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时间:7月17日,由省食品药品安全办统一组织,在xx市举行“xx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主场活动。具体内容另行通知。(省食品药品安全办承办)

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一)食品安全论坛

举办食品安全论坛。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行业专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领导、新闻媒体专家、食品生产经营者代表,围绕“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就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推动食品产业发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创新食品安全相关技术等问题,广泛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开展论坛活动。(省食品药品安全办承办)

(二)食品安全“进万家”

举办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深入社区平台、网络订餐平台等食品消费重点场所场景,集中开展贴近消费、贴近生活的科普服务,采用“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超市、进餐馆)模式,提升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科学知识走进百姓生活。(省科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处承办)

(三)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举办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举办儿童食品安全互动体验营活动,开发教育课程及主题绘本,发放科普知识资源包,通过适合少年儿童的宣教方式,提升“带动家庭、影响社会”的良好效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宣传处承办)

(四)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交流会

举办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交流会。落实提出的“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的重要指示要求,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邀请餐饮服务行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解读行业政策,介绍经验做法,共商行业长期发展战略,宣传展示餐饮业示范企业、示范街区、示范区域样本,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餐饮业健康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承办)

(五)食品行业组织公约活动

举办“无欺诈虚假宣传,行业企业在行动”行业组织公约活动。组织省级食品行业组织共同发起食品行业组织公约,倡导食品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共同抵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净化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省食品药品安全办承办)

(六)中小学校长食品安全研讨会

举办中小学校长食品安全研讨会。邀请部分中小学校长参与食品安全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探讨校园食品安全重点话题,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承办)

(七)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暨“新食局”公开课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暨“新食局”媒体传播技能公开课。邀请监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科普专家和媒体记者共同探讨食品安全谣言生成机制、治理措施,梳理近年来较为典型的食品安全谣言,解读近年来食品安全热点话题和认知误区,培训大数据挖掘和新闻可视化技能,抵制谣言传播,提升食品安全新闻报道与科普宣传的传播效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承办、省互联网信息办配合)

(八)“互联网+食品安全”交流会

举办“互联网+食品安全”论坛。围绕食品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探讨互联网平台食品安全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推动食品行业创新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承办)

三、部门主题日宣传活动

(一)省农牧厅(7月18日)

1.举行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题,宣传“农业质量年”活动成效。

2.宣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倡议书,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宣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倡议书,倡导生产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3.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展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成果。

4.展示安全优质农产品,邀请媒体观摩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展示“三品一标”等安全优质农产品。

5.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积极宣传追溯方式、追溯环节和追溯制度等,增强广大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积极性。

(二)xx海关(7月19日)

1.在xx、酒泉、天水、平凉、金昌市相关社区(广场),开展“进口食品社区行”活动,印制并免费发放进口食品安全相关产品宣传手册,引导消费者关注进口食品安全,理性消费。

2.在xx中川机场,开展“进口食品口岸行”活动,免费发放进口食品安全相关产品宣传手册,开展宣传活动。

3.向消费者发放进口食品安全相关产品宣传小册,开展消费者关注的进口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咨询。

(三)省科协(7月20日)

1.组织开展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xx省科协主题日开幕式暨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邀请科普专家对日常生活保健食品的误区进行科普,针对食品安全谣言集中进行解疑释惑,并与现场观众互动问答。

2.举办食品安全“进万家”系列活动。深入社区、企业、食品消费重点场所,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彩页、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集中开展贴近消费、贴近生活的科普服务,提升群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认知,推动食品安全科学知识走进百姓生活。

3.在省科技馆搭建科普教育基地展区,组织相关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展示,播放科普视频,发送科普资料。

4.举办“药品检验研究院开放日”“食品检验研究院开放日”活动,进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四)省教育厅(7月21日)

1.深入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阵地和载体,采取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活动。

2.通过教育简报等宣传各地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经验与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3.组织专家深入中小学,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相关知识。

(五)省公安厅(7月22日)

1.集中报道2018年食品打假“利剑”行动成效,公布一批典型案件,有力震慑违法犯罪。

2.会同有关互联网企业、协会组织举办食品打假研讨会,突出重点,建立完善警企协作打假机制,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法治完善,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3.重点宣扬公安系统涌现出的感人事迹,讲述艰辛侦破食品药品案件故事,体现公安机关的决心和付出的艰辛努力,强化打击犯罪的震慑力。

(六)省工信委(7月23日)

举办食品工业企业座谈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相关要求,推动省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围绕《GB/T33300-2017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开展宣贯培训,总结规范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

(七)xx保监局(7月24日)

1.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宣传日”活动,由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共保体公司集中宣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彩页,为民众答疑解惑。鼓励共保体保险公司自行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宣传活动。

2.利用共保体保险公司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集中宣传全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成效,营造发展环境。

3.指导保险公司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试点,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

(八)省卫生计生委(7月25日)

1.加强国家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邀请食品安全标准相关专家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重点解读,增强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知晓率。

2.开展《国民营养计划》相关科普宣教活动,通过现场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咨询等方式,宣传相关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营养与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重点推广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平衡膳食宝塔、儿童膳食算盘的应用等知识。

3.组织开展营养健康知识讲座进贫困县区活动,结合健康扶贫工作,在贫困县区开展营养、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宣传,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纸巾等活动,重点宣传毒蘑菇及菜豆中毒,居民膳食宝塔、食物的加工、存储方式等,促进贫困地区人群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良好生活方式。

4.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群众或学生、媒体记者参观省疾控中心,加强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向社会展示卫生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九)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7月26日)

1.开展“铁路健康食堂建设展示”主题日活动,在xx西站设置食品安全宣传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现场咨询,举行科普知识展览。通过广播稿和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在旅客列车上向广大旅客宣传铁路食品安全知识或活动主题。

2.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协调兰铁电视台制作一期健康食堂(标准伙食团)创建效果视频展示;组织一次融媒体食品安全宣传周报道;向集团公司职工食堂配发一套食品安全知识彩图;组织一次食品管理人员“限盐限油”观摩活动。

3.开展铁路站车、食品卫生网络监督食品安全检查问题“回头看”,逐条督促整改销号,全面推进铁路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作。

(十)省商务厅(7月27日)

1.在全省追溯试点城市与商务部同步开展以宣传追溯体系建设为主的宣传活动。xx、天水两市以宣传肉菜追溯体系为主,定西等中药材追溯试点城市以宣传中药材追溯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互动宣传,旨在向公众普及肉菜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和中药材追溯体系的相关知识,提高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意识,提升经营户的诚信度,引导消费者对购买肉菜商品进行追根溯源、查询维权,增强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其他非追溯试点市州因地制宜结合工作实际,向公众开展追溯概念的普及和认知推广。

(十一)省粮食局(7月28日)

1.组织全省粮食部门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活动。在公共场所举办现场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开展问答互动,向消费者讲解常用粮食质量安全辨别小知识。

