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角活动总结

区角活动总结

区角活动总结

区角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教材在第六章已经介绍了省级区域,按照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本节学习省内区域的例子。作为省内区域的代表――珠江三角洲是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的个例,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正因为本节特点鲜明,对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因此有较高的示范价值,在教材中也属于典型案例,承前启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中国地理的前几章学习了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有关问题可谓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此时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学生原来已学过的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列出新教学内容的探究提纲,根据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融情感、知识、能力为一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奥秘、揭示地理事物内涵、归纳地理事物规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地理知识,了解地理事物发展规律,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轻松突破本章节的重难点,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根据地图和资料,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地图、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结合暗示、启发、提问、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及归纳概括能力、辨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条件和意义;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与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难点:“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五、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资源,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并引导与多媒体相结合,在问答法、讨论法中插入角色扮演活动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及相关图文自主学习、体验、分析、探究、解答等方法,与小组合作、讨论、加上角色扮演等,使学生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知识框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南方地区的工业” 视频,设疑提问导入新课。(引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迅速)

【讲授新课】

对外开放的前沿

出示地图“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了解广义与狭义的珠江三角洲的区别。

想一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动画显示“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位置”。

活动1:温故知新 小组比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画、地形图,利用以前分析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讨论总结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派代表把结论写在黑板上,从而评出答案最优组。同学间相互合作分析珠三角地区的位置特征。(纬度位置:亚热带、热带;湿润区;农业基础好。海陆位置:我国南部沿海,海陆交通便利。相对位置: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师生共同总结: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

承转:是否具备了“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珠江三角洲地区就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深入探究: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材料展示:“全国著名的侨乡”。

活动2:趁热打铁 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上题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结合材料1、材料2,将学生分A、B、C三组,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因素三方面,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各组代表发言介绍。从而对上题延伸、递进,重难点“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则迎刃而解。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必须条件,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设疑过渡:珠江三角洲凭借其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类型,其发展的条件和特征是什么?

外向型经济

出示“我国南方工业图”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产品”图,完成外向型经济活动设计。

活动3:七嘴八舌 以图析文

设计意图:采取抢答方式,活跃气氛,激励学生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类型及工业产品类型――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生产轻工业产品。顺利引导学生进入第二部分“外向型经济” 的条件与特征的难点突破。

扩展探究: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并提问:这是什么类型的经济?引出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即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类型。

出示“外向型经济一例”及“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图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及特征。(资金、技术、管理人员多由港澳地区提供;土地、工人由内地提供;以轻工业产品加工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世界各地)

活动4:情境投入 我来做主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高潮部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活动结果可能是百花齐放,借助角色扮演把“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及特征”由浅入深,由理论转化为实际问题,简化了重难点,同时也利于学生轻松理解、记忆、掌握。

展示图片“佳能珠海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厂房照相机装配车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假设你是公司一名公关员工,请你介绍一下公司情况,参考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及特征,以达到吸引人才、合作投资的目的。让学生认真准备后,每一个活动小组选出代表进行PK,获胜组颁发“优秀员工”奖。(背景材料:产品:电子元件;销售渠道:通过港澳,销往世界各地;投资方:港商;厂址: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管理:港方;工人:内地打工者)

设疑: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该种经济中各扮演什么角色?

出示“外向型经济基本模式――前店后厂”图,让学生了解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扩展探究:这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成功经济模式值得其它哪些地区学习和借鉴?学生总结开放性习题。

活动5:你问我答 你追我赶

设计意图:为了保持学生积极探究的状态,活动设计加入竞争元素,全员参与,合作学习。

出示“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图,让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从图上提取有用的信息,完成“外向型经济的作用”题后一人问一人答,总结外向型经济的正面作用。如问:从图上可以看出,在人均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有何不同?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问: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什么?答: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师生总结:外向型经济的正面作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教师反问:那外向型经济的反面作用是什么?

