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契约;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28-0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践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金融行业的突破性发展必将成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就需要金融专业教育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支持。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的横向拓展,重新审视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点和思路。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金融专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对创新型人才的界定,教育界和理论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总结起来,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追求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对未知领域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冒险求变;其二,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创新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在国家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实现跨越性增长的强劲动力,是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的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再次突显了科技和人才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全球经济竞争趋势也从客观上要求金融专业教育能够为社会供给创新型人才。此外,金融学科的发展呈现出微观化和边缘化的倾向,金融理论的研究建立了以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为核心的新框架,呈现出鲜明的微观化和边缘化特征,其研究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专业的学习者不仅要建立经济理论基础,更要掌握工程化、实证化的研究方法(如金融工程、金融数学、计算机建模等),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融为一体。同时,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对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工具演变推动实现了金融发展过程中一轮接一轮的高潮,由金融创新工具所带来的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创新型金融人才开发设计了新的金融工具,也必须直面金融工具过度衍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以新的创新解决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问题。

二、心理契约理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的内在关联

(一)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

心理契约最初被定义为“在任一组织中每一成员与该组织的管理者之间及其他成员之间的非成文的相互期望[1] (E.H.Schein,1965,1978)”,代表着一种非正式的、但却真实存在的隐性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组织与成员事先达成的默契,不需要通过正式合同明确下来,如长期晋升的期望、职业培训的机会等。心理契约对组织和成员间的默契关系、工作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影响重大,稳定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助于成员对组织的忠诚、积极和认同,反之,违背心理契约则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心理契约理论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用来研究各种组织中雇佣双方之间微妙的关系和互动状态,以期提升稳固心理契约带来的员工贡献度、减弱违背心理契约造成的消极影响。

基于主体界定上的差异,心理契约理论研究主要有“古典学派”和“卢梭学派”的两大阵营。前者认为心理契约具有双重主体,包含了相关组织与成员之间的相互期待;后者则认为组织在契约关系中只是环境的创造者,并不能作为心理契约关系的一个主体,将心理契约界定为“个体关于在他与第三方之间进行互惠交换时建立在双方明示或暗示的承诺基础上的主观信念”,[2]只具有单一主体。进一步地,两种观点给出了对成员与组织之间契约变化的不同看法。尽管心理契约究竟是具有双重主体还是单一主体,至今还没有形成定论,但从本质上看,两种观点并非完全对立矛盾,在解决具体的组织管理问题时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二)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和研究,一直以具有雇佣关系的组织为主,但其应用却可以拓展至其他很多领域。在高等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确立了教育关系后,普遍存在着互相承诺、互相期望的隐性关系,这种关系虽未被明确列示出来,但已经成为双方默认的一种心理契约。受教育者期望高校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从业人才等;教育者则期望学生能够专心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从而达成作为教育者的职业成就和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契约双方都会在相应期间内对对方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主观的认知评价,如果这些心理契约的内容得以实现,双方都会积极调整自我行为,向正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感知到对方违背了心理契约,主体将产生愤怒和失望的情绪体验,造成消极影响。总之,高等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及其变化对契约双方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心理契约理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施展空间。

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金融专业教育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对专业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价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和就业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心理契约在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相互责任和相互期望出现了新的内容。传统的金融学教育体系中,教育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特点个性,知识体系的优化进程缓慢,在人才评价标准上有明显缺陷,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金融专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将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感知到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另一方面,由于没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教师也会对心理契约的另一方——学生产生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从而降低教学积极性。传统金融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契约双方的态度和行为,导致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影响的过程,双方的心理契约关系不是单方面、完全主观化、个体化的关系,而是师生间通过各种方式相互感知和交流各自的期望、并就各自相互认同的部分期望形成的隐性契约关系。实证研究支持的观点也表明,双向视角能更确切地考察心理契约中双方的相互责任及其履约情况。[3]在这样的逻辑起点上,有必要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心理契约的两个主体,观察其契约内容的变化,从而提出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三、心理契约视角下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

(一)真正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理念严重制约了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金融是在文、理、工的交叉点上融合多门类学科所形成的边缘化、多元化学科,其课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以社会经济现象为考察对象,以自然科学为工具,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接受方,单纯以教会学生为目的,仅仅关注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采取简单灌输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递。这样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隐性心理期望,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相关理论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专业教师在创新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改进的积极性。尽管近年来有关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达成共识,但真正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进程还比较缓慢,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密切关注金融专业领域动向,从而了解专业现状、洞悉发展方向和未来需求;同时,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成人与成才并重,既强调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确立,又致力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具体需求,更为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其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向其特色优势方向的发展。

