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文第1篇

2019年寒假放假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方案

一、班会地点:六(4)班教室

二、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三、主持人:陆珂、王涵永

四、班会主题:懂法、学法、守法,做普法小卫士

五、班会标题:法律与我们同行

六、班会目标:

对本班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了解法律法规,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他们在学校要做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习惯。以后进入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七、班会背景:

本班学生年龄大多11、12岁,正处于个性活跃期,容易受到周围生活环境的各种不良影响,沾染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失足的道路。所以,及早在他们心目中树立法制观念,严格地一法律和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当务之急。

八、班会筹备情况:

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收集青少年与法相关问题的资料和实例资料,筛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为班会主题服务。同时,让同学联系周边实际案例,自演并自主分析,引以为戒。

九、班会主要内容:

1.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2.通过案例分析及小品表演让学生学法,知法,加深体会

十、班会开展形式:

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制教育小品;普法演讲等,采用讨论、交流方式

十一、活动前准备:

查阅《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学生自己准备身边发生的案例小品,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文艺节目

十二、班会流程

1.引入法律词典(违法与犯罪)——导语;

2.主持人简介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

3.讨论:找一找平时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4.了解轻度、中度及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及特征;

5.接触案例:《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6.欣赏歌曲:心声;

7.法律知识问答及案例分析;

8.小品表演,学生讨论,指出行为人的错误;

9.普法演讲:推动法治,匹夫有责;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文第2篇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诸多理解与现实问题的反思

(一)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诸多理解

1.过程说

班主任专业发展是关注班主任成长,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追求。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个“过程”,是个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2.动力说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两方面的推动:外部给予的就业、升职、评价、家长与学生的期待等压力;自身蕴含的学习、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

3.对象说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对象有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群体的专业发展:二是班主任个体的专业发展。

4.目标说

专业发展进程中,班主任应树立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目标、精神目标、情感目标、智慧目标、共进目标、创新目标、责权目标。

5.教师素养说

班主任专业发展应包含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围之中。班主任的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6.特殊类型教师说

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教师,班主任专业发展是种特殊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班主任主要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就有不同的理解。现实中提出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管理难度的加大,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需求很强,另一方面又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得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具体操作难以顺利进行。实际上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反思

1.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独立的法律、制度、政策的保障

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的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法》对教师工作的性质、社会地位、报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在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仅仅规定:“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班主任是特殊类型的教师,他的工作是一边承担教学工作,一边承担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特殊就在于它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或称为副业),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就是希望班主任从副业走向主业,现实中班主任可以聘任但无编制,可以奖励但没有固定报酬,要成为主业没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是不可能的。班主任奖励部分的投入目前规定由当地政府解决,若当地政府没有拨款,只能是校长自己想办法解决。学校若存在专职的班主任,如心理健康教师,问题就来了,编制、报酬从何而来?因此,提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建议修改《教师法》和相应的德育工作规程,要有独立的法律(或者法律中具体条文)和相关的政策、制度,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才能具体操作。

2.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衡量的基本标准

成熟的专业应该具备六大特征与标准: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班主任专业发展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需要明确班主任具备的基本素养,即有没有做班主任的资格。学者的研究论述,班主任的基本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班主任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2)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3)班主任角色丰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4)班主任应多才多艺。(5)班主任应具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要研究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班主任应该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7)班主任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等。二是需要考虑班主任是否有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工作能力,即会不会做班主任的问题。没有具备以上这两个基本条件,班主任专业发展是不可能的。

