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35-02

一、基础分析

我校从2000年起实施青少年法制教育,“以人为本建设青少年法律特色学校”,“法制教育促特色,法制教育促发展”是我们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办学目标和办学举措。

“四・五”普法期间,学校努力探索,建立稳固的、独具岩小特色的“八个一”,“二走进”法制教育模式,树立了学校办学特色。“五・五”普法期间,努力创新,谋求发展,在传承深化原有法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将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文学艺术创作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益智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乐学法、学法乐”,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持续发展。我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法律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柳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学校”。我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办学特色业已形成,但未能较好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办学成效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扩散,实现“以人为本建设青少年法律特色学校”办学目标。

二、方案制定

通过对自身特色和发展现状的分析把握,经过城区、市级专家组的指导,特别是受到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校长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组专家提出“学校特色建设需有界定、有理念、有路径”的指导意见启发,我们形成了“立足青少年法制教育特色建设基础,回归行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和谐思想”的特色建设思路。

有界定:将“法”的内涵界定为行规习惯、法律法规、方法规律;将法制教育拓展至“尊规守法”、“讲究方法,尊重规律”教育。

有理念: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有路子:创新养成教育课程、法制教育课程、书韵课程、学科课程、环境课程,推动以我们对“法”的内涵界定为主题的各课程教育内容的有机联系建构。

2010年10月完成学校“法治文化育人创建和谐校园”特色建设方案制定。

三、工作开展

依照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以“统一规范+个性创造”、“内核牵动+团队发展”为工作策略,全面启动特色建设各课程。

(一)扎实基础――养成教育课程全面实施。由德育部门和各年级组长组成专项工作“智囊团”,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常规工作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以“微笑问好、卫生保洁、军事化出操、快乐阅读”四项行为习惯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制定“四大行规”养成教育课程方案。

组织开展奖章设计、展示、评选系列活动,在奖章的设计创作、欣赏评选中,对四大行为规范的内涵要求形成思考和把握。举办隆重启动仪式,将行规要求用文艺节目展演的形式传达给学生。编写出“行规要求”、“名人遵规故事”、“行规童谣”等板块组成的“四大行规”课时教材。将行规要求编成简洁上口的童谣,以《手册》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背诵学习。制作四大行规规范图解、行规表现教学光盘,实现教学直观化。印制奖章、创作“岩小娃”形象,形成激励引导学生的课程形象符号,让教育生动有趣、富有儿童气息。

设置梯级评价机制,确定目标激励。设置铜、银、金质奖章,每月进行评比,激励学生持续达标;设置阳光少年、形象代言人奖项,每学期进行评选,激励学生深度达标,较好地解决行规养成过程时间长、易反复等问题。学生面貌、校园风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优化核心――打造法制教育课程主阵地。传承活动课程,寓教于乐。继续实施“八个一”(一个模拟法庭、一份法制校报、一个法制宣传室、一节法制班会课、一台法制文艺节目、一个法制主题网站、一节法制课、一套法制教材),“二走进”(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两结合”(法制教育与学生的文学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法制漫画童谣创编活动;法制教育和益智游戏相结合的法制棋谱创作活动)法制教育活动课程。“法制棋”系列活动获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

研究课堂教学,拓展阵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法制教育也不例外。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法制课堂教学研究,首先利用课程方案中的校本课程课时,每周安排一节法制课,调整师资,法制课执教由班主任兼任到由政教部门人员和信息技术小组老师专门任教,更利于保证老师的教学精力,形成研究力量。法制课执教老师参加了市司法局举办的“法制教师培训”活动,定期开展法制课校本教研活动,采用《小学生法制教育》和《法制教育课本》进行教学和相关研究,打造了三节法制精品课,在柳州市司法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录制了教学光盘,逐步向市级推广。探究法制课教学基本环节、模式,着手从我校法制教育新内涵出发,对现有教材进行选取、整编,形成我校法制教育的教材。

(三)追求提升――寻求书韵课程连接纽带作用。书香教师培养以教师“漂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完成一轮教师漂书活动,简短的阅读眉批、小小漂书交流卡在教师中传递阅读的收获体验。此外,利用学校论坛,开展阅读交流;组织专题总结活动,分享教师阅读收获。

