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盈利理论

金融盈利理论

金融盈利理论

金融盈利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金融工具 套期保值会计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较旧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进行核算,并要求所有的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按照不同的持有目的将金融工具分成四类,不同的分类又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当期损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列举了旧准则下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手段,通过分析认为,新准则下银行的盈余管理空间缩小,但是盈余管理行为仍将存在。

一、盈余管理概述

关于盈余,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上的盈余既一般的经济收益概念,以所耗实物资本得到回收为计量基础;会计学上的盈余概念称为会计收益,又称为净利润或盈利,它是以财务资本维护为基础所确定的。本文采用会计学上的盈余概念。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何谓“盈余管理”?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其中属Kathehne.Schipper和William R・Scott的定义最具权威性。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William R・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由上面的两个权威的定义可以概括出盈余管理应该具备的涵义:首先,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者;其次,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会计收益);第三,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管理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第四,盈余管理通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的和非会计的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

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利得和损失等密切相关。企业要对盈余进行管理,就要在会计准则的框架下对收入、费用等进行控制。

二、旧准则下商业银行盈余管理

工商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在物价持续变化时,企业可以根据对物价走势的预期采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来调节利润;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公司间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由于经营业务特殊性,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也有其特殊性,工商企业采用的盈余管理方法往往在商业银行并不适用。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1.控制贷款呆帐准备支出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资产,出于经营稳健性的考虑,银行需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是利润的减项,因此多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减少当期利润,少提贷款损失准备则可以增加当期利润。银行往往通过改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安排贷款呆帐的核销时间来控制贷款损失准备的支出。《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第48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估计各项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自行合理确定。

2.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的价值并不等于当前公允价值,也不能代表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相关的标的价格的变动,衍生金融工具将对银行产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期间有较大的变动,从而对银行的利润或现金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3.通过投资调整当期盈余

在各类投资中短期投资的盈余管理效果最好,在银行取得短期投资时以其成本入账,取得时包含的未发放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而不作为投资收益,在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利息也不计入投资收益,而是冲减投资成本,短期投资只有在处置时才按账面价值和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在这种处理方式下银行管理者便可以根据银行当期的盈余状况,决定是否抛售短期投资,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新准则使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些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商业银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影响之一就体现在上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方面。

由于新准则中《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项准则的实施使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

1.贷款呆帐准备的计提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由银行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自行判断、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这种计提方法带有较明显的主观判断。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指出: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商业银行的资产减值主要表现为贷款损失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银行对关注类贷款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减值准备,对于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或以前年度贷款损失平均率法来计提减值准备。在此方法下,无论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还是贴现率的确定,都较单纯以贷款五级分类直接给出计提比例更加客观化,也尽量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数据整理自各银行2007年中报以及2007年年报

数据整理自各银行2006年中报以及2006年年报

表1和表2选取了国内几家主要的上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在2006年9月、2007年4月、2007年1月启动IPO,无法取得上述三家银行2006年的中报,所以在表2中剔除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变动率明显变小,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变动率小幅增加,而深圳发展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变动率增加幅度较大。可以看出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多数上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的计提趋向稳定,利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有所减少。

2.衍生金融资产表内化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新会计准则的最亮点在于改变了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的情况,在旧会计准则体系下,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一直被列为“表外项目”,但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市场利率、汇率不断变化甚至发生剧烈的变动,银行对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的需求日益迫切。如果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列在表外披露,银行往往倾向于隐瞒不利的交易事项,只披露有利的事项,将风险“藏”在表外,无法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向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从表外移入表内,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商业银行为了规避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往往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假设2006年初银行以200万购入一批固定利率债券,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该批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20万,为了规避利率风险,2007年初银行签定了一项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初始净投资为零,并将其指定为对该债券的套期工具,2007年末,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为20万,相应地,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20万。从会计处理的角度看,当债券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20万(损益减少),此时,若衍生工具在表外披露,该项交易使银行亏损20万;若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衍生工具公允价值上升了20万(计入衍生工具价值变动,使当期损益增加20万),显然第二种处理更客观真实的反映了交易的实际情况,而第一种处理方法只记录标的资产的价值变动,而忽视衍生工具的价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投资核算方法的改变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改变原来将投资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分类方法,而是按持有目的在初始确认时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类。

