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医保控费;医改

财政部2016年6月颁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推进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医院财务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从战略的高度,应用管理会计的工具与方法,符合医院实际的医院管理会计实践,应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描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思维路径的不同,以及自发式的管理会计实践背后的理论依据。用实践取得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发展医院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及开展医院管理会计活动的启示和策略。

一、某三甲医院医保控费的案例

1.案例背景。新一轮医改提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某三甲医院所在H市医保中心,为保持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将医保支付方式由按人头定额支付改为总额预付制,医保结算不再根据医保实际服务量乘以定额来结算,改为年初为定点医疗机构设定总额,医院无论实际服务量多少,超出总额预付范围的,原则上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以倒逼医院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

2.两难问题。实行总额预付制一年以后,该医院经初步核算,应收医保款大幅超过预付总额,面临大量坏账损失,严重影响医院资金流量,医院决策层紧急召集财务、医保等相关部门研究对策。

财务部门拿出会计账簿,认为应收医保款超过预付总额的部分,实际上就是医院的呆账,应当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以正确反映医院收支结余,揭示财务风险。为此,财务部门建议升级信息系统,建立总额预付的临界报警机制,一旦达到临界点,除非急危重症,临床科室应当停止接受医保病人。否则,新增医保病人收不回的医保款,直接形成医院的净损失。

医保部门认为,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H市,医保病人占到该院病源的50%,对医院收入的贡献举足轻重。如果没有恰当的理由,简单拒收医保病人会构成违约,面临医保中心处罚甚至出局的风险。而且固守总额来提供服务,会导致医保服务量不进则退,在次年医保中心按照基金总盘子给各家医院划分额度的时候,面临市场比例和预付总额度下降等更加不利的局面。医保部门同时认为,从次均费用、药品比例等指标来看,本部门对于医保政策的执行和监控已尽到责任。

医院决策层陷入两难。医院总会计师提出,固守总额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不会形成新的坏账,能够保证医院经济在既有规模上的良性循环;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导致本院在医保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减少甚至出局。能否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在医院财务可承受的条件下,尽量做大蛋糕,在占有市场的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控制医保病人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坏账,提高医保收入的含金量。

3.解决方案。医院成立总会计师领衔的专门小组,经过深入调研和细致测算,向决策层提交专题报告及实施方案。

报告提到,医保病人总费用由统筹支付部分、自费部分两部分组成,按照现行医保报销比例,统筹支付部分平均占到总费用的7O%,在总额预付制下,统筹支付部分最高就是医保中心预付的总额。因此,(预付总额÷70%)÷平均住院费用=基础服务量。基础服务量就是医院固守总额,不发生医保坏账的临界点。

报告指出,为体现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做大蛋糕,医院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尽可能满足医保病人的就医需求。所谓“一定条件下”主要指确保医院财务运行的可持续性。

报告进一步分析,收治超出基础服务量以外的医保病人(以下称为超额服务量),仍然可以收回一部分费用,即超额服务量的医保病人的自费部分。这就是说,按照现行医保报销政策,超额服务量医保病人费用的坏账=超额服务量医保病人费用×70%。为保证财务运行的可持续,医院应当明确超额服务量的边界何在。

报告根据医院实际数据,运用本量利分析模型,测算出医院收治医保病人的盈亏平衡点,并进行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其基本思路如下:

3.1建立实现医保病人盈亏平衡的条件

(基础服务量的医保病人总费用+超额服务量的医保病人总费用)×收入结余率=超额服务量医保病人费用的坏账即:(预付总额÷70%+超额服务量×平均住院费用)×收入结余率=超额服务量×平均住院费用×70%其中,收入结余率=1一物耗占收入比率一人员经费占收入比率一折旧占收入比率一其他费用占收入比率

3.2换算得出超额服务量的计算公式

超额服务量=预付总额÷70%×收入结余率/平均住院费×(70%-收入结余率)