实施“书韵童年”课程,建立班级图书角,通过读书小报制作、读书卡制作、班级读书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进文庙”、“开学第一诵”、“农历节日经典诗词诵读”等活动。

重新完善“书韵童年”课程方案,对必读和选读书目进行调整,设立与“规”、“法”、“和”教育主题相衔接的书目,发挥阅读在各课程有机联系建构上的纽带作用。每两周设立一节阅读课,为阅读课程的实施提供时间保障。

(四)综合渗透――建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行为课堂。建立全校层面以一二年级为内核,各年级团队发展;班级层面以班主任为内核,科任老师团队发展的工作模式。通过《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方案》,让教师明确需要培养的各项习惯及其达标特征,规范课程内容。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为评价方式,以问题追踪、阶段反馈为引导手段,推动教师行为课堂建构水平提升。前一阶段,基本完成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引领,促进学生良好“听”、“说”、“读”、“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进行了教师课堂经典评价语言收集。将工作重点确立为“学习习惯培养与学科素养落实有机结合”的研究,通过优秀课例展示、分析,对“行为课堂”特征进行描述,让教师明确方向。组织开展“行为课堂建构”专题赛课活动,推动有效行为课堂的建构。

(五)全面覆盖――彰显法治文化。组建部门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共同参与的各子课程实施项目“智囊团”,参与课程方案制定、活动策划;组织寒、暑期专题培训活动;进行特色建设工作师生问卷调查分析,促使最大范围的学校成员深入思考学习、理解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理论、策略。

在校园、楼道建立“四大行规”课程、习惯养成课程、法制课程、书韵课程等特色教育主题宣传板块,营造环境文化。实施“一班一特色”工作,班级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同步。班级环境文化“三角”、“五台”体现四大特色支柱课程内容,并通过指导班主任撰写工作手记,提升教师实施特色课程的能力。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一、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现今,我国西部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还未能承载美育主渠道的重任,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际地位不高。二是课程实施急功近利。不少教师将艺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方面,而不是放在陶冶情操和能力培养方面。三是没有强有力的课程保障措施,艺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四是课程评价单一。

二、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课程。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学校、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三、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开发与研究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建立规范和完善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2.教师层面目标:以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教师开发课程的教科研能力;开发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3.学生层面目标: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开发与研究内容

1.开发合唱、中国画、器乐、舞蹈、竹笛、素描、剪纸、书法、布衣舍、装饰画、沙画等10余门艺术类校本课程。

2.研究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3.探索实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四、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开发与研究思路:将按照以下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发和研究

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

2.理念先行――让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融入师生内心,发挥对师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3.专业规划――在充分了解音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教师个人依据总体规划分析自己的发展状况,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4.细化目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目标,细化音乐类课程与美术类课程目标,以突出其审美特性。

5.制度建设――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纲要汇编,从制度上保障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6.教材开发――引领艺术类专业教师开发10余门音乐类和美术类校本课程教材。

7.开展活动――落实教师课程申报和学生选课(教师已推荐的校本课程)工作,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活动。

8.评价导向――以评价促进实施,以评价引领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做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W评价。

9.形成理论――在收集活动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最后形成理论。

(二)开发与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之始,便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通过调查、分析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制定课题研究的合理规划。

2.行动研究(反思)法: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模式。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本学期学校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够认真贯彻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管理和师德建设为主线,抓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师德,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抓安全,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平台,抓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为了总结经验,促进学校工作,我们特做如下总结:

一、德育工作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改和完善《学校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2)学校认真抓好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针对学校教师在行风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师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3)学校召开了学校师德教育经验交流会,学习推广师德标兵特别是本校师德标兵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学校师德工作的深入开展。

2、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探索学校校本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作好实验学校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学校校本研究工作制度建设,制度并完善的校本培训制度,这样做极大地促进老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加强学校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考核管理制度,调整学校教师考核方案,制定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达到既让教师满意,又要切实可行。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

