备了电子阅览室,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然而,用电设备的增加,势必导致高校图书馆用电量的加大。一些图书馆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随意牵拉电线,造成线路错综复杂,极易发生危险。

2.2 环境因素

1.纸质文献多

高校图书馆内有很多纸质文献和资料,大量的藏书、报刊、杂志等都是易燃物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意识,随意摆放图书资料。有的图书甚至直接堆放在空调、暖气和电气设备周边,这种不合理的摆放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2.消防设备不全

在对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中,发现消防安全设备不健全的问题同样突出。由于许多高校图书馆建设时间相对比较久远,图书馆内的一些消防探测器和报警器早已失灵和损坏,无法及时发现火灾威胁。其次,高校图书馆内的灭火器配备也相对不足,有的图书馆仅配备了几个灭火器,而多数灭火器内的药品早已过期。除此之外,部分图书馆的消防设施也未能严格遵守国家技术规范,擅自降低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

2.3 人为因素

1.消防安全意识差

综合而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非常差,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理念。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图书馆火灾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重视。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大多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而谈及消防设备使用,工作人员也大多一知半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2.火灾防范能力不足

高校图书馆内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读者,都普遍存在火灾防范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对于火灾事故的重视程度非常不足,普遍抱有侥幸心理。尽管高校图书馆内安装了大量消防警示标志,但仍有一些工作人员和读者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利用图书馆插座充手机甚至吸烟,漠视消防安全,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3 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预防对策

3.1 加强线路检查和维护

要想做好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首先必须加强线路检查和维护工作,消除相关安全隐患。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用电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对图书馆线路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对于线路老化比较严重的,必须制定更换计划,尽量在不影响图书馆用电的情况下进行线路更换。其次,图书馆必须做好定期的线路巡查工作,检查线路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针对图书馆内用电设备增加的情况,高校图书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用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内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的运行检查,清理用电设备周围的易燃品。同时,必须严格计算用电设备的电荷,防止用电超负荷,引发安全问题。

3.2 丰富和补充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是火灾事故报警和处理的重要工具,消防设备的配备水平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程度。针对消防安全问题,高校图书馆首先要加强当前消防设备的检查工作,对于老化、失灵的警报器和探测器,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保证报警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事故警报的及时和准确。第二,对于贵重的文物和资料保管室,必须安装高灵敏度的感烟器或者温度感应报警装置。第三,高校图书馆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不宜配备水系灭火器和化学泡沫灭火器,以免对纸质资料造成损坏。最后,图书馆消防通道要保证通畅,便于人员的疏散。

3.3 开展消防知识培训

针对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高校必须开展全面的消防知识培训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地区消防机构应积极配合高校图书馆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工作,由资深人员现场讲座和示范,指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事故心理素质,并掌握人员疏散、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知识,尽可能降低火灾事故的影响和损害。高校图书馆还要制定《图书馆消防安全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并指导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3.4 落实消防安全宣传

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展全面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提高读者的安全防范能力。高校图书馆应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网络平台,定期向读者推送消防安全知识,规避不良的阅读行为。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月,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向读者宣传消防安全重要性。此外,图书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读者予以适当的处罚,包括罚款、批评或者禁止入馆等。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关系重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在加强各方面消防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做好对应的消防宣传工作,在工作人员、师生的努力配合之下,打造真正安全、和谐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博,王红,麻海博.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6).

[2]吕慰慰,顾建新.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2).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行政管理;服务质量;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逐渐向信息化、时代化靠拢,整体呈现出复合图书馆的特征。图书馆行政管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迎合时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办馆的目标和最佳效益。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总是不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充分、人员素质不高等现实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图书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那么,如何才能科学高效地进行图书馆行政管理呢?

一、做好经费管理,丰富馆藏资源

经费对于任何工作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地方领导缺少重视,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不足,藏书量少,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图书馆的馆内设施不够完善,不是电脑数量少,就是消防、防盗系统不到位,严重阻碍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想改善这一现实问题,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兼顾经费的获取与使用。首先,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于图书馆藏书而言,收藏的多少不是目的,有效的利用才是目的。因此,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应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丰富馆藏资源。或者邀请各专业的专家学者选购专业书籍,或者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开展公益性讲座,或者主动嫁接社会资源,开展科普知识、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文化延伸活动,或者编辑与整理一些现场演讲、专家手稿、传承人演示录像等,制作成多媒体光盘进行巡回展播。其次,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扩大资金来源。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地方图书购置经费并没有被纳入到当地的财政预算当中。作为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应积极发展社会各界和企业捐赠,扩大资金来源,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力争将图书馆购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比如,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完善电子借还系统;配备完善的消防、防盗系统,提供安全的借阅环境等。

