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逐步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问题展开了持续的研究,其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配置模式、设施的可达性和配置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是关注的焦点。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是选择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进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的前提。FriedlyPH(1969)研究了公共投资政策选择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的影响,提出收益和成本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8]。GreenhutML(1980)等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需求、成本和设施配置福利等[9]。BelerErkip(1997)等人对安卡拉城市居民对于公园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感知进行研究,发现服务设施的使用群体特征和需求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较大影响[10]。JohnICarruthe(rs2003)等人在对城市蔓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成本的关系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283个郡县1982~1992年间城市发展对城市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化区域范围的空间延伸、行政区域碎片化等因素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较大影响[11]。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合理性的最有效工具之一,19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可达性测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BachL(1981)对公共服务设施区位配置模型中的可达性聚合和分散问题进行了探讨[12]。英国MitchelLangford(2008)等学者运用两步移动搜寻分析方法(two-stepfloatingcatchmentareamethod,2SFCA方法),研究基于GIS可达性空间分析的交替性人口分布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影响的测度模型,并以威尔士南部的卡迪夫地区为实证区域,检验城市里若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密度模型倾向于显示可达性较低的分数,但具体模式取决于地方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模型假设和方法论[13]。RashedAl(2004)在社区正义、分布正义和社会权利的理念框架下,尝试对阻碍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城市贫困地区居民获取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于劣势地位的城市贫困阶层来说,无论是普通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还是服务于个别集团、个别阶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都受到金融环境、收入、地位等方面的影响[14]。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研究为评判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科学合理与否提供了借鉴,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衡量标准,随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逐步进入配置后效益研究阶段,可达性的研究也日益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模式与机制。MichalosAC(1999)等人于1997年夏天对英属北哥伦比亚乔治王子城的公民信仰、对公共服务的态度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并运用一种简单的线性模型分析出公众对市、省和联邦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32%、20%、19%,表明自下而上的配置模式优于自上而下的模式[1]。WolpertJ(2001)对纽约市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纽约市地价最高、可达性最好的地段,也可以为非营利公共服务设施提供配置的空间,但是,由于可达性和办公空间的成本约束,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在选址方面,主要选择位于私人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地段[15]。KeithM(2001)等人对发展中国家除政府以外的机构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非政府、非营利”(NONPRO)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非政府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的经典模式有以下要求:协作、透明的供给记录、有责任心的建设人员、适度的设施规模、专业化的管理和外部监督[16]。Ho-SeopCha(2009)等人对城市交通设施中的公平性问题及其对现代交通设施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点集的面状交叉口模型(PINPS)来配置连续道路网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以确保面域需求目标的完全覆盖[17]。伴随着高度的城市化,西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建设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研究也随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学术界开始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后续效应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研究。McAllister(1976)提出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的设计中,规划师应当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建立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的评价指标,如:配置规模与空间区位的选择,他还指出,公平原则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实践中显得更为重要[18]。NjohAJ(1994)等人从居民对于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设施满意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基于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机构的服务效率评价模型,对喀麦隆(cameroon)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Ko-WanTsou(2005)等人认为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配置是城市规划师要实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结合GIS和空间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相对公平性的综合评估方法,以建立综合平衡指数,为规划者分析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对公平状况[19]。LiaoChin-Hsien(2009)等人认为一个准确的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可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他们运用GIS网络分析和空间句法来分析道路整合下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出一种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勘测评价方法[20]。TOMCarlson(2011)等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创建一个选址模型,用来评价建立在华盛顿皮尔斯郡的一个社区老年人预防设施项目,结果表明,GIS技术可以用来决定确切的行程时间,同时可以促进社区预防设施选择地点的可达性和利用目标人群达到最大化[21]。

