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深入推进,如何规范仓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将为集约化要求奠定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标准化仓储管理体系,规范库存业务管理,同时结合现场收发货管理和仓库作业管理功能从而达到仓储管理精益化水平。

一、仓储管理原则

(一)合理储备。库存物资储备以保证电网建设,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为前提,制定储备定额,确定储备策略,控制库存总量。

(二)加快周转。合理布局仓库网络,综合平衡库存物资种类和数量,利用平衡利库,加快物资周转,提高库存物资周转效率。

(三)保质可用。库存物资应定期检查,及时组织检验,保证库存物资质量完好,随时可用。

(四)永续盘存。物资收、发、转储、退库等信息应在当日内完成信息记账,确保账、卡、物相符。

二、物资储备定额管理

1.物资储备定额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提出,物流服务中心编制仓储定额配置计划,经物资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2.物流服务中心以物资储备定额配置计划为依据,根据定额储备物资耗用情况,提出补充储备采购需求,平衡后形成库存物资补货计划,按公司采购规定组织采购。

3.对列入储备的物资,应采取分级限量储备的方法储备,尽量避免重复储备,减少资金占用。

4.充分利用供应商资源,除集中采购的物资外,凡市场上可以随时采购到的物资,仓库要减少储备量,或不予储备。

5.建立健全库存物资供应和消耗的基础数据收集与管理机制,分析、检查定额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定额应定期进行修订完善,使各项定额指标切实可行,先进合理。

6.公司对物资需求坚持“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实行利库管理。物资需求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由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利库后调配。

7.供应商协议储备物资和寄存物资纳入储备定额统筹管理。

8.物资要在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周转,按物资类别、物资价值,并结合物资全寿命周期制定周转率考核标准。

三、仓库作业规范

(一)物资入库管理

1.物资到货后,物流服务中心按照供应商提供的配送单及物资到货验收的有关要求,进行核对验收。即验品种、验规格、验数量、验外观。对于特殊物资或重要设备应组织需求部门、技术主管部门等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参验部门共同签署到货验收单;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收货。

2.物资到库验收完成后3天内,凭到货验收单在系统中办理入库手续。

3.项目暂存物资入库,要明确项目名称、暂存原因及暂存时限。如果超过暂存时限,该物资仍然没有出库,要及时向暂存单位反映,督促其尽快领用。

4.项目结余物资入库,项目管理部门应及时提出结余物资退库申请,经审核后办理退库手续。

5.废旧物资入库,要对废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在核实报废审批手续和废旧物资移交明细目录后办理入库手续。

(二)物资出库管理

1.领料单和调拨单是物资出库的依据和凭证,其用途、规格、数量必须清楚,签字印章齐备,其它非正式凭证一律不予发放。

2.物资出库依据“领料单”和“调拨单”进行发料,发料完毕后领料人必须签字确认。“领料单”和“调拨单”一式三份,一联交财务部门作为财务核算依据,一联仓库留存作为登记实物账的依据,一联领料部门作为物资消耗凭证。

3.物资出库前必须按照领料单或调拨单,核对编码、品名、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发货。物资出库时,即时办理出库手续,并及时更新库存台账。

4.物资出库发料时,凡附有合格证、化验单、试验记录、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应一并交予领料人员;有配套设备的,必须配套齐全发放(包括附件、工具备件等)。

5.如遇紧急事故不能按正常手续发料时,可凭物资管理部门签字确认的证明发料,但三日内必须补办手续。

(三)物资退库管理

1.物资必须按照实际需求领用,减少物资退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需要退库的物资,要及时办理退库手续,并重新建立库存台账,纳入仓储管理。

2.物资领料后不能一次性使用完的物资,必须办理退库手续。

3.对工程竣工后未使用完的结余物资,领用部门应及时提出退库申请,填制“退料申请单”,报主管审批生效后退料入库,入库验收核对无误后办理“退料单”,并重新建立库存台账,纳入仓储管理。

(四)物资盘点管理

1.物资盘点是对仓库保管的物资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要做到账、卡、物相符。盘点时应协同财务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并及时在ERP系统操作,对于盘盈、盘亏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盘点采用实查实点方式,禁止目测数量、估计数量。盘点过程中严禁弄虚作假、虚报数据,或是由于盘点粗心大意导致漏盘、少盘、多盘,书写数据潦草、错误。

