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 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 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 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 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 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职业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的启示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3、创造型职业锚

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

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

5、安全型职业锚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来生活。这种可*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通过自我分析与可*的量表工具的测量,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职业生涯规划也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所以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

再者,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2017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一)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学一年级

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想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第一步便要适应大学了。修好每门必修课便是首要条件,比如说英语,英语确实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这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的人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但事实上我在这方面确实很差,这便是我在大一的学习中最起码的努力,因为多掌握了一种工具,就多一点生存的空间。大学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课程进度快得惊人,所以自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

我尽量坚持每天预习当天的任务,课下及时复习,并且认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踏实做好每一步。同时由于大一的时候课程任务不重,课余时间较多,我还参加了很多学校和学院的实践活动,从而得到了不同方面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也和老师同学以及比自己早步入大学的学长学姐们经常交流,询问学习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总之,大一一年来,我改变了自己以往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习惯,熟悉了大学的特殊之处,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同时初步了解了自己相关的职业,也很好的处理了自己是否转系、是否修第二学位的问题。我自己认为大一就是一个试探期,主要任务就是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学好每门必修课,打好基础,同时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所拓展和延伸.

大学二年级

万事学为先。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算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难成大事,所以在任何时候我都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大二依然如此,学习还是主要任务。对于本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要加大程度,朝着自己努力的要求勇敢前行。大二这一年在专业知识这一块,要做到从不知到认识,熟悉再到掌握能灵活运用。实践能力才是信息工程学科不死的灵魂,因此我要在大二的时候初步接触实验室,积累相关经验,增加见识。同时,这一年我将以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团体组织,锻炼自己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的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一个为我自己的未来打造的平台,只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不懈才可完成。没有夜夜笙箫的潇洒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但我却过得充实。大二,正是需要刻苦的一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学三年级

临近大四,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白自己面临的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打算考研,我就应该加大力度的学习专业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着手做好考研前的一切准备。另一条路就是就业。那就要求我把要求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的活动,与同学交流求职工作的心得体会,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也可向老师和一些毕业的人士请教求职的一些相关问题。如果我还希望出国留学,那我还得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等。

在之前的三年中我为自己定下相同的要求:1、每个星期都要阅读一本书,可以是人生励志,文学,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书籍,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定期登陆一些信息工程学学术网站,了解当下的社会信息工程科学的前沿等。2、每个星期不要忘记英语单词和口语的掌握与熟练。3、利用电脑这一资源,学习运用网络的资源充实自己,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大学四年级

学无止境,但是我认为系统的学习在大三就可以算是结束了。在大四时,首先要检验自己已确定的职业要求是否明确,大学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并且及时做出调整和补充。此外,仍然不能忘记知识的获取,同时关注新闻报道。增加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我应该抓住各种锻炼自己的机会,力图早日适应社会的竞争机制,并且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束语

一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即将结束,周老师让初入大学懵懵懂懂的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深刻明晰的规划,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忽然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我现在仅仅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平凡的女孩子,但是我会带着我从小就铭记在心里的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017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二)

所谓职业生涯设计,其内涵就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根据自身的特点、气质、性格、爱好等条件,不断修正坐标,选择一个最能发挥自身长处的环境和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在目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条件下,企业和个人都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如何走向双赢?我觉得,营销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与评估。

2)、对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与确立。

3)、对步骤和行动的计划与探索。

4)、对效果和路径的反馈与修正。

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修正生涯坐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行动措施是否得力、预期目的是否达到,既定计划能否适应环境的改变等。及时做到对效果和路径的反馈与修正是必要的,只有及时调整职业计划,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匹配,这样才能做到无往而不胜。

步骤1:我是谁?

营销人员要想有效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是必须要做的 功课 。自我认知核心是了解自己,也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包括自己对营销是否感兴趣,具备什么样的气质,自身的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等,是否适合从事营销业务。

步骤2:环境如何?

