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专项规划

公路专项规划

公路专项规划

公路专项规划范文第1篇

根据省厅统一安排,我局于200*年*月*日至*月*日组织所辖各县(市、区)审计局,对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自项目前期准备开始至20*年6月底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审计情况

实施审计的主要步骤、方式方法(略)

本次审计对建设资金的审计覆盖面达到100%,审计项目*个,审计总里程*公里,对已竣工项目的工程审计覆盖面达到*%。全市*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审计,参审人员达*人,总有效工作日*个。审计项目业主*个,其中:交通部门*个,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个,延伸审计单位*个。实地调查走访*个行政村、*个农户。编发审计信息*篇。

二、项目基本情况

*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根据上级拨付资金来源的不同,分为使用省交通厅补助资金项目(以下简称“省补助项目”)、使用交通部补助资金项目(以下简称“交通部补助项目”)和使用国债专项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债项目”)。截至20*年6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已下达计划*个项目(含20*年度计划和已下达的20*年度计划),计划改造农村公路总里程*公里(二级路*公里、三级路*公里、四级路*公里)、特大桥和大中桥*座。其中:省交通厅下达省补助项目*个,总里程*公里,使用省交通厅补助资金*万元;交通部下达交通部补助项目*个,总里程*公里,计划总投资*万元,使用交通部补助资金*万元;省计委下达国债项目*个,总里程*公里,计划总投资*万元,使用国债专项资金*万元。

20*年*月,*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交通局成立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属临时机构),负责省补助项目、交通部补助项目的计划、资金、技术指导、工程监督等管理工作。国债项目由计划部门负责计划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国债专项资金的拨付。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具体实施由项目业主承担,负责招标、工程发包、现场管理、财务核算等工作。全市*个县(市、区)中,*个县由交通局作为项目业主,*个县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作为项目业主,其余*个县两种业主形式并存。

截至20*年6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累计到位资金*万元,其中,省交通厅补助资金*万元、交通部补助资金*万元、国债专项资金*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万元(其中: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乡镇政府配套资金*万元)、其它资金*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万元、企业捐助*万元、群众捐资*万元、利用“一事一议”向农民筹资*万元、其它*万元)。

*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于20*年*月开工建设。截至20*年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完工项目*个,*公里;在建项目*个,*公里;已下计划未开工项目*个,*公里。截至20*年6月底,20*年度省补助项目完工*公里,占省补助项目年度计划总里程的*%;20*年度交通部补助项目完工*公里,占交通部补助项目年度计划总里程的*%;20*年度国债项目完工*公里,占国债项目年度计划总里程的*%。

二、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市各级政府及计划、财政、交通等部门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较为顺利,建设效果十分显著,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通过审计也发现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工程造价、涉农收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查出建设资金不到位*万元、滞留、闲置建设资金*万元、转移、挪用建设资金*万元、挤占、侵占建设资金*万元、少缴、漏缴各项税费*万元、拖欠工程款*万元,审减工程造价*万元。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投资建设管理方面

1.投资计划编报不实。

(1)由*市交通局编报并得到省交通厅批准的全市20*年省补助项目计划中,含有20*年以前年度完工项目*个、共计*公里;20*年省补助项目计划中,含有未实施的20*年度计划项目*个,共计*公里,含有已完工的20*年度计划项目*个,共计*公里。

(2)20*年和20*年省补助项目计划中,列入超范围改造项目*个,共计*公里,其中:开发区道路*公里、村内道路*公里。

(3)……

2.投资计划执行不严。

(1)全市未按计划开工建设的项目*个,共计*公里,其中:省补助项目*公里,交通部补助项目*公里,国债项目*公里。*县20*年国债项目计划建设*公里,实际建设了*公里,仅占计划建设规模的*%。

(2)擅自变更计划内容的问题较普遍,一些项目业主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改变项目的路线、里程、路面和路肩宽度、建设等级,随意提高建设标准的现象尤为突出。*县*镇承担的*—*项目,计划建设为四级路、路面宽4米,实际建成了二级路、路面宽20米;*县*镇承担的*—*项目,计划建设5公里,实际建设了15公里。

