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和水平决定了物流的发展结构和规模。反之,物流业的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如何增强物流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保障服务的能力,发挥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龙岩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的需求逐渐增加,物流业不断发展。2014年,龙岩市GDP为1621.21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幅度为9.7%,其中第一产业187.80亿元,第二产业876.25亿元,第三产业557.16亿元,其增长幅度分别4.0%、11.7%和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为93.2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公路货运周转量为99.89亿吨公里①。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壮大能为经济的增长做贡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作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龙岩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如:《龙岩市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提出重点扶持发展物流业,推进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物流业朝综合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及专项物流等方向发展;《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加快物流园区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存储、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5)》指出将商贸物流业列入龙岩市产业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到2020年,实现商贸物流总产值达2200亿元。经济的增长能有效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如何,尚需要进一步论证。根据实物形态产品产业对物流需求比例高于其他产业的角度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高于第三产业[1]80,相应地物流业对于第一、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比第三产业明显。但根据龙岩市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优于第一产业,因此物流业对三次产业的促进和优化作用有待实证分析。如何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应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适宜的建议。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张红波,彭焱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物流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制定积极、适宜的物流产业政策,增强物流供给能力,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2]124。郭湖斌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三角的物流能力对GDP的促进作用还没达到最佳水平,应在物流规模、管理和协同方面进一步改进[3]33。邹睿蓉通过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提出物流业应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133。陈志新等通过分析宁夏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了现代物流供给不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物流通道建设、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发展陆路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等对策[5]39。吴爽对海南省的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区域物流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招商引资,注重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发展地区经济等建议,加快物流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6]156。

(二)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徐茜、黄祖庆选取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浙江省1978~200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7]116。张朝国选取温州市1993~2008年的GDP、货物周转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8]4。沈忠明,张潜选取福建省1978~2010年的物流产值、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和GDP四个变量,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9]60。颜双波选取泉州市1995~2011年的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和港口吞吐量作为分析指标,证明物流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10]123。孔庆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Y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选取GDP、物流投资和物流产值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11]268。宋宝瑞等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线性关系,提出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利用河北承德2003~2011年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物流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推动[12]220。贺玉德等构建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CRITIC—DEA”协同发展模型,对四川省2003~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13]116。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物流产值和GDP总额等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研究还存在个别指标选取不恰当、统计量较小、评价方法过于繁杂等问题。

(三)龙岩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现状、物流需求、物流人才培养和发展对策研究等方面,罗茂华提出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应从物流基础设施、第三方物流、社会物流经营模式、物流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促进物流业发展[14]5-8。陈燕赟利用区位商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闽粤赣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物流的需求现状[15]90。饶淑雯从人才需求趋势出发,对龙岩市商贸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改革物流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建议[16]166。郑国诜利用SWOT-PEST分析法分析了龙岩市物流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争取政策支持,开展物流政策执行情况调查,促进物流管理创新等提升龙岩市物流业竞争力的对策[1]80。关于龙岩市物流产业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理论方面阐述,主观性较强,更缺乏对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根据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层次不同,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同,而相关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个别研究。因而本文针对龙岩市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龙岩市物流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三、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

本文通过选取龙岩市的GDP、物流产业增加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分析龙岩市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在龙岩市物流发展评价方面,本文选取了物流产业增加值,即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面,选取龙岩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分别构建出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总体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模型。数据样本区间为1993~2014年,所有数据来自2014年《龙岩统计年鉴》和龙岩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表1)。