(二)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型知识体系

为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创新型知识体系。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以培养广泛文化意识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模式。当前金融行业国际化、数量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金融业务也日趋复杂,金融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金融理论,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还要具备法律规则、营销手段、电子信息、计算机操作以及外语等相关知识。由此,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做到将金融专业教育与法律、数学、管理、计算机、外语等诸多学科相融合,构建创新型的知识体系,以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为基础,以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学等为辅工具,以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为实践对象,形成全面系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内容。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是充分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同时,从金融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看,为顺应金融行业的微观化、工程化和衍生化趋势,应适当增设如金融工程、投资学、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等专业课程。当然,通过短短四年时间解决学生未来择业就业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知识体系下,传授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三)采取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金融专业教学偏重于货币金融的宏观视角,大多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将完整的课程内容传达给学生,是典型的单向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忽视了金融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使之成为一门纸上谈兵的教条学科,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培养出适应专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思考、热烈讨论、纠偏除错,认识了解学科特点,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目前金融专业教育亟需改进的部分看,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教学过程中交流讨论的内容,这种交流不仅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也可以适当聘请行业内人士授课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充分了解真实客观的行业现状,也将有益于学生和教师展开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学习。

第二,加强教学中实践操作的内容,抽象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讲授往往难以理解,如果辅以相关的实践操作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有不少软件公司开发了与金融教学相关联的模拟教学软件,如国泰安公司开发设计的证券投资的模拟实训软件、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的模拟软件等,将真实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第三,适当增加课堂上实际案例的援引和分析。长期以来,金融领域所发生的大事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动、大型金融机构的动荡都是金融专业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研究对象。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的同时,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金融事件,以事件阐释理论,以理论分析事件,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和提高学生对金融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创设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的评价考核,从而渐进式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目前,高等院校对本科生大多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简单地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纪律表现、参与活动等方面情况进行加总,并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上的表现。事实上,创新型人才的评价考核机制本身就应允许“偏才”、“怪才”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他们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向传统、“权威”和普遍观点挑战,勇于提出并实践自己的新思路和新看法。因此,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积极修正评价考核机制,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

对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修正,应综合考察学生的阶段性成果和总结性成果,重视期末考试成绩的同时,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有待提高的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表现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以利于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应综合考察学生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卷面考试、模拟实训、案例讨论、调查报告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客观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型人才的评价考核机制将对师生双方的教与学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修养。

参考文献:

[1] 施 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2]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J].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1989(2):121-139.

[3] 曹威麟,段晓群,王晓棠.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6):105-109.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范文第2篇

偏重宏观金融且应用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014;吕秀梅,2014;阿茹娜,2013;方永丽,2012)。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大学教改项目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主要立足各校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适合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因而,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笔者学校已经学习过金融学的在校大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目前金融教学的现状,及今后改革的方向。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为本”,尽量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需求。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受益者是学生,教学工作者最应该关心的是学生的感受。具体而言,本次调查主要了解一下问题:①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现状,②学生对金融学教学要求。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大连海洋大学金融学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本文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前,请2名老师和4名学生进行预调研,了解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最终本文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第二,教学现状,第三,学生要求。(二)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通过亲自派发纸质调查问卷方式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6月至1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66份,收回61份,剔除无效调查问卷后剩余58份。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关于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设置,没有区分专业;总课时48学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是5:1;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核算方式是,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以上是学校制度安排,通过调查问卷反应具体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要求。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文本调查问卷设置了6个问题,涵盖了教授知识内容差异性与全面性,知识的应用性、与时俱进性、是否能够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授内容的差别性:93.1%的学生认为他们专业教授的内容与金融专业有区别;关于教授内容知识全面性:72.4%的学生认为为教授的知识内容全面;关于教授内容的实用性:7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实用性较强;关于教授知识的与时俱进性:89.3%的学生认为教授的知识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上述数据表明,虽然金融学教学大纲没有区分专业,但是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意识的区分授课内容;同时还表明,学生对于教授讲授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与时俱进性比较满意。2.教学方式。在对金融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调查中,有13.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强偏重调理论知识少实践,62.1%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10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非常有必要”。学生在回答“教师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时,24.1%的学生选择“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法”,34.5%的学生选择“案例教学法”,41.4%的学生选择“模拟实践教学”,没有学生选择“小组作业主讲式”。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大连海洋大学实际实践的教学也比较令学生满意。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学生选择案例分析,这于实际的教学不相符,通过与授课教师沟通,金融学授课中虽然有模拟实战环节,但是占总课时不会达到41.4%。也许是学生期望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来学习。3.教学效果。学校和教师通过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学效果在学生培养中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金融学课程对于提升专业能力有帮助,其中37.9%的学生认为对于提升专业能力非常有帮助;82.7%的学生认为金融学的学习能够帮助个人理财。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通过金融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对今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利;同时,数据还表明,仍然还有24.2%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能力帮助一般,17.3%的学生认为对个人理财的帮助较小,因此,金融学课程教学今后还要需要继续提高。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关于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时,答案可以是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课堂学生参与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不灵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实践教学不够深入”这四个问题,学生的选择占比分别是24.4%,44.4%,35.6%和17.8%(此题可以是多项选择,总人数为90)。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努力的两大方向:一是2017年第07期中旬刊(总第66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7,2017(CumulativetyNO.666)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学生对金融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生要求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本文还调查了学生对金融学课程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对金融知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求。金融学涵盖的知识范围比较广,相对深度比较浅显,由于课时限制,在金融学课堂上不可能讲授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必须有所侧重,有深有浅。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关于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内容的问题,37.9%的学生选择投资理财,55.2%的学生选择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6.9%的学生选择现实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详见表6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更关注投资理财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知识,可能是因为这两面的内容主要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个人理财。通过细分调查问卷,发现会计的学生更多的关注投资理财知识(选项中会计专业占72.7%),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更多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知识(63.6%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选择此项),因此可见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大纲,根据课程体系及今后工作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2.教学方式要求。教学方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偏好,并给与合理满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文对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要求,二是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关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只有20.7%的学生期望是多媒体启发式教学,62.1%的学生期望采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关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安排的调查,只有10.3%的学生选择5:1,其余学生均期望更多的实践教学时间。目前笔者学校对金融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分配是5:1,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满意这项安排,他们希望更多实践时间,这一结果与表5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四、优化金融学教学的措施