3.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根本的动力

想不想做班主任,愿不愿意做班主任,即态度问题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根本。目前在许多学校,“班主任荒”已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尤其在农村中学寄宿制学校里,班主任的工作非常辛苦、压力大、报酬低、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校往往通过行政命令来要求教师做班主任,如评职称要求有从事几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等来对教师提出要求。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有敷衍、应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一方面是社会对班主任要求很高,另一方面班主任专业服务的社会地位、社会形象、社会价值又不被社会所承认。一般说来,教育行政官员与学校管理者所做的决策总是站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角度出发,对班主任群体提出种种要求:而班主任为自身职业能力投资无法取得合理回报的意识正在日益觉醒,在被动接受要求的前提下,学校的决策经常被班主任采用各种方式抵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提法是希望教师要有‘内在的、主动的专业发展动机,然而,在现实中班主任选择这个岗位是被动的,在这个岗位上无法实现个人的价值偏好和相应的利益追求,所以班主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感兴趣,无法维持发展的永久动力。

二、制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育制度安排的缺位

我们当下所看到的中国教育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大多都可以从与教育相关的制度安排的缺位、错位乃至不和谐中找到直接原因。比如,我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发展中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差距问题,区域内教育发展差距问题。从根本上说,差距问题都是制度安排的派生物。同样,如果没有明确的保障班主任发展的一系列制度,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是很困难的。

“教育制度安排”是指通过立法和行政权的运用,对于教育重大问题的制度性规范。教育制度规范与约束着教育个体的行为,同时又为个体创设行为自由的空间。教育制度可能会抑制教育个体发展的机会,也可能会为个体发展带来更大的预期效应。教育制度总是起着“双刃剑”的功能,让人们既敬畏它,又离不

开它。教育制度的实质,就是制定教育服务交易的基本规则。每一个进入教育服务领域的个体,不管是教育服务的供给者,还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都必须接受教育制度的引导和规范。因此,教育制度的核心不是约束教育个体之间的交易,而是降低教育个体之间交易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服务交易的顺利进行,必须把更多模糊的东西予以制度化,让大家去接受它。

全中国所有的学校都要编班,所有的班级都要配备班主任,我们无法计算全国的班主任究竟有多少。班主任如何选拔,选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服务于学生,他的地位、待遇如何确定,对班主任工作如何评价等,许多模糊的认识都需要明确。目前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学校内部的管理班主任的具体制度,对外部的教育制度安排缺位研究不够,班主任当然只能是定位在副业,报酬也只能定位在奖励。外部教育制度安排的优势在于,它往往与学校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对学校具有较强的政治意志和实施强制的权力。因此,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不仅要理解学校内部的各项制度的安排,还要理解约束与规范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外部的教育制度的安排,强调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制度。外部的教育制度具体的说有教育法律、教育政策和教育指示等。教育制度在特定时间点上是静态均衡的,但随着教育环境与教育功能的变化,都是可以变更与创新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问题的提出,促进了教育制度的动态变化,教育行政管理决策部门就要考虑班主任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缺位,对教育、对学生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就必须优化与创新教育制度,使班主任工作能够适应今天教育的变化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构建班主任专业发展外部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班主任专业发展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教师队伍管理日趋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然而,专门与中小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相适应的班主任职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聘任制度、职级制度、薪酬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的不完备,又制约了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的进程。完善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制度包括专业职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聘任制度、评估制度以及专业资格标准和审定制度、专业水平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专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专业发展的资格制度等相关法规。要通过加强对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建设,切实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发展水平。

制度对政策是制约关系,是真包含关系,政策从属于制度,在制度框架中生成与运用。教育政策总是与解决教育问题分不开,它由问题产生,又为解决问题而定。有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制度,政府就有了解决特定问题的意图和计划,而政府的决策往往又要靠教育工作者前期的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首先要能吸引、鼓励优秀的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让班主任感到自己的劳动受到了尊重。其次要建立一种关怀体制,多方面地关怀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工作动力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其他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果一味要求班主任奉献,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要使班主任的待遇、工作、生活、专业发展等都有所保障,使之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做班主任是值得。

(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规范化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标准

