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手机文化;大学生;影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建议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和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等媒体逐渐向汇聚融合的趋势迈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7日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这就造成了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手机不再局限于通信工具这一基本用途,这对能够迅速接受社会新文化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尤其明显。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与聊QQ、拍照、摄影、玩在线游戏、进行实时导航等。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同学们用手机听音乐、查字词、上网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等现象,手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开会手机响不停,玩手机成瘾现象也呈现出了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本文要从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和管理层及学生家庭的重视,所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查看手机文化在高校校园流行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负面影响,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研究的意义。在现实方面来讲,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很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手机不再是单一的基本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伴随着这一变化,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当然也有着积极影响。虽然大学生一般都有了判断能力,能区分利弊,可是当诱惑来临时,依然可能会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所以在手机文化逐渐被大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提高警惕,不要手机依赖成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同时也希望引起各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手机获取有利资源。

理论意义上,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手机文化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手机文化的研究

罗杰・费德勒在2000年出版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伊、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2000年出版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电信业融合而成的“整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保罗・莱文森在2004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1]。

2、国内关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手机文化的研究很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类:手机文化的影响、手机文化的功能和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从手机文化的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分为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作用和手机作为媒介与有线电视网、因特网、电信网走向汇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环境的作用;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从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手机,大学生加强了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了学习、求职以及以后的工作。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它也成了大学生娱乐、休闲,捕获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机让大学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张扬了个性,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成了大学生加速他们自身社会化转变的一个载体。

田义勇在《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阐述了手机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大学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拓宽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2]

程文忠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中认为:手机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因特网上“冲浪”时代又过渡到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充分展现自我;手机文化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尤为突出,并在向主流文化靠拢;手机文化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3]

鲍俊杰在《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除了生活、学习的影响外,又提出了手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心理的影响。[4]

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中阐述了三方面:手机是大学生们传达情感的一个纽带;手机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短信报纸,天气预报,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尽收眼底;手机可以缓解大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压力,手机又可以充当大学生们的情感宣泄的一个工具[5]。

②消极影响。凡事有两面,手机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虎、余瑞福在《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中指出了手机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性影响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健康层面。精神层面: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层面:使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入误区;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处事品质与能力的形成;增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健康层面:手机存在着辐射危害;手机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6]

田义勇在学习上阐述详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记笔记,听课,而是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网页,甚至上课接打电话。[7]

程文忠则指出手机文化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削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知,以及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导致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观念淡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8]

鲍俊杰在心理影响上认为手机造成了大学生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9]

任瑞卿在《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黄色短信通过其裸的表达诱发青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性心理产生冲突。长期处于这种刺激下,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不合理的性观念、性道德,造成不合法的宣泄方式甚至出现违法的。[10]

焦晓云在学习方面提出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的现象。[11]

(2)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

①手机有通讯功能,如打电话、发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手机又有了许多功能。

②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李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一文中阐述了手机的媒介特性:受众庞大的特性,传播效果显著的特性;使用方便的特性,隐身性强的特性;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时效性强的特性;智能存储的特性,高效处理信息的特性;便于参与的特性,主动互动的特性。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手机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特性;手机延伸了互动能力的特性;手机丰富了个人的受众角色的特性;催生草根意见领袖的特性。手机文化构建的趣味分层:手机文化的合法趣味;手机文化的大众趣味;手机文化的中等趣味。其认为,就手机而言,人们通过消费不同品牌和不同性能的手机的增值的服务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同,来取得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经济上的成就与满足情感和心理上的亲密感、归属感的需要。[12]

(3)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大学生在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一种不好的现象。

周喜华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中分析了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客观因素:手机的特点;校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观因素: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的情绪迁移;满足某些心理需求。[13]

庄伟在《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一文中提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14]

范文利、朱晓斌在《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中认为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满足了大学生们交际和信息的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需求、从众心理、自我参与意识的膨胀、个性需求需要。[15]

从以上来看,手机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颇多,但我的研究是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下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概念界定

手机文化:本文使用的手机文化的概念是借用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中对手机文化的界定。手机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创生而生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赏等)和文化产品(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有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16]

社会行为: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17]

心理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18]。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均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P-O-X结构。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功能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两者有了感情关系。[19]

(2)文化认同。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下的社会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由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对大学生个体有一定影响;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影响[20]。