小组讨论:外向型经济的反面作用: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政策倾斜导致税收减少等。

区角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长江三角、珠江三角是全国经济的增长极

1、经济总量方面

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2%,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从增速上看,长三角15城市和珠三角9城市中,增速最高的达到18.8%,最低的9.8%,都远远高于全国8.5%的平均水平。

2、三大需求方面

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5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7%,其中长三角投资迅猛,占全国的21.4%。

利用外资方面,全国利用外资前列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这两大三角洲,1-3季度到位外资接近3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

两大三角洲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8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1%,比上年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两大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较高,1-3季度实现出口近20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4.8%。

3、居民生活方面

2003年1-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47元,从两大三角洲23个城市(缺江门数据)情况看,仅有两个城市略低于全国水平,超过10000元的城市达到10个。

二、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比较

(一)2002年全年经济指标比较

1、GDP规模

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两地GDP约占全国28%。2002年两地GDP总量29402.1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19983.3亿元,珠江三角洲为9418.8亿元。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珠江三角洲的2.1倍。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34295元,比长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

2、经济增长速度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除扬州和肇庆市区外),均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显示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快速。

从可比价经济增长看,200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且各城市发展比较均衡,经济增幅最大的是苏州为14.5%,增幅最小的上海为10.9%,增长率高低落差仅3.6%,珠三角增幅速度均达到了两位数,经济增速比同期全国经济增长率高出2.8个百分点,但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尚不平衡,经济增幅最大的是东莞,为18.4%,增幅最小的江门和肇庆,也达到了10.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九个城市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落差幅度达到了8.1%。

3、产业结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基本同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从1978年到2002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从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从18.4%上升41.9%,上升了23.5个百分点。2002年长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5.8:51.8:42.2,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5.6∶49.3∶45.1。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调整和改善,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外贸进出口

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一直高于长江三角洲,2002年两地进出口贸易占全国52.3%。其中长江三角洲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9%,珠江三角洲占33.3%。

5、固定资产投资额

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远高于珠江三角洲,2002年两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818.9亿元,占全国24.9%。其中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18.2%,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6.7%。

6、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于长江三角洲,两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以上。200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可支配收入突破一万元大关,达10499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4239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和1.8倍。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820.6元,珠江三角洲地区为11686.1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和1.9倍。

(二)2003年1―3季度经济指标比较

1、经济总量

长江三角洲15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64亿元,超过千亿元的城市有6个。珠江三角洲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11亿元,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只有广州和深圳两个。

增速方面,珠江三角洲最高的增速是东莞达到18.8%,长江三角洲地区最高的增速是苏州17.6%。长三角15个城市增速平均值低于珠三角。

2、投资、消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长三角15个城市达到7357亿元,同比增长44.3%,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1亿元,同比增长29.4%,增速长三角快于珠三角14.9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增速相同,都达到了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3、外向型经济

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都在六成以上。1-3季度长三角实现出口同比增长48.5%,珠三角同比增长25%,长三角增速快于珠三角,但总量上珠三角是长三角的1.03倍。

利用外资方面,珠三角具有先发优势,但长三角增速快于珠三角。1-3季度长三角到位外资同比增长60%,而珠三角不足20%。

4、居民生活

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看,两大三角洲地区呈现出珠三角好于长三角,长三角之中,浙江6市好于江苏8市的局面。长三角15个城市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11100元,超过10000元的有3个城市,而珠三角8个城市中(缺江门)仅肇庆低于10000元,最高的深圳达到19659元,是上海的1.8倍。

从上述指标可见珠三角目前的竞争力水平仍高于长三角,但长三角的发展加速度则强于珠三角。随着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正式实施,一个“大珠三角”将形成,也将再造新优势,实现更快的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相对优化是二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一)两个三角洲各自确立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市场化道路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看,其增长源各有侧重。

