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范文第1篇

在国内,网络舆情分析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政府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意,为政策提供依据;企业通过网络舆情引导消费趋势,使公众了解企业产品。网络舆情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同时网络舆情服务丰富了互联网服务的内涵。

网络舆情现状

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多元化。各种事件更易通过互联网发生持续影响。网民数量持续增加,网民分布也越来越有代表性。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达6.49亿,手机网民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在网民上网设备中占85.8%。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成为国人对社会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网络舆情服务也由此兴起。从民众生活到国家大事,都可能在网络上引起舆情风暴。

网络舆情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日趋深刻。现实世界是网络舆情的源头,互联网是网络舆情发酵的容器。政府可依靠互联网汇总网络舆情,了解民意、民生,为国家政策提供依据。

西方国家对网络舆情控制格外重视,互联网已成为控制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舆情可以影响选举、社会调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社会救助等。甚至,国家、社会、人民的价值观也受网络舆情影响。发达国家可利用技术、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综合优势,通过互联网向其他国家发动网络舆情攻击,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行灌输给其他国家,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商业情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网络舆情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强烈冲击。西方国家看似宽松的互联网环境,其法律规范相当完备,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范。例如在美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多达130多项,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等。

此外,对互联网的行政管理也相对完善,通过网站的注册管理制度、分级审查制度等明确禁止通过网络宣传恐怖、违反法律、侵犯知识产权、向未成年人散布色情暴力信息等行为。

国家地区间的竞争,在网络舆情中也多有体现。例如,近年来,中东地区的颜包革命、乌克兰的持续内乱,香港的占中等事件都借助于互联网对社会舆情进行了干预,互联网对舆情的发酵和恶化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有马航客机失联等事件也都通过互联网产生持续影响。互联网流传的声音、图片,都会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

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无时无处不在的网络,更方便用户及时沟通交流,网络舆情的影响通过移动通信迅速扩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成井喷趋势,对网民的工作、社交、娱乐、生活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种创新的移动应用极大丰寓了手机网民的信息来源和数量。

随着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价格的下探,移动网民数量呈现爆发趋势。移动互联网随着WiFi的广泛使用、4G的发展与普及、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覆盖更加广泛。移动互联网从手机通信、资讯获取、游戏娱乐到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服务,也成了网络舆情产生与传播的重要方式。例如微信、手机新闻与评论、手机微博等应用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源泉。

移动终端获取资讯的方式有B/S和C/S两种模式,B/S模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与传统互联网基本一致,而C/S模式基于移动APP定制,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更快。移动通信随时随地的特点使网络舆情的发展更隐蔽。舆情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导致负能量的快速扩散,网络舆情由此变得难以引导和控制。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趋势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舆情受互联网的直接影响。网络新闻来源于上游媒体,第一手新闻的来源通常是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等,其影响借助于互联网而扩大。报道的主观倾向性会影响受众,对于网络舆情的发展会带来先人为主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报道客观公正是首要的。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多来源于传统媒体,由于新闻媒体的素质,其质量大多是有保证的。而来源于个人的消息,客观性难以保证,其信息具有及时迅捷的特点,容易造成网络舆情快速发展。转载已经成为多数媒体选择新闻的重要方式,而转载的新闻难以核实和转载者断章取义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往往对网络舆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要注意控制源头,保证新闻报道客观、及时、公正,媒体转载时要对消息进行核实,同时需要提高公众的分辨能力。

移动互联网络中的网络舆情不同于现实舆情。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舆情发生方式主要有:主流门户网站的新闻和跟进评论、即时通信软件上传播的消息和各种定制APP发给用户的资讯信息。

移动互联网的舆情具有多源性、多发性、多向性的特点。多源性是指舆情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多发性是指网络舆情在现实中经常性持续性发生、发酵。多向性是指网络舆情发展容易向多个方向变化,且更易产生偏激言论、地域攻击、极端化倾向等负面的网络舆情。事实上,网络舆情很容易向网络谣言的方向发展,而网络谣言的形成会推动网络舆情向负面方向发展。负面方向发展倾向是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网络舆情的监督与引导

移动互联网时代,刚络舆情的产生、发展有其规律。互联网是用户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网络信息具有公共性的特征,这决定了互联网的监督不仅是政府的分内之事,更是企业、网民个人的社会责任。