(3)……

3.建设程序执行不严。已开工建设的特大桥、大桥和中桥的设计文件未经省交通厅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审批;部分项目的设计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一些项目的设计图纸不全,缺少路面纵断图、路面结构图和构造物结构图等。

4.招标投标制、监理制执行不力,合同管理不规范。

(1)部分项目未实行招标。经对部分项目抽查,其中*个项目的施工未实行招标,未实行招标的投资额*万元,分别占抽查项目数的*%,抽查项目总投资额的*%。在未实行招标的项目中,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的现象较普遍,如交通部门将工程直接发包给所属公路施工单位,乡镇政府将工程直接发包给本地施工队伍。在实行招标的项目中,大部分的招标工作不规范,一些项目的招标流于形式,有的招投标资料不真实。如:……

(2)项目监理制未得到认真执行。一是部分项目未实行监理。二是实行社会化监理的项目较少,多数由各县交通局内部技术人员实施监理,且监理人员无资质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监理职责不到位,如:不按监理规程操作,没有监理日志和监理月报,缺乏表明监理过程的资料,施工现场监理缺位,关键工序和环节无监理签字等。

(3)部分项目单位合同管理不规范,乡镇政府承担的项目尤为突出。有些项目的工程发包、材料采购等合同不全,经抽查,全市未签订合同发包工程*万元,未签订合同直接采购材料*万元;有的虽签有合同,但条款不明晰,未明确所承包的工程标段、工程量、施工进度或采购材料的产品名称、数量、单价等;有的随意更改或填补合同条款;有的无承包方或供货方单位印章或印章模糊不清;有的合同签订条款虽明晰,但执行不严肃,如实际施工的标段与合同约定不符,材料采购价高于合同签约价等,如:*县交通局承担*—*项目*标段材料采购的合同价是*元,而实际采购价是*元,材料采购价高于合同签约价*元。

(4)大部分项目存在无施工资质施工问题。审计抽查了承担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家施工单位,无公路工程施工资质的*家,占抽查单位数的*%。

(5)一些施工单位存在违法转包、分包工程的问题,违反转包、分包总额*万元。*区交通局承担的*—*项目,中标施工单位为*区公路工程公司,该公司将工程分包给*公司和*公司,而*公司又将工程转包给无施工资质的*建筑队。

(6)“同体设计、同体施工、同体监理”问题较突出。各县交通局作为业主的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多数由交通局下属单位或实体承担,如*县交通局承担的*个项目,全部由该局下属工程科负责设计、监理,由该局下属的*交通工程公司进行施工。

(7)有的交通部门违反规定,搞行业保护,采取行政指令形式,对业主采购材料进行限制。如,*市交通局20*年*月发文,要求各县交通局及乡镇政府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必须使用*沥青站的沥青,否则不予拨付省补助资金。

(8)……

5.部分项目未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比较乱。

(1)部分项目尤其是乡镇政府为业主的,项目管理很不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项目档案资料不全,没有竣工图,个别项目无档案,如*县*镇承担的5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档案不全,1个项目档案全部缺失。

(2)项目竣工验收普遍不及时,*区20*年完工省补助项目*个,截至20*年6月底仍有*个项目未经验收;*县已完工的20*年国债计划项目全部未经验收。

(3)大部分完工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

(4)……

6.施工质量存在隐患。部分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未履行质量管理职责,不能提供反映施工质量的检验、试验资料或资料不全。审计抽查了*个已完工项目的部分路段的工程质量,抽查总里程*公里,垂直剖面取样*处,发现存在明显施工质量问题的路段*公里,其中一些路段已出现较严重的路面洼陷、破损等问题。有的是因项目开工时间晚,错过最佳施工季节,导致沥青铺设粘度不达标造成;有的是因不按规定直接在老路油面基础上铺设油面造成;有的是因施工偷工减料,基层面层用料或厚度不达标准造成,如*县*镇承担的*—*项目经*村长2.5公里的路段,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仅*厘米,少于设计规定厚度*厘米。一些项目的路肩工程不符合规定要求,有的达不到规定尺寸,有的用料不合要求,如*市交通局承担的*—*项目,按规定应做*米宽的灰士路肩,实际只做了*米宽的素土路肩,路肩规格和用料均不符合规定。