国内研究进展

受西方学术思潮和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设实践的影响,国内学者从1990年代末开始关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服务型”政府、“友好型”城市建设理念的流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影响因素、规划布局、配置标准以及配置评价等方面。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现状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学术界主要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类、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分异研究方面,高军波(2011)等人以广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22]。应联行(2004)通过对杭州城市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杭州城市社区存在社区建设与规划脱节、社区建设与管理脱节、社区配套设施与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社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3]。李薇(2010)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的案例,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存在规划指标配置相对较低、针对性和前瞻性不足、缺乏公益性和便民性、规划单元与行政单元不对应以及规划、管理、执行部门分割等问题,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24]。李曌(2010)通过对西安市中心城区社区内为老龄人口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层次、细化项目设置、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各种政策法规的立法观念及完善老年人福利政策等城市社区老龄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议[25]。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是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前提,总的来说,目前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住区人口规模与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吕勤(2009)根据苏州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集宿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分别从使用者对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度调查以及对相关部门和集宿区管理者的调研入手,发现集宿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选择多样化、管理人性化和使用便利化等需求特征,其需求影响因素有人口结构、价值观念、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等方面[26]。张帆(2010)在对西安曲江新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曲江新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新区的功能分区、收入差别、消费结构和信息网络化的兴起等方面[27]。覃文丽(2011)对重庆市大型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等[28]。张少伟(2011)等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演变及组成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指标主要有:城镇规模、居住人口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规模等方面[29]。蔡靓(2007)通过阐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公共设施配套的关系,提出影响科技园区公共设施配置的要素主要为人群要素、地方要素、发展阶段要素[3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是决定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位置、设施配置数量、规模和具体设备配置的过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布局则是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行调整的过程,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保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平合理地配置。规划学界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方面,周志清(2008)提出城郊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融入更多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思考,遵循“以人为本”的配置理念,统筹的配置原则、动态的配置过程,促使城郊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良好运营[31]。从集约用地的角度出发,通过整合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结构,可以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实现成熟公共服务设施的多样性和层级性[32],巫昊燕(2009)等人从规划导向和规划方法两方面探讨了基于城市分级体系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规划方法及其策略[33]。陈弋(2009)提出确立空间上网络化混合、功能上需求层次演进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强调从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人群的需求层次演进出发,提供网络化、富有弹性、有机增长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体系,并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引导开发区的公共服务体系沿着“公平”和“协调”的方向发展[34]。翟坤(2011)指出关注规划背后的市民精神、人文关怀,实现城市的平等与关爱,营造和谐社会,是滨海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需强调的重要理念[35]。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法上,越来越多地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计量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伍少坤(2008)等人将基于GeoCA(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型引入到传统的Location-allocation选址模型中,构建一个动态的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模型框架,探索如何将选址结果建立在动态的、科学的城市形态预测基础上,促使选址结果更具有客观、先见[36]。林康(2009)等人基于所开发的公共产品空间布局决策支持系统,从定量角度深入探讨了不同布局方案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以优化公共产品的空间布局[37]。刘萌伟(2010)等人基于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构建了Pareto多目标遗传算法选址模型[38]。陈旸(2010)提出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社区体育服务中,利用GIS的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进行社区体育服务设施选址和布局优化[39]。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标准和规范规定了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别、数量和规模等详细内容,但是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需求特征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用整齐划一的配置准则进行配置,因此,国内学者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求客体的城市、居住区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进行了广泛探讨。张大维(2006)等人在梳理了各种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和居住政策导向后,从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和居民对其的需求现状分析入手,参照住建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规范,研究了武汉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项目、标准和实施单元,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实施单元建议[40]。王亚钧(2008)等在分析现有有关公共服务设施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中心城调整优化和北京市旧城保护,促进新城发展的目标,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公共服务设施节地标准[41]。武田艳(2011)等对各个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思路、设施种类划分、设施规划标准指标调整以及规划标准的演变历程进行详细分析,基于不同社区属性、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和需求发展趋势探讨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的设置准则:适用性、动态性和弹性[42]。宋岭(2011)等人通过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分析,概括出以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为主的活动类型,并结合不同年龄组的居民,有针对性地探讨各自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原则[4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研究主要有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评估、空间公平评价和设施配置质量评价等方面。韩传峰(2004)等人以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为例,给出了对城市现存的旧公共服务设施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计算方法,包括标量评估计算法和向量评估计算法,并指出应用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对同类型的一大类公共服务设施做出总体价值评估和详细的分类价值评估[44]。陈秀雯(2007)分析了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特点和居民对居住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同时对国标和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以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如安全性、舒适性等)的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5]。高军波(2011)等人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46]。马慧强(2011)等人构建了我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拉萨)进行系统评价,发现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且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47]。