2.开展“中国好粮油”宣传,组织“放心粮油”企业展示放心粮油产品,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引导消费者建立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理念,满足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

3.开展“粮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公众介绍粮油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邀请公众参与互动交流,提升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信心。

(十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7月29日)

1.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市场”活动,邀请媒体考察食品安全工作突出的市场典型,宣传报道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保障食品安全的经验做法。(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处承办)

2.在省食品检验院举办“关注饮食健康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科普讲座、试验演示与现场操作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媒体记者、中小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省食品检验院承办)

3.举办“互联网+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借助“互联网+智慧监管”,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构建智能化、数据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承办)

4.举办“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编发消费提示和科普材料,交流典型案例,解读法规政策,提升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理念。(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宣传处承办)

5.组织编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及风险解析,投放消费提示动漫、视频,引导社会公众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承办)

6.举办xx乳业产业发展论坛,组织配方乳粉生产经营企业,总结交流我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共同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承办)

7.举办“食品健康”专题广播节日,邀请食品安全专家走进广播节目直播间,交流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引导企业做安全健康食品。(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综合协调与应急管理处承办)

8.开展“媒体记者走基层”主题报道活动,深入报道基层食品安全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宣传食品安全正能量,倡导社会共同参与,促进食品安全理念的传播。(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承办)

(十三)省工商局(7月30日)

1.开展“保健食品知识进社区”活动,播放保健食品知识宣传片、专家讲授保健食品知识、老年消费者现身说法、有奖保健食品知识竞猜等活动,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健食品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2.组织开展“消费教育进校园”活动,围绕校园消费安全,运用实物样品和鲜活案例进行消费维权宣传,引导学生远离垃圾食品、过期食品,树立科学安全、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维权意识。

3.集中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报刊、网站及时宣传全省食品安全监管成果,进一步宣传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成果和重大举措。

(十三)省质监局(7月31日)

1.通过“12365”举报电话平台,采取现场咨询和讲解食品相关产品的常识。

2.印制食品安全相关产品宣传小册并发放给广大消费者,全面解读食品相关产品,促进消费者了解食品相关产品与保障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公司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机遇面前,同时也在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我公司在集团公司深入实施“两大产业、四大体系”战略构想的指引下,坚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积极挖掘市场资源,在三大主导产业及新项目建设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将××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截止月末,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亏损万元,其中实业有限本部亏损万元,粮食经营亏损万元,复合材料亏损万元,实开开发亏损万元,不含长春汉高投资收益;企业经营费用万元;管理费用万元;财务费用万元;今年内无新呆死帐发生。

(二)主要经营工作情况

⒈粮食经营方面

()粮食收购工作顺利完成。在粮食行情不断攀升,玉米产量、质量降低及农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年度粮食收购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在集团粮食收购工作会议的统一指导下,我公司本着“早动员、早动手,多收粮、收好粮”的原则,把握时机、适时适量地开展收购,并按照市场动态先后次调整收购价格,达到了用有限的资金多收低价高品质粮的目的。在近个月的收购期内,我公司累计收购玉米万吨,水稻万吨,二等品质粮占以上。收购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不但保证了国、地储压仓任务,而且还为贸易工作储备了部分粮源。

()粮食贸易工作开局良好。受年初禽流感疫情蔓延以及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输超载限制制度出台等因素影响,今年粮食经营难度进一步增大。为此,我公司在集团“内外贸结合”经营方针的指导下,通过加强高品质粮采购、火运汽运相结合等措施,积极做好出口供货及国内市场开拓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上半年我公司共出口供货吨,内贸销售吨,实现毛利万元。

()粮食保管工作安全规范。年我公司粮食存储总量超过万吨,其中国储玉米万吨,国储水稻万吨,地储玉米万吨。为科学严谨地做好储备粮管理工作,我公司严格按照储备粮公司的管理规程及标准进行管理。在烘干工作中,针对今年普遍粮食水分高需二次烘干,但烘干能力有限的情况,我公司通过设备烘干及场地晾晒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烘干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公司严格遵守“一、三、七、十五”检查制度,即“保管员一天一检查,保管小组三天一检查,主管仓储的领导七天一检查,库主任及全体保化人员十五天一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对粮情的监测及普查。在月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对我公司金合粮库国储粮保管情况的检查过程中,金合粮库以其完善细致的基础工作及业务流程获得检查人员的一致好评。

()粮食调运及轮换工作高质高效。上半年,我公司在铁路运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累计调运玉米万吨。为高质量地完成发运工作,我公司在科学总结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备载发运的管理,通过加强教育、赏罚分明、合理分工、不定期抽检等措施,全面提高了备载小组和发运小组的作业质量。在整个调运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装车延迟的情况,而且作业完毕后作到现场整洁、干净,在降低发运损耗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按照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在月日至日内轮出粳稻数量不限的安排,我公司发往北京怀柔县高各庄粳稻吨,日均轮出粳稻吨,创造了吉林地区发运史上的又一奇迹,获得吉林分公司及客户的高度评价,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信誉的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订单农业工作取得成效。订单农业是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销衔接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直补”政策及扶持农民增收政策的实施,发展订单农业时机已日臻成熟。按照集团公司“做实订单农业”的统一部署,我公司针对吉林市桦皮厂镇粮食品种优良,产量稳定等特点,于年初在金合粮库周边个村、屯签订了公顷订单合同。在桦皮厂镇政府、桦皮厂镇农业站等部门的支持下,订单工作落实得较好,目前种子订出量达公斤,预交售量达吨。

()粮库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上半年,金合粮库完成了平方米库区绿化工程,平方米风雨罩棚及万平方米地坪专项资金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米加工车间设备购置及安装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月末可进行试生产。此外金发粮库年亿斤仓容扩建工程于月中旬通过国家、省级有关部门的验收,至此金发粮库两期扩建工程已圆满结束。

⒉实业项目方面

()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现已投入生产。经过一年的整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于今年月正式恢复生产。为确保生产及销售的顺利进行,上半年复合材料公司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一是针对组合式轻体粮仓没有配套仓帽的问题,通过自行设计制造钢木结构仓帽,完善了产品配套功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在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通过多方竞价建立优质低价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三是对机器设备和模具进行彻底检修,对上岗工人进行为期两周的体能培训及业务培训,做到每个工人都熟知操作程序及质量标准,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四是提前与各用户协调,安排好运输及销售计划,保证下半年销售工作快速有序地进行。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复合材料月份恢复生产后进展顺利,截止月末,共生产组合式轻体仓板块。

