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74-01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坚持以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一种人文关怀。总理曾经深刻的阐释了“以人为本的”真理: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思想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让人们充分享受参与政治、发展经济、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让人们当家作主。

(二)什么是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一般指社区居民通过在自己社区内长期生活而形成的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主要是指社区内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社区居民经过共同社区的长期生活达成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

(三)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

本人认为,以人文本的社区文化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社区地域性特点,不断改善居民社区环境,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服务,包括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增进人们的文艺修养等。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

(一)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必须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让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发展。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健全社区公共环境设施,开展社区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平衡居民的物质欲望,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在健康状态,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是尊重和保障社区居民人权体现

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有利于对人们政治意识的培养,让人们了解经济的发展,享受社区文化的教育。让社区文化充分服务于社区居民。保障和尊重社区居民政治权、经济权、文化教育权。

(三)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社区文化,倡导人们讲求诚信,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使社区老年人能够在社区中安享晚年,中年人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小孩能够健康成长;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是鳏寡孤独的人都够得到妥善的安排,纯洁社区环境,使之不出现偷盗抢杀等严重问题现象,为人们创造一个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三、怎么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区文化

(一)社区文化建设要贯彻服务群众的理念

1、加强社区公共环境设施建设,服务群众。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进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空间。增加各种文化设施建设,要提倡大家对设施进行保护,适当控制活动时间,开展各种活动,积极丰富人们业余社区文化精神世界。社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合作,获取社会、企业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集资建设运动场地、教育报栏、文化活动室、计算机房等文化设施,服务群众,让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多姿多彩。

2、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得到居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社区文化的发展才会源远流长。社区文化要体现公益性、大众性。社区领导还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让群众成为社区文化的建设的主体,从而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发展社区文化特色

1、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动摇,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社区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社区文化要用科学的理论渗透居民思想、用正确的舆论规范居民任务额、用高尚的精神提高居民素质、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居民不断进取。

总之,社区文化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大力发展各种对居民和社会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对居民精神世界有害的文化,从而充实居民的精神世界时保证居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居民的素质。

2、创新社区文化的特色,增强居民的社区凝聚力。根据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建设特色社区文化,提高居民文化品味水平和丰富居民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以家庭为小组,社区为大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老少同乐会、老年健身舞蹈活动、社区文化知识竞赛等。通过开展文化特色活动,加深居民的互相了解,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要将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

社区文化是居民随时体验得到的,学习性也比较强。社区文化对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社区文化要具有教育功能,对居民的思想、人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社区文化精神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抵御不健康的文化入侵。社区文化建设要重视对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坚持为居民服务,创建文明健康的社区学习环境,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具有教育性的社区文化建设,让居民摆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心态,成为一个思想道德素质高,对社会无害的居民。

如果社区文化只有单一的教育功能,会使社区文化失去活力和创造力,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就必须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把教育性与娱乐性结合起来,将教育的内容融入有趣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去,才能使社区文化精神深入人心。寓教于乐的社区文化活动能够充实居民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就有意义。

在社区广场举办老年健身舞蹈联谊活动,利于促进老年身心健康。在节庆日开展纪念传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动,利于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也能轻松居民的工作压力。双休日开展各种休闲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这些活动,首先丰富了人们的社区文化,其次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再者加强了社区居民的联系,通过居民的互相交流,能够改善居民关系,和谐社区环境。

四、总结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要是居民喜闻乐见的,必须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这样才能吸引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使社区文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才能使社区文化真正的服务于社区居民,保障居民享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丰富居民精神文化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居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55-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为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等等这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生产发展要依靠农民,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生产发展也是为了农民,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生活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通过农民的文明,来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整齐,生气勃勃,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一个友好型农村;管理民主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民主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二十个字”为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包揽一切,而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搞好服务上,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为此,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强化创新建立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一切从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扩大农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滞后,只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才能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着力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上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要在农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城镇的差距,让农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医疗保障,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4.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的硬件建设,还包括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绝不等于单纯的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新房、盖新楼等都只是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内容之一,而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要求农村不断增强生产、生态、人居、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要求农村逐步建立起结构均衡、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现代经济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果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理解得不深入、把握得不全面,就很容易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搞成所谓的“新村建设”,甚至导致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和路径 特征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以“运动”为重要内容的一个新变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一场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很早就开始实行了,所以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将此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则蕴涵了太多新的意义。

