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音乐:社会功能:教化:抒情

本世纪以来,随人类音文化发展更广泛的挖掘与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对民族音乐及民间音乐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在它所涉及到的有人类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以及自身所体现的研究即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的民俗音乐实际上是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个方面。

一、民俗音乐

民俗音乐是一种存在于民间,并广泛流传于社会范围内的风俗语言形式。民俗音乐所体现的是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化,并且根植于大众之中。民俗音乐文化则强化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塑造的是民族品格;民俗音乐是以民间音乐的流行与传承为基础,经过历史的沿袭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民俗音乐依据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生活特点、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等因素,逐渐形成包含内容、种类众多的民俗音乐。我们现在已经将其研究归纳为包含广泛内涵的综合性文化,即一种包含多元素的文化形式。

1.民俗与音乐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即独立又统一。即民俗里有音乐,音乐里反映民俗。“民俗里有音乐”,音乐是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间习俗离不开民众迎神拜社的各种仪式,以及民间婚丧嫁娶的礼仪习俗,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中恰恰融合了民间习俗的各类形式,并使得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些风俗活动中的民间歌会、节庆歌舞等,本身就是音乐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因此,人们的所想、所思、所为便通过音乐来反映,并凝合了大众最广泛和认知音乐元素在里面,就使得民俗与音乐得到并体现大众的认知与喜闻乐见的特点。民俗与音乐之间交织相互、关联互相,所以在进行分析具体的民俗与音乐时,绝不能分开研究这两层关系,而应结合联系来研究。

2.民俗音乐的分类

民俗音乐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性的一种形式,它包括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我国民间音乐的分类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说唱、民间器乐和民间戏曲五大类。民俗音乐除包含民族音乐“五大类”之外,更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在分类与体裁和形式方面,民俗音乐所包涵的实际内容更加广泛。主要体现在:一是口传民俗音乐;二是行为传承民俗音乐。口传民俗音乐又分为:①社会劳动民俗音乐②社会生活民俗音乐③社会精神民俗音乐三种。社会劳动民俗音乐,如:劳动号子;劳动歌;生产调等。社会生活民俗音乐,如:人生礼仪音乐;情歌;婚礼歌;童谣实务歌:丧葬歌;民间游艺调等。社会精神民俗音乐。如:民间巫术活动中的音乐;宗教科仪音乐(包括儒、释、道、伊斯兰教等)。叙事歌;戏曲音乐等。行为传承民俗音乐,同样分为:①社会生产民俗器乐②生活民俗器乐③社会精神民俗器乐。内容与前者基本相同。

二、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

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存在普遍性、广泛性、人民性,显现高度的大众化、通俗化程度。民俗音乐代表了具有一定高度,并可供大众来欣赏、评论、传唱的形式。正如康德论述音乐对愉快的作用时说的:只有把音乐视作诸感觉的美的游戏,音乐才是美的艺术。我想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还存在一种“游戏”特性,它是一种社会化的音乐游戏模式,并被大众传播和愉悦。

民俗音乐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抒情功能;二是传情功能;三是娱神功能;四是教化功能。

1.抒情功能:无论是何种音乐都是表达人的情感现象的形式。音乐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相互融合,即音乐是人的情感的内心感受通过音乐加以表达和宣泄。这种人的情感的外化表现,恰恰是以音乐形式来主宰,也就是说音乐是情感表现的载体。因为,音乐的音高、音色、节奏、速度等等,恰恰与人的情绪的起伏变化相互吻合,同时音乐自身具有的情感因素,亦可引发人的情感。所以,抒情的功能是双重情感的体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2.传情功能:民俗音乐还有表达信息的功能。人的社会生活往往依赖于文化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音乐作为我们主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在很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影响我们的生活。其途径可以是通过音乐本身对人的生活的直接作用实现的,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常用对歌或唱情歌等方式表达爱情的信息,以特定的音乐传达不同的公共信号,还有盛行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吹叶之歌,男女通过吹叶来传送爱情信息,互诉衷肠,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

3.娱神功能: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祭祀仪式的娱神音乐。就是在祭祀时用歌声来娱乐神灵,表达对天神、地祗、祖先等祭祀对象的歌颂、尊崇与祈求等。如公元4世纪伟大诗人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九歌》,共有11首歌曲,就是根据祭祀用的鬼神而作的。婚丧嫁娶是体现音乐的仪式功能,多运用“婚礼歌”“婚礼乐曲” 迎亲歌”等等,其音乐特点主要是表现和烘托出喜庆欢快的情绪和气氛。如:像土家族的“哭嫁歌”;壮族的“入赘歌”、“哭嫁歌”、“拦门歌”、“进门歌”、“撒帐歌”、“梳头歌”;藏族甘南州迭部一带成套的,包括“结亲歌”、“离家歌”;满族的“喜歌”;土族的“问答歌”、“舞蹈歌”;羌族的“婚礼酒歌”等都是趋向于人生礼仪中的“婚”、“嫁”的仪式功能。