7.因规划设计不合理、建设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损失浪费*万元。如,*县交通局承担的*—*项目的路线设计未结合当地水利建设规划,导致*公里长的路段刚完工*个月,即因*水库建设而被挖除,造成损失*万元;*区交通局承担的*—*项目设计路线与规划建设的国道*线重叠,完工后*个月即被挖除并覆盖,造成损失*万元;*县*镇承担的*—*项目由于没有设计道路排水口,导致*公里长的路段被雨水冲垮,造成损失*万元。

8.大部分项目建设、养护不能及时交接,“重建轻养”,建成后养护管理不善。有的项目养护长期无人过问,有的项目虽由乡镇、村出面养护,但未设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粗放。全市因养护管理不善造成路面破损、路况恶化的路段全长*公里,占全市已完工项目总里程的*%。

9……

(二)资金管理方面

1.建设资金不到位*万元。截至20*年6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应到位资金*万元,实际到位*万元,资金到位率仅为*%。省交通厅补助资金到位率为*%,交通部补助资金到位率为*%,国债专项资金到位率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十分严重,全市未到位的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计*万元,到位率为*%,*区、*县的到位率仅为*%和*%。*市政府20*年*月出台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配套补助标准,规定由市财政出资对每公里补助*万元,但该项政策一直未落实。

2.滞留、闲置建设资金*万元。*区*个20*年国债计划项目已于当年底全部完工,但这批项目的国债专项资金*万元直到20*年*月才拨付项目业主,此前一直滞留在区财政局。*县20*年度国债计划项目均未开工,国债专项资金*万元闲置在县财政局达1年。*县交通局20*年*月收到省交通厅补助资金*万元,该笔资金应于20*年*月全部拨付给项目业主,但截至20*年6月底,仍有*万元滞留在县交通局。

3.转移、挪用建设资金*万元。*区*镇将收取的*万元招标手续费存于账外,私设“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奖金*万元。*区*乡政府挪用区政府配套资金*万元,用于建设乡政府办公楼。*县交通局虚列支出转移省补助资金*万元。

4.挤占、侵占建设资金*万元。*县交通局将20*年以前年度完工项目编入省补助项目计划并得到批准,通过置换项目套取到省补助资金*万元,用于偿还以前年度项目工程款。*区交通局将*万元交通部补助资金用于建设计划外农村公路项目。*县财政局按计划里程而不是实际完工里程拨付国债专项资金,导致多拨国债专项资金*万元。*县*镇政府通过虚报拆迁补偿面积,冒领县财政拆迁补偿费*万元。*县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使用省补助资金开支会议费、招待费、设计费、监理费等费用*万元。*县*镇政府使用国债专项资金开支招待费*万元。*县交通局通过收取施工单位“质量监督费”的形式,变相提取项目管理费*万元。

5.少缴、漏缴各项税费*万元。全市*个项目少缴、漏缴及滞留营业税及附加*万元、印花税*万元。*个施工企业少缴、漏缴所得税*万元。

6.建设资金未专户存储*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未专户存储*万元,省补助资金未专户存储*万元,交通部补助资金未专户存储*万元。未专户存储的资金中,财政部门占*万元,交通部门占*万元,乡镇政府占*万元。多数乡镇政府业主未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将应专户存储的建设资金同预算外资金混存混用,造成建设资金利息收入流失*万元。

