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范文第1篇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关键词】当代新闻理论;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近现代新闻理论;新闻实践

这里所说的“当代”,并不是史学上通常约定的“新中国建立以后”,而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当下”这样一个下限不断延伸的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上述时段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本文中的“当代”,更多地是指“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生生不息的新闻实践相联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有着自己的诸多特点:一是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既然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那么它就必然摄入只有当代中国才有的新闻理论内容。必须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新闻事业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的、现实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绝不会远离当今社会现实、远离生动活泼的新闻实践。当然,历史上的新闻理论无疑也会呈现出与它所处的时代相对应的当代性,但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体现当代意识方面,其自觉程度无疑强于以往。二是内容上表现出丰富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入WTO,这些重要事件或重要因素都促使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与此相联系的是,新闻实践也体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它是对当前新的新闻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理性升华,因此必然呈现为较以前更为丰富复杂的形态。三是吸纳新知的节奏加快。以2001年为例,在新闻传播理论领域,一些刚刚出现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很快就进入了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并且每每成为热点。曾经有论者对2001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进行过如下描述:新闻理论研究向纵向发展,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得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掀起研究热潮,传媒经营管理研究持续升温,资本市场研究成为时髦话题,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传媒集团研究开始转向,紧密联系实践的传媒市场定量研究得到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引人注目,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①这说明,以往长期存在的新闻理论滞后于新闻实践的现象正在改变。四是呈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性。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它继承了以往新闻理论中的精华,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历史上的新闻理论中至今依然有价值的部分。从横向来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还放开眼光,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中广为吸收学理的养料,借此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本领域的研究水准。五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频度加快,由于新闻实践的不断出新,因此,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前提下(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中,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时代内容),适应时展需要,直面新矛盾,研究新问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格。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闻实践面前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这就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必须与经济、社会以及新闻实践的发展同步前进。这是整个理论当然也包括新闻理论衍变、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对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来说,既是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其学理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是其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矗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闻、新闻工作进行过一系列准确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新闻思想。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新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考察,阐明了自由出版物和现实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揭示了新闻活动的某些重要规律;他们科学地阐明了舆论的力量,并进行了发挥新闻舆论力量的成功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关于党报性质的论述,也依然适用于中国今天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他们还为分析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报刊现象提供了许多范例。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时又将它继续往前推进。他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提出了党性原则这一重要命题,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党性原则后来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历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鞭辟入里的精到见解,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极具可操作性;他要求报刊广泛而经常地向全国介绍范例和典型,注意发挥“卓越的范例”和“榜样的力量”的引导作用——这一切,对于今天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也有些观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本身是处于发展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思想也有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列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例如他所提出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创造,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也顺应时代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新闻思想。他所提出的报纸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的命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和“要政治家办报”的著名主张,关于在新闻宣传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思想以及对“实事求是”所作的经典解释,关于党报风格的重要论述,关于大力倡导新闻宣传的优良文风、反对党八股的精辟见解,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样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有着精深的思考。他提出了“桥梁”说,要求新闻传媒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他提出了“竞争”说,主张在党所领导的新闻传媒之间展开平等的竞争;他提出了“客观”说,要求新闻报道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他还提出了“代言人”说,要求记者甘当人民的代言人。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邓小平从大局着眼,从阐明四项基本原则、安定团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错误思想倾向等等重大问题入手,对包括新闻工作在内的整个思想战线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求,为新闻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邓小平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所作的“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以战略家的眼光,对处于信息时代的新闻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喉舌”论加以发展,提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③这一论述同时强调了新闻传媒两个方面的喉舌(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用。二是提出了“舆论引导”这一极为重要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三是对新闻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科学的构想和严格的要求。

此外,、陈云、、陆定一、胡乔木、李瑞环等领导人,也就新闻和新闻工作提出过很有价值的见解,都为新闻思想宝库提供过十分珍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我们须臾不可偏离的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也在不断地增添着新鲜的内容。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坚实的学理基矗

二、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

中国新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精华,有许多历久而不失其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在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条线索。

循着第一条线索,我们看到,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徐宝璜等人关于新闻的见解是颇为引人注目的。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问世。他在该书的“新闻篇”中提出,报纸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传播功能(“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舆论监督功能(“民心公议”、“”以泄奸谋”),信息传递功能(报道“各省物价低昂,事势常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人伦教化功能(“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王韬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中提出,新报之益有三;一曰知地方机宜也,二曰知讼狱之曲直也,三曰辅教化之不及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激进的报纸的功能。康有为新闻思想的创新之处:一是关于政党报刊的论述,二是关于新闻控制的论述。梁启超提出的本报(《时报》)论说“以公为主”、“以要为主”、“以周为主”、“以适为主”,本报纪事“以博为主”、“以速为主”、“以确为主”、“以直为主”、“以正为主”的观点,触及了新闻活动的某些内在规律,可说是别有意味。与梁氏同时代的还有谭嗣同和严复。前者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盖方今急务在兴民权,欲兴民权在开民智”的主张,赋予新闻传媒以“开民智”的神圣使命,无疑透出一种灼见。严复《国闻报缘起》中的“一曰通上下之情,二曰通中外之故”,在界定报纸功能时表现出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堪称至理名言。孙中山新闻思想中最有自己特色的部分是他的“舆论归一”的主张,这一主张是他的政治理想的体现。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官取材。在他看来,“以事实为本”,是新闻发挥“匡国政”功能的前提条件。这一概括表现出深邃的历史眼光。徐宝璜的《新闻学》,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于新闻学之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之说明,而讨论新闻报纸之性质与其职能,及新闻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有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在对西方新闻理论有所借鉴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出创新的精神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性。