步骤3:给自己一片梦想的天空。

步骤4:给自己找个理由。

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无不从一个成功的目标定位开始的。依据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环境等信息,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有了方向和目标,就有了做事的理由,往往追求目标的动机比目标本身更能激励我们。

步骤5: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生涯策略是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是确保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策略本身应该是战术性和战略性的统一体。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对滚滚人流,看事态炎凉,这样逼着自己不得不收起曾经的稚气与天真,开始深刻的思考未来的路。在现在的社会,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称的上是真正锋利闪亮的尖刀,想成为人才应该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但是混混噩噩的度日子是做不到这点的,只有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正确的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和强项才能定准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之递增,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动力并在职业中发挥个人优势。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什么才是职业生涯规划),希望她对自己的系统的职业生也规划能有领航的作用,为处于迷茫中的自己指明一条路。

我现在在读大二,性格总体上偏外向,但有时也很文静内向,业余时间喜欢看电影听音乐,上网还有看书,尤其喜欢研读任务传记。我比较喜欢国际政治,喜欢用自己拙劣的政治敏感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式,并偶尔发表点文章,观点有时会很偏激。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可是由于自己的性格偏直,常常由于心直口快无意中把朋友们惹生气,导致知心的好友并不是非常的多。我的优势在于我对于问题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经过理论证明认为它是正确的就会一直走下去,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随波逐流。所幸我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在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认识的偏差和理论的错误后会真诚的道歉并虚心的接受教导。我的缺点是缺乏进取心,常常把“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所以积极性较差,进而导致在自己本该擅长的方面不能取得应该取得的成绩。由于从小时候形成的不良习惯,在看书尤其是自己喜欢的分析议论类书籍时只求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而其中一些精华的语句等并没有尽力将其存入脑中,这就致使我日后尽管有稍微好与同龄人的分析能力,但是在撰写文章和口语表达上相对较差。口头上的不善交际又使我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太活跃,不参加积极性高可以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圈的活动如晚会,比赛等。缺乏锻炼,导致体质相当虚弱,健康是影响自己的未来的很大的问题。感情方面有所牵挂,不能完全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以后择业的路上,我需要顾忌的是远在家乡重病在身的爸爸和至今仍昏迷在床的妈妈,我不能离开他们。这要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求职方向及地点。

尽管自己有的时候缺乏信心,恒心和毅力,但是凭借自己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比较清醒的认识,我相信我会逐渐的培养起自己的恒心。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重视一下性格的转化,应该正确处理内向与外向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发挥自己外向的一面,争取拓宽人际关系,这样既能广交朋友又能为未来铺路。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帮组的书籍是既要掌握书中的观点又要学习作者的精华语言,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最大程度减少体质虚弱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内部环境因素

S:优势因素

1、能对未来有清醒的认识,目标较明确

2、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

3、逻辑分析能力相对较强,思维活跃

4、谦虚谨慎

5、做事踏实,为人善良

6、个人生活能力较强,能不依赖他人

7、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一些问题上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W、弱势因素

1、人际交往中主动性差,沟通性一般

2、在一些问题上急于求成

3、懒惰行强,缺乏恒心

4、对自己信心不足,错失了很多机会

5、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差

外部环境因素

O、机会因素

1、所学专业的情景表被看好,有相对单一专业有更宽的就业面及更多的就业机会

2、中国入世,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外向型人才,尤其是法律和英语都精通的人才紧缺

3、复合型人才稀缺

T、威胁因素

1、法律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人才剧增,一些非本专业的人自学成才

2、随着大学生的学历普遍提高,加之研究生扩招,毕业后研究生可能贬值,就业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SWOT总结

经过对自身以及该行业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在自己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要尽全力为自己的文化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又于法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我个人认为仅仅读完本科的阅读量及对法学的学科掌握程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对于一个法学工作者的要求,所以决定在本科结束后继续深造。在以后的学习期间,严格按照分析上所书,针对自己的劣势进行加强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内部优势和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外部条件。虽然外部的不利环境我自己没有能力逆转,但是我要通尽量避开这些弱点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就自己而言,自己是一个冷静的女孩,能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而不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能较快的抓住事情的本质,不断调整自己,相比较一些多愁善感的女生更适合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而同时自己的性格又偏向好动,所以想比较整日端坐在书桌前更喜欢忙碌一点的生活,这样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强迫自己去工作从而取得成绩。而律师这一职业多数时间需要四处采证,处于奔波状态,而又有一部分时间安安静静的研读相关材料。这个集动静一体的工作和我的偏外向而又时又内向的性格非常合拍。

也许是跟家庭背景有关系,我出身于一个父母都是教师的知识分子家庭,所以尽管性格好动,但是受父母影响,自己已经习惯并且喜欢上来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律师是一个需要对自己所掌握的业务及实证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工作。它同时也要求作为一名律师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客观冷静的分析问题,按照法律法规工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争取对任何问题都做到公正公平,尽量克服个人好恶在判断中的障碍。