(二)实证分析

1.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用X表示物流产业增加值(亿元),作为自变量;用Y表示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作为因变量,样本数据均以当年价格计算为准。为消除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模型中加入一阶自回归,通过D.W.值检验,得出一阶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无法判断,因而加入二阶自回归,导入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1):Y=18.33X-93.57+0.84AR(1)-0.58AR(2)(1)(44.74)(-5.21)(4.28)(-3.00)R2=0.996,F=1411,D.W.=1.66通过查询t分布临界值表可知,在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自由度为20的临界值为2.086,自变量、参数和自相关参数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分别为44.74、5.21、4.28和3.00,均大于2.086,所以拒绝原假设,通过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反映拟合优度的可决系数R2=0.996接近于1,F=1411统计量很大,各解释变量都显著,说明原模型是一个较好的模型。通过查询D.W.统计临界值表,在1%的情况下,样本数为22,自变量个数为1的D.W.检验值分别为Dl=1.239,Du=1.429,回归结果的D.W.值为1.66,处于Du和4-Du之间,说明模型无自相关,消除了残差序列相关。模型(1)的经济意义为龙岩市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将增加18.33亿元。物流产业作为地区经济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的产业,既能为生产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又能实现产成品和半成品的流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2.物流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发展分析龙岩市“四大天王、金刚”的产业发展格局,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分析物流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的促进作用的高低,本文分别建立物流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其中以物流产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变量X,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对应的自变量Y1、Y2、Y3。与模型(1)类似,导入样本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分别建立物流产值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回归模型(2)、(3)和(4):Y1=1.75X+26.79+0.41AR(1)(2)(27.22)(8.54)(2.27)R2=0.992,F=1116.8,D.W.=1.87结果表明,模型(2)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优度很高,D.W.为1.87,处于Du(1.429)和4-Du(2.571)之间,消除了残差系列的序列相关。模型(2)的经济意义是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75亿元。健全的农产品配送网络、农业物流体系为农资产品进入农村、农产品进城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Y2=10.43X-93.65+0.88AR(1)-0.53AR(2)(3)(27.68)(-5.54)(4.32)(-2.69)R2=0.992,F=681,D.W.=1.60结果表明,模型(3)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2,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3)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值每增加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提高10.43亿元。工业物流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零部件加工配送、车间生产物料供应和产成品仓储与运输等服务,保障物资的供应、生产和消费。提高工业物流水平能有效促进物资、原材料在区域间的流动,推动经济增长。Y3=6.11X-25.18+1.05AR(1)-0.59AR(2)(4)(49.25)(-4.62)(5.04)(-2.76)R2=0.998F=3200D.W.=2.183结果表明,模型(4)通过显著性检验,R2=0.998,拟合度好,D.W.值处于Du和4-Du之间,消除残差序列相关。模型(4)经济意义表明,物流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6.11亿元。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同时为电子商务、商业贸易、金融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品供应和配送,共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模型(2)、(3)、(4)分析得知,物流产业发展对三次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第二、三产业的作用要大于第一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根据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结合龙岩市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如下:一是受龙岩市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第二产业如机械、有色金属、烟草和能源精化等产业作为龙岩市主导产业,极大地拉动了对工业物流的需求,相应地工业物流的发展壮大必能为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二是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其他产业支撑体系的商贸物流业、快递业等也同步发展,提升了产业质量;三是龙岩市的产业比例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逐渐弱于第二、三产业,对物流业的需求相对较弱,农产品物流、农村物流观念不强,发展缓慢,因而产生物流业对第一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的结果。

龙岩市物流业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足、企业实力不强、服务业务单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根据龙岩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要增强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增强物流业的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的发展水平,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商品流通。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与布局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点等物流节点,推进农产品物流交易城、陆地港综合物流中心、龙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高新物流区、汀州物流园区等的建设,建立城乡配送点,完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物流网络。完善市区配送条件,建立满足需求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加快物资、产品在城市的快速流通与配送。加快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优化运输线路,推动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升级改造,完善县级中转站、农村配送站的建设,充分利用货运站、客运站的已有设施条件,增加仓储中心、分拨中心等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农产品冷链配送网络,加大冷库、冷链配送中心、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投入,保证农产品质量。

(二)推进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加快实现“物流+制造”,支持制造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实现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充分发挥龙岩市物流产业与机械、有色金属、烟草、能源、纺织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保障,畅通产成品、半成品的流通、销售渠道。加强与闽西汽贸城、闽西建材城等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与电商产业园、培斜淘宝村和永丰电子商务园等进一步合作,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物流快递服务,保证网络营销产品的配送。推进“物流+农业”,随着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设立,农业物流发展势在必行。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大宗生产资料,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畅通渠道的物流服务,加速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物流,一是提高人们对农业物流、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物流的认识,其中以冷链物流观念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普及为重点;二是加大技术投入,农产品的易腐性和食用安全性要求农产品物流需采用冷链物流模式,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

(三)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龙岩市龙头物流企业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支持闽盛物流、信运冷藏、紫金物流和鑫叶物流等物流企业做强做大,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进先进物流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促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创新物流服务形式,物流企业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物流服务,逐渐向3PL、4PL、供应链和物流金融等方面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发物流市场。

(四)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

为解决龙岩市物流人才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引进物流管理高层次人才,帮助企业解决企业战略发展导向、决策经营的问题。加大物流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等在物流技能型、管理型和战略型人才的培养,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既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又能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能力,使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相衔接,满足龙岩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和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可采取政府科学规划、物流设备企业设计建设、专业物流企业综合经营的模式,实现用地保障,产权、经营权分离,提高各方效益。在与相关产业联动方面,政府引导,积极推动,为合作各方搭建平台。在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奖励办法,在土地、税收、融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进大中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保证物流人才的供给。

作者:陈晓凤 郑国诜 单位:龙岩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国诜.龙岩市物流业发展的 SWOT—PEST 分析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5( 1) .

[2]张红波,彭焱.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 1) .

[3]郭湖斌.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计量研究[J].商业时代,2010( 19) .

