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理论知识

创业理论知识

创业理论知识

创业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利益相关者;经济增加值

一、引言

收益分配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将一定的分配对象在有关受益者之间分配。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收入或薪息税前利润的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净利或经济增加值(EVA)的分配。众所周知,分配方式、分配格局和分配机制等牵动企业各方面(即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分配是否合理,能够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发展状况和企业价值。如果分配政策不合理,容易导致人力资源所有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不利于对财务资本所有者对企业投资积极性的保护,产生非合作博弈,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如果分配政策合理,就能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导致合作博弈,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二、知识型企业的主要特征

知识型企业是指: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进行知识管理、重视创新和学习的企业;以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发展战略以及知识运营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的企业;以高科技和现代服务、咨询业等知识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企业。知识型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企业的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

据学者统计,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的比率由原来的1∶1攀升至5∶1,这意味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有形资产的5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比上升表明知识资本的价值和企业的潜在收益并不直接取决于企业的有形资产。

(二)知识密集并且是主要驱动力

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密集有两个表现:第一是企业的知识员工比例高,经常高达70%以上;第二是产品的知识含量高,因此,知识型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主要靠知识创新来驱动。

(三)公共控制的组织

由于知识的专有性和通用性,知识型企业的投资人发现知识员工的讨价还价能力是如此之强大,不得不将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让给雇员,以防止他们从企业中流失。因此,在知识型企业中,除所有者具有控制权外,其他员工对企业也有一定的控制权,是一种公共控制组织。

(四)员工不但拥有生产资料而且拥有生产工具

在纯粹的知识型企业中,生产所用的“原料”是知识,产出也是知识,并且生产的主要工具是员工的大脑,员工利用自己的大脑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加工组合而产生新的知识,故知识型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很少,几乎不用依靠金融资本就可以满足顾客全部需求。因此,在知识型企业中,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相比,属于次要因素,拥有知识的员工才是它们最重要的资源。

三、传统收益分配理论的不适应性

(一)狭义分配的受益者局限于传统股东,而将人力资源这种“活资产”的所有者置之度外

众所周知,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以及人力资源所有者也承担了巨大风险,如果将人力资源投资者置于剩余收益分享之外,势必严重削弱这种“活资产”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狭义分配的对象是净利

如前所述,在知识型企业,狭义收益分配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投资者和传统股东,其分配对象应为经济增加值而不能限于净利。

(三)对人力资源投资者进行广义分配的形式或方式主要是货币给付

在知识经济下,对人力资源投资者分配方式应该多元化,如货币给付,股票期权等。目前的分配方式不利于调动人力资源投资者的积极性及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分配的主要依据是传统股东向企业投入财务资本量的大小

在知识型企业,分配的依据应该以资本对企业产出贡献大小为主,包括传统股东与人力资本股东对企业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加值的分享比例的确定,各种人力资本股东参与剩余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等。现行的分配依据存在“平均主义”思想,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人力资本股东的积极性,制约了企业价值的提高。

四、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本文将收益分配分为广义收益分配和狭义收益分配。所以,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理论创新包括广义收益分配理论创新和狭义收益分配理论创新。

(一)广义收益分配理论

1.收益分配的直接参与者

总的来说,广义分配的受益者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传统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源投资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政府、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等。

2.分配的对象

分配对象受制于分配的直接参与者,两者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如果直接参与者包括传统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源投资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政府,分配对象是薪息税前利润;如果直接参与者包括传统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源投资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政府、客户和供应商,与之相对应的分配对象应为收入。笔者认为,由于当前价值链会计和价值链管理在知识型企业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广义分配对象主要是薪息税前利润。

3.人力资源投资者参与分配的形式或方式

当人力资源投资者以企业债权人身份参与薪息税前利润分配时,以货币形式(工资)以及股份支付(也是企业给付经营者及普通员工工资的一种形式)等为主;当他们以人力资本股东身份参与狭义分配时,利用货币或股票期权等给付方式让他们分享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4.分配的主要依据

分配的主要依据包括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贡献大小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债权人(包括传统债权人、以及以债权人身份出现的人力资产债权人)参与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按其投入资本分配;传统股东与人力资本股东对狭义剩余收益总分配比例按其对狭义剩余收益贡献大小并通过谈判确定;传统股东之间对其共享狭义剩余收益总额的各自分配比例应按各人的投资大小确定;人力资本股东之间对其共享的狭义剩余收益总额各自应分配比例应根据各人对狭义剩余收益贡献大小并通过合作博弈确定。

