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节新闻稿

教师节新闻稿

教师节新闻稿

教师节新闻稿范文第1篇

构建“模拟职业化训练”的新闻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等任务的重要基地。现代新闻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等可以在这模拟职业化的环境中,通过较长时间的千锤百炼培养起来。如果缺少真实、综合的媒体环境,就很难进行新闻的养成教育。建立职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使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校内新闻实训基地较之于其他专业来说,有它的优势。根据新闻职业特点,实训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设备,只需有限的空间、较少的办公设备投入即能满足一般新闻岗位流程的模拟训练。但在设计上必须解决如何集各课程实践教学,各种岗位技能训练等任务于一身,以有限的实训空间和实训平台实现多元的实训课题的要求。

新闻学本科专业,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相戈教材等都从老牌新闻院校本科沿用而来,各院校本科新闻教学同质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业务课程就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评论》,其传授模式是割裂式的,而事实上采写编评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2006年进行新闻学专业课程改革时,就认为新闻教学需要一门将其连接起来的课程。我们后来把这门课程定为《新闻实务训练》,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和实战能力为目标,并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这几门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对学生新闻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新闻实务训练》采用“模拟职业化训练”的办法,按照“成立《大学生周末》报社(校内实训基地上一召开新闻选题与策划会――寻找新闻线索――做好采访准备――写作消息或通讯――安排稿件――版面编排与设计――发排出版报纸――发行报纸”的流程,对学生进行实际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采写能力和编辑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周末》报作为校内新闻实训基地,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课程实训,二是综合实训,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要在这个基地进行四个学期的采写编评发综合实训。《新闻实务训练》是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其教学任务主要在《大学生周末》报社完成。

合理使用新闻实训基地

新闻实训是为了熟练地掌握新闻业务的某种技能而在真实或模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反复训练可以使学生将新闻技能内化并巩固下来。而实训基地的构建就是为新闻教育搭建一个实训平台,使之既可以服务于实践教学,同时又面向实际工作岗位;既做到了专业对口,又能做到技能接口。所以,实训基地的设计使用首先要能满足单门课程实训的需要,其次也能满足新闻业务综合实训的需要,同时也可服务于按新闻岗位流程组织的模拟综合实训的需要。

实训基地在单门课程实训中的使用。一般来说。新闻业务课程都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示范,缺乏实训课,学生的角色感没有,如新闻采写课,老师尽管也布置作业,但学生采写的稿件没有发表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有实训基地办的大学生周末报纸作载体。学生可以根据报纸的定位,自行找选题并模拟实习记者f高年级的学生一般为“正式”记者1进行新闻业务的采写,任课教师可以选择部分优秀的稿件进行修改和点评,并推荐到大学生周末报发表。这种训练过程符合学生新闻技能形成的心理原则,即先由感觉技能的认知,再到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最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因实训基地有较浓厚的媒体职业氛围,对培养学生新闻职业意识、新闻职业操守和新闻职业情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绝大多数业务课程都可安排在实训基地中进行,课堂随时可进行理论的讲解和单项技能的示范,而实训基地的资源配置也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

实训基地在新闻岗位流程综合实训中的使用。在第三学年,新闻学的学生可以选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新闻实务训练》,即模拟岗位流程,进行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实训。在新闻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大学生周末报的出版任务。这些出版任务是教师按照新闻的工作要求和操作方法以及职业规范而设计的,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模拟实际岗位群的综合技能操作训练。这些实际岗位群有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报纸排版、广告业务、报纸发行等。这些任务的完成,有的需要学生个体技能的充分发挥,有的又要学生能够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将平日各科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当然,这种模拟的任务设计,必须将涉及的各个学科的训练任务放在实训基地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工作流程”,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体验到真实的媒体职业氛围,这也有助于学生对将来新闻职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基于报社工作流程,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利用《大学生周末》报,搭建的实训教学平台由二、三年级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团队,高年级学生任主编、记者、编辑,低年级学生任主编助理、见习记者、见习编辑,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指导,不集中安排授课,重点抓好每期报纸的编前会、选题策划会、编辑校对等几个核心环节。