[4]邹睿蓉.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商贸,2011( 2) .

[5]陈志新,杨巧红,王林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3( 2) .

[6]吴爽,赵达,刘殿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物流技术,2015( 4) .

[7]徐茜,黄祖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1( 9) .

[8]张朝国.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科技创业,2011( 5) .

[9]沈忠明,张潜.福建省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 2) .

[10]颜双波.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6) .

[11]孔庆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 9) .

[12]宋宝瑞,刘勋,焦翠影,等.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河北承德为例[J].物流技术,2014( 8) .

[13]贺玉德,马祖军.基于 CRITIC—DEA 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软科学,2015( 3) .

[14]罗茂华.龙岩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 .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第2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对原来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了改组,农村经济出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据1994年统计资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占18.5%,农工生产联合体占55.5%,私人农场占24.8%,家庭农场占1.2%。

近年来,由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各种所有制并存,不但没有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陷入了40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深刻危机之中,生产连续下降。1994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26%,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减少原来的1/9,生产基金也为原来的1/5,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下降。1995年农作物普遍减产,粮食总产量为6520万吨,而1994年为8130万吨,减产161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的相应数为2800万吨和3200万吨,减产400万吨。牲畜头数下降,1995年与1994年比较,奶牛减少6%,猪减少11%,羊减少23%,造成肉、奶产量下降,供应紧张。目前,肉、奶制品的自给率为70—80%,植物油和食糖的自给率为40—50%,不足部分靠进口调剂。据有关资料,1995食品进口在其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相应上升28%左右。今年西伯利亚地区年景较好,农业丰收在望,但后期天气气候不利,可能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教育资源网︻┻一;

农业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更主要地是经济和政治因素,特别是匆匆忙忙地向市场经济过渡,私有化速度过快,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打破原有的各种经济关系,其中忽视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也是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俄罗斯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避免农业生产继续滑坡:保存农工生产联合体的生产形式,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为发展西伯利亚的农业科学技术,1968年10月2日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工作领域措施的决议”和1969年11月14日苏联部长会议专门通过“关于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农业问题,建立综合科学技术办法”的规定,明确提出了建立全苏农业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第一个农业综合科学研究任务。26年来,在加速远东地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方针指引下,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建立了30个研究所、2个部级作物育种站、9个独立核算的农业试验站和16个地区性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及10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和60个试验——生产农场,拥有6名全俄科学院院士、6名全俄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89名博士、748名硕士和1540名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农业理论与生产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为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量作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访问,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基础较好,实力雄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概括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农业科学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培育开发新品种、新品系,用于农业生产。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农作物和牲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在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建立了基因库,在各地建立了种畜场,保存具有地区特点的丰富的动植物品种资源,并紧密与良种培育相结合,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新品系。据西伯利亚农业科学院分院25年的统计,培育并向全国品种区域试验推荐作物新品种759个,培育并向西伯利亚各栽培区推广的作物新品种385个,其中4个冬黑麦新品种;2个冬小麦新品种,在冬季雪覆