50多年来,我国农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国以后,一个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建立起来。第二阶段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农民逐渐演变为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和利益受损的弱势阶层。第三阶段是统筹城乡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公平、统筹发展的执政理念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同,新的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呼之欲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内涵。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们可以看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内核是针对影响和制约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一次社会大变革,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进行再调整,对农村生产力再次大解放大发展。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路径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阐述清晰地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总方针。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任务?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如何少走弯路?这一诸多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建设主义新农村,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途径,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六个坚持”鲜明的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顺利的逐步实现,必须坚决贯彻“六个坚持”,从战略的高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坚持重点难点一起抓,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指南。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前无古人的历史性伟大创举,在时代特征上,必须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引领社会文明发展之先,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先进性、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意识形态上,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领导体制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在表现形式上,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决不能照搬照套别国的模式;在经济制度上,必须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体内容,也是举办农村社会各类事业的支撑力量和基础条件,还是作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保证和基本手段,更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和坚强后盾;在建设方向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我们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是否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决定着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伟业的成败。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要进一步提升和满足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利益,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依靠农民力量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最广泛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和自觉行动。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彻底制止歧视农民的各种行为,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要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真正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弥合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大系统工程

必须全面协调推进新农村的各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然要重视抓好“硬件”建设,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要整洁美观漂亮,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抓好“软件”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农村建设发展的速度,决定着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度。因此,新农村建设既有村镇建设的问题,也有村民发展的问题;既有“硬件”建设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的问题;既有经济建设的问题,也有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建设问题。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那种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造房子、建设新村庄、修公路;只要农村经济上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自然建成了;或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就是求“新”,而把经济建设放在一边等等认识,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不能把村容村貌建设与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割裂开来,不能把现代化建设一般要求与地方优势特色割裂开来。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的要求,全面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推进,从而实现富裕、公平、安康文明的发展目标,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华网,2006年3月8日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 政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 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 政治文明 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 政治文明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江泽民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 政治文明 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江泽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 政治文明 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江泽民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 政治文明 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文化大革命”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生;维稳;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52-02

党的十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社会建设的核心领域,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民生的维稳价值主要通过民生理念、民生功能和民生实现的过程体现出来。

一、民生理念中的维稳价值

民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治理文化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早在《尚书》中就提出了“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民生思想,提出了保障人民生活幸福才是好的治理价值。《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提出了富民是治国的前提,而民富的社会容易治理,民穷的社会则难以治理。孔子认为,民生治理有两种方式必不可少,一是减轻徭赋使人民富裕,二是进行礼仪教化,让人们远离罪恶、疾病则人民生命即能健康长寿。孟子则提出了利用“井田”制度,为民制产,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我国传统社会各个时期也都遵循了这一价值理念,并制定出了相应的行动举措进行民生保障以稳固政权统治。近代以来,孙中山则提出民生主义的思想,认为民生不仅是人民生计,而且是社会存在和历史的中心和动力。因此,民生自古以来被视为国之大计而成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民生同样被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高目标之一。不过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并不是对传统民生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建立在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质的科学的民生理念。这个现代民生理念的维稳价值就在于现代民生理念的创立为维稳理念的现代转换提供了价值指向。

其一,从单一的满足人的生存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民生的核心原则,这表明不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实现民生幸福一定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原始起点、最终目的和最高标准。而维稳的价值伴随着现代性的转换,其理念也逐渐从强调国家、强调社会、强调对人的管控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为民生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

