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人文素养不仅仅包括人文知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就其核心而言,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

农科大学生面向三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光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服务三农的水平、层次和效益将大打折扣。然而,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主观因素,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农科大学生也不例外,需要社会和高校教育管理者引起重视和关注。

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的回顾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反思在工业文明过程中片面强调科技教育、追求生产力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带来的系列负面问题,人文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重新受到审视、关怀。1998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大学必须考虑应该提供一种什么教育,那就是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当时教育的弊端,即多年来重理轻文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实施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杨叔子先生在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期间以其敏锐的教育洞察力意识到,“如果像现在这样培养工科人才,能够出“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但出不了大师。原因在于太缺人文素质了。因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性一环。

社会非常关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国内有学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人文教育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思想观念严重弱化了他们的人文意识以及对人文学科的求知欲望,三是人文课程本身存在诸多缺陷。美国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曾在《美国高等教育人文教学研讨报告》中指出:人文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

应该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当今国内外教育界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 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一)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表现

第一,目标不定,责任意识缺失。“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无数的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成功的经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有明确的目标作为一条重要的秘诀。有些成功人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有错误的目标也比没有目标的要强,至少学生有目标以后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修正目标并最后取得成功。责任意识是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就是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心理认知、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应承担的价值理性判断,人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趋向于符合理性的结果。

有了明确的目标,又有强烈的责任感,那么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就强,服务社会的潜能就容易得到激发。然而,当代农科大学生的目标意识却比较淡漠,责任意识淡薄,尤其是社会责任意识更加欠缺。目标迷失主要表现在:专业学习无用论、随大流思想、自身规划欠缺、自身素质提升要求不高等。责任意识不强对内表现在对自身学业、自身发展的意识不强,对外则表现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回报意识不够。目标和责任两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推动学生前行的两个车轮,没有目标的人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责任的人,他的目标不可能实现或者暂时实现但最后还将失败。

第二,心态浮躁,自身价值迷茫。当代农科大学生心态普遍比较浮躁,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迷恋于网络“快餐式”的答案而缺乏思考,不能静心阅读人文书籍,不注重知识积累,考证热热度不减,总想渴望短时间能成功等。有些学生,甚至抱着有用的课程我会学,没用的课程没必要学这样的态度。学生的浮躁心态在洪云涛所做的调查中也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其调查到“大部分大学生(其中基本浮躁占52.3%,完全浮躁占18.4%)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心态的浮躁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前农科大学生对农科专业和自身价值的迷茫。农科大学生在招生录取时第一志愿率普遍比较低,专业认同感相对较弱。部分农科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信心,缺乏在自身专业继续发展的勇气。部分学生仍抱着传统的思维,希望将来在城市工作,或者能进入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同时他们对于现实的就业形势又有一定的认识,而对于自身价值最好体现的的地方“三农”既陌生又熟悉。在这种不确定的将来面前,部分学生产生了迷茫,悬浮在半空。

第三,礼仪失范,人际关系冷漠。礼仪,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礼貌是衡量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标志,是世界通用的规则。

我们很不愿意地发现,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礼仪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者单位缺乏基本的感恩意识;缺乏基本的沟通礼仪,如不注意沟通的时间和场合;不会问候;不会微笑;不会感谢;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遇到陌生人不知所措等。我们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一幕,当领导或班主任到学生寝室走访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知道主动站起来迎接、不知道问候,而是若无其事忙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场景实在令人痛心。有些学生不知道同学之间如何相处,不会换位思考,或者能换位思考但也不愿做出所谓的妥协或者让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曾经向学生了解其同班同学的情况,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我们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是同一个寝室的,我对他(她)不清楚。”这绝不是个别的现象,折射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缺失。

第四,思维定势,文化内化不够。部分农科学生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思维定势的现象,缺乏多角度思考事物的习惯和方法。如对于农科专业,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这是冷门专业,

没有前途,在农村不会有好的发展等等。学生缺少思考逆向命题的能力,不了解何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何谓“否极泰来”,何谓“潜龙勿用”,不愿深入地思考形势的变化,不愿全面客观地分析自身优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科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方面的欠缺,只限于了解,没有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要义,更没有能把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修养、素质和能力。