7.部分乡镇政府的财务内部控制薄弱,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较为混乱,存在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原始凭证不全、白条下帐、支付工程款不按规定进度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8.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一是拖欠数额大,截至20*年6月底,全市累计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万元,交通部门拖欠*万元,乡镇政府拖欠*万元。二是拖欠比例高,平均拖欠比例达*%,个别项目达到*%,个别乡镇达到*%。二是拖欠范围广,审计抽查了*个项目,有*个项目存在拖欠工程款问题,占抽查项目数的*%;抽查了*个乡镇,有*个乡镇存在拖欠工程款问题,占抽查乡镇数的*%。

9……

(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

1.施工单位多计取工程价款*万元。审计抽查了*个项目的工程结算*万元,核定为*万元,审减*万元,平均审减率为*%。

2.材料供应单位多计材料价款*万元。*县*公司在供应*镇*个项目的沥青时,每吨结算价格高于合同价*元,并多报供货量*吨,由此多计材料款*万元。

3.一些项目的材料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如,20*年*月*县*镇招标采购了*吨水泥,由*水泥厂*牌水泥中标,中标价*元/吨,而当时该品牌水泥市场价为*元/吨,中标价高出市场价*%。

4.……

(四)农民负担方面

1.一些地方使用“两工”超过规定标准,有的违反规定要求农民以资代劳。*县*镇政府在该镇*个项目中使用农民义务工*个工日,每位农民出义务工达*个工日,大大超过了*市政府规定的*—*个工日的上限。*区*镇规定农民如不出义务工则每人必须交纳*元代工款,全镇共收集*位农民代工款*万元。

公路专项规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更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县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坚持全面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县内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相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2. 坚持综合协调、相互衔接的原则。一是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继承,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做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各规划的衔接,全县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乡镇级规划要相互协调衔接,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三是做好与市级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

3.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规划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的规划定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在规划目标上,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在规划内容上,要科学务实,重点突出,避免脱离实际、大而化之、面面俱到,将专项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发展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在规划方法上,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避免随意性。

4.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规划调研及学习培训。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全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工作。

(二)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xx年以来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县发改局会同县有关部门确定。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县政府提出、县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参与。

(四)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县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县相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县政府审定。

(五)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 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乡镇规划、县城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

(六)编制各乡镇 “十二五”规划纲要。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乡镇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县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要与县发改局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县发改局备案。

三、规划编制的期限、体系和编制工作分工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xx年,规划期为20xx—2015年,同时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体系:包括××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乡镇级规划等。

(三)工作分工:编制“十二五”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分工原则:综合部门承担综合领域的任务,专业部门承担专业领域的任务。

1、课题研究安排:规划前期研究安排28个课题,由县有关部门研究。(具体课题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见附表1)

2、规划编制安排:《“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局编制,其余30个专项规划由各职能部门自主编制,业务要求强的规划,需要委托编制的规划,需经县规划领导小组会同意后,方可委托编制。(具体编制任务分工见附表2)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县的实际,将我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分为3个阶段(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安排,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20xx年4月底以前)。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前期研究课题,起草形成规划思路,研究提出重点专项规划的工作方案。

1、抽调专人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

2、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落实研究课题承担单位(详见附表1),于4月15日底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并通过专家咨询小组的审查。

3、收集资料、开展对“十一五”运行情况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和编制。

4、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在汇总分析前期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我县 “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经过广泛听取意见以及专家小组咨询,并与省、市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后,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同时,以基本思路为指导,提出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5、完成与市重大项目衔接工作,保证我县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的盘子。

6、编制宣传(利用会议、培训、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此期间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20xx年5月—11月)。全面开展××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乡镇级规划编制。

1、各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根据专家咨询小组对研究报告(初稿)的审查意见,对课题进行补充、完善,于20xx年5月底前结题。县发改局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并印发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课题研究承担单位。

2、于20xx年8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通过广泛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意见,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反复修改完善。

4、20xx年11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

5、有关部门在20xx年11月底前相应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完成送审工作,经县政府同意后报县委、县人大审定、审议,公布实施。

1、《“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审定。

2、《“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由县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3、各专项规划按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修订,由县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划管理权限报批、印发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县“十二五”规划成果汇编成册。

