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素质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 管理能力

多年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背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在一个一个升学“阶梯”面前,学生成天在题海奋战,家庭学校都尽可能的提供“优质服务”,使得学生完全失去了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一些学生与家长等轻视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愿参加任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同学只愿啃书本知识,他们不愿去探索与研究书本外的东西。不想去体会生活,不想开拓自己的视野与思维创造能力。我们国家为什么在增设这门课时,他为什么不把科名称为“实践活动”课,而要在前面加以“综合”二字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广大家长与师生深思的问题?

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由于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有些学生勤俭节约的风尚淡薄了,贪图安逸,摆阔气,讲排场,攀上之风盛行,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大大存在。在以综合实践为主的活动课中,可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劳动的艰苦与丰收的喜悦。从而增强劳动意识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劳动者的心理品质。如:园林活动组以养花种树。参加校园绿化管理为重要内容,学生在烈日下,寒风中,浇水,锄草,松土,治虫,体会到了校园每一朵花都浸透了园丁的心血和汗水,懂得了怎样养护花木,更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农作物活动小组以种植蔬菜为主,学生亲自购种,种植,管理,采收等,当尝到他们甜美的劳动果实时,便对综合实践课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些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集体荣誉的作风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提高了劳动素质。从而使之懂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来之不易,都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才能得到成正比的收获,当学习也不例外。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造能力

今日的教师是未来科技基础的导师,将担负着人类创造的先进的科技知识,以通俗易学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重任。因此,我们教师自身的科技知识,科技素质,科技能力的培养,决定着未来建设人才的科学文化水平。综合实践教育的另一方面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很强的课,单靠学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弥补了课堂实践的不足。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素质,如:无线电小组的同学,通过制作一些电动作品,学会了一些无线电技术.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巩固了课堂知识,进一步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技术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通过实践操作训练,我们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进行独立的实验制作,安装和创作。把学生的求知,探索,创造精神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技能结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进行了花木栽培,校园绿化设计,电动作品的制作;训练等。学生用科学的方式培养出了大量花木,描绘了校园绿化蓝图等。使学生学到了许多技能。又能根据家庭,学校和家长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科学的种植业,实现学校和家庭电器自动化,为今后发展社会经济,改善办学条件等打下基础。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

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申美素质发展现象能力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感受美,评价美,还要学会创造美和体现美,在审美中发展现象能力,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点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在繁重的种植,浇水,锄草等过程中,为学生描绘通过管理后的花卉,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美好景象,则给枯燥单调的劳动增添了色彩,鼓舞了学生的干劲,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让他们获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己的快乐,感受到了美,劳动本身也直接创造美。通过花卉管理劳动,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装点了美的校园。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创作了古典雅致的东方式作品。通过校园绿化设计,直接从美的角度评价,审视校园绿化现状,并参加校园美化,绿化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设,这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充分体现,并出现质的飞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发挥了现象能力,审美素质得以一步一步提高。教师只要注意把握好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就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管理素质,培养组织管理能力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小学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小学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小学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小学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小学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小学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劳动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让学生“说”与“做”统一,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结合实际活动内容,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研究或写研究报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如何;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被激发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次所听的劳动课程,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规定的表格中调查相应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论,所以只有关注的方向落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或把教师的主管经验强加给学生。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当前中学生最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漩窝,甚至不能自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劳动,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点来看,多数缺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在部分学生中,高消费、讲排场、贪图享受、厌恶劳动的现象相当严重。由此,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教育究竟如何改革突破口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必须坚持劳动技术教育。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学生必须从 “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 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前一些学校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些学生好逸恶劳、不珍惜劳动成果、只讲求物质利益、不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等等。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如果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会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滋长起来,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试行意见》以来,中学劳技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劳技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劳动技术课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它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课堂教学以教会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特点,要以实践为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对于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乃至今后的生产劳动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也不再只是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需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操作。当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含义应该包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注入新的内容。学校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一种综合育人效应,其内容应包括:

      1、思想教育。在劳动实践过程和劳技课的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艰苦朴素、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美好的未来。

      2、科技教育。在劳技课的教学和科学试验活动中,激发和训练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方法和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保养常用生产工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3、审美教育。当学生在各种劳动技术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生产问题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可以说劳动技术教育是与审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科学试验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

4、职业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教育。在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最基础和技能的基础上,要使他们获得尽可能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一技之长。

劳动技术教育所起的作用包括:

1)、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劳技课是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如电工、电脑、摄影、缝纫裁剪、果树栽培、工艺美术及科技制作等,这些课程中就含有学生所学过的物里、化学、生物、几何和美学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虽然并非难事,但这些知识都是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涉及的,因而,劳技课能够更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由于贴近生活,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实际,也是大有裨益的。

      2)、开发学生的智力。劳技课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劳技课既是知识的应用,又在应用中发展知识,因而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潜能。例如果树栽培课中的“果树嫁接”,为了让学生掌握嫁接的技能,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嫁接的目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就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果树栽培课贯穿了生物和化学以及土壤肥料学等知识,缝纫裁剪必然渗透几何学等方面的知识。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要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劳技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电工,缝纫裁剪,果树栽培,科技制作,工艺美术,都要既动脑又动手,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增长动手能力。这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学生在制作各具特点的印章、盆景、刻纸、汽车,编织小帽子和形态各异的衣裤的过程中,也培养和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125所,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 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造成这种结果是地方院校对该专业设置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进而造成设置体系盲目仿照研究性大学的课程设置, 培养的人才与地方劳动社会保障事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较强,忽略了实用性的课程;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没有围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设计实用性、政策性强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足。

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共160学分。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 学分)五大模块组成。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开设的实践课,如,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是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实践课。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具体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校统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有: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10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全校统一开设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由学生自由选择,如影视欣赏、珠宝鉴定、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

