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艺术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宫的传统优势。从青少年宫创办至今,千千万万青少年在青少年宫里沐浴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的欢乐,在艺术的浓厚氛围中成长、成才。随着艺术教育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艺术课程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广大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需求,为青少年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课堂,但同时也对青少年宫开展艺术教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顺应形势发展,充分发挥青少年宫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建立起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的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全面、高效地履行青少年宫应有的艺术功能,提升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自身独特优势

首先,从组织机构的角度看,青少年宫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不同,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教育机构。青少年宫与学校共同服务于青少年,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两者互为补充、互相合作、相得益彰。青少年宫要发挥传统艺术专业优势,研究总结艺术教育的最新经验,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做好校内外的结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注重商业化运作,而青少年宫面向全体青少年,体现政府的公益性原则。青少年宫要发挥对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研究指导功能,有效整合这些社会资源。

其次,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看,要正确对待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艺术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青少年宫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宫要深入研究青少年艺术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不断改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载体,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质。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不是面向少数特长生的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也不是一种职业培训教育,而是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青少年宫首先应面向全体青少年,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其次要体现差异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青少年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挥,实现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

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是社会化教育,它融入社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有效整合文化艺术资源;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它因材施教,能有效挖掘潜能,发展特长,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青少年宫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让青少年充分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并对每个青少年的个性予以充分尊重。

二、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作为艺术教育,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正确把握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通过给青少年提供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青少年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兴趣和爱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享受艺术、学习艺术、发展艺术能力的坚实基础。

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艺术教育的多元化时代,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艺术产业人才,并对艺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将影响青少年的艺术教育。青少年宫要善于分析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面向社会需求,辨别青少年多元化、差异化的艺术需求,实施与学校艺术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教育战略,为青少年提供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服务。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要克服目前教育过程中专业化、成人化、非艺术化的倾向,教育理念要倡导创新体验,教学内容设置要多元,教学方式要以艺术活动为载体,坚持实践性、开放性、个性化,走出一种以艺术实践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使青少年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提升体验能力,真正做到让青少年“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三、加强活动品牌建设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工作载体主要是活动和项目。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活动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活动,学校教育的活动受其教育体制的约束,空间有限,资源整合能力差,对学生影响弱,不具有吸引力。青少年宫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没有体制的约束,面向社会,空间广阔,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很强,活动主题鲜明,吸引力强,对青少年影响力大。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在保持活动这个载体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适应时展趋势,吸纳一些时尚元素,在组织方式上也要积极创新,通过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活动要具有持续性,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就离不开教育品牌。品牌是竞争的制高点,可以提高知名度和社会效益。青少年宫艺术教育要科学设计、安排、组织艺术活动,建立艺术社团,形成每个青少年宫自己独有的艺术品牌。同时,要加强宫与宫之间的合作,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加强地区间、全国性的交流,形成区域联动、规模效应,实现青少年宫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级青少年宫协会要通过活动开展或团体组建,建立区域性、全国性的行业艺术教育平台,形成本地区乃至全国的艺术教育品牌。

四、提高教师艺术素养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青少年宫艺术教育质量的基础,要不断加强全国青少年宫系统内艺术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青少年宫系统内艺术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能力短缺、分布不均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整合艺术人才,聘请文化艺术界有关专家和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活动的辅导教师,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辅导课外活动、指导艺术实践等方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高艺术教育活动的水平。

青少年宫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挖掘更多的艺术人才,培养更多的艺术精英,办成一流的艺术团体,塑造新的艺术品牌。为此,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的学习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倡教师改进艺术教育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突破贯有的单科进修的固定模式。各个教学组织者或组织单位也要积极为教师的跨学科进修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 青少年 道德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38-02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和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习不应是有利于社区之外的文化孤岛,而应主动假设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和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上海、天津试点,随后相继在二三线城市推广,现今已经推向农村。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虽然说受到西方国家社区教育成功经验的熏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创造。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参与,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责任。所以,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为重点的。其次,这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建设学习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这是贯彻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办学理念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实现青少年道德的社会化,它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也对青少年具有独特道德教育功能。本文在阐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于社会道德互动中接受社会道德文化教化,学习道德知识,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包括:道德教育培训过程,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即把道德体系所确认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道德内容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青少年承担“道德学习者”和“道德参与者”的过程,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外在教育和自我内化的共同作用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具体而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指青少年由一个自然人通过习得而掌握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遇到的选择能力,获得道德人格,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道德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将道德准则、标准和道德规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其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使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把青少年培养成具备良好的品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接班人。