()长春汉高市场开发和迁址扩产工作捷报频传,经营业绩持续攀升。在今年汽车市场全面降价,长春汉高主要客户一汽大众全面降低供应商的供货价格的不利形势下,长春汉高经营业绩仍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截止月末,长春汉高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万元。取得如此业绩主要源于长春汉高新市场的成功开发及新建厂区投入使用后产品产量的大幅提高。在新市场开发上,长春汉高产品成功打入大连及鞍山钢铁市场,正式为大连克虏伯、鞍山钢铁供货,同时长春汉高还与长春长铃涂装线签署了供货协议,并为一汽大众二厂供货项目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新厂区建设上,取得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万元的优惠政策,完成了平方米车间及平方米综合站房的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上半年车间生产产品吨,创造产值万元。目前长春汉高二期扩建工程已全面展开,平方米办公楼及平方米车间施工许可证已由高新区建设局签发,预计将于月末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

()搭乘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快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发及立项工作进展顺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是集团“工程”中“五个系列”之一,是以秸秆、稻草等农业残余纤维为主要原材料,开发生产绿色建筑和修饰材料的高科技项目。该项目得到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上半年顺利完成申报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建设项目基础材料的准备及上报工作,同时经过协调完成省、市环保局对该项目的预审及中国工商银行长春市人民广场支行对该项目的贷款意向授信。目前该项目已由集团公司统一上报省计委进行审批。

(三)企业管理情况

⒈《员工百分绩奖管理办法》实施成效显著。为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自××年起我公司全面推行《员工百分绩奖管理办法》。经过一年半的修改和补充,《办法》考核内容更加全面、成熟,现已成为我公司加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办法》实施以来,科学有效地将约束及激励机制引入到实际工作中,对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上半年,我公司继续以公开、客观、及时为原则,累计扣分人次,加分人次,予以除名人,用严明的纪律打造了一支务实、高效、严谨的团队。

⒉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加强。针对部分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作用不清晰的问题,今年我公司加强了对各部门职能分工的细化,将全年的主要工作量化到各部门,使各部门在工作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压力与动力并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半年来,各部门与基层的联系增强了,工作走过场的现象减少了;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密切了,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基本杜绝了,企业工作作风更加踏实,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幅提高。

⒊节支增效工作深入开展。今年以来,我公司继续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科学管理,为公司节约的大量资金。一是收购过程中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从严控制收购成本,仅金发粮库就节约资金余万元;二是全面减少临时用工,对临时工实施新的计件工资标准及月使用审批制度,节约工资开支;三是基础维修自己动手,复合材料公司通过自己维修深机井泵、更换地沟盖板等,为公司节省资金万余元;四是低价购置燃煤及易耗资材,节约资金万元左右。通过各方面的点滴积累,确保资金能够更有效地得到利用,为企业的发展减轻了负担。

⒋安全防治工作长抓不懈。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其重点在于预防。鉴于吉林中百商厦·事件的惨痛教训,今年我公司按照《吉粮集团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先后次对基层单位进行了以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安全防盗、资金安全等为内容的检查,同时维修、购置各种型号灭火器余台,购置防火锹、桶等消防器材把。此外我公司还与各基层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统一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完善、规范。

(四)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⒈加强班子建设,发挥领导作用。为打造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队伍,我公司将创造企业效益最大化作为班子建议的根本任务和主要标准,深入开展“学、做、创”活动。在“学”上,我公司党委每季度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做”上,公司党委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为集团负责,为全体员工负责,为企业今后发展负责”活动,对每位领导实行任务包干,年底就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开,对经济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月走访关心一次,实际解决困难一次,排除突出问题一次,进一步提升了班子队伍的工作热情;在“创”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并能活用理论知识攻坚克难、指导实践工作,为推动经营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⒉树立模范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按照集团党委《关于评选表彰“吉粮十佳一线女员工”的通知》及《关于征集评选最能体现吉粮人精神的事与人暨吉粮人精神展示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意见,我公司党委对企业优秀人物及事例进行了广泛征集,从而挖掘出能够体现吉粮集团“超越今天”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及典型事例。我们经过修改整理,于月末上报了集团公司,并在公司内部对金合粮库建设情况及张连志等人的优秀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选树典型”活动的开展,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为企业多做贡献”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全体员工争做改革先锋的积极性,对塑造和展现吉粮人和吉粮企业文化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⒊加强思想建设,发挥精神合力。企业的发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让员工对企业形成归属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半年来,我们坚持实施人性化管理,以诚换诚,以情换情,先后四次进行了特困职工的走访及患病员工的慰问,并以“取之于员工用之于员工”为原则,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及互助储金会,切实从员工的实际出发,真正为员工解决生活难题,从而使员工树立起“公司是我的,我是企业的”信念,激发了广大员工自觉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为企业做贡献的责任感,在今年的粮食收购、烘干、调运工作中,一些粮库员工主动放弃休息日,有的甚至半年都没有回一次家,粮库中“比谁贡献大、比谁奉献多”的气氛日渐浓厚。此外,我公司党委于今年月初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规范箴言及企业管理格言的征集活动,目前已收到箴言及格言近百条,我公司党委将筛选整理后以简报形式下发。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建立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同时,也建立起诚信经营的道德环境,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下半年企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企业面临的有利因素

⒈上半年订单农业工作基础扎实,为下半年粮食收购工作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粮源,同时也为下一步扩大订单规模、开展租赁制、股田制等积累了经验。

⒉金合粮库大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与国储水稻轮换及集团糙米出口业务结合,将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拓展经营空间、完善产业链条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该项目也将成为我公司在股份制改造上的初步偿试,为企业今后的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⒊年简易建仓贷款的成功争取将确保复合材料下半年效益显著提升,同时组合式轻体粮仓配套仓帽的研制成功也将进一步增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争取年简易建仓贷款有较积极的影响。

⒋长春汉高二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将使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可在较大程度上弥补降价造成的损失,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同时一汽大众二厂建设项目投产后对表面技术材料的强劲需求也将给长春汉高带来更广阔的销售空间。

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迎来较为有利的发展契机,如能争取到相关优惠政策及建设资金,将成为扩大企业群体经营规模的新亮点。

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及中国工商行上市的有利契机使老实业遗留的多万元贷款负担在政策范围内核消成为可能,这将成为快速而又彻底地摆脱老实业债务负担的最佳途径。

(二)企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⒈粮食经营形势复杂多变,预计下半年出口供货依旧较为紧张,而内贸工作受粮源紧、资金少、运力不足以及南方市场购买力有限等因素影响,经营难度较大。

⒉由于近年来我公司新建项目较多,同时大型机械设备投入运行后维修费用增强以及老实业贷款及利息的偿还,给公司的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

⒊随着粮食储备数量的增加,粮库现有烘干塔的烘干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粮食安全保管的隐患,特别是金发粮库烘干塔在今年的烘干工作中出现降水不均、烘后掉等及破碎严重的问题,现急需进行改造。

⒋生产组合式轻体粮仓所需原材料如卤粉、轻烧粉,特别是钢材的价格大幅度提高,致使产品成本扩大,经营利润相对降低。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按照集团××年会议精神,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为宗旨,把握历史性机遇,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抓好粮食内外贸、期现货经营、订单农业及实业项目开发建设,把企业的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全力完成万元年度利润指标。