3.3实际数据代入求出超额服务量。根据该医院实际数据的测算,超额服务量约为基础服务量的15%,即超出基础服务量15%以内的部分是医院体现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维持医院经济运行可持续的边界所在。基础服务量的115%就是医院收治医保病人的盈亏平衡点。

4.实施效果。该医院工作专门小组把问题摆开、用财务数据说话,统一了思想,为医院业务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一方面,临床科室在盈亏平衡的边界内放开了手脚,专注于治病教人;另一方面,医院医保坏账增幅明显放缓,整体经济运行在可控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年,H市医保中心根据医保系统的运行数据,结合考核情况,适度上调了分配给该医院的年度预付总额,医院基本實现其市场份额目标。

与此同时,该医院制定配套工作方案,从分析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因素人手,实行综合绩效考核,医院经济运行的各项关键绩效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医院认识到根据超额服务量的计算公式,在预付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影响超额服务量的关键因素是收入结余率和平均住院费用。没有结余就没有盈亏平衡,更谈不上超额服务量,要提高结余率就必须控制成本费用;平均住院费用代表病人负担水平和医院运营效率,平均住院费用越低,医院就有能力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就更有优势。在这种绩效导向下,医保控费也就有了着力点,国家政策通过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实现正向传导,逐步得到落实。

二、案例分析和启示

1.财务和业务相结合,从财务会计走向管理会计。在上面的案例情境中,面对医保总额控制的政策环境,医院确实陷入两难。按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医保中心应该结算给医院的资金,全部在应收医疗款挂账,其中超出总额预付的部分就是坏账,基本是无法收回的。财务部门主张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固守总额绝不“透支”的做法,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并没有问题。当然,医保部门也有苦衷,担心拒收医保病人导致违约,还担心市场份额停止增长。两难问题看似无解,但医院总会计师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从最终的解决方案来看,问题的解决不能执于一端,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将财务和业务结合起来考虑,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已然是自发的运用管理会计的思维。管理会计强调战略导向,在全民医保已成为基本国策,医院在医保市场上维持现状,不争取发展显然与战略不符。管理会计重视决策分析,不会静止地看问题。正常情况下医院收治医保病人是有结余的,超额服务量医保病人的费用也有能收回的自费部分,超额服务量医保病人的坏账实际是对基础服务量医保病人产生结余的稀释,这样看来,一定存在着平衡点。

正是因为医院决策层把财务和业务结合起来,站在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难题迎刃而解。这启示我们,医院经济管理者需要理解医院业务,需要跳出财务会计看会计,从财务会计的思维升级到管理会计的思维,自觉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医院财务工作的实践。

2.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管理会计的精髓在于实用。从前述案例不难看出,该医院运用盈亏平衡分析进行医保控费管理是H市医保中心实行总额预付制倒逼出来的,是对一个迫切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并非是该院系统的采用管理公司咨询服务或上马一套昂贵的管理信息系统。该院进行测算的模型也不是教科书上经典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下的本量利模型,测算的数据可能也不是特别精确,但在实践中却取得了“物美价廉”的显著效果。这启示我们,公立医院发展应用管理会计,关键还是要从实际出发,重在实用。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管理会计产生于实践的需求,在实践中发展和演进。

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也要求“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據管理特点和实践需要选择适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前述案例中,该医院自发的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和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配套实施方案中,又自觉运用管理会计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等方法,找准着力点,初步控制了医院成本和药品比例,提高了病床使用率。随着医院管理基础的提升和医保控费工作的推进,相信精细化管理的系统方案和信息化的需求也会提上日程。

3.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发展应用管理会计正当其时。

在前述案例中,该医院置身于新一轮医改的大环境下,为应对医保总额预付制,初步进行了管理会计的部分实践。然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只是医改整个顶层设计中的一环,公立医院还面临取消药品加成、分级诊疗、允许社会办医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迫切需要强化精细管理,提质增效,在参与和支持医改的同时,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公立医院发展应用管理会计可谓正当其时。