学生需要在《大学生周末》报不同的环节进行实训:一是学生做记者在采写环节实训,训练采访、写作能力:二是学生做编辑在编辑环节实训,重点训练选题策划、选稿组稿组版等编辑能力:三是学生做评论,训练新闻评论能力;四是学生做发行,训练沟通、营销能力。通过两年的模拟实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记者岗位”的综合实训为例。从申报新闻选题开始,经“新闻部主任”f指导教师)审核、签发,再经学生实地采访,然后写作新闻稿,进行稿件排版训练,完成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最后教师只需检查“新闻文体”和“标题”就能大概了解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如何。如此逼真的岗位流程式模拟实训,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闻采写的技能。

再以“新闻编辑”综合实训为例。新闻编辑包括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对报纸新闻的统筹决策――对读者、内容、层次及媒体风格进行定位:再次创作――既不改变原稿风格与作者原意,又提高质量,体现总体编辑意图:发表见解――评论,来信,监督,标题,版面等。新闻编辑任务的完成就要从制定计划(组织稿件)开始,到选择稿件(确认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评论(制作标题),最后安排版面(检查效果)。在这种模拟真实岗位的新闻综合实训中,新闻专业学生职业化的职业技能和修养等都构成训练要点。故在训练其编辑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其心智技能和职业化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一个新闻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总之,培养一个合格称职的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和“训”需要同步进行。教是指导实践的过程,训是职业熏陶中的潜移默化,而“教”与“训”都离不开职业化的实训基地。一个有效、有用、能用的新闻实训基地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在“教育和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实训基地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新闻专业水准且训练有素的应用型新闻人才。

教师节新闻稿范文第2篇

一是,学别人,要钻进去,走出来。每个教师讲课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是说特点、个胜。这是其精华所在。你要学到手,就要俯首贴耳地学,甚至亦步亦趋地模仿。要钻进去学别人的长处,更要走出来,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听过复旦哲学系陈如教授讲解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她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过这本书(署名陈晓时),又多次讲解过这本书,对它的内容熟悉透了。她讲课时,拿着书,逐句逐段,边念边解释,用的都是本书的观点,还有不少本书的语言,学生听来不觉枯燥。不走出书本,正是她的特点,她的真功所在。但在另一种场合,走不出书本也许成为一个缺点。我也听过李龙牧讲解列宁的《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他也是逐句逐段讲解。却旁征博引,广泛联系历史的或现实的事例。如,他说“文学”这个词,在中文、俄文(nHTepaTypa)、英文(literature)都有文学、文艺、作品的意义,可以解释为文学作品。这又是一种风格。但不能征引过度,以至游谈无根。几种风格,各有所长,都值得认真学习,都对我有影响。

二是,不重复教材,也不远离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大纲、辅助材料等,是教学之本。要讲好课,吃透教材是前提。所谓“吃透”,就是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所有知识点,达到如数家珍的地步。不重复,就是不要照本宣科,让人听了昏昏欲睡,而要有分析,有例证,有联想,有新材料。如,讲新闻史可以联系到革命史、党史、文化史,但不能离开新闻史的基本内容,不能离开新闻传媒,不能喧宾夺主,就是不能远离教材。

三是,抓两头――框架清晰,细节生动。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的起码要求。我听过复旦历史系周谷城教授讲《中国通史》,他每次开课前都把要讲的纲目写在黑板上,学生听起来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我的同事徐培汀,浙江新昌人,讲话时乡音浓重,学生难懂。他把讲授大纲抄成大字报,贴在黑板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他的讲课内容。讲课时,要讲一些细节,包括小故事,但它不是调料,而是整体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知道具体事例后,有助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我多次在讲课中转述,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其实,这些事例不仅情节具体、有趣,而且体现了邵氏的采访理念与方法,其中蕴含了规律性。

四是,了解学生,适当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基础,是讲课的必要前提。除了开座谈会、个别交流之外,我还要求学生在听课时有问题随时递纸条上来。每堂课我都收到一些纸条,有的提问,有的表示喜欢听什么或不喜欢听什么。有的学生在纸条上直呼我“丁爷爷”,格外亲切。有一个学生在考卷上一道题目答完后写道:“丁爷爷,您课堂上讲得很详细,我只记得这些,理解不深刻,也不全面。请原谅!”