合适的引导和监督会使网络舆情正向发展。任何禁止都可能适得其反,无所事事或事后补救也有可能让事情变坏,因此网络舆情产生后要适时做出回应。首先,要通过权威媒体逐步引导舆情正确发展。其次,立法不能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需要通过法律明确界定违法行为,此后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法制化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利用法律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规范也是如此。再次,建立网络舆情阵地。因为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导向作用明显,互联网作为社会公共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应自律。最后,政府要注意提升网络民意的代表性,规范公民网络行为,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政府不可能控制所有信息的和管理,其职责应是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具体手段是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合法与非法的界定,完善法律制度,对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倡导行业自律。企业的责任是有自己的行业行为准则,对网络舆情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对网络舆情负能量的传播进行合理的把控。网民的责任是守法爱国。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舆情的正向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家,也会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受益。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02-0183-02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因此,在公众意见和互联网基础上,本文把网络舆情界定为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以各类评论性信息为主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信息者所阐发的感受、情绪、看法、意见、态度和观点等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由于网络舆情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传播,而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使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舆情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概括起来表现在六方面。

(一)网络舆情的丰富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各种各样的言论都可以在网上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加之网上评论的匿名性,导致网上言论缺少严格的法律和道德约束,从而使信息者能够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信息。不同的思想观点、价值导向、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等相关的言论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大量正面言论和负面言论充斥着互联网,让人莫辨是非,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内容五花八门,异常丰富。虽然可能会遭到相关部门监控,但通过一些特殊手段部分言论仍然可以规避相关监控。

(二)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是指言论的主体、言论的导向、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言论的自觉性等方面纷繁复杂,很难确定起主导作用的言论。从言论主体来讲,既有官方舆情,也有民间舆情,每个人都可在网上发言,因而很难确定谁是主导。就平面媒体而言,其主导地位的言论一般是官方的。但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官方的垄断地位,使平民百姓拥有了发言权,甚至有些言论民间的地位比官方的地位更为重要,这一点从取消收容制度和劳教制度就可窥见一斑。除言论主体的复杂性外,言论的导向也纷繁复杂。网络舆情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体现官方意志,而是各类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在网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其舆情的导向性各种各样,既有积极意义的舆情,也有消极意义的舆情;既有进步思想,也有反动思想。尤其是一些翻墙软件和网上的出现,使学生可以轻易浏览到被官方屏蔽的海外网站,导致不同导向的舆情随处可见。

(三)网络舆情的多元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是针对舆情的意识形态而言的,即网络舆情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特点,各种思潮均可见诸网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意识渗透无处不在。这一点的突出表现就是大量网络水军充斥各大网站、论坛、跟贴等。此外,一些独运的网站受到西方支持,频繁谣言和虚假信息,试图干扰国内的思潮。这种现象之所以在网络世界中尤为突出,是因为网络平台缺少“把关人”的监控,导致信息可以自由流动。而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限制,加之存在“把关人”的筛选,恶意的政治信息难以入侵。互联网则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可以在不同国界自由流动,导致网络舆情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

(四)网络舆情的冲突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冲突性是指网络舆情的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的冲突。这一点主要来自网络的两个特点。一是网络的匿名性;二是网络的跨国界性。从网络的匿名性来看,由于网络允许网民采用匿名的方式信息,从而导致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上随心所欲地言论而不担心被揭露出来。大量的新闻评论和网上跟贴等则不需要实名制,因而网民仍然有匿名言论的空间,加之海外网站的加入,使网民的私密性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从而形成了“网络社会”伦理相对主义强化。例如,根据中国经营网在2013年7月29日的报道,华为在英国参与了政府网络过滤系统,屏蔽网络色情等内容。这一现象在英国网民中引起担忧,主要是因为网民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政府监控。但这一现象在中国国内却没能引起太大反响,相反,中国的家长们比较欢迎政府屏蔽掉网络色情的内容。因此,国与国之间的伦理准则差异,导致了网络舆情的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之间的冲突。

(五)网络舆情的难控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难控性是指“在网络媒体上要对舆情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特点。为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新闻出版部门审批。这样一来,在互联网上匿名发送邮件、进行评论、参与讨论等都变得十分简单快捷。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跨越国界性,网民通过海外网站言论更是难以监控,使政府管控网络舆情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国内网站,政府可以通过定向关闭特定网站或是要求网管人员删掉不恰当的评论,而对于境外网站,政府只能通过屏蔽网站来进行管控。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类翻墙软件和网上软件的出现,使政府很难屏蔽掉这些网站,从而很难对相关网络舆情进行控制。