5.分配顺序

按承担风险由小到大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支付给以债权人身份出现的人力资源投资者的工资及传统债权人的利息;第二步,依法向政府纳税;第三步,支付给传统股东相当于其机会成本的股利(投资额×传统权益成本,此处为按资分配);第四步,狭义分配,即将EVA(经济增加值)按比例在传统股东与人力资本股东之间分配。若公司EVA为零,则无第四步分配;若公司EVA小于零,那么传统股东的机会成本也无法全额补偿。按这种顺序分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基本前提是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增加值或能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价值。

(二)狭义收益分配理论

1.分配的受益者

在知识型企业,它的特点要求必须实行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在“共同治理”模式下,是否所有利益相关者均有权参与狭义剩余收益分配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剩余风险承担,剩余收益分享即索偿权,对剩余收益贡献大小,剩余控制权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谁承担了剩余风险,谁对剩余收益作出了贡献,谁就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谁承担的剩余风险和谁对剩余收益贡献大,谁就拥有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如果从前者来看,我认为至少传统股东、人力资本股东、传统债权人、政府都或多或少承担了企业剩余风险和对剩余收益作出了贡献,都应成为企业剩余控制权的持有者及剩余收益索偿者。但若从后者来看,传统股东、人力资本股东承担的企业剩余风险和对剩余收益作的贡献最大,只有他们才拥有最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偿权。所以,企业剩余收益理所当然应由传统股东与人力资本股东共享。

2.分配的对象

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狭义收益分配(剩余收益分配)的前提是企业是否创造了超额利润(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以上的那一部分利润),这种提法很有道理。但我认为用经济增加值(EVA)较好,主要理由有三:其一,EVA已经是经济学和会计界已经熟悉和认可的概念,它是企业创造的超过传统股东、传统债权人、人力资产债权人机会成本以上的那一部分利润(也可表达为净利扣除传统股东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二,在信息对称及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股东的机会成本其实应为行业平均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超额利润就等于EVA;其三,同一行业中的各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可能存在差异,甚至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并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特别是经营者可以控制的,用行业平均收益率来计算的超额利润可能会有失偏颇,对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公平,致使达不到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效果。难道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一定相同吗?达不到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力资本一定无经济价值吗?

EVA作为传统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超额价值,它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以EVA作为两类资本所有者分配企业收益的对象,体现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剩余收益拥有索偿权,是对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地位同等的一种认可,便于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评价和激励。

3.分配依据

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传统股东与人力资本股东参与经济增加值的分配比例主要取决于两类资本对EVA的贡献大小,即人力资本分配比例=人力资本贡献率,财务资本分配比例=财务资本贡献率。所以,R=EVA*H,式中:R为人力资本分享企业EVA的份额;H为人力资本贡献率,其中H的计算为:假设企业的EVA与人力资本的投入、财务资本的投入符合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Y=F(L,K)=A(t)×La×Kb其中:Y为企业的EVA,La为人力资本投入;Kb为财务资本投入;A(t)为技术水平参数。基于此公式,分别对L和K其求偏导,就能够分别获得它们各自对企业EVA的贡献率,这样就可以将EVA在人力资本股东和传统股东之间进行有效分割。

在进行上述分配的基础上,传统股东应将他们分享的EVA总额按投资大小在各股东之间再次分配;人力资本股东分配总额则根据各自贡献大小或各自人力资本账户余额(已建立健全较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的企业)大小在各人力资本股东之间分配。

4.人力资本股东参与企业狭义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

上述讨论了如何确定人力资本股东在企业剩余收益中应分享的具体份额。但是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这些额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分配到他们手中。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可选方式主要有持股、股票期权、利润分享计划等。

在知识型企业中,成长性一般的企业,可以选择推行以“持股”为主的激励制度。虽然“年薪制”可以提高激励的强度,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者基薪逐渐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相应上升,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相对下降。这就意味着,这种制度安排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双方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中:企业所有者有撤销契约的倾向,而企业经营者也相应地可能有“短期化”的倾向。为避免这一情况,双方有两种选择:第一,签订长期合同并确保合同的严肃性;第二,改变激励方式为持股激励。实践证明,很多企业选择了后者。

