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油经济论文

石油经济论文

石油经济论文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石油化工品面临着强力冲击

石油企业的产业链比较长,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为石油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原油开采遇到瓶颈,加上中东地区的石油产业迅速崛起,以及我国的部分邻国在石油技术上已经赶上甚至有超越我国的势头,因此这些国家的石油化工品非常发达,产品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大量出口到我国,压缩了我国石油化工品企业的生存空间,市场份额被大量抢占。此外,随着贸易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跨国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加剧我国国内石油市场的竞争态势,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石油企业安全经济问题。

2.国际石油市场对国内石油市场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成功上市,我国石油企业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企业的国际化,严格遵守国际市场约定的条款进行经营活动,接受国际市场的各方面监督,力争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企业中的安全经济管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国内石油市场时刻面临着国际石油市场的挑战与威胁,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1)我国的石油资源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排在前列,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我国的石油自产量逐渐跟不上需求量,已经开始依赖石油进口,这对于我国的石油企业发展影响非常大。

(2)进驻我国的跨国石油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石油的市场价格,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时,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我国的石油企业安全经济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3.来自石油跨国公司的威胁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抢占我国的石油市场,1各大跨国石油公司纷纷进行了资金与技术的重组,强强联合,资金与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一步压缩了我国石油企业的生产空间,削弱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石油市场份额大部分都被这些重组后的跨国石油公司所占有,严重威胁到我国石油企业的安全经济问题。

二、强化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对石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既保证了我国石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又从战略意义的角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石油市场,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石油企业经营模式与市场体系脱节

目前我国石油从开采到运输,再到储存和加工,一直沿用着上世纪粗放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了,经营模式的僵化直接导致了石油企业经营模式与市场体系严重脱节,致使安全经济管理方面出现比较大的漏洞。

2.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长期被忽视

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管理理念的缺失,长久以来,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生产设备长期不更新,导致设备在不安全的状态下运转,加剧了安全生产问题,污染环境。4事实上,安全经济管理和经济以及行政属于同一概念,在生产过程当中,企业的安全经济管理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3.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需求,满足日渐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节约生产成本,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强化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强化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举措

1.建立完善安全经济管理评价体系

石油企业在我国属于国有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经济管理评价体系,缺少具有相关经验的管理人才,直接造成企业的安全经济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更好的落实,建立安全经济管理评价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对资源的配置实行优化,有效解决石油企业中的安全经济管理问题。

2.行政手段结合经济手段实行管理

行政手段是进行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所以应当辅以经济手段,将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

3.创建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系统模型

安全经济管理有其内在的规律,创建系统模型可以探究这一规律,减少企业在安全经济管理中投入的安全成本,提高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质量。加大石油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及时更新市场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重新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石油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系统模型的创建,从而强化石油企业中的安全经济管理。

四、结语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沙特  石油经济  经济  中心经济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因其强势的石油王国地位,深邃奥秘的文明以及保守政治和开放经济的完美结合,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尤其是素有“黑金子”之称的沙特石油,更是在国内外经济、能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石油收入能够占据到沙特出口总收入的90%,预算收入的75%-85%和GDP的45%;并且非石油生产部门如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等以石油导向为基础的投入已超过总投资的55%。[1]而且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国和出口国,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2.1%,储采比长达67.8年;日出口量为6813.1桶,占欧佩克日出口量的31.56%。沙特石油价格的变化不仅对沙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构成影响。由此更需要我们加深对沙特石油问题的认识。

从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来审视沙特的石油经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因其初级原油生产及其地租特性而成为世界经济圈的经济;但在阿拉伯经济圈中,石油经济又因其“衍生依附”(derivative dependency)和“潜父权制”(preoccupied paternalism)优势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经济。所谓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主要是认为世界经济由不同的区域经济圈所构成,世界经经济圈的中心经济、经济时间结构上是历史地延续,空间结构上是适时地变化。[2]

本文所指的石油经济,主要是指以石油工业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前向、后向相关联系产业。为清楚阐明沙特石油经济的双重特性,本文主要以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时期为考察段限。

