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社会经济

区域社会经济

区域社会经济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一、引言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

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来办好区域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现有投入渠道潜力的同时,使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会资本,而要完成社会资本与区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须改革办学体制和产权制度,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西部区域 经济发展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1.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一定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启动了一种动力机制,它将使所有可控资源在东西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东部地区存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就意味着,为西部地区吸收、引进东部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2.构建和谐社会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目标,不仅包括一国范围内各区域之间,而且还包括一个区域内部各因素之间协调、和谐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面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提出的奋斗目标。鉴于此,它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策略。这意味着,和谐也是生产力。因此,西部地区就可以直接以和谐作为发展的原则和目标,避免产生经济发展造成的代价,或将代价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唯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广西省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相对稀少,仅为全国人口的23%。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纬跨度大。其所处位置形成的地域特色,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1.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首先,西北各省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量在全国排名都是较靠前的,其他矿产资源,如铅矿、锌矿等也极为丰富;其次,西南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拥有量同样丰富。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相当于全国水能蕴藏量的51%,十大有色金属占全国总储量的60%~70%,磷矿、铁矿更是名列全国首位;再次,西部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其生物物种之丰富为国内和世界所罕见。

2.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还表现在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面。在西北,遍布名山、大川以及名池,更有无数的人文历史遗迹。在西南,旅游资源同样多姿多彩,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多彩绚丽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受近代、当代人类文明的冲击较少,思想观念的解放赶不上时代的要求。观念保守,不愿甚至不敢为天下先,温饱即安,小富即安,甚至甘愿清贫。这在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2.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较低。建国以来,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2年~1999年,虽然降为15.4‰,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千分点。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人口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较高。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5.6%,青海农村牧区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1.6%。

3.教育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西部地区虽然高校不少,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各省会城市,如西安、成都等。同时,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导致各种实用型人才资源不足。此外,由于近年来一些中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高新产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以及科技人员待遇差、人均科研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西部地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4.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在西部,尽管近年来已修建了数条铁路、公路,但其网密度水平还是处在相对较低水平。而且其公路网等级低,通达能力差。即使西北交通最发达的陕西省也还有1000余行政村未通公路。2005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全国平均值高5.76个百分点,比东部高8.9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国平均值低3.52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该年西部第一产业容纳、滞留全部劳动力的63.61%,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02个百分点。单就工业结构分析,其采掘业和原料业比重高,高附加值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层次低,使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而我国总体工业化水平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期阶段。

四、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1.构建和谐社会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与指导原则。首先,西部地区应抓住历史提供的良好机遇,在政策、体制等社会软环境层面进行调整,为有利于吸纳东部地区的各种资源创造条件;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科学发展的观念。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体现。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树立长期、科学发展的观念,决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需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家庭少生优育。同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合作,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改善科研条件,采取优惠措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

3.立足本地,走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西部地区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立足当地特色,开发独特发展之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以人文历史景观为例,发展旅游产业是带动西部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要把旅游业真正建设成为西部支柱产业,应进行科学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同时,重视网络技术,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城 经济社会发展 意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92-02

山西省是中部六省之一,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中央吹响了“中部崛起”的时代号角,国家政策终于开始向中部地区倾斜了,中部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迎来了自己的时代。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由下降转变为上升,“V”形反转的态势已经形成,被誉为“中国经济脊梁”的中部地区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中部六省紧抓这一难得机遇,在新一轮发展中好好利用累积的后发优势,必将强势崛起。在中部六省迅猛发展势头下,山西省也策马扬鞭,山西省于2009年申请了“综改区”和2011年申请了“大学城”,均获审批,可见中央对山西省的重视与支持。山西省充分把握了这一难得发展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大踏步迈进。而山西大学城的建设,则是山西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是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太原都市圈核心太榆同城化的点睛之笔。系统地梳理山西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山西大学城概况

