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范文第1篇

1.网络适用的课堂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言,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解书本理论知识,这种形式相对枯燥、刻板。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穿插案例教学法,但由于缺乏网络的支持,信息相对闭塞,表现形式单一,与普及的网络社会相脱节。对于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利用网络来学习成为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将网络以教学的方式适用于课堂,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也可以在网络上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可以借助于身边的存储设备和网络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的大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激发和投入兴趣的平台,进一步的有利于完成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任务。

2.网络资源的多样化,有利于教学案例的精选

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案例的选择。要选择出典型的、适合所授知识的案例需要大量的案例储备。掌握大量的教学案例对教师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但在具有多样网络资源的今天,这种条件变得不再那么苛刻。法学教师在准备案例的时候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如可以登录专业的法学案例网站查找,可以登录一些搜索网站搜索近期发生的热点案件的视频,还可以下载央视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栏目的一些案件的视频,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筛选、剪辑等。同时,法学教师选择的案例不应仅仅局限于讲述并演绎案件事实的视频,还可以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完整的庭审实录。庭审实录视频同样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分析来重现案件发生过程,观看这样的视频学生更能对案件当事人的感受身临其境,与此同时,他们学到的不只严谨的法学理论知识,还有生活中的待人原则和处事方法。

3.网络手段的丰富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在没有网络环境的前提下,在法学课堂上实施案例教学法,受制于课堂时间和学生人数,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的人数极其有限,参与度不高又极大的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尽管很多高校法学专业课堂上有过百的学生,但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论坛或QQ或MSN上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数十人之间的交流,学生甚至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发手机微信的方式向教师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种网络带来的教学手段的丰富,延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1.网络案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原则

网络案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网络上精选课堂上授课所需要的案例时,应注意紧密结合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存在于这个平台上的案例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其中包括媒体、大众以及法学专业人员,而每一方都会给出自己对该案例的评价,这些观点可能不包含对理论知识的传达而只是单纯依个人喜好谈感觉,仅代表个人,甚至传达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可能对相同案例的评价并不侧重于法律的认知,而是侧重于对整个社会公众道德及社会人际交往秩序的理解。作为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对案例做综合的把握,应有的放矢,侧重于选择表达对某一法学知识的不同观点的案例,以期开拓学生的理论知识眼界,从而让选取的案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正确的学习与生活的导向。

2.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原则

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原则是指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放弃平时讲解理论时居高临下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与学生平等交流。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如何,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在于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应有互动,为保证互动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应与学生平等互动。这种平等的态度和理念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摆脱学习者所处的弱势心理定位,勇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作为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降低对学生对理论把握水准的心理预期,给学生以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才可以自由讨论甚至展开激烈的辩论。最终使得学生的各种观点、理由及论据能得到充分表述,达到对案例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进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为准确、全面的理解,达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3.案例典型性与创新性并重原则案例的典型性是指近期发生的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给学生留有较大思维空间并且能够涵盖了所授知识点。这种典型案例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在课前已经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在教师采纳这种案例的时候,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并且由于典型案例的真实性、启发性和疑难性,更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而言,典型案例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传业授道解惑的目的。创新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法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坚持求异思维。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实施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应放弃一贯的在分析案例的最后得出既定的统一的答案的做法。应允许和引导学生去质疑既定的答案,从既定答案中找出争议点,就争议点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用不同观点去分析案例,鼓励学生克服既有的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定式,不局限于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人才。

三、网络环境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培养的法学人才应是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了这个目标的达成,我们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应该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做出相应调整。案例教学法作为法学教学中必不可少且举足轻重的教学方法,应切合时代需要做出相应改进,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阶段

第一,教师的备课。教师的备课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要熟练的掌握所授内容,这不仅包括对教材理论的把握,还包括对所授内容相关知识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点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很好的应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选取典型案例。选好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是教学的主线,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案例要有事物发展的过程描述,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选择网络视频案例为佳。它能够很直观的展现案例的发展过程,也有关键的细节表现,相比较文字更为精准。三是通过一定方式使学生观看案例。在选取网络视频案例的前提下,教师只需要在论坛、QQ群、电子邮箱等任一联系方式上留下该视频的网络地址,通知学生在课前去观看即可。第二,学生的预习。在这个环节,学生应按照老师的提示,通过网络寻找到其的案例和推荐的配套资料以及按照“导引”线索可以找到的自选信息,并充分通览和透彻分析相关的案例材料,尽可能补充自己欠缺的且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准确把握案例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