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前者是指严格依据专业标准筛选优秀人才;后者是指“运用报酬和激励手段吸引并留住”求职者。为此,必须制定规范化的专业标准,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及科学依据。在班主任选拔上,要严格执行专业标准,建立“准入制”,把好“入口关”,坚持贯彻“德才兼备、择优选拔”的原则,通过综合考核,把政治素质好、道德水准高、思想作风正、知识结构合理、有奉献精神、热爱德育工作的优秀教师及时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确保班主任队伍的高标准、高起点。

(三)尊重班主任自身成长规律,构建与班主任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模式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班级管理;渗透

学校是学生通向社会的桥梁,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成为多数学校的基本教育模式,追求升学率、追求考试成绩成为学校、老师的一致目标。法制教育在许多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成为空谈,这也导致一批所谓的差生心理上的自卑和逆反情绪堆积,一触即发。而在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往往针对性不强、空谈大道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难以起到本来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新时期要重视法制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这是作为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进行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重成绩,轻法制教育

在多数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的,哪个班集体的学习成绩在年级评比中排在前面,这个班级才算是好的班级。导致了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关注的比较少。在班级管理中跟学生谈论的最多的就是成绩的高低,关于法制教育的渗透性不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也比较淡薄。

(二)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的比较少

学校是教育人才的专门机构,其比较重视的是学校以后的发展规划和学校的升学率问题。很少花费精力去组织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活动,缺少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意识不到安全、生命等方面问题的严重性。

二、法制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一)在主题班会中渗透法制教育

对于班主任来说,可以在每个学期都召开几次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中,让学生自己编演一些法制教育方面的话剧或者小品,主要的内容涉及到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比如,在部分初中学生心中会经常有这样的思想:认为只要不犯下特别严重的错误,偶尔犯点小错误是没关系的。有了这种错误的思想,有的学生就会出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去游戏厅通宵玩游戏,甚至偶尔拿个同学的笔和作业本等等现象。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小问题的危害性,帮助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在,让他们明白不注意小错误必然会酿成大错误。这就可以利用“法制教育,从小事做起”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可以让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一个作为正方,一个作为反方来进行辩论,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当两方达到辩论高潮的时候,班主任就要抓住教育时机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让人察觉不到的恶习就可能是以后走向犯罪活动的导火线,如果坚持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就会让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让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转变了成绩差的学习,最后还可以堕落的走向犯罪的道路。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具备法制意识的重要性。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这点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表现尤其明显。教师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法律方面的意识,能够依法办事,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法律方面的意识培养有机的融合到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做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初中班主任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电视、关注报纸或者网络等传媒,可以在平时看一些政法频道,也可以看一些《法制日报》或者《今日说法》等,多搜集一些法律方面的案例来给同学们进行分享。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扮演“律师”的角色,花上几分钟进行即兴演讲,在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制知识的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切身体会到法律的严肃性,增强了学生学法、懂法的积极性,能够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法制教育

首先,作为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制宣传片。在每周抽出一节自习课作为普法课,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法制宣传的录像,比如《法律讲堂》、《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等等。学生在观看中就会感觉到非常震惊,看到录像中那曾经简单纯洁的笑容最后转变为扭曲的脸,看到犯罪人员在铁窗中的忏悔,看到犯罪分子的家人无奈的泪水,学生就会从心里认识到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做一个让家长放心和老师放心的学生,在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坚决不触碰法律。

其次,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以及《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开展相应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或者是法制知识手抄报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转化了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现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学习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等,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

再次,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相应的法制讲座方面的活动。邀请当地司法部门的人员到班级中给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给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感受法律的威严,明白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在讲座结束之后,让班级学生创建班级普法黑板报,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知识就在身边。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班主任要利用班级团队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法制教育活动,积极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比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组织“告别网吧”、“远离”等为主体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法制信息,从普通生活中明白法律问题。还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节日等时机渗透法制教育,比如,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以及“3.15消费者权益日”等等,利用这些介入开展普法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宣传,学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五)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子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启蒙者,父母的言行举止生的影响者子女健康成长。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班主任可以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可以组织家长学习《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让家长明确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明白“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尊师重教”等是家长法定的义务,可以让家长在以后的生活中给学生做好表率,对孩子教育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从约束自身行为做起,杜绝使用暴力进行孩子的教育,提倡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