改革进程中,公立医院同时面临医保控费和纳入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经济运行压力和风险不容小觑,公立医院开展业务的安全边际何在?在医保病人应收尽收的情况下,又如何提高安全边际?这就需要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财务战略。结合前述案例的思路,医院提供的超额服务量就是医院开展业务的安全边际,提高安全边际就要提高收入结余率、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具体从降低物耗占收入比率,主要是药品、卫生材料比率;降低其他费用,主要是水电物业运行费用、管理费用;降低平均住院费用,主要是运用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加快病床周转、减少平均住院日等方面人手。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总结1:医生年度个人考核总结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领导、科室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医院及部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医学教,育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病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3、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刻苦严谨,视病人为上帝,始终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病历、病程录的书写,对一些常见疾病能独立诊断、治疗。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能在查阅相关书籍仍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虚心的向上级医生请教,自觉的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这些基本工作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进步,虽然质变还是没有发生,不过相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就会迎来自己的质变和升华。我在不断的提升我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做到了这一切,我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结2:医生年度个人考核总结

20xx年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年,医务科全体成员在医院党政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的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按照医院的总体部署,重点做了医院改扩建和学科建设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科建设。

按照学院的要求,围绕着未来将我院建设成为自治区肿瘤专科医院的目标,根据我院总体规划,进行了学科的设定和人员的编制及培训。

(一)学科设置

1、临床科室:总数32

(1)肿瘤科系:12

腹部外科(肝胆胰、胃肠);泌尿外科;胸部外科;头颈外科;妇瘤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乳腺外科;放疗1科;放疗2科;靶向介入科;肿瘤内科;血液科;

(2)综合科系:总数20

急诊科;ICU;心血管科;康复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保健病房(老年医学科);呼吸内科;肾内科;血液净化;眼科;麻醉科;产科;儿科;皮肤、变态反应科;同位素;临终关怀科;中医科;蒙医科;

2、医技科室:总数10

放射科(普放);CTMRI;药剂科;检验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超声科;器械科;心血管电生理室;高压氧科;

3、门诊:

(1)肿瘤科系:(病房承担门诊)。

(2)综合科系:(病房承担门诊)。

(3)独立门诊:心理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疼痛门诊。

(二)人员的培训

根据医院20xx年工作整体安排,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肿瘤专业的进修是20xx年培训的重点,分期分批派出14人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25人次参加了短期培训。

二、强化核心制度,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一)临床基础持续稳固,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继续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从强化核心制度入手,狠抓医疗技术和服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质控考核为抓手,责任落实到科室,对每一位医生进行多层面的考核,直接与收入、晋职和聘任挂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过去几乎40%左右的科室拿不到全工资,在年底几乎100%的科室除了全工资之外,还拿到了奖金。20xx年门急诊患者45826人次;住院人数8151人次,较上一年增加了42.02%;出院人数8375人次,较上一年增加了42.97%;危重症抢救患者358人次;平均床位使用率59.88%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平均床位周转率23.26%,同比增加了9个百分点。

(二)重点扶持,扩大影响,打造特色科室。

20xx年医务科在整体规划上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目的是扩大附属人民医院的影响,尽早的实现自治区特色肿瘤医院这一伟大目标。靶向介入科作为自治区唯一的特色科室,我们进行了重点的打造,除了给与特殊的政策照顾以外,还积极的向外介绍与宣传。同时积极引进设备,增加科室的硬件实力。特别是医务科于20xx年10月在内蒙古饭店组织承办了有关靶向介入技术在肿瘤治疗方面应用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聘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莅临会议。扩大了影响,为提高我院的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妇产科的重新整合,使我院的老大难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科室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科室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积极倡导新技术开发,开展科研,提高医院技术水平。

新技术的开展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医务科积极倡导各科室开展技术的开发,不断的完善三级医院所规定的技术项目。普外科积极工作,20xx年完成了三项三级甲等医院要求的手术,填补了医院这方面的空白。