(3)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既定的条件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实践者身上,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灌注到行为的持久潜在的倾向系统中,即惯习中。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可能与不可能、自由与必然、方便与忌讳等等就通过惯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所以最不可想象的事物往往是在这种倾向系统中形成的。所以实践活动并不必然服从经济理性。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对手机有了依赖的现象[21]。

2、研究方案

(1)理论构架(理论假设)。 手机文化的某些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攀比心理)和 社会行为(学习、生活方式、);手机文化的某些文化功能(如:短信、上网、游戏,搜索引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因素。

(2)研究假设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①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功能(短信、电话);②手机的其他文化功能。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影响:①判断能力;②思考能力;③攀比心理。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影响:①学习;②生活方式。

(3)研究设计类型。抽样调查 。

(4)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1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210份,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98%。②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发现废卷6份。然后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校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1、样本性别比

本次调查样本为200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其中男同学100名,女同学100名。

2、日常生活中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158人,占总数的79%;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116人,占总数的58%,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而全部是或很少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42人,仅占总体的21%;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的同学是使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

3、性别与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比例关系

在调查的100名男生中,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39人,在男生中占有39%的比例,稍稍落其后的是电话短信一半一半,有35人,在男生中占有35%的比例,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26人,在男生中占有26%的比例;在调查的100名女生中,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49人,在女生中占有49%的比例,接近一半之多,其次是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30人,在女生中占有30%的比例;在调查的200名学生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84人,占总数的42%,接近一半之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57人,占总数的28.5%,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59人,占总数的29.5%;总的来说,性别不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也有所差别,性别是影响电话短信比例的一个因素。性别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比例呈弱相关,用性别来预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可以消减23.0%的误差。

4、大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用手机有一点是的有134人,占总数的67.0%;其中,认为用手机占用较多时间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5%,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同学有97人,占总数的48.5%,而认为用手机没有占用自己较多时间的同学有62人,占总数的31.0%,不确定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同学的仅有4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说,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的同学超过一半。

小结:由以上各统计可知,手机是大学生联系他人的基本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的使用方便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的联络、交流与沟通。

5、没了手机联系是否就觉得和朋友距离远了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没有手机是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的同学有132人,占总数的66.0%;其中,感觉很明显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感觉不明显的有88人,占总数的44.0%,认为不是,还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0%;总体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没了手机就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

6、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与对书信联系的看法分析

日常中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的有45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66.2%,超过一半之多;日常中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占到一半的同学中也有14人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41.2%,接近一半;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不屑于写信打电话聊QQ更方便和认为写信落后没兴趣的共有21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6.8%,超过了一半;日常生活中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有34人不屑于写信,认为打电话聊QQ更方便,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5.7%,有24人认为写信太落后了没兴趣,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39.3%,两者共有58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95.0%,几乎是占了绝大部分;在200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用书信更能体现友情的珍贵,同时能够避免口头表达的不便的仅有26人,占总数的13.0%,认为依事而定的、不屑于写信,打电话更方便和太落后没兴趣的有174人,占总数的87.0%;其中认为依事而定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不屑于写信的有55人,占总数的27.5%,认为太落后,因而没有兴趣的有47人,占总数的23.5%;

7、选择部分手机功能的原因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的同学有153人,占总数的76.5%;其中为了追求时尚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为了方便实用而选择的有81人,占总数的40.5%,其中为了跟风的有31人,占总数的15.5%,在这些同学中其他的有47人,占总数的8.0%;总的来说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占一多半,其中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跟风的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小。

8、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看法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状态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175人,占总数的87.5%;其中,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44.5%,持无所谓的有44人,占总人数的22.0%,认为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0%,而认为讲课枯燥无味和玩手机已成习惯的有25人,占总数的12.5%;总体而言,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大多数的人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态度。

9、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中认为手机辐射危害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39.0%,认为只要自己注意睡觉时关机即可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两者共有150人,占总人数的75.0%,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和大家都在用的没什么可怕的有50人,各占25人,各占总数的12.5%;总体来说,前两个选择占了大部分。

10、平常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有103人,占总数的51.5%,1小时以下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3小时以上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5%;总体来说,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同学占了一半。