旧准则下银行的短期投资主要是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债券,在新准则下根据持有的目的,将上述两种债券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上的最大差别在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帐户,直接影响当期损益;而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帐户,在发生当期不影响损益,只有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才影响损益。因此银行管理当局可以根据银行的盈余状况,决定是否抛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但是,在旧准则下所有的短期投资都可以被管理当局利用进行盈余管理,而在新准则下,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被利用进行盈余管理,所以,新准则下银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了。

数据整理自2007年各上市商业银行年报

注:交易性金融资产比率=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准则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空间缩小了,但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仍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也不会消失,如何防范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仍然是监管当局迫切需要的问题。

1.新准则下贷款损失准备依据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提,银行贴现率的选定是否客观,是监管机构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建议银行监管机构给出一个基准贴现率,供银行参考。

2.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国外的研究表明,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越高,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威廉姆・R・司可脱.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版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9)

[3]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2006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金融工具和财务报表分册[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版

[4]王晓枫:金融企业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版

[5]石晓军王海峰:试析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工具[J].财会月刊,2007(8)

[6]贾莉莉:高级财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版

金融盈利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面板门限模型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主体――中国商业银行及其盈利能力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开启了中国金融机构基于金融市场变化对贷款利率进行自主决策的时代。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表明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而利率市场化必然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窄,打破其对利差盈利的过度依赖,倒逼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调整利润结构。由此产生的利差效应(利差收窄)和利好效应(银行改革转型)能否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另外,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是否能缓解利差收窄引致的盈利缩小?因此,厘清利率市场化、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对于商业银行实现转型,提升盈利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探讨较为丰富,学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结论。李媛以中国10家金融机构2005-2012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经济形势低迷时的利率市场化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吴琼采用中国9家重组的和38家未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发现存贷利差的收窄和价格竞争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会促进银行在管理、经营业务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型,来提升其盈利能力。Dabo以尼日利亚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效应。认为监管松弛条件下适度的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提升银行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陈巧利认为放开管制的贷款利率可以促进银行实行多元化、差异化经营。提升其在借贷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在可控范围内实现自主的差别定价,优化银行资本要素的配置,提升盈利水平。

关于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相关性的探讨也比较充分。Young和Rice认为中间业务属于一种非利息收入,其获取渠道相对稳定,有利于优化银行盈利结构。Chiorazzo等采用意大利商业银行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了中间业务与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中间业务推进的多元化经营有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且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陈一洪基于2009-2013年24家中国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学者从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Mercieca等采用755家欧洲成员国的银行数据,探究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与中间业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多元化经营并未提升银行经营效率。郑荣年和牛慕鸿利用14家中国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间业务会直接推高银行的风险水平.却不利于银行盈利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既有研究对利率市场化、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有力探讨,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其一,未能将利率市场化、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其二,既有研究多以线性关系进行探讨,忽略了利率市场化与中间业务间接影响盈利能力的非线性机制。其三,盈利能力的测度无法综合体现银行的固有属性且缺乏银行间的对比。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测度银行的盈利能力,通过设定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中间业务的门限效应,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期为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提供可靠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1.利率市场化的正向促进效应

第一,银行自主定价权利的扩大。利率市场化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逐步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将货币资本的定价权利转交给金融市场,相比改革之前金融机构具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利。如此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产规模、财务情况、客户群体、客户偏好、同业比较和市场预期适度调整本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对于资金需求规模较大、刚性较强且信用水平较好的个人和企业提升其借贷利率;对于闲散资金持有量大、资金流动性低的个人和企业适度降低其存款利率,但需要通过向其销售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进行揽储。

第二,提升银行创新转型的意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多以利差为主,而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必然导致银行间竞争的加。促使金融市场上存贷利差的收窄。如果此时商业银行仍然过度依赖利差盈利模式进行揽储,必然失去市场竞争力,唯有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在保持既有客户资源对本行粘性的同时,拓展非利息业务,提升银行利润结构的稳定性。