而在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中,可以推行股票期权的方式。这类企业拥有高成长性,采用这种方式,依据的是“要素生产性贡献决定要素收入”的原则。在股票期权方式下,企业支付给经营者的仅仅是一种权力――期权,是不确定的预期收入,并且这种收入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公司始终没有现金流出,且当获受人以现金行权时,公司的资金反而会增加。因此,对所有者而言,这种激励制度是低成本的。但是期权制度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企业。如果企业的成长性较低,企业股票的价格就较为平稳,股票期权产生的预期收入就极为有限,相应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强度就会较低。因此,股票期权不适用于低成长性的企业。所以,在国外,股票期权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电子、通信、网络等高成长性的知识型企业。

所以,不同的知识型企业,对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的剩余收益分配,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结语

传统的收益分配理论认为:财务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最大而且股东承担最大的风险,所以,唯有股东拥有企业的剩余收益索取权。但是目前,一大批知识型企业的出现,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类企业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以财务资本为主的传统企业完全不同,也必然对传统的以股东理论为出发点的企业收益理论提出了重要挑战,传统收益分配理论出现了种种不适应性,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理论必须创新。本文认为这种创新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广义收益分配和狭义收益分配。广义收益分配创新包括收益分配的直接参与者、分配对象、人力资源投资者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分配依据和分配顺序等方面;狭义收益分配创新包括狭义收益分配的受益者、分配对象、分配依据和人力资本股东参与企业狭义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等方面。具体来说,广义收益分配的直接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源投资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和政府等;广义收益分配的对象为薪息税前利润;人力资源投资者不但可以获得固定工资,还应分享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主要依据包括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贡献大小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等。狭义收益分配的受益者包括传统股东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的主要依据是传统股东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贡献大小;分配对象是EVA。

参考文献

[1]周首华等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1-46.

[2]李心合著.利益相关者财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09-224.

[3]李世聪等.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12.

[4]李玲.论人力资本股权化及会计影响[J].会计研究,2003,10.

创业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近20年来,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大都市已呈现高度集群化发展的迹象。纽约、东京、伦敦等众多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早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心…。而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在创意产业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根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最近对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日益明显的集聚发展现象。截至2006年底,上海经过政府的四次授牌已建成7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所以创意产业这种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城市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规划、培育的首要战略目标。

创意产业概念最初由英国提出来,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指出,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的动力,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此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也纷纷引用并拓展创意产业的外延。从根本意义上看,创意产业不仅仅停留于头脑知识的开发,而主要是一个产业化概念。而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对形成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有很强的优势。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度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信息交流、人才汇聚和创意的激发。因此,创意产业集群化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性。查理和伦得尔(Charles,Landry,2002)认为从产业联系角度而言,受扶持的艺术产业(subsidized arts)与创意商业组织(communereial creative sector)由于产业互补而在空间上以集群的形式互相啮合;从整个创意产业体系而言,需要创意产业集群、创意阶级和创意社区这三者在一定场所上的融合,在相互之间通过复杂的关联产生影响(厉无畏,2006)。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阐述和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实用价值上。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现象形成过程的解释缺乏深入的理论支持,对于现今人们较为关注的创意产业地理集聚这一现象缺乏系统的因素分析。由于创意行为通常依据的是隐性的知识,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和才干,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知识的分工和协调理论对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二、知识的分T和协调理论概述

哈耶克(Hayek,2002)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的“劳动分工”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工”的观点,认为经济学面临的不再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猜想,而是“知识的分工与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斯密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分工中的人们的经济活动,以达到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哈耶克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知识分工中知识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以达到人类知识整体的有效运用。在哈耶克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分工理论进行了研究。

哈耶克提出的知识分工问题可分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知识分工单元对自身掌握的片断知识的利用和发展,二是对互补的分工知识的协调问题,由于知识的互补性,知识分工单元要实现对其他单元片断知识的有效利用必然面对协调问题。哈耶克认为,劳动的分工本质上是知识的分工。知识分工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劳动分工的经济性表现在由于分工使某一生产操作达到了未分工时所不能达到的最适生产规模,最适生产规模则意味着单位生产费用最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Murphy,1992)认为劳动分工产生的专业化收益来源于知识分工所带来的知识积累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促成企业知识分工的原因本质上是达到其单位成本和积累效率的经济性。同时,知识的分工和协调体制对企业组织有着重要影响,德姆赛茨(Demsetz,1988)认为知识成本的节约,决定着企业边界。