以上所列对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士,呈现出诸多共同特点。首先,他们的新闻学理研究(包括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新闻所作的论述)或者新闻实务操作,大抵都受到过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影响;其次,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学理思考,在新闻理论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颇有真知灼见的论述;最后,他们的一部分见解,在今天我们从事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另一条线索所涉及的人物,既有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这样的著名新闻学者或记者,又有、瞿秋白、、刘少奇等革命家。他们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思想的影响,因而在论及新闻问题的时候,体现出很强的洞穿力。邵飘萍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他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处世穷理之学,不独新闻记者所应具,即多数国民最好亦能使之相当了解”。④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纸,就是将来的历史,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实际上就是要求传媒扩大报道面,而不是只把眼睛盯着少数几个人。1931年10月23日,瞿秋白领导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成立大会宣言指出:“新闻之发生,是依据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整体,是基于被压迫的广大的万万千千的社会群众。所以我们除了致力新闻学之科学的技术的研究外,我们更将以全力致力于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这一宣言公开亮出了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理论”的旗号。邹韬奋在筹办《生活日报》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1)广博的言论;(2)统一性;(3)广泛性;(4)研究化;(5)文字大众化。与邹韬奋同时代的范长江在新闻价值问题上有独特的看法:“第一条,新闻必须是事实”;“第二条,新闻必须是新的事物”;“第三条,新闻的代表性”;“第四条,有利于人民”。⑤将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是一种颇有创见的思考。、刘少奇、陆定一不仅是新闻理论家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新闻理论观点已成为中国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学理基础是相当厚实的。

三、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新闻实践有力地支撑着新闻理论研究。这是因为,新闻实践是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对新闻实践有着指导价值的新闻理论,源于丰富的新闻实践,是对新闻实践的正确概括和科学总结。离开了新闻实践,就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的新闻理论。

中国当代新闻实践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结起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业务的实践

一般认为,新闻业务主要包括采访、写作、编辑、制播等等。新闻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规律,在从事业务工作的时候,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新闻理论固然并不涉及新闻业务的操作层面,但新闻理论却必须对新闻业务的新探索作出理性思考和概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广大受众对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受众的这种要求往往又难以得到完全满足。这样一种矛盾迫使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除了从体制的层面进行某种改革以外,在新闻业务的改革方面明显地加大了力度。正因为如此,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方面进行新探索的频度大大加快。

在新闻采访方面,体验式采访在一些场合常常被采用。采访者除了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以外,还以特定的角色身份出现,注重于捕捉被采访者特定的心理体验。在这样一番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新闻作品,并不完全恪守客观报道的原则,而注重于突出采访中的心理体验。在中国大陆,为了获取社会特定群体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打入此类群体,进行卧底采访,这已经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了。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

在新闻写作方面,文体的概念常常被突破。报纸新闻在传统的消息、通讯、新闻评论3种文体之外,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难以命名的文体。1997年7月间,《新华日报》推出了一组7篇系列报道,总题为:“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这组报道的每一个单篇,都由“调查实例”、“记者观察”、“领导观点”、“学者点评”4个部件构成。每篇文章已经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的文字,而只是4个部件的这样那样的组合。这一组报道,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讯,当然也不属于新闻评论,可谓“四不像”。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从报纸媒介上发现这一类“非驴非马”的新的新闻文体。

考察原有的新闻文体,我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由于新闻工作者存在着突破固有文体、进行文体创新的意图,并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切实的努力,因此对某种新闻文体进行细分,难度已明显加大。

(二)新闻传媒经营的实践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新闻传媒逐步走向市常到目前为止,国内传媒市场已经形成。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传媒的经营不断得到增强。

传媒的经营包括:

一是新闻产品和其他信息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一点报纸媒介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一定限度内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报纸的影响力是以一定的发行量为基础的。现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加以研究的是:报纸的发行量与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广告的经营。对于传媒来说,广告和新闻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广告经营现在已经成为传媒经营的重要内容,广告收入已经成为传媒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在传媒内部,广告部门的地位有所提升,广告经营队伍有所加强,广告的研究开发逐渐得到重视。传媒研究应当将传媒的广告经营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内容。

三是其他产业的经营。其他产业的开发,有些是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现有的设备,承揽印刷加工业务,信息处理加工业务;有些则是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经营旅游、宾馆、餐饮等业务。总之,新闻传媒除经营传媒产品以外,经营其他产业,目的是为了增强传媒的经济实力,获得传媒发展所必需的巨额资金。

四是资本的运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资本的媒体难以为继。吸纳资本,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计。曾经有人将传媒的融资方式形象地概括为如下两种:一是“传媒办公司”,再将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反哺传媒;二是“公司办传媒”,公司出资进入传媒资本运作的层面。通过上述两种渠道,传媒都可以获得资本,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同的;然而,传媒的自情况却不大一样。通过第一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也保留了自;而通过第二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却失去了自。1999年初,四川电器公司以93%的股份收购了《成都商报》的发行投递公司,与《成都商报》共同经营该公司。四川电器公司取得了《成都商报》10年的独家发行权,而《成都商报》则凭借该公司的经济实力“借壳上市”,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这类尝试,既为传媒的发展赢得了丰厚的资本,同时又将对于资本的回报严格地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当说是可取的。

