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创业;实践

一、创业项目简介

2015年,山东协和学院 “最美夕阳红”旅行社,被教育部评为部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该项目成立“最美夕阳红”旅行社,大力开发“银发产业”。 面对济南地区老年人市场,提供省内区域的景点旅游、自助产品服务和免费网络及上门旅游咨询服务。本项目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提供灵活、多样及独具老年人市场特色的旅游产品,运行成本低廉。团队的建立依托旅游、市场、网络专业借助相关资源背景,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该项目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二、市场潜力的分析

当前,世界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主要难题。我国也面临着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也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相关信息统计,济南市即将成为山东省首批老龄化城市。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即将达到120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济南市老龄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迎来了真正的“银潮”。 近年来,国家旅游业发展也在面临重要的转型升级。山东省旅游业发展也正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的时期,从旅游市场选择的角度,将着力打造老年人医疗、养生旅游产品,让旅游市场发展不仅要承担经济和社会功能,还兼具着生态和民生功能。伴随济南市人口老龄化严重加剧的同时,大力开发老年人市场的旅游业将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做成部分,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三、旅游市场细分的必要性

旅游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企业在明确其经营方向的基础上,找寻企业最佳的市场机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征把异质市场分为若干个需求基本一致的同质市场。大学生创业实践团队,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发展潜力调查、分析、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老年人旅游市场针对其需求特点的不同,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又进行了市场细分。根据老年人其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收入水平、身体健康指标、购买行为、旅游需求意愿、生活环境等细分标准与因素,把老年人旅游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

细分市场的容量和购买力是旅游经营者对其市场细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创业团队来说,只有当细分市场的老年人消费人数到达一定的数量,或者老年人消费力到达一定的盈利标准时,这样的细分市场才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因此,创业团队,要对老年人市场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旅游市场的细分,同时根据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消费水平选择其作为主要的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发展的主要目标。

四、目标市场的选择

首先,创业团队对济南市老年人旅游市场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旅游市场发展相对完善,针对老年人市场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产品特点不明确,市场开发潜力还很大。其次,根据老年人群特有特点,把老年人旅游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最后,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深刻的调研和分析。老年人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产品线路周期不宜过长,对产品的相关配套服务具有一定的要求,偏好经济性和安全性,注重情感的注入,对医疗保健养生产品的需求更强烈。

五、创业团队的SWOT分析

部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最美夕阳红”旅行社,由山东协和学院五位学生和校内校外两名指导老师组成骨干团队。团队成员具有旅游管理及市场营销和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在校内老师的指导下,在旅游行业专家的帮助下,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团队的自身优势(S):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创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热情高涨;同时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政府和学校及相关部门和机构都予一定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创业团队的自身劣势(W):大学生创业团队缺乏实践经验及管理经验,这是团队最大的不足;同时,虽然对老年人市场做了前期的调研,但明显市场把握不足,针对市场的预测与前景等问题困难预期不足;在加之资金的供给也不充足。

创业团队的外在机会(O):大学生创业团队最终选择其重点发展的目标客源市场为济南市区北部,城乡结合处的乡镇老年人作为其创业团队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此区域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创业团队的外在威胁(T):创业团队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为济南市区北部,城乡结合处的乡镇老年人。由于地处乡镇,她们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旅游经验相对缺乏。同时,还受到其他旅行社的竞争,在客源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

六、开发设计旅游产品

创业团队,认真对客源市场的需求特点做了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对主要目标市场所处于乡镇周边的客源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同时,结合创业团队对自身所处环境的SWOT分析的结果,推出旅游产品及旅游相关服务。提供省内区域的景点旅游、自助产品服务和免费网络及上门旅游咨询服务。开发、设计灵活多样的独具老年人市场特色的旅游产品。

从分析当地老年人客源的需求特点出发,省内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相对较大。创业团队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整合省内适宜老年人需求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整合相关旅游线路,打造医疗、保健、养生的主题旅游线路。例如:推出“品道家文化、登长城故迹、品养生素食”的济南市长清区大峰山一日游。此线路交通方便,价格经济,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活动参与性强,受到老年人的喜爱,线路一经推出,市场反应积极。同时,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团队成员还提供上门免费咨询服务。提供最新的旅游线路,实时价格,促销优惠政策等等。

