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田园教育思想 中国农村教育 启示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从教育实践出发,潜心研究,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形成理论体系,而又用它来指导实践,验证他的理论。他的光辉人生,被世人称为“教育的百科全书”。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33年里,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帕夫雷什中学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教育思想。

田园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让孩子跑到田园里去,而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苏霍姆林斯基的田园教育是把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在生活中体现教育,他使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教育变得更加轻松和快乐。

中国的农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田园教育方面的理论为我国农村教育提供了许多可借鉴启发之处。

一、在大自然的教育中改变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农村教育的教育目的还是升学率和教孩子们跳出农门。农村的教育总是用一种自卑的心理看待自己,趋附城市教育。城市化倾向导致农村教育不会从自身吸取教育资源,一味的向前看,农村教育从教材、教法、课时安排都向城市看齐,缺乏自己的特色。

中国农村物产丰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孩子们也可以在‘蓝天下的学校’学习,农村教育的自豪感油然产生。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教学里融入一些适合农村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因地制宜,不同的农村开设不同的地方科目,在盛产柑橘的农村开设一些和柑橘栽培有关的课,在水稻种植集中的地方开设和水稻种植有关的课。大自然的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同时还可以理论用于实践,带动一方经济,也许他们还可以带这他们的家长学习。农村的教育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农村教育的特色也随之产生。

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在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同时也为农村地方输送人才,让农村教育真正的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二、在劳动教育中育人

我国农村教育对劳动的态度是鄙视的,老师教育学生:不好好读书,你就一辈子当农民,一辈子挖土疙瘩,或者简单地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处罚那些学习不好的或者调皮的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就厌恶劳动。我国农村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不够,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缺乏将科学知识和劳动结合起来的观念。

我们的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建立劳动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生产劳动基地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劳动实习作用。在生产劳动基地上,按农时、季节安排各年级开展生产实习,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受到一定的劳动教育;第二,科学实验作用。学生在生产劳动基地可以开展各种简单的农业科学实验,受到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和农业技术教育;第三,技术推广作用。生产劳动基地以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的作物品种,向当地农户辐射和传播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推动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实验学校通过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管理措施,发挥了劳动生产基地的多种功能,使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还可以为学校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学校环境,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观念。只有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际联系起来,农村人口的素质全面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更具可行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

三、爱——亘古不变的教育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事业里,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之基础的,有机的组成成分。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因为有情感,人会自觉地投入,获得很大的动力。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农村教育在情感教育这一块是空白的,老师认为教育只要让孩子学习好了课本知识就是对的。孩童时期,农村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成年人除了家长就是老师了,老师除了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还是孩子情感的启蒙者。除了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孩子,更多的孩子很少在学校得到关爱,他们的内心世界是苍白的。而我们农村的发展,必须靠新一代的年轻人,用他们所学为农村的发展服务,那么孩子对的情感教育就成了关键。

教育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问题”,呼唤他们“爱”的力量。孩子们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人生的要旨。

我们的农村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对农村的热爱,对土地的热爱。那么我们就应当让孩子们看到土地带给了他们什么,劳动又带给他们什么,应该让孩子们充分的了解他周围的世界。那么我们就应当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当中去,在大自然中去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爱,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年轻的教师在接触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东西,能在内心引起一种反响,产生进一步的联想或问题,并能继续去钻研这方面的理论或实践经验,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年轻教师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传承要取决于广大教师,取决于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教育工作者。随着人类的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人们发现所谓的现代文明并不能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全部问题的时候,其实人们还是要回到思想大师那里来寻求指引。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思想正是这样一盏引导人类走向健康文明的明灯。

参考文献

[1]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 B.A苏霍姆林斯.M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中文译本.