在传媒融资的问题上,在当前情况下,主管部门作出了相应的新规定。据新华社2002年1月15日报道,、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作了进一步部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融资政策作了介绍。我国的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其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由集团控股,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发行集团经批准可吸收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由本集团控股。由此看来,我国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在这一点上是毫不动摇的。新的变动:一是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可在规定的部门融资,这些有关部门的资金能量将得以释放;二是明确规定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经营部门可以吸收业外资本,但仅限于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三是对发行集团在融资政策上更是有所放宽,准予吸收境内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

过去的新闻理论研究,在新闻传媒的经营问题上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三)新闻管理工作的实践

有管理者就有被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新闻事业由于事关舆论导向,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因此总是理所当然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是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高科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等等),新闻管理理念和新闻管理方式必然有所调整。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套管理方法来管理今天的新闻工作,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新闻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对走向市场以后的新闻传媒进行有效管理的某些经验。正在探索加入WTO以后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网络时代新闻事业的管理工作的探索也已经全面展开。新闻管理工作者所进行的管理实践和理性思考,虽然不一定成熟,但无疑应当进入新闻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如何遵循意识形态规律、新闻内在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今后很长时间内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闻事业管理,也还存在于新闻传媒的内部。通过对内部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管理,将人力、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到最佳状态,传媒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受众的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的份额。湖南广电对频道和栏目资源配置、节目和影视剧生产销售、财务预决算、产业经营开发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实现“频道竞争,精品上星,末位淘汰,整体提升”,把7个频道的精品节目捆绑上星,创造湖南广播电视大品牌。⑥这可说是新闻事业内部管理的有益尝试。

中国当今新闻实践是如此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新闻实践总是向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也总是能够引发新闻理论工作者的深入的理性思考。也许可以说,这是当代新闻理论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不断发展的肥沃土壤,它有着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但是,新闻实践总是相对芜杂的,在对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做加工整理、去粗取精的工作,以从中揭示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新闻理论研究工作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刘鹏:《在实践发展中寻求理论创新——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

②请参见丁柏铨:《论传媒市撤,《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③1989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见《求是》1990年第3期。

④徐培廷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322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新闻理论范文第2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传播学与信息观念的引入,我国新闻界开始从最基础的概念来修正、重构新时期的理论体系。概念准确是科学研究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的概念混乱,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①因此,本文欲从新闻定义的研究范畴开始,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探究,借鉴并分析学者给新闻下过的定义,试图给新闻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

定义的范畴

新闻定义综述。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种。国外更有学者声称有300多种,可谓众说纷纭。根据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研究,可以把目前的新闻定义整理为四大类。

一是“事实说”。如徐宝璜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称:“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二是“报道说”。如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是“传播说”。如王中1981年在《论新闻》一文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布)。”

四是“信息说”。如宁树藩1984年在《论新闻的特性》一文中写道:“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四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闻学理论界虽然表现出空前的繁荣,但是对于新闻的定义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范畴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多数学者大多从新闻的属性和新闻实践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新闻的应有之义,却忽略了研究的范畴。

范畴(category),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②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新闻学理应有自己的研究范畴。

大众传播――默认的研究范畴。目前新闻学理论界所说的“新闻”,通常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新闻,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指大众传媒条件下的新闻实践,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渠道中传递的事实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渠道的新闻,才是新闻事业所要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新闻实践过程中,传播者是播音员、报刊发行人、电视主持人等,传播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网络,接收者是有普遍意义的“大众”,而新闻,是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大众”传递的特殊信息。新闻的定义在这里是产生于新闻事业的实践中的,事实经传播者进入大众传播渠道,通过媒介进行报道被受众获知后,新闻就形成了。新闻是按照如下过程形成的:事实发生及时报道受众接受新闻形成。③因此,“报道说”默认了这样的研究范畴:在大众传播的范畴之下研究新闻的定义,只有经过大众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但是这个定义范畴失之偏窄。

研究范畴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新闻本质属性的要求。现实生活中,新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大众媒介上,而且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中。能被称为“新闻”的事实信息应该具有新闻属性,比如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等。我们把这些属性称为“新闻性”。没有新闻性,事实将永远是事实,不会成为新闻,更不会成为报道。

“报道说”认为,变动产生新闻,但是并非所有的变动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刘建明教授在《当代新闻理论》中说:报道与否不能决定事实是不是新闻。问题在于:是先有报道还是先有新闻?“报道说”认为新闻是后于报道的,只有报道了,新闻才随之产生,不被报道的事实信息是不会成为新闻的。笔者认为,是先有新闻,然后才有报道。

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事实”,其中的一些事实千变万化、不同寻常,处在变动中,具有新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新闻”,在这些“新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被选择用于“报道”中。由此观之,新闻产生于事实中,报道是大众传媒对新闻的选择性传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说法,缩小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和研究范畴,时间上也颠倒了新闻和报道的出现顺序,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只有厘清研究的范畴,才能给新闻以一个更完善的定义。而这个范畴,恰恰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这种传播,可以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甚至可以是人的自我(内向)传播。新闻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传播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单个人来说,新闻的自我传播就是个体对“什么是新闻”、“这则新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种判断。