七、售后服务及相关服务平台的搭建

创业团队把旅游售后服务作为团队业务的重要工作。老年人每次出行之后,都会有专人进行售后回访,通过了解吃住行游等方面的出行感受,提升服务质量。整理客户客史档案,进行有用数据信息的分析;推出针对客户的一系列相关服务,包括生日礼物、定期举行老年联谊会等活动,维系客户关系。

创业团队针对老年人闲暇时间相对充分的情况,推出老年活动室。免费提供旅游相关的资料阅览,视频播放和体检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

创业团队利用活动室和志愿服务,搭建了服务平台。通过客户档案和客户联谊会,拓展老年人客户及老年人子女客户,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旅游咨询服务平台。利用相关平台旅游资信和服务信息等各项服务,深受客户的欢迎和喜爱。山东协和学院 “最美夕阳红”旅行社,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至今创业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点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团队将会继续努力拓展老年人旅游市场业务,保证完成创业实践任务。

参考文献: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欧美国家 农业旅游 特征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发展大都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就相对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农业旅游仍呈现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如美国2003年有1800万人去农场度假, 法国年农业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其全国年旅游收入的四分之一。农业旅游已成为欧美国家后工业时代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

欧美国家农业旅游从起步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历经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农业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旅游景点经营的特征

私营化。欧美国家的农业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场主同时成为了旅游业经营者。这种发展历史导致了农业旅游经营方式的主体为家庭私营经营。这与我国当前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者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区别是极大的。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国家所有制结构体制所决定的,欧美国家的农业私有化由来已久,而我国农业至今还未彻底地推行经营的持续私营化,这主要表现在对土地不具有永久的独立可支配性使用权,这导致我国农业很少形成私营形式的农场,更谈不上独立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另外我国农业旅游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此时期农业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旅游项目更易成为首选的农业旅游目的地,而这些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旅游项目大多只有国家或集体才能拥有并经营。

小型化。以英国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为例,从面积上看,各农场面积有大有小,差别很大,但其中游客真正活动的空间不大;从雇佣人员上看,平均雇佣全日制职工大多在10名左右,而农场为开展旅游的投资平均也大多只有5万英磅左右,可见其经营规模之小。开展农业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既体现了农业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同时也恰好符合了市场需求的特点。现代的欧美农业旅游者大多为城市居民,他们到农村去放松紧张的心理压力,寻觅一种自然、休闲、恬静的感受,而这些只有在小型化的“农家”才能找得到。而一旦追求规模建起大型旅馆、饭店、停车场、吸引来大量的人流,那么其所追求的目标就必然随之破灭,农业旅游休闲、绿色、自然的优点也就消耗殆尽,丧失了应有的个性特征。

兼营化。一方面农业旅游业大都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开展农业旅游也要依托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和农业生产是不可分的,即便农业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收入,从经济活动上来说已成为主业,农业生产需要一丝不苟、真真实实地进行,切忌将农业生产全部表演化,那样的结果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旅游效果进而损害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者来说更想了解体验的是原原本本的农业,因此农业旅游中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不能丢。

分散化。庞大的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经营规模必然导致分散化、多点式的发展格局。近年欧美国家农业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业;意大利开展“绿色农业旅游”的农庄已有6500家,日本供大城市休闲的农园有4590个,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纽约有1500家开展农业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更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农业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农业旅游群体,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遭到破坏,这种小型化多点分散布局也是市场需求的产物。

旅游者需求的动机

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是伴随着整个农业旅游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旅游形式,人们到农村、农场去旅游或多或少都有观光游的成分包含其中,但是这种观光在不同的农业旅游景点、不同的农业旅游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地位是不同的。以观赏景观活动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往往是农业旅游起步发展的初期阶段的主要旅游形式,此阶段人们更多的旅游目的动机是观赏农业、农村自然、人文景观,了解认识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特色传统性农业生产的一些基本状况,一旦进入了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观光游就退居次要地位,而休闲、度假、参与体验性旅游便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上来,成为市场追求的主要目标。目前,观光旅游已不是欧美国家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了,取而代之的是农业休闲、参与体验、度假等形式的旅游。

