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洛阳 诗都 文化旅游 中国诗都园

近年来,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结晶的古典诗词,就是秉承着深远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学界对旅游诗词已开始重视,李扬等(2009)、张捷等(2007)、尹向东(2004)都有所探讨,但针对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古典诗词的应用及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研究仍被忽视。洛阳对诗词的研究应用,更多的是文献的整理校注,如:李献奇选注的《洛阳龙门诗选》,陈长安选注的《洛阳名胜诗选》,樵客编著的《洛阳古代山水诗选》等,古诗词文化在洛阳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几乎空白。通过对洛阳诗词资源的优势、现状以及诗都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打造洛阳诗都文化旅游的建设性对策,希望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谋求新的契机。

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现状

洛阳以“千年”、“牡丹花城”著称,作为十三朝古都,声显于世。历代文人墨客为洛阳留下来的不朽诗篇,也是洛阳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都曾集聚洛阳;左思的杰作《三都赋》使洛阳纸贵;“诗仙”李白赴洛阳与“诗圣”杜甫相会,珠联璧合,成为诗坛史上一段佳话;白居易幽居履道里,刘禹锡闲住铜驼陌,二人在洛中唱和,再续诗坛佳话……这些才华横溢的诗坛巨匠,都是洛阳的骄傲。其中,描写洛阳景观的诗词旅游资源有以下六类:

都兴废篇。曹植的五言诗《名都篇》,谱写东汉都城洛阳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的生活;宋代司马光有感于洛阳经历的人间沧桑,在《过故洛阳城二首》中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唐人钱起的《过故洛城》“故城门外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描绘了故都洛阳衰败的景象。

洛轶事篇。西晋文学家张载《七哀诗二首》,回顾洛阳北邙山汉陵被掘的历史事件,描写汉陵荒败之现状,“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抒发盛衰无常的感伤之情;白居易的《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描绘了唐洛阳著名景点魏王堤冬去春来,仍春寒料峭,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未出现的画面;唐太宗李世民、宋代张末、明代邱起风曾作诗描写洛水景象。

古览胜篇。唐代骆宾王、孟郊、白居易等人描绘了天津桥的美景,如孟郊的《洛桥晚望》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杜甫、白居易、欧阳修、沈应时等人也曾诗写龙门风景,龙门山色被称为龙门八景之首;吕法曾、范廷弼、吕谦恒、张汉等人作诗对关林进行了描绘,明朝范延弼曾写《谒关帝君墓祠》描写关林翠柏的景色“洛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

寺院宫观篇。唐代张继、清代释如琇及唐太宗等赋诗白马寺,明代沈应时有诗云:“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孟浩然、韦应物。蔡襄、刘伦等人描写了香山寺的胜景,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抒发了诗人“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的情感。

园宅地篇。晋代潘岳、唐人杜牧、元代杨维桢等人曾作诗描绘金谷园,杜牧在《金谷怀古》中,描写金谷园今昔对比,发出了“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的感叹;描写白居易履道里宅园有白居易的《闲居自题》、《池上闲咏》、《舟中夜坐》等;描写邵雍安乐窝有宋代邵雍的《天津幽居》、《闲适吟》,司马光的《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等。

牡丹篇。“洛阳牡丹甲天下”,唐代刘禹锡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发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由衷赞美。徐凝的《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盛唐诗人李正封描写牡丹“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白居易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将洛阳城花如海、人如潮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洛阳诗都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归属模糊,重视不足。近年来,旅游界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但是与当地文脉紧密联系的古诗词并没有被包含在非物质文化类型中。非景观文化资源(如古诗词文化等)由于归属模糊反而有更加被忽视的倾向(张捷等,2007)。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诗词文化旅游被忽视。另外,洛阳市委、市政府没有将诗词文化旅游列入洛阳市旅游规划中,没有将诗都文化旅游提到战略的高度,忽视了洛阳有“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