盖下-20~-30℃可以安全越冬,每公顷产量达4—5吨;6个硬粒春小麦品种,在湿润年份一般每公顷可生产3—5吨,在干旱年份也不会大幅度减产;培育的大麦新品种推广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1.8%,使大麦种植面积比1980年扩大了2.5倍,特别是培育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培育的多穗玉米杂交种,生长期只有90天,每公顷产量达6吨;还培育出高产饲料作物新品种86个等。在牲畜方面,培育出具有很高生产价值的黑杂奶牛,其母畜群超过70%,个体产奶量达4500—5000公斤;培育出肉牛新品系,日增重达1100—1800克;培育出细毛绵羊新品系,其羊毛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还培育出产肉型的猪新品种等。所有这些,已广泛用于生产,在农牧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农业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与跟踪,在一些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60年代后期,为适应原苏联经济建设战略重点东移的需要,在新西伯利亚建立了科学城,采取多项特殊措施,吸引一批农业科学家芸集在西伯利亚分院及所属科研机构工作,结合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瞄准国际农业科学前沿,加强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性成果。例如全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植物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所,深入开展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定位、分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并在牧草上取得成效。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生物物理研究所,利用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研究作物种子空间环境诱变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已选育出一批作物新品种。同时,建造了地面宇宙仓装置,模拟空间环境,研究微重力、空间辐射、超真空等条件下,作物遗传变异规律,选育新品种。24年的实践成果:冬小麦生长期60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一年可收获6次,每公顷生产籽粒6吨的高产纪录。这个科学中心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条件,系统地监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森林火灾动态变化,并做出准确的火情预测预报。开展冬季积雪融化动态监测,水蚀防洪预测预报,范围之广,精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研究不仅是最活跃而富有成果的领域,而且也是当代学科前沿,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三)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解决生产与科学上的重大问题取得成效。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研究解决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倡并组织跨研究所的力量,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了成效与突破。例如西伯利亚分院组织农学、土壤学、地学和经济科学等协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编制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农业土壤图、农业气候图、农业水文图、农业经济图集等,为划区种植和作物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组织农学、土壤学、水利学和生物化学等,联合攻关,实行农业与工程措施结合,改良西伯利亚900公顷盐碱地取得成效,粮食每公顷可增产5公担,饲料作物每公顷可增产2.5—3.5公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西伯利亚分院农业物理研究所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等结合,研究提出了作物新品种农艺性状鉴定方法,作物抗寒力鉴定方法,饲料标准评定方法、反刍牲畜疾病快速诊断方法,以及温室环境调控技术等50多种仪器仪表和自动化工具,准确、快速、方便,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四)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西伯利亚分院的试验示范农场,根据生产需求,繁殖作物优良品种和纯种幼畜,每年为国营农场、农工生产联合体和私人农场等提供各类谷物作物良种8万吨、油料作物良种31万吨、牧草良种850吨和大量的牲畜良种,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显著。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西伯利亚分院的畜牧设计——工艺研究所研制奶制品加工工艺,提供了上百种的奶制品、奶酪等产品。1988年还组建了农产品加工设计——工艺研究所,加强了产后加工研究与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园艺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大粒型、结果密的沙辣新品种,开发出沙辣饮料、沙辣酒等,在国内市场销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的森林研究所,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深加工,研制出药用、工业用新产品87种,其中沙辣油、葵花油、香桂籽油和药用茶等,已打入了欧洲市场,颇受欢迎。然而,在西伯利亚地区,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欠佳,农业科研机构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拨款减少了25—50%,科研任务不够饱满,科技人才外流比较严重,人心不稳,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科研、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新晨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地区,有着漫长的共同疆界。长期以来,中国和西伯利亚地区人民友好相处,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业已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沿边各省、自治区与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与科技合作日趋频繁,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有许多共同点,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共通性,特别是经过这次短暂的访问和考察,增进了新的了解,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重视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应重视同俄罗斯,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全方位、有选择地开展合作与交流。

(二)按照中国农业和农业科技“九五”计划需要,从西伯利亚地区引进早熟、抗寒、生长期短的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牧草、花卉等新品种和育种材料,引进牲畜和经济野生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在早熟、抗寒作物新品种选育、航天育种、矿质营养和兽医疫苗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采取共同制定科研计划,分别在各自的研究所工作,每年定期进行总结与交流,以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区;农业;经营模式

河北省山区面积70194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7.4%,由纵贯西部的太行山和横跨北部的燕山组成,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全省138个县市中有1/2以上的县市有山地及丘陵分布。河北山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旱,降雨量少,夏季炎热,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600-2800h,略高于平原地区,有效积温4670-4911℃。年降雨量为400-600mm,其中2/3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大于1500mm。无霜期平均190d以上,适于多种树木生长,植被以灌草为主且破坏严重。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粗骨土、石灰土为主,山区土层较薄。

一、河北省山区的优势条件

(一)区位优势

首先,河北山区是首都和环渤海经济区的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北京“绿色奥运”的举办提供保障。同时也是京、津和华北平原的水源涵养地、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持的重要基地。其次,山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河北省环京、津,临渤海,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流通市场和便利交通;为农民逐步走向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明显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丰富

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开发潜力巨大。特色资源、矿产、旅游等具有优势,在山地丘陵区,可以发挥山场广阔、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林果业及放牧业,搞好小流域治理,稳定建设以采矿、建材和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壮大农村经济。

二、河北山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农民科技水平有限,观念陈旧

农民的文化水平素质有限,致使一些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广泛被采用并实施。传统生产模式尚未真正突破,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举步维艰。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不少地方还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特别是在粮食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资源贫乏的情况下,仍只重视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农民增收困难。近5年来河北省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有两个年份只增长1.5%,距农村小康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全省仍有460多万未脱贫人口和未稳定脱贫人口,生活非常困难,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农村。

(二)农业基础薄弱,农业资源相对贫乏

贫困山区的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技术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水源缺乏,人均旱涝保收土地很少,“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农业资源单一,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交通条件差,农业产品开发、加工面临重重困难,支柱产业难以形成。

(三)农业产业经营问题严重

首先,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长期以来,欠发达山区在追求单一农业生产总量增长的同时,在农业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地域分工与布局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问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难以满足市场对品种多样化、高档化的要求,难以适应大市场的变化。使农业生产经营受到生产盲目性和市场风险性的双重的压力,造成生产大起大落,导致供求之间存在的不稳定性和非持续性。其次,经营粗放。小规模生产,经营粗放,集约经营程度低,严重地制约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及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河北省山区农业经营模式选择