4、教化功能:音乐是面向人的教育,国外对发展音乐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音乐家霍姆林斯曾说:“音乐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而是教育人”。从这一句话中便可以体现出西方人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诠释。中国古时有曰:“人人习礼乐,人皆尧舜也。”这说明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之重要性;“琴棋书画”,琴居首位便可看出音乐的重要性,便可得知古时我们的祖先十分注重音乐的学习,并将音乐视为上层,在那时“乐”反映一个朝代的和谐稳定,统治者的通明与仁智,顺应天道求大同与大和。

民俗音乐的特性在于自身的“俗”可理解为“通俗”,那么它必然是被大众认可的观念化了的东西。它不同于创作音乐,需要努力达到使自己的创作与社会上流行元素与大众行为达成一致,获得价值的体现。因为,民俗音乐自身的价值观与意义已经得到呈现。

教化功能是民俗音乐的传承的一项重要功能。一些民俗音乐如民歌、民谣、故事歌、民间诗歌等便成为一种教育工具。当今提出的“原生态形式”就是对民间民俗音乐性的挖掘与传承,其教化功能已经被发扬扩大为社会功能。另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俗形式均体现其自身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团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对下一代人起着培养和训练作用,以及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儿童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民俗音乐自身的社会意义与功能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民俗音乐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刻闪耀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我们的生活中间,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伦纳德•迈尔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年9月P130.

[3]钱玄、叶晨晖、张采民,鲁同群注译.《礼记》下册[M].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7月P737.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 利用教育民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教 神仙体系 世俗化 成因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93-02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18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它与儒、释一起,均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做出贡献,它长期积累的经籍书文,包含着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道教作为一门教派、一种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佛教相比,道教讲究一种以出世为终极梦想的入世思想。

道教的根本信仰即对“道”的信仰,并将老子奉为教祖,又依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立了一整套“杂而多端”的神仙体系。根据老子的观点,“道”无处不在,道教崇奉的所有神灵都是“道”的化身,他们以其自身的不同特点、职能而被人们所供奉。又因“道”的广泛包容性,故而使得道教的神仙世界包罗万象,有源于中华民族远古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祭祀等信仰形式的偶像,也有天神、地祇、人祖等崇拜,而后又将一系列民间信仰的偶像,如忠孝义节的地方名人、神明或是妖鬼精灵,纳入道教神仙体系的大家庭中,从而使得道教发展成了神仙众多的多神教派。

道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有十分庞杂的神仙体系,各位神仙的起源、形成、性质、特点及其所具有的神通、功能各不相同。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中,既有管理行业的“专家神”,也有多才多艺的“通才神”,更有神通广大的“全能神”。因此要给道教的众多神仙下一个统一、全面的定义,无疑是一件难事。故本文将各位神仙看做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分析这一体系所具有的世俗化特点。

一 “神仙”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对“神仙”这一群体进行界定。《说文》谓:“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由此看出,最初的“神”是存在于天上具有超越人类力量的群体。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神仙”,有如此描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生死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这段描述强调了神仙长生不死的特点,而对神仙如何形成及其除不死之外的其他神通,并未提及。《宗教大辞典》中对“神仙”是这样定义的:“道教信徒所理想的一种修炼得道、超脱尘世、神通变化、长生不死之人,又称‘神人’或‘仙人’。”这个定义揭示了神仙是通过修炼得道而成的,并将长生不死和神通变化作为神仙的两个特点进行阐释。由此我们可知,作为神仙,其所共有的特点是长生不死和神通变化。