昔日诗都气象难寻。中国诗词在唐宋时期,经历了发展的最高峰,之后便一步步走向衰落。洛阳的诗词文化也未能摆脱衰落的命运,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古诗词的欣赏创作缺乏兴趣,今人学诗词、诵诗词、作诗词的氛围不浓厚。诗词文化未能得到普及,昔日诗都气象难寻。

诗词景观有待修复。部分诗词景观被湮没。昔日刘希夷称赞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雍陶则感叹“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许多诗人游览洛滨,漫步天津桥,写下了颇多赞美诗篇。如今,繁华美丽的天津桥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清波荡漾的洛河水面。不见昔日古人吟咏的天津桥美景,确实是不小的遗憾。同时一些诗词景点故址存在争议。洛阳金谷园内,昔日“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石崇与当时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在此结成诗社,称“金谷二十四友”。但如今对金谷园的位置所在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金谷园景观的复原保护。

诗都品牌宣传欠缺。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诗词资源优势,却因宣传力度欠缺,影响力不够,导致洛阳诗都品牌至今尚未打响,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再加上扬州、西安等地争先抢占“全国诗词之市”、“诗词之乡”等称号,这在客观上对洛阳诗都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构成一定威胁,影响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诗词景点开发不当。盲目开发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景点产生一定的破坏。如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曾投资修建过白居易纪念馆,并已经将地基打好,但由于当时开发项目多、政策顾及不到、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中途停建,被撂荒了十多年,境况惨淡。

诗词旅游缺乏创新。洛阳的诗词旅游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以白园、香山寺为代表的诗词景观仍以传统的观赏游览方式为主,通过文化性游览,游客仅了解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学术作品等知识,参与性、体验性不强,没有将娱乐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缺乏旅游乐趣。

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对策

(一)重视诗词文化旅游

首先,洛阳市委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将诗都文化旅游纳入洛阳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促进洛阳旅游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强对诗词文化旅游的重视。其次,要注重对诗词的深入分析和价值研究。

(二)普及诗词文化知识

从长远来说,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最主要是依赖于广大的社会群众,需要从提高市民的诗词文化修养入手,普及人们的诗词文化知识。具体措施:把诗词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学校教育结合;鼓励诗词文化进入居民社区;将诗词文化贯穿到导游的培训和导游词的设计中。

(三)修复诗词旅游景观

修复遭到破坏的诗词景点,如修复建设白居易故居等诗词旅游景观。同时发掘新的景观,诠释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观意境,积极建设洛阳诗都旅游的美好形象。

(四)宣传诗都旅游品牌

旅游宣传是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议以“河洛之窗,诗都再现”作为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宣传口号,打响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并以诗都文化旅游品牌辐射中原及全国地区,促进洛阳文化旅游新的发展。可以举办“吟诵经典·陶冶心灵”古诗词诵读活动;推出《我爱唱诗词》文化娱乐节目;以洛阳古典诗词为背景,创作洛阳本土原创动画片等。

(五)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对于游客来说,仅仅欣赏和学习诗词的内涵,难以满足游客体验的需求。所以,在开发诗词旅游产品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1.诗会。每年召开大型规模的诗会,邀请著名的现代诗人或者对诗词颇有研究的学者来洛阳诗会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每年举办几次诗词竞赛活动、诗词鉴赏大会等,营造诗都文化氛围。

2.诗书。举办诗词书法会展,喜爱诗词或者书法的游客可以现场执笔或吟诵,彰显才华。还可以邀请中国顶级书法家来此挥毫,题写与洛阳有关的名诗美句,这也是对洛阳的一种无形的宣传。

3.诗酒。杜康酒是洛阳本土酒,利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作为宣传语,打造“中国诗酒”品牌。