结论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在初中法制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开展法制教育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可以在主题班会和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可以在和班级文化建设和课外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还要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确法律的重要性,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彰显了班级管理在法制教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志莉.中学班级管理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读写算,2012(15).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文第4篇

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会诊”研究,努力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其主体实践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学生集体的培育,包含了预防教育活动系统、诊治教育活动系统以及自主教育活动、“绿色通道”机制等拓展形式,其中预防教育活动系统和诊治教育活动系统是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的两条工作主轴,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教育共同体,自主教育和绿色通道等“会诊”拓展形式是对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必要完善。

预防教育活动系统的建立――轮流“会诊”制的坚实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在学生教育与学生管理中也必须坚持贯彻落实“预防为先,教育为宗,加强调查,重在保健,增强素质,提高免疫力”的预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1.预防教育的组织形式

预防教育活动系统主要由三大层面的预防教育子系统构成:一是学校层面的块状预防教育体系,包括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和班主任,这是预防教育的组织主体,其预防教育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强调以“我”为主;二是学校层面、年级组层面、班级层面的垂直预防教育体系,这一层次的预防教育比较注重整体性,强调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协调;三是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教育资源有效结合,比如请当地警官来校进行法制和安全的教育,请军警官兵来校进行军训和国防教育,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等。

2.预防教育的活动形式

在预防保健教育的各类活动中,主题班会是一种重要形式,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中出现问题的苗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防患于未然。当然也可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一个年级开展整体性的预防教育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各个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我们也相应地编制了不同的预防教育活动计划。如2006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教育预防保健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该时期高一学生的特点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环境陌生、好奇,同学间交往逐渐增多;学习情绪高涨,课程学习方法不熟悉。我们开展的预防教育主题有:军训与国防教育,知校教育,我们的校歌,适应寄宿生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了解我们的新课程”讲座,“多一些有效的课堂行为”学法指导。

第二阶段:部分学生的满意度下降,开始忽视自我约束,违纪情况增多,且多以客观原因为借口。预防教育主题是:学生自治管理骨干培训,“十六岁的天空”诗歌朗诵比赛,“诚信考试展示我的才华”考前教育,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高一学生家庭教育大型研讨(家长会)。

第三阶段:部分班级学生集体凝聚力下降,生活上攀比心理强,学习上受到挫折出现迷茫心绪。相应的预防教育主题有:我们的班级格言,“算一算,这个月你花了多少钱”理财教育,“同龄人的校园生活”电影观摩,高一学生心理导航,“我们是最棒的”班级集体荣誉观教育,高一学生行为中期评价,“让我们的周边更美”教室寝室美化设计比赛。

第四阶段:对父母长辈的教育有厌烦情绪,部分学生学习动力有所回升。适合的教育主题是:“与父母坦诚相待”等沟通艺术指导,中学生安全法纪教育,“远足裘家岭”德育基地活动,高中学生卫生保健指导,“伟人或名人的中学生活”人物传记读书会。

诊治教育中的“会诊七步法”――轮流“会诊”制的操作模式

众所周知,医院为病人看病大致包括遇病检查、提供病例、专家门诊、处方配药、干预治疗、观察疗效、病愈随访等一系列诊疗程序。受此启发,在通过数十次“诊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医院为病人诊疗的规范形式,研究确立了有一定可操作性的“会诊”工作七步流程方法(简称“会诊七步法”),它包含了自我调查、提供案例、专家受理、提出策略、实施干预、观察效果、事后随访等七个重要步骤。并相应地设计了工作用表,制订了操作规章。