知识的分工程度既受到了知识自身结构的限制,也受到了合作、协调成本的限制,是有限度的分工。个体所面临的机会集合,是个体所拥有知识的函数。决策者在两个方面具有有限知识。首先,在某一时空上,知识是既定的,技术可能性表明了当前人类关于自然法则的有限知识。其次,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由于生理的局限性造成知识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客观上造成了知识分工,但是任何经济和社会活动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共同发挥作用,任何知识片段的残缺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社会只有将因专业化分工而被不同个体掌握的知识片段组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在知识分工体系中,知识分工单元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在一起,存在着“知识各个局部之间通常存在着互相解释或互为强化的关系”的知识互补性原则,表现为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正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这就要求组织能够促成内部知识分工单元之间的协调,以及利用其他组织所掌握的知识片断,使之与自身的经济活动协调一致。正像达文波特(Domnpod,2004)提出的知识市场概念,知识是以类似于其他产品市场一样存在分工,存在买方、卖方,知识市场存在交易问题就有成本问题,尤其当参与知识分工的个人和组织众多时,知识分工单元的协调会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两种典型的资源配置经济制度结构,对于知识资源的配置具有不同特征,在市场组织中是由价格机制引导知识的分工和协调;在企业组织中,对知识的分工和协调是通过权威指导的形式实现的。

三、知识分工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是基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的产物,是为了获取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和由知识分工产生的递增报酬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内在的动力机制是由知识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报酬递增。

首先,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增强知识的聚合效应,从而可提高集体的创新能力。一定意义上来说,知识资源的互补是个体、企业及相关机构采取合作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人类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补性”的而非“互替性”的,即一个单个个体在把知识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加总必定小于把知识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种基于知识分工的互补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互补性,即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的知识基础而言,尚未获得的知识与已经获得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二是空间上的互补性,即对不同个体或群体来说,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通过相互交往而获得互补性。从哲学意义上讲,有互补才会有交叉,有交叉才会有吸收,从而产生创新。因此,对合作各方来说,以知识资源的互补性为基础的合作,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其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知识的聚合,个体、企业及各相关机构可以对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从而使其汇合成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的知识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基础上,创意产业参

与者的知识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提高知识的规模收益。在创意产业相关主体的合作关系中,由于网络知识的形成主要是以合作各方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并不需要参与各方有较多的知识资源的再投入,而只是对原有知识资源及相关能力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因此,集群式网络内部基于知识互补的合作,对创意产业的参与各方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收益。彼此间较高的知识资源的相互依赖,很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而且,通过相互合作,网络的参与者可以得到知识优势延伸和增强的机会,从而使个体、企业的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增强。从本质上来说,知识聚合是创意产业集群化的一种知识资源的优势互补,知识的聚合使参与者形成了解决新问题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种报酬递增机制。

其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相同实践与实践网络中的知识共享。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集结了大量的从事相同爱好及业务的个体、企业或机构,具有相同实践的人们地理上的接近还导致了知识在另一种网络中流动。布朗和杜吉德(Brown,John Seely&Paul Duguid,1991)发现,在硅谷随处可见一种类似于职业群体的“实践网络”。这种网络是由那些从事同样或者十分相似的工作的人们,通过行会或其他形式的职业协会或者非正式的群体而联系起来的。实践网络中的人们虽然并不都是在为同一家企业或雇主工作,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实践活动,经常遇到相同或相类似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共享着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艺,新的创意就在这种情形下按照较小阻力的途径传播。这种区域内横向的知识流动比起一体化企业内部纵向的知识流动更为容易。因为知识的流动需要相同实践作基础,垂直一体化企业内部是按照分工而组织起来的,各部门的实践活动不同,面临的技术难题各不相同,要使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必须花费很大的气力。相比之下,知识在具有相同实践的同行之间流动,速度和效率更高。此外,知识交流也很容易发生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在硅谷,这种网络常常是很稠密的。比如乘车时天天见面,或者曾是同学、同事,或者同是某一俱乐部成员,现在是近邻。“产业簇群所具有的紧密度保障了距离的邻近性和这样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加速着知识在不同的机构之间顺畅地流动。

再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提供了知识创新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那些对个体、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外部知识资源在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企业往往置身于区际的甚至国际的知识共享网络中。而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而言,这些知识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个体、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知识场的存在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利用的丰富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据为己有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的高效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点。所谓地理接近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受体靠近知识源而便利了知识的获得,社会认同效应则是指受体和知识源由于共享相似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而促进知识传递。事物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场所发生作用,知识创造也不例外。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2001)定义了一个“巴”的概念。“巴”是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巴既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饭桌以及其他商务场所,也指虚拟的空间如电话、电子邮件等,还包括精神空间如共享的经验、观念和理想等。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相互作用。个人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巴中,就能够被共享、更新和增强。