3.盘点工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编制盘点报表,并对其认真进行分析、查出不符原因、提出改进意见。重大不符合项应及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

4.盘点时应注意物资的摆放,盘点后应对物资进行整理,保持原来的或合理的摆放顺序。

5.按照日常盘点和定期盘点相结合原则,物资部门应每季度组织一次物资盘点工作,根据实盘数量如实分析盘点差异原因,编制盘点差异报告。财务部门根据盘点差异报告负责财务盘盈盘亏调整。

四、仓储管理要求

(一)库存信息管理

1.仓储网络规划范围内的物资仓库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实时记录和更新库存物资信息。

2.物资的出入库业务须实时录入ERP系统,更新库存数据,确保当日实物与账面数量一致。若不具备实时录入系统条件时,应在实物交接完毕后3日内,完成系统操作。

3.库存物资信息每周及时、准确的通过系统更新,实现公司系统库存“一本帐”管理。

4.库存手工单据须填写完整,字迹清晰,日期要以实际填写时为准。手工、系统单据应保存完整,作为月底结账核对的依据。

5.通过系统自动实现对入库、在库、出库、退库、补库、盘点等的统计分析功能,定期编制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报告。

(二)物资保管保养管理

1.仓库根据物资性质、物资类别、库区库房和仓位(货架)设置,合理规划物资的仓储区位和堆码方式。

2.各类物资要按其储存要求的环境和摆放方式进行存放,物资堆放应做到场地安排合理,码放安全科学,摆放整齐便于发放盘点,保证物资不变形、不损坏、不变质。

3.码垛要求为轻启轻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标志直观清晰,标签朝外;四角落实,整齐稳当;袋装货物定型码垛,重心应倾向垛内,纸箱包装和桶装货物箱口应向上,破包货物要另行堆放。为了方便计量,宜采用 “五五”堆码法。

(三)仓库消防管理

1.仓库负责人为仓库消防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库区的消防车道、仓库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位置,严禁堆放物品。

3.物资存放应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易燃易爆物资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4.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负责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有效,并建立台账记录。

5.仓库的各种防火标记应醒目,仓库保管员应正确掌握报警和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

(四)安全保卫管理

1.外单位机动车辆需登记后方可进入库区,并按指定位置停放;严禁携带任何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进入仓库。

2.仓库员工或本单位员工进入仓库,应主动出示工作证,配合安保检查;到仓库办理业务的外来人员,应凭有效证件在门岗值班室登记;提货人员未经仓库保管员许可不得随便进入仓库内。

3.进入库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行车、叉车必须由持证人员操作,其他人不得随意动用;起吊工具使用前需仔细检查,确保装卸工作安全。

4.所有物资出库均应凭物资出门证出门,若物证不符的,门卫有权拒绝放行;外来施工队伍因施工需要带进仓库的工具、器材,应在门卫处办理登记手续,以便出门时核对。

5.仓库保管员应做到每天四“检查”,即上班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下班检查是否已锁门、拉闸、断电及是否存在其他不安全隐患;经常检查调整库内温度、湿度,保持通风;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或其他特殊物资是否单独存储、妥善保管。

四、检查与考核

物资部负责制定公司仓储标准化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仓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并逐步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和同业对标。

五、结语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保管人的资格

    并不是任何个人或单位都能够从事仓储业务的,仓储合同的保管人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专营或兼营仓储业务的法人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所以在签订仓储合同之前,一定要查明保管人是否具有从事仓储的资格,并且是否在其营业执照上写明。

    (二)保管人一方是人来签合同的情况

    当保管人一方是人来签合同时,存货人应注意审查其是否具有人资格。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该人是否具有授权委托书。在授权委托书中,应当载明人的姓名或名称、事项、授权权限、期间,并由委托人或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名、盖章。

    2、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内代订仓储合同,凡是超越权限而订立合同的,将因无权而导致合同无效。