            沙特石油经济—世界经济圈的经济

关于经济的特征,沃勒斯坦曾指出国家由于专业化生产融入到世界经济圈,但又因专业化生产而被边缘化;经济的生产只是一种简单生产再重复。[3]如果我们以此来分析沙特的石油经济,就会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所处的依附地位。沙特依靠原油出口和世界保持联系,但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很容易形成简单再生产。我们可以参看沙特的石油出口比例表。

沙特石油出口比例表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动态防控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前进。我国石油行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源,由于其赋存条件复杂、形成周期较长决定了石油工程具有消耗资金量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风险性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以及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意在提出一套相对完整并且切实可行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体系,为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一、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研究

随着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由于石油工程的工序相对复杂,涉及到的人工、机械、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所以要做好石油工程的造价审计工作应当采取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收集与梳理工作,并且按照石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统计,这样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才能起到事前、事中预防财务风险的作用。由此可见,做好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的研究工作是强化石油工程造价审计水平的必由之路。一般情况下,石油造价工程审计阶段可以分为前期论证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以及后期评价阶段。造价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每一环节的特点,抓住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重点,取得更加充分的审计资料,通过科学的分析汇总,最终才能够获得客观的审计结论,避免石油工程的风险。(1)前期论证阶段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该阶段造价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对石油工程的设计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审查。通过对论证阶段的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审计,检查该设计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地质的要求,是否按照了规范的油田标准进行设计。并且针对设计技术、设计的完整性、设计的资金分配合理性等内容进行详尽的核实。通过对石油纵向工程的比较,找出设计经济方面的不合理因素,针对钻头的选型、特殊工艺、水泥砂浆型号等进行核对,从技术环节进行对设计的造价优化,这样能够在前期论证阶段将风险降低,一定程度上防止石油工程由于设计不当、论证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现象。(2)项目决策阶段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石油工程决策阶段主要包括工程预算以及合同签订阶段。在工程预算阶段中审计重点应当放在工程预算是否按照石油工程定额进行,并且根据石油项目的工艺流程以及措施费、管理费等,对分项目(比如钻井工程中的单井)进行工程预算的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该阶段内的造价审计工作应当综合考虑施工地质条件等影响,审查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支出是否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否存在滥用定额等现象。根据石油工程的历史数据、相邻工程的情况对预算进行综合评价与审查。在合同签订阶段中工程预算审计的重点在于对合同的合法性、经济性进行审核。通过审计人员对合同所涉及到的经济条款进行审计,分析该合同是否存在经济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石油工程的施工工艺,才能够有效发觉合同文本中的不经济因素。并且对于可能影响到结算或导致石油企业经济风险的条款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使得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对于工程中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审计,严格控制石油工程产生的费用金额浪费现象。(3)工程实施阶段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实施阶段中审计重点应当放在对石油项目成本配比的客观程度与完整性方面。通过对石油工程进展情况的审查对该项目的人工费、项目管理费、材料费等成本进行统计。准确的核实石油工程项目中每一个成本构成元素,一旦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要对变更进行详尽的调查与控制。如果进行石油勘探、钻井等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施工量变化的情况下,负责单位应当从新按照当前预算项目的单价及计费原则进行结算。

二、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问题研究

从以上研究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多数石油企业都逐渐的重视其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但是由于石油工程涉及到项目分类较广、突况较多、投入资金数额较大。所以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1)石油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石油工程是相对复杂的工程,所以需要造价审计人员不仅精通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钻井、加工等各个工艺有相当的了解。但是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造价审计人员没有形成专业的培训机制,往往出现一职多挂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客观性以及完整性。(2)石油项目管理较为混乱,经济资料严重缺失。造价审计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取决于石油项目的经济资料的完整性与客观性。但是现阶段我国石油项目管理较为混乱,经济资料严重缺失,时效性、客观性不强。造价审计工作很难进行。