1、长三角以投资拉动经济。

长江三角洲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资为主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经济奇迹,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以此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投资拉动经济明显,长三角地区由于其拥有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1-3季度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60%,苏州、无锡、南京的增速都在75%以上。

2、珠江三角发挥区位优势出口拉动经济。

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发挥其信息优势和侨乡众多的人文优势,以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直接进入,尤其是吸引了港澳台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使“三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城乡迅速发展起来。80年代,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并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把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以出口拉动经济为主。1-3季度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实现了是高基数下的高增长,9个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超过100亿美元。

(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快

从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优于长江三角洲。二大区域2002年总的GDP为29402.1亿元,占全国GDP的28%。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5.8∶51∶43.2,明显优于全国水平。二大区域都是呈现“二三一”经济结构,且第三产业已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其中第二产业比重长三角高于珠三角,第三产业比重珠三角高于长三角。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

1985―1999年,长江三角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高出全国均值10.49个百分点,1979―1999年珠江三角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3.5%,高出全国均值12个百分点以上。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在引进外资、扩大外贸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更重要的是引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科学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四)两个三角洲的地区竞争力布局明显不同

长三角地区竞争力最强的是上海市,其次分别为浙江东北部与江苏南部地区,江苏中部的竞争力明显落后于以上地区,只有上海综合竞争力的1/5强,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竞争力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表明,上海市在长三角综合竞争力形成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出来。

珠三角竞争力在整体上略高于长三角,与面积相近的浙江东北部竞争力相当,其中深圳、广州等地区竞争力又略高于上海。但是其他的城市竞争力差距就比较大,特别是在像中小城市之类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上。这一点可以在《财经》杂志推出的2003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当中可以反映出来,在10名以后,长三角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要比珠三角的城市强。

四、启示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2%,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10%,却创造了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52%的进出口贸易。二大经济区对全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它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区角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

1.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体分化明显。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公务员则更希望前途顺利,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3.青年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的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和将来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山市能够被遴选为全国30个“科技兴市”的先进城市之一,与该市有一支力量强大的青年科研队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4.职业选择注重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般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看得比较重。据当地团组织调查,珠海、番禺两市分别有50.4%和37.3%的青年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发展前景及个人兴趣特长。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社会能够为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

5.注重社会生活。在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把“八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看作是自己整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社会看作是自己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会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跨单位、跨团体、跨区域的社会行为,在青年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青年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社会公共场所。传统的走亲访友,闲聊度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该地区,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种亚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潮流。

三、社会化运作

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团组织所使用的“社会化”概念,有不同的含义。从运作方式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面向社会设计活动。珠江三角洲团组织设计的活动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面向全社会的青年及群众,便于人们在“八小时”以外自愿参与,从而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面。而团组织一般只负责活动的设计和宣传,很少进行直接组织。如,广东团省委推出的“青年文化广场”,深圳团市委创立的“大家乐”舞台,都是这样。每周末在广州市著名的商业网点天河城广场开展的“青年文化市场”活动,舞台露天,出入自由,观者如潮。现在,青年文化广场活动已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推开。在深圳,以青年为主体,以“自愿、自荐、自演、同乐”为原则的“大家乐”舞台,自1986年7月第一次开办以来,仅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就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XX多场,参加表演者4万多人次,观众达450多万人次。全市有不同规模的“大家乐”舞台100多个。对“大家乐”,社会各界有口皆碑,誉之为“特区平民夜总会”、“打工族心中一片蔚蓝的天”。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期间,深圳团市委设计的“营造回归纪念林”和“回归的足迹接力跑”活动,也是面向社会开展的。