    2、仓储物

    (一)仓储物是否违法

    标的物违法将导致仓储合同无效,因此,在订立仓储合同时,保管人应确切地知晓存货人所存放的是什么物品,防止存货人利用仓储公司存放违法物品。

    (二)合同中应注明仓储物的品名、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方面

    1、由于仓储合同的标的物是委托储存保管的货物,对于存货人来说,无论其为特定物还是种类物,均具有特定的用途,保管人不但应妥善保管,以免发生损毁,而且在保管期满后应当按约定将原物及其孳息交还存货人或其委托的第三人。因此,必须在合同中对货物的品种或品名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2、货物的数量依据保管人的存储能力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应以法定计量单位计算;货物的质量应使用国家或者有关部门规定的质量标准标明,如货物有保质期的,也应一并说明;货物的包装由存货人负责,有国家或者专业包装标准的,执行规定标准,没有有关标准的,在保证运输和储存安全的前提下,由合同当事人约定。

    (三)仓储物的验收内容、出入库手续、时间及运输

    1、验收由保管人负责。通常验收的内容、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无需开箱拆捆即直观可见的质量情况,项目主要有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外包装状况等;二是包装内的货物品名、规格、数量,以外包装或者货物上的标记为准,无标记的,以供货方提供的验收资料为准;三是散装货物按国家有关规定或合同的约定验收。验收方法有全验和按比例抽验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合同中要注意明确仓储物的出入库手续的办理方法,双方当事人必须办理签收手续,在没有存货方在场的情况下,仓储物的出库应当与存货人原指定的第三者办理,不能直接与仓储物的买方办理。保管人在收到仓储物时,仓储物验收的时间与仓储物实际入库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对易发生变质的仓储物,更应注意验收时间。须注明超过验收时间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由保管人负责。仓储物验收期限,自仓储物和验收资料全部送达保管人之日起,至验收报告送出之日止,日期均以运输或邮政部门的戳记或直接送达的签收日期为准。

    3、合同中还要约定仓储物在出库后是由存货人来运输还是由保管人代为发运。若是由保管人代为发运的,要明确仓储物的运输方式,是公路、铁路还是水路运输,抑或是所有运输方式都可以,并且还可以约定出库后几日内送达目的地。

    (四)仓储物的损耗标准

    合同中要明确约定仓储物在储存期间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磅差标准的执行原则。有国家或专业标准的,按国家或专业标准规定执行;没有国家或专业标准的,可以商定在保证运输和存储安全的前提下由双方作出规定。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深入贯彻《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继续深化规范化管理,开展规范化管理考评和市级示范库评选活动,达标企业达到100%,良好企业达到60%以上,优秀企业达到10%以上,培育2家市级示范企业。制定仓储管理账务新体系,在全市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推广使用,逐步带动非国有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仓储管理制度,组织相关的粮食法规、制度汇编成册,并督促指导基层企业加强制度建设。

二、加快物流建设,推动转型升级

贯彻《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建设规划》(2011—2015年),科学规划粮食仓储物流布局。全市按照总量扩张向功能提升和完善体系转变的基本思路,稳定现有仓容总量,大力提升粮食物流“四散化”和储粮科学化水平,在全市形成以区域性物流中心为龙头、中心库为重点、骨干库为支撑、主要收纳库为基础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依托主产区资源和交通优势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园建设,加强粮油产业上下游业务有机衔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推动粮油产业布局从散落型向园区型转变,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粮食流通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争取并利用好国家粮食物流、仓储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以及仓房维修改造资金等各类政策性资金,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完善基层收纳库网络布局,提高地方储备粮油集中管理能力。项目资金补助,优先支持重要粮食通道、节点项目建设。配置散进散出设备,积极开展公路、水路散运,扩大集装箱多式联运,争取散运占全市原粮运输量的30%以上,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和效益。

加快省财政扶持的烘干机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项目验收工作。抓好在建项目管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做好财政补助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建设管理程序,规范项目审计,按时组织验收。

三、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科学储粮

推广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低温干燥、三低等先进成熟的科学储粮技术,保持库存粮食品质。积极协助有关科研部门做好储粮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生态环保绿色储粮技术和低毒高效粮食熏蒸技术,促进储粮技术方式由传统型向绿色生态型转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企业要积极开展科学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和试验工作,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将军山粮库应用地源制冷、常州射频识别技术及新仓型储粮效能、无锡物联网应用、楼夏粮库谷冷机应用等先进保粮技术。2011年末,全市实现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所占有效仓容的比例分别提高到85%、50%、30%。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综合素质