山西大学城是经过省政府多次研究而决定建设的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位于晋中市北部新城北侧,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总投资90至100亿元,拟入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山西传媒艺术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煤炭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10所高校。山西大学城已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投入使用。大学城建成后,容纳师生总量将达到15万人左右。大学城突出“儒雅大学、秀美河湾、拙朴晋韵、时代风景”的规划设计理念,力求通过近10年的规划建设,把山西大学城打造成中部地区一流的“智慧谷”。大学城西距太榆路1.6公里,北距太旧高速公路2公里,与晋中市榆次区环城东路相接,四通八达,满足师生出行要求。新城内待建的汇通大厦、晋中市博物馆、图书馆、城市规划馆、青少年科技中心,连同雅乐公园等,将把山西大学城打造成一座功能齐全、服务齐全的现代化高教新区。大学城建成后,将成为山西省中部商务新中心、旅游集散地、职业教育和创意文化中心、地方企业商务与研发基地。

二、山西大学城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山西大学城是太榆同城化的点睛之笔。为充分发挥省城太原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山西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太原都市圈的战略决策。而太原和榆次作为太原都市圈的“核心圈”,太榆同城化将成为太原都市圈建设的突破口。太榆同城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两地的具体体现。然而,与中部地区其他五大都市圈相比,太原都市圈一直发展滞后。因种种原因,作为太原都市圈核心层面的太榆同城化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年来举步维艰。

然而,自2011年4月15日山西大学城开工奠基始,太榆同城化即全面加速,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太榆同城化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山西大学城正好连接了晋中北部新城和太原南部新城,从而真正实现了太榆地理空间上的同城。但山西大学城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此,而在于经济社会上将两市连接。太榆同城化的实质也正在于经济社会的全面一体化,而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毗邻。山西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恰恰可促成两市经济社会的全面一体化。山西大学城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研究院校为主,整合了太原晋中两市高校现有的优势。山西大学城依托晋中北部新城建设居住区和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上依托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城市路网,将太榆紧紧相连,促成两市多年来的同城夙愿。

2.山西大学城是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多年来为全国输送了巨多的能源和原材料,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全国。由于持续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导致山西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资源几近枯竭,许多市镇已成“空城”,已不宜人居。

在全国大力提倡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山西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摒弃以往粗放单一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多元化迈进。实践上已取得了可喜成绩,比如: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的建设,民生事业的加快建设等。2009年下半年山西省向国家申请“综改区”,中央对于山西省的积极探索,特别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时隔仅一年余,便给予批复。在2010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足见中央对山西省的重视与支持。

综改试验区对山西省提出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要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代表,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全国具有重大示范意义,每一步尝试,都极具标本价值,能给全国的资源生产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山西省具备其他省份难以复制的资源优势,要尽快把资源要素资本化,乃至市场化,而这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因此在这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山西大学城可以称得上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因为只有它,可以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成功转型,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所需人才。

3.山西大学城是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全国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同其他省份一样,山西省也面临着高校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建筑老化、校区分散、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优化山西省高等教育布局,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定建设山西大学城,且已列入2011年山西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大学城既能满足高校外延式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大学城不同于传统大学,它是多所高校的集聚,为各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体制机制,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可极大地促进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山西名校走向全国打下了基础。

三、山西大学城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改善硬件设施。建设大学城,山西省政府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已开通太原至山西大学城902、903路公交,并且按照太原市交通建设规划,太原5号线会延伸至大学城,并设置两个轨道站。整个大学城内设立至少15处公交站点,以满足师生的公交出行需求。同时,这也大大便利了当地居民,拉近了当地与省城的距离。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一直无法发挥临近省城的独特优势。大学城建设带来了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当地对省城的吸引力,加上当地土地、矿产、旅游等资源较为丰富,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并且其毗邻省城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城市基准地价便宜,发展空间较大,成为了太原城市扩展、产业转移的首选方向,这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提升土地价值。大学城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促进当地教育地产的兴起,繁荣当地的房地产业。同时,当地农民可进行房屋的出租,盘活土地资源,在获得传统农业收入的同时,也可增加额外的商业收益,耕地、经商两不误。失地农民可合理利用征地补偿款,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利用区位优势、政策优惠等条件发展各种经济。而各种经济的发展比如:房地产、商业、劳务、租赁等也可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财政能力增强了,从而可以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3.拓展消费市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增长必然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政府的规划,山西大学城建成后,师生总量将达到15万人左右,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且,大学城本身的消费市场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市场。每个大学生都要在这里生活四年,有的甚至七年或者更长时间。大学城的学生总数按照15万来计算,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开支5000元,一年学生消费开支总数就是7.5亿元。当然还有一些家长或者亲朋好友的来访,此外还有高校的教职员工的开支,无疑会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群体,将大大促进该地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壮大。