[2]杨锦.J苏霍姆林斯基的环境教育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1998(6):18——21.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产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审美与教化

三维结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作为共产主义者的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其哲学根据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正如其所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而只能是从社会生产和斗争实践中得来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教育观,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缔造者,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党的建设思想相结合,在教育群众,以及在克服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非无产阶级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启示。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正如学者邱永成所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西方实用主义与实践理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据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其内容至少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联:

1.1哲学基础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得先从其深层的哲学基础分析。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作为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革命目的之体现,是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教育作为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规律的活动,它必须着眼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教育活动是人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又用理论指导生产劳动的实践。因而,的教劳结合的思想,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生产和教育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也正体现了教育作为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途径,以及将教育规律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化规律相统一的典范。第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思想中的理论之一,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可知,在看来,人民群众始终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他反复强调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教育实践中,他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全民教育”,使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工农群众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扫除了几千万文盲,培养了大批工农干部和建设者。在“群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上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群众性自然要求教育方式必须符合教育的群众方向,符合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工农群众的特性。由此可见,的这一“群众主体”的教劳方式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1.2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知行合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际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知识的人才称得上是个完全的知识分子。曾指出,即使一位受教育者从小学到大学接受教育并毕业,即使算是有知识的文化人,但他也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因为他没有参加运用自己的知识参加任何实际活动,还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在看来,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知识也只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论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缺乏理论,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的不完全。由此看来,这两种人都是不完全的知识分子,都有片面性。而要克服这两种人的片面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这两种人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使这两种人互相结合。也就是强调的: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

1.3组织形式

教劳结合思想的模式在于组织形式。首先,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提出了学校可以办工厂、农场;学生可以半工半读;普通文化课程与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课程相结合;“学生劳动一段,学习一段”等设想.同时,提出了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办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即在无产阶级统一的方向、方针、目的的指导下,办学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包括国家办学与工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遍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函授、广播教育并举,免费教育与自费教育并举等形式。不难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教育模式上不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注重组织形式。其次,组织工会和农会。教劳结合的思想,从其实践来讲,较重视组织的依托作用。广泛而积极地通过工会、农民协会、妇救会等组织,形成教育与生产的外在气氛。特别是教劳思想在农村的践行,组织的依托作用显得更是非常重视,深入调查和研究中国农村的,较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农民群体相对散漫、封闭,如果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其教劳结合的推广只是空话。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审美和教化三维结构分析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定要先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本研究认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它包含着关于是非判断的知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存在的基础是它的知识维度。这种知识更多地是关于社会和人性的知识,以及关于民族的、国家的、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知识。只有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中的知识结构,受教育者才能判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哪些行为是正义的,难些行为是非正义的,从而形成其正确有是非判断标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审美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活动,是关于思想和灵魂的教育,它的有效性,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表层的感观的刺激,而是浸染式地渗透至心灵的深处,为此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心灵认同等审美的方式,打通思想政治知识通向教育受众心灵的通道,形成心理认同,因而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一种内生动力因素,但这种因素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激发。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化性。在认知(知识)基础和审美动力的基础上,形成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教化”人之目的。然而,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枯燥的;没有知识为其前提单纯的审美活动也是不存在的;教化的前提则是要有“明是理”的知识和受众易于接受的“审美”因子蕴含其中。“知识”、“审美”、“教化”三维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结构,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接受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这此过程中,要避免“有劳动没教育”,而是要明确教育目的,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结构进行分析,使“生产劳动”真正成为有目的的改造人的活动。以旅游业与农业交融为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从事旅游业的生产劳动,因为产业实现融合,而导致劳动主体的“业界”模糊。第一,将生产劳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相关联。通过挖掘生产劳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因子,或是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契合到生产劳动中,使生产劳动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互助以及有关生态的知识,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知识元素。而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展现的正是一同和谐的社会生态图景。第二,挖掘生产劳动中美丽的因素,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例如,通过组织支援农业生产的扶贫性劳动,体现社会道德之美,使青年学通过生产劳动的方式,体验到助人之乐,进而提升思想境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通过生产劳动中的美丽的组织形式(如边劳动边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向心灵的通道。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宜于生产劳动中,实现教化功能。教化的目的在于通过“教”的手段达到“化人”的效果。生产劳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本身,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于心,并转化为行。总之,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碎片化、注意力分散的触屏消费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则是“触屏”大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要求在于其指向性和集中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外在环境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命题的解决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走出枯燥理论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继承老一辈思想家革命家的宝贵思想遗产,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无疑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活动内在的契合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内在统一的相容机制。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邱永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J].思想研究,2007(05).

[3].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6.

[4].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8.

[5]敏贤麟.“”以前教育思想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2(06).

[6]李永安,刘德鹏.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机制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6(08).

[7]李永安.社会生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6(07).