二、强化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从当前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结构来看,专业技术缺乏,文化知识不达标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独到的见解,缺乏工作成效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给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图书馆服务水平方式单一落后,已跟不上时展的步伐。面对新时期对图书馆馆员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高效处理好日常事务的同时,积极为馆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帮助馆员提高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首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要积极为馆员组织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馆员的爱岗敬业、服务读者的职业操守,逐渐使馆员改掉懒散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主动在工作中为读者提供准确迅速的咨询,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书籍,从而以热情周到服务获得读者的肯定。其次,组织文化知识培训。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要定期为馆员提供文化知识的相关培训,大到外出参观、脱产培训、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小到学习外语、心理学、写作等,全方位给予馆员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引入考核机制

虽然图书馆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但是仍然有部分图书馆的行政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馆员存在学历低、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逐渐养成了懒散、随意的不良风气,因此适时引入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建章立制,以制度约束人。对于图书馆而言,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其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基本规章制度(馆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等)、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图书入藏制度、书刊借阅制度、书库管理制度等)、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人员考核、奖惩、工资福利制度,技术职务聘任制,财务制度等)。只有这些基本的行政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才能成为领导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助力和员改进工作作风的依据。其次,强化考核机制。竞争考核机制的引入,无形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监督机构。通过对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馆员进行奖惩或晋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图书馆整体的科学管理水平。

四、做好后勤与安全,提供服务保障

作为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与安全是图书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必须引起重视。面对后勤责任心差、安全措施设施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将后勤与安全工作协调处理好,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整体的图书馆大环境。首先,协调后勤工作。后勤工作不仅包括简单的办公设备支取、图书馆卫生,还包括比较复杂的、专业性较高的电器维修等。毫不夸张地说,后勤工作是图书馆顺利运行并向读者提供服务的保障,是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保证。对于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而言,应从大局出发,对后勤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想办法提高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图书馆时刻保持清洁,书刊整齐划一,藏书丰富多样,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其次,重视安全问题。安全工作到位与否直接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如果图书馆房屋漏水,电线跑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安全防火工作制度并责任到人,同时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给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

总之,行政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搞好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升工作实效,各级图书馆必须积极开展图书馆行政管理的理论探讨和研究,深入地理解图书馆行政管理的内涵及其在实际的操作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创新与实践行政管理模式,从而以此为基础提高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我国图书馆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陈智慧 单位:苍南县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唐玲.我国图书馆行政管理研究综述[J].时代经贸,2013(10).

[2]李思林.浅议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J].中国市场,2015(14).

[3]台运林.从行政管理看图书馆发展水平[J].神州民俗,2015(7).

[4]张馨.探究新时期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J].商,2015(50).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图书馆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其硬件及软件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图书馆的读者人数、图书的流通量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然而,相应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日常卫生安全,这与每一个在校人员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保证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从图书馆、馆内工作人员、读者等方面加强图书馆的日常消毒工作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目前,随着甲流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我国甲流患者不断地增加,并呈现扩散的趋势,这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鉴于sars疫情的防治经验,我们相关部分及时出台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并提出重点防止在大中小学校内的蔓延。高校相对人口的密集决定了其防空的重要性,然而,图书馆在高校中作为人员密集地之一,使其成为防控的重中之重。对图书馆进行不定期的图书、场地的杀菌消毒,不仅是当今甲流形势下的一项迫切任务,更应作为高校图书馆日常重点工作之一。

一、 图书馆现状及预防、消毒的必要性

1、阅览者人数增多、图书流通频率升高

作为办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含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当今教学过程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校人数的增加,教学模式逐渐转向自学型,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进一步成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因而图书馆阅览人数、图书的流通量相应的大幅度增加。而且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图书馆规模设施的不完善,已呈现图书藏量不足,图书陈旧,场所相对狭小等问题。

2、图书馆自身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1)

场所易受到污染

图书馆作为藏书、供阅览的场所,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员进进出出,这样必然会对图书馆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容易造成灰尘污染。依附在图书资料上的灰尘不仅对图书产生破坏,更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滋生地。加之空气得不得及时的流通,阅览室内空气中细菌的数量会持续增加,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必然会威胁到进人图书馆中的每一个人。

(2)