11、使用最多的手机文化与上课玩手机的分析

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上QQ、飞信的有45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45%,接近一半之多,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同学有24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24%,发短信的有16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16%,而下载音乐游戏、看小说报纸、手机视频、学习和其他的总共有15人,仅占这部分总数的15%,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大部分在上QQ、飞信,浏览新闻发短信,占总数的85%;在有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有25人在上QQ和飞信,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39.1%,在其后的是小说报纸,有9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有8人,发短信的和音乐游戏及手机视频的各是6人;在很少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玩QQ飞信的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上课有时和经常玩手机的有164人,占总人数的82.0%;其中,经常玩手机的有100人,占总数的50.0%,有时玩手机的有64人,占总数的32.0%,很少玩手机的只有36 人,占总人数的18.0%;而在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不论是经常、有时、还是很少的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上QQ、飞信,有82人,占总体的41%,其次是浏览网页、搜索引擎,有38人,占总数的19%,然后是发短信,有24人,占总数的12%,三者加在一起有144人,占总数的72%。

12、是否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经常或有时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156人,占总数的78.0%;其中经常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71人,占总数的35.5%,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85人,占总数的42.5%,很少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总体来说,经常或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男女生4栋宿舍楼里200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原因如下:

(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认为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了手机感觉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难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认知理论中,这种现象叫做感情关系,即大学生与手机产生了感情关系。

(2)手机文化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朋友联系,还可以通过上QQ、飞信等多种渠道。因此,书信渐渐淡出大学生联系他人所使用的工具范围。在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中,手机文化取代书信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累积过程中,灌注到大学生持久潜在的倾向手机文化的系统中。

(3)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手机文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普遍使用,使个体为了其社会身份认同,而把群体的手机文化内化,进而产生归属感。所以大学生用手机文化的一些功能,除了觉得方便实用外,还为了追求时尚、跟风,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4)手机文化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主流认识形态的认同感的削弱。上课、开会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应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5)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手机文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可手机辐射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可由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人知道其危害仍选择轻视甚至忽视。

(6)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手机上网的时间渐渐增多。

(7)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普遍,经常和有时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

(8)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其生活方式。

(9)手机文化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关注新闻,搜索想要自己知道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优势

由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只在母校发放问卷即可,省时省力。

3、研究的劣势

由于调查的人力、物力受限,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少,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有限。

由于自身的主观因素,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4、对大学生和高校的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要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手机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手机文化的判断能力,有利的坚持,有害的尽量避免。

第三,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既能获得知识,又可以减少手机对视力的伤害。

【注 释】

[1] [美] 保罗・莱文森. 河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125.

[2][7] 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671-0916.

[3]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02-3321.

[4][9] 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6).

[5][11] 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05-5843.

[6] 张虎,于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672-6847.

[8]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0.1002-3321.

[10] 任瑞卿 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08-6285.

[12]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J].西北大学,2010.

[13]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74-6120.

[14] 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6.

[15]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16] 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50-65.

[17][1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2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2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

【参考文献】

[1] 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12).

[2] 冯晓萍. 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5.1672-2728.

[3] 朱勇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苏州科技学院,2010.1672-0695.

[4] 沈保林.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状与对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机;上网;课堂;学习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01-02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用户,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上网蔚然成风,在教育界却引发了一场“没收学生手机的行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首开先河试行新校规:上课前把学生手机收上来装进专门制定的手机袋中下课后再发给学生。西安博迪中学系主任带头下教室搜查没收学生手机。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了一股抵制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舆论,成为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以井冈山大学为例,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1份,问卷回收率为77%,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为91.3%。其中4.3%即9人从未使用过手机上网,因此本文以使用过手机上网的202位同学的问卷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

1.课堂手机上网的时长。调查显示,90%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在“平均一节课使用手机上网时长”的调查中,202名学生有所差异,大部分集中在6~10分钟,占33.5%;其次为11~15分钟,占25.3%。另外还有2.2%即4名同学一节课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为46~50分钟,也就是说几乎整节课都在手机上网。

2.课堂手机上网的目的。浏览新闻、即时聊天、玩微博是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最主要的三种方式,分别占总样本的71.1%、60%和47.9%。利用手机网络查资料、玩手机游戏、听音乐的比例占45.3%、37.4%和28.9%。由此可见,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娱乐和学习,以娱乐为主。网络查阅资料占有一定比例,说明课堂中仍有部分学生已意识到手机网络可用作学习的功能,而听音乐所占比例最小,是因为音乐容易引起老师注意干扰课堂不方便使用。