结论与展望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XX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XX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XX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 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单位制”逐渐瓦解,代之以社区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初期的边缘化并且引发的诸多问题后,越来越得到社区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处于零散状态,因而有必要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助益于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深入。

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近几年,由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研究作者来源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社区文化建设关联部门实务人员撰写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介绍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能算作学术研究的范畴,但这一现象也的确反映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迫切需求。对于学术研究来看,社会学、传播学、思想政治学、文化学、图书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都有涉及。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定性研究占主流,也出现了少量定量研究的文章。

从研究模式上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理研究。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利用相关知识,提出解决的思路。二是案例研究或经验介绍。主要是抓住典型社区进行正面经验的介绍或者是反面问题的说明。另外,也有部分学者介绍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三是嵌入式研究。这些文章作者往往是某一专门领域的工作人员或研究中,利用其专业知识,探讨该领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这三种研究方式各有所长,共同推动研究的进展。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理研究类。

⑴社区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对于社区文化的表述不同。高占祥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而文军等人认为,广义的社区文化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社区文化则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也有学者对社区的表现进行研究,并提出社区文化包括五说,即“文化活动说”、“群众文化说”、“社区特色说”、“文化设施说”、“传统文化说”。以上界定涵盖了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⑵社区文化的特征。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是林泉的观点。他认为,社区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与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地域性、融合性、共享性、熏染性。

⑶社区文化的分类。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要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沈丽丽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则着重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软实力的提高角度给予阐述。

⑷社区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从社区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研究的,可以理顺发展思路,为现实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做了这方面的细致研究,认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历了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初期阶段,以及主要由市场推动,兼有政府推动,其内容兼具硬性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符合形态两大阶段。

⑸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社区文化的作用,现有文献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作用。陈承明等人认为,文化建设是社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孙晓刚提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具有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二是社区文化的社会意义。陈颜认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载体。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⑹文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建设成就和问题。关于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学者描述的较少。康之国、刘娴静在其文章中肯定了改革开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他们指出,从改革开放后,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北京、上海、武汉等这些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归纳方法反映这一问题,比如:林泉博士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发展动力;二是缺乏发展后劲。缺乏发展动力,实际上是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普及推广问题。而缺乏发展后劲则是指要解决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问题。康之国、刘娴静指出,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社区建设乃至社会发展的“瓶颈。”他们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功能弱化,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娱乐休闲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也有学者从政府文化的管理模式研究这一问题,周晨虹、马兆明指出在社区文化建设之初形成的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在当时虽然起到了迅速的推动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文化本来意义与功能的实现。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社区成员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社区成员的参与度仍然严重不足、特定社区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盘活机制等。

⑺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与问题成因。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王光和陈颜两位学者的分析比较全面。王光认为,这些阻滞因素包括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陈颜则认为认识、经费、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对于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康之国、刘娴静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不强以及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资源整合不够。