然而现在社会在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着,21世纪真正稀缺的是人才,而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也随之发展,符合型人才越来越得到各大用人单位的青睐。而社会的竞争的激烈性更说明了职业的变动性。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掌握至少两种求生技能。如果因为以后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律师这一行业或者在这一行业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绩,那么我会坚决的选择转行,而第二次的职业选择我会选择从事外贸行业,做一名外贸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加强,中国的经济对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有相当的一部分国家开始意识到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市场所能创造的惊人利润,所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当迅速,这也在另一个侧面要求我国要培养出更多的贸易人才这样才能在对外事务中处于优势地位。

尽管我现在乃至以后的专业不会选择对外贸易经济,然而我想这并不与我想从事外贸方面有任何的冲突。我的一位师兄同时也是我的亲戚,现在做某公司外贸部做经理,他曾经对我说过,外贸做的好的人并不是因为你读书的时候学的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比人家多,而是靠你的经验。能真正做好这一行的人是法学和外语都学的好的人,因为对外打交道,外语的重要自不必说。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贸易合同更要求你有扎实的法律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的合法性进而保证自己公司的盈利。至于经验则完全靠自己的成熟及实践增长。

我相信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会扮演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角色,所以我坚信外贸业也会越来越兴盛,所以外贸方向人才会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所以如果我真的进行二次择业的话,我会选择做一个外贸人。

现在的我已经是步入大学后的第二个年头,根据自己这一年多来的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和对字节兴趣的分析,我大概确定了自己要助攻法学方向,但是作为以后生存的技能,英语这一工具学科不能看清。围绕这两个方面,我大致做了大致的规划如下:

1、XX~XX年: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自身的优势条件,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完成的主要内容: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走向研究生,熟练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以优良的成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并在其中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接触社会

法学方面:认真对待自己在学校接受的每一门法律教育,尤其是主干课,分析自己的擅长方向选择自己将来的考研和就业方向。

多多利用国家图书馆这一便利的资源查阅自己不懂的问题,多研读案例以培养袭击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敏感度。多像老师和学长同学们请教,各科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尽量都不低于85分。在大三之前制定出完美的严密的考验及司考计划,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初期备战。并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进行系统的准备,力求以优秀的成绩通过。

英语方面:从现在开始积极备战专业四级考试,每天早上晨读20分钟,晚上联系听力20分钟,增加词汇量,做专四的训练题增强题感以争取在下学期的专业四级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健康方面: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不节食。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方面:利用好每一个寒暑假,特别是09年的暑假,在此之前务必列出一个详尽的考研计划,以为大三和大四的准备开辟一条道路,并在暑假中着手开始对过往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合。

此上就是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我已经在社会的大形势下对于现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为自己定了一个符合自身状况的学习、工作计划,或许这个计划随着我个人阅历的增长会有所变化。但是我知道无论如何这条路并不好走,也许会有许多伴着眼泪的坎坷。但是我相信我是正确的,我会一直走下去,我会通过奋斗到达胜利的彼岸。因为在职业场上重要的是你如何对待你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你做的是什么工作。

水无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江河

人无点滴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信我通过努力,会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走向美丽!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毕业生步入社会,走向未来职场的第一步就是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就业错位”。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在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中有55%左右的人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1]。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对学生将来的职业道路,将会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1问题的提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2]。职业生涯规划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它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协调性与科学性。

很多院校职业发展教育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只局限在就业这一个环节,而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则缺乏指导与帮助。注重将大学生推向社会,对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获得成功还缺乏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整体上还没有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

(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式不规范。

不同学校在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大部分学校主张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选修课,少数学校主张开设必修课,绝大部分学校主张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邀请职业规划专家、成功校友作专题讲座、在实习中传播职业发展观念等。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

(3) 课程设置有待规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主渠道是不可或缺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稳定性,没有形成固定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重复严重,不仅与就业指导课内容重复,同时与相关专业课的内容也有较多重复。

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进行理论教育,还要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自主进行职业选择的技能及有效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

2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可行性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活动在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开展。

2.1软环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的确立

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当前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走向,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才不至于被淘汰。高校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注意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规划要有弹性,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的规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的确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软性环境保障。

