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概论;课堂教学;问题现状;对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84-02

五年制高职是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部曾提出,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专科层次的五年制职业教育就已经兴起,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已初具规模,日臻成熟。由于只招收初中毕业生,大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在15至20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高峰期,学习心理困惑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叛逆心理较强,价值观念淡漠。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怎样有效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怎样“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精神”[1],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涉及五年制高职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复杂多样、具体深邃,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概论课所能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是解决这一特殊群体现实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概论”课堂教学问题现状

就概论课程本身而言,理论性极强,需要较为扎实的政治基础常识和良好的政治修为,但五年制高职学生政治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态度不甚端正。在概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更易于采用传统的“物化式”“满堂灌”“限制”等授课方式,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两课”教学模式,使德育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2]。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这些五年制高职学生们对概论课教学的可信度、说服力产生质疑。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地位凸显,“概论”课程居于次要从属地位,往往被一些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教师群体忽视,其应然地位与实然处境的产生了巨大落差,如概论课授课时间几乎不可能安排在一天的黄金时段,或晚上或周末或连堂或大班教学,无法考虑学生与教师的体能与注意力问题,授课时间与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往往成为舍弃对象。

五年制高职学生对“概论”课存在困惑,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为此“概论”课堂旷课现象较为严重,迟到早退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的同学正昏昏欲睡,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五花八门,聊天的、玩手机的、读报的,看其他书籍的,他们的行为与课堂授课内容完全是另类。此外,含“概论”课在内的课程,学生“裸考”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干脆就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态度端正、兴趣浓厚的学生,可谓寥寥无几。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概论”课堂教学的对策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为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3]。“概论”课堂教学就是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依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概论”课程标准,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传授应用该课程理论知识和提高升华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概论”课教师要不断思考每种教学方法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新,找到适合自己风格以及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

(一)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全力解决五年制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实际问题。在“概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依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合理调节和充分地利用他们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付出真情

爱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这些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理论水平,使之成为思想觉悟高,道德素质好的基层医学领域的有用人才。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酿造平等、和谐、合作和公平、民主、正义的和谐课堂氛围,通过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传递价值信念、思维方式和人文关怀的正能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地体现出“概论”课独特的思想因素和政治内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五年制高职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不同意见,熟悉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职业要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对于他们的正确意见和合理建议必须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抓紧落实;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以五年制高职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交给他们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方法技能和善于预测的步骤,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谋善断,制定出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策略。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概论”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善用网络交流交流平台,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开展教学工作,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恰当教具,呈现精彩内容,有序组织课堂,科学考评作业,甚至精神饱满的情绪,形象生动的语言等,无不展示概论课教师的综合水平;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善于学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手段特点各有不同,应扬长避短,博采众长。 (二)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要“概论”课堂教学中做到事中求理、理中求事、事理相融、理事服人,要实事求是地从事实中剖析理论,归纳理论,从理论中推论演绎事实,彻底弄清楚历史事实和逻辑理论的辩证统一,让五年制高职学生从中领悟到蕴含在事实论据中的思想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4]概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实事求是的理论,其逻辑最为严密。

实事求是就是要处理教学资源,端正教学态度、选择教学手段、探求教学风格,以校园文化为有利载体,进行高品位高质量教学,实事求是地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业精德诚的高尚品德,他们的思想态度就会严谨求实、行为方式也就会严格规范。

实事求是就是要关注五年制高职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实事求是地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素材典型化,授课方式多样化,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职业性质及时捕捉他们的反馈信息,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来调整教学内容,调取教学素材,整改教学方法,把职业规划、生活要求、利益需要、兴趣爱好、重要关切融入到课堂,实事求是地引导他们面对现实、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实事求是就是要结合教材吸纳实践中的新情况,新信息,新发展,客观地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旁征博引,案例事例实例必须真实可靠,时政热点信息必须丰富新颖,确凿有力,“概论”课教师务必率先知晓,及时涉猎学科前沿知识;实事求是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大量社会知识、专业知识和自然常识等用作实证,用最大限度的课堂信息量去适应当今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需求。

实事求是就是要搞好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政治教养,没有牢固的政治知识,要提高道德尊严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不可思议的;“概论”课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上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概论”课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对政治知识边学边用,活学活用,才是“概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理性回归。

