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1篇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2篇

一、面对大旱不屈服,

创造丰收新佳绩

自2009年以来,连年大旱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旱灾发生范围由常年的30余个县增加至近100个县;受旱区域由山区、半山区向坝区延伸;受旱面积由常年的300万亩左右上升到近1500万亩;受旱时段由冬春旱为主向秋冬春、冬春夏连旱发展;受旱作物由一年生的粮经作物扩展到多年生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干旱影响的产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伸;旱灾损失由常年的数亿元扩大到近年的数十亿元。四年全省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达到7347万亩次,131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累计396亿元。但在艰难困苦面前,全省上下不屈不挠、排难而上,奋力保持了农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奇迹般地创造了四年大丰收的辉煌成绩。

(一)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1634万吨,增产45.7万吨,增长2.9%;2010年,粮食总产1650万吨,增产17.1万吨,增长1%;2011年,粮食总产1755.6万吨,增产105.6万吨,增长6.4%;2012年,粮食总产1827.8万吨,增产72.2万吨,增长4.1%;四年年均增长2.4%,连续迈上330亿斤、350亿斤、360亿斤三个台阶,实现历史罕见的连续10年粮食增产,稳居全国粮食产量第14位,占全国粮食总产的比重始终稳定在3%以上。

(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09年至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为8.6%、17.3%、19.5%、14.7%,连续迈上了4000元和5000元两个台阶;4年累计增幅达到74.6%,比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幅59.1%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幅66.3%高8个百分点,呈现了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同期省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农民收入增幅的可喜势头。

(三)特色经作大幅增长。2012年,全省糖、胶、茶、咖、菜、花、果、油、桑等主要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和产值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29%、86.7%。其中,咖啡面积134万亩居全国第一、产值18亿元,分别增268%、216%;橡胶面积820万亩居全国第一、产值96亿元,分别增25.4%、90%;甘蔗面积52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值100亿元,分别增11.9%、125.2%;茶叶面积580万亩居全国第二、产值71亿元,分别增15.1%、179%;蔬菜面积1235万亩,产值285亿元,分别增41.1%、90%;蚕桑面积150万亩居全国第三、产值22亿元,分别增25%、46.7%;花卉面积70万亩,产值266.8亿元,分别增33.7%、51.6%;水果面积535万亩,产值101.5亿元,分别增23.4%、147.6%;油菜面积445万亩,产值28.8亿元,分别增31.1%、51.7%。

(四)肉类总产稳定增长。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由2008年的12%提高到35%。2009年至2012年,生猪出栏分别达到4334.8万头、4600万头、4991.9万头、5201.3万头;肉牛出栏分别为300万头、315万头、330万头、345万头;肉类总产量分别为458万吨、486万吨、521万吨、539.4万吨。2012年,全省新增国家生猪调出大县5个,总数达到31个,居全国第五位;居民人均有肉达到117公斤,是全国人均有肉量60公斤的近两倍。

二、依靠科技抗大旱,

转变方式夺丰收

为什么四年大旱还取得了四年大丰收的喜人成绩?除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鼎力支持,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全省大干水利等因素之外,关键的一条是最大限度地依靠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加大先进实用抗旱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打赢了减损失、保增产、促增收这场硬战。

(一)依靠科技措施,稳定种植面积。只有稳面积才能稳产量。四年来,我们始终重视依靠科技措施来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一是推广间作套种。引导农民大力实施粮粮、粮烟、粮油、粮菜、粮蔗、粮果等间套种技术,“把天拉长、把地拉宽”,大幅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了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2009年至2012年,全省累计发展间套种面积13443万亩次,累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1300万亩次以上,确保了全省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二是实施“三干”播种。在山区、半山区大力推广应用干土、干肥、干种的玉米“三干”播种法。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玉米“三干”播种1500多万亩次,确保了玉米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三是推广水改旱。为确保水田不因干旱撂荒,对水源难以保证的雷响田、台田、梯田等田块,改种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滑坡。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水改旱576.8万亩,玉米面积从1900万亩增加到近2200万亩,新增粮食17万吨以上。