2.2硬环境――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

现代网络技术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能使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更具自主性。网络交流平台有助于开发网络辅导课程和网络自学软件建设。各类成熟的网络职业测评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各种职业测评软件,充分认识自我[3]。教师还可以开展网上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的需要,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交流平台的建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硬性环境保障。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二维模式的构建

通过上文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的软性和硬性环境的分析,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实践教学模式。

3.1纵向维度

根据职业生涯实践教学的过程序列,可分为课程设计、测评、咨询辅导和反馈四个阶段。

3.1.1课程设计阶段

(1) 课程内容。根据对本科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阶段的划分,课程教学应按不同年级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职业启航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如职业生涯基本理论、职业生涯认知等,帮助学生提高关于自我知识的认知质量;在职业探索阶段,主要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如收集职业发展信息、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生涯技能等。帮助学生提高关于职业知识的认知质量;在职业决策阶段,主要学习与就业相关的决策知识和技能,如择业观与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决策等。提高学生决策质量的水平;在职业发展阶段,主要进行具体的就业指导。包括了解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有关政策和求职技巧等,为适应工作环境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2) 课程开发。高校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可以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联合开发,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4];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开发课程,高校授课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3.1.2测试阶段

学校引进职业测评体系。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通过开展职业兴趣测验、人格测验、职业性向测验和职业能力测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人格特征及职业成熟度等。学校应依照心理测验的目的和测验本身的特性,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量让所有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学校也可以与社会实践基地或用人单位一起,设计个性化或行业化的测评软件,使测评更具有针对性,为下一阶段的咨询辅导提供依据。

3.1.3咨询辅导阶段

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的时候需要有咨询辅导。咨询辅导包括个体咨询辅导和团体咨询辅导。个体咨询辅导主要采取一对一互动的方式进行辅导。个体辅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咨询使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团体咨询辅导主要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如组织座谈会,讨论大学生所关心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问题等,面对团体周围与自己相似或相同的困扰,通过讨论,使他们调整好心态,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5]。

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诞生推动了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业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除了高校自己培养的咨询辅导教师外,高校还可以联合社会上的职业咨询机构,与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一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法;同时也可以借用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职业生涯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辅导。如中兴、华为等企业就对在校有意向加入本企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体现出立足企业利益与发展的人性关怀,把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组织发展战略高度统一。

3.1.4反馈阶段

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后,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变化,需要反馈这些信息,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修正。要在职业生涯的准备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检验自己的职业定位、策略是否符合实际。高校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平衡计划与实践、主观与客观、职业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关系,及时修订行动方向。其修订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3.2横向维度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进行的教育,学校在做课程开发、测评、咨询辅导和反馈等教学的同时,应该通过操作实践,提高教学训练的效果。因此,需要构建社会实践基地―学校―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横向教学实践模式。

3.2.1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熟悉职业社会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成重点团队、专题社会实践小分队,围绕社会热点、社会问题等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机关等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6]。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3.2.2用人单位

学校要积极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订单式”就业基地。“订单式”就业,就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及本单位员工的素质及能力要求,与高校合作,共同对有意向到本单位就业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使大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在单位顺利上岗。满足高校培养人、学生锻炼人、单位用人三方面的需求。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机制。

3.3构建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二维模式,如图1所示。

在社会化导向的软环境和网络交流平台的硬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职业生涯规划按照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形成了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阶段,高校设计以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同时,要联合社会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开发社会化和订单式的教学实践课程;在测评阶段,高校既可以利用传统的测评工具书进行,也可以与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开发,或者是直接使用用人单位的测评软件,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测评;在咨询辅导阶段,高校对咨询者进行包括心理基础、管理能力、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答疑解惑,社会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也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职业迷茫、困惑的处境,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在反馈阶段,高校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建议,总结经验,帮助学生纠正职业定位的偏差,重新找到新的职业支点。

4结语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这涉及到社会、个体、学校及各个教学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主张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人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并借助职业生涯课程设计、测评、咨询辅导和反馈四个阶段,实现与个人才能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建中.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30.

[2] 汪莉.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57-68.

[3] 郝颖,丁广龙.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4):105-108.

[4] 徐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发行动研究综述[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118-119.

[5] 张立志.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理论界,2006(8):126-127.