[8]温娜.多屏时代及其消费者行为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6(04).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范文第3篇

(一)授课对象:全院本科、专科各专业。

(二)大纲内容:

⒈目的要求

()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确中国特色汁会主义现沦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入工农,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原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开展勤工助学,并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

⒉内容方法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到农村或工矿企业与农民、工人一道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劳动锻炼时间—般为至天。在劳动锻炼期间,应与工农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劳动锻炼结束后,应请当地有关单位或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自己作出鉴定,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总结内容主要有: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是指到农村、工矿企业向工农群众传授所需的科技文化知识,为工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把所学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请服务对象所在单位的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报告上签字。科技文化服务可与劳动锻炼结合起来进行。

()社会实践采用“主题教育”和“课程教育”两种基本形式。“主题教育”是指按上级要求,围绕某个主题,由学院统一组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指纳入“两课”教学计划,作为“两课”实践性环节,由“两课”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安排确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⒊计划安排

()本科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每次二周时间。具体时间和内容由社科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院团委、学工处商量确定。

()专科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安排一次社会实践,一周时间。具体时间和内容由社科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院团委、学工处商定。

⒋考核办法

()“课程教育”社会实践由社科系授课教师考核。必要时应征求团委、学工处有关同志的意见。

()“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由院团委负责考核。

()考核成绩计入“两课”相关课程成绩,占相关“两课”课程成绩的。凡课程理论教学考核成绩与社会实践考核成绩都及格者,原创:该课程评定为及格,其中有一方面不及格者,该课程评为不及格。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写作的几项要求和规定

一、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

⒈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⒉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⒊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当然,具体格式可以有写作者的特殊处理,但以上三点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二、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⒈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在调查报告中,须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⒉调查报告须取得调查对象的证明,并加盖调查对象单位的公章。

三、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⒈交稿的时间定于下学期开学后的第周星期五下午,过时不候。

⒉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收齐后交社会科学系在系资料室等候的相关教师手中。交稿时须清点报告份数,并登记签字。

四、社会调查报告样本(点击放大)

(四)南昌航院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⒈基层党组织、行政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⒉“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⒊某地村、乡、县、市近十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⒋某地村、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⒌某地县、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⒍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⒎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⒏私营企业主入党,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⒐某地乡、镇、县、市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⒑某地城镇、街道、社区积极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⒈某地县、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调查。

⒉中西部某地区实施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调查。

⒊某地乡、县、市实施可持续发战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情况调查。

⒋某市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功能,新格局的调查。

⒌某工业企业面对加入叭。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所采取的对策情况调查。

⒍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典型调查。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生活;作文教学

一、善于挖掘农村的广阔题材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现在中小学生作文虚假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刻意拔高、套话连篇、照抄照搬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到他们成长的其他方面。

究其原因,在于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严重挫伤了中小学生的写作信心。为使作文教学摆脱种种束缚,走出误区,我认为,应改革作文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作时空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其有效的途径是使学生立足生活实践,注重观察体验。

作文,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如果能引导学生去观察、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能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了。若是将生活的充实和语言的发展统一起来,学生就能借助文字本身把所见所闻、所感所触流露出来,作文教学才可谓“水到渠成”了。

1.从农村自然风光中开发

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让学生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既可以让学生从风光中了解到家乡的美丽多姿,又能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鼓励他们多接触自然,融入自然,倾听自然,比如,蓝天白云、落日晚霞、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些都能作为第一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获得,给学生美的熏陶,为他们描绘田园生活提供写作源泉,奠定抒写自然美的基础。如此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有真情实感了。为此,我写了下水作文《那片热土》,和学生共同交流。

2.从农村民俗风情中开发

农村都流传着一些荡人情怀的民俗风情,如婚俗、礼俗等都各不相同,它们都反映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研究家乡的民俗风情,学生会深刻感受到家乡昔日的风韵和情调,甚至能触摸到先人们遥不可及的生活脉搏。一些民俗的来源,都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的。纯真的乡情,更为学生增添了想象的羽翼,补充了写作的营养。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听,用心思考,自然会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你就写出来,按照生活的原本去写,不编造,才会有浓浓的生活味。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我写了下水作文《又是一年端午节》,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3.从农村劳动实践中开发