(三)课堂教学的对策方法要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就是要坚持所学理论与五年制高职学生客观需要和具体实际的辩证统一,与高职院校的目标要求和校园文化的辩证统一,与社会生活和现实现象的辩证统一,与国家路线方针和职业教育政策的辩证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既要让五年制高职学生们学理论,吃透理论,掌握理论,形成理论的逻辑思维,又要把所学理论知识用于现实生

活中去,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解决生活现实问题。

联系实际就是要了解五年制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授,以旧见新地对专题理论巧做类比,善做提升。在一定条件下,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与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必要时走出学校去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实践中领略红色文化,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实际就是要五年制高职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能独立分析正确对待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因为很多的社会现象就是政治理论的缩影,如国内社会问题:人民币贬值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如国际社会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通过对上述实例的分析认识能增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能及时地理解消化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

联系实际就是要“概论”课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增加五年制高职学生课堂信息摄取量,图文并茂地把“概论”课理论与五年制高职学生实际生活现状都形象地展现出来,就是要概论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地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理解与认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体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这也是培养专业领域中未来的学习和劳动基本思维方法的客观需要,从而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含金量,增强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2]李丽.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0-92。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74—175.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我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具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人们更热切地希望和要求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围墙式的大学教育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远程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时空局限性,是对旧式教育的一场革命,人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INTEL网注册,就可接受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这大大拓展了时间和空间,增强了受教育的人数,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益。因此,快速度、高质量建设远程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军事理论课是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属公共课范畴,因此,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师资力量,扩展教育途径,革新教学方法,加快建设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课件势在必行。

其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全国各高校招生数大幅增加,这不仅给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带来量的增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改进军事理论教学的方法手段就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网络教学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一方面使声音、图像、视频同时运用,充分激活人们的视觉、听觉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人们的感知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校园里有相对雄厚的硬件基础,如果再加上丰富的网络课件资源,这就为学生随时学习或查阅资料,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大学已相当普及,教学课件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我国也有数所大学开办了网上远程教学,课程内容涉及多个领域。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网络是硬件条件,课程内容资源是核心,这些年网络发展的速度以及质量,已经为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军事理论课的网络课件建设才刚刚起步。从目前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方来看,大多数同行还停留在正在准备将课本知识转换成多媒体课件阶段,也就是单纯地将课堂讲授转化为计算机上的人机对话,其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单调,没有注重网络远程教学的特点。一般说来,网络远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由于接受网络课程教育的学生只要有一台达到规定要求的连网计算机,通过一定程序就能够获得任何网络信息,所以在理论上说,可以接受网络课程教育的学生面非常大,普及面非常广;第二,教育对象具有离散性。学生不与教师见面,师生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的情感交流,较难实现因材施教,也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第三,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素质较高,理解问题容易;有的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对同样问题的理解比较困难。军事理论课具有的广泛性、实践性、变化发展性等特点,要求其远程网络课件一方面要容易理解,便于自学,另一方面,要求内容贴近时展,吻合时代脉搏,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针对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此外,网络课程的教学还应包括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测试等环节和试题库,以弥补远程网络教学离散性、差异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构建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课件的目标及教学内容设想

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课件的建设目标由远程网络教育的目的所决定,并由教学内容来体现,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目的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遵循的总的方向。处于理想阶段目标则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的计划、设想,是对所培养对象的特殊要求和阶段性要求,目的依靠一个个目标的完成来实现。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教育的目的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的远程通信能力,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的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切军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这个目的,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课件的建设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文本、声音、影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述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力求整个课件动静相宜,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具体的教学效果,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促进学生手、耳、视、读并举,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爱军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的国防观念,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远程国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适用于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本专科生,并以军事理论课网络远程教学光盘为其载体。其教学内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具体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等。教学形式包括网上讲授、辅导、讨论、练习、答疑,测试等多个环节。

三、构建军事理论课远程网络课件的技术路线及内容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标,军事理论课网络课件制作应分为两大部分:前台使用者界面和后台服务系统。前台界面指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登录,浏览、操作的界面。界面要求操作灵活、方便,按不同的登录人员,兼顾不同的浏览器,动态生成不同的界面。实现这些界面的技术丰富多样,软件工具也很完备。拟采用ASP技术,以实现动态响应,满足网络课程声光等动化要求。