(二)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成因

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成因是复杂的,有客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的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主观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归纳起来,无非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农科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农科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从外在表象来看是人文素养不高、外显不足。然而我们从深层次进一步分析,这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农科学生对专业兴趣不足、对自身发展不确定的迷茫和对自身前途的忧虑的表现。同时部分学生在现实环境面前,缺少准确、客观地分析,任意让负面情绪扩散。当这种负面的情绪积累和扩散到一定程度而又得不到正向的刺激或者刺激不足时,这种消极状态就在一部分群体中显现了。

第二,现实环境的客观因素。一是社会对农科专业认识不全面,政策保障不足,轻农思想依然存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从来没有人否认过。农科专业属于“长线”专业,因其公益性和特殊性,农科学生就业范围相对较窄,基本上局限在“农口”范围内,而且选择余地不大,同时从待遇方面来讲相对较低。国家和政府虽然对农科专业学生的学费有一定的优惠,如浙江农科学生免费上学,但农科学生毕竟就业路子相对较窄,社会层面对农科学生的长远发展缺少相应的保障。社会和学生家庭对农科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技术层面,对于农科专业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农业产业的作用发挥以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对接等方面认识不足,认为农科没有前途,不会产生多大效应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兴趣和在农科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二是社会不良思潮和低俗文化对农科学生的侵袭不容忽视。农科专业从本质上来讲或者从长远来讲,基本上属于公益行业。从事农科专业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需要有对保障全社会基本生存问题的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烈使命感。当前社会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和思潮,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讲奉献是傻子,各种所谓的潜规则,对青年农科学生无疑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学生发展的公平问题。1999年,在政府主导下,中国开始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到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7%,跨越了15%的大众化门槛。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满足了国人对于享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期盼,使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步入大学校园,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但是,不可否认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千方百计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谋得一份好职位的事也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近年来,毕业生就业中的“拼爹”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例。农科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就业过程中相对处于劣势。在对农科学生的调研过程中,不少学生简单地认为决定以后发展的不是自身而是社会关系。虽然学生的认识不全面,但是我们不得不忧虑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学生发展的公平问题。2011年,网络上发出了“寒门难出贵子”的感叹,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四是高校教育引导的有效性不足,家庭教育缺失,两者互动不足。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问题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开设人文素养的相关课程,营造校园人文氛围等,但现实的状况是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有效性不足,采取的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问题,这也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当前的一个困境。据调查,目前家庭教育对农科大学生来说基本上是缺失的。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都已经进入大学了,学生的思想问题学校会来教育,家长只需提供物质保障就可以了,缺少对农科学生精神关注和成长发展的鼓励。同时,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的互动不足,双方对学生的信息掌握不对称,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三 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破解对策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命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从文献报道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大学发展战略上,更新教育理念,并依靠教育组织强力推进人文教育;二是加大人文课程比重;三是在培养方式上,使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农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问题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存在着共性的方面,可以借鉴上述培养措施。同时,农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有其本身的特点,除了借鉴外,还需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应该说,农科大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整合各种力量,采取系统的方法来破除这种“缺失”,还原农科大学生应有的素养和成长的激情。

(一)营造良好的农科专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农科学生的投入

农科专业和农科学生对于“三农”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加大对农科专业的投入,然而农科专业仍属于弱势专业和冷门专业,农科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仍处于弱势群体。国家、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农科专业和农科学生的投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如对于在校农科学生,除了给予学费优惠外,还可以考虑给予助学金的支持,对于毕业生以后在农业行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也可出台保障政策,使农科学生安心学农,安心奉献“三农”。

(二)重视农业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学生奉献“三农”的激情

前面讨论了农科学生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本质是农科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迷茫。迷茫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对农业发展前景的全面了解,缺乏对农科专业的认同。高校在对农科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对农业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将其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对待,认真加以组织和落实。对于农业形势政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而且要延伸到校外、延伸到企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农业发展无限好,农村发展大有前景,农科学生大有用武之地,进一步激发农科学生奉献“三农”的热情和激情。