野中郁次郎指出:与其说巴是一个容纳知识和容纳有知识的人的物理空间,不如说巴本身就是知识,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造巴的过程。国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特别注意鼓励这种员工之间的互动作用,除了聚餐、轮岗等制度外,甚至在建筑物的布局上,刻意留下一块公共的空间,便于不同部门员工相互沟通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使相距遥远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地理位置、距离的概念似乎失去了意义。然而从硅谷以及其它地区的情况来看,通信技术并未构成集群的离心因素。因为从个体、企业学习与创新的角度看,相关的个体、企业或机构群居一起,相互面对面交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之间借助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交流思想,然而各种媒介在解决信息歧义性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伦格尔(Lengel,2002)引入了一个“媒介富裕”的概念,富裕是指媒介具有的通过阐明歧义问题来改变人类理解的能力。富裕特性包括:(1)提供快速反馈的能力;(2)传播多种阐释的能力;(3)传达个人感官的能力;(4)运用自然语言的能力。依照这些特性,达夫特和伦格尔将几种媒介作了排序。面对面沟通被列为最富裕媒介,其余依次为电话、个人书面文本、正式书面文本等。一般地,口头载体要比书面媒介更富裕,电子邮件虽然克服了距离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覆盖性,但它仍然无法传递诸如暗示、个人感官体验的信息,在反馈的即时性方面,它弱于电话,更弱于面对面交流。从知识的类型上来看,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 edge)容易通过文件、通信手段传播,而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仅包含诀窍、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感官体验、感悟、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知识创造中的缄默知识的共享、缄默知识向明晰知识的转化,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迅速反馈和频繁互动建立起来的,必须依赖于富裕媒介的沟通交流方式。因而,面对面交流方式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仍然具有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通信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创意产业集群化促进知识分工深化与创新效率的提高

创意产业集群化是一个知识流动与碰撞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知识的激活、碰撞和整合而产生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是由创新主体之间以及与用户在交流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所推动的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创意产业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不同的知识源及相关知识的流动与碰撞、知识的整合与学习,不同属性的知识及其流动与扩散的方式会引致知识交流效果的重大差别,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特别是隐性知识,即难以用语言、文字和符号完整表述且难以通过物理的手段传播和复制的知识,它往往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创意产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关键要素的知识,其价值就在于流动。解决了知识的流动与配置问题也就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显性知识一般具有相对完全的流动性,所以,解决知识流动惰性的关键是解决由于默会性、专用性和文化根植性所造成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惰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

1 文化根植性所引致的集体学习优势

集群化的文化氛围首先表现为地域文化,即由宗教文化、习俗和语言系统等所构成的文化基。在这个文化基的基础上,集群成员的广泛分工与合作又使地域文化具有了经济内容,形成共同的产业文化。在共同的产业文化下,集群成员频繁地开展交流互动,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彼此的认同感,从而使非

正式交流经常发生,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提高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而且还能学习创造未来的新技术。

首先,文化氛围的共享为个体、企业间的互信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讲,个体、企业间的信任和行为协调是个体、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前提,而信任和协调是通过网络成员之间的重复交易和接触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这样,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共同的产业文化,不仅使个体、企业可以以非契约的方式开展交易,而且可以在一种相互信赖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技术共享,从而减低甚至解除了个体、企业对集体学习的顾虑,因而愿意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和承诺,愿意参与集体学习。

其次,共同的产业文化,提高了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从单个个体、企业来看,知识的流动和技术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个体、企业本身的学习能力,即学习的内在欲望、对外来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识别、内化和应用能力。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所塑造的个体、企业之间上述三个方面的相似性,促进了技术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在群内的交换与扩散。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企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大量的与该产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企业形成相似的管理风格和知识流的处理方式以及相似的技术学习的商业预期。这种共同文化所引致的相似性,使产业内企业都具有了较强的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使企业外的未编码化知识转化为企业内的编码化知识,从而使其融入企业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进而大大地提高了技术的学习效率。

最后,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人员流动频繁。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带有相似的痕迹。这样,人员在集群内流动将不会受到文化方面的制约。也就是说,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使人员在企业间流动时,调整和适应的成本较低。即较低的切换成本使作为知识流动尤其是意会知识流动主要方式的人员流动经常发生,极大地促进了群内企业集体学习的效率。