(二)依靠科技措施,提高单位产量。提高单产是增加总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依靠科技措施提高单产,是我们抗旱保增产的又一个着力点。一是推广抗旱高产优质良种。加快研发和推广产量高、抗旱性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稳步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的单产。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推广耐旱新品种50多个,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比如,好栽种、产量高、米质好、抗病抗旱力强的超级稻“楚粳28号”,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亩产连续4年突破950公斤。禄丰县示范抗旱水稻新品种“云两优2186”,在没有农田水灌溉的条件下,2011年每亩仍实收450公斤。二是推广地膜覆盖。充分发挥地膜增温保湿、保肥除草、防虫防病等作用,提高土壤保水率,延长作物抗旱期,有效解决山区玉米“种早不出、种晚不熟”的问题,确保高寒冷凉地区旱地作物增产增收。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推广地膜玉米、地膜马铃薯和地膜甘蔗6500万亩,据测算,地膜玉米平均亩增产80公斤,地膜马铃薯平均亩增产350公斤以上。干部群众称赞:“一张薄膜解决了低温干旱大问题、一张薄膜解决了提高复种大问题、一张薄膜解决了农民增收大问题。”三是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在全省组织开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和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挖掘了现有的品种和技术的增产潜力,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2008年至2012年,全省累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2540片、示范面积2596.12万亩,新增粮食总产198.26万吨,每公斤粮食按2元计,实现新增产值39.63亿元;实施油菜高产创建152片、示范面积152.94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2.64万吨,每公斤油菜籽按4元计,实现新增产值1.06亿元。

(三)依靠科技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结构是减轻干旱损失、拓宽增产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我们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发展冬季农业。有效利用冬春时节宝贵的水资源,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开发模式。滇南热区重点发展冬马铃薯、冬大豆、冬早蔬菜、鲜食玉米;滇中地区重点发展优质小麦、啤饲大麦、鲜食蚕豆、精细蔬菜;滇东北和西北地区围绕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低热河谷区,重点发展冬早蔬菜和冬马铃薯。2012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从2009年1975万亩增加到2342万亩,增加367万亩;产量从1231万吨增加到1466万吨,增加235万吨;产值从149亿元增加到263亿元,增加114亿元,亩均产值达到1122元,较普通小春作物平均增加近700元,增加近175%。二是发展晚秋农作物。充分利用烤烟和玉米生长后期余水余肥余膜,抢抓秋末热量足、土壤墒情好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晚秋玉米、马铃薯、蔬菜、秋豆等秋冬时令作物种植,有效提高夏秋降雨利用率,减少水肥投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促进农民收入增加。2012年,全省晚秋播种面积达1174万亩,比2009年增加4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0万亩,增加286万亩;粮食综合平均单产达112公斤/亩,比2009年提高了6公斤。三是调整农作物播种期。为避开旱情最重的2至4月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主动调整作物播期,推广小春避旱种植,尽可能避免“苗等地”、“苗等水”等问题。2009年以来,推广早播油菜100万亩,早播蚕豆600万亩,甘蔗改春植为冬植450万亩,达到了减灾增收的良好效果。

(四)依靠科技措施,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用水是应对旱灾的必然举措。我们主要应用了以下节水技术:一是推广集雨栽培技术。为有效利用雨水,在玉米种植中广泛推广“窝塘”、“灯盏塘”集雨栽培,采取起垄覆膜塘播、沟播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流失,增强作物的抗旱保墒能力。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推广集雨栽培3200万亩,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到40%以上。二是推广节水育苗技术。各地充分利用有限水源,采取集中育苗、工厂化育苗等方式,推广漂浮育苗、塑盘育秧等技术,变大面积抗旱为小面积保苗,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解决了干旱对播期的影响,确保播种面积不因种苗受到影响。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集中育秧育苗400多万亩次,烤烟集中育苗育秧比例达到100%以上,水稻达到50%以上,蔬菜达到80%以上、玉米达到30%以上。三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重点在蔬菜上推广喷灌技术,在花卉、水果、中药材等作物上推广滴灌技术,在玉米等旱粮作物上积极推广简易滴灌技术。2012年,全省推广各类喷滴灌160多万亩,建成各类节水设施农业200多万亩,每年平均节约用水约3亿立方米。

(五)依靠科技措施,增强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发展物质条件,是抵御干旱灾害、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实施了以下举措:一是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投资132亿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69万亩,改造后增加耕地面积12.68万亩,全省高稳农田面积达到3800万亩,实现全省农民人均1亩的目标,为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2012年底,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与2009年相比提高20个百分点;农机作业面积达7624万亩,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机械灌溉面积分别达3385万亩、104万亩、427万亩、1541万亩,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69%、500%、200%、98%。水稻、马铃薯、玉米机械作业化水平实现零的突破。农机作业的范围也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养殖业拓展,由耕、播、收向农产品加工延伸,服务领域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三是科学防治次生有害生物灾害。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积极推广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农药防治技术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大力推广运用黄蓝板、物理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开展化学防治,切实加强干旱引发的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增强了减轻灾害的能力。