(三)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很多时候,我们在讲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时,首先想到或者着手行动的是开设相应的人文素养课程或者人文讲座。但是,从近年来的的实施效果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学生心灵上有震撼,但总体上不能令人非常满意。这当中固然有很多的因素,如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兴趣投入等等,但是这当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了,人文教育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专业教育或者专业实践中来,专业教育过程中未能体现专业的人文价值。农科学生的人文素养“隐性”缺失的破解需要从思想层面来根本的加以解决,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即我们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要融入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在人文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使两者有机融合。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们通过考察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①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5个方面的看法,以了解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有58.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科技道德、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技术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但还有2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高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却逐渐减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强化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另外,从为数不多的研究生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与研究生要接触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等学业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比较有效。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教育者即教师比较认可,尤其认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被问到哪些老师曾经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班主任降序排列。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不出我们所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对文理科专业课教师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状况作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问题的比例要比文科专业教师低19.7%。而事实上,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探究。大学生们还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并不够。仅有4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课堂之外)中提醒过自己要坚守科技道德;分别有近26.6%和27%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提到过或者记不清是否讲过。

我们把网络空间、自然环境、科学研究、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中的科技道德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考察大学生的看法,并作对比分析。在上述几个领域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度最高,而对于生命伦理的关注度最低,其余几项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其一,网络技术和医疗技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分别是最近的和最远的,因而大学生对于它们的关注度也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其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生命意识的感知程度确实比较低,这从当前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可见,当然,正值生命巅峰期的大学生群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单薄也符合常理。统计数据还表明,文科学生较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道德,前一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文理科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使然,后一种情形很可能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将要面临社会生活,也就面临着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有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书报、电视和课堂等4个方面依次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科技道德事件的主要途径,彼此之间的区分度大致在10%左右。网络在大学生关注和了解科技道德事件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课堂则是各种途径之中影响最弱的,说明网络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途径则受到较大冲击,这也为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提出挑战。问卷数据还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课堂中听到科技道德或科技伦理等相关词汇的频度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一,近四年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逐步被加强,据我们的文献考察以及访谈调研得到的结论也证明,近年来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经和正在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其二,在高年级大学生中以课程形式开设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确实有待加强。

我们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分为课堂上的纯理论分析、举实例、设置情境;课堂外的活动式教育,以及渗透于课堂内外的榜样教育加以考察。在各种课堂教育方式中学生们最易接受的是举实例让大家分析以及设置情境让大家体验等两种,而对于纯理论分析的讲授形式仅有18.4%的学生可以接受。最易被学生认同的课外教育方式是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而为此专门开设的主题性活动,如有关科技道德的讲座和观摩等方式次之。这里我们对文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课堂上纯理论分析”这一途径的看法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学生能够接受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相反,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举实例和情境设置等两种教育方式的比例则要高于文科学生,这说明学生的专业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几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大一到大四的各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纯理论分析的比例与年级高低呈负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接受课堂上纯理论分析式的讲授方式;相反,愿意接受设置体验情境和举实例等教育方式的比例则与年级高低呈正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接受设置情境和举实例等讲授方式,上述情形都说明年级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课堂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的选择。我们对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作单独考察。例如,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成为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率时,学生们都显出较高的积极性,72.3%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但在问到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率行动或做法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时,学生们则显得信心不足,只有62.5%的同学做出肯定回答,而认为不能或无足轻重的却占到了27.3%。与之相联系,学生们对以他人榜样示范的形式对于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在深入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对相关的实践环节给予关注,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它是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对于自身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比其他群体要高。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以及他们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都说明了他们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其日后从事未来的职业和事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大学生认识到如上形势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加强理工科教师对于自身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如调研结果所表明的,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其中理工科教师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

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首要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它是教育内容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即教育内容开放性的前提。基于相对稳定的内容设计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即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作为教育的导向内容;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为作为教育的补充内容②。第二条思路即在网络空间、环境保护、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中的科技道德素养作为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不能僵化不变,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稳定性的动力源。如将“基因伦理”、“太空伦理”、“生命伦理”等最近几年兴起的科技道德问题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是相对不变的,但是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方式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过程、对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要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并不反对开设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直接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也不反对纯理论分析式的授课方式,他们反对的是死板、教条的教育形式,也反对没有课外教育形式作为有机补充的教育形式。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以及学生、教师在座谈调研之中提出的建议也在教育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观看有关科技道德题材的影片,如《后天》《2012》等,通过预测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未来带来灾难以警醒人们爱护地球、挽救人类的影片,能达到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其二,播放小视频,如袁隆平或钱学森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在榜样的激励之中实施教育。其三,发放宣传资料或制作有关科技道德的海报、小册子,乃至公益广告等等,在这种方式的创新上,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科技道德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其四,模拟真实情景制作小作品或情景剧,如拍摄能够体现学生们科研或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DV等。其五,举办科技道德方面的讲座或者参观相关主题展览。总之,师生们认为一定要设置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一定要采取既适应大学生群体特点又体现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在道德教育之中,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中,科学家、导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的榜样示范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但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大学生们虽然能够遵守科技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科技道德方面榜样;同时,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身提高科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能否以自身力量改善整个社会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状况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是紧密相连的。从整体上说,大学生虽然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道德榜样。他们都愿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对于能否通过以此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上述论证同样证明了之前的一个论断,即大学生的科技道德素养不是脱离于其它道德观念或行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道德素养,它是与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状况的提升紧密相连。在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既要注意所树立榜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也要注意所树立榜样与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契合度,也就是说,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所树立的榜样要值得大学生去学习,也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能让大学生从认同、到仿效,最后转化为与榜样一样的科技道德意识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教育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乃至专业课教师最有可能也最有必要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科技道德榜样和模范。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 科研素养 本科生 生命科学