(二)工作安排及措施

⒈粮食经营工作

()贸易方面,力争实现玉米经营万吨,水稻经营万吨,实现毛利万元。主要措施有三点:一是在南方销区建立直销点,针对江苏镇江丹徒区高资开发区交通便利,饲料业及养殖业发达的特点,我公司拟租赁江苏镇江丹徒区金港物资储运公司在高资开发区的仓库,作为我公司在南方销区的直销点。该库所在高资开发区距镇江市区仅公里,国道、沪宁铁路穿过该地境,润杨大桥位于东侧几公里处,北部长江与扬州相望,深水和浅水码头可停靠几百吨至万吨的大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该地租赁仓库进行先储后销式玉米贸易,不仅可在该地每年月的玉米销售高峰期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避免南北方的粮食贸易差价,而且还可在占领和巩固镇江、常州、扬州玉米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向苏南、苏北、上海、浙江及福建等地辐射,开辟和扩大内销市场,此外还能在有出口指标的情况下依靠当地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出口提供和储备粮源,可谓一举三得;二是在有高品质粮产区建立粮源基地及稳定的客户群,采购以高品质粮为主的优质玉米;三是以金合粮库为依托,与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为其代储至万吨玉米为突破点,力争实现为该公司燃料乙醇项目提供原料玉米的目标。

()订单农业方面,一是按照规定做好“直补”政策的落实,同时积极争取龙头企业在订单农业上的有关优惠政策;二是加强订单农业跟踪及管理,为逐步扩展订单面积、扩大订单品种,开展紧密型订单农业积累经验。

()储备粮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按照储备粮公司的总体要求,对国、地储粮进行安全储藏、严格保管,争取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二是按照中储粮的管理要求,做好金发粮库万吨国储玉米的轮换工作;三是组织金发粮库做好迎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规范化管理检查的准备工作;金岗粮库做好“一符四无”粮库建设,力争通过省粮食局对该库地方粮食承储资格的验收;四是积极争取年国家及地方的粮食储备任务。

()粮库建设方面,一是针对金合粮库是新建粮库,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但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我们将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尽快完善粮库建设;二是完成金发粮库的烘干塔改造工作,使其满足仓储要求。

⒉原有投资项目

()复合材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及时做好产品生产、供货工作,并不断完善售后服务,力争全年生产轻体仓板块。此外,积极与省政府、省计委、省财政厅、省农发行、省粮食局等相关单位、部门协调,全力争取××年简易建仓贷款及全程全额贴息政策对组合式轻体粮仓的支持,确保复合材料的持续发展。

()长春汉高在按期完成扩产工程建设的同时,继续做好已有市场的巩固工作及新市场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抓好一汽大众二厂项目的供货市场,力争全年实现利润万元。

⒊新项目建设工作

()由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资较大,企业独立开发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我公司将在全力争取该项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中立项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扩大融资渠道,此外也恳请集团公司在启动资金及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使该项目尽快投产,创造效益。

()月底前实现金合大米加工项目试车投产,年内实现加工糙米(大米)吨,利润万元。同时采取以企业控股、员工参股的形式,在米业公司机制建设上对混合所有制进行探索,为下一步集团体制改革打好基础。

⒋老实业遗留问题方面

全力争取在政策范围内核消老实业遗留的多万元贷款,争取用天合粮库现有资产及金岗粮库北院办公楼等闲置资产抵偿部分贷款,对老实业遗留不良资产进行消化处理。同时继续跟踪天合粮库与德惠佐竹水稻购销合同纠纷案的赔偿情况,并对天合粮库剩余陈化水稻进行拍卖处理,尽最大努力挽回经济损失。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摘 要 题】古代经济史

【关 键 词】明清/江南/经济交流/影响

明清时期,随着各地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条件的改善、商品流通及对外交流的逐渐增多,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明清江南地区丝、棉专业种植区的出现,商品流通的繁荣,大量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等等,与这一总体的经济背景密不可分。这也使得江南经济得以和闽粤、湖广及华北、西北、东北等不同地区进行跨区域的经济交流,从而将江南区域市场纳入全国市场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江南与其他区域经济交流的基本格局是,江南地区输出棉花、生丝、丝棉纺织品等农业、手品,从其它地区输入粮食、果品、肥料、颜料、木材等农林产品。在这总体经济交流格局大致类似的背后,江南与不同经济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与其它区域经济交流中所体现的各不相同、而又相对突出的特殊性,进而探讨江南市场与全国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江南经济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江南与闽粤地区——建筑于地区分工基础上的经济交流

明代,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业商品化的趋势。福建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蚕桑业也有相当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蚕桑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其丝织业的需求。明时,广东所出的粤缎、粤纱、福建泉州的倭缎、漳州府的漳纱、漳缎等享誉海内外,其所用蚕丝原料则多来自于江南地区。粤纱虽“金陵、苏、杭皆不及。然亦用吴蚕丝,方得光华不退色,不沾尘,皱折易直,故广纱甲于天下,缎次之”(注:乾隆《镇洋县志》,卷一,风土,亦见嘉庆《直隶太仓州志》。)。漳缎“丝则取诸浙西,苎则取之江右,棉则取之上海”(注:《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050“泉州府风俗考”;光绪《漳州府志》卷四八,纪遗上。)。每年闽粤客商都要在江南地区大量购丝,“(乾隆时)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至于广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二处走广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注:陈学文:《湖州府经济史料类纂》,第63页。)。

福建地区曾是棉花种植推广最早的地区之一,但其所产并不能满足其纺织所需。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均有大量棉花南运。太仓州鹤王镇所产木棉尤为客商看重。“木棉产鹤王市者,尤柔韧而加白,每朵有朱砂斑一点,离市十里外即无。闽广人贩归,题市必曰‘太仓鹤王镇棉花’”,“每秋航海来贾于市,无虑数十万金,为邑首产”,“远商海舶捆载而去,民以殷富”(注:乾隆《镇洋县志》,卷一,风土,亦见嘉庆《直隶太仓州志》。)。

江南地区大量生丝、棉花的输入,推动了闽粤地区丝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其纺织所需有了原料的保证。这里,江南丝、棉等生产资料的南运,已远远超出了资源互补的性质,而是建之于江南及闽粤两地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这是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的显著特点之一(注:详细数据参阅张海英《明清江南与闽粤地区的经济交流》,载《社会》2002年第1期。)。

在棉花、生丝等生产资料大量南运的同时,江南地区质地精良的丝棉纺织品等生活资料也大量南运闽粤地区。明清闽粤地区的丝棉纺织品的消费中,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江南地区。“冬布多至自吴楚,松江之梭布、咸宁之大布,估人络绎而来,与棉花皆为正货”(注: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货语。)。上海法华乡所产紫花布“专行闽省,本色者各省行之”(注:民国《法华乡志》卷三,土产。)。江苏太仓州双凤乡所产“赤沙塘布纫而密”,为闽粤商贾竞贩(注:[清]佚名:《双凤乡》(抄本),“土产”,引乾隆《支溪小志》;按今赤沙塘属常熟支塘镇。)。福建连江县直到民国年间的新兴机织布兴起前,百姓衣着用布主要来自江南“苏布”。