后台服务提供数据库管理、示范子系统运行服务。本课程中主要数据库中战例集库、习题集库,习题集库由于格式规范,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放与管理,这方面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很多,并趋成熟,能很好地与前台界面接口。战例集部分主要以影像资料为主,但长短不同,很难用一种格式管理,故我们拟使用多媒体文件存放。

具体技术路线采取以下五个步聚。一是整理内容,收集资料。军事理论是一门更新变化较快的课程,必须反映最新材料,应当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广泛地收集整理军事课教学内容、习题、战例等。

二是研究网上教学的规律。包括自主学习的特点、文档用词的特点、实践性特点及研究个性化辅助的针对性特点等问题。

三是研究实现技术。要使制作的课件既能在网上使用,又可以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工具,因此,不是一般的网页制作,也不是讲课用的幻灯片制作。研究的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动、静态技术。军事理论的多媒体资料存储管理技术,前台与后台数据库连续技术,前台调动后台多媒体文件技术,调用战例系统运行的技术等。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3篇

在这里我愿意把文学的本质特征描述为它的虚构性。如果说文学有上百种特征,那么我认为首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的虚构性。因为离开了虚构我们实在很难将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区分开来。整个的人文科学都在教会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真实问题。道德告诉我们要遵从人伦规范,法律告诉我们要遵守社会秩序,哲学也要求我们理性的思考所面对的一切,只有文学可以超越此在的责任去探讨彼岸的真实。文学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就是虚构。当然其他学科也可以虚构,连科学都可以提出假想。但是文学虚构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可以假想,还要把假想暴露给读者甚至是把虚构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为的是让读者更清楚的看到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因为文学是为“应该是”服务的,它的欺骗可以得到道德和法律的豁免。然而将文学虚构认定为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如果说虚构是文学的特征之一我想是没有任何人会提出质疑的,但将虚构说成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恐怕就会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因为所谓“文学的本质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假问题,随着我们对文学的不同认识将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停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作为一个假设性存在它引导研究者们不断发现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对文学本质的探究在20世纪80、90年代学术界曾有过比较集中的讨论,文学性,审美性,主体性等都曾一度得到普遍认同,但随后却又被搁置了。于是,有人提出了文学自定义的观点,几乎是把这一问题悬置起来,错是没错,但这个结论除了说明文学是一个时代性阶段性的概念,确实不能更深入地解决具体的文学问题。就像魏晋的清谈之风,或高深莫测,或掩饰自己的无知,方式很艺术却干不了实事。其实,每一次新的文学主张的提出都暗含着强烈的“自我诠释”的心理要求,文学理论对人自身的诠释所表现出的理论层次的自觉,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自我感性认识的最高水平。所以关于文学的本质甚至象美的本质等这些问题注定是无解的,却又是我们探讨其他文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我想这是所有人文科学所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今天我提出的结论必然也将遭到各种形式的批判,但我希望通过对文学虚构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从一个方面更清楚地认识文学也认识我们自己。因此本文将把文学虚构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集中讨论文学是如何通过虚构来处理它与现实的关系这一问题并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梳理文学虚构的时代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虚构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虚构,我们强调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要求虚构要尽量如实的反映现实生活,从而达到对生活的认识作用。也是在这个层面我们得出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结论。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看虚构,我们强调虚构与反虚构的区别,将虚构作为一种创作的方法和态度,有意拉开文学和生活的距离,让读者有距离的观察生活。此时开始有意识的在读者面前暴露虚构。从审美甚至是哲学的角度看虚构,把虚构作为存在的方式之一,在当下开始用文学的方式写新闻或者传记,甚至提倡非虚构小说。小说不虚构其实是不可能的,这里的非虚构还是把虚构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在后现论家看来,生活和虚构已经很难分清,甚至生活本身就是虚构,再提倡虚构小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更表明了一种新文学观念的出现。现实主义文学虽然是标榜离虚构最远的文学,仍然也随之发生了观念上的变化。