3.课堂手机上网的原因。在问及为什么课堂手机上网时,79.5%学生表示老师讲课内容枯燥无法激起自己的学习兴趣;48.9%认为老师授课方式呆板,缺乏互动。由此说明,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是否课堂手机上网有较大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跟风,看见周围同学上课玩手机自己也跟着玩。教室有免费Wi-Fi也是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的一个原因。

二、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1.实验设计。将新闻专业二年级56名学生(第一次接触课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相同的性别比例(男女为5/9)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4人。第一组为对照组,即学生与平时一样正常上课,课后进行测验;第二组为控制组1,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第三组为控制组2,课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第四组为控制组3,改变教学方式,由前三组的纯理论讲授改为理论讲授与体验教学(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一条最新的新浪新闻并进行在线评论)相结合。学生手机上网为因变量,课后测验成绩为自变量,选择《传播学》中的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为教学内容,设计三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画出传播模式图,作为课后测验试题,两个30分,一个40分共100分值。教师每组授课30分钟,学生做题15分钟。每一组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2.实验结论。成绩是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平均分是衡量学习成绩差异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实验发现,控制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对照组,其中控制组3的平均分最高,为69.3分,学习效果最好;其次为控制组1,为64.2分,控制组2的平均分较低,为58.1分,对照组的平均分最低,为55.5分,学习效果最差。由此可以得出结论:①大学生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效果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未手机上网(控制组1)的平均成绩高于未加任何干预的对照组,但与全部使用手机上网的控制组3相比,使用手机上网的平均成绩却高于未手机上网的平均成绩;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教师课中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均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③教师将手机上网融合到教学环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课前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教师课中提醒效果较差。

三、改进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1.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将手机上网融入教学环节。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容易分散注意力,无心听课影响学习,大部分大学生已认识到这种危害性,而上述调查也表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枯燥呆板是引发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打发时间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任课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方式,用更为活泼有趣的方式教学,如将手机上网融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进行学习,体验手机上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式教学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反而能促进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这已在上述实验中得到证实。焦点小组访谈时学生一致表示期待在课堂中得到更多样化的媒介体验,建议教师在视频案例、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业务操作、新闻评论课等情境中使用手机上网体验学习。

2.创新课堂管理方法,敦促提醒学生上课不要玩手机。当前许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特别是大课堂教学时,常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忽视课堂管理,学生不听课低头玩手机常被教师所忽略,长此以往自然影响学习成绩。如果高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能够提高认识,创新课堂管理方法,上课时有意识地敦促提醒学生,或教学管理者以课堂管理规范的形式规定任课老师有课中提醒学生不要玩手机的职责。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反感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善意提醒,认为课堂玩手机是对教师上课的一种干扰并表示教师提醒后会及时收起手机。

3.转“堵”为“疏”,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尽管实验研究已证实禁止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但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学生对老师要求他们课前上交手机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学生长期带着抵触情绪上课未必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如果能将没收手机、禁带手机这种“堵”的手段转变为对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上网认识的“疏”的策略,通过主题班会或媒介相关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上网不仅可用于娱乐,还可以在课堂学习中用于查单词、拍课件、查阅老师提到但自己不懂的专业知识、巩固知识和拓宽知识面、回答老师提问进行课堂互动等,并指出课堂手机上网影响学习的危害性。让学生养成自觉、建设性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堵”只是一时的短期的效果,而“疏”却能带来更加持久的效果。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手机新闻客户端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广泛使用。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现状和媒介接触习惯,利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使用意图与行为假设模型,以及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对于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上海大学生的使用意图最重视易用性,且意图影响使用时长;使用态度积极,态度与使用意图呈正相关关系;使用行为则以时间长短、频率低、互动少为其特点。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这些使用特点,新闻客户端需要加强内容建设,发力深度报道;净化评论互动环境,建立评论互动奖励机制,设置专门的辩论版块,给予用户更多话语权;加强精准推送、流量节约设计与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6-0014-09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网民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比达(BigDataResearch)移动用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在智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6202%,用户规模达538亿。主流手机新闻客户端如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000万〔1〕。

同年5月,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了《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2〕。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超过两个小时,12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超过8小时。

作为我国最活跃的互联网媒体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群体,大学生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选择倾向、价值倾向和消费倾向,都将影响手机新闻客户端现在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对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与互动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发现大学生区别于普通受众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特征,并揭示这些特征的成因,以期对新闻客户端的未来发展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一、研究理论与模型、方法与假设(一)研究理论与模型简述