4.诗菜。水席是洛阳的招牌菜,可以用古诗词来给水席的每一道菜命名。打造诗都特色水席,让游客在餐桌上也能感受到中国诗都的文化底蕴。

(六)创新诗都旅游模式

1.诗乐茶社。“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音乐和古诗词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载体和题材。将诗词文化、音乐艺术和茶文化相结合,建立诗乐茶社,使品茶、赏诗、听乐融为一体,可谓相得益彰。诗乐茶社应散布在洛阳知名旅游景点附近,便于游客旅游过程中疲劳时,在此歇脚。同时,诗乐茶社可以吸引更多的对诗词感兴趣、对音乐有激情、对茶艺有研究的人们赴洛旅游,或写诗,或谱曲,或饮茶,亲身体验诗乐茶社的乐趣和悠闲。

2.中国诗都园。可以在龙门的香山寺、白园这个区域,打造“中国诗都园”。香山寺和白园有着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白园则是以白居易墓地为基础开发的文化性公园。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可以以香山寺和白园为依托,创建“中国诗都园”,将文化性与娱乐性紧密结合。创建诗人诗词学术中心、诗歌展览馆的同时,建设诗词文化游乐园。使游客在凭吊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欣赏诗人诗词作品的同时,可以到诗词游乐园去体验和参与诗词文化活动,学习传统诗词文化的同时,感受到诗都游的乐趣。

3.诗都文化村。建立以村为载体来呈现诗都洛阳诗词文化的诗词文化村。诗词文化村的选址应该在文化氛围浓厚、客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今洛阳桥南的安乐窝南望关林和龙门石窟,北依洛河,是“安乐居士”邵雍的旧居。这里还有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洛阳师范学院,可谓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如今洛阳师范学院要进行整体搬迁。可以考虑以师范学院这块土地为诗都文化村根据地,并辐射着整个安乐窝,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安乐窝诗都文化村。

总之,古诗词秉承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彰显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古典诗词是洛阳文化的灵脉,将其服务于城市旅游业,能够陶冶游人的心灵,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以“中国诗都”作为洛阳城市宣传的一张素雅而有内涵的名片,可以提升洛阳高雅的城市形象。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定能促使洛阳文化旅游焕发新的活力,推动洛阳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佟松林.浅谈古诗词在旅游业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09(19)

2.张捷,程章灿,刘泽华.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尹向东.诗词旅游探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范文第2篇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而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新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结合幼师教学的实际特点,我形成了如下这篇教学设计。(幻灯片2)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和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说说我的设计。(幻灯片3)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幼师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个专业要求具备熟练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技能,此专业在语文课程上则强调培养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如编纂和讲述幼儿故事的能力。而本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语文能力缺乏普遍自信心不足,心理较自卑,缺乏自我价值感,同时,文化素养不高,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欠缺。但是,由于初中《登幽州台歌》、《题西林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乐游原》以及杜甫《登高》、《登岳阳楼》的学习,已积累了部分登高诗题材,只要课堂上适当引导,是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幻灯片4、5)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第三册第六单元诗歌教学以及初中学过《登幽州台歌》、《乐游原》等登临类诗歌基础上的专题总结。第六单元为唐代诗歌,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学生欣赏唐人诗歌,培养诗歌的兴味,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用1课时来完成教学。既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又补充相关的例证帮助学生理解登高诗不同主题、兴起原因以及发展脉络。(幻灯片6、7、8、9)

三、教学目标:根据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以及前面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我拟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背诵登高诗代表,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利用联想思维,归纳、提炼登高诗歌“抒怀”、“思乡”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反复吟诵,深入体会登高诗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幻灯片10)

四、教学重难点:

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正在于蕴含期间的情感。因此,改变传统教学中,肢解诗歌意象,进行支离破碎的教学,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归纳、提炼登高诗歌“抒怀”、“思乡”主题,进而深入体会登高诗歌所抒之情,所表之意。这既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幻灯片11)

五、教学方法:

中职的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让学科课程教学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朗读法,归纳法,提问法,情景教学法,而学生的主要学法则是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幻灯片12)

六、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课前,我让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上网优势,收集10—15首登高诗,并对其主题做简要概述,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同时也为上课做好相关铺垫。