(六)依靠科技措施,转变养殖方式。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按照“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的思路,依靠科技加快推动养殖业发展。一是推广耐旱优质牧草新品种。实施草地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做到科学减畜和以草定畜。2009年以来,推广紫花苜蓿等耐旱优质牧草12万亩,实施草原禁牧2731万亩。二是开展节水养殖。按照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把推广节水设施改造作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年来,改建、改造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119个,改建、改造标准化猪舍311.3万平方米;建沼气及污水处理池51.5万立方米、排污沟217千米,建微生物发酵床及堆粪区2.8万平方米,累计安装自动饮水设备上万套。目前,规模生猪养殖场、肉鸡场、蛋鸡场、奶牛场饮水自动化已达到100%,比传统的水槽喂水,节约用水超过50%。三是发展干清粪工艺。摒弃原有的水冲粪、水泡粪工艺,大力发展干清粪工艺,减少养殖用水。目前我省规模化肉鸡、蛋鸡养殖场和大型的生猪养殖场已全部采用了干清粪工艺,节约用水超过70%。四是推广雨污分流。按照“先大后小,先示范再推广”的原则,在规模养殖场积极推广雨污分流示范工作,目前全省153个万头猪场已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无害化节水养殖技术的普遍推广,不但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减少了动物疾病的传播,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同时,为了切实依靠科技措施保生产保增收,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几年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30亿元以上。用于粮食科技措施推广的资金也在逐步增加,仅2012年省级财政投入科技增粮资金3亿多元。这确保各项科技抗旱措施落到了实位、发挥了作用。

三、再接再厉强科技,

力促农业谱新篇

旱灾是云南自然灾害之首,继四年连旱之后,今年又发生冬春连旱。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省新的旱灾难以避免。而且,实践证明,农业发展靠科技,农业抗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扭转云南农业“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等雨栽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必须切实加强科技抗旱工作,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抗旱减灾和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务必以更强的意识、更大的气魄、更实的举措、更多的投入,狠下功夫谱写科技进步、科技抗旱、科技兴农的崭新篇章。

(一)在总结推广上狠下功夫。事实表明,我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科技抗旱措施,抗旱减灾效果突出,增产增收作用明显。要认真总结近几年积累的科技抗旱措施,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适用范围广、影响重大的间套种、地膜覆盖、避旱种植、水改旱、耐旱品种、“三干”播种、集中育秧育苗、集雨栽培、节水养殖等抗旱技术,要狠下功夫总结推广,让这些抗旱技术在红土高原上遍地开花结果。

(二)在研发储备上狠下功夫。需要指出,当前我省科技抗旱支撑能力总体还不够强,必须加强新的抗旱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培养,不断提高我省科技抗旱研发水平。重点在良种培育、栽培技术集成、节水灌溉、农机装备、循环农业等节水型农业科技关键领域开展攻关,实现新的突破。积极开展集雨、节水等防旱工程技术研究,推进农作物耐抗逆机理、种植模式、种植结构、灾害应急与风险管理研究。重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让众多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3篇

 

物联网被称之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引发的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核心领域。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已成为物联网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同时物联网技术提供了智能家居的核心技术支撑。

 

 

一、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 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互联网仍是它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二,它的用户端延伸与扩展到了任何物品间,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也从单纯的概念建设,向可操作的实际生产生活方向转变,并逐渐步入居民的小区和家庭生活,这也使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结合起来,并智能家居成为物联网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如今的智能家居是作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以住宅为平台,将家居生活相关的名种系统与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与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的系统结构,一般按照物联网的传感层、互联层和监控层的三层结构进行设计。传感层搭载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传感器和家用器具,与ARM9智能监控仪交互数据及指令,达到对所控家居环境的感知;互联层,ARM9智能监控仪作为嵌入式网关与网络服务器,用来连接传感层与监控层 ;监控层一般是用小区监控中心、远程电脑和用户手机,通过英特网登录IP监控仪访问监控网页,实时监测所控的家居环境,控制家电开启与关闭,以实现智能控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执行预定的控制手段,如启动室内排风扇排风、启动蜂鸣器铃声等,并通过小区网络向小区的监控中心报警,同时通过 GPRS自动给用户的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或提示,实现了联合安防。

 

二、“科技社区”建设及智能家居系统的实际应用

 