⑻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社区文化问题解决遵循的原则。李永认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三创新”原则。“以人为本”是指让社区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尊重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三贴近”、“三创新”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应葵花提出要坚持“融合性”原则,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林泉则强调“服务观”和“育人观”。“服务观”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要求相一致,而“育人观”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而且角度不一样。彭坤明的观点是途径指导性质的建议。他认为,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的享有者,更重要的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构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李永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广泛开展各种“创建活动”。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第三,积极开展富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第四,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从过去的吹拉弹唱到网络文化、草根文化等。第五,载体要创新。借助企业、学校等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实体开展互助活动,实现双赢。应葵花的观点对之具有较大的补充意义。她认为要做到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管理、重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刘娴晴的观点则比较新颖,并且有很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她认为应该以家庭文化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也有相当多的学者注意从管理体制上提出变革建议。周晨虹、马兆明认为应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型,引入并整合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李爱卿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案例研究类。关于国内社区文化建设,许多学者采用案例介绍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朱名燕、卢悦等人通过对成都部分地区的社区展开调研,分析总结该地区文化艺术开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方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基础差距比较大,缺乏优秀组织人才,内容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同时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张玉枝以交换轮为指导,从“利益对等交换”的角度剖析和构建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种种机制,进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整体上对当前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层次分明的互动网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对21世纪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设想。刘玉琼则是对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

关于国外社区文化建设,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介绍。比如:张丽萍对法国的社区做了系统的介绍,其中包括社区文化的建设介绍。

3.“嵌入”研究类。有不少作者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出发,探讨本领域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互联网、大学校园文化、物业管理、音乐等。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重城市轻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导致学术资源分配极不均衡。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重视不够。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研究不深入、不细致,研究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注重宏观领域而忽视区分对待。以城市社区为例,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而不是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比如:将城市社区按阶层划分或职业划分,针对哪一种社区该采取哪种建设模式,这种细致的研究没有。此外,现有的文章,很多都是基于经验的介绍说明,而利用相关理论指导进行研究的高质量文章非常少,针对许多文章提出的特色社区文化的建设等问题,学者往往只是论证其必要性,但是对于建设途径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则非常少。另外,定性的研究占主要地位,定量研究的文章较少。一个突出的反映是文章低水平、雷同化严重,现实利用价值很小。

⑶交叉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多元化。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非常多。但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而且已有的研究也不深入,只是论述其作用,对于如何实现“无缝对接”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说明。

2.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⑴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鼓励更多的学者将研究视野放在农村社区,对农村社区文化的现状、问题、对策等做系统的研究,实现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

⑵研究需要进一步细致、深入,创造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在研究细致性上,应该考虑将城市或者农村社区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类型的社区,然后分别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指导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增加理论深度;应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社区文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鼓励利用定量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应该探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应该加强社区文化长远规划方面的研究,使得其发展更加理性。

⑶鼓励交叉研究,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学科来交叉研究,既实现学科的发展和提高现实应用价值,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相关领域更专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文 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求索》,2001.2。

[3]陈宇泰:《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2。

[4]林 泉:《论社区文化建设》,《学海》,1999.3。

[5]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张 刚:《浅析中国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

《法制与社会》,2009.1。

[7]安徽省社科院:《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江淮论坛》,2001.2。

[8]陈承明:《论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9]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10]陈 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11]康之国、刘娴静:《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功能弱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社会主义研究》,2008.3。

[12]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3]王 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11。

[14]李 永:《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论》,《商业环

境》,2008,11。

[1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16]彭坤明:《社区文化的认识视角和建设思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17]刘娴晴:《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长江论坛》,1999.1。

[18]李爱卿:《从“政府主导”到“全能社区”》,《广西社会科学》,2004.9。

[19]朱名燕等:《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20]张玉枝:《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机制研究》,《人文地理》,2001.8。

[21]刘玉琼:《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3。

[22]张丽萍:《法国的社区及其公共服务机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23]李忠兰:《公共图书馆建设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议》,《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1。

[24]王 妍:《少儿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刍议》,《图书馆学刊》,2009.4。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3。

[26]于立军、鲍文云:《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7]杨泽谦:《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与物业管理的互动作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2。

[28]蒋 帆:《音乐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这篇“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学习型,课题,成人,动力,报告,研究,学习,社区,

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dka010355。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2002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 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 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 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 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 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 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 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 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这篇“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学习型,课题,成人,动力,报告,研究,学习,社区,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 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 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 社区教育的评价

2. 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 个人基本情况

v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 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 社区教育的评价

3. 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 社区人口状况

v 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 社区文化状况

x 社区教育状况

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