其二,公平正义与共享。当前我国社会的民生问题的实质并非是单一的贫困问题,而是一个公平正义的问题。民生本来就具有公共属性,但是这个属性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内表现得并不理想。公平正义问题是一个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少数利益阶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社会整体,如此一来,民生问题如收入差距、房价问题、教育资源失衡问题、医疗资源失衡问题、就业难等等问题凸显。由此看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不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手段而且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价值基础。公平正义强调生存与发展的平等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脱离了这个民生原则,维稳不但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相反则是在制造和激化社会矛盾。因此,维稳过程中一定要渗透着公平正义的原则理念,充分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倾听不同群体的诉求表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三,民生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因为民生需求伴随历史境遇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当然社会生活的总体演变趋势一定是上升的,这就决定了民生需求也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所以民生问题是动态的,具有时代特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表现重点是不一样的。而且一定时期内民生问题获得解决,随之而来,就会出现其他层次的民生问题,因为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更高的需求。这是发展的规律使然。一般意义而言,人的生存获得保障后,人们就会期望高质量而有尊严的生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强化、动态的演进过程。维稳同样具有动态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压力型的维稳模式下,维稳被视为静态化,即维稳跟着事件跑,没有建立起动态的维稳机制,不是通过引导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合法的利益表达而进行合理合法的疏导来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因此,应构建起一种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不断做出机制调整和政策变化的动态的维稳模式。

二、民生功能中的维稳价值

民生功能的维稳价值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民生在社会和谐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民生建设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民生在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中的保障作用,而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党的执政都是维稳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一,民生建设是社会和谐的稳压器。民生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并为社会和谐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当前我国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多数是由于民生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造成的。民生问题如果得不到保障和改善,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团结等价值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社会失衡状态还会持续恶化。只有不断实现包容性增长,不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才能实现安定和谐。民生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伟大工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还能够发挥民生的反哺功能,也即是说,民生建设可以助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与进步。所以民生具有维持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基本功能。

第二,民生建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的主要指标。社会是一个由各个功能、结构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个系统都能够得到建设和发展,它们的功能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而且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形成健康良性的有机互动,那么这个社会有机体就是相对稳定的。一旦各社会子系统之间出现失衡,或者各个系统功能发挥不到位,社会就会出现矛盾,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民生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和改善程度是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价值而忽视发展的目的问题,或者说就是把发展经济作为发展的目的价值。民生在此是被轻视的,民生建设与经济增速明显不匹配。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民生问题,民生矛盾突出,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因此,大力推进民生建设,使之与经济建设水平相符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三,民生在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与党的执政地位密不可分。不论从历史上还是逻辑上都反复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着中国社会的稳定状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1]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实现着、维护着、发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党在实现、维护、发展人民利益方面的核心表现。从解放民生到保障民生再到发展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生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都在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民生一直发挥着整合、辩护、凝聚政治认同等党执政合法性源泉的社会功能。

三、民生实现中的维稳价值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建设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重要的治国方略和价值取向。民生建设在实践中作为社会调控的方式展现出维稳的基本价值。

第一,民生为维稳提供物质保障。“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2]所谓民生的物质保障就是通过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的各种合理需求,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由于过去的治国理政方略往往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民生建设,导致了利益格局的变化,各个阶层民生利益不协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有序的最显著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出现公平正义失衡的现象。民生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通过民生建设提高民众的收入,增加物质财富,实现发展福利的共享,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从而有效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

第二,民生为维稳提供权益保障。当前民生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同利益群体的权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就是说,弱势阶层的权益受到侵蚀和损害。也就意味着社会资源最终倒向优势阶层,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行民生建设实质上是通过机制建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障各群体之间的民生权益得到合理的满足。一是建立民生权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为不同利益主体表达各自民生权益诉求提供渠道,尤其保障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二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税收、财政支付等方式保障民生权益得到满足。三是建立民生决策的参与机制。在制定民生政策的过程中通过民生主体与民生客体以及不同民生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协商等方式实现权益保障的最大化。当民众能够有效获得物质上、政治上、教育上等各项权益的保障之后,其实现的结果就是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充分获得。民生建设有效进行,民生事业得到发展,社会稳定必然会得到持续的保障。

第三,民生为维稳提供秩序保障。传统的压力型的刚性维稳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和困境。压力型刚性维稳模式只能解一时之痛,并不能标本兼治,而且投入的维稳成本极其高昂。究其根源,就是对于维稳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如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柔性维稳模式,才是标本兼治的明智之举。民生建设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助推社会稳定的实现。因为民生治理自十七大以来已经上升到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民生建设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离不开制度,离不开法治。只有把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上升到制度层面和法律层面,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和保障,才能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进而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再者,民生的利益分配与调节可以有效疏解社会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