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扎实开展仓储管理、质量标准知识培训,实现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常态化。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和省现行的有关规章、标准、规范及规范性文件,提高仓储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采取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借鉴先进经验,引入先进理念,提升工作水平。重视人才培养,继续做好职业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和参与有关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粮食事业快速发展的仓储人才队伍。

五、开展仓储备案,履行管理职责

全面履行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职责,加强全社会粮油仓储单位管理。进一步抓好《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仓储企业熏蒸备案办法》等新颁布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宣传普及工作,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尽快熟悉,并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属地管理、网上备案的原则,稳步推进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指导各地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掌握全省粮油仓储设施情况,为粮食流通管理与宏观调控服务。

六、完善管理手段,建立信息体系

按照全市粮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率先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提升粮油仓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功能,实现粮油设施、库存、统计及专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储备粮承储企业要努力完善信息系统,规范和完善保管账账务体系,准确及时地反应地方储备粮油库存及轮换情况,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努力实现省、市联网。大型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要加快推广应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积极研究在仓储管理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2011年,力争在仓容2万吨以上的企业和新建仓库的微机测温系统使用率达到100%;物流中心和中心粮库100%应用粮情测控系统、粮油仓储业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努力扩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粮食流通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试点,推进粮食物流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积极构建全市统一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和网上作业,逐步实现粮油库存远程监控。

七、推进农户储粮,努力提质扩容

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扩大农户科学储粮试点范围,促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注重质量管理,确保示范仓使用效果,确保用得上、用得好。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普及储粮知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水平,切实抓好这项惠农工程。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农户科学储粮重要性的认识。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自开工以来各项工作都在紧张中进行着,年月仓储办事处正式成立。今年也是项目施工建设关键的一年,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多个重要工程节点有待攻破。

月份办公室网络布线基本完成mi正式启用,仓储办事处自月份进场以来因网络问题、两个月未正常稽核。截止月日办事处材料入库总金额为¥4708万元,出库总金额为¥4294万元,周转材料服务结算收回¥128.40万元.仓储办事处费用支出总额为¥19.7万元(包括员工工资)预算范围之内,材料出库合格率达100%办事处制定日巡查制度,加强各库保管员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库物资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率达100%完成公司培训计划的同时,办事处根据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在b类培训计划之外又增加了c类培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来带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效性,增强员工的求知欲,全员培训率达100%

经过办事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领导和项目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仓储办事处在材料报验和焊条库定置化布置和精益的管理过程,赢得了项目和监理的高度信任,并给予办事处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热情周到服务感动着项目部、各施工单位及兄弟单位,办事处每一位员工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我即将强大的物资仓储公司,同时也为办事处今后的服务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此,对各级领导一直以来给予仓储办事处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办事处全体员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鞭策未来,下面就年的工作作以简单汇报:

一、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年度指标的完成情况。

让项目离不开我仓储办事处一直以来的目标。建设一个高尚、团结、勤劳的集体、一个顽强、自珍、健康的团队、以我优质的超值的服务来换取项目的认可和接纳。

现场主要是负责协调现场材料仓库维护保管工作,办事处作为物资仓储公司的一部分。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来提高物资仓储公司整体的服务水平。那么如何保证仓储公司的生存,仓储公司如何发展,就成为我主要任务。仓储办事处很好地完成了近几个月的各项指标与经营指标,特别是总部物资仓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对项目部的仓储服务工作。

二、学习、宣本文来自贯、践行《蓝巢人哲学》及培训专业文化的主要方法、收获和存在问题

深刻的理解《蓝巢人哲学》内在含义,学习、宣贯、践行《蓝巢人哲学》主要方法采取全员讲解的方式。并联系到现实工作中讲解。ab类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大家轮流讲解本职工作的流程以及所要控制的重点,然后全员讨论补充不全面的地方为主要学习方法。

认识到大家每一个人都是一本蓝巢人哲学,通过对《蓝巢人哲的学习。从不同的侧面体现蓝巢人哲学,穿梭于现场的各个角落,每一个热爱自己岗位的员工都会不辞辛苦,笑对一切突发的困难。蓝巢人以服务世界建设精品工程为己任,舍小家顾大家。