(一)山区旅游资源开发

河北省山区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特有性,因此,应结合该区的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实施不同的开发方略,同时配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宣传促销策略,根据资源性质和特色,分类进行开发建设。

1、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位于深山区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以观光、休闲避暑、考察、科普等为主,以保护旅游资源的自然、野性为前提,进行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时注意保护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旅游活动的设计以“看”或“观”为主,强调生态旅游,不提倡人为参与。如涞源白石山、涞水野三坡、平山坨梁等。

2、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旅游区。对于浅山区的人工庄园景区,利用人工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民风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建成供城里人享受乡村田园风光,回归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收获各种农产品的采摘活动和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特色。这类旅游区强调人为参与的同时,还应重视山场的绿化和生态的保护与改善。

3、特殊资源类。对于像平山温塘、灵寿五岳寨、元氏蟠龙湖等疗养和避暑类资源,除强化宾馆、饭店等设施外,还要重视别墅的建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建好出售,也可引资建设,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投入,也可满足不同层次疗养人员的需要,以此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稳定旅游收入。

(二)庄园式山区开发

庄园式山区开发是一种以当地农民或其他社会人员、社会团体为开发主体,以山区荒地为开发对象,在获得一定数量土地(荒山、荒坡)长期使用权(50年)的前提下,在承包的土地上修建房屋等基础设施,长期居住下来,开展农业经济活动,具有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山地开发模式。

庄园式山区开发模式的优点:充分调动了开发者开发荒山的积极性,使其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山区开发中来,推动了农村自然资源优势与社会资金优势结合。由于承包期限较长,并且在期限内可以继承和转让,因此消除了承包者“短期行为”的经营思想,在改善水利设施、培肥地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稳定的长期效益,从而实现山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庄园式山区开发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开发者更加注重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注重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品种选择、管理、贮藏、加工、销售等方面更加严谨,从而加强了与市场的结合,降低了市场风险。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也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的引进、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便于实施,使农业技术得以推广。

河北省元氏县于1994年探索出了庄园式山区开发模式,通过拍卖荒山,建设了经济庄园,适应了山区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变了山区的贫苦面貌。河北省山区大部分地区与试验区自然条件相似,经济社会基础也大致相同,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栽培树种,如果树、多年生草本、藤本、木本药材等。

(三)选择林果业综合开发山区

选择林果业综合开发山区,实现山区山川秀美与经济繁荣,符合生态经济学规律对山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山区种植林果业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所谓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达到该立地条件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水平,这是造林中的基本原则。

太行山区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相交结,形成多样化的气候、土地类型,自然条件适合于多种北方果树的生长发育。太行山区历史上就是我国主要的干果产地,核桃、柿子、枣、板栗产量、品质均处于全国前列。除此之外,还适应于梨、桃、苹果、草莓等多种水果的生长,特别是具有产品经济价值高,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特点。目前太行山区各类经济林面积约为7.3万hm2,山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果品生产基地。阜平、赞皇等县的大枣,满城、涉县、武安等县的柿子,灵寿、平山、涞源等县的核桃,曲阳、沙河等地的梨,邢台的板栗等经济林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林果业已在山区显示出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原始农业”模式开发

人们在达到了温饱后,越来越追求天然、健康的农产品,从注重食物数量转变到了食物质量。因此,无污染、纯天然的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1、生物农业。生物农业就是在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的前提下,采用纯生物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利用人畜肥、荒山荒坡植物残余物、农作物残余物堆沃肥等作为有机肥,并将这些肥料的腐熟发酵与沼气生产结合起来,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减少农民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对于园艺作物中水果的生产,采用种养立体经营,利用鸟和家禽防虫,利用全施、足施有机肥提高果树自身抗性以防病来实现果树的全生物生产。畜、禽采用山区自产全天然生物饲料喂养,不使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生物农业的实施,将有利于保护山区农耕地生态环境原有的生物链结构和生物的良性循环,使山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净化,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山区的净地、净水资源,又保持了山区资源环境的纯净性,还可加速山区旅游资源化。

2、仿生农业。仿生农业就是在人工仿野生生态条件下强化再生产野生生物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利用山区原本的荒山、荒坡地,人为构建恢复仿野生生态环境,然后将某些珍稀、极有限、堪称山珍的生物资源置于其中,适当辅以人工培育,以实现其大量再生产。如某些野山菜、野蘑菇等的人工仿野生生态栽培,将某些野生动物人为圈围在一定人工化的仿野生生态环境中,人工辅助饲喂一定量天然食物,强化其生长和繁殖,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仿生农业的实现,科技含量高,需要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作如后盾。否则任何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全面失败,特别是可能给资源与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人在仿生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只能是生态环境的维护者、生态恢复的实施者和食物链的调节者,否则就失去了仿生农业的本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仿生农业中的所谓强化,仍然限定在无化肥、无农药、无饲料添加剂、无配合饲料的范围内,以保证所生产产品的纯天然性。