休闲旅游。在欧美国家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城市拥挤和喧闹,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混乱增强,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农村、农业旅游作为自己度过闲暇时间的主要目的地。享受农村的自然风光、恬静氛围,悠闲的生活和朴实的民风,以排解心理上的压力、放松身心,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以求获得全新的感受。这种旅游目的需求已成为目前欧美国家农业旅游者的主要动机。

度假旅游。在欧美国家度假旅游已成为主要旅游形式,度假旅游可选取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多样的。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消费心理的转变,使适应这种心理转变需求的农业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农村、农场成为重要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其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心理及活动需求密切相关的场所。在农村、农场度假,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田园风光、享受淳朴的民俗民风、享受农村生活、享受恬静的氛围,使人们的度假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到农村、农场度假的旅游形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旅游形式必将得到推广。

参与旅游。欧美国家的人们到农场旅游已不甘于做农业生产的局外人,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各种农事活动当中,去体验农业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动机需求是近年来欧美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一种重要需求方式,特别是在日本已成为主要的动机需求。这种参与性旅游更加要求农场要在发展旅游同时保持农业生产持续下去,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只有实际农场才有条件发展这种旅游,旅游者更愿意选择实际农场而不是为旅游而另辟建的专门农场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产品类型的形式

观光参与产品。到农村进行农业旅游观光有二层含义,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人文风光,体验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二是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形式是绝大多数农村、农业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给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更好地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农场主有意地将一些生产活动呈现出来,并与旅游时间结合开展,如夏威夷农民就将咖啡加工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参与性农业旅游是近几年在市场需求下产生出来的重要产品形式。如日本的农业旅游就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在秋收季节、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便组织大量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活动,而有的城市居民到农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成为旅游者的田地看护人。针对此种需求,各农场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力所能及参与多种多样的农业活动,如动物家禽饲养、果实采摘、秋季收割、捕鱼生产等活动。

娱乐休闲产品。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于旅游者的各方面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有的农场举办诸如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更多的农场则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徙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推出玉米地迷宫,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然后开展活动。因场制宜地开展旅游休闲娱乐活动是各农场开展旅游时所尽力设计优化推出的产品形式,虽然从活动本身看有的已超出了农业旅游这一主题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农业旅游或农场开展旅游是十分有益的,且又可以充分利用农场资源。

住宿饮食服务产品。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的必需基本服务。而且提供住宿和饮食服务也是开展农业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也是能否接待旅游者,能接待多少旅游者的基本保证条件。这在各国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统计都以旅馆数为标准上都充分表明这一点,如意大利有6500间可住宿用农庄,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法国有16000户家庭旅馆等。当然这些旅馆同时还可提供餐饮服务。与小型化的经营模式相对应,这些旅馆的床位数也是很少的,有的就是已有农舍的改造,小规模的接待量更能体现出农业旅游的特色。

旅游商品。各农场开发旅游往往推出一些商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籍此推销农副产品,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商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特产,另外有的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纪念品。这些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往往成为全部农业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农业旅游产值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相对于同类产品来说,游人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如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农场现场加工的奶油、咖啡、农场酒窖中的葡萄酒等。

旅游市场取向的特点

本地化。农业旅游市场首要特征是旅游者当中属于本地的游客占七成以上,按英国统计2—3小时车程之内、西班牙统计为景区周边100-200公里范围内是主要市场。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景点众多,各地区广泛分布,人们在各地区内都可以有农业旅游景点供选择;二是农业旅游者对农业旅游景点的选择性不是很强,只要有相应环境、相应气氛、相应情境等就可以满足需求,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选择,这样就无需跨区旅游。

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欧美国家人口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是国家人口主体,也是国家旅游人口主体,更是农业旅游市场主体所在。农业旅游产品的市场也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需要而产生的,如日本的农业旅游景点称为“城市居民休闲农园”就充分表明了这层含义。