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通过道德内化而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内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通过自我意识的心理机制实现的,这使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呈现出持续性和反复性、共性与个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四个要素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实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认识、体会、判断和理解。”道德认知是青少年道德社会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认知能够指导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更好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道德情感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情绪、态度的体验,是促使青少年道德认知升华为信念的催化剂,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道德意志是青少年对认同的道德规范遵守的一种力量和毅力,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动力,青少年时期道德意志在青少年道德实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实践是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和外化,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否正确的主要途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可以通过道德认知来指导道德行为,也可通过道德实践来检验道德认知的正确性,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缺一都会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变得步履维艰。

二、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开放性建设平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弱化,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组合化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格局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建设的必然。之所以说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因为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和心理凝聚、沟通协调、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等作用,因为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因为有着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丰富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挥社区的社会互动功能,创造良好的社区互动环境,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和整合力,特别是可以带动青少年群体与社区成员的交流和增进对社区、社会、国家的了解,从而达到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和营造良好社区环境的目的。为此,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展开,认识的直接来源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化理论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习为人处事道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的地方。社区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培育和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职责。社区教育以适应社区发展、社会建设为目的开展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体态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人格成长,它通过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青少年传授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和锻炼了他们的道德意志,也给青少年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进而带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实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是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社区教育将青少年置身于社区网络中,青少年的心理受到社区内外部的影响。青少年为了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塑造着。在生态系统视野下,只有将促进青少年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才能实现青少年与社区的动态平衡。

社区教育是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与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的,这些资源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社区有着社区“公仆”、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先进人物、知名人士、特长居民等可供开发的、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针对性;有着社区所辖范围内工厂、机关、不对、商场、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可供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物质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科学性。

三、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内部优化组合和良性互动的基本保证。社区教育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建设得以实现的:其一,社区通过开展有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学习先进等服务,切实解决好事关青少年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支持和搭建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其二,通过调动社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知名人士、社会团体等社区资源,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保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健.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成亚慧.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2)

4.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19)

8.王福益.社区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注重品牌少儿达人Show人格培养繁荣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又是普通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对青少年个性特长和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而丰富多样的青少年校外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校外艺术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高度关注青少年文化艺术素质健康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繁荣我国青少年文化艺术事业,促进青少年文化艺术素质健康发展,全面展示其良好的艺术才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其审美能力,为其健康成长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该为之尽心尽力。

为广泛服务广大青少年儿童,最大限度发挥中心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首届少儿达人SHOW基础上,于本年度再次举办了“飞扬的歌声美好的生活”——“阿拉丁杯”浦东新区第二届少儿达人Show,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和延伸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了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等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辐射、育人功能,实践“奉献儿童缔造未来”的育人宗旨。

一、校外艺术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承载的责任

所谓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指的是由各级校外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领导和组织的,与普通学校教育相接应的,满足中小幼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需求的素质教育活动,是通过传递人类的文化艺术,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施加积极影响,并把其转化为中小幼学生的精神食量,同时按一定社会要求塑造社会化需要的成员,进而又促进其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教育行为。校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它有别于普通学校教育,其教育对象参与的自主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更能通过各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培养。例如,在舞蹈团基训活动中,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学习,青少年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服装和不同的乐器,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而在声乐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革命歌曲和传统歌曲的教学,能使学生自然的接受爱国主义和历史情感的教育;在跆拳道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懂得许多礼仪常识,并能学习到克己忍让,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吃苦的精神。

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是对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艺术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加强艺术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我国校外艺术文化教育作为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正在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重任。校外文化艺术教育机构服务和追求的目标就是做好校外艺术文化教育工作,做到与学校教育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校外素质教育的阵地作用。

二、校外艺术文化教育的现状

青少年始终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

(一)青少年艺术文化教育受到考验

新思想、新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不断影响着青少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必然需要指导青少年在艺术领域的先进思想规范;当前的教育模式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应试型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使校外艺术文化教育存在盲区,致使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假日里青少年能到哪里去”;青少年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能否妥善处理好所有这些问题,是对青少年艺术文化教育的挑战。

(二)社会特殊青少年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就业的分层化、生活压力加大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残疾人子女数量已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社会群体。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的就学、生活,创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在校外教育上,需要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需要更多的文化艺术兴趣培养,锻炼出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折能力,成为自信、自立、自强的社会有用人才。

