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范文第1篇

1采用“先理论后案例”的教学策略,即先基础后应用的方法开展案例教学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给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知识点的有机串联。笔者在分析化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可分为:①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引出案例;②课堂讨论前,指导学生分析案例,发现主要问题,选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应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③课堂讨论时,指导学生在所学过的知识点中,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并分析各自方法的优缺点;④总结课堂讨论,并将案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引申与拓展。例如,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者互为补充,各有所长。滴定分析的优点表现为准确性高,仪器分析的优势在于专属性强和灵敏度高。如何理解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在学生学习酸碱滴定法后通过乳制品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具体案例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008年,因食用三鹿婴儿奶粉而患肾结石的报道铺天盖地袭来,罪魁祸首三聚氰胺也因此浮出水面。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含N量高达66.64%)假性蛋白,能使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合格,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滴定分析法的共性);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物质结构性质出发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法的思维。

2先小组讨论后提问互动启发式开展案例教学

课堂案例讨论前先对学生分组,由学生自荐和推荐的原则选出组长,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组长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知识点的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寻找答案,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和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教师随后再进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和启发式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调整学生评分制度

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课堂上积极发言并展开讨论。期末成绩的评价也因此采用多元化机制,包括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实验成绩(20%)及平时成绩(10%)。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评分可实行鼓励加分法,即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同学得到加分,以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采用这一多元化考评机制后,促使学生把学习落实在平时,既可以避免考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试心态,减轻学生的迎考负担,同时又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少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后,本校分析化学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在分析化学三基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的客观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基础之上,适量增加实验设计和分析讨论案例。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考察学生合理选用分析化学方法的能力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原因,以更好地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4应用案例分析时的注意点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问题;运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许多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理论阐述过多,实际分析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案例内容过多,缺乏层次,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高职高专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多年案例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加强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一、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1.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比如蓝田、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等造假案例。另外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往往只涉及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与管理学、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结合不够紧密。第四,案例内容设计不科学,没有针对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内容。现有的很多案例是过去教学例题改变或教师随意编造,缺乏真实感,即使学生学习了此案例仍不能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实际操作;有的案例和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的案例为外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讲授方面,能力不足。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缺少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够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与《管理学》、《税法》、《经济法》等课程的知识知识点融会贯通。由于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吃透案例内容,只是照本宣科,例子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启发、引导的能力不强,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有一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不愿意放弃“主角”,以“我”为中心”,不给学生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讨论,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财务报告分析的应用

1.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可读性是提高学生学生兴趣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报刊杂志及网络案例进行认真筛选、改编,语言表达要简练,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较差的需要。最后案例要与学生的能力相符。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只有案例与学生能力适当,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案例教学的环节当中。因此,对比较复杂的案例,要精简内容,最好能适应两节课教学需要,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情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2.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笔者在案例教学的进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事先查阅有关资料,熟悉案例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3.科学评定案例课成绩,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考核方式的选择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考核方式应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将学生在案例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纳入形成考核范围,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相结合。提高案例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案例成绩由学生代表和老师评分组成。案例分析报告,要求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教学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管理学、统计、税法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因此,应当选派合适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必要时可选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实务界人员进行案例教学。

2.教师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具有启发、引导的能力,要有周详的计划、幽默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在学生发生争执时能够运用一定的技巧结束争论,继续讨论。同时还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3.案例教学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适应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说教学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财务报告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感受,因此,《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

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是完美无缺的,不能过于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而一味贬低传统教学。因为案例分析是在学生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财务报告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技巧讲授,仍然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不应过于强调案例作用而忽视了其不足。其次,案例教学应和课程相适应,非所有的课程都能适应案例教学,只有那些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才适合案例教学,不能为“赶时髦”而对所有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最后,案例教学要与学生相适应,案例的形式、内容、复杂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师、课程、学生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式地进行案例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吴小红.高职管理困境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96~98

[3]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

2010(1)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范文第3篇

一、“理论阐述”,精讲重点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备课,合理整合教材,捋出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知识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所学章节的基本知识,掌握重点,形成初步认识。如单项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主要了解目标制定要求和活动过程的基本步骤。

二、“案例分析”,讲练结合

这一阶段主要围绕“呈现案例尝试设计结合理论分析展示优秀课例”展开教学活动。

⑴呈现案例。教师向学生呈现的案例必须是精选案例,这类案例要具备真实性、典型性、潜在性等特点。真实性是指案例必须是幼儿园使用过的课例;典型性是指案例必须具备某种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潜在性是指案例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对精选案例的分析讲解,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内在需要。以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鞋》为例,教师通过对两组教育活动目标的对比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明确掌握活动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思路。

⑵尝试设计。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把学生分为5~6人一个小组,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时间,引导他们围绕设计任务充分思考,并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讨论,尝试设计。这种通过与同学、教师的商讨、协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互助与互评。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把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实践经验。

⑶结合理论分析。结合学生教学活动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与分析。如针对活动目标的设计:学生在理论阐述阶段都了解到,目标的表述要清楚、角度要一致;目标的表述要具体,便于操作;目标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考虑情感态度、能力智力与知识技能等方面。但在实际设计中,学生制定的目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照设计活动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反复修改,不断调整,才能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切合幼儿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全面发展教育要求的活动目标。如大班语言活动“小马过河”的活动目标:①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②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经过分析、修改,可调整为:①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②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驮、蹚。③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种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提炼,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活动目标的设计理论。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首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其次在案例讨论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做到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并能用简要的语言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⑷展示优秀课例。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教案或播放教学录像带,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供感性认识。如:播放教学录像带《小猫的生日》,引导学生自觉地与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比照,找出差距。利用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极互动、认真思索、热烈讨论中学习优秀课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等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试教比赛”,积累经验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模拟组织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体验过程,积累经验。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范文第4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因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性特点和学科实践性特点,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知识学习时务必加深理解程度,随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实践当中。需知,新型教学方法合理介入致使新型教学问题产生,此类问题均会阻碍学习进程,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不完善现象尤为明显,在此前提下便将其投入教学实践,无法带来优良学习效用。以下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问题详述:

1.教学方法缺陷要点分析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即为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要素之间难以达成吻合,教师在进行知识教授时,单纯注重表面化知识教学,不注重知识内涵传递,学习方法和学习作用均未深度普及。从实际角度而言,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利用教学实例和课程相关事项进行教学任务执行,但实际教学环节中有些教师所列举的实例和核心教学目标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与课程内容相背离且充斥着大量反面实例,此处以《发现自己的潜能》课程教学为例,教师所举实例为缺失国家经济发展,虽然本章内容为个人潜能,并且也与国家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但实际对比形式却不相符合,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所举实例与教学目标相差很多。

2.实际运用缺陷要点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实际运用问题,案例教学策略执行环节中并未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深度明确,教师对政治课程案例知识并未高度重视,只是一笔带过,跳跃式教学现象尤为严重,此种状况产生会让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学习时出现混乱学习态势。《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在讲述问题时忽略自立讲解,而主要讲解一些无关痛痒话题,显然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没有到位。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要点分析

1.案例阅读与了解

集中讨论操作初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资料信息内容阅读,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信息收集,随之形成初步案例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围绕案例知识主题进行问题思考与揣摩,试出若干思考题目,让学生有顺序、有目的地去解决此类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务必完备。

2.多媒体教学手段介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中可适当融入多媒体教学模式,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多媒体文字创建和多媒体表格创建,学生通过看书形式和讨论形式来回答教师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最终由教师进行学生观点提炼,然后便可进行总结性点评与归纳,旨在分析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让学生口述各地文化特色和节日传统,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完善文化习俗案例教学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3.多元化学习小组创建

应适时进行多元化政治学习小组创建,进而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与轻松学习氛围,教师应以主导身份形式出现,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对教学进度全面了解,教学环节中倡导共同探讨学习模式和团队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群体在此过程中可自由发表观点与意见,与此同时也可倾听他人意见,彼此积极交流,结合自身不足与缺点来分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具备真实性特点、互动性特点和形象性特点及易理解特点等,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原有讲台固定讲解模式被摒弃,学生不必忙于笔记记录,学生群体此时可以进行主动思考与主动学习,以至学习能力不断攀升。

4.组员代表实例观察

案例教学优缺点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1-01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地理新课程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将一门科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性,采用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此,笔者就自身浅薄的教学实践经验,就“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的优缺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始讲授课程之前,针对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选择一个适当的案例,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将这个案例贯穿课程的始终,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把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都囊括进去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与“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相对应的是“一理多例”案例教学法。“一理多例”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为了说明或印证某一个理论,或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熟练掌握某一理论,列举多个例子对某些知识或理论进行分析。

如教师对农业区位条件的讲授,若采用“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话,可采用给出几种学生熟悉的农作物,给定种植地点,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选出最适合在该地种植的作物,一则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兴趣浓厚。二则学生在思考、讨论、选择的过程中,就是对农业区位因素选择的过程,考虑的因素,即是农业区位因素。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自主分析的方法、能力,还能加深印象,教师稍加引导即可。学生通过“案例阅读——提出问题——自主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实现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获得。而“一理多例”案例教学法,则相反。教师运用多个案例,逐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于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案例多,学生理解记忆起来较为复杂,同时,教师容易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

二、“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的优点

使教学内容整体脉络清晰,保证案例的系统性。这是“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很强的学科,掌握基本的理论及探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恰恰能够为地理教学提供很好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避免在一些系统性强,脉络明显的理论的教学上出现混杂。学生亦可根据某一案例,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理解记忆,更容易通过简单的案例,掌握较多较复杂的知识。相反,若采用“一理多例”案例教学法的话,容易导致学生记忆的混杂,无法保持记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激发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教师对于案例的选取或是教材编排的具备典型性的,或是自己根据学情及实际教学情境精心选择的,“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应当具备典型性、说明性,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用案例论证(解释、说明)相应的理论或知识点。案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所涉及的方面紧密结合,环环相扣。学生对案例兴趣浓厚,激发思考、讨论、探究的欲望,更容易掌握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切实体现新课程地理教学的目标。能够更多地提升教师对于乡土地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根本,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果教师不进行研究,教师的教学犹如没有源头的死水一般,久而久之,只有干涸。而“一例到底”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最主要的环节,即是案例的选取与设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案例的真实性,新颖性,还要注重案例与知识理论之间如何自然、有效、合理地进行连接,对于教师研究性能力,是挑战,也是一种巨大的提升。

三、“一例到底”案例教学法的缺点

案例能分析出一般原理,但不能机械推广至其他区域,各区域要根据案例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案例主要教授典型性原理及分析方法,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主要原理和方法能够掌握,但是容易固化思维,缺乏辩证看待的观念。

对教师对教师要求较高,资历较浅的教师很难驾驭。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要求运用完整的案例对教学内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完整诠释,在案例的选择设计上的要求就较高;其次,还要对课堂上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及回答做出合理严谨的引导和评价;第三,教师还要尽量避免与其他教师选择类似的案例,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面和创新性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教师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能够很好驾驭的程度。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学内容都适用的。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泛。有时不能仅仅使用一个案例就覆盖所有理论和知识,教师需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同时,若使用次数过多,创新性没有加强的话,很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