2.利率市场化的负向抑制效应

第一,利差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提升银行盈利成本。利差收窄后,银行需要增加对中间业务研发、人才引进的投入,同时需要调整柜台人员和理财人员的人数比例。短期来看,中间业务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专业化的中间业务研发人才的培养、金融衍生品的销售、理财产品需求的提升都有较大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第二,加大银行风险及其管理难度。银行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中国经济发展以投资拉动为主,一旦推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借贷规模便在短期内急剧膨胀,但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不完善。间接导致银行肆意提升借贷利率,诱发流动性风险。另外,商业银行低水平的信息甄别诱发资金需求者的道德风险,一旦出现资金断裂或信用水平被评级机构过度调低,银行便会冻结企业资金以保证其自身资产的安全,如此便会诱发借贷者的道德风险,出现逆向选择。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具有双刃性。

假设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存在中间业务的阈值转换特征。

(二)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1.中间业务的利好效应

第一.单一的利差盈利模式在受到政策冲击或者金融危机时是极其不稳定的,脆弱性较强。根据Haken的协同效应发展理论。只有当银行的既有资源被充分分配在利差业务和非利息业务上,才能增强银行的抗压力,且如果资源配置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便会产生协同效应,实现“1+1>2”效益模式。另外,根据多元化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可以实现风险细化,降低单一盈利模式下的风险收益。

第二,弱化金融脱媒的负向效应,有助于银行金融地位的界定。信息技术的提升和交通道路的疏通有利于降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一些银行具备的信息渠道被投资者捕获,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便可以通过非银行的第三方平台直接实现资金融通,相对银行而言,产生了金融脱媒。而中间业务不依赖于资金的供求信息,属于单方交易需求,因而丰富了银行咨询金融功能,而非简单的金融媒介职能。

2.中间业务的利差效应

中间业务的利差效应表现在银行风险水平的增大,具体主要有中间业务风险和监管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种类呈现“指数式”的增长态势,存在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且比例不一,银行间的差异也同样显著,由此引致的产品风险是存在的。与利差业务相比,以金融理财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缺乏严格的分类。相应的监管条例的适用范围则变小。且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和金融监管效率的低下,较易诱发监管风险。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同样具有双刃性。

三、研究设计

(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测度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银行的盈利能力绝非采用单一盈利财务指标可以进行测度的,需要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盈利能力(PRO)。从银行资本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资金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之后利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对其进行测度。

利率市场化(IRL)。左峥等研究表明银行净利息差是反映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指标,部分净利差数据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年报获取。对于缺失的数据采用商业银行实际的贷存款利率之差表示。实际贷款利率=利息收入/总生息资产。实际存款利率=利息支出/(短期借款+存款)。

中间业务(INB)。本文选择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商业银行营业净收人的比重。测度中间业务发展状况。

控制变量。银行规模(SOB)直接取自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中的总资产数额,为减少数据波动性,取自然对数。资本充足率(CAR)同样可从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中直接获取。

本文选取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面板数据,数据来自Bankscope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和各银行年报,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差值法估算。样本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

四、实证分析

本文在实证分析时,将样本区分为国有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分别进行回归解释说明。

(一)国有银行回归结果分析

对于门限个数与门限值的计算采用格栅搜索的方法,其原则是残差平方和最小,之后采用自抽样的方法对似然比检验进行模拟,与统计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出P值。采用Statal2.0统计软件进行门限检验,按照门限值为单一门限、双重门限、三重门限的顺序进行检验,其对应的原假设为不存在门限值、存在一个门限值、存在两个门限值,而相应的备择假设为存在一个门限值、存在两个门限值、存在三个门限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国有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间业务变化存在双重门限,门限值分别为0.141和0.388,即其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4.1%和38.8%,同时发现F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