此外,我认为,讲课用课件(PPT)时,最好同板书相结合。因为课件的特点是全面、系统,简单、明了,而手写板书会使学生有亲近感,更专心听讲。

以上说的是本科生教学,对于研究生课程,我看应特别强调自学与讨论。20世纪90年代,我同宁树藩教授合作,为博士生开了两门专业基础课:一门是《新闻学说综论》,学习新闻学的文献与名著,如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威尔伯・施拉姆等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徐宝璜的《新闻学》等,逐本逐篇地学,有的中、英文版本并用。另一门是《中国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以历史为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现,学习重要的历史经验。这两门课都要求对理论与历史作系统梳理,熟悉文献与第一手材料,充分开展自由讨论,采取“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写体会文章”的教学方式。1991年至2001年,这两门课开了10年,效果良好,有激烈争论,却打开了思路,我也从讨论中学到不少东西。例如,在一次讨论中我说:“历史上的新闻改革,思路清晰,好讲;现在的新闻改革,却理不清头绪,其原因何在?”有一个同学说:“过去用的是搞运动的一套办法;目的明确、阶段清楚、成果突出,有头有尾,有高潮,有重点。现在不搞运动了,遇到什么问题就该什么方面,不像设计一场运动那样。”这些话,真使我茅塞顿开,深深感到要把新闻改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来研究,否则,容易走上唯心论先验论的歧途。

同讲课一样,我对于编写教材也极有兴趣。我把编写教材视为扎实的学习和有效的研究。我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就是从编写教材开始的,在留校任教的最初几年,我为曹亨闻教授主讲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做辅导,任务之一是选择参考材料并加上题解和注释。像唐代孙樵的《读开元杂报》、宋代周麟之的《论禁小报》、晚清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我在学生时代没有读过原文,这时不仅自己要逐字逐句读懂,还要向学生作解释,所以对我来说是学习,也是研究。1958年,丁树奇、李龙牧来复旦后,继续进行他们在中央党校已开始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分工是:李龙牧撰写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部分,并负责通稿;宁树藩撰写党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丁树奇撰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部分,他是系主任,工作忙,由我协助他查找资料。1959年,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史(1919~1949)初稿。1961年出版铅印本,作为校内使用的教材。但杭州大学新闻系将它出版了,内部发行,未署编者姓名。这时,我们已着手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史》,我起草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部分的编写大纲。后来由于下乡下厂,这项研究没有继续进行,“”期间再也不提它了。

1972年,复旦新闻系为工农兵学员开设《新闻战线两条路线斗争》课,几位教师作了8次习题辅导报告,他们的讲稿汇编成册,打印发给学员,题为《新闻战线两条线路斗争(1948~1966)》。1972年全年我都在校外,1973年1月回校工作。当我看到这份讲稿汇编时,有些想法:新闻战线两条路线斗争,怎么只从1948年讲起?至少在运动中,《解放日报》改革就有路线斗争了,不能腰斩历史。于是,我动手写了《运动 中新闻战线的两条路线斗争》讲稿,采用了“”前的思路和材料,其中第一节简述了建党的报刊发展情况。1974年5月,将这个讲稿和原先的8个讲稿合在一起,铅印成书,名为《新闻战线两条线路斗争(1942―1966,讨论稿)》。这个书印了数千册,有的高校新闻系还用作教材。我后来反思,这实际上是干了一件蠢事。因为这本书是按照《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一文的观点评述历史的,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展示了极左的新闻路线。它的出版,应属谬种流传,误导读者。