2.面向社会设置组织。团的组织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难点。在这方面,珠江三角洲团组织可以说在探索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一厂一支部”的格局,通过设置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兴趣建团、员工宿舍区域建团、活动中心建团等途径,探索国有企业建团的新途径。通过依托工会建团、社区建团、行业挂靠建团等灵活形式,使新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取得了突破。在农村,形成了以村建团委为核心,以支部进厂和厂外建团为网点的以村带厂设置模式。实现了农村团组织的良性运行。特别是注重调整和改革社区共青团工作体制,加强社区与行业、学校等不同战线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团组织的区域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面向社会寻求资源。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是全团推动工作发展的普遍做法。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对此的理解则更为深入,操作上则更为系统。首先,他们注重向社会寻求人力资源,以发展和壮大共青团的工作队伍,形成以团干部为骨干,团聚各界人士的青年工作队伍。如,在深圳,团的许多具体工作是义工在做。同时,他们还努力向社会寻求财力资源,形成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和实业创收三结合的经费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把党政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也看作是一种社会资源。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同样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来获得法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说,过去靠文件,现在靠立法。

珠江三角洲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意义,从根本上看,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一种打破行政隶属、地域区划和系统封闭的开放式经济。共青团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把视野由所隶属和依托的党政组织系统扩大到全社会,善于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相一致,把为需求服务作为工作导向;力求使组织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的变化相一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和影响;力求使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相一致,以服务市场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

四、事业化发展

据当地团干部讲,“事业化”是各级团组织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从“办实业”到“办事业”,团组织有过曲折的探索,深刻的教训。现在他们所形成的共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办事业为主,以办实业为辅。而且,无论是办事业,还是办实业,都要围绕青少年需求来办,都要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从珠江三角洲团组织的实践看,共青团组织兴办的事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青少年活动阵地。其中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可以说已经成规模,上档次,是共青团工作事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深圳团市委直接领导下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干部职工160人。他们坚持从事业带实业,以实业补事业,发展事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争创一流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市青少年宫,是深圳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总建设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大小教室、饭厅70多间,拟设培训项目80多个,娱乐项目20多个,可以同时接待5000人学习、参观和娱乐。又如,江门市现已有一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行状况良好。一座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青少年宫将很快动工修建。广州市青少年宫的占地面积也达3万多平方米。

2.文化产业。与青少年有关的文化产业,如报刊、杂志、艺术团,是事业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文化水平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广州、深圳两市团组织创办的青少年报刊和杂志,能够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可以辐射到临近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基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相应各级团组织筹建基金的工作也十分活跃。如,列入《广东团工作五大体系构建规划要点》中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基金达11项之多。广州团市委提出,要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建立和拓展各类青少年发展基金。这些基金在支持团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出资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为青少年提供扶助服务的非营利性辅导机构——广州市手拉手越秀辅导中心,其工作对象是情绪起伏不定、发展有困难及经常在公共场所流连和集聚且易受不良影响的青少年,其工作内容有11项之多。中心为青少年所提供的帮助,是一般团组织难以做到的。

从珠江三角洲共青团的实践看,事业化发展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解决的是依托问题。有了与青少年有关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等实实在在的依托,团的组织就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团的工作就可以开展得扎扎实实。第二,解决的是机制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可以长期使用,长期发挥作用,推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第三,解决的是工作覆盖面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所难以替代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所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难以相比的。

五、几点启示和思考

在调研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给我们许多具有全局意义的启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的观点。小平同志所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同样适用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事业是一项不断发展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更需要发展。可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没前途。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发展,应当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敢试敢闯的劲头。

2.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应从共青团如何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说,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是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的具体化。共青团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发挥的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弱。近年来,共青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很大拓展,但与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对社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

3.形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共青团组织体系依托党政机构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的同时,应努力推动团属青年社团面向基层、面向新的领域、面向新兴青年群体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密切与非团属青年社团的联系,推动经济部门和企业设置青年工作机构,培育和发展团属社会中介组织,以此形成一个对共青团原组织体系具有补充作用的新的开放多元的社会化组织网络,从而覆盖到那些原组织体系涉及不到的新体制下的新领域和新兴青年群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上与青年进行联系和沟通。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新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共同构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