表3给出了国有银行的面板门限参数估计的具体结果。

从表3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而逐步改变,呈现非线性变化的关系。当国有银行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INB)小于门限值0.141时,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加强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而当INB介于两个门限值0.141和0.388之间时,利率市场化仍然不利于国有银行的发展,但影响程度明显降低,不过当INB达到0.388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显著有利于银行竞争,提升其盈利能力。利率市场化与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非线性效应的变化,可以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中间业务三个不同的状态过程进行说明。其一,国有银行对利差收入主导的盈利模式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也即中间业务利润占比非常低,一旦利率市场化得到实施,单笔业务利差盈利收窄,银行利润下滑,盈利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强逐步减弱。其二,商业银行发现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包括中间业务的拓展、银行管理方式和银行运营体制等方面。短期内银行的革新需要引进人才、重新进行空间布局、培训新老员工、制定发展规划、改革企业体制、完善人事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最终提升中间业务的利润占比,但同时上述策略的实现导致银行短期运营成本的显著上升,因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仍然不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明显小于第一阶段。其三,中间业务的利润占比达到38.8%甚至更高时,其获取的利润额可以弥补利差收窄引致减少的利润额。同时由于中间业务的非利息效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增加了投资收益率,@著提升了银行的盈利能力。示性函数的回归系数为0.161,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假设检验,表明当商业银行净利差减少1%时.其盈利能力将增加0.161%。非线性效应验证并诠释了假设1和假设2,在前两个阶段中,利率市场化引致的促进效应小于抑制效应,而在第三阶段中商业银行改革创新大大提升了促进效应使其大于同期的抑制效应,而在整个过程中导致促进效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另外,INB的回归系数为0.067,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进一步从侧面对假设2进行了验证。中间业务变化引致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不同的盈利能力属于一种间接效应,这里面包含了利差效应(负值系数)和利好效应(正值系数),而INB自身系数属于一种直接效应,说明INB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具有双刃效应,由此假设3得到验证。

就控制变量而言,银行规模(SOB)的回归系数为0.228,但并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可能是因为中国国有银行本身的体制属性,依靠政府的支持,银行规模较大,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滚雪球”的方式拓展国有银行的经营区域和影响范围。而过度的市场垄断和不完善的委托激励。造成了国有银行资源配置的劣化。但由于其承担着国家金融体系改革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任,针对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相对比较困难。上述正负效应的对冲,加上国有银行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回归系数的不显著。资本充足率(CAR)的回归系数为0.347,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表明资本充足率有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与商业银行规模相比,其资本充足率从经营效率的角度来保证银行产品创新、员工培训和财务管理完善等方面的实现。切实提升了盈利能力。

(二)中小型银行回归结果分析

对于中小型银行而言。根据门槛设定的不同原假设。按照单一、双重、三重的门槛个数先后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发现,与国有银行的门限个数一样,中间业务存在两个门限值,分别是0.227和0.464。进一步发现中小型银行的门限值均大于国有银行的门限值,可能是因为中小型银行对利差主导盈利模式的依赖性弱于国有银行。相比而言更A向于发展中间业务。

表5给出了中小型银行的面板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

从表5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这种非线性效应与国有银行一样可以从中间业务的三种不同状态过程进行说明。当INB小于0.227时,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中小型银行的利差盈利占比下降,企业利润快速下滑。相应的示性函数的回归系数为-0.210。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假设检验。之后,银行开始着手发展中间业务,由于中小型银行规模较小,区域范围远不及国有银行。使其在进行革新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无论是营运体制革新。还是中间产品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市场份额的拓展,均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总体利润水平实现逆转,转向盈利,此时达到第二种状态过程,INB的占比超过0.227,但小于0.464。在中小型银行改革创新的同时,金融宏观管理环境和投资者的理财意识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金融市场对资产的配置更具有话语权,个人的理财概念和需求出现骤增。因此,中小型银行进一步开发中间业务。当INB超过0.464时,利率市场化引致的中间业务拓展的回归次数显著提升。达到0.243,大于国有银行第三种状态过程的影响程度。就控制变量而言,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与国有银行的回归系数保持高度一致。但是SOB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假设检验.可能是因为中小型银行规模尚小,对利差收入的需求加大,造成了盈利能力对银行规模扩张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且其对中小型银行产生的影响明显大于国有银行。当中间业务收入与总营业收入之比处在较低水平时,金融市场实行利率市场化则会导致盈利能力显著下降;随着银行改革创新的逐步进行,中间业务脱离利差收入与金融媒介作用的影响,提升了银行盈利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和间接地提升了银行的盈利水平。当市场改革达到绩优水平,投资者的理财意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显著提升银行盈利能力。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盈利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11-03

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的计量属性。目前中国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有五种: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来调整其会计政策。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最抓人眼球的一项变化,这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的讨论与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它要求的计量环境与技术更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其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公允价值不是必然会导致盈余管理,但很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一、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含义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中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 7 号财务会计准则中规定公允价值是指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006 年9 月 15 日,FASB 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 157 号,将公允价值重新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让的负债所付出的价格”。尽管三个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的阐述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公允价值的公平性和自愿性。