2.课堂讨论阶段

在网络环境下,课堂讨论阶段可以分为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能够链接上网的现实课堂和虚拟的网络化课堂。第一,对于现实课堂而言,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不论班级人数多少,都应该分组讨论。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设定讨论时间。其次,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巡回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与学生进行对话。最后,在设定时间结束后,由每组派代表综合该小组的讨论结果发表意见。第二,对于虚拟课堂来说,由教师选择一个网络平台如校园论坛,确定一段时间,在几天也可以是半个月等短期内,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也可以不分组,鼓励学生就案例所展现的内容畅所欲言。教师主要负责答疑解惑,对学生发表的意见进行点评,与学生及时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教师交流。

3.课后总结阶段

第一,课堂讨论结束后,利用剩余的课堂时间由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以派学生代表其小组做综合性发言,传达小组成员共同的观点。同时对于愿意发表自己个人意见的同学,应给机会允许并鼓励其做单独发言,针对这些发言,教师应做适当点评。在汇报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多做肯定,激励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下次案例教学过程。第二,对于因时间所限不能当场做总结的或者在虚拟网络课堂讨论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对案例做出自己的分析。总结报告应先表述基本案情,再列出该案所引发的思考或问题,最后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出自己的思考结果或是问题答案。第三,对于少数有独到见解且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鼓励其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或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利用资料帮助自己的观点向纵深方向拓展,理清思路,指导其就自己的观点撰写相对专业的学术论文,最后引导其在相关的法学学术刊物上发表,最终增强学生学习法学的信心和研习法学理论的能力。

4.期末考核阶段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网络通讯平台;人性化;护理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讯工具、通讯方式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网络通讯平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做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开始使用Wechat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并应用于日常护理管理中。

1.2 方法

1.2.1 分层组建信息圈

根据护理管理工作需求,由护理部首先组建Wechat一级信息圈。护理部利用Wechat一级信息圈联络各科系、支部护理管理人员。

1.2.1.1 各科系、支部护理管理人员组建Wechat二级信息圈。各科系、支部护理管理人员利用Wechat二级信息圈联络各自护理管理人员。

1.2.1.2 各病区护理管理人员分别建立Wechat三级信息圈联络各自护理工作人员。

1.2.2标注、命名

给各层级信息圈分别标注、命名。如护理部信息圈、科系支部信息圈、某科室信息圈等。

1.2.3 分层级管理

一级信息圈全面负责,逐层管理。

由一级信息圈将近日待办工作、相关事宜、通知、讨论、议题等提前圈内。

1.2.3.1 二级信息圈圈员收到、回复、并组织本层级圈员讨论、分析。

1.2.3.2 二级信息圈将分析讨论结果反馈于一级信息圈,由一级信息圈负责人,逐层通知实施。

1.2.3.3 三级信息圈圈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反馈各种问题,并上报。最终由一级信息圈再次组织讨论、分析、解决。

2结果

2.1 研究调查中,我们利用Wechat信息圈遵循层级管理方法,实施了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护理管理。

2.2 摒弃原有机械、刻板的组织会议讨论、分析模式,展开机动、灵活的管理工作模式。各层级管理人员不受时间、空间、人员限制,及时领会工作要求,及时讨论、分析,及时、反馈。

2.3 各层级管理人员如存在讨论空缺,后续打开Wechat信息圈后,错过的信息、讨论、分析、反馈过程一目了然。避免了断章取义,盲目实施。

3结论

对于护理管理者来说,倡导科学、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是从每个被管理个体的角度出发,站在被管理者及项目实施者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利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不仅激发了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逐层实施、反馈的科学工作方法,间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并有利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

利用现代网络通讯平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着眼于每个护理工作者,从每个人的工作需求出发,开展相关管理工作,这一过程循序渐进,逐层负责、实施、反馈。尊重每个成员的基本权利以及相关的个体需求,更加民主化。让护理工作人员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亦培养他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范文第3篇

Abstract: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ed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from the social psychology, domestic scholars mostly researched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from the social spread perspectiv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关键词: 群体极化;现象;综述

Key words: group polarization;phenomenon;overview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49-02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在线社会网络对消费者新技术产品采用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021)资助。