2 集群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优势

知识流动按照交流方式,主要有“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种。与正式的交流相比,非正式交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频繁的交流频率。二是宽松的交流氛围。使交流的双方可以准确地理解各自的思想,更主动地完成产生新观念所必需的信息综合过程。三是知识的传输范围与动力机制。即非正式交流则通过广阔的社会网络来传输,使知识呈水平方向流动。同时,非正式交流由于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而展开,因而比正式交流更具有持久力。四是知识传播速度的累加性。由于非正式交流是通过社会网络来传播知识的,因此,在各成员甚至专家的交流中,彼此需要的信息可迅速获得。在彼此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对所交流的信息双方能同时做出反应,文化的一致性又使彼此沟通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回应与解读过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通过群内的社会网络而进行的非正式交流还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功能,交流者从相关者那里获取的知识要比正式方式多得多。可见,集群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产业文化和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网络,深化了创意产业集群化创新网络的知识分工,有效地推动了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减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为成员自身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而拥有了外部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优势,形成一个集聚――学习――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的不断演化下去的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增强的动态创新网络。

五、结语与建议

创业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课程根式;教学模式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构成了现代高校教学的两项最基本的认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高职教学对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在确保传授知识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研究有利于知识选择和转化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现代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包括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其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并运用知识改善自我或组织的行为绩效。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ilcit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反思和陈述的知识,指那些经过编撰的能够以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其表示方式可以是书面、数字表达、列举、手册、报告等正式媒介;默会知识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的某个特定环境中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它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难以与他人共享。

现代知识管理,即对上述两种知识进行管理,其核心是两类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两类知识形成的下述四种转化模式。

(一)社会化: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

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共同分享各自经历、经验、决窍和心智模式并创造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传授的关键是经验的形成,没有个体之间经验的共享,一个人很难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默会知识。社会化产生的是一种“意会”的知识。

(二)外化:从默会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挖掘默会知识并把它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用语言或书面方式,对概念进行描述是外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情景性”特征即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问题和任务“情景”相联系,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任务的一种直觉综合的把握,因此,情景化教学等信息化模式,为默会知识的外化创建一个情景化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运用类比或假设,把歌会知识归纳为显性知识。外化产生的是概念化的知识。

(三)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化是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综合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综合进行分类、加工、综合或重组,重新构建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综合化产生的是系统化的知识。

(四)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默会知识

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默会知识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做而学习”的过程,个人经验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后,再内化为个人的默会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形成人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这时就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当这种成果为其他人分享时,默会知识也就社会化了,于是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内化产生的是操作化的知识。

上述四种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即知识的创新过程是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默会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如果我们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难发现:高职教学改革过程实质即是知识的创新过程:高职教学管理实质即是知识的管理;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学中取会知识的传授应占重要位置;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保证高职特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的良好教学环境。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以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为中心展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默会知识比重偏低

伴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高职的课程日标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使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多侧重于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上,勿庸致疑,这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高职的“职业性”有可能忽略高职教育内容中“针对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性、操作性、技艺性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更多的侧重于能反映高职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问题研究与实践。

如果从现代知识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要求来研究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既是其知识构成中经验和技艺性知识的比重较高,更接近于实践。

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从本质上反映高职的办学特色。实践表明,以往我们传统上单纯采用确定课程棋式或课时比例处理所谓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的作法,以及不加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

(二)传统、单一的高职课程模式不能体现高职知识习得的要求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结构体系。通常,其受教育思想、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影响最为直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可简单表述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加职业性,即职业集群型和阶梯分段型的综合模式。它即立足于职业集群又实施分段教学,其教学计划通常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如前所述,职业性并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而三段式模式更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因此,该模式为侧重理论研究的普通高等院校或建立在职业群集和技术基础上的专业所采用较为适用,而将其作为应用型、操作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根据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的转化包括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全过程,每个转化模式在知识转化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缺乏或消弱任何一个模式都会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及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造成阻滞。传统的课程模式从理念上过分侧重知识的综合化和内化,使学生从入校所接触的就是从此教室到彼教室、从此课本到彼课本,即使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甚至普通高校均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教育管理理念、办学水平等诸因素制约使其多停留在权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其实践内容的改革也多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知识内化模式水平上。从重视实践能力的角度看,传统课程模式侧重“理论~实践”;而现代知识管理理论更强调把知识创新模式表述为“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多年的高职改革经验也表明:忽视社会化模式产生的默会知识和外化模式产生的概念化知识的培养,不仅影响系统化和操作化知识的形成,最终导致我国高职培养日标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适用的盲目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传统课程模式改革创新受多方制约因而难度较大,故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地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教学模式的创新盲目性很大,不加分析地引入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不间知识的转化过程对应不同的转化模式,而不同的转化模式又通过不同的转化方法,以此形成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课程模式应休现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的有机结合