粉碎“”后,对于这本书的出版与传播没有追究,但对我还是一个教训。它使我在修改教材时,更加谨慎。我认识到,搞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不仅要正确理解过去,还应该悉心观察现在和科学预测未来,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迫切需要教材。我们将“”前的教材稍作修改,重新使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新闻事业史》改成《中国新闻事业史讲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封面的书名用的是我从《文汇报》印刷厂拿来的铅字(复旦校印刷厂没有这种字体的铅字)。我还请工人师傅在封面上排上了“%七八年”,“初稿”等字样,留了个时代痕迹。不久,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李肇源(我的大学同学)来找我,提出可以出版,我说还不成熟,有些内容,如瞿秋白、刘少奇有关的部分,以后肯定要作修改。

20世纪80年代初,我主持新闻史教研室工作,起草了一份中国新闻史教学大纲,供讲课用。随后组织教师和博士生,根据这个大纲编写了《简明中国新闻事业史》一书,1987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又将教学辅助材料编成《中国新闻史文集》,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初,国家教委高教司文科处徐辉来上海,说高教司打算编写一批文科课程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新闻学方面理应先编《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但难度较大,能否先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我说,复旦新闻系也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大纲,中国新闻史有一定基础,可以试试。于是,我作为召集人,组织几所高校教师从1993年6月开始编写,1994年上半年交稿,经过方汉奇、宁树藩、陈业劭、赵玉明等专家的审查,于1995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师节新闻稿范文第3篇

       记者部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总结记者部半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特结合半年来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校庆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校庆期间,校广播站记者部在校庆宣传组的领导下,举全部之力,胜利地完成了校庆期间的宣传报道任务,全部稿件都及时播放,全部稿件都发表在了西华师大,较好地发挥了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领导下的校园媒体的作用,为校庆的胜利举行做出了贡献。

       二、在校庆前期的宣传报道工作,我部也按部就班的做的有声有色。为了迎接校庆的到来,广播站特为记者部开辟了《校庆之声》特别专栏节目,于每周二中午播出。平均每期节目容量达到了五千字,并且在校庆期间加大了节目容量,播放稿件近一万五千字,较好的为校庆做好了宣传。此特别专栏节目共播发了十一期,电子文稿已经全部交校庆办存档。本节目的播音工作由专题部承担。

       三、为了宣传优秀校友的业绩,使全校学生在积极上进的氛围中成长,广播站特在晚间开办《优秀校友风采录》节目。节目内容主要播发由校庆办组编的《优秀校友风采录》,每天两至三篇稿件,把广大校友的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带到了师生身边。

       四、记者部大一大二记者共计十八人,人人参与,积极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宣传统战部及其它职能部门下达的宣传任务,做好了诸如迎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检查的宣传任务、党校之声优秀学习稿件宣传、各院系校庆活动采风系列报道、校庆感言全校老中青教师代表专访工作、校庆期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系列调查工作等各项宣传报道工作。

       五、广播站记者部团结务实,做到了每晚必有校内新闻及国内国际的重大消息,并且做到了校园重大新闻无遗漏,系列新闻活动不重复,重特色。特别是在校园新闻方面,配合教务处、后勤及产业集团、招就处、保卫处、宣传部、基建处的工作,以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事件为切入点组织专题报道,如:“学校周边环境、治安、教学工作、新区二期工程进展、党校宣传工作等。

       六、记者部校园新闻部分重点以学工部、校团委组织的活动为中心,积极关注各院系特色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讲座、校庆期间文体活动、竞教比赛、青春风采大赛、及各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学生工作中,注意所宣传报道结优秀社团相结合,重点做好了广播站、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国旗班、校学生会、校团委秘书处、校园119、校园110、青志协等社团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地及报道了非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七、广播站记者部一如即往地做好了《新鲜校园新鲜人》栏目,宣传了校园内优秀的人物,做过国旗班班长高永振、外国语学院日语外教、吉林阿铁等人物的专访和直播。宏扬了西华师大精神,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努力建设好了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