[6] 苏星海.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7(5):54-55.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on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FAN Nai-mei, WANG Wen-bing

(School of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Eng., Zhengzhou Inst. of Light Ind., Zhengzhou 450002, China)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规划;内职业生涯

目前中国高校大力推广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迫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过多地关注大学生外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对大学生内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较少。本文试图指明内在职业生涯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 生涯理论对内在生涯的关注

自20世纪50年代“生涯”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其内涵不断被更新。最早对生涯进行解释的沙特列(Shartle,1952)指出,生涯指“一个人工作中所经历的职业、工作、职位关联顺序”;生涯规划大师舒伯(Super,1957)也认为,生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幅度曾经历的所有职位顺序”。进入70年代,职业生涯的内涵突破专指与个人工作相关的方面,而把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内容统统包括进去,如舒伯(Super,1976)超越其50年代对生涯的界定,指出“生涯是生活里面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及历程,统整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此表露出个人独特的发展形态”。在这里,舒伯强调生涯是一个人的独特发展形态,这一形态包括职业的和生活的共9项角色(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职业人、配偶、家庭人员、父母、退休者),这9项角色主要在4个场所(家庭、小区、学校及工作场所)而实现。从Shartle对职位顺序的关注,到Super对职业和生活角色的全面关注,体现了生涯理论发展中的由关注人的单一职业生命维度向关注人的全面生命维度进展的历程。

1978年,施恩(Schein)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涯分为外在生涯和内在生涯两个层面,并且指出,外在生涯指个人在一生工作中,在组织内一连串显而易见的与工作结果有关的发展过程。内在生涯指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一连串的活动设计,协助发展较清晰的自我概念,并使这一连串的计划对人是有意义的。施恩的这一划分是生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一改前人在生涯规划中关注个人生命宽度的拓展,而是指明了在生涯规划中个体生命深度的可能进程。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应以外职业生涯为主,这是大学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阶段是个体求学的最后阶段,大学生处于从全职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中。虽然在大学期间,允许学生打工或进行创业,通过这些途径,大学生可以到职场上进行演练,但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处于求学阶段,其活动的主要空间还是校园,其接触的最大环境还是校园环境。而外在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对个体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进行规划。这表明大学生还缺乏外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这时,要求大学生进行完整、科学的外在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不现实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以内职业生涯为主,这是由大学学习特点决定的。内在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个体对其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要素的准备和塑造过程,这一过程与大学阶段的求学特点相吻合。大学做为个体求学的最后阶段,在这里,个体要进行完备的知识准备,并实现由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提升,并不断完善其心理素质,提升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内在感受,塑造出宽广、坚毅、健全的人格。外在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环境或他人给予的,也容易受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或被给予人所收回;内在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助而实现,但主要还是由个体的主观努力而实现,其一旦取得,不仅不会受环境或他人的改变而改变,反而是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武器和盾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内职业生涯为主,这也是由大学生涯在个体生涯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在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中,舒伯的5阶段论影响最为深远。舒伯把个体一生的职业发展分为成长阶段(0-14岁)、试探阶段(15-24岁)、立业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后)。大学生涯处于职业发展的试探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外在职业角色尚未定型,而是进行自我探索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角色选择的关键期。

内在职业生涯发展是外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外在职业生涯是个体经历的一系列的职业过程,内在职业生涯更关注个体自我概念的澄清和内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个体外在职业或事业的成功,必然是其内在自我发展和内在自我实现的结果。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也表明内在自我的实现是外在成功的前提与条件。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主,同样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外在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和职业成功同样有效。

三、内职业生涯发展重在目标层次的提升

大学生内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价值观的确认、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善、职业素养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锤炼等。生涯规划教育把个体一生的经历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在人生每一个阶段,个体所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各种角色的组合方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在讨论大学阶段在整个人生历程中的特性、任务,引导大学生为未来生涯成功做好必要的准备。这些准备除了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准备之外,职业目标的确立是统领各种具体准备的一项综合要素,是决定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关键。

哈佛大学有一项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和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通过他们青年时期的目标选择与25年后生活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那些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占3%),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那些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占10%),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医生、律师、高级主管等专业人士。那些目标模糊的人(占60%),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那些无目标的人(占27%),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过得很不如意,常会抱怨他人和社会。不难看出,青年人目标的清晰度和长远性与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高度相关,且成正比例关系,即目标清晰长远,其成功度越大,反之,越小。大学生是20岁左右的青年,25年后正是他们人生的中年时期,此时,他们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取得多大的成功,与大学期间目标选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着重对其进行职业目标选择的教育,增加其职业目标的明确度,有助于其职业生涯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