一、虚构与非虚构

强调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是古典式虚构或者说传统虚构观所特别看重的,它重视的是虚构的内容。原始虚构不自觉的为生存所需,当人们无法解释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时便虚构出了鬼神世界。不可知的世界无法验证,因此虚构也能自圆其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提出了文学产生于巫术的设想,文学成了记载那些巫术仪式的文本。而他们在记载这些的时候,却往往是怀着极大的真诚和热情的。这时的虚构实际上是在真实的层面来讲的,不符合现实的是不真实的,虚构现实所没有的也是为了给现实寻找一个说法。因此,虚构的内容尽量要求与现实相符,超出的部分也希望是对现实的补充或者是延伸。以至于后来的志怪志人小说也声明是记录奇闻异事。此时的虚构被当作是一种认识的途径。有意识的让虚构来引导现实。使人们在虚构中更加体会现实。这里突出的是艺术的感染作用,认识作用,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要求文艺寓教于乐。在这个层面上,现实主义文学特别要求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甚至追求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现实主义文学也被当成认识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谈虚构,实际上更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化功能,它是建立在文学可以摹仿和再现现实从而达到对现实的指导作用的认识之上的。这是典型的前现代时期的虚构。

二、虚构与反虚构

但是过分强调虚构对现实的摹仿也会带来另外的一些效果。比如解放初,文艺为了揭露地主阶级的丑恶,多处上演《白毛女》的故事,就出现了有的观众出离愤怒,上台殴打演员的事情。而且随着现代人观念的变化,文学的教化作用发挥起来会出现一些难度。文学的教化是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表现的,也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比如,在一项调查中表明,同样是白毛女的故事,现在的小孩或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有的小孩就说,杨白劳不对,借钱不还。而白毛女实在太傻,即便是去给富人当三姨太也不要去给穷人当老婆。显然《白毛女》的故事在当时所达到的教育作用,今天已经大打折扣了。文学所要治愈人的精神残废这一点确实遭遇了更大的困境。现代版的《白毛女》要求虚构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教育根本上要求人要有一种精神,只是文学是要求人感受到这种精神而不是直接告知。因此,同样是塑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现代人要求就更理性一些。现代虚构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强调艺术和生活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正是传统的写实主义所掩盖的。他们不满传统的写实主义所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艺术应该有距离的观察生活,提倡将虚构的本相暴露给读者。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一批作家走向了反虚构之路。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所提倡的“间离效果”理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布莱希特创造的陌生化效果的表演理论主要是探讨如何处理演员·角色·观众三者间关系的理论,他所谓的陌生化效果亦译作离间效果或间情法。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如下定义:“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①这就是说“陌生化”就是通过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进而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习以为常的事件和人物性格,并从中发现出新颖之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作为戏剧理论包含陌生化效果和陌生化技巧两大基本部分。其核心是阻止戏剧表现为“另一现实”,使戏剧只作为戏剧暴露出来。其关键是“打破戏剧的有机构成形态,把戏剧的假定性从无意识领域提高到有意识领域,把戏剧的假定性直接展示在舞台上。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差别不在于一个让观众清醒,一个让观众迷幻,而在于一个让‘知其为假’(假定性)一面处于有意识区域,一个让‘知其为假’(假定性)一面处于无意识区域。”文学艺术的假定性特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这是对传统文学观的挑战。传统戏剧千方百计把戏剧的“虚假”藏起来,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则千方百计把戏剧的“虚假”性暴露出来。他自以为是打破观众幻觉的这种陌生化技巧,实际上只是把戏剧中原先处于隐蔽状态的“虚假”(虚构、人为)性的因素提到显露状态的一种技巧。在他这里陌生化技巧实际上就成了让戏剧的“虚假”的一面直接呈现在舞台上的技巧。比如,布莱希特为了显露舞台照明的作用,故意把光源暴露出来,让观众看见光线是从一个电灯(或别的光源)中发出的,使观众不再产生舞台光线是自然光线(如太阳光)的幻觉,他尽量简化布景而又不把布景中的事物都变成象征符号,目的是使观众一看就知道这只是布景设计师人为地制造的环境,而不是真实环境,从而使布景作为布景显露出来。这样就使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完全分离了。