科研素养(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次的综合性素质,是构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其核心是创新能力。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造就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学科竞赛是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特殊环节,是面向广大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意识、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提高,特别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科竞赛已成为学生成长为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所需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十分重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学科竞赛在学生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为推动教育管理和提高人才培养效应提供经验与参考。

1.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包括院级学科竞赛、校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部级学科竞赛和国际级学科竞赛等。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带队参加了多次省级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在实验设计、文献查阅、实验操作、综述撰写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获得一、二等奖多项,竞赛成绩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2.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

科研素养是合格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竞赛的磨练,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并且对后续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2.1培养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的四大要素,科研意识是对科研活动的自觉反应,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前提。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科研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均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不足,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及教师的指导,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比如学生决定以“抗病相关基因BoDFN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为题申报竞赛,在实验设计和详细技术路线制订时碰到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课堂实验中,实验项目相对较小而且独立,通常为验证性实验,而这一课题综合性强,涉及到大量的在以住实验中没有涉及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讨论和磨合,最终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一课题,对课题如何分解,预期结果是什么等关键科学问题。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的科研意识,在后来的毕业实验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均能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技术路线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可行性好,预期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2丰富科研知识

科研知识包括一般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基础。本科生的知识面通常相对狭窄,对科学和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课本,对课外及前沿性的知识知之甚少。如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学生对该物种的了解极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才逐渐认识,并对天台铁线莲及其近缘种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样,他们对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均缺乏了解,通过基础知识讲解和文献评述,基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参赛队最终选择ISSR作为主要实验方法,之后还主动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经过6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受益匪浅,为后续的“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小研究生项目”和“校立项目”的成功申请起到了积极作用。

2.3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利用科学方法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关键。实践证明,学科竞赛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动手能力方面,能独立完成引物设计、试剂配制、仪器的简单调试及故障排除;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加样方法准确,仪器使用规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酶活性测定中,由于没有成熟的方法可以参照,在实验条件的摸索阶段出现了多次失败,通过文献查阅,进行了近百次的尝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经历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综述写作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能熟练查找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并加以提炼和引用,写作较为规范,文章质量较高;近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多篇文章还获得校学生科研奖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和考上研究生后,能迅速找准自己的科研方向,利用单位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科研。

2.4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认识形成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品质,是培养科研素养的保证。通过学科竞赛,不怕苦累、不怕寂寞、严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均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由于植物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中,而且数量什么稀少,在寻找这一物种时,每隔1-2天就要徒步15-25公里的山路,不少学生能够坚持到最后,在他们的带动下,另外的学生在后来的采样工作中主动要求参加。省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历时5-6个月,整个暑假需要在实验室或者野外度过,虽然最初个别学生不理解,但最后都能留下来完成所有的采样、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另外,经过学科竞赛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大提高,在后续的项目申请和科研活动中,能积极组队共同完成课题的所有环节。

3.讨论

学科竞赛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载体之一,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高校的“质量工程”。Tian等[2]认为提高科研素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网络教学和基础医学BBS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新颖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通过实施STARS(Scientific Training by Assignment for Research Students)项目,能培养学生学会多种与科研相关的技能,大大提高大学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动手能力[3];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他们的阅读文献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参与科研项目后,对学生的职业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4]。