二 神仙体系的构成与来源情况

道教神仙体系的构成与来源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息息相关。

1.神仙体系的构成

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将中国远古神话与崇道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神仙信仰体系。除了形成了由道教尊神、道教神仙乃至祖师真人等构成的神仙谱系,还不断地吸收了其他信仰中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神明,加以改造,成为本教神仙。另外,在这个神仙体系中,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的神崎,那便是道教俗神。道教以围绕神灵崇奉的民间化与世俗化的社会活动,与民间信仰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其中有原始社会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女性崇拜、生殖崇拜、祖先灵魂崇拜等原始宗教遗存;有周代敬天法祖的礼教传统的延续;有由万物有灵论而造出的各种保护神和职能神;有按国家政权的形式而设的监督人间善恶、司过、司命和阴司的管理神;有民间信仰和祭祀的偶像及妖神等。三清尊神为道教最高神,包括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还有仅次于三清的四御天帝,包括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后土皇地祇。有星君、斗姆,五岳尊神和河海之神,其中包括七曜五斗、四灵、二十八宿等。另有独具特色的人体各器官之神,称作身神,如脑神、眼神和五脏六腑之神。民间俗神包括城隍神、土地神、灶神、门神、雷公、雨师、瘟神、福神、财神及狐仙、黄仙、青蛙神、蛇王、五通神等妖神。主管阴司的酆都大帝、十殿阎君、鬼判等也属道教神灵。此外功臣烈士的庙宇祭祀传有灵异,变为道教神灵,如关羽、霍光、岳飞、张巡、包拯、范仲淹、秦叔宝、刘猛将军等;巫觋降神而造的蒋子文等;神话小说里的齐天大圣、二郎神等;还有模仿佛教造出的道神,如“四值功曹”“五显灵官”等,名目繁多。其中著名神灵有关圣帝君、文昌帝君、真武大帝等。

2.神仙的来源

道教神仙的来源十分广泛。道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信仰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故而其所供奉的众多神仙皆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在这个体系中,很多神仙的诞生都来源于民间,经历了由人变神的升格过程。比如香港第一大仙黄大仙、刘海蟾、妈祖娘娘等。妈祖确有其人,原名林默,宋人,因其海上救

难行善事迹,在中国莆田地区广泛流传。民间与朝廷均对林默的忠义行为进行了宣传,最终得以“神仙娘娘”的形象示人,与其深厚的民众基础和人们对于出海平安的心理诉求是分不开的。因而,妈祖逐渐地成为了航海、捕鱼事业的“专家神”。除此之外,道教神仙体系还吸收了大量古代圣贤。早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曾将“圣人”“贤人”纳入其神仙体系进行膜拜,如葛洪的《枕中书》中列有三皇五帝,《真灵位业图》更是将尧舜禹三帝,周武、齐桓公、刘备、孔丘、颜回等纳入其体系当中。

由此可以看出,道教神仙体系的构建,神仙人物的选择树立与民众的心理需求与品位分不开。这也就造就了神仙们的世俗化特质。

三 神仙世俗化产生的原因

1.对于生存威胁的生理需求

人为什么需要膜拜具有神通能力的神?在茫茫宇宙中,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千百年来,人类的生存时刻受到来自自然、其他动物、族群的威胁。在过去的时光里,先民们不得不与各种不可抗拒的灾难进行斗争、抗争的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有限与不足。在从外部获取物质来补充自身能量时先民们耗损了能量,外部环境中各种恶劣的因素给先民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使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生存之不易,而且还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因此,先民们开始了对自然的崇拜,如日月星辰的膜拜。祈求火神给予光明,祈求雨神给予甘露等。神仙的功用日益明显,抑或换句话说,某些神仙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民众生理、生存的需求,从而带有一定的世俗化特质。

2.对于生活品质的心理需求

先民们在实现了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渴望得到更高生活品质的心理诉求。因此,随着人们这一诉求的不断膨胀,有相当多的神仙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香火的传播,其功能呈现出越来越多而广的趋势,这也使得神仙们愈发地展现出其世俗化的一面。不论是妈祖还是八仙,不论是关圣帝君还是碧霞元君,不论是临水夫人还是三山国王,他们都由于有一种特殊的“看家本领”而享有旺盛的香火。随着香火的传播扩展,他们所管辖的范围更广了,济世功能也增进了,世俗化的烙印就愈发深刻。对于具有“看家本领”的“专家神”的供奉,大部分是出于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带有功利性的膜拜,由此看出,神仙们的世俗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3.神仙来源的世俗化

对于道教神仙体系的构成,在前面已有详述,若要论及神仙的世俗化,与神仙来源相关联。由于某些神仙人物来源于民间,经历了由人而神的过程,故而带有人的情感色彩,使得其在产生之际就伴随世俗化的特点。