4.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在目前已经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朝气蓬勃的产业。大学城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山西大学城就坐落在历史悠久的晋中市。晋中位于山西腹地,气候宜人,是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可开发利用的各类资源100多处,特别是名城、名院、名山、名村更是名贯全省,如平遥古城、介休绵山、榆次乌金山、常家庄园、大寨虎头山森林公园和左权龙泉森林公园等。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虽然有很大的旅游价值,但“藏在深山人未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因为,发展旅游业既是一项产业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它既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繁荣一方经济,但也深受周边环境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功能的严重制约。而山西大学城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当地的城镇化步伐,且随着大量师生的进驻,将加强信息的扩散与传播,从而大大优化当地的旅游环境,提升当地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旅游业的文化品位。

5.发展高科技产业。根据平台经济学理论,大学城是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在这一平台强大吸引力的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在大学城周边地区集聚,由此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在这个平台的作用下逐渐发展壮大。山西大学城整合了太原晋中两市高校现有的优势,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研究院校为主,形成涵盖文、理、工、医、建筑、交通等多学科门类的院校聚集地,成为山西省科教人才资源库和新技术、新成果孵化基地。大学城采用企业出资的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共建,学校为主,各校合作”的运行机制。建立管委会,由投资方、校方、经营方组成,履行管理、协调、监督、服务的功能。大学城从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到经营管理、后勤服务都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而大学城的市场化运作,更能促进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融通,促进当地教育、科研与产业的一体化。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201204103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曾晓真.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7(06):65~68.

2.胡海建.大学城文化力对新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J].商业时代,2010(34)118~119

3.罗清和,尹华杰.大学城开发的经济效益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74~76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第4篇

作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分支,若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有着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及提升国家凝聚力的作用。若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国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也意味着体育用品消耗的增多,体育产品的市场潜力也随之增大,其发展成果对国家整体经济提升依然有着多方面促进。然而,面对社会发展新常态,如何抓住发展机遇,通过体育产业的创新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则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文章将以适应区域经济转型的城市为单位,以社会体育发展为主要内容,对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望借此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新常态;适应区域;经济转型的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

“新常态”是近期几年发展之中提出新兴概念,也是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施行期间的阶段性特征。为明确“新常态”发展目标,在个人讲话中多次强调“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新常态发展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经济活力,为各省区间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增长,因此为引导各省区间落实“新常态”发展相关内容,中共中央还在发展之中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及“互联网+”等多个经济发展战略,视图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去确保国内经济的转型发展。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伴随国民运动意识逐步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若在发展之中通过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及建设,创新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则显得极为重要。

一、“新常态”发展概念的提出及相关内容阐述

若追溯“新常态”发展概念的起源,应从世界第一经济大体美国说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期间,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根据公司自身发展情况,首次在其战略部署中提出了“新常态”发展理念,其显著发展成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也为我国市场经济及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多方面启示,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冲击,现已将其纳入治国理政理念之中,视图通过“新常态”发展理念的建设及施行,实现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新常态发展构思的提出

2014年中共中央为进一步稳固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总书记曾对河南省进行了实地考察,“新常态”一词也是在此次考察期间提出的,他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国内的经济正处于战略重组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首先要有信心,其次我们还应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入手,要求各省区间保持发展战略的平常心态,适应新常态发展环境。”此后,为让各省区间深入了解“新常态”概念,社会各界研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新常态”发展概念进行了梳理。顾名思义,若从字面意义理解所谓“新”是指不同以往的发展,与早期发展存在出入的意思;所谓“常”是指相对稳定且时常发生的意思;所谓“态”则是形式形态、趋势态势的含义,为此“新常态”一词的含义则是从以往状态过度到一种新的、与往期存在出入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的转变过程,若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产业发展来理解,还可将其理解为社会各大产业在持久、全面的变化时期的转型、调整、优化及升级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方式、新的势态及新的发展阶段。历经为期3年多的发展规划,“新常态”发展理念已渗入到社会方方面面,新常态的衍生含义也朝多元化发展角度迈进,对于社会各大产业而言,只有在发展之中紧跟时展步伐,准确理解及适应新常态,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进一步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二)新常态发展的核心内涵