在科研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以往科研项目外,眼科、肿瘤内科等科室三个科研项目,在学院评比和推荐中均进入前20名,成功予以推荐。

三、热心服务,无私奉献。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首抓质量安全

辽宁鞍山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著名的鞍钢集团总部就坐落于此。与传统的央企建制相似,鞍钢集团也拥有自己的企业医院、疗养机构等,专为鞍钢职工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服务。

原名鞍钢铁东医院的鞍钢集团总医院(下称“鞍钢总医院”),正是鞍钢集团医疗机构中的一员,也是其中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08年初,原本仅向鞍钢14万名职工提供服务、承担鞍钢工业外伤等创伤救治职能的鞍钢总医院,敞开医院大门,与鞍山市另外19家医疗机构一起,承担起了辽南地区民众医疗服务的责任。

对于医院面临的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0年履新院长职务的耿树刚并未被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打乱阵脚。曾担任12年副院长职务、负责医院医政管理工作的他,选择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始,促进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为医院的下一步发展打牢基础。

医护人员队伍有了良好的职业纪律,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也就更为顺畅。2010年,鞍钢总医院重新修订了医院的《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及医疗质量评价标准,落实了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深入临床科室参加晨间早交班、三级查房等工作。

身为院长的耿树刚,正是以身作则落实这些工作的典范。他每天都来得特别早,也不在办公室里坐着,而是去每个科室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受他影响,医院职能科室的干部结束早交班后,都会参加分管科室的交班工作,以便及时解决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医院实行了总责任护士负责制,将基础护理、各项治疗、专科护理措施以明确的职责分工落实到人。医院还修订了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报批、审核制度,完善了输血管理制度,强化围手术期的质量控制,建立了诊疗操作常规及工作流程等共600余项制度,加强了医院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使医疗质量得到稳步提升。2012年,鞍钢总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谋划学科发展

鞍钢总医院是鞍山地区的老牌三甲医院。医院的高端设备、医疗技术水平、人才实力,长期在鞍山保持领先地位。“医保放开后,我们要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就要形成具有显著专业化优势和综合学科支撑的立体发展模式。”耿树刚表示,鞍钢总医院将以现有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各学科发展,根据医院“院有特色、科有特点、人有特长”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医院前进。

与国内大多数院长一样,耿树刚也是一名由临床专家转型的医院管理者。在鞍钢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是医院的固有特色优势专业,而耿树刚恰好是一名心胸外科专业的主任医师。在担任医院副院长期间,他还在进行着临床工作;就任院长之后,因为工作职能发生转变,无法继续进行临床医学专业研究与临床工作,但“学科要有特色,医院要有特长”的理念,已经深入他的管理思维,也成为他规划医院学科建设的核心。

耿树刚致力将医院特色品牌学科打造成“一个专院、五个中心”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鞍山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各医院的优势学科,鼓励医院优势学科独立建成专科医院。

能够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冠脉搭桥术、心脏移植、马凡氏综合征根治术、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的鞍钢总医院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心,当之无愧地被鞍山市政府相中,在2011年1月挂牌成立为鞍山市心血管病医院。该医院目前设有5个病区共有240张床位、3个CCU、一个门诊、一个含有两台DSA的心功能检查科。

除了这个专院,耿树刚还着力加强医院原本强势的肾脏科建设。“我们医院是卫生部在辽宁省批准的5家具备肾脏移植资格的医院之一,也是鞍山地区唯一一家。2012年,医院新建了全市规模最大、可容纳60台血透机的血液透析中心。在承担了大量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常规血透治疗外,医院还开展了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序贯透析、腹水回输、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等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大大改善了常规血透患者的透析质量及存活年限。”

而建立介入疾病治疗中心,则是耿树刚履新院长职位时提出的构想。早在1998年,鞍钢总医院就已有了介入专业,但受限于技术水平等因素,该专业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几乎濒临解体。是取消这一专业还是从零起步重建?耿树刚选择了后者。