(六)网络舆情的公共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公共性主要是指公共意见通过互联网表达。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这类信息内容主要是在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等大众媒体上出现。通常纸质媒体主要是新闻评论的形式,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感等。这些信息的是由专门机构和组织负责的。互联网出现后,网络舆情得到了极大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舆情精彩纷呈,极大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承载这些舆情的公共平台有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校园网站的BBS、个人网站、个人博客以及官方微博。此外,许多新闻网站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跟贴服务,例如搜狐网站的“我来说两句”、腾讯的“大家在说”等。迄今,各类评论性的信息已成为网上信息内容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群的青年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网络舆情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为此,研究网络舆情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一)建立网络舆情的管理机构及宣传主阵地

在学校相关部门成立网络管理组织和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建立学校网络宣传主阵地,如一些重要的网站、个人网站、百度贴吧、博客论坛、BBS及微博等。这些宣传主阵地为每个上网者都有机会参与各类事情的评论,为自由和传播表达个人观点提供了公共平台。

(二)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管及联动应急机制

在学校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并启动社会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学校联动应急机制,随时监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接触过什么舆情,如何被这些舆情影响的,及早发现负面舆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避免网络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应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早导控。学校要有专门的网络管理软件、监控软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筛查和整理,适当屏蔽一些负面舆情。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在网络管理方面不能完全放开,实行完全自由化的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及相关教育机构应当对网络舆情进行适当分类,根据舆情的正负面程度进行适当屏蔽和放开。

(三)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机制及网络舆情法制教育

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布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真实信息,有效避免流言、谣言传播,斩断负面舆情源头,使学生对虚假信息产生免疫,满足学生的知情权,同时使学校网络宣传主阵地成为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另外,通过网络倾听民意,妥善回应、解决学生在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做好网络维稳工作。与此同时,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网络舆情传播中讲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主流舆情,营造良好的校园舆情环境,做好舆情管理工作。

(四)形成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合力

本研究发现网络舆情会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影响。正面的网络舆情产生积极影响,而负面舆情则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认识到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在进行学生管理时,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引导学生接触一些正面舆情,尽量避免一些负面舆情,使学生能够与主流意识形态站在同一战线,共同抵御负面网络舆情。

(五)加大社会支持减缓负面网络舆情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减缓负面舆情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实践中,相关部门应建立学生网络舆情辅导机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深层含义,背后的实质内容等,从情感支持、尊重支持和信息支持等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走出负面舆情的桎梏。

参考文献

[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32-35.

[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经历了从无到有,普及率从低到高,影响力从小到大的过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渠道,网络舆情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应对网络舆情取得了一下新经验与新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成为我国政府转型路上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舆情;服务型政府

在中国,一种媒体形式从诞生到拥有一亿用户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报纸用了近150年,广播用了近50年,电视用了近40年,互联网仅仅用了10年。媒体进化加速度,尤其是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独立源头。在我国,网络日益成为政府政务公开、公众有效监督、官民沟通便捷而有效的手段,网络舆情也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使政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舆情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之路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历程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3年“孙志刚事件”,这一年成为“网络舆情研究元年”。2008年拉萨“3・1”和汶川地震发生后,网络舆情大量呈现,网络舆情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尤其这几年其关注度得到快速发展(见图1)。

网络传播造就的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7・23动车追尾事件、药家鑫事件、华南虎事件、济南女警打人事件、云南躲猫猫……面对网络舆情与日增长的社会影响,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和应急机制,网络舆情应对提速。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之快、产生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利用网络听民声、解民忧、惠民利是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提升政府为民服务能力、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

(二)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国际电信联盟(ITU)预计,到2013年底,全球将有41%的家庭接入互联网,39%的世界人口(27亿)将使用互联网。[2]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这意味着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公民已经“触网”,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3]随着互联网普及速度的不断加速,网络舆情也自然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

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已有研究对舆情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学界普遍认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4]网络舆情的日益高涨,必将加速我国的政府转型。

1、网络民意兴起,通过互联网参政议政、影响政府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重要的政治诉求。据调查,超过69%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并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新兴战场和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阵地,促使一些公共政策的转变。