各高职院校及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如教育思想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不同等,按现代知识管理所揭示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高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模式(见图1)

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学生入学后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理论到理论,往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大量的空洞概念,很难形成实践经验和技艺;而由于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又反过来使理论教学的成果在认识和毕业实习中难以得到实现,因此造成理论和实践知识难以有机结合,知识传授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有机结合构成知识的整体,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并且知识形成是上述两种知识的不断转化过程:不能人为的割裂。因此,本文作者尝试提出体现知识管理理论的课程模式(见图2).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行进行。

将认识实习在学生刚入校与基础课教学同时进行,完成初步的知识社会化过程,并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今后知识的外化和综合化;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配合实训、实验等实践项日的训练,该过程应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综合化和外化知识的形成阶段;毕业实习应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教育成果的形成过程,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阶段。

(二)遵循知识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的研究和实践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和相互转化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知识转化过程,只有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本文列举了常见的教学模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及相应的转化方法供教学中参考。(见下表)

(三)适应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要求,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高职教学改革的纲,其改革措施的启动和实施必然对到整个高职教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高职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和途径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适用,因此,相关的教学管理应更贴近于专业建设第一线。笔者认为: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制约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瓶颈。

创业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70-02

高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如何开展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是摆在多数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从而证明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能力体系是可以被构建的。

一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主要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1]。社会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的作用, 它认为个体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 知识建构是个体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超越外部信息本身; 另一方面, 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 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3]。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相反, 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得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 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建构的,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授, 但传授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建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建构主义教学论和学元论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二元论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只是主体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认识并了解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第一,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历时的经验基础上的;第二,认知功能的适应性在于对经验世界进行组织,而不在于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建构主义观念认为:主体不是要发现客观现实的必然性,而是以某种概念化可生成的未来方式参与现实世界,然后以某种与可生成性认知相一致的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

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融创业理论、创业实践、企业家精神培育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旨在启蒙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增进其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4]本课程的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课题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任务驱动、团队学习、项目引导、实践运作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如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就鲜明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不是认为“告诉”学生知识就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而是将其作为能够体现“在我们经验世界里能够做什么、处理物质对象的成功方式以及思考抽象概念的成功方式” 的东西[5]。

约翰・斯图尔特・ 密尔在《自由论》中说到: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了解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看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创新创业教学中,首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每位同学都肩负任务的主体,有任务驱动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要组建学习团队,团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创业者访谈、项目调研等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出问题,给出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宏观背景,然后开始基于项目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团队的负责人总结讨论结果,汇报讨论成果。

在此,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阐述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在“商业模式是什么”一章的学习中;教学目标主要是:(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2)如何构建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

在教学中不是首先给出商业模式的定义,而是列举一些成功商业模式的案例:如“蒙牛的抓两头放中间的杠铃模式”、“深发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式”等;然后抛出问题:让同学们经过讨论,认真分析构建商业模式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按照已经分好的团队(团队保持在6~10人左右)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后各小组选派发言人代表本组阐述观点,当所有小组观点阐述完毕,教师总结点评,同时提出商业模式构建的4个视角和9个关键要素,为同学们介绍商业模式分析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在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o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每个团队结合本团队的创业项目,讨论分析出最适合项目发展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商业模式画布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自身项目的讨论中,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商业模式调研等形式认真制定项目的商业模式。该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努力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构建新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掌控课堂让讨论有效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学习的效果,因此它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寓于过程之中的。对于创业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答辩方式进行,各小组通过答辩,展示本小组的知识构建成果和意义,同时获得相应评价。