家庭化。据英国的一些农场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农业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大致达到40%左右,可见家庭游客比重之大。另外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的以家庭为组织形式自驾车旅游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农业旅游也不例外,特别是农业旅游的观光、休闲和参与特征更适合于家庭旅游。

学生化。学生是农业旅游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一原因主要是城市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因此学校或旅行社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农业旅游,农场也针对学生需求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如德国、法国等旅游农场中许多都设有农业课堂,而学生也有对农村环境认识上的新奇感觉,且学生由于出生在城市、生长于城市,对农村农业的完全陌生更增强其到农场去旅游需求的迫切性,因此学生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第3篇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不同于其它群体的年龄层次、消费能力、知识背景和社会经历,这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与其它旅游群体不同的行为特征。从调查数据看,西安市的大学生在旅游行为上表现出以下具体特征。

1.外出旅游欲望强,旅游消费意愿较强

从表1(见102页)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大学生中表示喜欢旅游的比例占到76%;18%的学生表示一般;不喜欢的只有6%。虽然西安大学生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占48%;月生活费在500-800元的占44%;800元以上的只占8%,有61%的大学生出游受资金不足的限制,但其中生活费在500元以上的大学生,有41%愿意把生活费中的10%用于旅游,有28%的学生愿意把生活费中的20%用于旅游。反映出西安大学生外出旅游欲望比较强烈,旅游消费意愿较强。

2.出游时间充裕,出游时间选择自由度大

大学生出游的闲暇时间有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等,全年合计约有172天,占一年总天数的47%。此外,学校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因此,西安大学生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旅游。充裕的时间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大学生旅游较之大众旅游的最大优势。[4]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表现出很大的自由度。从表1可以看出,西安大学生出游时间最愿意选择在暑假,占比例的47%;其次是五一,占比例的30%;而选十一、寒假、双休日的比例相差不多。除暑假外,其它时间段出游的机率相差不大,说明西安市大学生在出游的时间选择上自由度是相当大的。

3.旅游动机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项目选择偏爱自然景观类

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西安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分别占58%和54%;其次为排遣压力占47%;增长见识占25%;探险寻求刺激占21%;而探亲访友和医疗保健最少,分别只占7%和1%。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的旅游动机,使得西安市大学生出游在旅游项目选择上偏爱自然景观类。从表2可以看出,自然景观类占到65%,远高于其它旅游项目,如历史文化景观只占17%,民俗风情景观约占14%,人造景观仅约占3%。

4.以自助游和同学结伴游方式为主,年旅游次数大多一到两次

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自助游是西安市大学生的主要出游方式,占67%;有8%的学生选择跟团旅游;还有21%的学生选择与班级社团组织一起出游。同学朋友结伴出游是西安大学生普遍选择的结伴方式,约占62%;另外,还有25%的学生选择跟恋人一起出游,这也是西安大学生出游的一大特点;选择独自一人出游的约占13%。年旅游次数上,西安大学生大多一到两次,且具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如每年出游1次的约占24%,其中大一的学生占68%;出游两次的约占25%,其中大二学生占到58%;出游3次的约为13%,其中大三学生占到76%;出游4次的约为7%;还有一部分是出游次数不定,约占29%。

5.食宿以经济实惠为主,偏爱快捷、经济的交通工具

西安市的大学生对旅游中的住宿、饮食等要求不高,而更追求经济实惠。从调查资料看,大约有45%的大学生选择中低档宾馆或简易饭店,45%的学生在饮食方面会选择特色菜肴,32%的学生选择家常便饭。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偏爱快捷、经济的。在同等价格条件下,西安大学生对途中花费时间较短的交通工具比较偏爱,以此获得相对更多的游玩时间。在距离和体力等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徒步也成为一部分大学生选择的出游方式。

二、西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1.市场供给不足

大学生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一个特殊旅游群体,虽然他们对旅游有着强烈的欲望,闲暇时间比较多,但又因是无工作且消费能力比较低,所以大多数旅游企业认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盈利少,把其作为经营项目的很少,传统服务观念和大众旅游产品源源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市场供给不足,无法使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在旅游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西安目前虽然还没有专门为大学生出游提供旅游服务的机构,但是西安市大学生潜在旅游市场是巨大的。旅游企业只要根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必将会形成“井喷式”的大学生旅游热潮。