       八、广播站记者部的指导、培训、培养大一记者的工作进展顺利,大一记者的采编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其政治觉悟、采访能力、新闻意识、稿件质量等方面都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九、广播站记者部加强了考勤,严格例会制度和请假制度,使每一名记者人在其位,各司其职,加强了部室的组织纪律性。同时,记者部实行了奖惩制度,做好了播发稿件的收集整理、登记与统计工作,并有部会新闻稿件刊发在《西华师大报》上,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提高了记者的责任感,保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校园的团结和稳定。另,记者部在本学期试行了部长助理制度,使大一记者都有机会参与部室管理,熟悉了记者部的常规工作,增强了记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师节新闻稿范文第4篇

新闻从何处来?新闻源于敬业精神。

新闻源于做有心人。

新闻源于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

新闻源于广交朋友。

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不会动脑子,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懒得去想,去问,恰似木头人,只能是呆若木鸡、菩萨一尊。有敬业精神的人,都善于动脑,善于思考,不怕吃苦,经常深入一线接地气,因为她知道,新闻在骄阳似火的田间地头,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一线,在农家的晒场,在繁忙的生产车间。他知道:,只有看得多,受启发,有感触,才能出鲜货。

在县级电视台,一直都是记是既要采访又要写稿甚至还要剪辑。有一年,某县举行着届诗歌艺术节。有位女记者,她正好生病,还未康复,当时又急需人手,就安排了她一个“较轻松”的活,只写主稿,但这是一个有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参加的活动,写稿的任务并不轻松。然而正是因为敬业精神,出发时她照样扛上了自已的摄像机,其他记者采访的时候,她眼观八方,在完成主稿写作任务的同时,独自完成了《百家主流媒体关注诗歌之乡的节日》,除了主稿新闻外,她的这条新闻是最出彩的一条新闻——它从新闻人的角度,体现出了诗歌艺术节的新闻性。

学习是我们认识社会,丰富自身修养的法宝,更是解决问题的法宝,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新闻之所以新的必然要求。

新闻人,必须要不停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初学写新闻,必须学习,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学习。一方面,向上级媒体学习,通过看一看上级同行标题,先想一想,如果是我写,我怎么写,再看一看他们写的具体内容,比一比,是他写得好,还是我的构思巧?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何处?向身边的同志学习,看一看,他是如何作好采访前期准备的,学一学,他在采访中是如何提问的。想一想,他是以怎样的导语开头的,结尾的。他为什么写得如此深动,让人身临其景?反思一下,我受到了哪些启发,我要从哪些方面去做,才能有提高。

在基层,人少事多,条件差。更有一些同志是因为爱好写作而被宣传部门调入,当起了新闻记者。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甚至是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身边又没有专业老师可请教。向谁学?向上级媒体学习,比如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比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没有私心的老师。看中央台的新闻,这是最深动最直观的课堂。

对于学习,不仅是学习本行业的,更是要学习非行业的。电视是新闻的一种表现方式,报纸和广播是新闻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我们是电视人,但还得学习广播和报纸。学习电视稿如何写成广播稿那样,让群众都能听得懂。学习报纸写法,让一两句精炼的语言配合画面,更能发挥扣人心弦或者是动人心魄。

关于学习,有一个永远也不能放弃的主题 ,那就是对时政的学习,对新闻理论的学习。不学习时政,新闻没有方向,因为我们的新闻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学习新闻理论,新闻既没有方向,更没有深度;只有片面的事,恰似只有皮,却没有发人深省的骨髓,就如人没有灵魂。这样的新闻,又发何能教育人,引导人,更有用说鼓舞我,凝聚人心。