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著名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理论,该理论将研究关注的焦点从传播者的目标转向接收者的目标。研究视角从“效果研究”转向了“使用研究”,受众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其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和动机,为使这项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6期刘林沙大学生微媒体使用与互动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为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早期的研究归纳了“使用”和“满足”的基本类型。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卓格通过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的研究,将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的需求总结为:(1)竞争心理需求;(2)获得新知的需求;(3)自我评价的需求〔4〕。1949年贝雷尔森在《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的研究论文中认为,报纸的六种利用形态包括:(1)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工具;(3)休憩的手段;(4)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5)社交的手段;(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麦奎尔通过对电视节目的调查,集合了多种节目类型,并在受众样本抽选、数据分析上更为严格,最终得出共通的四种需求,即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和精神需求〔3〕。

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个人属性对于使用行为与满足态度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如图1所示,该理论阐述了受众需求根源及其被设定的方式,指出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受到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受众的内在原因,包括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二是受众所受的外在影响,如社会环境、生存条件等因素。受众需求的内外因素相结合,解释了人类的媒介接触、期待以及媒介的使用等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图1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5〕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在1973年将大众传播媒介的需求分为五大类:认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压力的需要〔6〕。这五大类需求也为问卷变量的设置提供了支持和方向,成为本研究中“使用意图”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过后的结果有两种,分别是需求得到了满足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得到满足的,则满意度较高;没有得到满足的,满意度较低。使用满意度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行为,即选择继续使用或停止使用。人们会根据满意度修正自己的意愿,即影响后续的使用意愿。使用满意度与意愿都归结为本研究中“使用态度”变量。

2.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美国学者戴维斯(Fred D.Davis)1989年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情况时,为了论证、解释和预测影响人们接受、使用计算机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而提出的一个模型(见图2)。这一模型认为,外部变量影响感知,感知中的两个因素分别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点综合起来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使用态度,使用态度进而影响到使用的行为意愿,最终决定了实际的使用行为〔7〕。

图2技术接受模型(TAM)由图2模型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这两个认知因素是影响用户决定使用某一特定系统或技术的态度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感知有用性指的是在使用某一新的特定的系统或者技术的时候,用户主观上认为工作绩效和信息获取程度都得到了提升;感知易用性指的是在使用这一系统和技术的时候,用户在主观上认为是好操作的、容易的。除此以外,加入了外部变量,就可了解如个人差异等因素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在大学生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意图中感知易用性最为突出,意图同时也影响使用时长

(1)易用是选择使用新闻客户端的首要目的,但其社交功能仍有待提升。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选项的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感知易用性的使用意图最为明显(均值为391,总分为5分,见表1),其次是情感需求(均值为369分,见表2)、信息获取(均值为36775分,见表3),而社会交往(均值为327分,见表4)和感知有用性(均值为2922分,见表5)的使用意图较小。表1感知易用性描述统计量(N=748)

感知易用性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下载手机新闻客户端是容易的3.920.955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是很容易的3.900.876均值3.91表2情感需求描述统计量(N=748)

情感需求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的闲暇时间带来欢乐3.700.885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帮我打发空闲时间3.780.927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帮助我转移注意力、舒缓压力3.590.932均值3.69表3信息获取描述统计量(N=748)

信息获取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搜索我需要的新闻是容易的3.510.919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3.780.892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及时的资讯3.850.871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为我提供有价值的资讯3.570.922均值3.6775大学生较少使用新闻客户端进行社会交互。其中,参与评论均值最低,仅为302(见表4)。在感知有用性方面,使用新闻客户端对于大学生结识朋友、拓展社交圈的用处也较低,均值仅为2922(见表5)。表4社会交往描述统计量(N=748)

社会交往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我愿意参与到手机新闻客户端资讯的评论3.021.080我愿意转发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资讯到其他社交平台3.260.958我愿意收藏手机新闻客户端的资讯3.280.958均值3.19表5感知有用性描述统计量(N=748)