1.自我调查:自我调查是“会诊”前期的基础工作,关键是选准主题,获得现场经验。它要求班主任及时发现、搜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素材”,从班级形象、教学常规工作、班干部工作、班主任形象、班级周边情况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判断已采用的教育管理措施的有效程度,从中选定“会诊”线索。然后根据调查情况,填写《班主任工作调查表》,内设教室环境布置、学生衣着与言行、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交际影响、学生活动、学习氛围、学生对班主任印象等六大类反映班级整体形象的指标,其中每一大类按“便于调查、以小见大”原则设置了若干项小指标。有必要指出的是,班主任“会诊”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遇病自查”环节也需要充分利用好学校日常管理中产生的一些数据。必要时还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

2.提供案例:在自我调查的基础上,由“会诊”对象用文字叙说自己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个人化“问题现象”“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等,制成“病例报告”,填写《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申报表》。“病例报告”内容要求一事(人)一议,从小处着眼,但要能反映来龙去脉,也可简要分析对班级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有效性。“病例报告”形式不拘,故事、日记、书信、谈话记录等均可。为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经学校调查也可推荐班级管理卓有成效的班主任参加“会诊”。被推荐人需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就管理工作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写成教育经验报告,填写《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申报表》。《申报表》提交“会诊”专家组审批后进入“会诊”流程。“会诊”专家接到案例材料后,由组长召集专家碰头会,针对各项指标提出受理意见。

3.专家受理:专家受理是“会诊”的核心,主要有建立好专家组、组内书面“会诊”、召开“会诊”会议等三项工作。专家组成员一般由学校主要领导以及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担任,人员相对固定。专家组内部推举组长(“主任医师”)一名、副组长(“副主任医师”)两名。专家组形成后,由专家结合教育案例(“病例报告”)反映的情况,填写《班主任工作“会诊”专家个人意见》,提供书面“诊断”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专家组成员讨论并综合各方面意见,提出初步“会诊”意见。针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差异,我们灵活多样地选用工作现场会、主题文章交流、“会诊”工作会议等“会诊”方式,其中以“会诊”工作会议使用最为普遍。

“会诊”工作会议主要根据有关班主任的叙述,通过发言交流、现场辩论,广泛听取其他班主任的意见,由专家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握问题的“症结”,为会诊对象提出解决问题较为适合的方法。对于教育经验案例,专家组着重分析总结会诊对象相关做法的经验,发掘亮点,提出持续提升的建议。“会诊”工作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诊”对象自述教育案例和口头提出“诊断”总体结论。其中“主任医师”通过总结会议发言内容及专家组书面“会诊”意见,在“会诊”现场提出“会诊”的总体意见。

4.提出策略:在专家受理“会诊”后,由“主任医师”开具“处方”――《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诊断报告》,主要内容有:根据“会诊”会议记录中专家发言整理的正式文本;专家组指定专人撰写的研究反思。《诊断报告》主要提供“会诊”对象参考采用,并交专家组其他成员作进一步跟踪研究。

5.实施干预:在“实施干预”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作为“会诊”对象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注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帮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以便让班主任乐意接受对所在班级的整改。除要求“会诊”对象自觉参与“治疗”外,学校还鼓励其他班主任参与类似案例的对策研究或在本班试行专家受理其他对象时提供的部分管理措施。经班主任在“会诊”会议上口头申请,专家组成员同意即自动进入“实施干预”及以下流程。专家组可立即组织人员对新进入“会诊”流程班级的现状进行补充调查,将调查结果留作研究比对。在实施干预“诊疗”时,可由专家组物色“护士”(一般可由科任教师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充任)若干,统一安排在“诊疗”期内参与学生的教育、承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

6.观察效果:“实施干预”工作进行一周后即可视情况由专人开展调查,记录填写《班主任工作调查表》,与“会诊”前的调查表逐项比对,分析效果,以此为基础,形成《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效能分析报告》。专家组成员对报告内容加以分析,向“会诊”对象及调查人听取意见后,如果发现班级管理工作无明显改进,可由专家组成员检查“实施干预”环节的落实措施情况,适时向“会诊”对象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诊疗”后的效果观察与分析是一大难题,一般我们采用比较的方法,即教育管理措施改进后的一段时间内,重新对班主任工作展开调查,与“会诊”前的调查情况进行逐项比对,从而分析诊治效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会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如果一个班级管理上问题少了,班风好了,学生自律程度高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班主任工作的成效,从中也能反映出“会诊”工作的绩效。