三、强化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问题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强化措施:(1)进行石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审计工作。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要将造价审计落实到石油工程的全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针对石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面临的经济环境、出现的财务问题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审计,客观的评价石油工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且能够提供科学的防范措施,做到审计工作的预防性与全面性。(2)深入石油工程各个项目进行造价审计,对石油工程各个子项目造价进行深入的监督。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部能够仅仅限定在财务领域范围内,应当深入到石油工程各个项目,对石油工程各个子项目造价进行深入的监督。将造价审计工作的事后弥补改为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石油工程进行动态的、实时的造价审计,对于涉及到工程开支、预算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优势,避免工程审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虞幼萍.工程造价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产出;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28-05

一、引言

1998年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并轨,国内石油基准价与国际石油价格实现联动,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石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随之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已经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石油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石油作为一种基础性上游商品,涉及的下游行业众多,石油价格波动对其生产和消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石油价格的高企会推高众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对通货膨胀构成上行压力。据此,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溢出效应模型和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验事实到理论解读逐次递进,对我国通货膨胀波动中的能源价格因素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本文具体安排如下,第二节基于SVAR和BEKK溢出效应模型考察石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经验事实,结合Blanchard Quah(1989)方法,分解出能够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供给、需求和能源价格等结构性冲击因素。第三节进一步建立一个包括石油价格因素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Neo-Keynesian Dynamic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NK-DSGE),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特征。本文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经验事实――基于SVAR与溢出效应模型的视角

(一)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本文选取1996年1季度到2012年4季度的实际产出增长率、环比通货膨胀率以及石油价格变化率3个变量作为SVAR模型所需要的变量,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本文采用 ADF 方法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都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

对于3个变量构建的SVAR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数据点的限制,滞后期取4,使用 Eviews6.0软件对构建的SVAR模型进行识别,VAR和施加长期约束SVAR的估计结果如表2、表3所示。

3、基于SVAR的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总的来看,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在大多数时候要小于供需冲击对通货膨胀引起的波动。供给和需求冲击解释了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波动。事实上,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分水岭,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危机之前,我国国内经济受到国内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强劲拉动,经济增长迅速,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提高;同时全球经济向好也助推了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因此,受到国内经济过热、外汇占款增加以及输入性通胀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时期的我国通货膨胀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这一点可以从图1、图2观察得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大幅收缩,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内能源市场也不能独善其身。因此,在我国对外贸易需求下滑、能源价格下行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通货膨胀暂时消除了之前的上行压力。但是,我国在2008年末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新一轮通胀压力在2010年前后开始逐渐显现。同时,国外各种版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密集实施加剧了流动性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原来跌入谷底的能源价格再次扭转回升。在国内外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和作用下,我国通货膨胀再次面临上涨压力,此时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冲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后,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联储退出QE计划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于供需层面的冲击,近期能源价格的冲击效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开始减弱。

(二)波动溢出效应模型的估计

从表4给出的波动溢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主对角项的参数α11、α22、α33、β11、β22、β33均在1%显著,这说明产出增长、通货膨胀与石油价格增长率均表现出显著的ARCH、GARCH型波动特征,波动存在聚集性。对于非主对角项的参数,α21、β21、α12、β12均在1%显著,说明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ARCH、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α31不显著,β31在5%显著,α32在5%显著,β32不显著,说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产出增长仅存在G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对通货膨胀仅存在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α13、β13、α23、β23则均在1%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紧密地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石油价格对产出、通胀的波动溢出影响则相对较小,双向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不够畅通,石油价格波动对产出、通胀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小。但产出、通胀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则十分显著,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以上结果事实上也从波动层面印证了上一节的研究结论,即这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对产出、通胀的波动溢出作用不够显著,使得产出在对石油价格冲击的脉冲反应表现出与理论不相符的特征结果。