4、3月底做好规划编制总结工作。

五、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总结工作。各乡镇和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实施情况进行预测,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前期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乡镇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县规划和市、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使我县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要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县直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发改局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组建专家咨询小组。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全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小组,负责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草案以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员保障。要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部门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队伍,具体负责各部门的规划编制工作。

(四)落实规划经费。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所需的前期工作经费、论证经费和其他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各乡镇及部门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八、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定熟悉本单位业务,具有较强文字综合能力的同志具体负责规划的编撰工作,并在办公条件、时间安排、经费来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公路专项规划范文第3篇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编制“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抓住特色农业、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科教兴县、改善民生五个重点,实现项目带动、交通建设、城镇发展三大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准确把握全县发展的整体特征、阶段特点、开发潜力、比较优势、发展条件、环境支撑和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来分析,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判断,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把握,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积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部门规划按照市直部门安排由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分工如下。十二五”规划体系由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部门规划组成。按照体系组成。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认真总结和评估全县规划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趋势。以及今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吸收和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县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解决矛盾、完善思路、提出举措为出发点,认真深入研究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改革开放、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灾后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大问题研究,由县发改委商县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要按照“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优势为突破口。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超前性、实效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为抓手。确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协调,抽调专职人员,聘请有资质的专家,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听取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后编制。

三)编制专项规划。着力加强编制各个专项规划,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区域发展、能源利用、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园区建设等重点。谋求长远。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要立足实际。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专项规划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明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定位、开发方向、发展重点、战略措施等。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由县发改委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商县直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

以总体规划为方向。立足现实。关注民生。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以部门规划为基础。充分做好上下衔接。着眼长远。提出符合发展规划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

四)编制部门规划。各部门经过与市直部门的充分衔接。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纲要,部门发展规划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结合全县发展现状。独立完成部门规划的编制。部门发展规划要体现可操作性强、发展方向明确、预期目标清晰的特点。提出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部门发展规划形成后,要报发改委备案,同时报送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做为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依据。

五)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工作由县发改委提出意见,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加强各类规划衔接。负责组织推进。

三、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市上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和总结工作。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规划思路、重大课题的衔接。扎实做好各项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下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安排部署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范围和领域。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制定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依据县委、县政府审定批准的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研究确定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阶层、各系统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开展重点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确定工作。

第三阶段(纲要草案起草阶段)起草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就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开展专题调研、咨询论证。报县政府审查。根据陇南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根据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

第四阶段(纲要起草完善阶段)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完成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县人大审议。就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县政府审查通过后报县委审定。

四、工作要求

全面总结经验。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认真总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验。力争及早将全县各领域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中。

一)围绕战略目标。突出规划重点。要统揽全局。求真务实。超前思维,统筹兼顾。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分析“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制定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界定规划编制范围,重点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各领域规划编制必须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二)立足项目建设。加强研究论证。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和一些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撑。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建设项目。及早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为全面完成市级重点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保障。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使政府决策能更深更好地反映民情。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强规划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

四)坚持统筹安排。加强衔接协调。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必要前提。各部门、各系统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方面的衔接协调。防止规划部门化,加强部门之间、系统上下、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确保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衔接。避免规划冲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指导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要科学准确地测算全县“十二五”预期指标,做好“十二五”以后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和战略设想。加强本县规划和省、市及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上要求,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上的大力支持,突出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公路专项规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11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11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1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1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1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公路专项规划范文第5篇

  《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平等享受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1―2015年)》

《陕西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陕西省交通运输“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中小企业

《陕西省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末,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超过10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左右;中小企业(含个体经营户)总户数达到148万户,从业人员达到800万人;建成100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40%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产学研机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全省要求指标。

新兴产业

《陕西省“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申请国家专利500件;突破传感器、芯片、设备、智能通信与控制、海量数据处理等方面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传感器、集成电路、RFID、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建设物联网专用设备制造和产业孵化基地;在西安、宝鸡、杨凌等地,实施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一批示范工程。

人 口

《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385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以下;城镇化率达到57%;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