三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效果检验就是有效性。要判断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应确定评判的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不关联的技能和片段性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完整地了解知识结构,发展他们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可以分析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效果,创业基础教学根本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种构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不断有机叠加,通过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自主或者协同进行问题的解决、再到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台风通过上台答辩展示给大家,同时能力相应提高。创业基础教育要纠正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第一,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成立自己的公司,注册自己的企业,而是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创业是优秀学生行为,而不是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无奈之举;第二,创业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不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到培养,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使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不至于盲目地做出选择。从课程的出发点来看,本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就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基础之上,而不能通过知识二元论采取“刺激―反映”原理机械进行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构建,形不成自己的创业理念和创业观,创业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的创新是必须的。

四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论上已得到了证明,教学方法要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还需要具备其它的前提条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所要求的条件更苛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深刻理解并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创业基础教育来说,是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的很好的尝试,创业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知识不具有专业性、但是要求知识的广泛性;教学过程没有教材,但要准备参考书;资料的查阅主要通过互联网,这些特点已经让创业教育具备了教学基础;任课教师只有广泛了解当前的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的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成为真正义以上的创业导师。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需要开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 、创业者访谈等形式开展教学,只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创业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强化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深刻挖掘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从建构主义学习论出发,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采取情景再现、项目贯穿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在体验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2).

[2]张玉平.关于建构主义的几个问题[J]. 现代教育科学, 2004(6).

[3]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7).

创业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研究

一、开放式创新理论

开放式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同时利用自身内外部的力量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在封闭式创新机制下,企业的新产品从研发到销售都是在内部实现的,企业内部单独开发,利用自己掌握的途径进行产品销售,获取利润。而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企业更关注企业资源的内外部流通,这时企业涉及的范围较广。一般可将开放式创新模式分为内向型开放式和外向型开放式两种。不管是何种方式,都强调了知识产权的运营,要求企业将内外部的资源结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运营的理论研究

(1)马克思的资本论提供理论依据。资本论指出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知识产权是最关键的无形资产,与普通的资本循环有很大差异:其中的产品是知识集中度高的商品;商品知识产权表现为品牌、设计、专利等不同形式。在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价值的实现要比通常商品的实现困难,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商业市场的运营和法律保护体系。资本运作是其运营的基础和重要保证。(2)科斯定理和知识产权。科斯定理认为在商品交易时,只要明确知识产权,就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们稍作研究就能看出这一理论是不正确的,因为知识产权拥有自身的独特性,区别于普通的知识产权。(3)核心竞争理论。核心竞争理论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隐形性: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基本上是以大脑为载体,在未获得成果前都是隐藏在研究者脑中的;第二,显形性:当智力成果成熟后,将会以纸张、文字等形式展现出来,经过同行间的交流共同分享知识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其研发的知识成果,促进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获得;第三,流动性:知识产权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企业内部的流通,二是以各种形式从企业内部流出。这些流出的知识产权会随着企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

三、开放式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的科学体系

(1)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相互渗透。第一,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体现出企业的开放态度。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是对知识产权的积极保护,也是创新者允许他人有偿使用知识产权成果的体现。这样有利于促进发明者的积极性,提高知识产权带来的利润,紧蹙创新技术的进步。第二,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成为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重要方式。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的纠纷不是简单的胜负,它更体现了开放的营销态度。(2)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运营的环节。第一,采取法律手段维护知识产权。目前,很多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比较了解,知道知识产权与企业利益相联系,因此在企业获得专利后会积极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利不受侵犯。但实际上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必须通过对知识产权的运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获得。第二,明确知识产权的合理组合。企业拥有不同的知识产权,在实现这些产权的法律保护后,还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整合主要包含下面几点:将品牌、商标、专利、商业机密和软件源代码组合,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将知识产权与企业各类资源组合,推出知识集中度高的商品,再将组合后的商品以整体的形式推入市场,提高商品的创造性和市场利润。在进行知识产权的组合之前,要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列成清单,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类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第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机制。企业必须对知识产权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运营,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企业内部无形资产评估机制。这项评估流程和评估机制是以“智力资本运营商业模式”为基础,从“价值创造”―“价值提取”―“价值实现”三个角度思考,认真对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财务、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部门等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分析其在企业智力资本运营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他们对企业无形资产增值的贡献。第四,培养员工对企业潜在商业价值的分析能力。企业在关注现有商品创造价值的作用时,还必须关注企业潜在商业竞争力的产品的培养以及对这些产品未来商业潜力的分析。因此,建立系统的商品数据库,规范商品的生产流程,对商品潜在价值进行科学评估,都可以高效提升企业对商品潜在价值的科学分析能力。对员工这项能力的培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占有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探讨[J].科研管理.2010(1):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