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5个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模块二(23 学分)除了毕业实习(3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外,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己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4学分)、社会保障业务实习(2学分)、行政管理业务实习(1学分)、社会救济业务实习(1学分)、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2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去调查。

从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的课程较少,没有围绕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障改革中遇到的前沿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现在企业用工不太规范,劳动纠纷较多,可以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实验课等。另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三项学分比重达到了62.50%,而专业选修课较少,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少,选修课的比重仅占13.75%,容易造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交际能力, 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 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性比较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向着先进性方向发展的优质教材,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当前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有些盲目追求重点院校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内容枯燥,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前沿问题、业务操作过程的介绍很少,未能与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可操作性的太少。同时,《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课程教材的内容重复太多, 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课堂教学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教学方面, 尽管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由于客观原因,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另外,学校与当地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也很少,实践教学没有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接轨,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从该校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并不太乐观,主要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导致了很多课程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老师在授课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不强。

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各院校应该适当改革原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各模块及各课程置顺序,应以专业主干课为轴心来确立, 即先确立专业主干课, 然后根据专业主干课的前后关联状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最后, 根据各专业的共性统一指定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完善教材体系

当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重复、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逻辑性不够。以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该专业 21世纪教材为例, 其中的《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而且大部分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未能与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业务操作编写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能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沿问题的辅助教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辅助教材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如新医改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政策。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各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材建设都不太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践课程只有社会保障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有教材,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习都还没有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完善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实习、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

课程实习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题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教材。

模拟实训,通过建立校内劳动争议仲裁庭,举办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权益的求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操作流程和政策法规。

大学生如何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动手能力;创作兴趣;想象力

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了升学和分数而努力,形成了极其不良的教学传统和习惯。“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不断地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教育程式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也被广大社会人员所诟病,在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的劳技课,虽然学校还会在课表内安排劳技课的课时,但在实际教学中,劳技课都被其他学科霸占,学生无法利用劳动与技术课锻炼自身的创造力。

一、强化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学生正是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亲自动手操作以获得经验,而不是虚化模拟操作,这样是达不到真实操作体验的。劳动与技术课的主要学习方向就是基础操作学习,实践性是它的基础特性,也是对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引导学生开启多向思维:初一在学习了纸花制作后,可以延伸了解花卉该如何栽培,找出认为适合当地种植花卉的地方,什么样的花卉该怎样种植,怎么培育等。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培育花卉外,还可以种植什么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分组探讨,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创造力的实践操作。除了花卉外,我们还有农作物和蔬菜类的种植,让学生自主去询问家长或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去栽培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和蔬菜等,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选择那些成熟期短的作物,让学生观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成熟后选出一些优秀的种植物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之后的学习中引以为戒,不断变化。这样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激发创作兴趣以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都会比较迷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以兴趣为起点,从而产生爱好,而后才有动力去创作,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完成任务后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催生了对该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呢?只是靠教师的嘴巴不断地进行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直接感受示范操作以及学生自行的实践操作,同时也要靠美好的艺术形象来吸引学生。例如,初一学习编织技术的时候,事先准备好以供示范的编织作品,作品中蕴含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贴近生活的气息,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编织需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并告知学生,如果编制出来的作品富有创造力,可以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也可以举行作品制作比赛,向学生展示同年龄段的学生编织出来的获奖作品。同时,国内也经常举办一些编织作品大赛,对学生在大赛上发表作品的事迹进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这门课程的学习。

三、展开想象迸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技课程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十分重视,运用不同的方法鼓舞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要畏首畏尾,要大胆创作,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现代大众都盲目追求模仿,追赶潮流,没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因此,拥有求异思维是非常可贵的,在求异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发挥创造力。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刺绣必备的工具,巧用手里的刺绣针绣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一根小小的刺绣针,几根颜色不一的毛线,在学生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演绎出了各式各样的精彩,有的学生用黑色、红色和绿色的毛线绣出了正在绽放的玫瑰,有的学生用黑白毛线绣出了正在觅食的小兔子,有的学生用灰色和白色的毛线绣出了静止的自行车,有的学生绣出了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

在这样富含创造力的实践中,有的学生生怕自己创作出的作品过于独特,被同学笑话,被教师不认可,所以,教师应多为学生着想,在实践前多加鼓励和表扬他们,即使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还不够完整,教师也要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要想让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意识,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展示作品时,不再以现实中的模板作为标准进行评判,而要看哪个学生的作品与众不同,不跟随班级的大流,就是优秀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程就要体现这样的原则。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兴趣的开端就是动机,而由动机到兴趣,就要有一定的行为伴随,在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够产生学习的热情,而要想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就需要有从行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由知识获得产生的效果来激励学生,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对自身的自豪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工艺制作时,教师让学生准备好可能用到的一切美工用具,学生用剪刀、裁纸刀和刻刀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工艺品,有的学生用卡纸剪裁出一定的大小和造型艳丽的玫瑰花;有的学生用小木板不断雕磨,刻造出迷你的漏窗;有的学生用红色的细线制作出富有中国风情的中国结。然后在班级内展示这些工艺品,师生间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锻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巩固以往学过的劳技知识,延伸教学活动的深度,拓宽其广度。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和特征差异让学生一起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激励学生进行二次、三次创造。

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是对前人所做过的事进行模仿,而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发挥初中学生的想象力,用其智慧和毅力发明创造出蕴含个人特性的作品。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就是为现今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服务的,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教育,在初中劳技教育中实行创新性教育有着极大优势,学生的好动特性以及对事物的极大好奇心都是支撑劳动与技术课程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配合那些教育教材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增强现阶段学生的思维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黄盛仟.让劳动技术课富有活力[J].江西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