新闻的本体――信息

20世纪40年代“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对我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的总和。从哲学的角度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④新闻产生于事实之中,但不等同于事实,新闻的本体应该是信息而不是事实。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就新闻而言,就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人们对物质现象的反映,是对事实的加工,不等同于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加工”,可以是媒体的采、编、播、报;也可以是个体对于新闻的价值判断,通过自我的内向传播来实现。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在于:事实是从本体论,即“有”或“无”的角度提出问题,强调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要求主体的认识与它完全符合。信息的概念则从认识论,特别是从人的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指的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的东西,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新闻既不是报道,也不是事实,它是一种信息,一种关于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信息。信息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类对它的认知或表述。⑤客观世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当这种变化被人类感知、认识,进入了人类的认知系统,便转化为人类主观世界的认知信息,人类就会对它进行综合、加工、储存或传播。⑥新闻与信息的联系在于,它是万千世界诸多信息中的一种。它来自客观事实,但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对客观事实的感知、认识和反映。

新闻与信息又是有区别的。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同样庞大。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广告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新闻则更偏重于在某一范围内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普遍的认同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新闻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提供给普通受众群体的一种特殊的信息。

新闻――一种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什么是新闻价值?首先,价值是一种能够给人或社会带来积极意义的东西。刘建明先生认为,所谓新闻价值,是指受众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⑦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它是新闻信息中固有的属性,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和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又是主观的。它必须经过受众的检验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新闻价值只有在新闻到达受众后才能实现。因此,新闻价值是一种新闻本身固有的能够给受众带来积极意义的特性。

如何正确定义新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如词法定义、情境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实质定义等。通常使用的定义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按照“属+种差”的定义公式,笔者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新闻的属概念是“信息”;在“信息”这一属概念下,“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差别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新闻的本体是信息前文已做了详细分析,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是新闻的最鲜明特征,新闻失去了“新”,便难以成为新闻而将成为“旧闻”,其次,对主体的意义表明了新闻的价值。新闻总是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需要,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注释:

①④⑥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百度百科,“信息”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html?wtp=tt。

⑦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新闻理论范文第3篇

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今天,公共意识依旧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公众会对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作出反应,目的是确保全体利益最大化。新闻媒体对于社会的主要作用就是沟通和引导,在这种环境之下,“公共新闻”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消除误会,缓解冲突。在媒体中融入公共生活的元素,能够对政府的执政理念作出进一步阐释,公共意识在这个变化当中也会趋向于主流思想。

二、对于“公共新闻”的解读

(一)“公共新闻”提出的背景

“公共新闻”理论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没有特殊定义,但为新闻的报道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技巧,它致力于在社会上担当积极角色,反映社会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提升公众的参与度,而不再是把专家视角放在公众视角之上。“公共领域”的显露为“公共新闻”的报道提供了空间。公共领域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属于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

(二)“公共新闻”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政府和人民之间已经有了民生新闻作为沟通和联系,它表现出了民主化,也进一步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渠道。目前,稳定、改革、发展、创新是改革时期的主旋律,而“公共新闻”将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把媒体手中的话语权由政府转交给人民,给予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充满了改革精神。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使媒体报道理性的上升为合乎社会乃至促进国家进步发展的共同意志,使公众舆论的公共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以此证明,“公共新闻”的提出与实践正是顺应了时展进步的要求。

三、“公共新闻”如何影响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一)“公共新闻”是对传媒责任的重新思考

在我国,媒体多数都在对政府负责而不是社会,“公共新闻”本身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方式必将导致舆论监督力度不足。当政府的决策损害了社会和公民的利益时,媒体的势力便会逐渐变弱。“公共新闻”带给我国媒体的启示就是不仅要对政府负责,更要重视社会公众的感受。

(二)“公共新闻”是将话语权交给公众

“公共新闻”理论中最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公众”。想要真正理解“公共新闻”的意义,就要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卡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是“公众就是聚集在一起探讨社会的陌生人”。“公共新闻”的实践就是将话筒移交给公众,开辟出公共领域。对象群体也由此变为公众而不是受众。以往,从新闻传播学概念的角度解释,“受众”的含义更加强调观众的被动接受意识,却忽略了阅听人的主观能动性。“公共新闻”则突出强调公众的参与度是否高涨。

(三)“公共新闻”重构了媒介、政府与受众的关系

“公共新闻”的理念论述就是将公众作为理性的政治人而非消费者,媒体应该站在社会公众一方,不仅有监督政府的职责,还要帮助政府整治社会不良现象。“公共新闻”报道不能只是图片、文字的展示,应该揭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为社会公众的思考提供帮助;鼓励公众重视事件,为公众发表意见和建议开辟新的路径,而不是通过发表煽情报道,造成局势的恶化。使传媒与国家、社会和公共领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四)从“民生新闻”发展至“公共新闻”,提升新闻的价值理念

“民生新闻”是新闻传播在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作为电视新闻的初步形式向观众展现出来,使媒体靠近我国的国情、民情,与之互相适应。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平民化”也未必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最终取向。民生新闻的特点中,最为突出的是市井化,把关注点全部放在琐碎的生活上是它存在的最大误区。甚至某些媒体出现了低俗、庸俗化的现象,目的只是迎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增加报道的受关注度。因此,由“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过渡,由此提升新闻价值理念是势在必行的。由此才能找出“民生新闻”隐藏的危机,并找到有效方式将其化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新闻的价值理念。

新闻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网站内容定位非媒介属性系统导航区域的架构

新闻网站在建设过程中,有几个基本的或者说是重要的理念是网站建设者必须明确的。这几年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些理念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有些甚至是重大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的过程和原因,重新审视新闻网站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对于新闻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闻网站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念可以有许多,但至少包括网站的基本定位、网站系统的类型和网站导航区域的架构这几个方面。由于这些基本理念直接涉及到网站的投资规模与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并且涉及到网站建成后的管理与营运,所以一方面这些理念与技术问题密切相关,理念的转变最终会反映和落实到技术层面上来——直接牵涉到对技术平台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网站管理者仍然要关注与考虑的问题——牵涉到网站的发展策略与战略,牵涉到技术平台的改造与重新选择。