总之,21世纪山区农业发展要求的是整个山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提高;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跟粮食仓库接轨,而是与国内外大市场、大社会接轨;发展的主要空间不只是土地、耕地,而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不只是农业技术、种子、农药、化肥、农具等实物、硬件,而是观念、意识、讯息、技术、人才、管理等软件以及发展大系统中软硬件的综合、优化配置。农业发展依托的对象不只是自然资源,而主要是市场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即包括所谓的硬资源和软资源。河北省山区虽然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农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该利用其优势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经营模式,克服农业经营中的问题,促进河北省山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6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陈建伟.提高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7(10).

3、曹明贵.以旅游资源为龙头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5(11).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经验启示

一、我国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必要性

农业保险风险区划是大规模开展农业保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我国实行省、市、自治区的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是体现保险的风险一致性原则和防止逆向选择的必要措施。国际经验表明,进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将农业保险标的面临的保险风险做出区域划分,可以避免让一个农场主或一个地区的保费补贴其他的农场主或地区,使他们的保费与自己的生产风险损失概率联系起来。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表明,自农业保险开展以来,一直面临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农民对保险缺乏适当的理解,投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农民阶层人均收入水平低,而以年损失率为基础的农业保险费率却很高,导致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农业灾害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某一地区,只要农业生产风险表现出不一致性,此时统一费率的实行,就会导致各保户之间转嫁风险的权利和支付保费的义务不对等,极易诱发保户的逆选择行为,即高风险的农民投保积极性很高,而实际风险低的农民不愿意投保,最终使农业生产风险不断向保险公司集中,导致保险人的经营严重亏损,或是被迫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因此,为了确保农业保险持续稳定的开展,必须以农业保险风险区划为基础和依据,对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不仅是保障农户利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业保险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分区的经验

事实上,国际上农业保险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都进行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例如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都是开展农作物保险比较早、保险机制较健全的国家,他们既有农作物一切险,也有单一责任的农作物保险,如雹灾保险。无论是一切险还是雹灾险,都按灾害发生规律和风险等级进行了区划。

(一)美国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美国自1938年开展农业保险以来,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已基本建立了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在美国,农民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所要投保的类型和投保水平,由农民自己支付保险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政府予以补贴。保险产品涵盖了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类型可细分为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美国曾以雹灾次数(平均雹灾天数)、雹灾次数最多的季节和雹灾强度为主导指标,把整个美国大陆划分为14类雹灾地区,据此分别对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差别保险费率。美国对农作物一切险区分了保险责任区和费率区,分别反映生产力和风险的差异。其具体做法是,先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保险统计处为每个县确定保险责任和厘定保险费率及保险金额;各县再按土地的生产能力,考虑收获的记录、土壤分类地图及其他各种资源情况,把该县划分为不同的保险责任区(一般有5个-10个等级);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根据生产风险的区域性将该县划分为不同的费率区。在划分费率区时,某些地区可能被定为不适宜保险的地区,因而这些农民可能被视为不适宜保险的农民。

(二)日本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日本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酝酿农业保险,日本农业保险组织由基层向高层分为三 级: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联合会和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即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日本立法规定,凡是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农作物及牲畜都被列为法定保险范围,实行强制保险;对果树、园艺作物、旱田作物等实行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政府补贴和再保险。

在日本,农作物都会按其风险等级划分,确定相应的保险费率。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农林省依据可保作物在过去20年中的损失率为每个府确定其标准费率。府的政府再根据辖区内每个村、镇或市过去的损失记录和农作物生产的物质条件,如现有的排水道、水库等条件将它们分别划入某一个风险等级。然后把最初的标准保险费率,应用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村、镇或市。在日本实际执行费率,在按平均损失率确定后还要按这一地区内农民支付保费的能力做进一步的调整,以体现其保险计划的互质。日本一般把每个府作为一个风险区域,每个府划分成几个风险等级。

(三)加拿大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加拿大农业保险的开展比美国晚20年,其制度模式和经营方式与美国有些相似。各省在开展农作物保险时,都根据本省各地区的气候、土壤、地理条件和农作物生产历史进行了风险区域划分,不同风险区域内有不同的费率范围。1959年最早开办农作物保险的曼尼托巴省,将全省划分为15个风险区域,阿尔伯塔省划分为14个风险区域,萨斯卡彻温省则划分为23个风险区域。每一个风险区的费率主要依据两个因素来厘定:一是该地区土壤的生产能力;二是农作物生产的历史资料即历年的产量记录。也就是说,每个投保农场内不同地块的费率,还要依据该区风险区划厘定的基本费率加以调整。