感知有用性问题项平均数标准偏差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让我成为意见领袖2.810.941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可以结识更多朋友,拓展人际范围2.781.066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提高我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2.991.070手机新闻客户端使我和朋友的交流沟通更加紧密3.071.037手机新闻客户端能够扩大我的社交圈2.961.096均值2.922结合大学生访谈调查的结果研究发现,大学生用户较少评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一方面,由于手机新闻客户端庞大的用户数量,大学生用户发现自己的观点往往“已经被抒发”,因此不会再次评论,点赞或差评成了主要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大学生用户既会担心观点不一致造成冲突,引发网络舆论暴力,也担心观点不一致造成社会孤立,因而保持沉默。

在社会交往与互动方面,大学生更习惯利用微信与微博对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与互动。其原因在于微信、微博提供了相对封闭与熟悉的网络社交环境,大学生更愿意在这种环境中畅所欲言,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社交环境则显得开放和陌生。

(2)使用意图影响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使用行为包括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本研究通过对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见表6),使用意图中的五个维度对使用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关系(当显著性双尾检验值大于001或005,person相关性系数为正值时),即使用意图越强烈,新闻客户端使用时长越长。但是使用意图与使用频率和互动频率却呈负向相关关系(当显著性双尾检验值大于001或005,person相关性系数为负值时),即使用意图越强烈,新闻客户端使用频率越小,参与互动越少。表6使用意图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意图是用户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过程中,需求得到满足的变量,当使用意图强烈且得到满足的时候,使用时长会增加,这与假设是一致的。

使用意图之所以与使用频率呈负相关,是因为手机新闻客户端短时间内(通常以天为单位)内容更新有限。用户在单位时间(如一天)内多次使用新闻客户端,往往只能看到相同内容。于是,用户使用频率会倾向于与客户端更新频率一致,新闻客户端在使用上更接近为用户的每日新闻概览。如果用户对某一新闻信息的需求意愿强烈,单一新闻客户端的固定信源不能满足需求,用户往往是首选大型的门户网站、搜索网站,通过其广泛地搜索获取多种新闻信息,新闻客户端的使用频率会因此降低。

使用意图与互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则是因为新闻客户端互动功能简单,监控严格,用户的个体意见很难受到重视和回应。用户越是使用意图需求强烈,特别是评论意见强烈时,越是倾向于通过微信、论坛等互动及时的渠道迅速得以表达并获取回应。

2.大学生新闻客户端的使用态度积极,与使用意图和时长呈正相关关系

(1)使用态度较积极,但忠诚度低。本文调查了上海大学生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的使用态度,并将使用态度划分为好感忠诚度、消费态度两个维度。通过描述分析可以看出,好感与忠诚度的均值高于消费态度,其均值分别为362分和341分(见表7和表8)。整体而言,使用态度比较正向。表7好感与忠诚度描述统计量(N=748)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评模式,累加式考核,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就业和考研的核心课程,理解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培养网络相应应用技能对本专业学生极为重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中的热门课题,该课程涉及的方法、理论和技术均来源于通信电子、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同时,随着网络的迅猛普及和应用的层出不穷,有关网络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等日新月异,这些都需要在该项课程有限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给教学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困难[1]。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良好的网络思维和熟练的技术能力,进而成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对计算机专业教师是一个挑战。

1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成旧、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由于网络理论教材的滞后性,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施教,往往导致教学内容成旧,使得教授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学方法枯燥,教学手段不够新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兴趣驱动下的自我学习来实现,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解惑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3)教学评价单一,考核指标不够全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往往采用“一考定高下”的方式,而且考核的重点也只是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的理解,偏重理论部分,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2 考评模式的改革

考评模式是教学评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部分,考评模式可以直接影响教学的全过程[3],考评模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在计算机网络的考评模式改革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其科学性:

1)增强评价指标全面性、覆盖教学全过程。评价指标要能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考核范畴,这样,学生才能坚持做好平时的每个学习环节,才能摆脱应付考试和考前突击现象,鼓励那些平时表好、作业表现佳、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学生,使其不必太担心期末考试,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全过程都通过有效的手段记录下来并形成考核标准,通过加权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给予高权重,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使得课程考核与学生学习规律相适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客观严谨的学习态度。

2)增强考核手段的多样性、强调教师引导作用。除了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平时考核外,还可以通过研究报告、大作业、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等手段,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加以利用。这些课外作业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计算机网络这样具有很强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课程来说,适当的课外作业很有必要。课外作业可以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如课后习题等,也可以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如布置实际的任务、解决具体问题、对某个课题或技术的研究等。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的完成文献的查阅、知识的归纳和综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合作,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学科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