作者简介:龚艳萍(1963-),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市场营销;陈胜(1989-),男,湖南娄底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市场营销。

0 引言

Stone(1961)为了研究群体是否比个人更加保守,通过实验设计,让六个被试同时给处于一系列两难处境的人物做出独立的决策建议。其中一个决策情境如下:

“乔治是一名实力强劲的国际象棋手,最近参加了某比赛,遇到了另一名强劲的对手,该对手在早期的一个比赛和乔治打成平局,但是乔治最近状态不如过去比赛,在与该对手较量中发现一个可能快速击败对手的方法,但是一旦采用这种方法失败,乔治将毫无疑问的输掉比赛。”

如果要你为乔治提供决策建议,那么这种方法的最低胜算达到多少(10%-90%,其中每10%为一个等级)时,你才会建议乔治采用该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让被试先单独做出选择,然后他们将被组成一个群体进行讨论环节,然后讨论结束后再次做出群体决策。结果群体讨论结果发现,群体做出的决策比个人的平均决策更加冒险。Stone将这个现象解释为“风险转移”。[1]此后,学者选取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实验,都得到了与Stone相似的结论,同时发现,让被试在群体讨论结束后单独做决策,也会出现风险偏移现象。学者也发现群体决策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朝着冒险的方向偏移,在某些特定的两难处境,在群体讨论后发现被试更加保守。Moscovici & Zavalloni(1969)将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群体中成员的交流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2]此后,Fraser(1971),Whyte(1993)等学者也在实验中组织被试讨论大多数成员赞成或者大多数都反对的观点,结果证实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即群体的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初始观点得到加强,冒险者会表现得更加冒险,保守者会更加保守。

1 研究现状

群体极化现象自被提出而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设计了一些实验方案,在实验室中模拟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的情境,设计群体讨论环节,最后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和表现,以及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作者整理了以往的研究,国外学者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验证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 在关于群体极化现象的初期研究中,大多是验证群体极化现象的存在。Moscovici & Zavalloni(1969)对140个中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经过讨论之后,群体的决策比讨论前更加极端。Cvetkovicha & Baumgardner (1973)发现经过讨论后个人的态度向着群体中主流观点偏移,使群体中成员的观点变得一致。另外有些学者也通过实验得到类似结果:群体中个人在讨论之后的个人意见的偏好会向着群体中大部分人意见的平均观点偏移。

1.2 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机制 在群体极化现象得到学者的证实之后,学者试图运用理论模型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机制,其中主流的方法有前文提到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SCT)和说服性论据理论(Persuasive Arguments Theory, PAT)。Burnstein & Vinokur(1973)设计了两个实验来分别验证这两种理论对群体极化的解释机制,结果发现PAT更好的解释群体极化现象,他们发现当群体成员在不知道其他成员观点,而且被迫接受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的时候,也会发生典型的决策偏移。此后,学者Mackiea & Cooper(1984)也通过实验支持PAT这一理论,他设计让被试倾听讨论的录音,结果发现被试的态度会偏向录音所主张的方向转移,在听录音结束后,组织被试进行讨论,发现讨论后的被试的意见更加极端。

1.3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体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线上交互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Patricia Wallace在其《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研究证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桑斯坦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群体极化,使分散的意见更加明确。

1.4 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研究 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普遍存在风险决策情境中,而且还出现于其他各种类型的两难处境中。Myers & Lamm(1978)发现群体极化现象普遍存在与风险决策情境、陪审团决策、道德决策、判断事实决策、个人感知、谈判行为以及风险测度这七种情境中。另外,学者也对影响群体极化程度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Durham(1980)研究发现,群体中个体最初的观点差异性越大,讨论之后,群体极化程度越高,同时,就个体而言,男性的群体极化现象表现的比女性程度更高。Choon-Ling Sia 等(2002)认为网络匿名性能减少群体成员的社会临场感,从而提高群体极化程度。Lee(2007)研究发现群体极化现象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有群体讨论的平台;第二,群体讨论中,成员自由表达意见;第三,群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同时,他还发现,去个性化群员会导致更强的群体认同,从而提高群体极化程度。