我的课堂教学流程由四部分组成:导入课题,计划用时5分钟;第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对登高诗主题进行归纳,并分析原因,计划用时10分钟;第三部分,以杜甫《登高》、欧阳修《踏莎行》为例,引领学生进入情景体验,这是教学重难点,计划用时20分钟;接着是学生活动启迪和思考,计划用时5分钟。(幻灯片13)

在导入这个环节,简单介绍学生收集的较集中的几首登高诗,引领学生进行主题认识,并对学生预习情况作简评。第二个环节,以学生较熟悉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崔颢《黄鹤楼》为例,设计两个引导性问题:1、这几首诗的情感基调如何?(提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必忧、登高必愁,大方多悲、哀婉凄恻的感情基调。(幻灯片14)

2、表达怎么样的主题?——思乡、忧国、怀念友人。(幻灯片15)

然后自然引申深化一个问题,即:中国古代登高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主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个问题我主要运用讲述的教学方法,从地理、心理、文化等几个因素作简要概述,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深入体会诗歌情感基调做好理论铺垫。(幻灯片16)

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引领学生深入体会登高诗“所抒之情,所表之意。”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同学们收集的登高诗中,重阳节登高占的比重很大,同学们对重阳节了解多少?(这个问题学生以前了解些,能够回答出诸如“茱萸节”、“节”、“老人节”、“重九节”等相关信息),设计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重九相关传统文化。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日登高时候的感受,登高而招见者远,……登高而,把学生带入登高情景。继而我以杜甫《登高》和《九日》、欧阳修《踏莎行》、王安石《桂枝香》、王昌龄《闺怨》为例,分别讲述登高诗主题中“抒怀”、“思乡”两类。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1、抓体现情感基调的句子和字词,“哀”、“悲秋”、“离愁”、“独浊”、“萧条”等。2、知人论世。3、情景创设,想象和构思登高情景。同样抓关键词,从字形入手,分析词义演变,联系语境,帮助学生对诗歌情感进行体验分析。如“候馆”的“候”,“征辔”从文字字形演变和词义演变角度解读,有助于理解“登高而”4、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设备优势,播放古筝曲,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幻灯片17)

七、拓展训练(幻灯片18)

1、自选一首诗(词),根据诗歌的登高主题,绘一幅登高简图。

2、以简单的甲骨文字,构一幅登高简图。

3、背诵杜甫《登高》、自选一首登高诗写一段简析文字(主题、艺术手法、背景、典故、艺术效果……)要求:字数50—100字。(1、2题选其一,3必做)

八、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方面: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以及情境创设时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方面:通过搜集和补充相关课外材料,如:相关的登高诗,中国登高诗产生的地理、心理、文化因素;重阳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知人论世中作者背景材料;中心句分析时,结合文字性知识,讲解词义。

九、教学亮点

1、来源教材,不唯教材,高于教材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范文第3篇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范文第4篇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范文第5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要素。本着“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厚积薄发”的原则,学校提出“文化立校、服务治校、课改兴校、德育强校”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师生健康精神和完全人格的培育,努力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制度建设与文化生成相融合的学校文化。学校提出“让每个学生享受最合适的教育”,这里的“最合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学校教育要体现多样化,体现主体性,体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每个学生”更是体现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感、成功感,或健我人格,或强我体魄,或成我学业,或扬我特长。具体来说就是:“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先进的理念武装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培育学生,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传承书院百年优秀文化