2.旅游产品缺乏针对性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旅游群体,年轻而富有活力,追求新鲜,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外出旅游多不愿受限于现行的旅行社线路和组团安排。同时,由于大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因而对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特别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即可,并且倾向于短线旅游,一般出游时间不超过3天。大学生旅游群体的这些特点使得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一市场不但利润低,而且对于导游和产品策划的要求都比较高,很多旅游企业不愿涉足,即使涉足也仅仅是提供大众旅游产品,缺乏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设计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具有巨大潜力的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

3.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旅游营销活动

大学生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大学生的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的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从众心理明显;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很容易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但由于很多旅游企业认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盈利少,并不重视,所以在大学生出游旺季的寒暑假及节假日,旅游企业并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活动。

三、西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西安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出游特点,充分利用西安特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推出适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达到供求一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开发面向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1)文化旅游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5]旅游企业可以根据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一特征,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同时开发出旅游费用较低的大学生文化旅游专线。比如,老街老巷、名人故居、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著名企业、著名大学等这些人文味十足、门票很便宜甚至不收门票的旅游景点。(2)就业考察游及服务于企业的商务旅游就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旅行社可以设计以就业培训、就业考察、开拓眼界为主题的寒暑假就业游。通过这种专题旅游,让大学生全面感受企业所在城市的环境文化氛围、发展趋势以及心仪单位或行业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等。服务于企业的产品推销、市场调研式的商务旅游,也正成为校园的时尚。大学生的商务旅游可以细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使校园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3)生态旅游新时代的大学生环保意识很强,许多高校学生自发成立了环保社团。因此针对大学生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心态,结合西安市丰富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考察太白山的冰川地貌、翠华山的山崩地貌以及参观杨凌农业开发区,观光临潼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等。(4)探险旅游大学生喜爱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化,且好奇心重,喜欢进行探险或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调查显示,西安市有21%的大学生出游是为了探险寻求刺激,旅游企业在安全保障的条件下,可组织如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王顺山等山岳探险旅游,太白山原始森林、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森林探险旅游,辋川溶洞、柞水溶洞等溶洞探险旅游及能力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

2.产品组合机动灵活,实行薄利多销

由于西安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特别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即可等特点,因此,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普通成年人的旅游产品“克隆”到大学生身上。必须针对西安大学生的特点设计旅游产品,产品组合上应更加机动灵活,降低成本,实行薄利,以价格优势激发大学生的旅游热情,实现规模开发。如可将旅游活动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项目分拆单列,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形成全包价、半包价、小包价甚至零包价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6]3.促销形式多样,注重品牌创设(1)与高校社团合作大学生一入校门大多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一方面社团可以消除进入一个新地方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社团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所以高校社团是学生聚集和较信任的地方。旅游企业可以与高校社团合作,组织旅游活动,如与摄影社团合作,开展旅游摄影比赛等,这样既可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又可节省人力、财力,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2)培养学生直销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积极寻求打工兼职的机会锻炼自己,西安市大学生也不例外。旅游企业可聘用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3)网络动态营销当今社会是信息网络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是新的知识群体,他们更多的时候会主动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获取信息,因此,旅行社和旅游经营商要利用大学生的这种生活学习习惯对其进行营销。旅游企业可以建立网站或在高校创建友情链接建立一个高校旅游网,在不同时间利用网络推出适合大学生的时尚旅游产品和户外旅游产品,在旅游论坛上通过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行网络动态营销。

3.品牌策略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心理需求;旅游动机;市场细分

一、研究背景

如今,人们参与民俗旅游的热情正与日俱增,但真正有关民俗旅游市场运作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却凤毛麟角。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加重了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民俗旅游市场良性运转,有关民俗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术界只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至于民俗旅游方面,学者们还没有涉足。本文通过对民俗旅游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民俗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潜力,并在研究民俗旅游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动机的同时,将整体民俗旅游市场细分为高校学生市场、上班族市场、银发族市场,同时对各细分市场的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和讨论。