本文所指新闻网站的范畴,主要是部级重点新闻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如千龙新闻网、东方网、北方网、浙江在线、中国江苏网等)。

一、关于网站的基本定位

网站的定位,即网站的内容与服务的主要特色与发展战略。这是网站建设者在筹建网站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重大问题。随着网站的建成与发展,建设者初期关于网站定位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化。内地的新闻网站在早期建设过程中,已形成了“专业新闻网+综合资讯+地方门户网站”的基本定位。对于部级新闻网站来说,更多的表现在“专业新闻网+综合资讯”,对于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来说,则更多的表现在“专业新闻网+地方门户网站”。地方门户网站的概念,实际上主要也是对地区性的综合资讯提供门户式服务。

重新审势新闻网站的基本定位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近年来网络新闻同质化倾向已经十分严重,有必要从传播理论上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另一方面,则应当进一步跳出传统媒体通常囿于内容进行定位的思维定式,在网络的非媒介属性方面进行尝试性拓展。

1、网络新闻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之对策

新闻网站经过七八年的发展,早期的定位或者说建设者在网站内容与服务上的一些理念,已经在实践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近两年来,不少新闻网站都在“我要发言”或“发表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来自网友的新闻评论放到了网站首页,并且这些评论在首页上的位置也日渐突出。最早把网友发言放到网站首页的是东方网。东方网在2001年开网一周年推出的新版首页的一大“突破”之处,就是在首页的右区中部,设置了一个“东方社区”栏目,里面有个“BBS精华”,使论坛里的“精彩妙贴”可以从首页一步点入,突出地体现了网络媒体对受众的尊重。可以说,当时受众对这种尊重的体验是空前的,因为他们在传统媒体那里未曾获得过。尽管东方网的BBS是情感类的居多,而非新闻评论性的内容,但作为把网友意见搬上新闻网站首页的引领者,仍然功不可没(图1)。

图1东方网首页的BBS

新华网首页现在有两个栏目都有网友意见,一是“言论角”,以转发传统媒体与其他网站的言论为主,但也夹有网友的评论,二是“新华论坛”,系新华网BBS系统中网友新闻评论的精选(图2)。这两个表达“意见流”的栏目,在新华网首页上的位置都比较突出,“言论角”在第一屏中,“新华论坛”在第二屏的上部。

图2新华网首页上的“意见流”栏目人民网在第一屏中也有两个“意见流”栏目,一是“网友说话”,二是“强国社区”(图3)。CCTV网站首页中则有一个同类性质的栏目叫“网评天下”(图4)。

图3人民网首页的“网友说话”与“强国社区”栏目

图4CCTV网站首页的“网评天下”

毫无疑问,新闻网站在对受众意见的尊重、突显与强调上,是网站建设者与管理者们心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在这方面,新闻网站不仅一开始就超越了传统媒体,而且很可能令传统媒体永远都难以企及。这里面,除了网络媒体作为媒介自身在获取受众意见上具有无比的优势外,网络新闻同质化的倾向也是引起网站建设者与管理者对受众意见日趋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只要看一家新闻网站,就能尽知天下大事,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网站到底应该寻求什么样的对策,在内容定位方面究竟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战略性调整,不妨把这些问题拿到传播学的视野下来进行思考。

在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提出的“N级传播”模式中,大众传播过程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产生的“影响流”。“信息流”只能进行“一级”传播,而“影响流”则可以进入“多级”传播的状态。显然,罗杰斯的“影响流”,就是指网络媒体受众的“意见流”,对于新闻网站来说,就是网民意见与网友评论。不难发现,网络新闻的同质化倾向,主要是发生“信息流”这一方面,而“意见流”,在“舆论一律”距我们渐离渐远的时代,同质化情况相对来说则很难发生。现在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在新闻定位上的窘境之一,就是国内外要闻这一块内容弃之不能、办之又无法与部级新闻网站抗争。所以省级网站这几年纷纷作出了突出地方新闻的定位调整,但部级网站的地方频道仍然覆盖着这些地方新闻。如果省级网站能够在地方性重大新闻事件的“意见流”上多作文章,则部级网站就很难来抢“饭碗”。由此可见,无论对部级或省级新闻网站来说,对新闻内容定位之战略调整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在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扩大“意见流”,这不仅能避免网络信息的同质化,而且能“促使自己的新闻进入多级传播渠道”。①

新闻网站目前实现“意见”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新闻稿后面的跟贴即“我要发言”或“发表评论”,二是BBS系统里的各主题论坛(“我要发言”或“发表评论”常常与论坛结合),三是投票式受众调查。当我们的建站指导思想发生转变时,则会影响到对网站平台的选择性决策。比如我们选中的网站技术平台,在保障实现这三个渠道方面是捉襟见肘还是游刃有余?我们早几年的平台经过改造,是否在实现这三个渠道方面已经比较完善?