通过将医务人员送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培训深造,鞍钢总医院介入中心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介入中心的床位由两张发展到45张,手术量近千台,手术种类也从最初的肝栓塞治疗发展到如今的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肾动脉及移植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复杂食管气管瘘的支架植入封堵等技术。

除了强化现有优势专科的建设,耿树刚还通过引进人才等手段,完善了眼科、肿瘤科、烧伤皮肤外科的设置,加强了内镜检查治疗中心、风湿免疫科的建设,补齐了鞍钢总医院学科建设的短板,使医院的结构更趋合理。

随着学科规模的扩大,各科室对医疗用房的需求也逐渐增大。鞍钢总医院的床位数由2010年初的780张床,扩大到如今的1200张床。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医院的床位数增加了50%,而这上百张床位,可以说是耿树刚在医院里千方百计“抠”出来的。

2013年初,医院的职能科室搬离了原本的办公区域,将原办公室改造成可容纳200张床位的病房。2014年初,医院机关部门又再次搬家,重新腾出了可安置50张床位面积的房间用作病房。如今,鞍钢总医院的院长办公室、医保办公室等科室,都被搬到了院内最不起眼、面积最小的一栋楼房内。耿树刚经常在医院里巡视,盘算怎样才能为病房多腾出一些区域。他常对职能科室的员工说:“我们办公环境差一些没关系,重要的是满足患者的需求。”

多层次人才建设

鞍钢总医院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分层次、多渠道”的方式,以及长期专科学习与短期单项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人才培养。

鞍钢总医院的心脏外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心脏手术。最初时,鞍钢总医院将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所需的整个团队,包括麻醉师、体外循环医生、心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送至东北地区心脏病学优势突出的总医院学习了一整年。医护人员回院后,便开始尝试开展心脏手术,并逐渐将该学科发展壮大。

选送人才外出学习新技术,可谓鞍钢总医院常用的人才培养方式。身为心胸外科专家的耿树刚,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曾被医院送至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修学习。根据个人从医经验,他确立了鞍钢总医院的选送人才进修方案。“对于普通的医生,一般我们会送他们到中国医科大学进修;针对技术骨干、学科储备人才以及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的人才,医院会根据专业特点,帮助医生联系、安排学习医院进行半年的专项进修。比如,血液病学就要去天津学习,儿科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到上海去学习;而对于主任级别的人才,则需要每两年到国外进行2?3个月的技术学习。”耿树刚详细讲述了他的培养方案。

在“请进来”方式的运用上,医院主要以高薪引进人才的方式,引进了烧伤皮肤科、肿瘤科、眼科等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院长的耿树刚,也动用个人资源,极力为医院寻找能促进学科发展的带头人。

他找到了与自己有学术来往的专家――原北京协和医院心胸外科学科带头人、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于洪泉,到鞍钢总医院心胸外科担任科主任。耿树刚表示,“我们请于教授到医院担任的是心胸外科的一把手。医院给予他包括人事权在内的所有权力。这并不仅仅是聘请一位退休专家到科里进行技术指导,而是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方式。于教授也非常称职,还拒绝医院给他安排的酒店。现在他就住在医院,一心一意要把学科做好。”

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耿树刚还思考着如何激励医务人员做好、做强、做大学科。鞍钢总医院原本只评选院级专家,评比面较窄。耿树刚认为,这无法调动医务人员,尤其是正在成长期人才的积极性。于是他在院内发起了首席、一级、二级、三级专家共四个层次的专家评比。“够格参评首席专家的主任,必须管理至少三个病房。其他层次的专家也各有要求。这次评选共评出7名首席专家、一级二级专家各30名,还有20余名三级专家。根据会评结果,在医生原有收入之外给予奖励,与职称无关。”他解释了医院内部刚刚开始实行的人才奖励政策。