二、文献回顾

国内现在还没有对民俗旅游市场做出具体的市场细分,只是对整体旅游市场的宏观层面按不同的细分标准作了多种类型的市场细分。尤其在心理细分标准方面,学者们研究方向比较一致,都是从旅游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个性三方面来进行细分。林南枝(2000)按心理行为进行细分,主要从旅游者的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并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按生活方式细分市场主要是根据人们的习惯活动、消费倾向、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以及人们所处生活周期来划分。魏小安等(2006)认为,消费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根本的还是旅游动机;而个人的心理特征在形成旅游动机上起着首要作用,因而以心理变量细分市场能更准确地区分市场特征。丁宗胜(2007)认为,根据购买者的旅游动机、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等心理因素细分市场就称为心理细分。由于消费者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可诱导性等特性,因此有时心理因素是很难严格判定的,很难量化和把握,但它对旅游市场划分却是极为有效的。李天元(2009)认为,结合某一特定产品进行心理类型分析,以确定该特定产品的使用者或潜在使用者在人口统计因素方面的特征,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心理类型市场。一般地讲,这种类型的市场细分方法所涉及的细分标准通常包括:生活方式、人格类型、态度、兴趣、观念、动机等等。

但是,由于民俗旅游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地域性、神秘性、参与性的特点,使得国内对于整体旅游市场在宏观层面上细分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具体的民俗旅游市场营销运作。鉴于此种情形,本文就对民俗旅游的市场细分按心理这一细分标准做了相关的研究。

三、分析与建议

(一)国内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现在,到全国各地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背后的文化色彩,这种行为趋势便是“民俗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鲜血液”的最好说明。旅游者之所以越来越倾向于民俗文化旅游,其动机正是想品味目的地景观的深层文化韵味,了解目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比如,在游客品尝到特色美食的同时,他们更想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在游客欣赏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的同时,他们更想知道那些图案和设计理念的缘由;在游客走在异域风情的小路上,看到独具特色的建筑物的同时,他们更想挖掘出本民族修建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以游览观光形式为主的民俗旅游,如: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俗建筑参观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作为对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悄然向我们走来。1995年被誉为“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这标志着中国的民俗风情旅游已进入黄金季。之后,2002年的旅游主题是“民间艺术游”,2010年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这说明了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正走向深入、成熟。如今,第四代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民俗文化则以它特有的优势占据了当今文化旅游市场,它是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

(二)国内民俗旅游市场细分建议

一个人外出旅游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消费者要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客观条件是指消费者要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适合外出旅游的合理的空闲时间结构,而且主客观条件的成立是以消费者身体状况允许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那么即使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再多,他也不会成为旅游消费者。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的旅游动机包括娱乐休闲、学习感受、躲避角色、美感交流四种。娱乐休闲是指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放松心情,从而感到轻松愉快的心境;学习感受是指游客在异域民俗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从而得到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冲突的满足感;躲避角色是指旅游者暂时脱离自己所居环境,去感受与现实生活习惯不同的民俗环境而带给自己逃脱束缚后的那种轻逸的感觉;美感交流是指旅游者从所处的民俗旅游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在接受刺激的同时他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审美情趣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动机产生于某种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使人的心理产生紧张不安,从而产生内在驱动力,即动机,进而确定行动目标,产生行动,使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紧张消除,然后进入下一个行为[6]。由此可以推知,旅游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需求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动机。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看出,旅游消费者需要满足的心理需求大多是高层次的,属于精神需求。

喜欢探索并亲身参与探索是现代高校学生的一大特点。尤其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学生愈加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和民族,他们就愈渴望亲自到那些向往的地方旅行游览,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依靠书、报刊、图片或他人介绍等间接手段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他们更多的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人生阅历。不仅如此,民俗旅游可以使他们寻求刺激的心理得到满足。高校学生现在正处于人生的转型阶段,他们还没有踏入社会,没有经济负担,学习和生活压力也不繁重,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所获得的感官体验,行为刺激,精神需要和心灵享受。另外,他们喜欢群体行动,从中获得一种群体归属感。