7.事后随访: “实施干预”工作进行一月后,如果各项有缺陷指标有一定改变即可视为有效果,此后应指定班主任做好跟踪调查工作,专家组应进行回访调查。如果“诊疗”后仍无明显改进,可由“会诊”对象再次提出案例,重新进行一次“会诊”。

“会诊七步法”是诊治教育系统中的一种具体操作模式,但它并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中的所有诊治教育形式,更不是独此一家、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会诊”对象与事件具有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稳定性,操作模式也应当是多元多样的。在实践研究中,恰恰是有些问题三四步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七八步也还解决不了,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诊治的。

自主教育活动与绿色通道――轮流“会诊”制的必要拓展

1.拓展形式之一:自主活动中的自主教育

随着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探索与实践活动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让违纪学生自我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认识到性质的严重性,才能通过内因的主导作用起到教育的效果。”适时提出:若有学生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该班级应举办开放式主题班会,除本班学生参与外,也可同时邀约其他班级的学生代表旁听,在学生中开展自主诊断教育,更充分地发挥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自主“会诊”过程中,学生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演讲、辩论、歌唱、文艺小品、知识竞赛、现场演示等等,由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编排,自主表演,内容充实而集中。活动形式的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获得娱乐的同时领悟到违纪的性质,认识到违纪后果的严重性;而请违纪学生现身说法,以学生的身份来教导学生,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拓展形式之二:“绿色通道”机制的健全

在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召集“会诊”人员,及时地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很可能会因为失去最好的处理时机而成为“顽疾”。为此,我们在定时定期进行教育“会诊”的同时,也提出: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即时性、突发性、紧急性问题,可临时紧急召集“会诊”组会议,即建立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绿色通道”。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先由应急“会诊”组组长召集当时能够“出诊”的专家,到指定地点参加“会诊”;再在应急“会诊”组组长的主持下,由当事教师阐述问题(必要时可以带上当事学生),与会专家现场分析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并立即实施“干预”,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绿色通道”的开通,提高了轮流“会诊”制的应变、应急能力和工作效能,但是就一个完整的“会诊”模式而言,它仍需要做好后续工作,如分析发生突发问题的原因、应急“会诊”后持续改进措施的落实,以确保“会诊”效果的持久稳定。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范文第5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可以让你脱颖而出。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中班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更多内容 ,请访问工作计划频道。

高中班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本期学校德育工作将继续围绕XX市“美丽的花朵”素质教育行动的工作安排,在校长“规范与质量、责任与落实”十字方针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章守纪教育及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明素养,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本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突出重点、规范管理、落实常规。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德育工作有效机制。以德育工作为首,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发生,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做楷模,以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做榜样。

(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思想灵魂的教育者和塑造者,本学期要继续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切实增强班主任的德育责任心,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①要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要做到:期初要制订合理、确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期末要做好班级工作总结,要做到工作规范化、方法艺术化、教育多样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对工作要树立“三心”,即:“爱心、耐心、信心”;“三不”,即:“不埋怨、不嫌弃、不放弃”,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本学期将加大班主任培训的力度,通过班主任会议、请名优班主任开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培训。

②要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做好班级常规管理检查工作,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使班主任的管理从控制走向激励,充分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鼓励班主任冒尖,积极争取成为名教师、名班主任。根据在班主任考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期将对班主任考核方案进行调整。

③要加强班级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树立多种形式的先进典型,及时交流和推广班主任工作和德育管理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老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培养造就一支年青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3)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建设,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班干部作为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级工作,加强指导和培养,让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安排班级事务,让学生干部成为学校和班主任管理的.得力助手,同时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让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健康成长,完善人格,体验成长的快乐。政教处拟每学月开展一次学生干部的培训、交流会。