江南地区大量的生丝及丝织品,也成为明清广州转口外贸的重要货物来源,这对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的崛起意义重大。清前期,每年从广州出口的商品中,茶叶、生丝及丝织品占广州口岸出口商品总值的60-80%(注: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4-255页。),其中的丝与丝织品主要产自江浙地区。江南丝织品的大量供应极大地支持了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广东地区外贸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的繁荣。这种区域市场流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在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与此同时,闽粤地区大宗的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业产品也有不少进入江南市场。“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注:王世懋:《闽部疏》。)。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后,江浙沿海海运贸易趋向繁荣,其商船所贩运货物种类之多,体现了区域市场交流的不断深入。浙江平湖县的乍浦港,“自闽、广来者则有松、杉、楠、靛青、兰、茉莉、桔、柚、佛手、柑、龙眼、荔枝、橄榄、糖,自浙东来者则有竹、木炭、铁、鱼、盐”,出港物品以布匹、丝绸为大宗(注:乾隆《乍浦志》卷一,城市。)。

江南与闽粤地区频繁的商品流通,刺激了闽粤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其经济作物种植大面积增加,也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米粮供应不足、需仰赖他省的现象。当时江南地区粮食市场上,便有相当一部分输入闽粤地区,以供其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生活之需。“数十年来,大都湖广之米,辏集于苏郡之枫桥。而枫桥之米,间由上海、乍浦以往福建。故岁虽频浸,而米价不腾”(注:[清]蔡世远:《与浙江黄抚军请开米禁书》,载《清经世文编》卷四十四。)。江南粮食市场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粮食供应。

总体而言,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的经济交流,是建之于地区分工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交流,其表现为江南棉花、生丝等生产资料的南运对广东丝棉纺织业的支持;福建蓝靛等染料对江南染织业的供给;江南丝棉纺织品与闽粤果品、糖霜等农产品的相互交流以及江南粮食市场上大量商品粮的输入,对闽粤地区以果木、烟草及蚕桑业为主的农业商品化发展的支持等方面。清政府广州独口通商政策曾一度带来了广东地区外贸发展的高潮,江南丝棉织品的大量南运供应成为广东对外贸易发展的强有力后盾,同时,广东外贸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刺激了江南丝棉纺织业的繁荣。这种区域市场流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在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尤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江南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形成

明代,长江中上游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以至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在江南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商品贸易中,米粮输入占据相当成份。一般而言,若非大灾歉收之年,明代江南地区尚不需要大规模的外粮输入,通过江南地区内部的区域调剂,能够基本保证本区粮食所需(注:参阅张海英《清代江南地区的粮食市场及其商品粮流向》,载《教学》1999年第6期。)。从方志及大量的清代奏折记载来看,大规模的米粮输入江南地区,主要是在清代。米粮供应区主要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两湖及四川地区,其中尤以两湖地区为多。沿江东下之米,大多聚集苏郡的枫桥,再由此转销上海、福建。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从李煦奏折中可以看出,清代江南地区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上游地区输入江南地区米粮的早晚或多寡,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注:《李煦奏折》第42、122、203页。),“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注:《清穆宗实录》卷三一四、卷五七。)。而且,江南地区对外来粮食的这种依赖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江苏省各府县产米不敷民食,向赖湖广等省商贾贩运”(注:《清穆宗实录》卷三一四、卷五七。)。

长江中上游地区米粮的大量输入,既对江南地区粮食市场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又使江南丝棉纺织品农户的粮食来源有了保证,促进了江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江南地区大量的丝棉纺织品也因此而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清代,汉口市场上诸种高级棉织品如毛蓝、京青、洋青等多来自苏州和松江地区;丝织品种如贡缎、广缎、洋缎、羽毛缎等,多来自南京、苏杭、湖州等地。乾嘉年间,汉口镇内的江南及宁波帮约60-70家,交易货物以棉花、海产物、米、帽子、绸缎为主,年交易额约3000-3500万两,占总交易额(14950-16000万两)的21.88%-23.41%,与在汉口的潮帮、广东帮及香港帮(年交易额为3500万两)并驾齐驱(注:据吴量恺《清代经济史研究》数据统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0、89页。)。江南商品在两湖地区市场的影响可见一斑。

大规模的米粮流通,也带来了两湖地区商品市场的繁荣。以汉口而言,汉口作为当时内地货物之一大集散市场,各种生业,无不可行。俗称“八大行”者为其中最盛之商业,年交易额达9670-10070万两。其中粮、棉、油三项交易几近占总交易额的70%(注:据吴量恺《清代经济史研究》数据统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0、89页。)。清代汉口的繁荣与其数量庞大的粮食运转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两湖地区输往江南的商品中,除大宗的粮食外,还有大量的木竹。清代,江南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造船业、造纸业、刻书及木器家具等也堪称一流。同时大量市镇的兴起而带动的建筑行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绵长的海岸线上海塘的修筑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木竹。而江南地区内部所产木竹远远不能供其所需,每年都要从福建、贵州、江西及至长江中上游地区输入大量的木竹,形成了一个需要量相当可观的木竹市场(注:详细数据参阅张海英《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载《江汉论坛》2002年第1期。)。

清代江南与长江中上游两湖等地大规模的粮食、丝棉织品及木竹等大宗商品的流通,反映了同时期全国性商品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其对两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江南地区而言,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江南丝棉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性消费,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也丰富活跃了江南地区的粮食市场。必须看到,沿江而下的大量商品粮,并非全部由江南地区内部消费,还有相当部分藉此中转沿运河北上山东、直隶地区,或南运福建等地。粮食市场的活跃推动了江南与闽粤、华北等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国内市场的联系,促进了各不同经济区区域性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对上游地区特别是两湖地区来说,大量商品粮的输出,也同样刺激了该地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清代两湖米价始终保持平稳趋势,使得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粮食、商品流通得以维持和加强。江南地区做为两湖地区商品粮的长期固定的消费大户,其市场流入量占两湖粮食外流总量的3/4有余,这对促进两湖地区以稻米为主的商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功不可没。

另外,在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交流中,清代两湖地区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江南棉布传统市场的影响值得关注。从方志资料来看,两湖棉布主要销向是西北秦晋、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东部闽西、赣南地区。这一销售格局对江南地区棉纺业的影响则是,直接扼制了江南棉布在中西部市场的销售空间。笔者曾撰文指出,虽然从明代开始,江南地区就成为全国主要的棉纺织品生产基地,但始终缺少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后盾,其产品缺乏为其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在生产效率上并无太大的优势可言,再加上长途贩运的费用,其产品在同外省区产品的竞争中,并无绝对的取胜把握。因此,清代江南棉布在远距离区域市场的销售额急剧下跌。在全国其他地区棉纺业相继兴起的情况下,江南棉布难以继续保持其空间范围的市场优势(注:参阅张海英《明清江南地区棉布市场分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1期。)。清代,华北等棉纺业的兴起已使江南棉布失去了大部分的北方市场,而两湖地区棉纺业的发展则使江南棉布在中部、西南地区的市场上受到排斥。但对两湖地区而言,它反映了该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该地区的总体经济势力随之提高。这对江南经济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随着清代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提高,江南与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层开。