3)增强考试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开放题分值。期末考试作为对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一直被证明是最公平、最有效的考核手段。在采用统一试题的公开性考试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回答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出其对所考察知识的理解,也反映出教学的效果和成果。在保证一定客观题、具有标准答案的基础题之外,可以适当增加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并综合分析的开放性试题,这些试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题型往往更容易考察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目标。

3 具体作法

在具体的考评模式改革中,我们试用以下评价标准来实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成绩: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20%+课程论文*30%+期末考试*50%。

1)平时成绩采用累加式考核。累加式考核就是将教学的全过程都纳入考核的范围,考核指标包括出勤率、课堂的投入程度、回答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的表现等等,根据教学各个环节给出的记录,并通过权重调节这些环节之间的轻重关系,引导学生在平时做好每一个能做好的环节。累加式考核主要着眼于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与考核结果直接对应起来,使得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重要概念外,大量增加了互动环节的设计,比如设计问题、论题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和辩论,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投入程度和思考能力,记录其表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的平时成绩就从其每一次完成回答、辩论和作业等中得以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2)课程论文(大作业)。课程论文是对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综合和应用,在课程开始阶段,布置课程论文任务,本学期的大作业题目是:“大智移云”相关技术综述。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查找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同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辅导,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综述,并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研究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撰写论文。学生在完成课程论文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文献、提出当前研究现状和不足、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手段以及发展趋势等,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3)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课程结束后的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试卷难度适中,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认真复习、理解所学内容才能从容通过考试,给学生适当的压力是鞭策学生自觉学习的必要手段,考试的内容适当增加了主观题、综合题和开放性题目的分数,使得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侧重于理解基础知识和理论,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想象力 朗读水平 资源库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能情趣,提高能力。应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场革命,它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多方面给我们空前的冲击。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现几年来,对中国教育改革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定位不准,使用不当,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求实效、只玩花样,只求形式、不重内容等问题。因此,激起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很多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多媒体教学好处多多,符合新课改精神,应该大力提倡;另一种意见认为:多媒体教学误区多多,纯粹是赶时髦,舍本逐末如此等等。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已,最主要的是使用者如何运用它,如何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合理地使用多媒体。

一、如何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在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争论中,关于高投入与低产出的争论是比较集中的。有的人认为: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传统的备课,有参考书、备课本、笔就够了,而多媒体教学则需用微机。多媒体教学要求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精神,而且要结合微机的特点来编制电子教案。不仅输入文字还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电影画面;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而且还要通过微机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所以必须熟悉微机、掌握微机的各项功能,因此花费的时间长,精力大,效果还不好。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教学管理不当造成的,并不是多媒体教学的错。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一是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创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在不同班级使用多次,还可以上传到网上,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交流,我们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好的素材、好的课件。这样看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耗费时间长、精力大,而是节省了时间,课件做成之后,可以多次使用,大范围交流,也产生了相当大的效益。如我校一年级讲授《荷塘月色》一课时,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精心钻研教材教法,齐心协力收集素材,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事实证明,教学效果很好。二是要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将教师们好的教案、课件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存放,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使用,这样就优化了教育资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多媒体教学的效益,让这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且网上的一些语文教学网站也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学语文网中网等,都是影响力大,资源丰富的好网站。我们可以从上面下载很多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或者再创作,就更省时省力了。

二、如何处理好视听材料与朗读训练的关系

在争论中,关于引用视听材料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争论也是比较集中的。有的人说,语文课上教师使用视听材料,会挤占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朗读时间会减少,会降低学生的朗读水平。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反映的问题是教师的意识问题,与是否引用视听材料没有多大关系。引用视听材料不会降低学生的朗读水平,反而可以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美读课文的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学强调朗读感悟,强调教师的范读,但是教师的朗读水平也有差距,如果朗读水平高的教师,在课堂上自己范读就可以了,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不高,那怎么办呢?我想运用视听材料将名家的朗读录音播放出来,让学生模仿,跟读,不是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吗?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加上专业人士的朗读,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更有助于他们领悟课文的内容。如上《再别康桥》时,可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片段导入课文,之后再加上康桥的图片和专家的朗诵,这样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事实证明,使用视听材料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欣赏到更多的名家朗读,学到更多的朗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素养。现代高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共享方式,我们要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如何处理好引用图像资料与培养想象能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