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2服装设计

1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基础理论部分过于枯燥.如在讲到服装起源部分,基本是纯理论的知识,加之学生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二年级,前期只接触过时装画课程,并没有真正介入到服装专业学习模块.对这些知识很茫然,即便讲了理论也只是脑海中的过滤,并不能形成较为系统严谨的体系.

(2)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本设计理论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且是后期进行设计创作的依据.如在讲到服装造型设计时,针对服装的外廓形即H型、A型、X型、O型、T型等字母型和钟形、瓶型等物象型,而往往好多设计并不单单运用一种形式,一种服装样式可能是围绕一个设计形式并多个点结合,学生做的练习也仅仅局限于其中,发散性不够.

(3)资源比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图书馆、流行杂志等获得,且比较好的网络要收费,如碟讯、POP、穿针引线等;图书馆有关服装类图书资料太老旧,跟不上服装的变化,绍兴市区图书馆资源关于服装方面的书籍更是有限;教材上面的图片也相对较少,且不够清晰.所以需要一些新的典型案例补充.其次,因为前述的客观原因,学生拥有的有效图片不多,在课堂上使用的资源大多来自教师的筛选和累积,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需要更广阔的平台去查阅、累积、归纳,梳理成较为系统的案例体系,才能快速指导设计,提高实际产品研发项目的效率.[1]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些案例必须要分析、梳理、深化、拓展,才能对每个学生发挥其独特的价值[2].

2服装设计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1服装设计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往届学生调研、同类兄弟院校的交流及自身教学经验,在教学大纲不变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重新调整与梳理.此次课程改革立足于原有教学大纲的重点和难点,以服装设计基础性知识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服装设计1为学生步入设计的大门奠定扎实的基础.

2.2案例教学的设计

2.2.1总体设计方案

案例实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教师选好案例,并附上问题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议案,点评与总结;其二,学生提前预习,课外寻找实践案例,课堂评析并小结.涉及案例评析环节,将课上时间以学生为主,教师作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实施.以按照每5-6人一组小组进行.每组有一名同学担任组长,并负责任务分配.大致的上课模式如图1案例教学过程图所示.在每节课开始前,将下节课任务及相关案例告知学生,以方便学生提前收集资料.

2.3具体实施

2.3.1案例导入与组织讨论

(1)理论部分:如在学习服装设计的概念、服装设计的分类、服装设计者的基本条件时,案例分析:你认为服饰的起源是哪一种说法,运用事实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文字并安排2课时的时间来讨论,教师要加以引导、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发言,根据自身的理解,或以知名服装设计师为例,论证服装设计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服装风格设计”章节,要求学生选择好一种未来5年内的流行风格或趋势,然后围绕这个风格展开设计,展开讨论,并案例分析:你最喜欢哪一位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加以评价).

(2)实践教学环节:在涉及服装的款式美、服装的色彩及图案美、服装的面料美等章节中,试分析当今的流行趋势,结合市场,利用三要素来讨论;在服装设计造型设计章节中,如“服装外型线的设计、服装结构线的设计,可以以法国设计师迪奥的新造型(NEWLOOK)及字母型线型为素材,分析外形线对服装流行的影响,或以某一国内外女装品牌为考察对象,分析该品牌惯用的结构线特点进行案例分析;服装部件设计中,试以“报喜鸟”男式西装品牌的领、袖、口袋变化为素材,分析其服装零部件的变化;服装分类设计时主要以女装设计为主,以国内外知名女装品牌系列产品为素材,分析其设计特点.

2.3.2归纳及拓展练习

此环节主要是课堂小练习及课外作业,是学生如何将案例转化到自己设计中的关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各组根据自身可寻找不同的初始元素,或相同的设计元素拓展不同的设计.针对每个小组的切入点不同,有的从廓形角度找共同点,有的从色彩角度找类似点,有的从分割线上找同类项,得出的调研资料通常是五花八门[3].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讨论总结,将有一定共同点或一定相似度的典型案例归纳梳理出一个或者更多拓展方法,[4]这样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案例,从而激发整个团队及个人的学习热情.