(二)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财务指标,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注企业的盈余,由于委托关系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存在,企业管理当局客观上存在调节企业盈余的动机。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经济学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定义的阐述各不相同,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被普遍认可的由 Healy 和 Wahlen对盈余管理下定义的理解。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判断或选择,在编制财务报告或构建经济交易时,影响财务报告数据,从而误导利益相关者理解的经济行为。换句话说,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三)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特别是解决衍生工具的计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防止人为的操纵与控制利润,能够促使企业提供真实的盈余信息,有利于限制盈余管理。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较大的空间。公允价值的实施需要成熟的资本市场,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不够成熟,所以公允价值信息较难获取。另外,公允价值需要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公允价值可能不能做到真正公允,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二、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分析

(一)长期股权投资业务中的盈余管理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需要按差额调整已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单位才能确认投资收益,若被投资单位亏损,投资单位不需要作账务处理。而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中,投资单位在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基于这两种核算方法账务处理不同,亏损的企业可以通过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来提高当年的利润,而盈利的企业将原先采用的成本法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来降低利润,减少纳税金额,以此进行盈余管理。

(二)金融工具业务中的盈余管理分析

金融盈利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盈利能力;标准化系数

一、引言

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时将短期应付款作为一种财务融资政策(Deloof 2003)。因此,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运用(被定义为营运资本管理)已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Malmi 2003)。作为日常经营所必需的周转资金,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因而如何加强营运资本管理、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已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与长期投资、筹资管理类似,营运资本管理虽属于短期财务管理范畴,但也需要科学而规范的政策作指导。营运资本管理既要有量的把握,又要有质的体现;既要保持企业流动性,同时又要提高企业收益性(袁卫秋2012)。然一般而论,学术上更为关注的是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财务决策,对短期财务政策涉及较少,从而形成了理论上的空白点(汪平等2007)。鉴于此,本文以07—1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管理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丰富营运资本管理实证研究成果,又为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

基于研究目的,本文分别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

就流动资产而言,Deloof(2003)等发现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其它的研究也为这些结论提供了额外的证据(Wohrmann et al.2012)。这些实证结论表明,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提高盈利能力,但Gill、Biger等(2010)却发现,存货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应付账款而言,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从理论角度分析,应付账款增加,那么营运资本就会减少(Enqvist et al.2012)。由于现金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孔宁宁等2009),那么可以推断应付账款周转期应当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Wohrmann et al.2013)。换言之,如果推迟付款将能使企业更具盈利性。但令人不解的是,实证结果表明应付账款周转期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呈负相关或不显著的关系(Garcia-Teruel 2007)。仅有Lararidis和Tryfonidis (2006)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正向关系。这些矛盾的研究结论表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与盈利能力

通常认为营运资本政策包括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Weinraub和Visscher (1998)以及Nazir和Afza (2008)。Weinraub和Visscher (1998)通过研究1984-1993年间美国制造业等10个行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发现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且相对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通常伴随着相对保守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与Weinraub和Visscher研究结果类似,Nazir和Afza (2008)也发现了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但与Weinraub和Visscher (1998)研究结果不同的是,他们发现相对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通常伴随着相对激进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此外,他们的研究还表明,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越保守,企业业绩越好,即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激进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国内关于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刘运国等(2001)和汪平等(2007)。刘运国等(2001)研究发现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呈同向变动,企业盈利能力受到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影响。汪平等(2007)以流动资产/总资产、流动负债/总负债代表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研究了企业营运资本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在回归中均不显著,表明营运资本政策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然该文研究由于没有进行变量间相关系数检验,也没有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使得研究结论存在瑕疵。此外,袁卫秋(2012)实证研究发现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三、研究方法

1.样本选取与数据选择

由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并且制造业涉及销各个方面、选取制造行业分析有利于消除行业差异。因而本文选取07-12年沪深B股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出于研究需要,对初始样本进行适当筛选:(1)剔除ST公司;(2)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2个);(3)剔除数据异常的公司(2个)。最终得到年有效样本52个,6年共计312个面板数据、2184个观测值。所需数据源于CSMAR数据库。