与此相似,先锋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虚构的不信任态度。“这种不信任表现在对虚构的调侃与戏谑上。马原用“叙事圈套”嘲弄了虚构行为本身,洪峰动辄让叙述者站出来说‘他’讲的这些故事都是假的,故意造成不确定感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反抗虚构的权威性。他们的故事中,缺少传统虚构必不可少的‘可能性’条件,真假难辩。与传统虚构追求的既假且真,假中之真的阅读效果截然不同的是,他们大咧咧地宣传:信不信由你。”②

而早在在19世纪后半期,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家左拉就向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发动进攻,认为小说应该是“直接地观察、精确地解剖、对存在事物的接受和描写。作家和科学家的任务是一直相同的。双方都须以具体的代替抽象的,以严格的分析代替单凭经验所得的公式。”③认为只有这样,小说中才“不再是抽象的人物,不再是谎言式的发明,不再是绝对的事物,而只有真正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对事物。”④在自然主义理论指导下,左拉开始写作实验小说,并提出创作小说“我们只须取材于生活中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忠实地记载他们的行为。”⑤左拉把科学方法引进小说创作,反对作家对普遍的生活进行典型概括,主张排除应构的成份,迫求绝对的生活真实。显然,他的这些主张是对小说创作的一种革命,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一大批实验小说家的出现。这样看来,反虚构似乎可以分为两种走向,一种是“向内转”,以心理事实为唯一的真实,取消了实在与幻象的关系,因而也取消了虚构的必要性。第二种是“向外转”,追求幻象与实在的同一,终于导致虚构的消解,走向“新新闻主义”,走向生活即艺术即小说的极端。

由此可见,在反虚构的这一路上,作家们要么不信任虚构,对其进行调侃戏谑;要么暴露虚构,甚至是取消虚构,提倡所谓客观化写作。这些虽然违反了艺术的根本规律,却是在创作领域里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从反面证明了即便是现实主义文学也是离不开虚构的。这是典型的现代时期的虚构。

三、虚构之虚构

在进行了关于拆除虚构的种种尝试皆告失败之后,作家们普遍认识到虚构之于文学的重要性,文学不仅要虚构而且在创作的时候必须掩饰虚构营造“仿佛真实”的效果才可能赢得读者。在大众接受那里暴露虚构的公开性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人们更愿意把自己放在看起来是真的假象中而不愿意使自己生活在看起来是假的真相里。于是我们尽量用半历史的态度来讲故事。比如加入一两个熟悉的历史人物,将背景虚化等却容易让读者进入将故事的语境。人们开始用虚构写真实,以文学写新闻,写传记。于是一种新的小说形式所谓“非虚构小说”开始流行。在美国,一些小说家向传统的文学形式挑战,认为现实生活光怪陆离,无奇不有,认为如果他们用小说手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用文学的语言真实记录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事件,说不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这种思潮推动下,所谓的非虚构小说便应运而生,从此流行起来。非虚构小说可以看成是实验小说在20世纪的变种。华中师范大学的聂珍钊老师曾经对非虚构小说下过如此定义:“非虚构小说没有一个严格的文学上的定义。总的来说,它属于纪实小说。记录小说,传记小说,历史纪实小说,报告文学,新闻报到等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以非虚构为主要创作原则的小说都属于非虚构小说的范畴。在较小的意义上说,非虚构小说就是新新闻报道。从题材上分三种类型:历史纪实小说,传记小说和社会纪实小说。”⑥非虚构小说的存在以及流行只是表明人们更渴望虚构的艺术与生活发生更直接的联系,艺术要努力营造世人仿佛生活其中的感觉。这也再次印证了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话:“对史实的忠实记录相对于小说而言是次要的。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后现代时期,虚构在被调侃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认可。