三、江南与西北地区的交流——官方市场强有力的支持

明清时期,江南与西北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官方贸易(如边境贸易、茶马互市)和边防驻军对江南丝、棉织品的需求等官方市场是一重要的。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交流,也是明清南北经贸联系的重要渠道,它对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产生了重要的。

因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明代,西北地区是江南丝棉织品的一大用户。其时民间所需布匹基本仰赖内地提供。除关中供应部分外,其余绝大部分从江南地区购买贩运。据叶梦珠《阅世编》载,明时松江府所产木棉布“俱走秦、晋、京、边诸路”,“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注:叶梦珠:《阅世编》卷七,食货。)。褚华《木棉谱》亦载,“关陕及山右诸省设局于邑收之(松江标布)”。可见资本雄厚的晋陕布商,是江南棉布业的重要客户。

但是,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有所不同,明清两代江南在同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中,官方市场的主导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明代九边戍军的需求量不容忽视。正如藤井宏所指出的,“明代在华北诸省的北部、长城沿线一带,横贯着一条作为巨大消费地的军政地带,从全国各地以租税的形式收取上来的白银都挥霍在这里了。与此相应的,华中、华南的物资也以这一地带为目标被源源不断地运来了”(注:[日]藤井宏:《新安商人》第二章,《徽商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从而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军事消费群体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注:详细数据参阅张海英《明代江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兼论“官方市场”对江南经济的影响》,载《》2000年第3期。)。

当时九边所需各类物资中,以粮、棉等日用必需品为大宗。边军所需的大量棉织品大多从内地贩运而来。棉布不仅用来为边军制作冬衣御寒,还常常折为军饷和战功奖赏品发给士兵,故而需求量非常大。据严中平先生估计,明代政府及军队所需棉布和丝织品的供应,约在1500-2000万匹之间,明中叶以后除少量征收本色外,百分之八九十是从市场购买的。军用之中又以九边需量最大,再加上互市的需要,数量至少在五六百万匹几至一千万匹(注:严中平:《棉纺织史稿》第二章,《鸦片战争前中国棉纺织业的》。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当时所需棉织品一部分取之关中泾阳、朝邑、大荔等县,另外绝大部分则从江南地区贩运。因此,明代江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中,江南棉布的大量输边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江南绸缎也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内容。明政府与边境各少数民族贸易中的互市缎,大多购自江南地区。每年西北“宣、大、延、绥、甘肃遣官赍银数万两,买互市缎”(注:光绪《苏州府志》卷七十,“名宦”引顾炎武“寇公墓志”。)。江南丝织品还曾一度是各地呈办织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潞安“每岁织造之令一至,比户惊慌,本地无丝可买,远走江浙买办湖丝。打线染色,改机挑花,雇工募匠,其难其慎”(注:乾隆《潞安府志》卷三四;陈学文:《湖州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第64页。)。这一官方市场也成为江南丝织品形成全国性市场的重要因素。

清代,官方所需的大量棉布仍有许多来自江南,虽然这中间并非是全部运往西北地区,但这种官方市场仍然存在,象军需品、官方的茶马互市等等。李煦奏折中有许多即为向康熙帝汇报在江南地区采买各类布匹事宜。山东临清是松江梭布的最大集散地,朝廷委派官员去江南实地采买者,需借道临清北上,而各路商贩自行贩运北边销售者,有相当数量棉布购自临清市场(注: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清代,江南丝绸更成为清政府与西北边境少数民族贸易的主产品,其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绝对的优势。据林永匡、王熹的研究,以数量言之,乾隆时在90%以上,嘉庆和道光前期在85%以上,道光后期到咸丰三年贸易结束在90%以上。

官方市场及边境贸易带来了西北地区商品流通的繁荣及西北商人的活跃。当时边防所需的大量棉布多由晋商从江南地区贩运而来,也使得晋陕地区的众多商人因之致富,为其日后进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边境贸易也还增加了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了边境城镇的繁荣。“张家口本荒徼,初立市场,每年缎布买自江南,皮张易自湖广。因广召商贩贸易,号民市。兼收其税,充诸将吏廪犒需。时真有胡越一家气象”(注: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107页。)。宣府原是一个荒寂的小城,明朝成为“九边”重镇,是军队屯集、驻守的据点,后来又与鞑靼部的俺答建立了“封贡互市”关系,因而商业也跟着发展兴旺起来。“先年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各有名称。如云:南京罗缎铺,苏杭罗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注:《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五五,引万历《宣府镇志》,宣化府风俗考。)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ABCD操纵全球粮市

据了解,目前全球农产品定价都是以几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指数作为基础的,这其中尤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最为著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加上它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历史悠久,CBOT价格不仅是美国农产品价格制定的基础,也为全世界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价格标准。CBOT目前每年成交的农产品期货合约金额约为14万亿美元。说“CBOT主宰着全球农产品价格”并不夸张,因为世界60多亿人吃的面包有多贵、奶油有多便宜,全由CBOT的数百个交易员说了算。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中,从表面上看,国际粮食的价格是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但是,美国等国家的农产品市场是高度垄断的,美国农业部与跨国粮商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些跨国公司事实上主导了国际农产市场的定价权。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大跨国粮商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这些国际巨头凭借资本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

跨国粮商加速全球渗透

目前,全球前10位的谷物出口国中,四大粮商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有9个。它们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在市场几乎每一个层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由于四大粮商在农产品领域都有着自己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在目的国站稳脚跟,就很容易打破该国原有的经营链条,使之由自成体系变为依附于四大粮商的一个“细胞”:种子要用ABCD的,否则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化肥农药要用ABCD的,否则伺候不好它们的作物。在一些国家,ABCD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使之产生更多依赖性,种ABCD的作物,有人提供资金,有人负责收购,这样一来,其他本土企业自然很难应付。

不仅如此,一旦出现粮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ABCD可以通过期货交易平衡盈亏,甚至反过来顺势打击竞争对手,这更让中小粮油企业防不胜防。

除了跨国粮商,华尔街金融大鳄也是国际农产品价格背后的重要推手。以2009年3月为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掌握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5亿蒲式耳玉米的交易合约,占全部合约数的99.27%,其他所有投资者掌握的还不到1%。这样,垄断成为少数金融机构操纵市场价格、谋求暴利的工具。《华尔街日报》表示,商品投机在高盛集团去年134亿美元的纯利润中占据了1/3。