学校建设了书院文化展览馆、校史馆、圣堂、安阳大讲堂等设施,使书院文化具有了省级文保单位的“形”。另一方面,梳理完善了安阳书院的历史延革、古校训及古代书院文化的教育思想精髓,整理汇编了《安阳书院》《书院回音》等典籍,创办了“安阳学社”,出版社刊《文笔峰》,为安阳书院注入了精神层面的“魂”。以此为基础,学校开展了大量的书院文化活动。德育层面,每年新生拜孔仪式、一校一品“书院文化”进社区活动、书院文化艺术节、书院文化之旅小导游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2012年,学校被无锡市委宣传部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品牌活动第二名。在教学层面,学校开设了琴、棋、书、画、诗等各类兴趣小组,设立了“国学讲堂”,还邀请了我国著名雕刻大师钱绍武、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吟”传人徐忠宪、孔子第七十六世孙孔令坤等大家到校指导国学教育。2012年4月,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学会命名为“国学教育研究基地”。

2.开展“礼、孝、志”年级主题文化教育

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题为“传承书院文化、厚积人文底蕴、建设文化校园”,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定“礼”、“孝”、“志”为各个年级文化的主题。初一年级开展“礼文化”的教育。通过“知礼”、“懂礼”、“行礼”三部曲规范学生行为,打造礼仪校园,形成文化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形式,加强礼仪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礼”。通过诵读弟子规、组织主题班会、观看礼仪知识教育录像、组织开展礼仪教育知识竞赛等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懂“礼”。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活动,通过举行围绕主题的班会及各类主题活动,剖析班级和个体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明确自身在礼仪教育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提升和完善。初二年级开展“孝文化”的教育。通过初涉“孝”、探寻“孝”、感知“孝”、践行“孝”四部曲达成教育目标。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孝的含义及历史初涉“孝”。通过讲述、表演及征文等手段理解孝的含义,探寻和感知“孝”。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践行“孝”。利用节点,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并学会感恩。初三年级开展“志文化”教育。通过“立志”和“励志”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并付诸行动。开展励志格言展示、邀请高一级学校的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做励志专题报告、适时适度地创设若干次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情境,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在迈向人生更高目标的进程中树立自信、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走向成功。3.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建设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班级文化。各班主任结合校情、班情,制订班级文化建设推进方案,注重张扬师生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班级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在于每位班主任均可以根据本班的班情,经过调研,民主确定一个班级文化主题,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达到自己预设的教育目的。阳中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出了强大的教育效果,打造了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成为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推手和平台。借助专题沙龙、文化介绍等推进形式,学校出现了“载梦方舟”、“圆梦星空”等比较成熟的班级文化来建设班主任群体,多人次去外校交流做专题报告、开展展示活动,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实施制度创新,推进服务治校

严格的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学校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以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激活教职员工的活力,提升责任感,强化执行力,提高教育效率。

1.班主任组阁制,小内阁大威力

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水平。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开发班主任工作资源,学校实行了“班主任组阁制”。每年6月份,学校都会公布新学期的班级岗位数和教师岗位数。全校教师根据学校公布的岗位数填写任职意向表。学校汇总后把教师的任课意向、工作量、工作职位等情况向全校公示。接着根据教师的意向,校长室首先聘任班主任。然后受聘班主任根据教师的专业、年龄、能力、工作态度、以前的工作业绩及任教意向,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中意的各科教师进行“组阁”。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班主任。班主任“组阁”原则上一年进行一次。班主任与教师双向选择,并签订合作协议。如果不能被任何班主任聘任,即落聘的教师就要换岗;如被聘的教师工作量不满学校规定的课时数,则成为二聘对象,在绩效工资上与一聘教师有所差异。教师如果要转学科应聘,学校设置了准入制度,经过学校考核委考核合格后方可转学科任教。聘任制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后,教师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聘“香”了好教师,聘“慌”了后进教师,全校教职工都认识到今天不努力,明天就可能落后,只有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形势促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主动适应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

2.部门目标责任制,强责任重实效

学校对中层各部门采用部门目标责任管理制。寒假或暑假中,中层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新学期的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常规工作、创新工作、完成目标、考核办法综合成目标责任书报校长室,由校长室修改审定。新学期开学前,学校举行“部门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各部门负责人就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向全体行政进行演说,并与校长签订目标责任状。学期末按签订的责任状对各部门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由于工作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明,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态度积极主动,执行力强,反馈及时,收到了良好效果。