由此可见,在对虚构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我们大致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转折。前现代时期,我们倾向于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强调文学至于现实之意义时,我们强调的是虚构与非虚构的区别。把虚构的文学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因此对虚构性比较明显的文学给予批判,认为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对现实的歪曲。到现代时期,我们更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文学与现实之关系时我们强调文学有别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因而提出了反虚构的想法。以故意暴露虚构的虚假性来达到以文学提升现实的作用。尽管这种思路是较好的维护了文学的审美独立性,但因为违反了文学的基本规律,因而并没有获得特别大的成功。后现论家站在存在的角度上来看文学虚构,将虚构作为生存一种,对虚构做了非常大胆的理论描述且有相当优秀的作品出现。这无不表明,观念上我们对虚构的认识已经完全超越了认识论意义上的旨归。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虚构已然成为我们生活无法回避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对虚构认识的程度决定了文学反映现实的深度。

注释:

①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王鸿卿:《虚构与反虚构》,《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③④⑤左拉:《戏剧上的自然主义》,《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6页、第217页、第248页。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案例教学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72-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在全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结构上,属于总论部分,理论性较强,对以后的章节具有理论引领的作用。内容上,本章的教学也是为学生学习后面的革命理论、改革理论、建设理论以及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做准备。因为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到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的大问题,思想路线如果错了,其他各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不可能正确。因此,本章的讲解非常重要,需要教师从哲学的高度和角度加以把握,所以要讲好也实属不易,耍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从历史的角度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从理论的角度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三节集中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三节内容,各有侧重点,第一节重史,第二节重论,第三节重评,针对三种不同风格的内容,笔者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的教学模式。

本章的第一节是从历史的角度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而不断形成和最后确立的,理论性较强,但在其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党的革命形势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史料很多,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思想路线的提出,可以通过分析1929年红四方面军党内出现的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尤其是与之间分歧的产生,以及解决分歧的努力等等,通过这些来阐明思想路线这一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思想路线的发展,集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党内斗争很复杂,头绪很多。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内容相当庞杂,这可以通过几个事件贯穿起来,比如对所谓“罗明路线集团”打击的始末,突出强调党的事业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不能照抄照搬,应该有创造性。比如对党的整风运动历史事件的概括,指出党内产生“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并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损失,强调反对主观主义,耍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思想路线的确立,可以结合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的历史背景,以及召开时的情况,尤其是以“实事求是问题”作为他在七大结论报告的结尾,可见实事求是在的心目中和在党的七大的地位。

采用案例教学法,史论结合,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理论的严肃性,或庄严或诙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对党史的阐述,理清了思路,讲透了理论,落实了思想路线。

二、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是本章的重点。教材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概括上严格按照《中国共产程》的表述。在不同的时期,虽表述不尽相同,但其精髓都是体现实事求是,厘清这一点,需要我们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讲解。

党的十二大,思想路线的表述,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十四大以后思想路线的表述前面加上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又将这句话改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后,思想路线内在的包含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等内容。

对比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不同表述,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一,尽管表述不同,精髓都体现了实事求是。四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情况,特别是思想情况而各自阐述理论的侧重点,都是从实际出发,突出体现了各自所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凸显了革命时代,建设年代,和平发展年代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第二,尽管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但所针对的情况和问题却不尽相同。时期,处在幼年时期的党还很稚嫩,很多方面的很不成熟,党的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这表现在思想领域尤为突出,各种路线相继出现,都在指导现实同时也在接受现实的考验,因此,思想路线的确立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邓小平时期,体现的是针对改革开放的两种思潮激荡相互碰撞的特点,改革开放每走一步都涉及到思想的大解放,直到小平的南巡,终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基调。时期,党的建设事业以及党本身的发展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不同程度的遭遇到发展的瓶颈,需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发展的思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总之,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以及全部理论和工作都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并富于创造性。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对比和分析,同时辅之以案例教学,相信本节的重点内容能讲清讲透,且能收到较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是很不容易的事,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落实要始终围绕这条主线来走,更是不容易的事。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在实际上,1957年下半年以后到1976年,实事求是在不同程度上被抛开或偏离了。1976年10月粉碎“”之后,顺应时势的需要,彻底扭转局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和发展。但在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党内也存在着针锋相对的思潮,并展开过激烈的斗争。20世纪末,面对党的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强调理论工作要具有创新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虽然现在我们都统一了思想,但其统一的过程,就是一部思想史发展的辩证过程,因此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辩证发展过程,可以