学习,特别是对时政的学习,就会对当前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一目了然。一些节日是年年过,有一些记者对这种年年过的节日的新闻,却写不出来,只不过是例行的 写一些领导慰问看望之类,但一些记者写的稿是年年出新,而且好稿源源不断。比如六一儿童节。每年不外乎都是几家班子到企业、农村看望儿童。但一位记者却一口气写出,系列报道,包括,留守儿童心声之《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外出务工父母心声之《要是能在家门口挣钱就好了》、社会各界关怀特别群众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其中就有班子领导深入到最边远的山村小学看望留守儿童,社会热心人士向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奉献爱心。群团组织为留守儿童之家送物资送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电信企业为留守儿童送电脑,安装电话和网络方便留守儿童与亲人通话的。还有孩子和社会心声之《老师,我爱你》,包括特教学校老师典型人物《教书是件良心活》,驻守深山中的女教师《一个老师和她的七个学生》。这体现的是什么,是记者对政府要求关注留守儿童,关爱弱势群体时政的熟悉。如果对时政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新闻不新,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人,写出了好新闻 ,这才叫奇怪。

老话讲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信息多。作为新闻记者,老前辈在你进单位之初,总会要你多交朋友,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新闻记者,广交朋友是个大范围。要交各行各业的朋友,有当老师的朋友,你可能最先了解教师职改的动态;有质监和工商部门的朋友,你能写出深度的市场消费报道;有农民朋友,有关农民所盼所求所思所想报道,你会写得比别人深动真实......他们是你新闻线索的源泉。更重要是,要交和你讲真话的诤友,他不留情面的话能让你认认真真对待自已的职业,追求写好写精,争就争第一,出精品,让你的新闻永远是新的。更是要交真诚以待的朋友,也许是在采访中一次不经意的接触,你深入到他家地头实地了解他的受灾情况,或是实地品尝他的新品种萝卜,或是你向有关单位反映了他的困难,帮他摆脱了当前的困境......也许就是在你的不经意间,你们就成了朋友,这样,他就会把你的事当成他的事,受你的影响,他就会成为新闻人,你所关心的,他也会关心,更重要的是站在你的角度去分析一件新近或是正在发生的事,在第一时间拨打你的电话,并告诉你,甚至于帮助你完成你的采访。

俗话说,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留心处处皆新闻。做有心人,新闻就在眼前。比如每年人代会和政协会,看似不外乎是代表报道,会中活动,会后表彰三个老格式。一些记者们写的也就是代表们精神饱满参会,会上认真审议,高度评价之类的大话空话。通篇都是记者在自说自话。别说别人看,就是记者自已也看不下去。

有心人则不同。新闻处处可见其用心之良苦。抛弃要求表们表态式的,或是事先已经写好表功或是歌颂式采访。而且到代表们讨论的现场,既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又灵活采访。以代表们的现场发言(同期)展示代表们尽职履职的真风采。这样的稿子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是热烈的讨论,强烈的争执,发人深省的呼声,有老百姓热切的呼唤和期盼,这样的稿子才是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真实体现。这样的新闻,才是群众需要的爱看的新闻。

一年,一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税收流失情况,并以详实的调查研究为例,证明一项政府认为因为数量很小而又可能收起来很吃力,而没有收的税源不应不收,既证明这是一项重要税源,又提出如何收好该税的方法,当即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两会期间就得到政府的承办落实。记者以此为题 写出了《一条建议捡拾税收X万元》的新闻,上了市党报的报眼。

会场上有热烈,会场外也很热闹。有的记者把眼光投向会场之外。采访的系列报道,吸引眼球之处,不逊于会场之上。有反映群众对两会报告中已办的实事进行评价的,有对党委和政府新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意见建议的,有代表委员在会中就对一些提法进行调研的,有党委和政府立即落实建议意见的。还有一些视角则关注到夫妻委员、夫妻代表 ,更有一些两会期间过生日,参加捐赠活动,组织参观实事落地的新闻,看似花边,却让两会新闻深动,丰富。角度之多,内容之多,谁能说,两会新闻很枯燥?!