3.团队捆绑考核制,凝聚团队力量

学校对部门和教师采用团队捆绑考核制,一个部门或一个备课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以团队的整体业绩作为考核的标准,使教师摒弃各自为政,促进成员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团队捆绑考核制包括部门捆绑考核制、班级捆绑考核制和学科捆绑考核制。部门业绩捆绑考核制用于对中层行政的业绩评价。部门业绩捆绑考核制就是将一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核,每月由部门负责人针对本月的工作目标和完成度,完成书面总结,自评考核,再由校长室考核,加强了部门工作的过程考核。中层津贴也实行部门捆绑考核制,在目标责任状中明确规定每月拿出一定比例的津贴进行考核,到学期末兑现,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发放。如工作没有达到目标要求,则部门共担,由负责人追究当事人责任。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增强工作的执行、反馈力度,提高工作实效。学校对班级管理也实行班级捆绑考核制,从而使“班级组阁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聘任制体现了用人所长、竞争上岗、优师优聘、优劳优酬的原则,有效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和激发了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大大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科捆绑考核制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捆绑考核。在备课组内,教师既竞争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整体推进。一个备课组为一个考核整体,取得成绩共同奖励,如有教师违反教学常规,特别是违反“五严”规定的,备课组全体成员在绩效考核中都会受到影响。

三、实施八字教改,推进课改兴校

自2006年起,阳山中学开展助学案教学,后又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发展完善为“差异、互助、自主、评价”的八字教改,从而使教改不仅仅注重可操作性,更关注理论层面的指导性。基于“八字教改”的课题《初中学生“差异—选择”自主建构的支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被江苏省教研室批准为省级规划课题,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引向了深入。学校开展“八字教改”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恪守“尊重差异、同伴互助、自主建构、多元评价”的原则,初步树立了符合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提高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全新的“高兴趣、高思维、高效率”的“三高课堂”,构建日趋科学有效的一种新课程教学体系。

1.尊重差异,让学生各得其所

在助学案的编制上,学校承认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基础是不同的,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学校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出示不同的探究题及不同的检测练习题,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展不同要求的学习。课堂教学中,4-6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将不同气质、能力、特长和学习水平的学生组合成一组,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水平的A、B、C三类学生组成,在互助学习中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后练习也分基本、提高、探究三大类习题。三类题的题量控制在85%、10%、5%的比例。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做不同的题,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实现持续发展。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置于起点不同的平台上,使他们都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积极学习状态,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大范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差异教学的有效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在共同的团队中发挥不同的优势,展现自己的才能,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成就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2.同伴互助,让学生合作共进

小组合作学习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拓展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渠道,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合作学习使学生得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同伴和教师充分沟通,通过充分展示和反复体验,在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同伴互助中实现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学生可以将各自思考和理解的结果,积极地在组内与他人沟通、交流和碰撞,达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良好效果。各小组推选代表综合小组全体成员的思考,向全班同学展示,从而达到了班级集体分享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目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时,全面观察,认真倾听,及时指导,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效果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每月对各方面优秀的学习小组进行表彰,将照片展示在教室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起持续的激励作用。阳山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仅仅局限于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还延伸到班级管理,如班级纪律、卫生检查、寄宿生管理、体育活动、食堂就餐、艺术活动等。只要是在学校范围内的一切事情,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励下,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还构建了小组合作背景下的综合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价。

3.自主建构,让学生主动学习

阳山中学各学科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从备课、助学案设计、课堂教学展开、学生学习过程等各个环节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要求教师在编制助学案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宏观把握,细化编制,考虑学生学习在课内、课前、课后全过程的有机整合。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阳山中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助学案教学的完整体系。在助学案设计方面,教导处组织各学科设计出有学科特点的助学案基本框架和教学基本流程,教师则根据不同的课型框架和基本流程设计每课的助学案。每一份助学案都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助学案形成后,提倡教师加入自己个性化的特色,以适应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不同班级的教学对象的特点。