图书不易保持清洁

近几年随着高校图书馆的不断扩建,其软、硬条件都有了很多的提高,但相当数量的图书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特别是还存在大量旧式书籍,这些书籍通常为铅印,含有大量的毒素铅, 倘若读者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很容易引起铅中毒。而摄入过多的铅会造成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危害。另外,图书在借出后,对借阅者的健康情况并不了解,归还后会存在着带菌的隐患。若不及时消毒就上架,有可能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形成二次污染。图书污染后再次外借更不利于读者的健康。因此, 有必要对归还的图书、期刊定期消毒。

(3)

虫害污染时有发生

图书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特别是些旧式图书馆,普遍未配置专门的通风、抽湿、等设备。因此阅览者人数增加很容易使室内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另外,加上缺少阳光,有些书籍常年不动,就给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室内害虫不仅对图书造成破坏,他们的排泄物更容易成为一些传染病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媒介,直接危害着每一位读者及工作人员。

3、馆内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当今高校图书馆普遍把重点放在现代化建设和各类型载体的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各方面需求,包括丰富了读者的服务项目, 提供了清新舒适的读书环境等。但却忽略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造成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普遍存在缺乏各方面安全意识的现象,如不注意室内卫生,在馆内吃东西;不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现象。

4、图书馆内现代化程度低

一些高校图书馆建馆时间比较早,设计相对落后,现代化的设施更是相当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房屋布局不合理造成的通风不畅,采光条件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各种消毒设施不足或陈旧。在相当部分的图书馆中,现代化消毒设施配备条件很差。例如一些图书馆仅配有简单的换风设施,但有效的紫外线杀菌设施等消毒工具配备不足。

二、 图书馆内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图书馆的安全不仅关系到馆内工作人员的健康,更关系到每位读者的利益。做好宣传教育,让每位读者认识到图书馆安全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图书馆应采取黑板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读者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开展图书馆爱书卫生知识讲座等。通过宣传教育让读者自身认识到卫生安全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确保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促使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图书馆内具体消毒措施

(1)及时通风,保持馆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图书馆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在22-23℃、湿度一般以55-56%以内的保管环境, 这既满足了阅读的需要,也能有效的防止图书发霉等。图书馆内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可吸入颗粒、病毒微生物等。特别是在甲流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保持通风良好显得尤为重要。通风通常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通风。这种方式适用于内部布局合理的图书馆,即课采用开窗门使馆内空气顺畅流通,以有效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及病源微生物。另一种是机械通风。高校大部分的图书馆建馆时间比较早,通风条件差,因此需要利用专用的换气设备进行通风。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中央空调设备进行换气。

(2)重点加强对图书资料的消毒

图书馆的图书报刊是纸质物品中仅次于货币的最广泛被人触摸的东西,特别是些受欢迎的书刊在读者间传播广泛。图书经过众多读者的借阅,易形成图书带菌,这样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成为病菌的传播的媒介。因此, 有必要对归还的图书实施消毒。图书的消毒可采用三种方式:①穿透性消毒法。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溴甲烷和甲醛等物质熏蒸消毒;②微波消毒法。微波消毒是在波长为01001mm的电磁波的高频交变电场中,物质分子作高速运动引起互相磨擦,使温度迅速升高而起到消毒作用;③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的气体消毒剂,对常见的致病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3)定期对图书馆内公共使用区域全面消毒

图书馆内场所无纸屑、书架无积尘等一些表面的现象并不代表图书馆内健康良好的环境。图书馆在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的同时, 也应为读者和工作人员创造同样健康的环境。具体措施:①可用来苏水对阅览桌、书架、书立、门把手进行适量喷洒, 对计算机键盘、公用的笔也要进行适当的消毒;②在图书馆闭馆后,可开启紫外线消毒灯,对阅览室、书库、走廊等处的空气进行消毒。③在闭馆前用012 %过氧乙酸喷雾,1000mg/L含氯消毒剂抹擦书柜、书架,消毒后关闭门窗保留,次日提早再打开门窗通风。选择这个时间既保证了消毒效果,避免化学气味刺激影响读者学习。 转贴于

3、采取相关措施,避免集中借阅

人员集中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大规模感染,特别是在流感期。因此避免读者集中借阅可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具体措施:①合理规划借阅时间。从时间上划块安排借书来避免集中,例如在借阅高峰时间内采取限制进馆人数(一般在非常时期)或延长开馆时间等措施。同时,应让读者意识到借书后尽快离开书库,这可通过各种标识牌或管理人员口头方式督促借阅人员,以尽量减少借书人员在书库滞留;②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是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它可以将各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包括动画、影视等,并能提供网上服务。因此读者在宿舍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相关内容。起到有效减少进馆人员的作用。