(三)青少年心理、人格存在缺陷

由于现阶段我国青少年都为独生子女,一方面,在家庭都非常溺爱,其自理能力、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平时锻炼机会较少,当遇到一定的矛盾、压力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有的会有很强的自卑感,敏感而易伤害,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内向、孤僻的性格,影响个性发展,造成性格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对其期望值都很高,造成其心理压力过重。一旦遇上一点挫折,很容易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极端的失望、孤独、焦虑,这时如果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就必然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由于此阶段的青少年身心性格、心理不健全,一旦达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有的甚至选择了自己结束年轻生命的极端悲剧,这需要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在集体活动中释放心理压力,辅助以心理教育咨询服务,开导并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三、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审美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审美情趣和爱好、识别美丑的能力、艺术才能和特长等。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审美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校外艺术活动对培养青少年审美兴趣和能力有显著的引导作用。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参与活动,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学习掌握的实际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一起讨论、评价而且不受学校教育那样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校外艺术文化教育以其鲜明的活动特点,必然吸引着大量青少年踊跃参与,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文化艺术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不少人以后走上了文化艺术发展道路,最终成了艺术领域的明星。

2012年是浦东新区校外教育资源再一次整合后走向发展的起步年。为服务后世博,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文件精神,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两届少儿达人Show活动,以此充分发挥活动中心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等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打造品牌,形成特色,繁荣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构建青少年多元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四、明确校外艺术文化教育的定位和功能,促进校外艺术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决定了新形势下青少年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建设要有新思路,青少年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必须明确目标迎难而上,全面仔细了解青少年的文化艺术需求和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审时度势,必须明确服务好青少年文化艺术需求为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定位和功能。

(一)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定位

为广泛服务广大青少年儿童,最大限度发挥中心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首届少儿达人SHOW基础上,于本年度再次举办了“飞扬的歌声美好的生活”——“阿拉丁杯”浦东新区第二届少儿达人Show,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和延伸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了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等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辐射、育人功能,实践“奉献儿童缔造未来”的育人宗旨。

在两届“少儿达人Show”活动的探索中,笔者认为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应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大舞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大本营”、特殊青少年校外的“给力站”、 青少年分享快乐的“大观园”。

1.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人在获得吃、穿、安全等基本保障之后,都有展示自我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通过展示自我,得到师长的认可和欣赏,从而获得成就感,这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活动中心的艺术活动属于每一位学生,在这里,无论有何特长、学艺是三年还是半年,无论是在提高班还是启蒙班,孩子们都可以借助歌声、舞蹈、画笔、游戏、体育、摄像机……来表现最好的自己、展示自己、体验成功,这不仅指知识和技能,还有培养的精神气质。孩子们用通力合作的节目、精心打磨的作品,台前幕后的感人故事和对家人长辈的致谢,来展现协作、感恩、坚韧不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

因此,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始终坚持面向和服务于广大青少年,通过与学校、社区联动,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创造必要条件,对青少年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实行免费,突出、体现公益性,使广大青少年能够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2.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大本营”

坚持与培育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的目标相一致,选择适应青少年阶段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水平的教育方式,从青少年所接受的普通学校教育和思想生活实际出发,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等,努力成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大本营”。

为了让每个孩子充分展示才能、体验成功,首届“世博欢迎你,少儿SHOW”紧扣世博年和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的大背景,引导浦东新区中小学少先队员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当好“小小东道主”,活动突出了世博年这一时代特征,使其成为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大本营”。

3.特殊青少年校外“给力站”

全国各地来沪务工农民工、4050下岗失业职工等社会成员在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社会各界需关注他们的生活现状,特别是关心他们子女的学习问题。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需主动、积极承担起社会公益职能,为他们子女的校外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少儿达人Show”活动,不分男与女、不分你与我、不分城市与农村、不分完整与残缺、不分国界,以服务广大青少年为宗旨,只要有才艺、想展示、有梦想,就能踏上这个舞台,尽情演绎,它是特殊青少年的校外“给力站”。

4.分享快乐的“大观园”

活动中心的艺术文化教育活动是孩子的舞台、家长的看台,大家分享快乐的“大看台”。丰富多彩、自成系列的“少儿达人SHOW”主题活动,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展示才华搭建平台,既促进青少年在展示自我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文化、生活;同时,在培养他们张扬个性、交流、沟通、共处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他们文化艺术世界的品位和鉴赏力。大家在这里分享着特长展示的快乐、交流演出的快乐、观摩学习的快乐……如此以往,长期坚持,将使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活动质量不断得以提高,也为青少年参与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等公益性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活动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校外艺术教育的鲜明特色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模式,更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艺术天才,其根本任务不在于传授多少艺术技艺,而是着重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今后一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稳定素质和能力。