张开洪等[5]就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管理体系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及学生参与面小等因素,限制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蔡苇和符春林[6]在阐述本科生科研素养内涵和培养基础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基于项目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并在相关专业中得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问题已受人们重视,其培养途径有待深入探讨。占梅英[7]通过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研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整体科研素质。

严薇等[8]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考核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竞赛功能,指出了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提出确保学科竞赛功能实现的保障机制。.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可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在科研素养培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受2013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GZ13006)资助。

参考文献:

[1]Barnard CJ, Gilbert F, McGregor P. Asking questions in Biology: A guide to 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presentation in practical work and research projects [M]. Harlow: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7

[2]Tian YP, Xiao WG, Xiao L, Li CR, Liu YL, Qin ML, Wu Y, Li HL. Improvement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in histology learning using interactive web-based programs [J].CO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1,1:684-688

[3]Finn JA, Crook AC. Research skills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 of the STARS project [J].Bioscience Education E-journal, 2003, 2: 1-7

[4]Gonzalez-Espada EJ, LaDue DS.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NWC REU Program Compared with oth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 [J].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2006,54(5): 541-549

[5]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58(2):214-216

[6]蔡苇、符春林.项目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J].学术探索,2012,9:138-185

[7]占梅英.探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关于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46-150

[8]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2): 107-109

作者简介: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对策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脊梁,应全面发展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大学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忽视人文导致的人文情怀的薄弱或缺失,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就业与未来。

一、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素养的现状

1、社会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标准比较片面,将是否是211、985高校,是否专业对口,计算机等级是多少,英语是否过了四六级,专业排名是多少等等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则不加重视。用人单位只注重现实的能力,对硬性条件之外的因素的评价与要求态度模糊。用人单位的这种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成为大学教育的风向标,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误导了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和学习态度及目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策的改变,市场经济占据主导作用,人们越来越看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看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人文。有材料表明,城市家庭接近1/3的收入用于家庭教育支出,这种家庭教育90%是子女的义务教育,10%为家庭文化氛围支出,其中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体性教育学习。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与否,深深影响了子女对人文的态度。

2、学校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薄弱或缺失

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收到升学率、就业率的制约,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这使得学校很难重视人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遇到瓶颈。

中学阶段的升学率一直是教育者身上的担子,过早分科对于理科学生来说,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在内的人文学科的学习时间短,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产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在分科之后的学习中,理科生也为数、理、化花费较多时间,语文、英语就被放在了一边,纵观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语文作文等还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人文常识的错误。

高等教育阶段,工科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必修课的学习占用了大部分学习时间,课程难度较高,且略感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个人兴趣及人文情怀的培养。部分高校在观念上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必修课程中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几乎不见人文课程。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将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在有限的人文课堂上,教学方法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远没有专业课实践操作有趣,使得学生失去了接受人文知识教育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从上一点同样说明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如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涵养对塑造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着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将会带动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的积极性。

同样,在工科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长期在狭隘的专业框架内培养人才,过多地注重“产―学―研”式的单纯的学科教育,以工为工,文理分离,人文教育得不到足够营养的滋润,发展缓慢。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使他们精神空虚、价值观繁杂肤浅,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事物中,比如通过上网来麻木自我、逃避现实,以获得内心安宁。

3、个人方面造成的人文素养缺失

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对人文的忽视。就业难与失业率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式给了大学生很大的压力,压力迫使他们加倍重视对专业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他们放弃了本来就不多的人文课程的学习,转而增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此,致使一些学生重现实、轻精神;重眼前、轻久远,形成一种认识误区――人文素质远不如分数、奖学金、各种各样的证书来的有意义,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意识较弱。

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导致对人文的轻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轻文”的思想,使理工科专业学习特殊化。理工科的理论基础厚重,课程学业负担沉重。学校对专业理论基础高度重视,在教学计划上安排过紧,有些高校甚至还在缩减学时,使得学生没有空闲时间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也让学生从思想上就把专业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学科的作用。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薄弱现状带来的问题

1、信仰不坚定

人文情怀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当代大学生普遍信仰不坚定,思想容易随波逐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信仰是为何物,更不了解信仰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些同学会被社会上宣传、反组织的话迷惑,不能明辨是非,陷入到思想纠结的状态,容易被蛊惑,变得萎靡不振;甚至有些同学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产生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等严重现象。心理承受能力差,承受荣辱的心理素质较差,挫折心理更差。面对挫折、逆境、打击,容易走极端。