4.把社区作为新的工作生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场所,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宽广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应当成为共青团工作一个新的重点领域。全团有必要以整体推进的态势来加大社区团工作的力度。实现团的有关重点工作和建设在社区的平衡发展,以推动新的工作领域的开拓。

5.在团的工作中加大有关青年事务的内容。青年事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适应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主动地承担和参与有关青年的社会事务,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占领阵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的《到XX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对我们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富有启示意义。应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有关做法的基础上,推动这方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6.争取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作为重要的人民团体,其工作职能、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都有必要更多地得到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以此进一步明确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和政府中的青年工作职能,把团的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目标之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保证团的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努力,而且收获不小。同时,希望上级团组织在这方面予以支持的呼声也比较高。各级团组织都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区角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明确社区环境中的党员角色

按照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生活中担当多重角色。角色的担任者要掌握角色要求,有清晰的角色意识,按照角色规定去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行动。社会则要营造显现角色的标识、背景和环境,从而让其他角色担任者或者观众也能感到该角色的存在并且其言行符合角色要求――感到“像”那么个角色。然后通过对角色的评价,这种评价来自于“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共同的主观定义”,使人们对角色符号和角色规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党员是我们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角色定义来看,《》对党员有明确的规定,总书记也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条基本要求,这些都是十分明确的。但从现实生活来看,党员的角色形象在有些场合体现得充分一些,在有些场合体现得并不充分。同时,党员的表现也很不平衡。有的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则表现平平,有的党员甚至还产生了负面作用和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党员的整体形象、群众对党员的评价就会是模糊的、矛盾的。这种评价与和中央对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就形成了落差。

在社区环境中,共产党员缺乏角色符号,或者说党员角色缺失的问题突出。社区中有没有党员与社区中有没有党员角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党员总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某个社区,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是有党员的,问题在于,他们是否作为党员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果党员意识不到自己是党员,或者意识不到自己是社区中的一名党员,或者群众不知道哪个是党员,这就是党员角色的缺席。在社区建设中,党员角色的缺席使党员失去了保持和展示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也就更难让党员有多少荣誉感、责任感,难以让群众和组织监督党员。

当前社区环境中党员角色缺失的原因

社区环境中党员角色的缺失,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导致的:

其他社会角色冲淡了党员角色。根据角色理论,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场合担任一系列角色,形成“角色丛”,有时还会产生角色冲突。党员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往往决定其是否重视或经常意识到自己是社区里的一名普通党员这一角色。在社区生活中,最缺乏党员角色意识的有三种人:一是成功人士。他们往往只感受到自己是××长、××家,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某个社区的一名党员。这些党员常常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忽略了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社区生活中更是这样。二是生活困难的党员。他们整天为生计而奔波,甚至下岗了、断炊了,很难感到自己是党员或者感到党员有什么意义。三是腐败分子。整天忙着贪污受贿、灯红酒绿,更意识不到自己是党员。

驻区单位忽视自己在社区和社区党建中的责任。尽管单位的部分功能在向社区转移,但“单位”的功能和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总的来说,驻区单位对社区和社区党建的关注度是不够的,他们可能更关注自己的业务和利益,这样,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与党员的本职工作就难以结合起来。必须明确,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他所在的单位,而且体现在他所在的社区,要把社区党建和单位党建紧密结合起来。

缺乏必要的角色符号。说我们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没起什么作用,那是不符合事实的。有许多党员在社区生活中默默无闻地作奉献,但居民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党员,部分原因是我们缺乏必要的角色和行为符号引导,难以让群众包括党员知道这是党组织和党员做的好事、实事,难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

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展现党员的先进性

在社区生活中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精心设计和实施增强党员角色意识、展示党员先进性形象的方案。借鉴社会学的“符号理论”、“标签理论”,我们可以在所有可能的场合和情景中“标”出党员身份。这对党员是一种暗示和约束,对群众是一种明示和监督,成本不大,作用不小。常州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时给每个党员农户挂上了“党员之家”的匾牌,还有不少地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搞了“党员公示牌”、“党员示范岗”等,这些让党员亮明身份的做法都是很有意义的。