彭兰在分析意见结构时指出意见的环境可分为无参照式和有参照式两种情况。以BBS系统为例,其性质与自身的结构,就直接决定了“意见”的环境:“一般人们并不一定将同一BBS中所有的贴子都读完再意见,而是阅读最新的几页或一页。因此页面的容量大小,直接影响了人们获得参照意见的多少。这对于他们最终的意见表达是有影响的。”②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包括新浪网在内的各大新闻网站近年来都对自己的BBS系统进行了大力改造,有的已形成了自己独家的技术优势,使之不断成为一个理想的“意见”环境。

对于网站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来说,内容定位的偏移不仅体现在技术平台的选择与改造方面,而且对于网站内部的管理方式和人才使用都将发生影响。如网站编辑中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员从“信息流”处理岗位调配、充实到“意见流”处理岗位上来;“意见流”处理岗位上的人员,则需要培养一些以前不怎么被看重的业务能力,如对删贴与提升贴子标准的把握,培养“意见领袖”的能力,以及主持“嘉宾访谈”的能力。

相信随着网络技术尤其是网页互动技术的发展,以及第四媒体与第五媒体的融合,会有更多的意见渠道和形式出现,从而进一步消减网络新闻信息的同质化现象,并对网站的定位产生新的影响。

2、网络非媒介属性领域有待开发

这个问题的提起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的全球性与易复制性,新闻网站很难从根本上摆脱信息重复与同质化的境况,因此需要另避溪径。另一方面,新闻网站除了媒介属性外,还具有技术平台属性、经营平台属性和虚拟社会属性③。对网站的定位问题的思考,在跳出其媒介属性后,天地将更加广阔。

如果我们把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经营平台属性和虚拟社会属性统称为非媒介属性,可以看出这些属性正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并且传统媒体将来也很难具有这些属性。

回头看来,新闻网站发展之初在内容(媒介属性)之外,主要发展的是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亦即我们通常称之为“服务”的项目。这此项目最初表现为论坛、电子邮箱、聊天室、邮件列表等,主要体现出的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属性。近年来发展到网上购物、网上短信、在线游戏、网上搜房搜车、网上订票、远程教育等,则主要体现为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有的网站甚至建立起独立的电子商务系统,但随着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新闻网站的电子商务服务近年来又有所回落,或者以合作方式开展此项服务。

从总体上看,新闻网站在对网络的非媒介属性的认识上,普遍落后于商业网站。也可以说,在对网络技术平台属性与经营平台属性的利用与开掘上,新闻网站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还有可能进一步从战略上较正网站的总体定位。

[page_break]

通常,新闻网站在内容平台方面的投资要小于其在网络技术平台与经营平台方面的投资。10万元可以购买一个内容系统,但却很难购买到一个属于技术平台的、功能完善的电子邮箱系统,至于要建立一个属于经营平台的、牢固而便捷的电子商务系统,花费很可能要超过百万。因此,对于网站建设者来说,如果在建站之初就意识到这些,在网站投资、融资和软、硬件平台的搭建方面,可能会有新的考虑,也会少走一些弯路。而对于网站的管理者来说,则意味着对追加投资的方向的确立,以及在从技改方向到用人取向等一系问题上的重新决策。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网站在开掘网络的非媒介属性时有一窝蜂的现象。现在许多地方新闻网站都把盈利的主渠道维系在手机短信上,在手机短信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这是非常脆弱的。其实网络作为经营平台,盈利的前景非常可观。就拿远程教育来说,其商业化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空间很大。尤其是网上学历教育,中国已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拉开了距离。新闻网站在这方面如果起步早,将来就会大有可为。

新闻网站的建设者与管理者都应当认识到,“传统媒介的竞争对手主要在媒体领域。但是,网络经营主体扩展到了媒介机构之外的很多领域。新闻网站要能在网络中生存,不但要与媒体同行竞争,还要与其他各个领域的网络经营者竞争”……④

二、关于网站系统的类型

网站的建设者在搭建网站内容平台时,早期的指导思想里普遍缺少远程编辑的思想,而是习惯于沿用传统媒体编辑部的概念,做多少事情,就要有多少个专职编辑。现在这一思维定势正在朝开放性的编辑思想转变。

新闻网站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在其诸多的传播特征中,包括广泛性与灵活性⑤。所谓广泛性,即从理论上讲,网络是覆盖全球的,换句话说,网站编辑部可以与任何一位编辑进行即时性沟通,而不论他(她)处于何地。所谓灵活性,不仅表现在信息与传播的方式和时间上,还表现在“受众也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⑥。

新闻网站的开放性编辑思想,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这就牵涉到建站伊始对编辑部专职人员规模的估算。新闻网站的专职编辑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大力扩展远程编辑的队伍。它的远程编辑应当是遍布全球的,并且呈滚雪球的态势,越滚人越多。当然,远程编辑“触角”之延伸,还会带来信息“触角”之延伸。这样,为新闻网站进行信息处理与编辑的人数,可以使任何传统媒体都望尘莫及。新闻网站信息的量与质,都可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前提是对远程编辑人选要严格把关,既看重他们的新闻素质,也看重他们的网络技能。

这一开放性编辑思想最终将落实到技术平台上——对新闻信息系统(简称系统⑦)的选择。

新闻网站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于系统的选择。选择的关键是:即系统是否支持远程编辑。

系统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CS(Client/Server)结构,即其编辑工作的客户端只能在局域网内与装有系统的服务器端连通,这样,所有的网站编辑,只能在网站内进行内容编辑工作。另一种称之为BS(Brouse/Server)结构,即用户可以基于web登录到服务器端,网站编辑只要能上网,就能利用系统进行编辑工作,也就是进行远程编辑。