自身的压力愈加繁重并且渴望避开喧嚣、放松心情是上班族的一大特点。现在,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增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压力极大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上班族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要求近乎苛刻,而且这种态势正在向整个社会环境蔓延。他们每时每刻都要接受来自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收入分配差距、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人际关系变化等四面八方的压力辐射,等到他们身上的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必须使其得到适当的排解,这样才能继续更好的工作。对于上班族而言,世外桃源是最理想的去处(民俗旅游兴盛的地方大多是一些可以被现代人视为近似世外桃源的地方)。

尽情享受生活和体验多彩人生是银发族的一大特点。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增速、人们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来自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老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更新,“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弱化。他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在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和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度过青春年华的银发族,他们一直没有机会满足各种人皆有之的生活追求。因此,当他们终于从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庭负担中解脱出来时,就会迸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希望自己能在晚年生活中过得充实、幸福并且绚丽多姿。由于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比较厚重,他们更希望去游览并体验一下异域民俗风情,从这一意义上讲,银发族对民俗旅游消费品的购买欲望比高校学生和上班族更加强烈。

四、结论与局限

总体而言,对民俗旅游市场进行探究和细分,既是现实发展的需求,又是理论研究所必需。当然,这三大类细分市场——高校学生市场、上班族市场、银发族市场并不能涵盖整体旅游市场,但却是经营民俗旅游的企业需要重点突破的目标。可以看出,本文既有对现实的思考,又有基于事实的科学假设,但这都有待时间和实践操作的检验。此外,对民俗旅游市场的有效细分有助于民俗旅游市场的培育,使其在起跑阶段就能进行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王中雨.国内旅游市场细分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8,(4):213-214.

[2]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89-90.

[3]魏小安,梁昭.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6-137.

[4]丁宗胜.旅游市场营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47-48.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心理需求;旅游动机;市场细分

一、研究背景

如今,人们参与民俗旅游的热情正与日俱增,但真正有关民俗旅游市场运作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却凤毛麟角。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加重了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感。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民俗旅游市场良性运转,有关民俗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术界只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至于民俗旅游方面,学者们还没有涉足。本文通过对民俗旅游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民俗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潜力,并在研究民俗旅游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动机的同时,将整体民俗旅游市场细分为高校学生市场、上班族市场、银发族市场,同时对各细分市场的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得到旅游学界的关注和讨论。

二、文献回顾

国内现在还没有对民俗旅游市场做出具体的市场细分,只是对整体旅游市场的宏观层面按不同的细分标准作了多种类型的市场细分。尤其在心理细分标准方面,学者们研究方向比较一致,都是从旅游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个性三方面来进行细分[1]。www.133229.cOM林南枝(2000)按心理行为进行细分,主要从旅游者的个性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并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按生活方式细分市场主要是根据人们的习惯活动、消费倾向、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以及人们所处生活周期来划分[2]。魏小安等(2006)认为,消费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根本的还是旅游动机;而个人的心理特征在形成旅游动机上起着首要作用,因而以心理变量细分市场能更准确地区分市场特征[3]。丁宗胜(2007)认为,根据购买者的旅游动机、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特点等心理因素细分市场就称为心理细分。由于消费者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可诱导性等特性,因此有时心理因素是很难严格判定的,很难量化和把握,但它对旅游市场划分却是极为有效的[4]。李天元(2009)认为,结合某一特定产品进行心理类型分析,以确定该特定产品的使用者或潜在使用者在人口统计因素方面的特征,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心理类型市场。一般地讲,这种类型的市场细分方法所涉及的细分标准通常包括:生活方式、人格类型、态度、兴趣、观念、动机等等[5]。

但是,由于民俗旅游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地域性、神秘性、参与性的特点,使得国内对于整体旅游市场在宏观层面上细分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具体的民俗旅游市场营销运作。鉴于此种情形,本文就对民俗旅游的市场细分按心理这一细分标准做了相关的研究。