亚洲诸国被迫采取保护措施

亚洲粮食价格继续高于2007至2008年上涨之前的价格。更糟糕的是,有迹象表明粮食价格将会继续呈上升之势。

为回应2007至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作为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家,印度和中国对大米和其他农作物出口进行了限制。目前这种出口限制仍未解除,但两国家粮食价格还是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上涨态势。亚洲其他大米出口国家,如越南和柬埔寨,也采取了出口限制。而另一方面,主要粮食进口国―――印度尼西亚去年的粮食补贴增加了2.8亿美元。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则采用定量配给制度并以补贴价在城镇地区出售。

亚洲国家选择通过保护措施来控制价格,这说明它们不相信市场能够通过刺激更大的粮食生产和稳定价格实现自身调节。由于大多亚洲经济体的批发零售价格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亚洲经济体中的粮食净销售国能否从提高价格中获益也尚未可知。市场价格信号将刺激农业生产,但亚洲农业体系中的大量中间商则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金砖四国”共商粮食安全大计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日前,“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农业部长齐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首届农业部长会晤,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大计,并共同签署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莫斯科宣言》。

《宣言》指出,粮食安全问题对“金砖四国”的每个国家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建立有效的世界农业和粮食市场以及贸易网络,为此,首要的是尽快结束多哈谈判。

“金砖四国”打算加强农业合作,交流农业发展经验,协调行动,实施共同的合作项目。为此,“金砖四国”在宣言中确定了四国农业合作的优先方向,主要是: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基础,制定弱势人群食品保障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帮助农业人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农业技术合作。为了实现上述合作目标,会议决定成立常设专家工作小组,定期举行会议,研究和商讨农业合作问题。第二届农业部长会晤定于2011年举行。

加强四国之间的粮食贸易是合作的重要方面。俄罗斯将扩大向巴西的小麦和面粉出口量,并扩大对巴西的肉和肉制品的进口,目前巴西在俄罗斯农产品进口中只占12.4%。印度是俄罗斯茶叶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22%的茶叶是从印度进口的,俄罗斯从印度进口的农产品占23.6%,俄罗斯向印度的农产品出口占0.8%。

目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不大,中国在俄罗斯农产品进口总量中只占5%,约11.5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只有7.15亿美元。俄罗斯希望成为全球粮食主要供应国,计划15年内粮食产量提高50%,粮食出口增加一倍。

“金砖四国”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其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世界的42%和35.6%,小麦产量占世界的40%。因此,“金砖四国”加强农业合作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印度农业部长表示,单靠四国无法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但四国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抗击饥饿。

中国力争全球农产品定价权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农产品上还没有参与定价权的主体。跨国粮商从经营战略策略上非常注重对整个产业价值链重点环节的掌控,比如拥有大量优质农场,同时,使用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控制粮食的海运,在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兴市场兴建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独立的营销渠道。与中国普通的食品企业不同,跨国粮商注重研发,通过独特的专利营养配方,给原材料增加高附加值,而中国的企业还大部分停留在手工作坊与价格战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上。中国大豆市场的集体沦陷被认为是定价权缺失的典型案例。中国的大豆市场已经基本掌控在国际粮商手中,更严峻的是,大豆的“悲剧”有向棉花、玉米等农产品蔓延的趋势。

不过,中国政府在调控国内粮食市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国内市场上保持“稳定”。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最核心政策目标是维护“粮食”,保持主粮自给自足率达到95%以上。

粮食安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蓝色粮仓;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海产品

加工业基于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紧缺的国情现实,充分利用海洋水域资源,积极推进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大力建设“蓝色粮仓”是新时期积极开拓中国农业资源、增加食物供给总量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至目前,“蓝色粮仓”仅出现在有限的领导讲话文稿或新闻报道之中,[1]尚未见到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献。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蓝色粮仓”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关联产业,以及演化趋势,尝试架构蓝色粮仓的理论分析框架,期望能够为当前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工作的完善提供相关参考。

一、蓝色粮仓的概念特征

关于“粮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P.852)中其被解释为:(名词)①储存粮食的仓库;②比喻盛产粮食的地方。显然,粮仓更多地被认定为陆地上储存粮食的仓库或盛产粮食的地域空间。相比于前者的狭义理解,后者相对地拓展了粮仓的内涵边界。据此定义,狭义的蓝色粮仓显然可以认为是储存初级以及加工类海产品的仓库;广义的蓝色粮仓在一定程度上则可以认为是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人工增养殖、捕捞作业以及后续的企业加工等生产行为,安全地提供可食用海洋动植物蛋白和工业用原材料的蓝色海洋及其近岸滩涂区域。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审视,蓝色粮仓显然又可视为以海洋可利用动植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以蓝色海域和沿海滩涂为主要作业场所,采取“耕海牧渔”的现代渔业生产方式,通过增养殖、捕捞和加工海洋生物资源,旨在为人类持续提供生活所需的初级以及加工类海产品和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地球蓝色空间。相比于陆地粮仓的本质属性,蓝色粮仓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蓝色粮仓生态脆弱性特征显著。相比于陆地农业的土地生产要素,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的作业空间主要是海洋以及近岸滩涂区域。受海域气流、海洋潮流,以及海洋地质物理交互作用的影响,海洋水域与近海滩涂的生态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生态脆弱性。在实践中,人类陆地积聚生活和生产所造成的各种废水、废料、废气的大量排放,不可避免地对蓝色海洋及其近岸滩涂地区产生或轻或重的环境污染,这势必或多或少对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对蓝色粮仓高效海洋生物蛋白的持续稳定充分提供产生负面冲击。

2

、蓝色粮仓生产活动呈现立体化作业特点。相比于陆地农林牧业根植于土地载体进行平面生产的作业特点,蓝色粮仓主要关联产业对应的微观生产活动场所主要是蓝色海域和沿海滩涂区域。一般而言,海洋生物资源不仅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且各类生物栖息的水层空间也具有差异性特征,由此导致旨在通过人为养殖、捕捞和加工等生产行为保障人类蓝色粮仓安全供给的微观生产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海域空间利用特点。

3

、蓝色粮仓组成内容丰富并且多样化。由于人类对海洋及其近岸滩涂开发利用方式不同,蓝色粮仓的有效仓储不仅包括养殖海产品和捕捞海产品,而且还包括依托前两者进行简单或精深加工生产的加工类海产品。显然,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前两者属于海洋水产初级生产环节的产出,二者最终提供的都是鲜活类海产品,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实际生产方式的不同。与之相比,后者则属于产业加工环节的产物,其主要是对鲜活类以及冰鲜类海产品进行简单或精深加工的最终结果。若从海产品组成种类来看,蓝色粮仓的有效仓储又有提供海洋动物性蛋白的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和提供海洋植物性蛋白的藻类的细分差别。这一方面使得蓝色粮仓的产品组成整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也使得蓝色粮仓能够有效满足人类消费市场多元化的微观需求。