(四)其他国家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如西欧国家中的德国,在其农作物保险的开展中将全国划分为44个风险区域,每个区域内再对相应的9种农作物确定不同的农险费率,在这些风险区域的基础上厘定的费率共有396个,不同地区同种农作物的风险费率的差异也较大。因此,风险区划对于农作物保险长期稳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保险2007年的保费收入为53.3亿元,2008年的保费收入为110.7亿元,其增长幅度高达110%,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下,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各省区实行农业保险区划,从长远和总体的观点出发,全面规划各地区的农业保险。

(一)各地农业保险模式应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幅员辽阔的农村,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也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既有已脱贫走向小康的新一代农民,也有需要关心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梯度效应。为此,要采取分区域指导的方法开展各地的农业保险业务,避免“一刀切”。要稳定农业保险的发展,各地区可依据自身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户投保意愿以及地方财政能力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地设计其农业保险产品。

(二)对我国农业保险进行县级风险区划

由于受限于统计资料的缺失,我国大多数区域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农业保险风险分区,极少数的研究进行的风险区划大都是省级的风险区划,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各区域的生产风险和损失率,而我国效仿加拿大执行分地块的费率也不切实际。因此,为了能使以风险区划为基础厘定的农业保险费率科学合理,切实保障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应该对我国进行县级层面的风险区划。

在进行了农业保险区划后,以区划成果为依据就可以对制约农险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适宜的解决办法。如精确计算出各地费率后,再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就能够正确评价各地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和讨论保费来源问题予以调整。

(三)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政策

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政府可以规定,只要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几种农林牧渔产品必须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保费可根据保险险种、保障水平的不同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所区别。

适当地推行强制投保。一方面,通过强制投保,才能在足够大的领域内分摊风险,避免逆向选择行为,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地强制,能够提高农户的参保率,以保障其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大大减少,切身感受保险带来的益处,由此正确的认识保险和提高保险意识。世界上农业保险运行比较成功的国家,农业保险品种的投保都存在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在强制投保的制度设计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强制投保演变成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丁少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风险区划[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2、刘书祥,王克祥.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经验与启示[J].金融会计,2007(3).

3、庹国柱,朱俊生.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4、钟甫宁,宁满秀,邢鹂.我们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M].2006.

5、丁少群,庹国柱.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J].当代经济科学,1994(3).

6、谢家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第5篇

一、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现状

1.内蒙古生产结构在受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经济体制和组织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经历了几次变动,使农牧业结构有了初步调整。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近10年(1995年-2004年)的数据推算,截至2004年,与1995年相比,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了92%,其中种植业增长了57%,畜牧业增长了170%,2004年农业产值占48%,牧业产值占44%。于1995年相比,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4% ,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10%,种植业结构依据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种植有所增加。200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05.4万吨,是1995年的1.43倍。油料产量103.7万吨,是1995年的1.48倍,具有比较优势的玉米、大豆、薯类等农产品产量增长显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以饲料为主的其他作物种植结构由1995年的 42:7:1 ,调整为2004年的6 :1:1,开始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正逐步形成适合内蒙古实情的农牧业产业结构。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2004牧业牲畜总头数6722.9万头(只),比1995年增长40%,肉类产量202万吨,是1995年的2.47倍,禽蛋产量38.8万吨,是1995年的2.06倍,奶类产量502万吨,是1995年的9.81倍,牛奶产量497.9万吨,是1995年的10.25倍;良种牲畜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3101万头,总增率108.47%。奶业的迅速崛起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通过优化奶业发展布局,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产业化经营,奶类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2.虽然城乡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差别、脑体差别,不但没有缩小,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1995到2004年的10 年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7%,城乡居民不仅绝对值差距大,增速上城市居民收入远远快于农村,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城市化水平低,特别是产业支撑能力差,接受农牧民进城务工的容量很有限,农牧民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上。

(二)农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牧业经济向纵深发展

1.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低品质作物多,优质作物少。畜牧产品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已从“吃饱”的消费层次提升到“吃好”的水平。而农牧民还没有改变片面追求产量的生产观念,导致农产品结构过剩。一方面普通的农副产品积压,另一方面适销对路的优质农副产品相对紧缺。深加工产品少;大路产品多,优质品种少;直接消费多,间接消费少。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仍占到71%,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13%;经济作物仅为17%,与1995年上升了2%,以青饲料为主的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3%,与1995年相比上升了11%。目前玉米、大豆、油料、甜菜、蔬菜等主要作物大都是大路货,优质高效产品的比重很小。玉米品种结构单一,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很低。全区农产品区域分工布局刚开始起步,对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及其市场与需求变化趋势,缺乏全面充分的研究论证。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日益提高的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问题重视不够,出现一些如蔬菜中的高毒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动物疫病问题等。既影响农民收入,危害消费者的利益,又直接损害了内蒙古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声誉,削弱了内蒙古农产品的竞争力。