国内学者对于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社会学、新闻媒体以及政治行政的角度来探讨网络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及具体表现的,并根据不同的事件提出相应的措施。相喜伟(2009)通过研究网络舆情,认为可以从网络媒体、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三个层面来对群体极化现象成因进行解释。欧阳小婷(2009)通过对国内网络个案研究,阐述网络群体极化的具体表现,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分析群体极化的成因。学者戴松和王小杨(2010)从网民、意见领袖和网络群体三个层面探讨国内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观诱导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3]。昝玉林和许文贤从网络行政角度探析了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并认为主要网络的广泛性、超链接性和自主性是导致网络参政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学者从“人肉搜索”、“悯弱”等网络暴力事件来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

2 评述

国外学者对群体极化的研究大多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的方法来研究群体在讨论前后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而国内的学者大多从社会传播学以及公共管理视角,采用定性的方法研究群体极化的成因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Stone J. A. F.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IT, School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Cambridge, MA, 1961.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定位评判因素

1 引言

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技术力量之一,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对整个网络的功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多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而言,没有节点位置信息而感知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多应用都依赖于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的节点定位技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2 定位算法评判因素

在获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位置信息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庞大、随机分布且软硬件资源有限;另一方面,节点定位的希望能达到精度高、安全性好。如何控制、平衡这两方面矛盾的对立方法之一便是设计计算代价小、通信量少的定位算法。综合文献[1]、文献[2],下面讨论几个常用的评价要素。

2.1 算法的可实施程度

定位算法要能容易实现,而且在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中的表现偏差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是分布式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终端要易实现,计算代价及通信代价都不能超过相关负荷。

2.2 定位精度

定位技术首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定位精度,一般用误差值与节点无线通信半径的比例表示,例如,定位精度误差为20%,表示定位误差相当于节点通信半径的20%。

2.3 规模

不同的定位系统或算法也许可在园区内、建筑物内、一层建筑物或仅仅是一个房间内实现定位,网络覆盖区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规模。另外,给定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或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定位多少目标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2]。

2.4 信标节点密度

信标节点的位置信息通常依赖人工部署或GPS获得。然而,使用GPS定位,信标节点的费用会比普通节点高两个数量级[1],这意味着即使仅有10%的节点是信标节点,整个网络的价格也将增加10倍。因此,信标节点密度也是评价定位系统和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5 节点密度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密度通常以网络的平均连通度来表示.许多定位算法的精度受节点密度的影响,如DV-Hop定位算法仅可在节点密集部署的情况下合理地估算节点位置。

2.6 容错性和自适应性

通常,定位系统和算法都需要比较理想的无线通信环境和可靠的网络节点设备,但在真实应用场合中误差或失效的问题。因此,定位系统和算法的软、硬件必须具有容错性和自适应性,能够通过自动调整或重构纠正错误、适应环境、减小各种误差的影响,以提高定位精度。

2.7 功耗

功耗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由于传感器节点电池能量有限,因此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与功耗密切相关的定位所需的计算量、通信开销、存储开销、时间复杂性是一组关键性指标。

2.8 代价

定位系统或算法的代价可从几个不同方面来评价。如时间代价包括一个系统的安装时间、配置时间、定位所需时间;空间代价包括一个定位系统或算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节点的数量、硬件尺寸等;资金代价则包括实现一种定位系统或算法的基础设施、节点设备的总费用。

2.9 安全性

由于传感器网络自身以及定位机制均存在固有脆弱性,节点的定位过程很容易遭受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攻击。攻击所产生的错误定位结果可能导致网络功能的局部失效和监测结果出错,进而破坏整个网络应用的有效性。因此,如何为存在敌对可能的传感器网络应用提供安全的节点定位系统,也是评价定位算法性能的要素之一。

3 结语

定位算法的评判要素不仅是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关键因素,也是设计和实现具体定位算法的优化目标。同时,这些性能指标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做出权衡[1],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定位技术。近十几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由于在应用中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其所面临的挑战问题越来越多,如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现代物流、目标跟踪等应用中。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迅速发展及个人能力有限,以上讨论的相关要素还需要进一步展开及细化。

[参考文献]