3服装设计案例教学改革效果

3.1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本次课程改革主要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案例主要通过服装品牌及相关领域,以图片、短时音频形式展开,比如讲到第一章节服装学说,课程引入了一些神话、传说及壁画等有关服装学说的资料及图片,并在此过程中增加提问与互动环节.

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系统思维和自我能动发展的能力

注重学生对课上知识的消化,吸收.本课程在改革中涉及以个人为主小组为辅的任务学习,主要为:课程第一堂课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全班分5-6个学习小组,由于仅靠课上知识的传授难以满足学生对服装相关资料的需求,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任务结合课上章节内容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学习量,搜集课外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重在分析汇总与整理.通过服装131班部分学生的作业发现,整体进步较大,资料内容较为充实,服装设计大师及款式流行趋势分析较全面,包括ppt设计、排版,中间根据教师的意见继续补充完善.

3.3培养学生平面款式图的绘制,基础服装材料与现代基本服装的对应

本课程为设计基础部分,各章节内容多为服装基本款式造型及部件的设计,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服装进行分解,去分析服装中的结构,并带着设计去绘图.比如上装(外套、风衣、羽绒服、西装等等),这样理解去绘图;对于绘图特别吃力的同学,建议去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自然熟能生巧.特别是部分男学生,经过四周后进步很大,由不愿绘图到能认真绘图并完成课程任务.

4服装设计案例教学改革实施问题

4.1认识上的问题

观念的不同导致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中应用也较为普遍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案例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多样化,课程中所举案例是否能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实质性突破;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否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满足或者真正适应大部分学生的需要等,都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

4.2管理上的问题

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多元角色.如承担课程教学、设计、作业指导等工作.而班级学生数达60人,真正能够自觉学习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在管理上,通过小组组长负责制来提高管理效率,而小组负责过程中无疑会出现学生打球或者漏网的情况,所以不能面面俱到.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也差异较大,整体还有待提高.

4.3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时量太少与学生学情分析:课程学习课时量太少,共有32学时,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学生前期只接触过时装画与色彩课程,直接与服装相关的课程很少,加之学生为工程班,绘画基本功较弱,所以课程进行比较慢,所了解的艺术及服装相关知识太少,虽然实践和理论各占16学时,但大部分以课上理论讲解为主,课上练习很少,作业只能靠课下去完成,同时服装时效性强,课外需要大量资料来填充,包括书籍期刊,所以建议学院建立专业图书资料阅览室,以供教师及学生查阅.

5总结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3],该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密切相关,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1核心知识点模糊

2010年之后,很多高校开始开设Android相关课程,对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核心知识点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方法仍处在研究和实践阶段,导致教师在对核心知识点的选择各有不同。

1.2学生基础薄弱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Java知识、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的课程讲授仍采用理论授课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实际应用结合;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但这些案例往往是对特定知识点的练习,与实际项目开发相差很大,学生毕业后遇到项目开发时不能正确科学分析具体问题;课后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但这些题目往往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3-4]。

1.4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类似表1所示的课程考核标准;其中期末考试占70%,其他占30%。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核理论学习,与《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不一致,往往导致学生的笔头能力强而实践能力薄弱,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能力,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2案例教学在《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实际应用的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然后通过学生对事件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3-5]。

2.1案例的设计

教师在选择典型案例时,应考虑以下4个因素:①案例的选择应该覆盖若干个核心知识点;②案例的选择应该贴近实际生活且生动有趣;②确定案例的规模要适当;④确定案例的难度要适中;表2显示了《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核心知识点与典型案例的对应关系。教师对学生采用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针对当前很多大学生都非常喜欢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自己喜好的APP,教师可以以这个兴趣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发简易音乐播放器为切入点,教会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过程控制。

2.2案例的实施

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需要在PC机搭建,搭建步骤:第一步,安装Java的运行环境;第二步安装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第三步安装SDK套件,配置SDK的安装路径;第四步创建Android模拟器(AndroidVirtualMachine),可以模拟仿真不同型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