4.多元评价,让学生个性飞扬

阳山中学坚持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机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有成绩汇总表、综合考核量化表、学生个体情况汇总表等,以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情况,并及时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调整,不断进步。多元评价还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如参加书画、写作、社团管理、社会实践等,提升各方面的素养。学校还通过定期评选艺术之星、体育之星、书画之星、文学之星、阳光之星等一系列单项荣誉,对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评价肯定,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继而正向迁移到学科学习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多元评价实现了以点促面,以特长促学习,使学生始终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很好地实现了“人文、全面、特长”的培养目标。

5.深化教改,拓展内涵

促进学生“三权回归”,教师“三性建设”,打造“三高课堂”。阳山中学坚持深化教学教育改革,提出进一步深化“八字教改”理念,以学生的“三权回归”,教师的“三性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打造有利于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三权回归”,即把课堂学习的思考权、话语权、自还给学生,建设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师的“三性建设”,就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目标性、生动性、指导性。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打造高兴趣、高思维、高效率的“三高课堂”。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八字教改”,把“八字教改”的理念拓展到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层面,把“八字教改”渗入后勤服务管理中,建立校本评价机制,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实施诗教工程,推进特色强校

1.古诗文诵读,传承国学经典

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好的办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自2009年,阳山中学就开始重视学校国学传承工作,充分利用安阳书院的资源,开设古诗文诵读课,并排入课程,每周一节,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吸取营养,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的好习惯,促进学校整体文化内涵的提升。自此,古诗文诵读活动就在阳山中学校园内蓬勃开展起来了。

2.成立安阳诗社,开展诗词创作

2013年6月,阳山中学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建立了诗教合作关系。无锡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陆振德,江苏省诗协常委、无锡市诗协顾问张产胜,无锡市诗协南长分会会长蔡棣华,副秘书长马兴生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学校与无锡市诗词协会共同签订了诗教协议书。诗教协议书明确规定:无锡市诗词协会负责制订诗教计划,委派有经验的诗教教师到安阳书院授课,指导学生进行古体诗词创作;阳山中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诗教工作扎实开展,并利用学校画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加强诗教宣传,营造诗教特色的文化氛围。安阳诗社制定章程,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以学术组织的形式保证诗词教学的正常开展。安阳诗社要求会员积极进行古体诗词的阅读、欣赏、背诵、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并撰写赏读文章。配合诗教工作,学校精选古诗词中的名篇,编印了校本教材《诗教200首》。安阳诗社的学生会员如完成了诗教教材上200首诗词的背诵,并创作10首以上具有一定质量的古体诗词,则由无锡市诗词协会发给诗教结业证书;安阳诗社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由无锡市诗词协会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安阳学社社刊《文笔峰》也将予以优先刊登;学生的作品积累到一定程度,安阳诗社将汇编结集出版,以此作为对学生学习和创作古体诗词的一种激励。

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诗词质量

在开展诗教过程中,学校不但重视诗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加强古诗词的背诵,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审美能力和瑰丽雄浑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高雅的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诗词的背诵和创作,许多同学也爱上了写诗。初一(5)班的张妮同学说:“当我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处女作时,别提有多开心了。我的文笔原来并不是很好。诗教教师一步一步开导我、教诲我,教我怎样用心创作古体诗。当处女作写成后,渐渐地,我竟然爱上了写诗。这不仅是因为写诗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作文水平,而且是因为老师让我知道写诗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虽说后来学五绝、五律更要讲究押韵和对仗,常常让我抓耳挠腮,但是写得多了,也就熟能生巧,越写越顺手。”初一(7)班的李起男同学说:“我对写诗的畏惧一点一点地消失,从写第一首诗时的绞尽脑汁,到现在的一挥而就,我爱上了写诗。这真的应该感谢安阳诗社。”

4.诗词教育成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