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三个问题第一,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第二,1 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党内就是否继续深化改革的理论交锋情况;第三,面对新兴阶层有加入党组织意愿的现状,就是否同意他们加入的党内意见概述。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教师要从两个方面把握,其一,把握思想的理论价值。1 956年以后,直到的结束,在很多方面都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理论路线,但他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等等,并没有困他的晚年错误而否定其理论价值,相反,在有些方面,其理论价值至今依然存在。其二,因为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强调违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危害。

第二个问题,教师要把握的主要是从对待改革开放的“左”、“右”思潮的交锋中,得出改革犹如开弓箭,无法回头,必须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将发展推向更深一层次。第三个问题,教师要强调,对待新事物要运用新思维,占领主阵地,把握主旋律,

“三个代表”体现时代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上述问题,老师要提前布置,要求学生提前查资料做好讨论的准备。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就某一问题进行阐述,小组成员可以补充。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辩论,让学生分享更多同学们的智慧。老师在课堂上要有驾驭,并适时引导,得出教师所想,要得出的答案。在讨论中,道理会越辩越明,同时学生自己的讨论辩论得出的结论,要比教师直接说出答案深刻得多。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政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的讲解需要把握主旋律,把稳主方向。属于总论的第二章,其理论精髓内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诸多领域里,教师的讲解要始终抓住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主旨。这对以后各章内容的讲解具有重要的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实事求是论文范文第5篇

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学计划的原则(如年限、形式、水平、质量等)均参照学术性博士学位(PHD)的标准,只是在招生、课程的侧重点,培养方向、论文的性质、实践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

培养目标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伊始就是为了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而不愿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那部分人的要求。它以培养实践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而区别于以培养学术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性博士。所以对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大体上总结为: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使之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要求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培养目标与PHD有显著差别,所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招生、课程设置、培养经费、实践要求、导师、论文要求等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招生

博士生招生是博士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所以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博士的招生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与分化的速度急剧增长,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的渴求,导致了博士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首先就体现在招生方面。总的说来,“美国式”招生制度的特点在于: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重视学习能力;招生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基于以上两点,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的实践能力就成为考察重点。例如,工程博士的招生对象虽然有一些来自学士或硕士,但是更多的来自工业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中下层管理岗位。这些人从事过工程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全方位的工程能力。

另外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也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在相对“饱和”的专业领域,招生较平稳,发展较缓慢;而那些“兴旺”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工程、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专业博士的生源则较多,发展也较快。这与美国高校一向所奉行的“服务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课程设置

博士生入学后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这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点。对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它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应的实务教学。选修课要求侧重职业或专业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主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和企业、科研部门联合培养,在实施课程培养计划过程中,大学和企业各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讲授课程,强调在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科研。

在外国语的要求上也比哲学博士PHD要低。专业博士学位一般要求精通一门外语或者以其他学科如数学或统计学代替而PHD则通常要求精通两门外语。对于这方面的差别,作者认为可能起源于二战后的认识问题。那时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学术界那时也忙着“国际化”,外语学习对掌握国际学术新动向,发展新知识,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培养面向实践的专业人员来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且外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对于培养实践人才的专业博士降低外语学习要求,而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于专业学习,则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所以二战后许多专业博士学位并无外语要求或不十分苛求,只是随着发展一些专业博士学位才提高了对外语学习的要求,但仍低于PHD的要求。这只是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一致性的结果。专业博士学位既然树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面向实践,注重应用性,它就应该建立适应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要求。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要求

美国的专业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往往要求专业博士生有若干时间(一般为1~2年)的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例如,医学博士研究生有“住院见习期”。工程博士研究生则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在此期间,学生往往需要常常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专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创造性工作。

经费来源

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政府拨款在整个经费中占的比例下降,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例上升。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国家拨款经费的紧张,而学校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经费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企业确实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所以许多企业愿意对专业博士选定的有实践背景的论文和实际应用性的科研项目给予资助,这部分资金成为专业博士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之一。例如,学生进入见习和论文写作阶段后,可以作为公司、企业的“见习生”,由见习单位支持博士生的选题,并为他们提供薪水和设备仪器及研究经费等。对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来说,由于接近实践容易为企业带来现实效益,因此就更易于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所得资金占的比例较之于PHD大一些。

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