2、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民意。为了适应和应对网络资讯的发展,早在几年前我国中央政府及省市一级宣传部就设立了相关部门,负责收集和分析网上舆情并提供给领导人和相关政府官员。不少地方政府积极落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工作态度,高度重视互联网舆情,政府的执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拓宽。

二、我国政府转型过程中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约翰・密尔顿在其论著《论言论自由》中首先提出言论自由的主张,认为言论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5]但同时任何自由都并非没有边界,如果政府对所有的言论都放任自由,不加以任何约束,那么必将导致社会言论混乱。因此政府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采取积极的行动引导社会舆情的健康发展。

服务型政府是对政府的一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舆情监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尽管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成效,但应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在路上,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应对能力。

(一)网络舆情监督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探索中摸索前进,缺乏健全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道路,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而网络舆情监督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我国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

目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缺乏专门的常设机构来从事处理网络舆情的工作,也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应对机制。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绝大多是都是当舆情从最初的缓水微澜发展到在网络上掀起万丈狂澜时,政府或相关部门才开始采取措施,而方式不外乎两种,要么手忙脚乱疲于应付,要么盲目应对甚至采取简单的“封锁、打压、限制”等粗暴方式,这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

(二)官本位观念在各级政府及部门仍根深蒂固。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应对经验及机制,但能否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不仅要求足够的经验知识和正确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作风和态度问题。由于我国千百年来“官本位”思想的深刻影响,社会管理双方的主从地位被颠覆了,政府的服务职能被弱化。

(三)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大多数时候会带来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一个透明的信息公开和沟通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面因素,起到安定民心、还原事件真相的作用。但在目前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中,一些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回避、封锁、隐瞒的态度,信息透明度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更是无从谈起。

(四)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缺乏有效的预警、研判机制,延误了网络舆情事件的最佳处置时间。舆情危机的产生一般会经历事前酝酿。事中演化、事后平息的阶段,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种程度上说,舆情危机本身是可预测、可控制的。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和监测手段,使一些本不该成为危机的舆情事件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舆情事件一旦形成,处理得当,社会安定和谐;处理不当,谣言四起,极易形成“蝴蝶效应”,引起社会恐慌,有损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三、提升我国服务型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人民公仆,把其职能定位为为人民服务。公仆的权利来源于人民,当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行为主体需要将自己全面置于公共生活中,接受公共监督。[6]而新时期,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判断和处理在政府转型之路上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不论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有可能会在一夜之间风靡网络。

网络舆情控制难度愈发加大。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是新形势下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

(一)舆情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跟踪机制,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密切关注网络动态,有效疏导和减缓舆情的负面影响;要建立舆情反馈系统,在舆情发生后向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并及时公开重点、热点工作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

(二)转变思想作风,接受网络舆论监督。服务型政府设计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却又是一个简约型政府,政府不是划桨的水手,而是一个舵手,所以服务型政府接受社会和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很重要的。政府公务人员应当抛弃“轻而视之”“敬而远之”“居高临下”的观念,发挥“服务者”的职能,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开明的态度、阳光的心态面对网络舆情,积极参与互联网上的各种讨论,虚心听取和收集网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

(三)开通多条公众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倾听网络民意。为了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重视互联网的力量,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的纽带,加强“官”与“民”的日常沟通。建立和完善“网络问政”“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等机制,加快政府网站建设,扶持和培育网络论坛、网络贴吧等已成为大势所趋。

(四)树立危机意识,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网络舆情不能只是“灭火”,更要“防火”。舆情治理的理念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政府要树立“危机”理念,营造“危机”氛围,时刻充满危机感,尤其是在各环境、各情况都稳定的时候更要居安思危。

(五)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舆情事件发生后,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的声音占领网络阵地。重视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用正面的声音消除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化危为机。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实现社会的互动与和谐。

四、结语

网络舆情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完善的互动关系。相对于传统媒介的舆情,网络舆情具有公众参与度高、传播方式快速便捷的优势,要善用这种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舆情智慧,知民情、纳民意、聚民智、解民忧、谋民利,从而为党和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社会民主化进程更加完善,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87期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年1月15日