(1)为了加强学校育人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分管德育的教育主任、大队辅导员、思品课教师及班主任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网络,从不同角度教育和影响学生,强化学校各部门各学科任课教师的工作“责任”。

(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结合新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以及法制与国防教育课程,注重在教学环节上的德育渗透。学校还将运用学生身边的题材开展法制研讨课,深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指导学生的守法行为,坚决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3)加强班队主题活动。开展“读爱国主义书籍”“观爱国主义影视片”“唱爱国主义歌曲”“讲抗日英雄故事”“写爱国主义影视征文”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首先素养。同时,学校还将以“感恩教育”“生活教育”为主题,结合重大传统节日如“教师节”等,开展一次“在体验中成长”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教育。

二、教学工作

(一)贯彻新课程理念,促进“有效备课”。

1、开学初,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促进“有效备课”》为主题的学校新学期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备课要求,完善学校备课制度,指导教师采取读、画、查、写、研等五环节进入新学期的备课。

2、改革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协作备课、独立备课、整合备课、反思备课等五种形式达到备课的创新。

3、改革检测备课方式,改终结性考核评价为过程性督促评价,采取在说课中检查备课,在平时听课中反映教师备课,在自我反思、年级及学科组评课中反思备课,在随机抽查中检查备课,从而提高教师备课能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吸收新的教学信息,采取以自学为主,以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做好专题讲座和业务辅导,写出万字学习笔记。

2、加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机智。

3、组织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做好四方面的研究,即,研究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活动,研究教师怎样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者与帮助者,研究怎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怎样在课堂上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性环境。

4、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采取听、看、反馈、考核等综合性听课研讨模式,开展年级组互相听课活动和年级组“同课异构’研究反思活动,引导教师观看新课程新课标教学录像,教师与业务领导共同研究新课标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经过近一学期来的行动推进,学校“主题多样,课例多种;视角统一,观点共识”特色化“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日趋成熟,推动的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积极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1、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课时计划》,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讲座、研讨活动。指导教师进行“课改研讨课”,举行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反思(教育故事)交流研讨会,领导带头做新课程新教材示范课,促使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活动中来。

2、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1)开展教育科研八个一活动,使教科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凝聚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胶合剂。在活动中,学校做好了资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并把教师活动总结、感悟、反思、评析等材料装订成册。

(2)开展好常规性研究、提高性研究和前沿性教学研究工作,以“备课拉动、课题带动、案例推动、教材促动”为主要方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断探索课程改革方法,积累教育科研经验,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科研能力。

(3)建立学校校本教研新模式,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发展。认真研究和总结近年来教学研究工作,为会议交流和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体育、艺术、卫生工作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1)进一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数据储存工作,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测试、卡片填写及统计中的不规范的问题。

(2)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学校测试器材短缺的问题。

(3)开展了学校冬季跳绳、踢键子等体育活动,全校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体现了全员健身的宗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余生活。

(4)学校坚持做好学校体育运动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杜绝了不安全的因素。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2、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加强音体美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积极参加全市音体美教师的基本功竞赛、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工作。

四、学校总务工作

提高防范意识,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1)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继续把其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

(2)进一步完善值日值宿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实施领导带班责任制,带班、值班、值宿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各国校本课程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当今世界各强大国家都强调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美国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落后,则把这归咎于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一股强劲的“学校改进”运动,一些教育团体和教育名家纷纷卷入校本课程开发;英国也坚持“教师教学本位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最适宜的地方就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教学的地方”。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在目前的我国还只是一个起点,究竟是什么因素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呢?以下谈些粗浅看法,以图抛砖引玉。

首先是体制。

统治集团的意志以及教育政策是课程设置的主导性因素。具体说来,古代的教育课程中,校本始终占着主导地位,教育也是以校为本。那时,国家也干预学校的教育,但主要是为教育立法,而不是干预整个教育的细节。历史推进到了近现代,由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存在着潜在而巨大的推动能量,促进各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尤其是在我国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总框架下,国家对课程设置的垄断性,行政课程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课程决策权,校本课程逐步走向衰落,即校本课程至少退居二线或者销声匿迹。