少儿达人Show系列活动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兴趣、发展个性、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激励创新”为原则,实现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运作两年来,面向以浦东新区学生艺术团、各分部在册的学员为主兼顾辐射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了50余场、观众万余人,使同学们有机会在大小朋友面前展示所学,培养舞台表演意识、积累舞台表演经验、感受舞台表演气氛、锻炼自身胆量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增添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适时召开由活动专家、领导、青少年演员代表、义工代表等参加的阶段活动总结暨座谈研讨会,为其良性可持续,营造建言献策的氛围。

(二)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功能

1.凸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青少年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要求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融入到整个教学、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当中;传统的灌输教育形式必须改变,通过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特色,寓教于乐、审教于学、寓教于知、寓教于行,寓教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使青少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的教育,陶冶思想情操得到,提升道德境界。

2.凸显公益服务和社会效益

实施青少年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的机构应是非营利性的,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一定要把社会效益和有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青少年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就应以青少年为本,教育活动成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社会的欢迎程度、拥护程度,以青少年的参与程度;工作好差的主要标志是青少年“喜不喜欢”、“拥不拥护”、“接不接受”。同时,还要处理好非营利和适当收费之间的关系。在适当收费的同时要把握好公益性原则,应该把这笔收入真正投入到公益性的校外教育工作中去,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非营利性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但不排除可以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在国际上,一些非营利性机构也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在我国,开展校外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要做到一切免费,目前来讲也是不可能的。

3.凸显青少年艺术文化活动特性

(1)时代性

活动应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为体现艺术文化教育活动阵地活动的时代特征,2010年我们注重对该活动第一届主题的创设:“世博欢迎你,快乐才艺SHOW”。2010年是世博年,亦是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在此大背景下,为给浦东新区中小学少先队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的平台,并希望通过活动激励他们当好“小小东道主”,于是应运而生活动主题“世博欢迎你快乐才艺SHOW”。充分突出了“世博年”这一时代特征。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活动策划突出时代性,可以引导青少年儿童认知世界、认知社会等知识结构的整体形成,从而促其全面发展,激励实现终身发展的育人目标。

(2)兴趣性

校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来满足少年儿童追求兴趣、探索奥秘、表现才艺、充当主体的欲望和要求,使他们愉快参与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在兴奋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懂得做人、快乐进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再从乐趣发展到志趣。“交融型”运作实践过程中不管对孩子还是家长都凸显了“兴趣性”。

(3)丰富性

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是一种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在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上,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探索创新,坚持以普及性、容易参与性活动为主,力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世博欢迎你快乐才艺SHOW”“歌世博、颂世博、舞世博、奏世博”四个专场内容丰富,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已经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引用一位家长的话说:“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乐园”。“阿拉丁杯”浦东新区第二届少儿达人Show活动在首届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赢得了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和喜爱。五、注重品牌建设,创建“少儿达人秀”艺术活动品牌,繁荣校外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刻不容缓

品牌是生存发展之本,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要强化品牌意识,创建特色艺术文化活动,以良好品牌在青少年成长中确定良好形象,以良好的品牌在家长中树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品牌在孩子们中建立巨大吸引力,即以优秀品牌建设为龙头,带动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发展。校外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注重品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让校外文化艺术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工作思路。

为活跃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结合时代特色,创建的“少儿达人秀”艺术活动品牌,目前已经圆满开展了两届活动。仅以2011年活动为例,活动吸引了新区乃至上海市万余名少年儿童的热情踊跃参与,通过18场海选,在1月7日的总决赛中,经过校级、区级层层选拔54余位选手参加15个节目的决赛,分别决出了一、二、三等奖。虽然当日的气温骤降,寒风凛冽近冰点,但是少年儿童的热情高涨,充分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协作性与凝聚力,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外,人流涌动;艺术文化教育活动内,生机勃勃,屏息待发。

该活动本着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激发其艺术素养潜能为宗旨,引导学生勇敢“SHOW自己”的学习生活观念。它既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了自主成长和适度竞技的平台,有利于提升艺术素养、促其健康全面发展;也成为激励家长和校外教育工作者对孩子进行校外文化艺术教育的活动阵地;更是一次良好的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好一切孩子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活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在的发展方向是以影视戏剧、舞蹈表演等语言肢体艺术为主的校外艺术文化教育,发挥着辐射、育人的功能,实践着“奉献儿童缔造未来”的育人宗旨,在两届少儿达人SHOW的活动中,报名十分踊跃,参与活动人数总量急剧攀升,究其原因与青少年对艺术教育认识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校外艺术教育者,对品牌艺术文化教育活动给学生的影响体会很深。