2.3案例的讨论

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素质,丰富学生的实际移动互联APP开发经验[7]。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和方法;②采用启发式教学,恰当地引进教学案例;③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自由组队,每4~6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知识点,通过开发科学计算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Android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2.4案例的考核结合《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考核采用如表3所示考核标准。

3结语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网页设计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需要越来越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只有引入新型教学法与新型教学理论才能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而案例式教学法以具体案例分析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与网页制作能力,是网页设计教学中可以应用L试的一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案例式教学法在19世纪末期由美国哈弗大学兰德尔教授提出,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以“抛锚式教学”为原型,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和事件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更加直观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又被称之为“实例式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通常情况下,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分为两种,即案例讲解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案例讲解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案例,教师放弃以往的逻辑性讲解,采用案例直切主题。而案例分析法又被称之为“案例讨论法”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课程参与性,以讨论或者分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各有不同,如在网络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进行典型网站设计,让学生对典型网站进行分析规划点评,从而进行创造设计。第二案例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案例、理论、案例这一过程,既以案例为出发点又以案例为落脚点,这样学生既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提升,也可以实现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案例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概念,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首先网页设计教学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以及各种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如Photoshop图片制作、Fals、Dreamweaver等小型网站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有很多,由此可以看出网页设计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为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各种困难,但若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一些特殊的网页与案例进行讲解,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去理解这些概念,这就攻克了以往教学中的难题[2]。其次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占有者同等的教学分量,体现出了“教”与“学”的平衡,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抒发自己的意见,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所以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这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案例式教学法打破了以往有条不紊的教学组织模式,整个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合理选取案例内容,发挥案例教学价值

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教师能够选择合理的案例内容,是发挥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案例内容时,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原则,教师选用的教学案例最好是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切记不可使用华而不实的虚拟案例,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予自身启迪和收获,如京东、聚美优品的网页设计就是符合以上几点原则的案例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3]。其次要具有关联性,也就是案例内容与学生训练的课程知识具有关联,例如在学习“网页标题栏设计”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百度网页标题栏,腾讯网页标题栏作为案例,向学生讲解网页标题栏的设计样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最后选取的案例内容要具有实时性,网页设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如果不能让学生时刻学习最新的知识,学生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选择的案例内容也是如此,必须要将现在最新的网页案例与设计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思维。

3.2明确案例教学步骤,养成思维习惯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知道,案例式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着本质的不同,案例式教学法强调案例、理论、案例这一过程,以案例出发又以案例落脚,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协调性,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明确案例教学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良好的网页设计学习思维习惯,具体而言,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时,整个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案例选择、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案例评析,案例教学组织贯穿一条主线,即发生了何种问题、问题因何而起、问题如何解决、日后采取何种对策,这就是案例式教学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案例式教学的这四个步骤,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网页设计能力。

3.3注重学生讨论分析,加深知识认知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谈论为线索,通过学生自身对案例的分析,加深知识认知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分组谈论是案例式教学法应用的一个核心环节,为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摇要将案例问题面向全体,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因此教师无法对知识进行逐一解释,为此在进行案例点拨时,教师可以采用聚焦式的启发方式,对案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点拨谈论,然后选派小组代表提出本组的解决策略,其他学生倾听发言者讲解,最后教师在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通过这样的案例式教学训练,不但可以为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

总结: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案例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的正是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法与网页设计教学十分契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案例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丹丹.网页设计教学中激发中职生的创造潜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课程;案例教学;案例设计;案例组织;力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0;TU9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6604

一、对桥梁工程课程案例教学的认识

案例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教学方法上看,案例教学改变了单向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分析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特别是对工程应用学科,利用案例能使教学更贴合工程实际,以工程问题为导向[1],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桥梁与渡河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涉及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众多前期课程,同时该课程又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是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实行案例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能综合材料、力学理论、构造知识和施工方法等多方面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将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体系[2],培养学生综合各种所学知识,并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工程素养。