1、数据的选取与模型参数的估计

本文选取1996年1季度到2012年4季度的实际产出增长率、环比通货膨胀率以及石油价格变化率作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贝叶斯估计所需要的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逐期平减处理,尽可能消减政策或经济周期对数据平稳性的影响。在估计中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具体来看,对于经济稳态时的投资产出比率ky,采用消费、投资数据均值作为稳态均衡时的一个简易替代,由此得到ky的校准值为0.4,即产出中投资拉动的占比大约在40%左右。对于贴现因子、消费惯性、零售商价格不变概率、货币政策调控平滑因子、技术进步一阶自回归系数均处于0到1之间,其先验概率分布可设定为均匀分布和Beta分布。事实上,均匀分布是Beta分布的特殊形式,可通过变动Beta分布的参数设置而得到,考虑到参数先验概率分布的普适性,本文设定上述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为Beta分布。根据Zhang(2008)的计算方法,得到其先验分布的均值为0.963。消费惯性系数h代表了家庭之间的攀比效应(Catching up with Jones Effect),根据Christiano、Eichenbaum 和Evans (2005)、Smets 和Wouters(2007)对这一系数设定的区间,本文将其先验分布设定为先验均值等于0.6的beta分布。关于国内产品零售价格的粘性概率ω,假定价格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则每季度调整的概率为0.25,不调整的概率为0.75。关于跨期替代弹性倒数(风险厌恶系数),根据顾六宝和肖红叶(2004)的研究,分别按照欧拉公式和Arrow-Pratt Measurement of Risk Aversion得到的风险厌恶系数为3.169和3.916,本文取两者的均值为3.565。关于劳动力供给对实际工资弹性倒数η,Smets and Wouters(2003)取之为4、王文甫和王君斌(2010)认为3比较合理,黄志刚(2011)给出的是5,本文取其平均值为4。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国内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得到相应参数的估计结果作为其对应的先验均值分布如表5所示。

2、基于DSGE的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

我们基于DSGE得到结构性冲击对产出、通胀波动解释程度的比较,结果列入图3、图4中。结果显示,石油价格冲击相比于技术、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与之前SVAR的结论一致,说明研究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受到的冲击因素众多,供给和需求层面的冲击是宏观经济波动最主要的因素。供给方面的冲击因素往往与技术进步、结构性改革有关。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于农村领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再到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比较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些都是我国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根本动力。需求层面,一般来讲需求变化是导致经济短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失衡,国内消费长期不足,次贷危机以后,受到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外需下降的影响,贸易部门的贡献度也开始显著下降,因此投资成为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而我国经济为保持一定增速也越来越倚重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这些因素共同解释了我国大部分的宏观经济波动。反观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由于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程度的能源价格管制,我国国有经济对能源成本敏感度低以及能源使用的低效率,石油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三、政策建议

首先,要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比最大的是对煤炭资源的消费,一直在70%左右。据测算,煤炭在能量转化方面的效率要低于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从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能源利用效率的上升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费弹性,提高能源节约效率。因此,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必然涉及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未来能源消费中,应当逐步增加油气资源的消费占比,适当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研究和推广能够降低能耗的新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导向,但不可否认,受制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着投资效率与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客观事实,依靠生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这表明我国在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领域有着很大的节省空间。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开发可替代能源,从效率提高和能源替代的角度来减缓和抵消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在石油消费加大的背景下,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抵消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相对匮乏,国内石油储备总量偏低,我国人均石油储备量也一直处于极低的状态,与世界均值相比甚至不到10%。这一现实直接导致我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一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稳定和能源安全构成了日益显著的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是构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同时积极发展和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使得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应用,以此来减缓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面,也要适时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予以必要关注,在石油价格波动所引发的经济不景气、失业增加与通货膨胀上行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和相应的政策调整。

参考文献

[1]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4):3-10。

[2]陈昆亭,龚六堂.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4,(4):803-818。

[3]郭涛,宋德勇.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货币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4):39-47。

[4]石柱鲜,孙皓,邓创.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基于VAR-ATSM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3):53-59。

[5]王胜奇.试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与对策[J].网友世界,2014,(18):78。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Shock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Empirical Facts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ENG Mengyu 1 WANG Jin 2

(1Yan’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an’an Shaanxi 716000;

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石油价格;波动因素;应对策略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在高位持续动荡、剧烈波动,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石油价格研究也成为能源研究热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早在2004年我国石油用量就已经超过了3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国;国际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国一年石油进口就要多支付60亿美元。在中国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关注石油价格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通过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深刻分析,看清当前石油市场脉络,把握未来趋势,从而对我国目前状况提出应对策略。