教师节新闻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闻播音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引言

新闻播音员是新闻节目的标志和符号,担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沟通政府和群众的重任。新闻播音员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的优劣。

“‘用事实说话,以新感人’简略的概括了新闻播音的特点,换个角度说,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叙事要清楚;(二)新鲜感要强”。[1]

在实现这两项基本要求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体会到新闻播报语言的有声表达特色――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因此,在课堂中的所有技能训练都应围绕这些特色的落实和基本要求的实现而进行,而与以上有声特色相违的有声语言也就是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身心放松是新闻播音自如表达的基础

良好的新闻播报状态,是每一位新闻播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决定了播音员面对话筒时能够轻松自如地表达。

控制过紧在初学者的教学中是常见问题之一,这往往是初学者的紧张心理导致的。紧张导致的控制过紧主要体现在:呼吸控制过紧、口腔控制过紧和喉部控制过紧。

解决控制过紧的问题,要做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放松,并且使心理、生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从心理上,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又要避免急于求成,这两种心理都会造成紧张的播报状态。而要避免内心的紧张就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听、多看、多思考,使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体裁;在开始播报之前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使自己在播报时做到心中有数。

生理上,首先要加深呼吸,使肌肉放松、心跳放慢、呼吸均匀,但要注意,“放松”不能“过松”,“松弛”不等于“松懈”。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紧张与放松都是整体状态,一旦控制过紧,就会导致呼吸、口腔、喉部同时紧张;而放松下来,三者也是同步的。

三、表达的体验技巧是新闻播音真实新鲜的关键

所谓表达的体验技巧就是播音员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2]不同的文学体裁需要我们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新闻播音中要体现出的真实、新鲜的特点,就需要我们运用表达的体验技巧来达到。下面就是在新闻播音教学表达的体验技巧运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态度不鲜明

新闻是准确的、客观的,但这并不等同于新闻就是没有任何态度的盲目客观。“现实事物对人总是具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意义。因此,人对这些事物就报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3]所以,新闻播报不仅需要有态度,而且鲜明的态度正是新闻播报有声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初学者往往不敢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担心鲜明的态度会使自己的播报缺少“新闻味”。其实这恰恰是对新闻这种体裁的理解不深刻而导致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新闻播报中“真实的态度”也正是新闻“真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缺乏新鲜感

“以新感人”是构成新闻播音特点的重要因素。“从播音创作的角度讲,新鲜感可以这样概括:把刚刚在事件发生现场的所见所闻迅速地报告给听众的迫切感”。[4]其实,通过上面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播音的新鲜感需要充分调动内在感受,使用表达的体验技巧,包括情景再现和对象感。

初学者的问题常常是不能准确地抓到新闻稿件中的“新鲜”之处,但为了保证新闻播报的积极状态而故作“新鲜状”。这就需要我们做足备稿的工作,联系背景和相关报道分析出稿件“新”在何处,深度挖掘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价值。其实,分析的过程既是准确把握“新鲜”之处的过程,更是激发新闻播音员产生新鲜感的过程。这不但能使新闻播报因“新鲜”而感染受众,而且能使播音员在长期工作中始终充满激情。

(三)身份定位不准确

身份定位不准确现象的出现往往是新闻播音员对自己的职责任务不明确造成的。而初学者中所出现的这种问题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自信不足,表现为战战兢兢,不敢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态度大胆地表达出来,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够胜任;而另一种是不明晰新闻的分量,表达过于随意,而失掉了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解决这样的问题仅仅依靠对稿件的挖掘和理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具有成熟、自信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在初识新闻时对新闻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稿件,让学生在针对性的训练中找到自信,端正态度,成长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播音员。