所以,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各种体制改革的变化轨迹。校本课程的发展实质就是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也是教育权力的松绑、分散。教育资源的市场调配机制必定要挑战“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从此,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开始动摇。课程开发走向决策分享的时代。

其次是物质的供给能力的脆弱。

一定时代的经济条件与经济地位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和量。这就是说,校本课程的繁荣程度一直受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高低的制约,经济实力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奠基石。这其中,经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物质的、资金的和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宏观环境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被全社会接纳,这就为我们在教育领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各学校资源特长与优势提供宽松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促进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促进了校际教材的诞生,在以国家为中心的顶级课程、垄断课程、单一课程的壁垒中撕开缺口。正是不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源不竭的供给能力,推进五花八门又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数量以及质量。

我国原本就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受到GDP增长以及人均占有率的影响,基础教育存在着天生的投入不足的缺陷,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支持力度远比不上它的口号宣传,在义务教育目标尚未真正实现的今天,需要物质的、资金的、人力的以及技术的等方面投入可能还仅仅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倾斜,校本课程的大规模运作还缺乏物质基础。这就必然使得经济贫穷的地区进一步陷入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进一步限制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再次是决策机制的官僚性

课程的决策机制决定课程的运行机制,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框架中地位的变化,集中体现了课程决策机制的变化。当前我国课程决策机制改革的主流方向是增加学校对课程决策的职责与权限,增加的幅度在整个课程比重以20%左右为宜。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结构格局。同时,改革课程决策机制的一个基本层面,就是对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的职责与权限的明确定位,建立三级的课程体系。国家通过制定总学时的最低标准,确保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但是,我国在行政体制过度垂直的架构下,决策机制弥漫着官僚的浓重气氛,这表现为:一是对于学校基本的课程设置官僚化,在不同的官位以及不同的权力届别之中,课程与考试方式频繁变动;二是无法与时俱进,课程严重滞后于时代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而且把国家统一课程取代了原本应该是千差万别地方课程,学校教与学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不管是以上的那种情形,都没有打破国家单一、统一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其后果都是要求各地方、各学校削足适履地去使用教材,适应官僚教育模式,并且进一步把教育推向功利主义的泥潭,教育由此扭曲了自己的本真。

最后就是学校与教师本身的教育意识的缺漏。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本土化以及教育的人文化等都是现代学校不可缺失的教育内涵,也是学校进行特色教育和未来教育必备里念。

但是,许多学校和诸多老师在这些意识上还是一片空白。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制度范围内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民主运动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

而校本课程与特色教育联姻,不失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合理内核。学校要构建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必然。在诸如这些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意识面前,我们学校和老师究竟储存和具备了多少?教师职业的专门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肯定了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提升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校本课程运动是人们需求多样化的反映,学校与老师进行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其意义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去生存,去适应社会,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领导意识,引领世界潮流。

我们曾经对“特级”的“权威”的教材趋之若骛,但这种教材“雅”而不“俗”,扼杀了各地丰富的教学“土”资源,远离了各校千差万别“土”学生,一样会制造出“有形”而“无神”的虚浮课堂,它在另一个角度续写着教师职业因为现代教育意识的缺漏而产生的某些“平庸”。

总之,突出校本课程是为了不弱化对真实的教学资源的整理与重组,把课堂教育整合成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一种互动的文本,能够适时地调动课堂“情景”、“事态”因素参与课堂双边或多边“互动”,导演真实的“课堂故事”,课堂教育成为师生之间的精神契合与人格对话。我们正在倡导与实践中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个性教育、自主教育、未来教育、成功教育等教育模式,这不就是最生动而最具体的注解吗?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4/2003余慧娟的《新程理念的突围与反突围》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转变》

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自1999年算起,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开展刚好十五年。这期间,通识教育在医学院校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笔者组织课题组对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医学生(除中山大学为综合性院校外,其他四所为独立建制高校)。访谈对象为这五所高校的部分医学生、教务及学生管理人员。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医学生对现行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对通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满意度等,并在访谈中着重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结果如下:

1.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推行已15年,但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要求的了解程度还是不高。访谈中,医学生反映学校较少进行通识教育的宣传,他们一般按照教学要求参加课程的修读,而较少关注是否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在访谈中也发现,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校方对通识教育宣传的重视程度要比其他四所高校要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相对其他高校就要好一些。

2.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

在满意度调查中,医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最低,仅为2.56分;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仅仅是在一般评价水平左右徘徊,满意度调查采用里克特量表5点正向计分法)。访谈结果反映,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相对综合性大学低,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比例过重,通识选修课比例太低,如调研的大部分院校通识选修课比例还不到10%;且学科分布不均衡。访谈中还谈到,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效果;同时,专业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通识教育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也是影响课程质量的原因。

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009年起,中山大学作为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依托综合性大学强大的学科优势进行了全校性的通识教育改革。在机构设置、共同核心课程方案确立、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完善,该校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本次调研也发现,大部分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在通识教育推进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识教育有利于改变目前医学教育过于专业化、实用化和技能化的结构性缺陷,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大部分高校已开始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医学通识教育。但由于高校习惯自上而下推行课程建设,习惯“下发”任务给教师开设通识课程,习惯“通知”学生进行课程修读,对通识教育缺乏必要的宣传与沟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原则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抑制了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授课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学习自觉性。200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通识教育研讨会也证实,宣传方式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将阻碍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同与投入。

2.高校通识教育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主要立足于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设通识课程,未能考虑到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模式、教师资质要求、课程考核目标等均与普通单学科课程不同。通识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跨学科视野、更多的互动、更多的助教、更多的小班教学;另外,它对授课教师及教学质量标准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制定通识教育配套制度,如课程审批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课程建设及科研制度等,是对通识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

3.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学生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所调研的医学院校中,除中山大学外,其余四所高校暂还未设立专门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仅是由教务处负责推动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教务部门需要负责全校所有专业、学科、课程的统筹和管理,时间、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对通识教育课程做专业的顶层设计,容易导致通识课程庞大杂乱,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稳定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比例不均衡等现象,同时,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专业的指导,也导致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4.医学院校通识教育优秀师资相对匮乏

医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满意,与医学院校优秀通识教育师资匮乏相关。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给予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医学人才。但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是独立建制院校,多数师资是因医学或医学相关学科需要而组建起来的,少数是人文社会学科教师,跨学科专业的教师极少。医学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人文社科的教师往往缺乏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授课无法结合医学相关内容进行,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的局限和缺乏直接影响了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约了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三、推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1.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

通识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它包含对人的合理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院校而言,通识教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沟通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医疗伦理意识,为医学生成为医生后,能更全面准确地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有效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可通过举办讲座、辩论赛、学术沙龙等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通识教育学习氛围,深化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核心理念和价值的认识,增强教师通识课程授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

2.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国内外优秀大学大都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进行通识教育的管理、研究和实施,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如复旦大学设立了复旦学院全面负责通识教育,八年制临床医学的学生一入学要进行为期两年的通识课程学习;浙江大学设立了本科学院负责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管理,包含医学专业在内的本科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完成16.5学分的通识课程学习;作为本次调研对象之一的中山大学也设立了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通识教育部,负责推进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要求全体本科生(含医学专业)在校期间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同时,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还负责制定推进通识教育所需的各项制度,如通识课程审批制度、小班教学制度、助教制度、课程质量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课程建设及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等。需要指出的是,各项制度的制定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服从通识课程体系要求。

3.明确医学通识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教育形式

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课程的随意组合,而是应该在统一的通识教育目标下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前文所述,医学院校的通识课程教育目标要充分体现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繁重、通识课程学时少,设置融合医学与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医学通识教育的高效途径。这样既能在通识课程中渗透专业知识,又能在专业课程中进行通识教育,有利于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形式方面,根据医学院校的特点,除了采用大班授课外,小班研讨、主题讲座以及PBL教学不失为医学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小班研讨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与判断,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提出对策;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围绕“生与死”主题采用主题讲座形式分别从医学、哲学、宗教、法律、文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全面探讨,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学习体系概念,学会多学科、多视角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有效拓展了医学生的视野;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自主探究和整合隐含在问题背后的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非常适用于医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4.加强对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