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对劳动是越来越陌生了,缺乏真实的劳动体验。而农村各个时节,都有各种各样的农活,如果能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够有血有肉了。如,农忙时节或双休日,可以让学生下田参与种田劳动或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失为一条积累素材的绝佳途径。劳动是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为何农民那么热爱土地?长年累月地在田间劳作,自然就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在劳动的同时,不光是体力上的支出,还要用心去想,去思考,去品味,视劳动为乐趣,就会有劳动以外的收获,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4.从农村社会变化中开发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千变万化。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各类的种植养殖业、个体企业也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以农村社会变化为依托,进行作文题材的开发,也是可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物的更替,说明了什么?以及对新事物的态度,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可以带领他们去蔬菜种植大户的大棚里,参观各种反季节蔬菜;可去养殖大户那里看一下成群的牛羊猪等。通过这些去感受我们农村的生活水平,那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能真实鲜活了,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我写了下水作文《那年,那事》,旨在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变化。

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写作

语文素质教育观大环境下的习作应该是学生在实践中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1.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自由观察。只有通过自己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材料才是最真实的,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真实,具有可读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写植物时,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观察空间,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引导他们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变换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而且使他们学会了怎样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和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同时也学会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陶冶了情操。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的习作,其实就是综合表现他以前的认识。积累对学生作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作文的‘源’,也关系到作文的‘流’。”小学生的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丰富多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有趣的小事,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爱好,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培养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如,春天踏青、夏日赏景、秋夜赏月、冬天玩雪等。通过观察、实践,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实现知识的积累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所得写成片段,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以后作文的素材。

3.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想象

想象是学生潜在的能力,所以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让他们根据事物特点发挥想象,在实践的基础上,合情合理地进行想象。因此,在作文教学时,要把学生带出课堂,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想象空间。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是一个人思维活动与情思的体现,可以体现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要鼓励他们放飞思维,大胆想象。

4.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创意构思

学生在多年的生活、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大多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的。所以,在写作文之前,教师有必要在筛选素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意与构思进行引导。训练时,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因此,作文教学中要少些清规戒律,要积极提倡学生写“生活作文”,淋漓尽致地表现童真、童趣。让学生在自然、自由、自觉的心态中作文,他们的作文中才会流露出真情,凸显个性,最终实现人文合一。作文教学过程要“生活化”,让学生先感受到与作文相关的生活,再进行作文,这样,可以使学生把作文当作抒感的乐事,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作风。方法有:追忆生活,让学生先回忆生活后作文;实践生活,让学生先做后写;想象生活,让学生合理想象然后写。如,教材要求写《记暑假中的一件事》,可先让学生说说在假期亲身经历或看到、听到的事情,在追忆中获取材料,激感,作文时也就会“文思泉涌”,释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心态意趣来了。我们要不断充实学生的生活,给他们创造各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去爬山、到田间,了解社会变迁、领略乡村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品质,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只有“源头”充实了,学生才会流露出真情实感来!

生活是基础的、本源的,也是最真实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体验,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愿我们早日从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真实,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魅力,他们不再觉得作文是单调枯燥的,而且也会形成良性循环,从“生活—作文—生活”,学生肯定会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然会喜欢上作文,因而作文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

农作劳动实践感想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境——呼唤情感

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唤起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观点充分利用插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突出本课德育认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如在讲《我们的责任》时,我先扔出去一个纸团,里面写着:“你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纸团掉地后,有个同学马上把它检起来。然后我趁机说:“你不光有一双充满责任感的眼睛,你还有一颗充满责任感的心。是啊,其时,我们有时拾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纸团,而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很自然导入新课。

二、利用教学——随时渗透

德育内容是一个整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一节课把德育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只有在每一节课适时渗透一个主题,才能收到实效。学科的每一课都可以渗透一个德育主题。我在教学中探究了“热爱集体”、“拒绝不良习惯” 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信做人”、“遵纪守法”、“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等活动;突出了“爱国主义”、“理想信仰”、“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和“艰苦奋斗”等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的同时适时穿插渗透的,也就是常说的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是我一贯坚持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情景育人——以情感人

德育的方法、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德育内容都有不同的形式,今天的孩子用简单的说教方式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的内容要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内化。这就要教师创设情景,情景是一种很好的育人形式,实际上任何一种育人形式都需要教师情感投入,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感情的学生的。真爱、真诚、真情注解“情感教育”的真谛,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选取典型事例的同时,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去打动、感化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业,德育渗透的方法和形式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四、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想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结合实际——体验实践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