(一)“科技社区”及建设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居民生活和获取服务的最主要区域。社区建设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目前的“科技社区”建设是从社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科技成果惠及于民。在目标和手段上,主要围绕居民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健康生活、低碳生活需求,侧重于对先进适用技术的二次开发和集成应用。江苏省从“十二五”开始,采取科技支撑项目(社会发展)的形式,在省内资助和引领近百个省“和谐示范社区”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社区”建设,有的已经建成并成为示范样板。本文就是该类项目《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西坝社区“科技社区”规划与建设》的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任务在于,通过对新知识的普及,对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智能新技术的集成示范、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发挥现代民生科技在当今社区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展示知识和科技带来的城市百姓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实现科技与人、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环境的和谐互动和发展。

 

(二)“科技社区”中智能家居系统应用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系统在社区和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家庭安防监控、智能家电、家庭健康服务和交通工具防盗跟踪等。在上述项目中,我们重点选择了社区智能安防、智能家电和社区健康服务这三个部分进行研发和应用。设计的具体方案如下:

 

1.家庭安防监控:在居民家庭的重要位置安装应用具有防火、防盗、防入侵等安防领域的智能视频识别物联网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视频模式识别、入侵检测、环境监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3G通信等物联网领域先进技术自动识别监控区域的危险情况,能够远程自动报警、取证,而无需人工干预,且布置方便灵活。

 

这套方案相对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或传感器监控系统,优势在于:一是自动视频识别,无需专人在监控室观察各个监控摄像头,减少了漏判及人工成本;二是无线信号传输,极大减少了布线工程量、施工时间及成本;三是网络数据共享,可通过网络或手机进行远程查看或报警,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

 

2.智能家电:将常见家用电器经过智能化改造,或装潢入住时建设、新增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家用设施,通过在家中的布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家中的各个电器设备如空调、电饭锅、电视机、电灯、窗帘的控制由各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完成。

 

这套方案可以使家庭主人就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经由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节点,访问控制每一个家庭节点,完成各种智能化功能,真正做到了“一机在手,掌控e家”。

 

3.家庭健康服务:通过设计开发适合社区现状的医疗电子系统,为每一位社区居民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并发放RFID社区医疗卡。在该系统中,建有居民的医疗信息数据库,每次就医情况都会记录在其中,并通过RFID读卡器管理居民的医疗档案。对有在家问诊者,该系统集成有基于Web的远程就医视频通话模块。

 

这套方案可以使社区居民通过上宽带网络的电脑访问社区卫生网站,可以与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医生从而指导病人预防、用药、康复等;社区卫生部门也可以在本系统中针对居民进行卫生科普宣传,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

 

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3G网络、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相关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首先设计开发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系统硬件和软件,在验证测试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效果满意的前提下,再将智能设施安装布置在社区及家庭,并进行广泛测试,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同时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各个智能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根据用户体验,改进和完善软硬件系统。

 

三、结语

 

在“科技社区”建设中,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使社区、家庭、个人全面智能化,社区居民通过手机或宽带网络电脑即可管理各种智能设施,包括安防监控、家居生活等,使科技社区管理智能化。同时,在居民中普及信息化和物联网知识,提高居民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信息化设施和软件系统的应用。作者:王尊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 2014年8期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4篇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 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高潮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高潮。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 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 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战略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2)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产、学、研的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长入经济,提高研究开发效率的良好方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为保障生物技术及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该对全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各层次不同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重要的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界、金融界以及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形成的合力将加速国家目标的实现。

高技术是基于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而高技术产业则必须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以企业为主,才能有效地将分离的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运作。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将难以迅速发展。

3 主要对策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成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采取“两弹一星”+利益捆绑的新机制,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这种“聚集”促进了不同研究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速了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聚集”进一步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起到了“聚集”带动“聚集”的作用,形成了

良性发展的循环。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部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广东(深圳)、长春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 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聚集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聚集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聚集区、以长春为中心的长沈大聚集区等),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对上述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国家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界的积极性,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纽带,促进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包括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的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的格局。

3)选择部分重点产品,目标定位国际市场

对于某些我国有较好基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是我国有资源优势的技术领域,例如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组织工程、中药等领域,应选择部分重大项目,目标瞄准国际市场,通过运用优势集成、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操作方式,加大协同攻关力度,尽快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强并确立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4)建立国家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力争在5~10 年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同时走出一条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之路。

5)加强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及国际化

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在国外,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产值占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0%以上。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对重要的生物技术仪器、设备和装备,应采取“桑塔纳”模式,走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发展道路。第一步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建设组装线或生产线,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与外国公司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第二步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加大国产化比重,同时加强新型号、新设备的研制开发,进而逐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此方面,应注意避免自己闭门造车、封闭发展,所开发的产品性能不稳定,测出的数据不可靠,别人不用,自己也不用的尴尬局面。

6)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中介组织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