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由于项目申购、项目领用,无库存管理机制的管理模式,加之工作环节交叉,涉及部门多,沟通繁琐,工作及时率不高,对电能计量设备的供货及时性、营项目结算、库存物资管理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散式管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按在建工程项目上报物资需求,因全局营销项目数量多,电能计量设备需求数量大,按项目采购存在物资部门组织采购及合同签订的工作量大,完成全局的电能计量设备供货周期长,导致供货不及时;各使用单位上报本单位物资需求,存在需求不准,有一定的采购风险。(2)使用策略存在壁垒,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按项目维度进行管理,项目申购、项目领用,造成同属性物资不能通用于不同项目,造成大量物资闲置而无法使用于物资需求项目,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及库存周转,造成财力、人力资源浪费。(3)工作界面不清晰。计量物资管理涉及物资部门与营销部门多个输入、输出接口;计量仓库与一般物资仓储配送、逆向物流管理流程略有不同,且在物资管理规定难以单独明确,如一般物资到货后要求2天内验收、2天内办理入库,但计量物资需待抽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实际运作时,计量物资管理流程仍有一些不清晰地方。在信息系统上,物资系统与营销系统都要操作。多套系统的单轨运行造成工作量巨大和责任不清。(4)信息不互通,管理不顺畅。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繁琐且涉及多部门管理、在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的情况下,各部门间信息不通,存在线下沟通信息准确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计量设备及时供货或供货错误。(5)供应链未能全程监控。未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库存管理机制,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未能跟踪及管理,造成公司无法及时、准确地知晓当前电能计量设备库存量,无法制定供应商送货计划及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计划。(6)质量服务风险不能有效监控。计量设备在未完成两检(抽检、强检)前付款供应商,造成有检测不合格表计需换货时,供应商服务不及时,严重影响不合格表计的换货进度,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也不利于供应商管理。

2改进思路

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确定通过重新梳理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的方式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工作交叉;通过以“大仓库、大配送”总体部署,围绕“标准设计、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为依据,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管理机制,实现动态补仓机制,解决以项目申购采购供货周期长、项目物资无法共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建立电能计量仓储管理机制及物资属性库区,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有据可循,解决无供应商送货计划、无各生产部门及区局配送计划、仓库积压但无可用(检定合格)设备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贯通,提升信息系统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持。

3改进措施

3.1优化管理流程为了避免业务工作的交叉,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管理部门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新工作流程主要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结合开展工作,通过计量检定系统、物资系统、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各业务系统间协同开展工作,实现一站式作业,提升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供货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新流程改变了当前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中需求申报、采购、检测(质检、检定)、配送、领用、安装的顺序管理,实现定额管理、采购和发码单据同步开展;改变多个部门需要反复沟通的问题,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后,直接以储备定额为依据进行补仓采购并授予条形码。

3.2规范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同时明确了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要求,规定了各流程环节的工作时限及各岗位管理职责,改进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业务规则,明确了各管理节点岗位职责,具体如下:(1)优化品类,动态补仓。为缩短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周期、解决项目物资无法共用,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储备定额管理方式,由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量,物资部门以储备定额为依据实现动态补仓配送及动态补仓采购。(2)到货档案。采购设备到货仓库后,由该仓库仓管员2天内办理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3)检测(抽检、检定)。物资部门办理到货批次并送检后,由检测单位制定检测计划并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通知仓管员回库。(4)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起补货需求后由仓管员2天内完成物资的配送工作。(5)补货规则,按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四级补仓机制。各使用单位提出补货需求时,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同合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

3.3规范仓库管理规范物资仓库物资存储区域,划为仓库为待检区、检测区、换货区、成品区,电能计量设备存放仓库规范:电能计量设备到货后由仓管员存放至待检仓;由检测单位检测中的设备存放至检测区,检测不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换货区,检测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成品区,成品区的物品方可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安装使用。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生领用需求时,首先开具移库、配送各部门急救包的“营销计量仓”仓。这样既保证了仓库管理员账实一致,清晰掌控仓库各状态物资库存情况,保证物资供应及补货,又同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