2.研究假设与模型。

(1)研究假设。基于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以下五个假设:

H1: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负相关。应收账款属于企业资金占用,如果能加速收款,则有利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形成更多的价值增值,使盈利能力提升。

H2:存货周转期与盈利能力正相关。存货周转期=365*存货/销售成本,在销售收入及存货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存货周转期上升,则销售成本下降,那么产品毛利率上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加。

H3:应付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正相关。如文献回顾所言,已有研究表明现金周转期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而应付账款周转期又与现金周转期负相关,那么可以推断应付账款周转期增加,则盈利能力增强。

H4: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与盈利能力正相关。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衡量的是流动资产的保有量,营运资本政策越激进,则风险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强(风险-收益权衡原则,下同)。

H5:营运资本筹资政策与盈利能力正相关。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反映的是短期内需要偿还的流动负债的存量状况。营运资本筹资政策越激进,则企业短期偿债风险越高,那么盈利能力也就越强。

(2)多元回归模型。为了验证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及管理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Mod1 ROAit=β0+β1DSOit+β2DSIit +β3CATit+β4LNSIZEit+β5ALit+ξ0

Mod2 ROAit=β0+β1DPOit+β2CALit+β4LNSIZEit+β5ALit+ξ0

(3)变量说明。DSO=365*应收账款/销售收入,表示应收账款周转期;DSI=365*存货/销售成本,表示存货周转期;CAT=流动资产/总资产,表示营运资本投资政策;DPO=365*应付账款/销售成本,表示应付账款周转期;CAL=流动负债/总负债,表示营运资本筹资政策;LNSIZE=LN(总资产),控制规模效应;AL=总负债/总资产,控制财务风险;β代表回归系数;ξ代表残差,E(ξ)=0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回归分析之前,为了检验变量之间的自相关、单位根以及判定模型的协整性,分别进行了Person相关系数检验、单位根检验以及协整性检验。结果见表一、二。

表一列示了变量之间的Person相关系数。盈利能力指标与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在1%显著性水平下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同假设预期一致,表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产品毛利率能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而应付账款周转期相关系数统计并不显著。代表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的CAT、CAL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下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从总体来看,各自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弱,只有LNSIZE和AL之间的相关性为较高值0.4914。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在之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加以考虑。

表二列示了Mod1、Mod2回归模型的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性检验结果。由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T值及P值可知,回归模型Mod1、Mod2不存在单位根,即排除了回归分析为伪回归的可能;回归模型Mod1、Mod2协整性检验ADF统计量的T值及P值表明回归模型平稳性良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表三列示了混合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结果。根据表三可知,回归模型Mod1、Mod2的P值均为0(未列示的F统计量分别为19.3546和13.8199),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即模型整体显著;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2分别为24.03%和15.26%,说明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良好。此外,从模型自变量回归系数T统计量及P值看,DSO及AL在1%水平下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CAT、LNSIZE和CAL在1%水平下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DSI在10%水平下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DPO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但统计结果不显著。即除假设三没有得到验证外,其它假设均通过了实证检验。可能性解释为: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所隐含的机会成本对盈利能力产生了抵消效应并且长期拖延付款有损企业信誉,不利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展,最终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为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给出了两种回归系数。表三中第一组是标准化系数,第二组是非标准化系数。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无论是标准化回归系数,还是非标准化回归系数,都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从实证角度说明了企业应当重视营运资本管理。(2)从营运资本管理政策CAT、CAL的系数可知,激进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因而从实证角度为“零营运资本”概念与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经验支持。(3)由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变量—营运资本投资政策(CAT)和营运资本融资政策(CAL)系数可知,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甚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时应更加关注流动资产的持有量,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获利性更强的长期资产。(4)控制变量LNSIZE系数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效应越强,从而企业盈利能力也越强,因此扩大规模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AL系数说明,随着财务风险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将受负面影响,因而企业还应当把握好对财务杠杆的运用。

五、结论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管理政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状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营运资本管理活动对公司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2)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表现为:政策越激进,公司获利性越强;(3)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强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基于研究结果,管理层应当重视营运资本管理,着力制定最优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选择最优支付时机和支付方式、引入零营运资本管理理念等措施,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营运资本高速有效周转,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Deloff, M. 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 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30, 573-587.2003

[2]Enqvist et al. The impac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firm profitability in different business cycles: evidence from Finland. Working Paper. 2012.