四、表达的体现技巧是新闻播音清晰精准的保证

表达的体现技巧是指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虽然表达的体现技巧的操作性较强,但如果不从新闻稿件内容出发,就会给人不知所云、刻板生硬的感觉。所以,深刻理解稿件,正确使用表达的体现技巧,才能保证新闻播音既清晰准确又清新自然。下面就是在新闻播音教学表达的体现技巧运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停连混乱

优秀的新闻播音员在播读稿件时,停连的位置和时间可以呈现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初学者在新闻稿件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停连往往局限于稿件的标点符号,如果全部按文稿标点机械地使用停顿,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新闻播音有声语言的停连有时是呼吸的生理需要,有时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句子过长,内容较多,不可能一口气读下来,需要换气而停顿。表情达意的需要则应根据内容决定,每段话都有不同的层次和语意,应在充分理解稿件内涵的基础上,划分句群与层次,通过停顿时间长短的处理反映出语句间的内在关系。

(二)重音过多

初学者对于新闻播报语言表达理解的一个误区是认为新闻的所有信息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信息都舍不得放开,但不“舍”就不能“得”,最后导致新闻播报重音过多,也就完全埋没了主要重音,使新闻稿件的表达不准确、不清晰。

重音的表达应遵循高低强弱的原则。在强调重音时“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次重音和非重音相对放低音调或减弱语气,形成高低强弱的对比来强调主要重音,重音还可以通过语速的快慢、停连来表达。将次重音和非重音快速带过,主要重音则用慢或延长音节将其突出,并且可以在重音的前后运用停顿和连接来表达稿件。

(三)固定语调

音高、音强、音长、节奏都是语调的要素,利用这些要素产生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能够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更具感染力。播音员的播讲态度和感彩,以及语句间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括等逻辑联系都是通过语调来体现。新闻播音的语调并非四平八稳,毫无变化,但初学者往往为避免出差错,而采用停顿多,连接少,重音多,语速均匀的语势,每句话都一个语调,显得单一乏味,毫无吸引力。

要克服固定腔调,第一,透彻地理解稿件内容是关键。播音时避免语言与思维脱节,播讲目的时刻明确清晰。第二,要加强用气发声、吐字共鸣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丰富语言表现力,多方面锤炼语言表达技巧和精妙的语感,提高语言感受力和驾驭力,使语言声音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统一。

(四)语流中调值不到位

新闻播音中的调值不到位,并非体现为单字和双音节词的调值不到位,而是新闻稿件的整体表达时,不能把握好调值的相对音高。在新闻播报中“为凸显语句的重音,明确语句目的,常常不能把所有音节都处理在同一个5度之内。要处理好新闻播音的调值音高变化,只有把握一定规格,打好基础,才能配合音强、音长、音色等的变化及其他表达技巧,突出语句重音,准确表达语句目的”。[5]

要把握好调值的相对音高,需要能够自如地在几个5度之间相互转换。这样既能够保证调值的准确,又能够准确表达语意。

(五)盲目追求语速

大多数初学者对新闻语速的概念就是“快”,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语速接近概念中的语速,就拼命加快语速而不讲究任何方式方法。结果导致语言表达时吐字含混、语速过快,语音相近的字分辨不清,而产生疑问或歧义。

为了加大单位信息量,适当提高语速是当今每一位新闻播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这种提速不是盲目地缩短音节长度,我们应该在一定的限度下讲究提速的技巧。提速不应以牺牲字音和语意为代价,而应该在表达的停顿处做文章。首先,要多连少停,尽可能用语气的转换来鲜明语意、区分层次;其次,可以在非重音,也就是语流的波谷处大胆带过,而在重音的位置加重强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五、结语

身心的放松和表达的体验技巧、表达的体现技巧的正确运用并非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三者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新闻播音在真实准确的同时具有美感和生命力。新闻播音员应把提高的起点放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以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过硬的语言表达功力播报经得起推敲的、大众欣赏的、有品质有魅力的新闻。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毕征.播音文体业务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