3.4明确工作界面,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明确工作界面,市场营销部负责营销项目下达及年度储备定额修编、物资部门负责物资供应、计量中心负责设备检测;各专业管理系统(物资系统、计量检定、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根据新电能计量设备业务管理流程需求进行系统功能的优化,实现几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及业务贯通。物资系统中可以自动依据一级仓、急救包的库存及年底电能计量设备定额自动提醒补货,物资部管理员实时根据系统的补货提醒进行补仓配送或补仓采购;到货后由仓管员收货、建立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系统自动将抽取的样品及到货物品信息同步至计量检定系统,由检测部门检测负责人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同步至物资系统;由仓管员将检测合格物品移库至成品区,成品区物品按需移库、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营销计量仓;各生产部门及区局根据营销系统供电服务订单情况维护工单,工单信息包含需求物资信息;工单建立完毕后自动同步至物资系统的营销计量仓管理员的领料待办提醒;营销计量仓管理员根据工单物资需求发送实物并办理领用手续;已领用电能计量设备同步至营销系统进行安装运行。

3.5建立电能计量设备生命周期档案库物资状态贯穿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全过程,已签合同未到货、已到货未抽检、抽检中、抽检不合格、整批换货中、抽检合格、强检中、强检不合格、零散换货中、强检合格、已配送、已领用,运行中、已拆卸、已报废各状态物资一目了然。

4取得成效

通过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模式的优化,解决了历史上信息不能共享、项目物资不能共用导致库存积压但无项目需求可用设备、工作人员沟通繁琐、无检定计划、无补货计划、无配送计划,无库存跟踪等问题,重新规范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优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1)集中的储备管理策略,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电能计量设备通过储备方式进行管理,围绕“标准选型、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根据全局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储备方案,并按照储备方案和实际用料需求进行实物采购和储备。改变以往按实际领料项目申购的分散管理的混乱现象,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同时,在储备方式的基础之上,制定完善的领用管理规范,破除以往领用项目难以互通的壁垒现象,形成补仓采购运作机制(资金预算、采购支付、核算机制),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提升库存物资周转率,减少工程余料(定额物资)产生,提高资金使用率。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设备质量。(2)优化物资品类,降低采购成本。补仓采购机制的关键任务包括: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颁布定额储备方案;落实财务预算;动态补仓机制;建立领用机制;JIT项目里程碑节点衔接;仓库分级管理;业务流程梳理及信息系统支撑。其中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是开展补仓采购工作的坚实基础,电能计量设备从以往的130多种品类优化至80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仓储物资种类和补仓采购成本,充分发挥补仓采购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升资金的集成效益和物资服务水平。(3)规范“先抽检、后入库”运作模式,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将以往“先入库、后抽检”调整为“先抽检、后入库”模式,解决以往供应商货到仓库后,由仓管员直接办理入库单,待入实物账、财务账后再进行抽检,存在的在库物资未抽检付款供应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检测不合格换货难的问题,从而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缩短设备供货周期,减少在库设备量,提高仓库周转率,降低仓库管理成本。(4)补仓采购机制,缩短供货周期,减少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物资供货及时率达100%。仓库结构优化为一级中心仓加急救包,根据各品类物资储备定额量,实时监控各使用单位急救包在库物资情况,自动发起补货需求,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合同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实现物资需求直接从急救包领用。提升了物资供货的时效性,减小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有利于提升物资需求准确性以及计量设备管理水平。(5)己构建流畅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规范性。制定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管理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界面,梳理清晰的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并进行优化提升,使得电能量计量设备的管理能够畅通、高效。(6)全生命监控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信息。通过梳理和规范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对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管理过程的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业务梳理,明确时效性要求的管理指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的采购、检测、配送等工作有序、顺利开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监控,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联动与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及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7)条形码规范化管理,单个设备管理过程清晰了然。梳理规范各类电能计量设备条码规则,合同签订环节生成条码,供应商按码生成并贴码,单个设备系统档案及实物唯对应,解决以往无法掌控到单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情况,通过实物标识实现。图3为计量物资全生命周期信息展示平台示意图。(8)建立档案批次管理机制,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稳定性。同批到货设备建立档案批次,在运行设备抽检根据单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跟踪该批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解决以往运行抽检只能针对单个设备进行检测、更换,无法针对整批同属性设备的质量跟踪。(9)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通过以上从管理制度、管理规范、部门职责、信息化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和优化,已基本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