六、总结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 网瘾防治

2010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学生是最大的网民群体,所占比例达到网民总数的28.5%;10至19岁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1.8%。网络丰富的全球资源与互动资源,对于青少年树立世界眼光、开阔认知视野、扩大交友范围、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的我国首份小学生互联网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就已接触网络,100个上网的孩子中有7个属于网瘾用户,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1]

有专家预言,在21世纪,网瘾对社会的危害决不亚于海洛因成瘾,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则网瘾不仅会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迫切的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问题

关于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增强青少年网瘾戒治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主要有如下问题:

(一)偏重网瘾戒治,忽视网瘾预防。

一方面,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进行预防网瘾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薄弱,没有从思想上让广大青少年认识到网瘾的危害,导致青少年对网络成瘾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对网瘾成因与网瘾防治方法的研究还不成熟,家长、教师对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瘾防治中往往侧重治疗,而使得预防缺位。

(二)偏重教育者主体地位,忽视网瘾青少年主体性的发挥。

在网瘾防治过程中,较多地强调网瘾戒治中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把网瘾少年置于消极、被动甚至无视的地位。在网瘾治疗中,采用关押禁闭、殴打、暴力训练、强迫打针吃药、电击等手段而导致网瘾少年死亡的案例屡屡发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没有对青少年戒除网瘾起到实质性效果,反而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偏重灌输型教育,忽视情感型教育。

目前,网瘾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重视对网瘾青少年进行灌输教育,而忽视了对青少年染上网瘾的心理原因的探求和干预。对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由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方面造成的心理危机缺乏必要的关注,导致青少年网瘾防治的知、情、意、行不能达到有效统一,阻碍了网瘾防治实效性的实现。

(四)偏重学校教育,忽视各种力量的整合。

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之一,但是仅靠学校的教育、宣传、引导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其他力量的密切配合。当前,家庭及社会力量在防治网瘾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视,甚至对于青少年网瘾防治起到反作用。专制、冷漠的家庭关系,简单粗暴、放任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社会关怀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堕落成为青少年陷入网瘾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效用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价值导向。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召唤。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需要。[2]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坚持网瘾防治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网瘾少年的主体性作用。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和影响,其效果如何关键要看青少年的态度和接受程度。要将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青少年内化的思想和现实行动,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首先,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实现教育者和青少年的平等对话;其次,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网瘾防治中来;再次,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发挥优秀青少年的榜样作用。

2.坚持网瘾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型向情感型转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灌输型向情感型转变。[3]在网瘾防治中,家长、教师应采用诸如对话、讨论、攀谈、共情、引导、启发等情感的方法,与青少年平等交流,相互磋商,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交人,帮助青少年调整心理状态,克服自卑、冷漠、焦虑等人格缺陷;纠正认知偏差,使其形成对网络、挫折和困扰的正确认识。

3.坚持网瘾防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根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不同类型,分析网络成瘾少年心理特点,探求网络成瘾的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启发。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动力支持。

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连接的纽带。在网瘾防治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保证网瘾防治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首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扩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综合性、便利性等特点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网络平台,不仅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检查和管理,及时清理网络垃圾,而且建立一批集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青少年网站。

其次,实现学科的整合,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网瘾防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吸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伦理学中“以理导人,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德育方法;现代心理学揭示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规律,结合心理学中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科学方法,多管齐下,共同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能力。Young的A(Anonymity)C(Convenience)E(escape)模型指出,网络的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现实是青少年网络成瘾三大主因。青少年由于现实压力、生活枯燥乏味而不得不到网络寻找寄托。因此,网瘾防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动活泼的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青少年之间及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乐趣,发展兴趣爱好,磨砺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载体支撑。

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瘾防治中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实际,只有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帮助青少年拒绝网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其树立、培养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青少年对于网瘾的免疫力;其次,加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信息网络教育和自我防范教育,引导青少年辩证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提高自律意识和辨别、搜集信息的能力;再次,加强青少年社会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向他们分析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必定存在的某些不足,帮助青少年摒弃幻想,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为青少年网瘾防治提供外部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重大影响。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品德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浓厚的人文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家长、教师等应与孩子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创设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社区关系,关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成长,帮助青少年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2.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创设学习型家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3.创设绿色的网络环境。增强防范意识,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为青少年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加强对青少年上网时间及内容的引导、监管,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网络监管力度,依法打击不法行为;提高网吧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杜绝违规经营;鼓励软件设计人员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健康、情节生动的游戏产品。

总之,青少年网瘾防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青少年网瘾防治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来共同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北京教育,2009.6.5-9.