[4]曾润喜,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年,第79页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机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深刻变革,经济深刻调整,思想深刻变动,利益差异化趋势加剧,多层面多层次的诉求增多。某些愿望和要求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导致催生突发事件。如果突发事件得不到妥善解决,经网络发酵,还可能引发更深、更大、更广的危机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机制。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监测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主要是针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危险因素、信号和征兆实施动态监控,通过会商研究判断其发展趋势、危机类型及危害程度做出科学预测,并运用舆情分级评估等手段,向相关部门发出危机警报的运行体系。因此,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舆情监测、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就显得必要。

要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尤为重要。

一是搭建舆情会商平台。通过日常舆情研判例会、重大舆情应急研讨会及联席会议等方式实时关注舆情热点、焦点及其走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业务部门等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分析其态势,预测其走向,评估其影响,及时发现敏感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并深挖信息背后的潜在信息,为下一步危机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实施舆情分级评估。根据网上监测情况,对舆情信息分级评估,按照舆情性质、关注度、严重度、可控度和影响力等将其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预警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处置方案,并及时向涉事地区或部门发生预警提示,并对可能的舆情危机作出准确的响应策略。

三是研发舆情监测系统。从操作层面看,靠人工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应根据网络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研发团队攻关舆情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覆盖相关部门的信息规范化处理、存储和报送功能,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天候监测和无缝隙监控。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就是在地方党委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商业网站积极配合,宣传、引导、管理相统一的网上舆论应对工作机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是系统性的工作:从应对主体看,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从应对客体而言,需监测、预警、应急、应对等系统协调一体,以推动舆情应对工作有序进行;从应对方式而言,需新闻会、网络发言人、第三方调查等鼎力配合。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牵头协调。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化提升互联网管理和机构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加强信息主管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保持经常性联系沟通,便于各方在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沟通、紧密协作、共同应对,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逐步形成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牵头,公安、国安、通信管理等部门和涉事地区或部门参与的网络管理联动机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使内容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做到一体化协同配合,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提出引导和管理意见。

二是网络舆情涉事部门勇于担责。适应微博时代要求,明确涉事部门是网络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涉事部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担责,并尽快开展网下处置,消除炒作舆源,并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及时做出网上回应,这样的积极作为,可以很好地缓和冲突,进而改变网络舆论指向,有效实现化危为机。事实证明,突发事件能否从网民普遍关注的焦点中逐渐淡化乃至平息,及时落实舆论应对责任主体是整个应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三是建立健全沟通联系制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与各级的网络应急指挥平台,既实现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与涉事部门的顺畅沟通,又便于组织协调涉事部门进行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应对工作。

三、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快速反应机制

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传播迈入“秒”时代。现时代,网民个个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观点实时迸发,看法瞬间演绎,信息即刻纷飞。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网民的关注及媒体的报道会将一起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重大舆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任何人、任何机构想要瞒住任何信息都是徒劳的,靠封锁消息来遏制社会舆论的时代已经远去。事实证明,封锁消息往往适得其反,结果只会越捂越乱、越描越黑,就像韩愈所言“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以及对当下媒体环境的判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将以传统平面媒体报道事件处置的“黄金24小时”的第一时间,缩短至新媒体环境下的4小时。这要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事件要大步提速,构建网上舆论快速反应机制,遵循第一时间开展网上舆论应对工作。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统筹协调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跟据实践需要,不断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集国家总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城乡社区等各级各类的预案于一体的体系;适时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减轻和规避风险,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的普查与整合,以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二是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引导预案,立即拟制信息方案,确定信息总负责人及相关团队,安排训练有素的人员与媒体进行沟通协调,统一口径,迅速表态,第一时间表明党委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速发事实,慎报原因,持续跟进,用事实挤压不实,让真相跑过谣言,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并保持好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和沟通,以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健全信息通报核实制度。主要通过信息通报核实责任人的确定、信息通报核实流程的完善,最终形成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机制和工作流程,以确保信息的时效实效性、真实可信性和科学合理性。

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良性引导机制

互动是网络舆论最大特点,也是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风暴的强大引擎。当下的网民,已经不满足事件真相的获取。他们更热衷于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观点,自由平等地交流的看法。这些网民的观点和看法或正确,或部分正确,传递正能量;或错误,或谬误,甚至反动,只是泄愤,甚而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网上舆情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而网络舆论危机的有效化解及其预防,与政府构建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引导密不可分。因此,分析和研究围绕网上互动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组织和调动网评力量,善于主动设置话题,利用网上跟帖、网上评论、在线访谈等互动引导手段,积极开展网上面对面的引导,形成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现在不少党政部门建立了网评力量,但各自为阵,独挑单干,组织松散,没有形成引导合力,构建大网评的格局势在必行。因此,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网络舆论应对引导机制,增进网络舆论引导的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让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化“危”为“机”。