(4)加强年级组德育队伍队伍建设。年级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年级组德育队伍是年级德育工作的责任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贯彻者,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划者,各年级组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下,针对本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德育主题,各班级要在年级组主题下突出本班教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努力开创我校年级组德育工作新局面。

2、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1)坚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特别是高一年级,要求学生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每周一次开展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表彰先进,督促存在不足的班级及时整改。力争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细化着手,花大力气抵御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净化校园环境。

(2)本学期倡导学生做到“五无五带”:地上无纸屑、痰迹,墙上无污迹、脚痕,桌上无刻划,卫生无死角,出言无脏话;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教室,把孝敬带进家里,把谦让带进社会,把仁爱带给他人。

3、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学校国旗下演讲,结合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班级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4、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高一年级以“适应教育”为支点,以“规范行为”为目标,以“强化管理,潜心研究,夯实基础”为重点,致力培养合格的学生;高二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以“扎实管理、突出重点、全面合格”为重点,致力培养成熟的学生;高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为重点,以“埋头苦干、稳步提升、争先创优”为目标,致力培养优秀的学生。

5、加强班级建设

(1)班主任要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政教处每周进行检查。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3)确立班级建设的“五个一”培养模式:整顿“一个阵容”,抓好进退场、课间操的队列队形,塑造学生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同学间不讲脏话粗话,师生间互致问好;坚持“一项制度”,室内外卫生和公共区域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安全第一,确保无违法犯罪事件和安全事故。

6、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联系沟通长效机制,利用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育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政教处将制定家校联系本,每学月检查一次。

7、加强关注生的教育与转化

坚持加强对各班关注生的过程管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关注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列入到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既尊重学生个体,给予真挚的人文关怀,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8、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1)加强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班会课、校会、国旗下演讲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知法、守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继续开展违纪学生评审工作。

(2)着力构建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网络,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安全常识、自我保护常识,增强师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邀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使安全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3)加强“珍爱生命”教育。通过橱窗、展板、征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使自己平安、快乐地成长。

9、重视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10、继续抓实体育卫生和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要加强对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检查力度,提高两操的质量;组建学校运动队并坚持训练,为参加各项体育赛事做好准备;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控,坚持每天两次卫生扫除,保持校园清洁;杜绝学生购食三无食品,确保师生卫生食品安全。

1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本学期聘请心理老师每个年级开展一次针对性的讲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班级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12、重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

学校将结合教育局工作安排,组织开展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切实把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将科技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节庆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质,充分提高学生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学期,新起点,新要求,新跨越。在新的学期,我们将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度,锐意进取,努力探索,改革创新,不断突显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发展。

高中班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二

本学期是高二下学期,在校委会的组织下,在政教处的指导下,在学年组的管理下,特制定本学期德育计划。

一、工作目标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重点

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1.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发精神动力

目标是方向,精神是动力。确立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训和班歌。班级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班级精神:实事求是,班训:天道酬勤,班歌:《水手》。

2.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人管人,管死人;制度才能管人。”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必须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通过制度来管理学生,才能以理服人。

制度一旦出台,一定要严格执行。要想让制度发挥的效力,最重要的就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选拔培养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班级干部队伍。

重用王智轩、陶桃、李鑫、路鑫等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学生干部。

4.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1)与科任教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定时与科任沟通学生情况。

(2)建立良好、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

(3)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5)学生之间互相关爱

5.构建教育网络

(1)与家长勤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

(2)与科任常交流,把班级某科成绩不理想学生承包给科任。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二)常规工作

(1)落实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晚自习自主管理。

高中班级德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三

新学期,新班级,为了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我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班风,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班级目标提出。

高二(五)总人数41人,其中女生24人,男生17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协调。从开学第一个星期的观察来看,本班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学期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指导思想。