四 神仙的世俗化对道教的影响

1.双向互动,推进发展

神仙的世俗化与道教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各类道教神仙以其独特的神通,共同搭建了道教极具特点的神仙体系,从而使其发展壮大,并拥有庞大的信众群体。另一方面,道教的教义思想不断充实着道教神仙,使其在不违背教义的基础上,更好地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的功能与心理慰藉。如果说是道教的发展推进了神仙们的世俗化趋势,倒不如说是神仙们的世俗化特点,推动了道教不断向前发展。

2.神仙的世俗化使得道教更具亲和力

任何一个宗教的发展都离不开信众的支持与拥护。而道教神仙体系形成过程中有民众选拔参与的特点,使得道教神仙不断进行世俗化的改造,从而长盛不衰,并深深渗透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使得道教对民众具有相当强的亲和力,更加奠定并巩固了其坚实而牢固的民众基础。

3.神仙的世俗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神仙的世俗化使得道教活动与民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中国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大部分节日都与道教神仙的供奉有关。如元宵节、中元节、清明节等,既是民俗节日,也属道教节日,其产生原因或是向天神祈求平安,或是基于祖先崇拜,表达未亡者对亡者的悼念之情或孝敬之心。在这样的节日里,神仙不再高高立于神坛俯视民众,而似乎成了节庆的一部分。这就使得广大的信众出于对道教信仰的关注,顺势转化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两者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兴俱兴。

4.神仙的世俗化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

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对于道教神仙的崇拜,对道教教义的领会能够指导并规范民众的行为,从而维持社会井然有序,而神仙的世俗化特质更能起到巩固加强的作用。神仙的世俗化一方面在实现其祈福求财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调节人们心理,控制社会安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对于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与人之间的积怨得以消除,使社会各种关系因之得到合理的调和。

五 结束语

道教的神仙体系,无论是神仙的产生还是对于不同神仙不同功能的供奉,都承载着人类对于个体生活或社会生活当中某些现实的需求,是民众世俗心理的反映与体现。很多人认为“杂而多端”是道教神仙体系的不足,然而若将其放到现实的渴求层面来看,这不枉为一大优势。正是因为道教神仙体系的“杂”与“多”,才使得神仙的产生更多地来源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使得众多神仙在留有神性的同时,有了“人”的神格,具有与生俱来的世俗性,这些不可避免的世俗化特点,使得神仙体系得以扩大,神仙的功能得以扩展,并使得诸神能够关照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播道教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詹石窗.生命灵光——道教传说与智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2]卿希泰、詹石窗主编.道教文化新典·神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苟波.从古代小说看道教世俗化过程中神仙形象的演变[J].宗教学研究,2005(4)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高校教学;原则

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健身、娱乐和教学等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高校之中引入民族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同时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对于民族体育产生呢过更大的兴趣。

一、民俗体育的现状

民俗体育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点,拥有自己的规定与运动方式。民族体育也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这都是我国民俗体育多样性、地域性、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运动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民族体育划分为娱乐类、锻炼类与表演类三类。目前情况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于民俗体育教学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部甚至颁布了专门的文件。这些都是保证民俗体育长久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依据。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高校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和授课活动,但是尽管对于民俗体育有着众多的保护措施,在实际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说民俗教学的教学比例太小,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也不多,就算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不错的地区,民俗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各个高校在校内积极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将会促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二、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之下,任何国家都会把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作为首要问题。怎么样才可以使文化多样化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持续发展,这将是多民族国家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有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据专家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现在的地位可以与濒危物种相等,都迫切需要我们的保护。在民俗文化之中,最容易被我们接受的便是民族体育活动,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面对着重大的生存危机,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更新过快,导致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彻底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因此为了继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防止民俗文化的彻底消失,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便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2、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美德与综合能力可以迁移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之中。民俗体育与传统的体育相比,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教材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的体育形式。一些项目可以体现出个人能力中的坚毅与勇敢,例如摔跤、搏击等;一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如团队跳绳、舞龙舞狮等。大学生在接受完民俗体育的教学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你具备良好的技能与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加需要学生拥有可以迅速融入社会之中的能力。

3、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这些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学科都是源自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发展源泉便是民俗文化。无论现代社会之中的何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民俗文化中找到它的鼻祖。例如说交响乐,它的初始形态便是民俗音乐,高贵典雅的芭蕾舞,则是来源于民俗舞蹈。换句话说,没有民俗文化,便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民俗文化是现代文明大厦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民俗文化,我们就是去了文化的根本。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可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导致人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民俗体育锻炼,也就导致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保护民俗体育之中。作为传统体育文化源头的民俗体育,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对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三、进行民俗体育教学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发源地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同时与本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相结合,才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学校的客观条件考虑在内,避免民俗体育教学内容与已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争取形成拥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独特教学方式。