2、人格修养偏低

人文情怀的薄弱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格修养偏低。如今在校园里可以看到,食堂等公共场合,经常会有学生不遵守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规范,插队、语言粗鲁、举止粗俗、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与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直接反映了人文情怀的薄弱,人格修养的缺失。

部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不高,审美能力欠缺。集中体现在他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与低俗流行文化的态度。他们对经典音乐充耳不闻,却沉迷于歌词低俗的流行音乐中;对经典文学作品敬而远之,却深陷于情节粗俗的言情小说中。这些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地方高校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包括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

从文化活动看,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作为正式的教育途径和渠道,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产抗拒和抵触。但是,适应青年学生心理和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学生还是有兴趣的。于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考虑理工科学校培养的局限性以及理工科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现有的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理工科院校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的重要作用。

第一,培育校级特色文化活动。根据学校特色,如结合主题教育、形势教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活动。

第二,组织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书籍填充空闲时间。比如开展读书征文活动、主题读书活动、读书文化节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热爱书籍,感悟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

第四,开展人文主题讲座。如举办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主题新颖的人文教育专题讲座,形成一种讲座文化,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主动地有意识地去了解人文知识。

从文化氛围来看,文化地标是一个学校文化氛围的现实体现,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必须要有明确的文化地标,才得以体现学校的主题文化,多元文化。如依托历史景点,建立文化地标。建成文化核心,搞好文化地标的整体规划,形成辐射型文化地标,各个地标之间相辅相成,扩大文化地标的影响,发挥其最大值。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品主题校园文化。

2.依托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开设多种形式人文社科类课程,多元化发展

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科类专业还包括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工科学校的现实是人文类必修课少,选修课类别不全,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有限。所以,工科高校开设多种形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很有必要,如公选课、网络视频课、讲座等,全面覆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音乐欣赏、文化概论等类别,充分照顾学生,做到“有课可选、有课必选、选课必上”的要求,实现人文课程教育价值最大化。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目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主体,要改进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增强课堂的活泼性与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如视频图片相结合、道具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打破专业限制,拓宽教学内容。注重在专业学科中融合人文,在人文教育中补充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认识方法。以文统理,文理相通,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与完整。

(3)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还很有限。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较为严重,首先学校对学生是否出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没有明确规定,老师的课堂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这些都让学生对思政类课程失去兴趣,每逢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缺席。更应该深思的是,部分思政课已沦落为学生休息、做作业、休闲聊天的场合。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远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因此,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采用“课内教学、小班讨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大经费、师资投入,建立更全面的课外实践基地,实现课外实践活动的普及性。

(4)重视大学语文课,加强母语学习

语文课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在大学阶段其主导地位越来越弱。语文课是最能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个人人文素养的课程与平台之一,发挥起语文课的应有作用,将使培养人文情怀这项工程事半功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本质的差别就体现在两方面:中学语文侧重于阅读理解基本能力的培养,工具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大学语文则侧重于陶冶心灵,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熏陶是它的主要任务。因此理工类学校大学语文的重点应放在解说人文内涵,重现诗文意境,把握作者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理工类大学,《大学语文》是一门公选课,学习时间短,要求低。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延长学习时间,提升大学语文地位,配备名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如此,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发挥。

3.建立人文制度体系,加强学生引导

(1)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学校在学生专业知识评价标准、能力技能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将人文素质评价纳入到个人评价中来,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标准。如将德育评价,丰富成以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标准体系的建立对学生有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变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推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自助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不足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文情怀的培养。

对大学生积极引导,让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到人文情怀对个人就业与未来的重要作用,使其从思想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情怀的重要性,自发地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阅读经典名著、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主动发现和克服自身不足,提升自身能力与修养,激发学习人文知识化的主动性,培养起深厚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钟采桑.构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姜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朱瑛.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J].小学教学参考,2005,(4).