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中学体育课教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特点促使我们努力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精神,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更好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信念、学会做人、学会艰苦奋斗和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状态。在学校的教育中,每位教师都有育人的义务。德育工作的本质是育德,而实现目标必须依靠教育的载体,中学体育课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对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中学体育课的特点

中学体育课与中学教育中的其他学科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包含的面较广,有室内体育理论课,有室外实践教学课,各种教学的内容里面都蕴含非常丰富的品质道德教育资源。如球类活动中具有的竞争性、群体性、对抗性、规则性和协作性。所以含有拼搏竞争的精神,群体协作的精神,包含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参与性教学

实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众多的身体动作,身体参与性的教学。青少年承受运动的负荷,还承受心理的负荷,使个性素质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发展青少年得智力,实现知觉和运动合一和身心统一。

(三)体育课的教学有人际互动的性质

中学体育课大部分在运动场,个体在移动和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动作。这种教学活动过程,参加者根据体育课中需要担任的体育角色,履行职责和义务,使个体间、小组间、师生间发生关系与联系。这是较明显的人际的互动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

(四)体育课的教学赋予竞争合作的机制

体育课教学的单位是小组,小组竞争产生的基础是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间精诚合作,能够很快的默认共同的意见,并努力共同的执行。这可以演变为集体生活的演练过程。

二、中学体育课教学用于德育教育的基础

无论是教学课,还是活动课,无论是提升热情,还是营造氛围,竞赛性的教学形式,是最有优势的。中学体育课品质道德教育的重要支点,就是“竞赛性教学”。因为竞赛性运动竞争激烈,强度大,讲究战术运用和整体配合。

实践育人,比其它活动的内涵更深刻、更丰富,能具体、全面地影响,能从人的本质促进人完善、全面发展;因为竞赛性活动过程所发生的心理学的依据,就是从受教育者的个体进行合作与归属的行为判断,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进行创造发展和超越发展。竞合,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品质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这一基础,是中学体育课教学具备个体社会化教育的基础,又可演化成青少年集体生活的演练。

人际间的归属感、责任感、社会性,都是渗透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中学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活动,使教学的体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的内心品质道德认知。竞争与合作,是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德育功能的坚实基础,品质道德的种子,播散在一个积极的人际关系中,融入互动和友善的环境,融入集体生活的沃土,就会有一个丰收的美好期望。

三、中学体育课对青少年品质道德培养的主要方向

体育教学培养青少年品质道德的优势是教学训练,我们注意青少年品质道德的培养,对造就优秀人才有好处,体育教学能使更多青少年有更好的锻炼身体、强健的体质,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健康生活。

(一)培养责任感

体育课是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培养责任感的手段。通过比赛,体育游戏培养青少年行为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组织纪律性。青少年在活动中认识个人作为集体一员具有的尊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触发青少年学习的欲望和锻炼自身的热情。

如乒乓球教学中的双打、团体赛,可以让青少年养成永不放弃的团队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要青少年时时想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进行比赛,个人的态度对集体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无论水平如何,每个青少年都能为集体积极的投入比赛。这种气氛进行教学,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水平,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二)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历尽坎坷。要不畏吃苦,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发挥聪明才智,努力解决问题寻找办法。人才培养不能缺少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育的形式直接形象,手段丰富多样,青少年不知不觉就得到了锻炼。

(三)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修养

让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道德的良好观念,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情感和执行良好道德行为,首先靠教育,其次还要靠实践。道德教育的实践属于教育中的养成教育,是追求知行统一的一个过程。教学中,只有到道德实践中去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才会真正体会到道德的力量,才能提高青少年对道德力量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支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而中学体育课教学,就要用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项目来引导青少年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品质道德水平。

总之,体育教学所具备的特有优势,使青少年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品质道德也得到发展,培养出青少年热烈的情感、坚强意志、独立性格、从而能够不怕吃苦,能够不畏艰难困苦、能够勇于拼搏,更会具有强烈事业心。这样,能够保证青少年走出校门之后,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更好的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等.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J].体育与科学.2000(5).

[2]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J].福建体育科技.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