管理创新

自从鞍钢总医院面向全社会服务之后,虽然医院的学科技术水平仍在鞍山地区占有优势,但医院管理层感受到了医院在运营管理方式、运营效率效益上,与市级医院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鞍钢集团近些年来受全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生产经营面临着大量困难和挑战,这也对鞍钢总医院的运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010年,耿树刚一上任就开始建立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落实鞍钢集团“战略-预算-考核-薪酬”的一体闭环式管理流程,并根据医保政策和对定点医院的要求,细化考核管理办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医院加强了科室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加强了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使得2011年的运营成本较同期有100余万元的下降。

2013年,可以说是耿树刚主抓医院管理改革的一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取经”归来的他,将管理的目标瞄准了改革岗位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医院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以强化绩效管理,形成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贡献和医院效益相挂钩,坚持“谁领用、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完善科室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工作。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保结算办法 医院财务管理 医保控费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全民覆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百姓越来越多的享受到公费医疗的福利,但与此同时对医疗资源需求的增长也迫使医保结算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医保结算制度的改革对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有重要影响,进而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诱导作用。有新闻媒体披露某些医院施行医保患者费用控制潜规则,既对医保患者设定消费额度,一旦超出费用定额,不考虑疾病是否治愈都让患者出院;或者在患者入院时要求和医院签订“自费协议”,不然就推诿病人,拒绝收治。医院执行这些医保费用控制潜规则,加大了医保患者就医难度,有些医院甚至因此延误重症患者的病情,引发医患纠纷。当媒体和大众纷纷谴责医院黑心,只顾经济利益,罔顾医者仁心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的是站在医院的角度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医保潜规则的出现和医保局对定点医院医保费用的结算办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更可以说是导致医保潜规则出现的根本动因。下面本文将对现行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及其对医院财务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作一点简要的介绍和探讨。

一、医保结算办法和医院营业利润的关系

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结构简图

自从我国开展医疗保险以来,老百姓对医疗费用的负担常有一种误解,觉得只要参加了医疗保险,发生的医疗费用只需要自己支付一少部分,其余的都由国家财政来负担。其实不然,国家财政对医保患者就医费用报销的额度不等同于给医保定点医院的拨款。当医保患者持卡就医时,他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医院获利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支付、个人账户支付和公费基金支付三部分。其中现金部分是医院在患者结算当时就可以获得的,但是个人账户和公费基金部分则需要按期从医保局转账获得。这部分医疗费用中个人账户部分医保局会全额拨款,而公费基金部分则会按照医保局当年对医院的结算办法定额拨付,该定额目前通常会小于平均的实际费用发生额,这种差额我们称之为超定额。也就是说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医疗保险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是由患者个人、国家财政和定点医院三方共同负担。医院服务医保患者的实际盈利并非账面上的医疗费用总收入而是患者支付的现金、个人账户金额及医保公费定额之和。医院收治医保患者的表面收入和实际盈利之间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实际上是定点医院在承担部分国家给参保患者的公费报销,这部分差额过大会使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这也就是医院会采取医保费用控制潜规则的根本原因。

二、现行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及对医院经营模式的影响

目前,医保局对定点医院医保费用的结算办法是在全面基金收支预算的基础上,建立总额控制。在充分分析医保基金偿付能力、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经营规模、诊疗特色等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以总额预付、单元付费、病种付费、项目付费相结合的复合式结算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每个定点医疗机构的付费标准。同时医保费用结算是一种动态平衡管理,对定点医院施行的结算办法和付费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医保局会根据不同时期医保基金总体运营情况和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量的增减变化、医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医疗服务提供优劣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用上期的运行指标来测算下期的支付标准。