一是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在把握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节点,厘清核心话题、次生话题、衍生话题,梳理质疑点和炒作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议题设置,拟定引导方向。

二是多方组织网评引导。突发事件发生后,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发展,避免舆论危机。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联系组织符合网络语言特点、表达理性的网评文章、博文或引导跟帖;并精选打包向国家和省市重点新闻网站推荐转载推荐一批观点正确、质量较高、逻辑清晰、文字鲜活、传播性强的网评文章,放大影响,将网民情绪向理性、客观、平和的方向引导,促进事态朝有利于妥善处置方向转化。

三是重视话语体系的实际效果。网络舆论话语体系更加重视生命尊严,更加提倡以人文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关注民生民本,更加体现草根文明,更加体恤弱势群体,这就要求网络用语切莫打官腔说官话,真正实现由体制内语言表达方式向人性化表述方式转变,给予普通民众以尊严、温暖和关爱,才能使网络舆论由出离愤怒回到平实平和,由激情万丈归于理性客观,并最终化危为机。

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责任追究机制

随着责任政府理念的逐步深入,建立问责制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应急管理中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不但可以实现由传统的以人管人到以制度管人,从无序监督到有序监督,从内部监督到社会监督,而且可以实现从“权力主体”到“责任主体”。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问责制”。 2007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责成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2009年7月12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等七种情形,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些法律和规定为实施网上舆论应对问责制提供了依据和要求,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舆论引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评估,对应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责任追究。

国内网络舆论引导问责制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如何界定问责内容、强化问责刚性、实现问责标准法定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一是科学规范问责内容。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细致、完备的问责标准,规范表达,并以法令的形式予以公布,实现问责内容和标准的法定化。除新闻外,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应对还包括事件本身的及时处置、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媒体记者应对等多个方面。待有关地方探索取得成熟经验后,再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要求和规范。

二是科学规范问责程序。问责程序的公正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是实行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问责制的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问责程序,使责任追究的启动、运行、落实、补救和监督都做到有规可依,让问责活动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是科学规范配套制度。问责制的真正实行,需要完善配套制度。既需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又要制定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为问责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需有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警觉及文化氛围,使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负责任”成为党政干部的一种道德习惯,并自觉选择向公共利益负责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N].人民日报,2010-2-2.

网络舆情联动机制范文第5篇

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唱响宣传滨海工业区(马鞍镇)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现就加强全区(镇)网络舆情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媒,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聚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加强网络管理,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组织,明确网络宣传管理的主要任务

成立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由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管理员、网络舆情评论员组成的高效有序的网络舆情管理处置队伍,强化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做好对重大网络舆情的跟踪、督查和协调工作。

(一)网络发言人的职责。网络发言人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职责是:以本机关名义,在互联网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政务信息;根据权限通报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结果;收集网民意见、建议,释疑解惑,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主动引导日常和突发的网络舆论,第一时间权威信息。

(二)网络舆情管理员的职责。网络舆情管理员主要由政治处相关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日常监测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报送网络发言人和领导,如发现重大网络舆情要及时上报县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协助网络发言人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认真完成县网宣中心布置的任务。

(三)网络舆情评论员的职责。网络舆情员由各局(办、处、中心)信息员担任。主要职责是:关心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测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关心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在全县网络民情在线平台信息;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如发现涉及到本部门的重大网络舆情,发生网络时,要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和区(镇)班子成员,并按照宣传提示口径,通过撰写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协助网络发言人、舆情管理员做好网上舆情引导工作,完成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三、健全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处置的工作机制

按照“积极利用、正确引导、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强网上舆情收集、会商、研判、引导工作,切实发挥网络信息资政作用。

(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汇报制度。要求网络舆情评论员每天至少浏览一次各门户网站和本地互联网,尤其是贴吧、BBS、博客、微博等,对涉及滨海工业区(马鞍镇)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查询,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主动答复处理相关咨询、投诉、建议,及时将网络舆情情况报告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