早期开发的系统一般都是CS结构的,但现在的新产品或升级产品大多已经基于web。只有在系统基于web的条件下,参与网站内容开发的人员,才有可能能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不仅仅是网站的专辑编辑在做内容编辑,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都能够加入到网站内容或其他项目的开发与拓展中来。

新华网所采用的“方正翔宇ICS网站内容服务系统”,就是属于BS结构的系统。新华网近年来内容扩张之快令人瞩目,与这一系统的选择与应用是不无关系的。而一些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由于在建站之初缺少这样的认识,选择了CS结构的系统,现在想换系统,又要投资一大笔经费,就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运用BS结构的系统,新闻网站的管理层人员还可以在家中或出差途中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稿件进行远程签发,这对于网站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从本质上说,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管理系统,其性能是否稳定与杰出,于网站的发展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所以,对新闻网站系统的选择,既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层面、甚至是涉及到网站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三、关于网站的导航区域的架构

新闻网站导航区域的架构,亦即网站首页上频道链接入口的分布与布局问题。

新闻网站首页的页面特点是:频道入口多,信息密集度大。因此,如何将众多页面元素安排得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好新闻网站导航栏或导航区域的架构设置。

新闻网站导航区域的布局与架构,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类称之为频道制架构(图5),另一类称之为板块制架构(图6)。

图5频道制导航架构示意图

图6板块制导航架构示意图

频道制架构在导航区域把新闻频道与其它综合资讯类频道等量齐观,新闻频道在频道入口上与其它频道处于同等的地位。例如,北方网共有20个频道,由于它采用了频道制架构,其“新闻”频道尽管排在第一个,但从版面上看,它只占了导航栏的20分之一(图7)。

图7北方网的频道制导航区域

显然,这一布局方法没有有效地突出新闻频道在首页上的地位,用户看不出新闻频道比财经、体育、娱乐、IT、科技等众多“综合资讯”类频道更为重要。目前,绝大多数新闻网站仍在沿用这一建站之初时的导航区域的布局方法。

当时之所以采用这一布局,一方面由于频道制架构具有内容的基本类别一目了然之优点,另一方面,则是早年的建设者们,普遍对于以媒体为依托的网站的内容特色认识不足,在页面上体现出新闻资源优势的意识不强。因此,受传统网页布局思路与架构的束缚与影响,绝大多数新闻网站的首页,都未能在频道架构与布局方面,解决好突出新闻频道或“新闻中心”的问题。直至目前,新华网、人民网与千龙网的“新闻中心”在导航区域的地位,与北方网并无质的差异。

对于以媒体为背景的新闻网站来说,其新闻信息是网站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网站的新闻频道理应在导航区内位置突出,成为最主要的一个频道。另一方面,新闻网站又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宽广的平台,其它综合类资讯和上面提及的非媒介属性的服务项目。

板块制架构则摒弃了以早些年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布局的思路,其目的就是要使新闻频道高于其它综合资讯类频道或服务性频道,突出新闻频道在众多频道中的地位。

下面来分析一下板块制架构。由于新闻网站的频道一般都在10个以上,有的多达40多个,而网站的内容从大类上讲,则只有3-5个类别,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在“频道”的概念之上再加一个“板块”的概念,即把一个大类定位为一个版块,如果某新闻网站共有四个大类,则整个网站的导航区域里就分为四大板块。

中国江苏网2004年4月新改版的首页就采用了板块制(图8)。它的导航区域设有“新闻”、“资讯”、“服务”和“地方”四大版块,一下子就把新闻频道从原来在导航区域内只占十几分之一提高到了四分之一的地位。在这种版块制架构里,新闻频道里的一极栏目,如“时政”、“南京”、“经济”、“科教”、“社会”等栏目,原来的地位是低于资讯类众多频道的地位的,在首页上看不见,现在却与它们“平起平坐”,可以从首页一步点入。

图8中国江苏网的板块制导航区域

最早实现频道制架构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是浙江在线,可惜的是,在后来的改版中,浙江在线又摒弃了这一极富创意之举。

显然,板块制是突出新闻网站新闻内容及其资源优势的新型导航区域的架构。架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页面设计与布局的问题,却关系到网站的内容重点能否得到战略性体现,所以不可小视。即使从页面设计的层面看,如果建站之初确立为频道制架构,今后想改为板快制,很可能也要“伤筋动骨”,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因为对导航区域的架构的改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几乎所有重要的理念及其不同程度的转变,都与互联网的技术特征以及新闻网站自身的技术平台密切相关。这不仅说明网络传播中的技术含量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媒体相应的需求,而且体现出这些理念的转变本身,就是网络新闻实践与技术进步的混合交杂的结果。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P33,P116,P3,P8,P18,P19,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⑦新闻网站的系统,是将网站上需要经常变动、更新的信息,进行模板化更新与集中式管理,并将信息按照其共性和有关标准进行编码、分类,最后系统化、标准化地到网站上。

参考文献:

1、《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2、《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3、《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主编,2002年12月第1版。

4、《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5、《新媒体革命》,陆群张佳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新闻理论范文第5篇

在2002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始终贯彻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他强调:“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1]也就是说,把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建立在尊重宣传规律的基础上,这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体现。这个关于我国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思路,在他后来的论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论证。

在关于新闻、宣传和思想工作的论证中,许多观点体现出他的新思维,这里试概括如下:

一、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宣传艺术

早在2002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在对宣传提出政治要求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的要求。宣传的规律不是几句话,而是一门学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诸如新闻价值、受众接受心理、对信息传播中规律性现象的认识、传播技巧等等,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已经形成了许多职业工作的规范。如果不尊重这些人类传播中共通的东西,粗暴地干涉、违背信息的生产、传输、消费的规律,形式上可能能够达到具体的目的,但可能传播的实际效果是无效或逆向效果。