三、 提高图书馆内工作人员个人素质

1、 普及卫生防护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由于图书馆内工作相当单一,长时间工作必然产生厌烦情绪,使馆内工作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而造成工作散漫,安全意识降低。因此,应重视对馆内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首先,要经常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馆内每一个工作人员首先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中药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最后,应将安全工作中作为日常工作重点,坚持经常抓,坚持抓经常。

2、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馆员责任心

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开展图书馆的工作亦是如此。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稳定以及奖惩制度,使馆内工作人员熟悉安全制度的内容。同时制定具体的落实制度的办法和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所在。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从侧面促使馆内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以此强化馆员的危机感,使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强化馆员的责任心的目的。

3、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消毒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在有各种危机意识的前提下,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加强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在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的基础上,应针对各种突发流感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各种防范措施,做到有人想,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保证各项工作的安全。

4、 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图书馆相对封闭的工作条件下,如果没有有效的卫生安全防范,工作人员长时间地在书库内为读者服务,呼吸污染空气、接触带菌图书,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等疾病。工作人员感染病菌更容易造成疾病的二次传播,因此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可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工作人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其次,不鼓励工作人员带病工作;最后,应定期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体检,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四、 从读者方面提高图书馆环境卫生的水平

1、 好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要流通人员,做好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卫生安全教育,例如通过各种卫生知识讲座,开展卫生活动日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健康,也影响着其周围的人。

2、注意卫生保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每一位进人图书馆的读者都应注意个人卫生。首先,着装要整洁,改掉翻阅图书、杂志等资料时用手蘸唾液等不良习惯;其次,看完书后用流动水洗手,避免将细菌病毒带回,以影响他人;最后,若自己患有传染病,应尽量不要涉足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免将病菌带给他人,造成交叉感染对患。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场所,却又无意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因此图书馆应尽快地进行图书馆卫生防疫的综合治理, 加强公共书馆的卫生防疫意识,建立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广大到馆的读者在汲吸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享受。这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当今形势下更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高校做好消毒工作不仅是一项文明管理的政策措施, 也体现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宏月.谈高校图书馆日常消毒的必要性和措施—预防“非典”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23(5).

[2]宿静茹,杜厚德.防止“非典”对图书馆的启示[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

[3]代红.高校图书馆卫生安全防患及预防措施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2).

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第5篇

大数据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海量数据的网络应用和有价值的服务信息的提取。但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模式和关系也为图书馆数据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处理大数据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图书馆数据缺少实时处理框架支持,图书馆的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也面临着威胁,相关管理人员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经过一系列调研,笔者对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队伍

为了有效地处理大数据并为广大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图书馆要积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不断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帮助图书馆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例如,在进行相关数据采集时,图书馆的数据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学习一些常用的数据采集工具,比如Facebook中的Serihe。通过学习这些软件,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输送的效率,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再比如,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学习一些公众平台的操作技术,比如微博服务平台,相关人员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对图书馆进行宣传与推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微博的相关功能,比如,微博网站信息维护、微博推广方案的撰写等等,才能够确保微博正常运作,更好地对图书馆进行管理。鉴此,各图书馆可以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管理队伍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帮助管理人员学习一些常用的新技术,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

二、加强图书馆大数据的安全存储工作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同时带来了便利和威胁,各大图书馆的数据存储面临着安全隐患。以数据形式存在的数字化图书馆资源一旦遭到攻击或破坏,图书馆就会面临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服务质量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更令人堪忧的是,当前一些恶意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侵犯变得轻而易举,为此,各大图书馆要切实推进图书馆大数据的安全存储工作。

各大图书馆要紧跟各种数据库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进行安全存储工作,更好地处理和分析大数据资源。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采取非结构数据处理模式,建立常用的公共交流平台,帮助图书馆进一步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图书馆可以打造专门的贴吧或论坛,安排对应工作人员实时处理用户面临的问题,及时对用户的意见作出反馈,并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拓展服务。同时,要保护大数据的安全,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对个人数据存储进行相关的权限设置,为用户营造安全、私密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相关工作技术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不断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消除用户的担忧。

三、推进建立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机制

在公共图书馆引入大数据分析后,图书馆的相关业务便有了一些变化,一个灵活、个性化的业务管理机制正在成型。公共图书馆,其主要目标就是为读者提供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源,给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各大图书馆便要积极推进灵活的管理机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达成图书馆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