为引导各省区间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施行前后,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经济发展战略,各项战略的发展落实也体现了国家对新常态发展的重视。然而,作为世界发展最快且发展成效较为显著的我们,所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构思,也已成为世界各界学者积极探讨的课题之一,在此期间国内诸多经济学者也就此展开了讨论,其中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应属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他在研究中结合我国相关政策内容,并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新常态应是对国内30多年来经济发展总结,也是对未来10年发展的思考及展望。继马光远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根据国家2015年经济发展数据,再次对新常态发展内涵进行深入解析,认为当前国家发展新常态首先应是一个相对稳定发展势态,其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新常态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发展目标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效率也会随之减速,但与此同时也为社会各大产业的发展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新常态发展战略的施行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任务

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有效引导下,社会各大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效。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当代城市居民越发注重自身身体素质,此举也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进入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后,国内体育产业新时展目标也日益明确,其发展任务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尽管在改革开放期间,国家机关就极为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设,试图通过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凝聚力,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近40多年的发展建设之中,在粗犷式发展模式的引导之下,国内体育产业的数量增长明显,虽然在此期间还是出现了不少“高大上”的体育产业园林,但整体发展质量却依然难以达到国家发展标准。纵观近期10年体育产业的发展数据,在2006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之中解决了全国25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产业增长值为983亿元人民币;发展至2010年以后,体育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其年产值也增长为2000多亿元,发展成效显著。截止到2013年前后,国内体育产业就业现已超过270万人次,产业年增长值已超过3120多亿元,其效率可想而知。但在2015年前后,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下滑明显,加之国内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早期粗犷式发展模式现已难以推动社会体育产业持续化发展,为此对于社会体育产业发展而言,社会新常态发展时代到来,正好为其发展模式的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各省区间体育产业在发展期间摒弃早期一味追求数量的发展模式,从数量驱动逐步转为创新驱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二)增强自身主导性作用

若从产业类型角度来看,在早期发展之中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体育产业作为第三服务型产业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贡献不大,因此我国体育产业常年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其社会价值难以得到体现,经济发展成果也主要依靠外需带动。然而进入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后,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等经济发展战略的施行,社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国家经济发展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逐步降低,第三服务产业逐步迎来发展春天。伴随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设势必也将发生改变,为此对于社会体育产业发展而言,在发展之中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增强自身市场主导性作用,体育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1]。

(三)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

历年来,国内体育经济发展都是以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进行,推行政府垄断式经济模式,其发展要素、资源等都是在地方政府的宏观政策的调控之下进行的,例如我国体育赛事的举办,通常情况下竞技体育主导权主要在政府部门之中,若想举办与体育有关发展模式,必须通过政府机关部门的许可。发展实践表明,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虽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宏观调控,使涉及体育项目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但与此同时也削弱体育产业的社会影响力,使其难以在发展之中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及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体育强国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各省区间体育产业可借助新常态发展目标,为体育事业的市场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相关政策的改革创新,加强以社会群众为主体的体育赛事举办工作的进行,让体育产业成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军,通过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激发及吸引更多社会中坚力量参与到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之中,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充分体现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2]。

三、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发展不足对其发展的制约

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产业的助推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内文化产业的创新,然而在社会发展新常态期间,如何根据国家基本国情的发展需要,实现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市体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则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当前国内所施行的管理体制还难以为新常态背景之下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还有待完善