号召党员通过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对党员角色的认知,光有“符号”、“标签”是不够的,还要有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时提出了一个最鲜明的角色要求,即党员平时要看得出,关键时候要站得出。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在关键时刻都是能站得出来的,如1998年抗洪、2003年抗“非典”,许多党员都是冲锋在前,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丰碑。问题是我们关注“平时”、关注“小善小恶”不够。社区生活是一件件琐事串起来的,社区群众对党员的关注更多地在于党员在社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滴水虽小,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注重平时、注重宣传党员在社区生活中点点滴滴闪光的亮点,社区群众更容易感受到党员的亲切形象。因此,我们要把宣传大善(英雄人物)、惩戒大恶(腐败分子或作奸犯科的罪犯)与关注小善小恶结合起来。我们的宣传部门和媒体,往往偏重于宣传孔繁森这样的英雄人物,或者报道这样的腐败分子,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则十分注意鼓励和宣传“小善”,谴责“小恶”。一些政党为赢得社区群众的支持,非常支持和鼓励党的成员到社区中去从事社区里的社会工作、社会援助活动等。在这方面,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大有作为。

倡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专家、企业家等要做建设和谐社区的楷模。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和其他领域的知名人士要以党员身份带头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以产生示范效应。总理这些年大年三十都深入到煤矿坑道里或艾滋病村过年,我们的各级领导又何尝不可以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或默默地做些公益小事呢?偶尔做一次,群众也许会说是“做秀”,但坚持做几次,甚至坚持做下去,就会成为“美谈”。

区角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15-03

一、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体情况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组成部分。在开放城市划定的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土地总面积99 687.5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分布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其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的制造业基地,高科技发展基地,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

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上海的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长三角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特点

1.长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最早地区之一。全国最早建立的14个部级经济开发区有5个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最早建立的27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有3个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开发区的先例。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分布密集,是中国各种开发区的功能最为全面的地区。

2.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规模宏大。一些部级开发区的建设同依托母城扩展相结合,建设目标定位为城市新区,建设规模也大大增加。例如,杭州经济开发区定位是杭州城市的副中心,将逐步建成工业园区、高教园区、中心商务区、居民住宅区等功能区块,成为具有一流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新城区,规划建设面积也达27km2。总的来说,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规模起点高,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大。

3.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通过外引内联,形成了外来投资的热点。据统计,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最多的城市。由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江苏省成为了仅次于广东省的引进外资最多的省份。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对内开放也成绩显著。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外国大公司、大财团投资踊跃。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长江三角洲的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投资。

(三)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部级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认清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找准部级开发区在全球经济竞争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定位,找准发展的引擎,努力实现开发区的二次创业。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及国家发展战略看,开发区拥有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在吸引跨国转移中取得有利地位,已经成为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度。外资的不断进入,使在华的产业链从早期的主要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环节,向上游的研发、零部件生产制造和下游的物流、金融等服务环节延伸。

2.随着跨国公司大量对华转移其生产活动,与生产活动直接关联和针对中国市场的应用性研发活动也相应开始对华扩散。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选址时趋向于制造活动密集、人才与信息密集、环境优良的城市与地区。

3.大量外向型制造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客观上要求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物流、进出口采购服务、产品检验服务、工程咨询、设备租赁、标准认证以及金融、保险、会计等服务业将会追随着制造活动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4.中国加入WTO后,按照WTO要求和国际惯例加大了开放力度,完善了涉外经济法律与制度,使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大大增加。更加自由、便利与规范的贸易与投资环境,更大的市场空间,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对国际投资者的吸收力。

二、应用聚类分析法评价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

评价了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体科技进步情况后,为了把握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特点,总结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共性和规律,本文选取聚类分析法来对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使同一类中的样本具有高度同质性,不同类之间具有高度异质性。