2、科学性原则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科学性原则,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教学同样如此。在把民俗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把握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可以盲目引入,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影响。会打乱高校体育应有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将民俗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课堂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是体育教学中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与创新,这样做增强了体育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将民俗体育教学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学指导思想,对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局面,最终使体育教学实现了体育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作者:曾昭婷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孙庆祝,刘旻航等.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3):224-228.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第5篇

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着很强的地域亲和力和民众认可度,并深深地融入民族文化基因当中。它们展现的艺术内容和艺术形象是丰富多彩的,经常可以把同一思想主题用多种艺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表现。比方说“孝亲”思想是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常见表现主题,以它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民间艺术,既有年画、泥塑、面塑、石雕、木雕、壁画、砖雕等造型艺术,又有越剧、京剧、黄梅戏、目连戏等民间戏剧,还有藤编、草编、漆艺等民间工艺或评书、弹词、莲花等说唱艺术。同样,对于地方民俗来说,“孝亲”思想既可以融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等人生礼仪当中,又是清明祭祖、中秋团圆、重阳敬老、新春庆贺等岁时节庆的重要内容。并且,同一个艺术形象也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段,以“董永”为例,你就会发现既有汉代武梁祠的画像石和三国魏时石棺线画中的民间石刻“董永”的孝子形象,又有《董永遇仙传》《永与七仙女传说》等多种说唱话本,还有怀梆《七姐下凡》《织皇绫》《槐荫送子》,晋剧《槐荫记》,楚剧《百日缘》,黄梅戏《天仙配》等多种民间曲艺形式,还有诸多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河南武陟的孝子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是相当丰富,其中的艺术题材、艺术形式、艺术形象都可以作为高校学生进行相关主题教育的优秀素材。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对高校德育的价值还在于它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其显著特征就是将审美娱乐功能和道德教化功用结合起来。它既可以借助于面具、木偶、脸谱等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造型道具,又可以借助于弹词、评书的诙谐幽默说唱语言,也可以借助于民间传说、故事、神话当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实际展现的是地方民众共有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以特有的艺术方式寓乐寓教于其中。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相关内容可以改善原有内容空洞乏味、形式僵化生硬的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并且,很多民俗活动或民间艺术简单易上手,趣味性、参与性比较强,可以在德育过程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改变原来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融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思想的锤炼。

二、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在高校德育中应用

(一)选择适合高校德育教育的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形式和内容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受到封建伦理和小农思想影响,其中有些内容和思想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所以,要把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应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首先要甄别它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及社会的公序良俗,比如那些宣扬封建伦理、封建迷信、恶俗趣味、陈规陋习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就不能用来进行高校德育教育。还有些如民间家具、农具、炊具之类的民间生活用具,也不适合用来进行高校德育教育。所以应当选取一些审美趣味性强、可参与性强、容易上手、便于教学的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用于高校德育教育。民间曲艺、民间文学故事、民间说唱、民间手工艺、节庆民俗当中都有相应的优秀的题材和内容可以用于高校德育教育。

(二)发掘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创新思政课堂教育现在高校的德育课堂教学主要借助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教学平台,它们在教育内容上,政治教育内容较多,公民道德伦理教育内容较少,同时教育方式上以课堂灌输和道德说教为主,学生互动参与较少,教学不够生动。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可以为德育课堂提供更为生动的教育内容和更加多样的教育手段,不同门类的艺术可以采用不同德育教育形式。对于民间故事、口头文学来说,本身就有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和题材直接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作出讲解和正面引导。对于民间曲艺和民间工艺来说,应该课堂艺术欣赏为主,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美德的感染和熏陶。对于民俗活动来说,既要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正常的民俗活动,又要讲解民俗活动由来,使得学生了解这些民俗活动的产生的原因和原来初衷,发挥它们原来移风易俗的道德教育功用。

(三)利用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资源,开辟高校德育第二课堂地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可以把德育过程融合在游戏娱玩、展演操作的艺术体验中,这为德育第二课堂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些民间艺术如民间玩具、面具、脸谱、木偶、皮影就可以在学生课外的娱乐玩耍中,完成认知、启蒙、教化的德育教育过程。有些简单易上手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编织、风筝之类就可以举办德育内容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有些艺术性较强,需要长时间的技能训练的表演类民间艺术如莲花落、越剧、目连戏、小品、相声之类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的形式展开。有些民俗活动如社火、舞龙舞狮、赛龙舟之类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和村镇,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