三、分析与建议

(一)国内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现在,到全国各地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背后的文化色彩,这种行为趋势便是“民俗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鲜血液”的最好说明。旅游者之所以越来越倾向于民俗文化旅游,其动机正是想品味目的地景观的深层文化韵味,了解目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比如,在游客品尝到特色美食的同时,他们更想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在游客欣赏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的同时,他们更想知道那些图案和设计理念的缘由;在游客走在异域风情的小路上,看到独具特色的建筑物的同时,他们更想挖掘出本民族修建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以游览观光形式为主的民俗旅游,如: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俗建筑参观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作为对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悄然向我们走来。1995年被誉为“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这标志着中国的民俗风情旅游已进入黄金季。之后,2002年的旅游主题是“民间艺术游”,2010年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这说明了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正走向深入、成熟。如今,第四代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民俗文化则以它特有的优势占据了当今文化旅游市场,它是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

(二)国内民俗旅游市场细分建议

一个人外出旅游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消费者要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客观条件是指消费者要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适合外出旅游的合理的空闲时间结构,而且主客观条件的成立是以消费者身体状况允许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和动机,那么即使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再多,他也不会成为旅游消费者。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的旅游动机包括娱乐休闲、学习感受、躲避角色、美感交流四种。娱乐休闲是指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放松心情,从而感到轻松愉快的心境;学习感受是指游客在异域民俗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从而得到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冲突的满足感;躲避角色是指旅游者暂时脱离自己所居环境,去感受与现实生活习惯不同的民俗环境而带给自己逃脱束缚后的那种轻逸的感觉;美感交流是指旅游者从所处的民俗旅游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在接受刺激的同时他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审美情趣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动机产生于某种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使人的心理产生紧张不安,从而产生内在驱动力,即动机,进而确定行动目标,产生行动,使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紧张消除,然后进入下一个行为[6]。由此可以推知,旅游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需求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动机(如表1)。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看出,旅游消费者需要满足的心理需求大多是高层次的,属于精神需求。

喜欢探索并亲身参与探索是现代高校学生的一大特点。尤其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学生愈加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和民族,他们就愈渴望亲自到那些向往的地方旅行游览,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依靠书、报刊、图片或他人介绍等间接手段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他们更多的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人生阅历。不仅如此,民俗旅游可以使他们寻求刺激的心理得到满足。高校学生现在正处于人生的转型阶段,他们还没有踏入社会,没有经济负担,学习和生活压力也不繁重,他们更加关注自己所获得的感官体验,行为刺激,精神需要和心灵享受。另外,他们喜欢群体行动,从中获得一种群体归属感。

自身的压力愈加繁重并且渴望避开喧嚣、放松心情是上班族的一大特点。现在,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增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压力极大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上班族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要求近乎苛刻,而且这种态势正在向整个社会环境蔓延。他们每时每刻都要接受来自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收入分配差距、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人际关系变化等四面八方的压力辐射,等到他们身上的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必须使其得到适当的排解,这样才能继续更好的工作。对于上班族而言,世外桃源是最理想的去处(民俗旅游兴盛的地方大多是一些可以被现代人视为近似世外桃源的地方)。

尽情享受生活和体验多彩人生是银发族的一大特点。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增速、人们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来自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老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更新,“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弱化。他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在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和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度过青春年华的银发族,他们一直没有机会满足各种人皆有之的生活追求。因此,当他们终于从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庭负担中解脱出来时,就会迸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希望自己能在晚年生活中过得充实、幸福并且绚丽多姿。由于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比较厚重,他们更希望去游览并体验一下异域民俗风情,从这一意义上讲,银发族对民俗旅游消费品的购买欲望比高校学生和上班族更加强烈。

四、结论与局限

总体而言,对民俗旅游市场进行探究和细分,既是现实发展的需求,又是理论研究所必需。当然,这三大类细分市场——高校学生市场、上班族市场、银发族市场并不能涵盖整体旅游市场,但却是经营民俗旅游的企业需要重点突破的目标。可以看出,本文既有对现实的思考,又有基于事实的科学假设,但这都有待时间和实践操作的检验。此外,对民俗旅游市场的有效细分有助于民俗旅游市场的培育,使其在起跑阶段就能进行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王中雨.国内旅游市场细分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8,(4):213-214.

[2]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89-90.

[3]魏小安,梁昭.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6-137.

[4]丁宗胜.旅游市场营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