2.评价对象。本文使用聚类分析评价的对象是国务院批准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的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有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3.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指标体系的确定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基础,但要建立一套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开发区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程,本文在系统分析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因此我们根据《中国开发区年鉴2009》,国家确定的标准统计指标,针对目前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开发投资、新批准设立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历年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已建工业项目用地面积和年末全区从业人员为指标对12个长三角地区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聚类分析。由于数据搜集工作的困难,没有找到足够的科技指标数据,所以本文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

为了克服原始数据由于计量单位的不同对聚类分析结果产生不合理的影响。在聚类分析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处理。此处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Z分数(Z score)转化,其变换公式为:x■′=■其中x■为原始数据,x为数据均值,s为标准差,s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笔者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树形图(见下图)。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将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苏州工业园区,占开发区总数的8.33%;第二类是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占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的12.50%;第三类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开发区总数的8.33%;第四类为余下的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上海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排在第一类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综合实力表现最为突出。区内各项指标远高于其他三类高新区。除了各项经济指标,苏州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古城东郊金鸡湖畔,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距上海仅80公里。有着便捷的空港、海港、铁路和公路交通。建区以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核心的新兴支柱产业,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二类的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85年,1991年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部级开发区。1998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先后创办了出口加工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际商务区,正在规划建设微电子工业园、欧美工业园、日本工业园,努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昆山出口加工区是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目前园区内的主要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精密机械、服务贸易、生物科技、民生用品、农产品深加工六个方面。

第三类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是中国建区最早、面积最大的部级开发区之一,已成为浙江省及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地处城市密集、市场体系完善、产业门类齐全、消费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毗邻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开发区位于宁波市东北部,地处国内最大的深水港北仑港后方,距离市中心约27公里。众多国际著名企业已在此投巨资兴办企业,已形成现代化临港大工业体系:电力、化工、不锈钢、修造船、汽车、现代纸业、机电、轻纺、粮油食品、塑胶、建材等产业群。

第四类的为处于上海腹地的上海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江苏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整体上规模,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社会贡献、区位条件、开放程度均与前三类开发区还存在一些距离,但已能基本实现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动力、为苏州上海地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三、结论

本文从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特点,总结各开发区发展的共性和机遇,用聚类分析法对12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分析评价,聚类分析的结果将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成了四大类。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实力表现最为突出,在各项指标上都领先于其他开发区,位于第一类;昆山和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实力接近苏州工业园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龙头;其余各开发区大多有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说中国长三角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趋势还面临着以下一些变化和挑战。

首先,受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投资来源影响,长江三角洲各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条件和格局在总体上相近似。其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主,大多以化工、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纺织等工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产业重点集中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与此同时,各开发区纷纷把招商引资重点从一般加工型生产企业转向引进以知识经济为特征、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产品销售中心,以及服务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部级开发区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其他特殊经济区和城市所模仿和学习,也使开发区在未来招商引资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中国的部级开发区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和低廉的要素成本,转向更多地依靠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配套、高效的管理、稳定透明的政策等在内的良好综合投资环境,来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开发区经济发展也将从以粗放型为主转向以集约型为主,从以速度为主转向以效益为主,从以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以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主。

开发区建立初期,是功能简单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因此,管委会模式为代表的精练高效的管理体制成为可能,但是,随着诸多开发区空间范围的扩大,开发区功能日益城市化,常住人口大量增加。被征地农民的安置、社区建社与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开发区在今后进行经济功能开发的同时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总之,为了实现各开发区的长久的持续的发展,必须强调“二次创业”,使得各开发区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等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开发区年鉴[K],2009.

[2]段学军,王合生.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1999,(19).

[3]赵锐,戴锦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扩展、开发区设置遥感解绎[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

[4]刘卫东,彭俊.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

[5]熊军,胡涛.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全球化视角――对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