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这是一种宏观的认识,他要求“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2]这个思想贯穿在以下各方面的论述中。

二、改革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这是对2001年12月4日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化,更加全面和更有操作性。

新的《意见》指出,中央领导同志出席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做报道。中央领导同志题词、作序、写贺信、发贺电、参观展览、观看演出、给部门或地方的指示或批示、出席地方和部门举办的颁奖、剪彩、奠基、首发、首映等仪式和接见、照相、联欢、探望、纪念会、联谊会、研讨会等活动,一般不作公开报道。

除了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惟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意见》要求地方党报关于地方领导的报道规格,不得简单比照中央领导,因为中央领导同志担负着国务活动的任务。在这个《意见》中,给予了传媒一定的选择权。例如,虽然原则上规定了何种情况的领导同志的活动可以不报道,但是也赋予传媒报道的权利,《意见》写道:“如有新闻价值,均可由新闻媒体对海外和在我国新闻网站上自主报道。”“可由新闻单位自行审定的稿件,尽量由新闻媒体自主报道。”[3]一个不长的文件中,两次出现“自主报道”的用词,首次在中办的文件中使用“新闻价值”的概念,显示出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规律的尊重。

这个消息一发表,给我国的传媒业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南方日报》发表的文章写道:“2003年4月各报头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号召为官者改进作风,贴近民众,严格自律,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字字句句如春风拂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北等许多省市执行中央指示动作迅速,紧接着就将中央精神落实:‘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并配予头条大标题:‘会议报道限制字数’。‘两会’上,曾有报纸标题:‘常委新闻变短了’,现在又有‘会议报道限制字数’,显然,新闻改革了,会风改变了。”[4]

三、“三贴近”和“三深入”

2003年初带领政治局同志参观西柏坡,强调牢记1949年进北京前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随后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新闻和宣传方面,则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是从一个方面改变传媒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状,而“三贴近”的要求,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同样要解决的是传媒与群众、与生活脱节的问题。“三贴近”从新闻业务的角度,为传媒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国近年“民生新闻”、“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等观念的流行,与提出传媒报道“三贴近”不无关系。

而对电影这种文艺传播的媒介,鉴于它文化创作的特点,提出了“三深入”的要求。他在2005年12月接见电影工作者时说:“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全国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灵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4]这个问题同样涉及文艺创作的源泉。

四、坚持讲真话、报实情

出于各种狭隘的考虑,传媒不能真实地报告事实在新形势下已经成为一种痼疾。就这个问题谈到:“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1]依照的指示,中央宣传部门就新闻真实问题正在进行专项整顿,从行政规章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切实遏制这种不良作风的蔓延。

五、新闻传播要讲究时效

新闻与其他信息的传播的根大不同点在于它的强烈的时效特征。在论及新闻工作时,注重强调新闻传播的时效,这也是信息化社会的环境所要求的。他指出:“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善于捕捉信息,进一步增强宣传报道的敏锐性和时效性。”[1]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事件后,总结工作时从四个“有利于”的角度强调了及时、准确报道的重要性,他说:“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吸引力和感召力。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处理突发事件工作的开展。要按照有利于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行动、有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及时准确传播信息,积极有效引导舆论。”[5]

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我国从2003年起完善国家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国务院开始制定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法规,并于2004年5月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6年1月公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page_break]

六、讲究新闻传播的艺术

在强调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求注意传播的方式方法。其一,善于用事实说话。他要求:“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5]其二,提高新闻的感召力。在视察报时,除了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外,要求:“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6]其三,注重改进文风。要求“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1]

七、从五大监督系统整体上考察舆论监督

从1987年起,“舆论监督”的概念持续出现在党的十三大至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关于舆论监督的单项论述不多,他较为注重从政务公开的角度,考察我国五大监督系统的综合作用。200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人民群众、舆论依法进行监督的机制。”[7]根据我国的国情,对政务的监督,需要五大监督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单一的监督往往由于力单势薄而难以获得实效。

八、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外宣舆论力量

随着中国纳入世界交往体系,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成为一个显在而紧迫的问题。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中央的对外工作方针,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5]在这里,他要求对外传播的“全面客观”和“准确及时”,显然意识到尊重宣传规律的问题。

在同一会议上,李长春根据的讲话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包括一些具体的认识和做法,例如对外宣传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以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重点、力争更多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境外落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等等。

九、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落实到新闻、宣传领域,便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所确认的以下任务:“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8]在这里,《决定》提出了四方面的具体措施: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通过这四方面的工作,依法管理网络。

十、提高传媒人员的素质

新闻、宣传工作的改进,归根到底是个人才问题。在2003年12月在全国人才会议上的讲话,全面论证了各行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要求不能以管理党政干部的方式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具体的传媒人才,他在2006年1月视察报时提出的要求是综合性的,包括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他说,提高办报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6]

主持党和国家的工作三四年来,对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宣传、新闻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思想敏锐,观点全面,注重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既坚持了原则性,更重视观念认识的与时俱进,显现出稳健的领导作风。

引文:

[1]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月11日。

[2]《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88-290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新闻改革春潮来临》,南方网2003年12月23日。

[4]接见电影工作者时的讲话,2005年12月28日。

[5]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

[6]视察报时的讲话,2006年1月3日。

[7]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05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