1 石油价格的波动因素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理论,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其供给和需求量是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基本要素,而围绕供求关系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投机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也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石油的最终价格和石油市场的波动。同时,我们考虑到其他诸多因素,如石油资源具有分布不均衡性,世界原油量的估计数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国际化的、完全竞争的世界石油大市场还远远还未形成等等,依旧可以理解石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价格扭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遵守供求规律的现象。但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因素在理论上终究应该是供求关系,供求数量的变化应该是价格变动的基本动因。从长期趋势看,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它必然遵守供求规律,短期内的油价无论是如何剧烈波动和不可预测,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依旧会最终决定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但是在石油这个特殊商品中,石油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还不是很严格的,约束也条件放宽到了一定限度,也就是说价格和供求之间还没形成非常和谐的共变系统,整个石油市场的运转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价格还不能很好的传递供求信息。比如2004年石油价格高涨初期,台风“伊万”袭击墨西哥湾、伊拉克战事、尼日利亚停产及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前途未卜,都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了很多的未知因素,加上在这个时候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运作应运而生,对冲基金对国际石油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后,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大笔非商业持仓,与前面发生的事件相辅相成,利用技术运作和新闻炒作,频频拉高油价。所以才会出现在供需未出现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价格却如此剧烈的波动的状况,无怪乎有专家宣称现在的石油价格存在三成的投机因素。

2 石油价格波动的应对策略

作为全球石油消费排名第二、进口量排名第三的石油大国,我们不能单纯的被动接受国际油价。而应该充分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努力早日融入石油的全球定价体系,争取参与权,大力提高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学习国际社会、石油强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和策略;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多管齐下,制定自己石油安全战略。

2.1 调整发展道路与经济政策

(1)节约型发展道路。走节约型道路,切实落实好各项节能降耗措施是我国近年来的一贯主张。2004年以来,国家为了加强能源节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旖,但从社会媒体反映来看,很多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对这些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各项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力度,将节能降耗水平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在石油节约方面,要确保各地取消对小排量轿车的限制,制订并落实各类汽车的油耗标准,关停或减少燃油发电机组,实现国内石油消费的低增长或零增长。

(2)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宏观政策指导是国内规范石油市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成品油是在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地成品油的加权平均价的基础上制定的,这看起来中国成品油价格似乎是与国际接轨了,但我们看到这种接轨仅是价格水平上的简单接轨,而不是价格形成机制的接轨。这种定价方式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价格的形成不但却具有滞后性,而且它仅仅是被动的跟踪石油国际油价的变化,反映不了国内的供求因素,完全不能发挥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大国所应有的在国际上的定价权和相应的市场影响力。另外,我国在实行补贴等方面也应该加紧制定相关必要措施,从而实现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

2.2 积极运用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投机,面对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我国在谨慎的心态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提议已经为许多的学者专家呼吁。首先,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企业合理经营,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同量操作,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其次,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我国争取石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改变对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再次,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改革与完善石油的定价机制与流通体制;最后,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有利于利用其投机规范功能规避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3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石油消费量又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建立石油储备而直接依赖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是十分危险的,因而不论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支撑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尽快完善石油商品的储备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国内石油市场的价格、供需、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2.4 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首先,我们要与美国结成建设性长期伙伴关系。目前国际局势相当复杂,与美国积极发展建设关系,不但可以缓解中美关系,更可以减少我们推进石油外交来自美国的阻挠;其次,我们要巩固和发展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鉴于历史和现在的形势,中国到俄罗斯开发石油的优势远远比美国和日本要高,所以抓住时机,着眼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确保我国石油供给安全的一条捷径;再次,要巩固和发展上海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除了中国以外的合作组织的五国都是里海地区国家,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发展这一条路线是我国石化进军里海地区的重要渠道;最后,我们还要发展和中东为主的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同时控制好南中国海问题,不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有机可乘。

参考文献:

[1] 徐海燕.石油价格波动期中的油价预测模型[J].国际石油经济,2005,(1):48-52.

[2] 程雪婷,齐中英.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中的奇异吸引子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2):75-79.

[3] 覃东海,余安乐.石油价格的预测及其世界经济的冲击[J].世界经济,2005,(3):58-59.

[4] 冯春山,吴家春,蒋馥.石油价格的组合预测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4,(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