[3]Wohrmann et al.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firm profitability. J Manag Control 24:77-87.2013

[4]Gill. A,Biger, N. And Mathur,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evidence from United States. Business and Economics Journal, Vol. 2010, pp.l-9

[5]孔宁宁等.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第12卷, 2009

[6]袁卫秋.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研究:基于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金融研究.第4期.2012

[7]刘运国等.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3) :6-10.

金融盈利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盈余管理

(一)何谓“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涵义,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Schipper 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美国学者Paul・M・Healy和James・M・Wahlen解释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通过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按照美国另一会计学家William R・Scott的观点,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通过上面几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可以概括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者;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遵从的会计准则;3.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管理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4.盈余管理的结果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的改变,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5.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因此盈余管理的最终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

笔者认为,所谓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规划交易来变更报告期盈余的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盈余管理的方法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是一项会计行为,但其手段不只限于会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2.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调节盈余;3.利用公允价值应用调节盈余;4.利用资产重组调节盈余;5.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盈余。其中方法3包括3个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金融资产计量。本文主要讨论金融资产的计量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与盈余管理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取得除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所规范的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时,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划分为4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其应用指南对每一类金融资产进行了定义,却没有对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分类标准进行严格的界定,尤其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较为模糊。如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其应用指南指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同时也指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从这一界定可以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是一个补缺的账户,基本上等同于分类中的“其他类”。

因此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可以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亦可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分类的标准就准则来看是依据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划分。由于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的实际目的极难查证,故管理者在划分金融资产的分类时随意性较大。事实上持有目的是由管理者自身确定的,可以预先确定金融资产的分类,再根据准则的要求确定目标。比如,实际以短期交易为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应该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是为了操控利润等,管理者可以否认其持有该项金融资产的实际目的,而将目的歪曲为其他目的,从而将该项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并不影响其对金融资产的买卖操作,但是该项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处理则是完全不同的。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司利润最大的影响在于其后续计量方式的差异:1.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利润。2.资产减值的计量,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降时,不管下降幅度多大,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其差额全部计入“公允价值动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视下降幅度的不同做不同处理,如果下降幅度小且时间较短,下降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如果下降幅度较大且持续下降时则视同发生减值,应该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并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的差额。当以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回升不再发生减值时,还应该转回已提取的减值准备。3.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将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将对应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将对应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结转至“投资收益”。下文以一例说明相同投资内容由于金融资产分类的不同而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例1:A公司参与新股网上申购,于2007年10月用银行存款224万元购买B公司股票40万股,每股买价5.6元,假使当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每股价格6.3元,次年6月末每股价格5.8元,由于证券市场行情一路下滑,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到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该股票每股价格变动为4.5元,到2009年2月按照每股5元出售(不考虑交易费用和所得税的影响因素)。

1.初始取得时

(1)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240 000

贷:银行存款 2 240 000

(2)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240 000

贷:银行存款 2 240 000

2.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上升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8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8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本年利润”。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则计入“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8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80 000

2008年6月末公允价值下降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公允价值下降时,冲减“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4.2008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持续下跌且幅度较大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提取减值准备,将投资损失直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会计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2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到“本年利润”。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金融资产市价持续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时,则要提取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将扣除“资本公积”的差额计入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转出“资本公积”差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44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20 000

资产负债表日,结转“资产减值损失”到“本年利润”。

5.2009年2月出售时

(1)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4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240 000

投资收益 200 000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240 000

投资收益 200 000

分别比较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年度利润的影响,

1.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度增加利润28万元,2008年度减少利润72万元,2009年增加利润20万元,该项资产持有期间对利润的影响是-24万元。

2.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度对利润没有影响,2008年度由于计提减值损失而减少利润44万元,2009年增加利润20万元,该项资产持有期间对利润的影响是-24万元。

若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末证券市场行情有波动,但并非一直下跌,B公司股票价格仍为4.5元,2009年2月仍以5元的价格出售,则会计分录如下:

2008年末,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2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20 000