二是,更贴近工程实际。以往教学仅注重桥梁工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忽视有关构造细节和施工技术。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源于真实工程实践,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有关桥梁构造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与理论结合,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认识。

三是,利用案例教学灵活的特点,紧密结合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及时追踪桥梁工程建设的最新成果,如新结构形式、新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对本学科的视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演进发展的敏锐性。

从教学方法论上看传统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教学内容较为系统,教学组织较易开展;案例教学则是从实践回归理论的过程,先摆出问题,再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编制案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案例的设计和组织上必须有所思考。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桥梁工程课程案例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进行探讨。

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案例分类及特点

按照案例的素材来源,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案例包含设计类案例、施工类案例和事故类案例等,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力学现象进行归类。设计类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桥梁设计和构造最直观的认识;桥梁设计与桥梁施工技术紧密相联,施工类案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桥梁设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事故类案例震撼性强,结合事故原因辨析,可以为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点提供极为有益的帮助。

按照案例教学方法又可分椋貉菔拘桶咐教学、讨论型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演示型案例教学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上述案例教学的认知范畴,因为它仍然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但是应该看到它在教学中的优点,案例短小精悍,演示型案例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学过程容易把握,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演示型案例教学在加强理论教学效果上优势明显,其仍然是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型案例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介绍案例的背景,并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型案例教学可以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以学生为主,教师仅仅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主持人。讨论中学生思想产生碰撞,有利于启迪新的想法,拓展创新思维。参与讨论的学生人数不受限制,是案例教学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事先设定某个工程项目和各方立场观点,并将学生分组安排,教师也可以作为其中一方的扮演者参与其中。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需要学生主动收集相关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前准备充分是保证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选择合适的案例背景并加以设计则是此类案例教学的关键。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要求参与方准备时间较多,作为课程教学开展的次数也受到一定限制。

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课内案例教学受时间限制需要安排紧凑,以演示型案例教学或讨论型案例教学为主。课外案例教学在时间上较为宽松,形式也可以更为多样,如利用学校

所在城市众多桥梁的现场环境,组织学生周末春游、秋游,在宽松的环境下开展角色扮演型案例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课程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原则,如案例的典型性、启发性,案例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案例的可理解性等[3-4]。具体到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敏感性,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桥梁工程课程涉及材料、力学、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但现有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系统整合,以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感到

不知如何应对,无从下手,总是希望有个固定的模板加以套用,这样将极大地限制学生工程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案例的设计上,笔者建议将力学理论作为一条主线。作为高年级专业课,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具备将前修的材料和结构类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条件,在教学内容中以力学理论为主线,同时在案例的设计上加以体现。如文献[5]针对梁式桥静力体系划分作了教学案例分析。以力学理论为主线的案例设计,可以整合桥梁工程课程知识点,系统梳理桥梁工程课程与其他前修课程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时能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桥梁工程设计、构造和施工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力学知识如图1所示,各部分与力学知识的结合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材料层面,如基于材料受力的截面应力分布、各应力形态(弯曲应力、剪应力、压应力、局部受力),以及由应力超限造成的各种破坏形态等;

二是构件层面,如梁、柱、扭、索等构件的受力及变形;

三是结构层面,如梁式桥、拱式桥、索承桥,以及由基本结构组合形成的各种组合结构等。

四、桥梁工程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

(一)收集典型题材

案例教学中,选择好的题材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衡量案例教学好坏的第一印象。有关研究也表明,学生即使对案例涉及的知识不明确,也能够对案例的好坏作出评价,可以说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首先主要取决于案例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当。题材应来源于真实的工程实际,要提供丰富的信息,最好结合图片、视频或动画演示来讲解。案例来源的客观素材要详尽,但受制于课内教学的时间限制,案例教学的内容又要精炼,要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把握案例内容的难易程度,处理好案例教学时间分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W效果。