[4]戴跃侬.人文素质:理工科大学生成才之基[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1]至今已有40余年,信息素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一个极其特殊、复杂和广阔的领域,信息素养涉及的知识技能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且不断深化融合,在哲学、人文、技术、社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保持联系。信息素养既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与道德品质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均为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积极推进内涵式转型发展,因此,适应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面临重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摸索。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需要,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基本特征与要求,重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创新思维滞后等现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及成功案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其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新岗位所需技能信息的融合不足,从特定行业、工作领域、事务范畴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都较欠缺。西方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模式成为国家重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助推器,这些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极快适应各个岗位,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加速技术创造,稳定社会秩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重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导向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础。长久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不断探求适合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改革在教育理论界与实践改革界取得丰硕成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打通知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使学生真正具备终身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块,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等内在特性,因此,构建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必须加大实践力度的重要支撑载体。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拓宽与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已积累的诸多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进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有益补充。

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应用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们结合文献调研及课程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后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高校一般位于地级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其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必然带有显著的特色。当前,国内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信息资源认知、数据库检索及信息研究与开发(文献综述撰写等)为主,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图书馆馆员和相关学科专业的院系教师组成,上课形式基本分为理论教学及上机操作,大部分属于公共选修课,一般为20~50学时,教学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各校自主安排教学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课程面向度不够、课程边缘化、课程资源调配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②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老化现象严重、教学针对性不足、实践实习教学力度不够等[4]。③课程总结不足,效果不佳。信息素养课程因前述原因无法得到科学动态的总结与反馈,教学质量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未尽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评判。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2.1总体思路与目标

在吸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5],实现职业、行业及产业需求与信息能力高度融合,实施精细化、重交叉、强实践、可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多元教学模式,打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2基本原则

应具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多维建构原则。进一步保持大学生信息素养层级性、多面性等特点,多维度实践、应用与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②纵横发展原则。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美嵌入整个大学生教育体系中。③因地制宜原则。各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学校实际条件,制定符合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法。④开放集成原则。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综合体,在其他课程教学或实践中可以融合互鉴、集成创新。⑤持续发展原则。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素养知识随着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因此,必须坚持持续学习、发展学习、创新学习[6]。

2.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综合框架,具体见图1。整体框架体系包括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4部分。能力训练模块是与大学生信息素养4要素相对应的必备核心学习单元,主要包括信息专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检索利用、信息素养与意识4部分。其中,信息素养与意识训练模块主要有信息文化、信息知识、信息思维、信息伦理、信息法律等内容;信息检索利用主要训练大学生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数据库操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等;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涉及有关信息检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内容;信息专题研究主要是大学生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专业研究热点追踪、行业领域就业信息、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必备的报告撰写基础等。知识学习平台为创新创业平台、学科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是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其中:专业课程平台主要为信息素养基本课程平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主要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行业领域竞争情报的平台;学科课程平台为大学生学科专业更高级别应用研究型知识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储备支撑平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主要是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训练平台,贯穿于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主要是相对应的具体课程设置,体现在能力训练模块中,以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是一个有机系统,以能力训练模块为主要教学设置基本目标,以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为基本课程单元,以知识学习平台为基础理论载体,以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实践应用载体,四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紧密围绕并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

2.4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

信息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笔者结合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及其框架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框架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及其实践目标,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上机实训、行业考察总结、课程期末考察、毕业课程设计等内容,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自主专业知识巩固、社会志愿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等内容。这两大块实践教学以基础能力认知、体验真实技能、仿真综合应用和专题信息开发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是检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杆。

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内外要素,根据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状况及前述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整体框架,笔者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重视,改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地位。积极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按照实际情况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通用必修课或重点选修课程或通用平台类课程,加大课程学时学分比重,针对本科生灵活选择上课学期段,在教学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对信息素养课程予以政策倾斜。二是要建设完备的、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课程链。要进一步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应至少包括信息基本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信息识别与检索素养、信息伦理与安全素养等七大模块,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应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三是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课程课堂课外教学形式与方法。除了主讲教师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网络安全专家讲课,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及图书馆竞争情报部门、信息统计分析部门、网络安全部门、信息资源存储与开发部门学习相关实践操作与应用原理。四是要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相关教学或研究基础的教师都可以加入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除了图书情报学科以外,还应包括计算机学科、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学、工程管理、社会心理学等。五是要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材品牌本地化建设。要及时跟踪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热点,吸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本校电子资源实际、学生能力范畴之内、与师资队伍研究密切相关的本地化品牌教材。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必然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目标服务,需要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特征、任务指标开展。本文从理论框架层面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鉴于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复杂性,相应的机理分析、动力分析及实践应用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4):123-125.

[2]刘跃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宁:广西大学,2014.

[3]肖检蓉.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69-71.

[4]王友富.普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振图书馆学学科地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68-71.

[5]卢雪英.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