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在诸多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之下,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以政府机构为导向、以体育管理组织机构为中心,带有浓厚行政色彩、高度集中决策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推动国内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加之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在体育管理之中,过分强调体育组织机构自身的执行指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时常忽略了组织、企业、个体在管理决策上的利益及权利,但伴随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对于体育需求逐步朝差别化、多样化发展,体育产业现行管理体制的滞后性也日益明显,尤其体现在事业发展经费、行政管理及办公矛盾等方面问题上,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若想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化、科技化及现代化发展,建立与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体育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体育企业的组织机构势在必行[3]。

(二)体育普及化、职业化发展较为缓慢

就现阶段市场发展情况来看,较为单一的体育产品经营内容、不均衡的体育市场发育及低水平的服务营销管理水平,致使国内体育普及化、职业化发展较为缓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体育产业国际化市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产业在市场化发展正处于转型期间,还没有明确各协调组织机构的职能,多数机构为谋取一己私利,将运动项目作为一种潜在商品,但若从体育产业发展角度分析,以盈利为目的的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并不利于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升,难以通过竞技赛事调动国人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参与的积极性,加之国内体育产业施行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部门职业管理机构对于体育职业发展规律的基本要素理解还不够深刻,致使国内体育产业的普及化、职业化、企业化经营水平较低,难以与国际接轨[4]。

(三)体育资源的市场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除以上问题外,体育资源市场分配机制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体育产业进军世界,在早期发展之中我国体育企业的发展在资源分配上还是以集体分配为主,以在竞技体育之中的奥运会、全运会等竞技赛事为例,当前国内体育行政部门主要以杠杆调整方式对资源进行整合及配置,然而在提倡多元化发展社会环境之中,早期资源分配机制已难以确保多数人的利益,在发展之中迫切需要新兴理念、原则及手段的融入对其发展进行创新,使其走出发展困境[5]。

四、建立适应区域经济转型的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发展意见

当前国内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已难以推动其创新发展,然而面对社会新常态发展对于体育产业提出的发展任务,若不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对其发展的制约,体育产业也难以在发展之中取得突破,就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一)以市场环境为导向,创新体育行政管理机制

对于体育产业而言,若想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取得突破,首选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明确政府机关部门及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机关与市场主体分离机制,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部分不应由政府行使的权力转交给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及部门事业单位来实行,分离机制的实行一来可让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约束及监督,避免集权出现造成市场垄断,其次,分权管理制度还能形成良性竞争,有助于体育产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理念引导下,为国内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6]。

(二)以消费者群体为中心,创新体育服务体系

增强人民身体素质,提高国家凝聚力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城市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的初衷,为此就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体育产业在自身行政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之时,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融入,对体育服务体系进行创新[7]。通过相关宏观政策的引导让各省区间体育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收入情况,满足人民群众体育用品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可借助互联网科技所带来的多方面便捷,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及不同消费水平对城市居民市场进行划分,当居民基本诉求满足以后,要求各大城市根据城市发展情况以适当开展群众建设活动,以此建立各大城市体育文化,进而体现出体育产业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法治发展理念,加强体育产业监管工作

目前,我国正式施行及颁布有关体育的法律较少,除《体育法》以外还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而且由于发展时间不长,《体育法》内相关内容还难以落地施行,难以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面对未来日益激烈且残酷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体育产业若想在发展之中实现自身突破,除以上发展创新以外,各大城市还应坚持法治发展理念,加强体育产业的监管工作[8]。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要求城市适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组建政府宏观管理机构或社会体育团,在此基础上以《体育法》为主体,以相关行政法为骨干,梳理涉及体育产业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优化,理顺其层次逻辑,对体育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商品、活动进行实时监管,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为确保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的顺利施行,各省区间还应加强体育产业的宣传工作,例如借助互联网科技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及体育官网等平台时刻为城市居民提供信息获取渠道,让他们及时了解体育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完善一方面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有效维护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合法权益,继而实现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作者:崔振飞 高朝阳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2]战文腾.威海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陈玉忠,2012.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J].体育科研(1):5-10.

[4]刘亚云.社会转型期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齐书春.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6]姜同仁,2016.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政策调整研究[J].体育科学(4):33-41.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性服务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七、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