2.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畜牧业比重还比较小。2004年种植业仍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4%,畜牧业仅占39%。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结构仍然不合理,不适应农牧业发展的需要。虽然有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畜牧业得以迅猛发展,但是草场被破坏、退化严重,饲料作物需求大量增加,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全区粮经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1995年、2000年、2002年、2004年分别为84%、75%、74%和71%,而同期青饲料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9%和13%,2000年以前青饲料比重变化很小,2002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增加,但与专家预测的全区粮、经、饲的合理种植结构为2.5:1.5:1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不能迅速改观,可能会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3.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层次低。全区农畜产品加工发展落后,大部分农畜产品加工都是以初级产品形态销售,没有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全产业,加工增值的比例很小,农牧民只能得到来自初级产品的有限收入。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0-3.7 :1以上,而我区平均只有0.23 :l,内蒙古农产品多层次加工、保鲜、包装、储运等各环节多层次的发展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就是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也是落后,所有这些都影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经营方式乃至管理运行模式,都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当前松散的产业链,使农民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农户、龙头企业、基地之间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利益共同体,许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经济联系只是简单的市场自由买卖关系,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机制。有的企业与农户之间虽然有合同约束,但是由于农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与企业之间构成对称的地位,因而不能充分地分享加工增殖和销售利润。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少,除伊利和蒙牛外,大部分企业都规模小、档次低、带动作用不强,企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规模和质量档次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4.结构调整主体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低。农牧民自身组织程度低,农牧业经营高度分散。农户经营规模和范围狭小。分散经营、实力弱小,导致生产成本高,销售手段落后,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难发挥各地自身优势、产品优势以及经济优势。

5.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尚无一家功能齐全的中心批发市场和能辐射带动农牧产品的产销联动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基本上没有电子交易系统,缺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施,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中介组织和营销中的经纪人缺乏统一组织,农产品收购随意性较大。

三、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增加农牧民收入

根据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脆弱性、约束性和波动性,农牧民收入增长,一是要使农牧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既要靠农民自己努力,又要靠国家适当扶持,既要立足于现有政策,又要尽可能增加一些新的投入;普遍实行义务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真正享受“国民待遇”;对农产品实行直接价格补贴,这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途径;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牧民素质,以达到乘数效应;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减少农村牧区人口数量,实现增收。

(二)对农牧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1.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洁净空气、淡水、森林、土地资源, 发展有机农业,从而满足有机食品市场消费需求。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经济价值高、效益好、品质优的特色的农产品,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将其发展成为优势产业。适度控制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规模开发黄河灌溉渠的专用小麦种植,建设大兴安岭东南部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改良大豆品种,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在西辽河流域推广专用玉米品种,发展高油高淀粉优质饲用玉米生产,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玉米深加工。在阴山丘陵地带发展脱毒马铃薯、荞麦、啤酒大麦、豆类等名、特、优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在饲料作物上应加大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特别是那些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种植饲料作物或绿肥作物。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乌海市引进、选育营养丰富,易于调制干草的青饲料、适口性强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在赤峰市、通辽市采用粮、草轮作和引草入田等技术措施,推行青储和氨化饲料,提高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的转化利用;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地区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场,调整放牧牲畜规模和畜群结构,采用分区轮牧、移场放牧和封育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保护、建设牧场。

2.调整养殖业结构。内蒙古拥有辽阔的天然草场,其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l/4,居全国之首,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的农区、半农半牧区,有比较充足的粮食和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粮食的出路。要使草原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根据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家畜由全放牧转向半舍饲、舍饲的集约化经营转化,优化轮牧系统,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农村与牧区优势互补。在玉米产区和饲草料充足的草原牧区加快发展育肥牛和育肥羊;在乳品加工业较为发达的呼市、包头等城市郊区和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发展良种高产奶牛业;在西辽河、嫩江平原及河套、土默川平原等粮食主产区,据市场供求状况合理规划,大力发展猪禽生产。依靠科学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迅速提高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并力争使牛羊肉、牛奶、毛绒等优势产品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种产业相互联系的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应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要积极扶持多种形式、规模、层次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贮藏、包装、保鲜、运输及农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以各地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各地商贸经销点为网络,以农牧民产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

(三)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1.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中介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衔接起来,从而把农牧业经济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是产业化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担负着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成效。经济实力越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就越大。因此要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现有大中型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展。

2.搞好基地建设。要适应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养奶牛、肉牛、肉羊和绒山羊,种植业也要提供多少优质饲草料,切实做到种植业服务养殖业,养殖业服务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