(二)精心编排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个好的案例设计应该是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的一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案例好坏的指标。围绕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目的,桥梁设计比较方案、施工过程的可行方案、施工过程的多种可能性等都可以作为案例编排的内容。案例的编排可以按照由工程背景、工程问题展开,进而组织讨论这一流程进行(如图2)。如某拱桥缆索吊装施工过程,围绕挂扣过程设计案例教学过程如下:首先介绍该工程采用的缆索节段吊装施工方案;其次提出缆索系统和拱结构挂扣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扣索张拉、背索锚固等影响线形和施工安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并结合所学的力学知识开展讨论。

(三)注重案例分析

对案例的分析或点评,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学生还不具备对案例分析进行评判的能力[6],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或点评是目前案例教学容易忽视的部分。对案例的分析或点评是梳理学生思维的过程,对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他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案例的分析应该把握案例的关键内容,除了通常的口头点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形式。如索承桥抗风问题,可以以美国塔科马大桥风毁事故为案例,播放该桥垮塌的视频,不仅让学生感受桥梁垮塌的震撼效果,更应引导学生观察桥梁的破坏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引导

他们思考造成桥梁垮塌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对大桥扭转剪切破坏原因的分析,可设计“火腿肠”教学模拟演示,要求三名学生徒手剥开火腿肠,演示弯、拉、扭三种情况下剥开火腿肠的难易程度,以此证明扭转剪切破坏的效果,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体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五、结语

精心设计和组织案例教学,对培养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桥梁工程课程案例教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教学中案例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案例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一点初略的看法。实践证明,这些总结和探讨有利于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也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均利,卢春玲,王晓峰.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6):80-81.

[2]钟小平,肖鹏.桥梁工程系列结构类课程教学内容一体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 47-50.

[3]张家军, 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4]喻梅,周水兴.案例教学法在桥梁工程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与世界,2011,28(9):38-39.

[5]周水兴,田维锋,张敏.“梁式桥静力体系划分”教学案例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43-45.

[6]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40-144.

案例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而言,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不但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而目前高校里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不能很好地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要领,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再者,由于高校教师本身对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在案例讨论中很难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案例探讨也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起不到真正效果。

实施案例教学提高审计教学效果需要在审计课程设置中增加案例教学的份量和质量。所谓的课程案例是指审计学课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课程导入案例以及课后讨论案例。课程导入案例是教师在进入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通过一个短小的案例说明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比如讲解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的“黎明股份、蓝田股份”等案例引导学生对“分析性程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后讨论案例是指让学生组成课后的案例讨论小组,针对教师布置的课后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并形成最终的案例报告。由于受到课时量的影响,课程引导案例不能占据课堂教学大量时间,而课后的案例虽然形成了案例讨论报告但难以进行实时监督,难免会存在有学生搭便车的行为,因而要真正达到学生通过案例增强其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必要开设《审计案例》课程,该课程完全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事先由教师选定案例,学生进行研读,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不同学生的激烈争辩开拓思维。

正如前文所述,经典适用的案例教材在当前的审计教学中非常缺乏。案例教学的成功组织需要有大量分类具体的、内容完整的、与当前实际结合比较紧的案例库资源。这也必将是未来审计教学需要着力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当前的状况下,由审计课程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广泛收集和整理、科学设计和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学案例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会计师事务所收集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教学案例;或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己设计教学案例;也可以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是进行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学案例教学效果的高低,好的案例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案例的设计和选择上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相关性,选择的案例要与学习的目标相一致,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二是现实性,所选择的案例应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要与时俱进;三是实践性,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案例必须来源于实践,必须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理而形成的。因为每一重大审计案例的发生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每一重大审计案例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审计理论问题。教师在编选审计案例时,必须有的放矢地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来源于真实的案例,但表现形式可以是外露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总之,案例中这些问题必须针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设置。

教师教学能力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教学组织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得以发挥的保障。要提高审计学案例教学效果,必须进一步提高审计教师的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更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审计实践,参与审计学案例的收集和编导,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案例教学的教学互动,教师作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组织者,应能为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创造出生动的案情和真实的场景,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要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案例教学法的专业培训,聘请有关的专业教师讲解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或组织教师观摩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