4

、蓝色粮仓有效库存不仅总量不稳定,而且具有易腐烂的品质属性。仔细审视蓝色粮仓对应的细分产业组成———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海产品加工业,不难发现,各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产业经营特征。其中,单就产出总量来看,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人工养殖或自然生长的)具有生物性生长特点,所以海水养殖除了呈现周期性经营的特征之外,其产出水平一般也表现出不稳定性特点。对于海洋捕捞业而言,由于开放海域渔业资源具有流动性,所以海洋捕捞业的产出水平也具有不确定性。相应地,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总量不稳定的海产品产出进而又会导致海产品加工业最终产出也同样充满不确定性。总体而言,蓝色粮仓有效库存总量囿于资源、环境和技术的影响呈现不确定性特征,这客观上也使得蓝色粮仓对于缓解并最终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存在一定程度的折扣。另外,与陆地粮仓对应的大宗粮食产品不同,易腐烂是海产品尤其是初级海产品的固有属性。鲜活类海产品自离开栖息海域或滩涂时刻起,其内在品质就开始下降。由此,如何保障海产品品质进而确保较高的市场回报便成为蓝色粮仓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蓝色粮仓关联产业特征分析

由于人类对蓝色海洋及其近岸滩涂的开发方式不同,致使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

根据蓝色粮仓库存组成特征分析,显然与蓝色粮仓建设直接关联的产业组成主要包括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海产品加工业。然而,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蓝色粮仓的关联产业就不仅包括上述三种产业,而且还包括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与三者具有紧密经济关联的上下游细分行业,例如海水种苗产业、海洋渔业物资产业、海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等。

(一)海水养殖业

与陆地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相比,海水养殖业仅存在劳动对象和介质的不同,二者的本质内涵是相同的。

[2

]相比其他生产部门,海水养殖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海水养殖种苗从放养到成品收获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导致海水养殖活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经营特征。

2

、海水养殖生产过程受作业海域及滩涂养殖容量的限制。

[3]一旦海水养殖主体放养的种苗资源超过了既定海域及滩涂的承载力水平,通常会对养殖海域及滩涂的海产品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3

、海水养殖主体面临较大程度的自然风险。除人工可控环境下的海水养殖活动外,自然环境下的海水养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养殖海域及滩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一旦遭遇台风、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性天气,养殖海产品产量一般会受到负面冲击。

4

、海水养殖依赖于养殖海域和滩涂良好的水体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养殖海域及滩涂周边居民、工业企业等直接排放生活、生产污水的行为容易造成养殖海域及滩涂的外源性污染,而海水养殖饵料投放、养殖用药和养殖种苗排泄物的累积等又容易造成养殖海域及滩涂的内源性污染,[4-5]二者综合作用通常会对既定海域的养殖产出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5

、养殖海产品产量深受养殖技术水平的影响。

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殖方式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末网箱、网围、网栏、筏式、底播养殖技术的出现,到鱼、虾、蟹、贝、藻类混养、轮养和滩涂梯级养殖模式的推广,再到90年代后期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和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兴起,养殖方式的变迁使养殖海域和滩涂得到了立体开发、养殖产量逐步增加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海水养殖活动的可控性和抗风险能力。第二,海水养殖物资(例如种苗、饵料、渔药等)的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海水养殖物资一般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蕴含高新科技研发力量的海水养殖物资的使用通常对应于较高水平的养殖海产品产量。

(二)海洋捕捞业

一般而言,海洋捕捞业可以视为依托海洋水域空间,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装备,通过捕捞海洋鱼类、其他海洋动物,以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获得海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相比于其他生产活动,海洋捕捞作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对海洋自然渔业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作业海域若无可捕捞渔业资源,再先进的海洋捕捞物质技术装备也不能转化成有效的渔业生产力。显然,海洋捕捞作业的生产性质决定了海洋自然渔业资源在海洋捕捞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首要位置。

2

、海洋捕捞渔获量不稳定。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海洋渔业资源本身流动性较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了特定海域捕捞产量的不确定性。第二、捕捞海域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海洋捕捞作业区域是变幻莫测的海洋水域,台风、海啸、风暴潮等不可控灾害天气时常发生,致使海洋捕捞生产面临严峻的自然风险,进而导致海洋捕捞产量难以稳定。

第三、捕捞海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开放的海洋水域中,海洋渔业资源自我生长的环境需要通常驱使它们远离受污染的海域,由此导致不同海域的捕捞作业产量随海域的受污染程度上下波动。

3

、海洋捕捞作业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由于不同的海洋渔类渔汛不同,加之渔汛通常又较为集中、时间周期相对较短,导致海洋捕捞作业客观面临较强的时间约束,海捕作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较为显著。联系实际,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沿海国家普遍实行禁渔期制度,此举无疑又人为地强化了海洋捕捞生产的季节性特征。目前,我国现行伏季休渔制度即为明显的例证。

(三)海产品加工业

海产品加工业主要是指以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捕捞业有效产出(包括海洋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藻类海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或精深加工生产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海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海产品加工业可划分为冷冻海产品加工业、干制海产品加工业、腌制海产品加工业、海洋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业及其他海产品加工业。相比于其他生产活动,海产品加工业具有以下特点:1、海产品加工业受原材料的影响产量波动性特征明显。养殖海产品和捕捞海产品作为生产要素进入海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流水线,由于资源、环境和技术的作用使得二者的产量均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导致生产加工技术趋于标准化的海产品加工企业最终有效产出也难以保证稳定的规模,海产品加工成品数量通常随年份的不同上下波动。

2

、海产品加工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特征。在实践中,海产品加工业具有多种加工工艺。

尽管加工工艺有简单加工和精深加工工艺之别,但综合来看海产品加工业整体上仍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资本力量的雄厚与否、技术工艺的先进水平直接体现着海产品加工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经营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海产品加工工艺的发明、引进和革新直接决定着整个海产品加工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微观海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效益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

3

、海产品加工业对便捷高效的冷链物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作为原材料的养殖和捕获海产品本身易腐烂,如此要确保海产品加工业原材料品质的安全和数量的充足,除了加大养殖和捕捞环节生产投入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地把鲜活或冰鲜的海产品从相关的养殖和捕捞经营主体手中运送到海产品加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以冷藏货柜、冷藏集装箱、冷冻车、冷冻仓库等为实物对应的海产品冷冻物流链条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效保证了海产品加工业原材料内在品质的安全。所以,便捷高效的冷链物流是海产品加工行业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4

、海产品加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潜力较大。海产品加工过程不仅产出标准化的规格成品,同时还附带生产一定数量的加工副产品,例如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相比较具有较高经济附加价值的加工海产品成品,对海产品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绝非目前实践中较为多见的随意抛弃或仅仅简单用于生产饲料鱼粉。诸多科学实验证明,许多海产品废弃物中存在数量不等且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物成分。针对于此,加强海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工作,积极推广相应的适用性海产品废弃物加工技术,势必对海产品加工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