7)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我国国土辽阔,特殊的地理、气候、人口、人文、历史以及多民族等原因,使我国具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遗传资源,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宝库,为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量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一些重要的资源流失严重。例如,我国虽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但由于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因素,导致研究、保藏和开发工作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也没有一部微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象重视人类遗传资源一样高度重视对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面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各类生物资

源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藏及服务体系,其中包括细胞库、菌种库、毒种库、种质库、信息库等。此项工作可在相关计划的基础上,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但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发展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要充分重视利用海外资源,特别是信息及人才资源。在这方面,即使是十分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十分重视利用国外的信息,并吸引别国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我国除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和科学家回国为国效力外,还应选择重大技术领域,在国外建立联合工作站。863计划生物领域在“八五”、 “九五”期间已试行,效果良好。实践表明这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有效途径。国家应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这样将会大大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

9)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第5篇

在我国,生物发酵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利用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制作方法生产发酵产品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发酵;二是经过借鉴化学工程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近酵;三是从工程学角度将发酵工程分为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部分的现酵工程。在这个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中国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巨大市场需求。发展生物发酵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需求。我国政府正在从不同层面上大力推动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的生物发酵产业已得到了初步发展。以发酵为主体的工业生产有: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奶、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白酒、啤酒、果酒等已形成一定规模。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现代生物发酵企业先后入驻我区,如抗生素、氨基酸、2.3—丁二醇、微生物菌肥的生产,沼气、高粱秸秆发酵燃料乙醇等。生物发酵产业逐步成为我区支柱产业之一。

笔者认为:今后要加快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的步伐、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首先需强化“产、学、研科技协作中试平台”的建设,使该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经过“中试平台”迅速转化为应用型成果,为我区生物发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改变该产业低水平扩模的现状。

一、我区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公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将生物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大力发展。

发酵产业的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已经形成了具有科学研究、生产设计、设备制造等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原材料消耗大幅降低,技术装备日益先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在行业中广泛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各种认证已经普遍采用。近年来,发酵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将各种组分充分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时,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我区的生物发酵产业除了本土白酒、啤酒、酸奶、调味品等传统生物发酵企业外,依托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水、电和玉米等资源优势,吸引了石药集团、华蒙金河、升华拜克、齐鲁制药、阜丰集团等现代生物发酵企业落户,主要产品有青霉素、饲用金霉素、黄霉素、阿维菌素、黄元胶、2.3—丁二醇、果葡萄浆等。就呼和浩特地区来说,仅托克托工业园区,就有10余家生物发酵企业,生物产品达20多个品种,发酵总容积达5万立方米。到“十一五”期末,托克托工业园区生物发酵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左右。在呼和浩特市“十二五”规划中,全市发酵容积规划达10万立方米。另外,在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等盟市20多家生物发酵企业也相继投产,该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所占比重逐年增大。

内蒙古生物发酵产业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相关科研水平领先、已形成一定的企业群、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抓住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必须进行产业发展的高起点谋划,制定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

二、我区生物发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蓬勃发展,GDP增长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已由资源型逐步向创新型经济过渡,为我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近年来,我区在传统生物发酵企业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发酵企业为龙头的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该领域现有企业除一些像白酒、乳制品传统产业外,新兴现酵产业主要是临近发达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转移的结果。这些新产业快速引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低水平重复、产业附加值低等方面存在的潜在负面问题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生物发酵抗生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资源依赖性强、工艺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

2.产品多为抗生素原料药、生产过程耗能高,产业链短、综合利用程度低。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

3.企业基本没有研发力量,“产、学、研”脱节,缺少技术支撑,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生产车间”。

(二)高粱秸秆发酵新型能源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短、整体效益差。

2.高粱收获季节集中,导致产能大而生产时间短,致储存运输难。

3.传统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不能达到预期经济效果。

(三)农村户用沼气发酵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科研落后、技术支撑度低、建管脱节,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在北方冬季温度低,产气量低,导致停滞冻结,形成恶性循环。

3.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液、沼渣的清理难度大、原料综合利用率低。

三、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生物发酵产业的建议

针对生物发酵产业上述存在的问题,要使生物发酵产业成为自治区新兴战略产业,就必须依靠发酵工程的科研成果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尤其需强化“产、学、研科技协作中试平台”的建设,使该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经过“中试平台”迅速转化为应用型成果,为我区生物发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改变该产业低水平扩模的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农业厅等)应重视应用型 “中试”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采用“产、学、研”相结合、集中资金建设1-2个公益性生物发酵中试工程中心。

(二)重视应用型生物发酵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领军人才科研工作条件的改善。

(三)扶持小型、具有引领创新作用的实体性科技企业,政府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引导性、鼓励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