医保现行费用结算办法以总额预付为主,以单元定额付费、病种付费和项目付费为辅,并逐步完成从单元定额付费向总额预付过度的改革趋势。改革之前,医保费用结算办法多采用单元定额付费方式,既以实际住院人次为单元实行定额付费。按照这种办法结算,医保患者每次住院的医保基金偿付金额是固定的,支付总额会随住院人次的增加而增长,医院的盈利与医保服务量有正向线性关系,有些医院利用这一特点拆分住院来达到多赚取医保基金的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保覆盖面扩大,医疗需求上涨,医疗费用也上涨,我国的医保资金逐渐难以支撑快速增长的需求。所以近些年来,医保局将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结算方法逐步改为总额预付制,这样医保服务量上涨了,一年内定点医院能获得的医保基金拨付也是固定的,切断了医院利润与其提供的医保服务量之间的直接联系,等于把医保资金供不应求的压力转嫁给了定点医院。这种压力的逐年积累会导致医保费用控制成为必然,在控制过度医疗的同时也会因此左右医生对病人诊疗方案的选择。

三、医院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医保结算办法改革

目前施行的医保费用结算办法是与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能保证的也只是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不了全民全额医保。医保局采用当前的结算办法也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维持医保资金收支平衡。这种大形势在短时期内不可能马上改变,在当前全民参保的形势下,定点医院医保费用控制不能走极端。在收治医保患者方面,一是应该节约医保资金的使用,能门诊治疗的不住院治疗,二来推诿拒收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也是违反医保政策规定的。在控制医保费用方面,应该侧重整体平均费用控制,而不是不顾患者具体病情,机械化的要求达到费用定额即出院。当整体费用控制仍然超支时,定点医院的生存之道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用在医疗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有限的医保基金总额中占有更大的拨款份额。

参考文献:

医院总结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坚定一种信念不动摇

信念是明灯,照亮崎岖的路径;信念是旗帜,引领前进的航程。医院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进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坚定正确办院方向的保障,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廉政建设,党组织的先进堡垒作用得到不断巩固,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先锋意识得到全面加强。

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许光辉为首的医院领导集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文化建设工程。医者仁术、大爱至诚的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相互融合,熔铸、锻造、凝炼出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生机活力的先进医院文化体系。医院的经营理念持续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稳步提高,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医院的公益性得到有效回归。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医院注重“四个结合”,即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和医院特点相结合,和主题实践相结合,和中心工作相结合;做到了“四个有”,即宣传活动有途径、推进活动有措施、深化活动有载体、开展活动有成效;呈现出“四个特点”,即活动实、创意新、载体广、效果好的特点;达到了“四个目的”,即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素质得到提升,医疗事业得到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活动得到河北省委组织部及定州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

血,总是热的。正是凭着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一腔热血,使得医院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新长征中,始终步履坚定、勇往直前,为医院图强盛、为人民谋幸福。

坚定一种选择不言悔

人生,总会面临选择。有时是贫与富,有时是生与死。每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定州市人民医院的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总能不惧艰险、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构筑起雷打不动、风吹不跨的坚强壁垒,将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

2003年初,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许许多多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有的人顾不上关照新婚不久的妻子,有的人将年幼的儿子托给乡下的婆婆,有的人甚至没能来得及和亲人打一声招呼……就一头扎进了隔离病房。“共产党员跟我上”成为这一时期的最强音。医务人员在与死神和病魔的搏斗中表现出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精神赢得了“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高度评价。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医院每个人的心,纷纷请战支援灾区。入党积极分子高晶磊、高连彬两名医疗骨干参加了河北省第三批赴川医疗队。在灾区工作的60个日日夜夜,他们克服了余震频发、环境艰苦的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遇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他们便带着药品翻山越岭、入户诊治。他们还主动承担当地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工作和预防保健工作,并指导乡医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外科操作无菌原则》等的相关培训,尽量多为灾区做工作。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各级领导和灾区群众的充分肯定。

惊天骇浪中,他们是为群众遮风挡雨的顶梁柱,春风化雨中,他们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维护者。无数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无数个高大清晰的英雄形象,使医院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显得厚重而辉煌。

坚定一种情怀不改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犹如一根红线物化传承、贯穿始终。作为一位公立医院的院长和党总支书记,许光辉院长对“办院为民”的思想有着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理解。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充分彰显医院的公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