2009年2月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 240 000

投资收益 200 000

借:投资收益 44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40 000

这样的计量方法,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和2008年对利润均没有影响,2009年减少利润24万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从金融资产的整个持有期间来考察,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持有期间某一年的公司利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当公司持有大量金融资产时,这种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对财务报表的解读有很大影响,因此金融工具准则很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金融类公司。

(三)公司可能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

根据两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差别,可以看出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后,公司对盈余的操控空间比将其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大。因为被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后,其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变动当期利润,而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是先计入变动当期所有者权益,只有在转移该项金融资产的时候将所有公允价值的变动一次性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计入转移当期的利润。因此,根据各种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管理者将会更偏向于把股票等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实践证明了上述观点,2008年年报披露,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824亿元,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前20家上市公司中,银行、保险公司、券商这3类金融企业占绝对优势,前10名有9家属于金融类企业。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28 659亿元,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10倍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金额前20家公司中也大多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包揽了前9名。

公司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公司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其本身对某期利润的要求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买卖操作。一般而言公司为了分散风险通常会买入“一篮子”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其中会有些金融资产是亏损而有些是盈利的。当管理者需要增加当期利润的时候,就可以将那些盈利的金融资产转移,这样原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就从所有者权益转移到了当期利润中来,从而提高了当期利润。与此相反,当管理者需要适当减少当期利润的时候,只需将亏损的金融资产卖出就可以达到减少利润的目的。

如果管理者希望继续持有已经转移的金融资产的时候,可以重新买入。这样卖出再买入的操作对其资产的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可是原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亏损或者盈利则如管理者的意愿而改变了当期的利润。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不同投资品种的盈余管理机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包括企业购买的众多投资品种,如股票、债券、基金以及特定理财产品等。而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要求,不同的投资品种,作为同一种分类的金融资产,其具体核算办法亦不同,在上文中也已分析了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过程,其他投资如基金、理财产品等的核算主要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期末对有市场价值的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市场价值的按照成本计量,其公允价值差异计入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期末还需对投资产品进行减值测试,在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本期损益。本文着重分析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其核算过程对年度间利润的影响。

例2:A公司2007年10月1日平价买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200万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A公司对该项债券投资既不准备近期出售,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将其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末,由于市场利率上涨,该债券市场价值(以总价计)198万元,2008年4月1日,A公司以202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该项投资。

2007年10月1日购买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成本)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2007年末,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25 000

贷:投资收益25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 45 000

2008年4月1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 02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45 000

投资收益5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成本)

2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应计利息) 25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 000

分析该项债券投资从购入到出售的全过程,应取得投资收益是2万元(出售价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异),在2007年末,由于市场利率不断上升,该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在下跌,由于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债券投资需要计提利息,这一核算方法导致2007年度投资收益增加2.5万元,而由于该项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4.5万元直接计入了权益类科目,而对2007年度损益不产生影响。

2008年该项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由于2007年度已经确认了2.5万元的投资收益,2008年出售该项债券投资后却形成了0.5万元的投资损失。两个年度合并考虑,这一核算办法对损益没什么影响,但是却将投资收益分配在不同的年度,且这一分配与购买的债券投资所体现的市场价值变动是不吻合的,在该项债券投资的市场价值下跌的年度内确认了投资收益,而在其市场价值上涨的年度内确认了投资损失或是少确认了投资收益。

对于想突击某年财务报表的公司而言,年度内购买大量债券投资,年末不论其市场价值如何变化,均可确认大量的债券利息收入,在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为当年虚增了大量利润,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三、对金融资产会计计量的调整建议

(一)合并金融资产的分类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并为一种分类,除了明确定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两种金融资产外,公司持有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全部纳入此种分类,使其会计核算达到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与一致性,避免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操作的模糊性,使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简便易懂,使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也可以避免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的不同任意调整金融资产的分类以进行盈余管理。

(二)增加金融资产分类的限定条件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管理者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分类调整是因为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定条件缺失所造成的。因此,应当进一步规定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条件,如持有时间等方面的限定。

(三)优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方式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不同投资品种,采用相同的核算办法,如债券投资,考虑到证券市场上的债券投资的公开价格已经包含了债券利息的因素,期末不再计提利息,而直接以公允价值计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