网络讨论法的实施要点范文第5篇

1网络导师制的概念

网络导师制是网络教学时代导师制的最新发展成果,探讨网络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就是想通过整合新型网络教学和传统导师制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固有优势,来达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导师的隐性知识向学生高效共享转移与习得的教学目的。所谓网络导师制是指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为学生有目的性地指定一位或多位网络导师,通过在师生间开展的一系列交流、讨论、谈话等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教学活动,实现导师的优秀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转移,同时学生能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更新自己隐性知识结构的一种网络教学制度。导师的承担者,可以是学校内部具有较丰富知识结构的专业老师,也可以是通过校企合作途径选拔的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企业优秀员工,为培养拥有优秀隐性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劳动者),导师们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的责任;作为学生,也应该珍惜这样的网络交流学习讨论的机会,虚心向导师求教,服从导师的教学组织安排,积极与导师开展网络学习互动,并能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互动过程感受、内化、习得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改变和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结构。总之,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一种人才培养、知识传授的网络教学制度。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导师制的优势

网络导师制是实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导师制,较传统导师制在隐性知识的表达、共享、交流与习得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1)即时的网络学习支持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网络学习活动。隐性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有可能在瞬间完成,即顿悟,表现为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导师简单的提示与启发下豁然开朗、一通百通,也就实现了相关隐性知识的习得。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实时地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困惑和思维障碍,导师可以给予即时的方法指导与思维启发以促使学生发生学习中的顿悟。通过Wap无线网络,学生与导师间的即时交流将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就能与导师取得联系,获取指导与帮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百思不得其解、自我感觉就差那么一点就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可利用网络向导师寻求帮助,导师即时的指导有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2)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所谓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3],即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依赖特定的学习环境,学生与导师间的以促进隐性知识习得为目的的网络教学活动更加依赖特定的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技术技术可以为隐性知识的习得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媒化的网络学习资料。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网络学习资料,集合文字、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多媒化的学习资料实质是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表达了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不同形式的媒体元素在知识表达方面还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特点,使得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认知特征的学习资料。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多种认知工具。隐性知识的习得较依赖导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导师优秀的隐性知识外化在导师经典的充满深奥智慧与精髓思想的话语中,导师的经典言论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稍纵即逝的可能,能否抓住导师关键性的言语成了能否习得老师隐性知识的核心,所以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网络教学平台中要提供录音工具和记录电子笔记的多元化表达工具等,有了这些工具的支持学生就会更加有信心地参与到交流讨论中去而不必担心遗漏导师的经典话语,而且通过数字化的录音资料,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多次地品味、反思导师的教诲,并最终帮助自己习得导师的隐性知识。当然,网络认知工具还要包括师生间的通讯工具,为能真切感受导师的音容笑貌还要提供视频通讯工具等,比如:QQ、E-mail、微信等,所有这些通讯工具就能保证在师生间开展线上与线下、实时与非实时的网络交流。

3、网络导师制实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学习活动

野中认为隐性知识可以直接在个体之间实现转化,即社会化———个体间的交流互动、提醒启发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在个体间潜移默化地转化与习得,那么导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互动自然就能实现导师隐性知识向学生的转移。为突出导师的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对导师隐性知识外化以及对学生隐性知识习得的影响,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创造提供网络音视频的实时通讯工具,以保证学生能较强烈的感受隐含在教师语言神态及肢体语言中的隐性知识。构建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就可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策略来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所以实施网络导师制的基本原则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交流实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习得。在实施网络导师制的过程中包括的主要学习活动流程有: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网络导师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根据导师的实际情况,每位导师可以指导数量不等的多名学生以便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与讨论;②分组后的导师与学生集合在一起共同商讨确定某个主题内容来开展网络交流讨论活动,同时还要确定一个双方认可的学习目标,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希望以及导师认为的能够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和知识结构;③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开展具体的网络教与学活动———服从导师的教学活动安排,积极参与网络学习的交流与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与导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遇到学习困难时要向导师求教,与导师展开讨论、交流以获得指导。万一老师不在线,学生也要通过网络异步交流工具,通过发电子邮件的途径与导师取得联系,养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知识点并随时记录下自己学习疑点向导师求教的习惯。网络导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及时而详细的多元化的答复与指导———可以采用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来答复学生。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导师还可以组织小范围的网络讨论来促进个体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在讨论中实现隐性知识的习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指导后,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这时,学生平时的学习笔记、学习提问、交流发言等材料都可以成为学习评价的依据,导师的评价结果将最终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总之实施网络导师制的目的就是转化、共享导师隐性知识,改善学生心智模式,促进学生新的隐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4、网络导师制在促进专业策略性知识有效习得中的运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