以《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养成教育和自主教育为主线,以班团活动为主阵地,围绕学校提出的“明确一个理念,形成两个特色,打造三个平台,落实四个目标,推进五项工作”思想有序开展。通过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理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实现“三兼优一发展”的培养目标,以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提供强有力的德育保证。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1、建立以班级管理为核心的德育管理小组。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班级德育工作由班主任负责下的德育管理负责小组。即以班委会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以各学科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渠道教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活动之中;以团支部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坚持级组管理的核心地位。学校日常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中一些共性的东西进行面上的工作布置,而每个同学都有其个体特点,因此应该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根据本班的实际,大胆主动开展工作,除落实学校统一要求和开好每周班团活动,要认真分析各同学的特点并分类管理,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并做跟踪、落实,每周要以书面的形式从“抓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下周的工作重点和措施”等几个方面向班主任汇报。

2、建立班级管理包干制,落实班干部会议制,齐抓共管。

建立班级管理包干制的目的是让各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明确管理工作,并从学习、纪律、生活、心理等方面对所包干的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和跟踪,并对同学间不良习惯及时记录并向班主任汇报,对同学积极配合工作的表现进行鼓励。从而使班主任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同学情况,根据实际开展工作。

班干部会议制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原则上每月一次并制度化,班长是召集人和主持人,在班主任指导下共同研讨本班学生的表现,发掘优点和不足,制订相应目标和措施,并进行分工落实。

3、加大自主教育。

班委会的管理是否有效、学校的各项制度是否彻底落实,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否能充分挖掘,因此从本学期开始,班委会要在自主教育上加大研究和推行的力度。

(1)增强“主人翁”意识,争做学校主人翁。

(2)少一点强制教育,多一点说理教育,让学生明白事理,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让学生明白班级和学校严格管理的目的――一切为了学生,少一点对抗,多一分理解和配合。

(3)让学生参与本班的一些管理和制度的修订,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4)改变班团活动“独角戏”,“二人转”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班团活动的设计、主持、总结,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5)让学生形成写周记和阶段性总结的习惯,让学生不断解剖自己和反思自己,从而在总结中提高。

4、学习法规,完善制度,按章办事

本学期班委会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范,制订各岗位的职责和规章,并跟踪规范的执行情况,依据法规评价班委会的工作和学生的表现。

(1)制订和完善本班《班级管理公约》,为贯彻落实德育工作提供保证。

(2)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北师大大同附中学生手册》和上述相关规章制度。

(二)抓好常规管理,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1、以学生仪表仪容为切入点,抓学生行为规范。

人的外在素质是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学生仪表仪容反映了学生精神风貌。我们要把学生仪表仪容作为抓学生个体行为规范的切入点,要求衣着端正,不穿奇装异服,不留长发,进入校园必须穿校服,各项指标向学校风纪仪表管理标准看齐,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加强班级卫生工作,养成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

通过对班级环境卫生管理,做到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一清洗。基本做到地上无纸屑,桌面无涂刻,墙上无污迹,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

3、以住校生管理为重点,规范学生行为。

住校生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班把学生宿舍规范管理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制定了住校生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并配合《班级管理公约》,加强寝室文明建设,注重树立典型示范,不断强化管理,以本班“优秀宿舍”为榜样、“优秀舍长”为模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及学校的联系,并充分发挥安全委员、生活委员的作用,加强本班及寝室的安全工作。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防患于未然,努力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做出贡献。

5、构建立体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搞好班级课室文化建设,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加强对课外刊物、网络浏览的监督,把好舆论导向。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侵害,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6、进行专题教育,实施德育内容系统化和层次化

本学期计划开展以下专题教育:

9月“尊师长、讲礼仪、守规范”主题教育月活动;

10月组织“爱国、爱校、爱家乡”主题教育月活动;

11月组织“感恩、励志、奋进”主题教育月活动;

12月组织“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