对本次问卷调研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提高非金融专业(市场营销和会计专业为例)对金融学课程的满意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区分专业精选授课内容,突出应用性

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安排以及学生需求,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做到重点突出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突出课程重点内容,同时也要联系与经济金融密切联系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先关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个金融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个知识模块的主题内容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讲授会计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金融学知识,重点讲授金融机构运作流程,比如了解银行汇票、支票、本票等凭证;然后,除了满足专业需求外,还要满足学生生活上对金融学知识的需要,重点介绍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比如讲授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衍生知识,比如投资理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等。

(二)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堂讲授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目前,学生几乎每门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几乎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甚至是学生坐着玩手机、听音乐。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投入的精力有限,学习积极性不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针对金融学教学方式可采取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案例分析、模拟实战、小组主讲为辅的教学方式体系,作者在教学中也努力的尝试了模拟实战,案例分析,小组主讲的教学手段,比如分组给学生10万元进行模拟投资,比如,分析欧元的诞生及发展等等。在实践教学环节,重点从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在实践时间方面,一方面可增加课堂时间的实践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时间。如果受学校教学规章影响无法正佳课上的实践教学,可重点增加课外的实践时间,比如,通过增加学生课外作业的途径来强迫学生增加课外实践时间。在实践内容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实践的内容,以会计专业为例,实践内容可优化调整为资本市场(股票与证券的模拟交易)运行,了解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实务)等。在实践方法方面,既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金融软件)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各种专业财经网站),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也可以是经验分享(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分享从业经验,也可以要求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或操作经验。)

(三)优化考核体系,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予以保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在考核体系的设置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构建“全过程”的考核体系,考核重点从期末考试转移到教学过程。重点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投入程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等。调整总成绩的结构及比例,提高教学过程中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总成绩构成=出勤成绩+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课外作业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认真程度,实践成绩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建议将过程教学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提升至50%,目前作者学校过程教学成绩占总成绩30%。

作者:刘素坤 李黎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吕秀梅.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53-54.

[2]方永丽.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北方经贸,2012,04:163-164.

[3]阿茹娜.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9:36.

[4]马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12:74-76.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肯普模式;双语教学;应用性教学

金融学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是全面提升学校竞争力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对当今的中国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mction)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指课堂层面的双语教学活动,而不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层面的社会整体双语教育活动。

“肯普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着力解决三个主要问题:(1)预测――教学目标――为什么学和能学习到什么(why-what),(2)实施―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教学(hOW);(3)总结――教学评价――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estimate)。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双语教学目标

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经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学生需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服务于生产、管理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金融人才指能将金融学科的一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金融领域的专门人才。金融行业是一个具有知识密集、风险聚集的服务性行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金融专门人才越来越凸现出跨国界的同一性。这就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金融技能,更要学会与国际接轨,熟悉国际最新金融理论与金融产品。

地方应用型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需求,但金融行业却呈现出跨区域的高度协调,这就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同时又要及时了解外界最新金融动态。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应用型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义为两个层面:

表示如下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特质

地方高校因为招生范围的局限,一般生源相对集中,同时录取分数相对稍低,这样就造成了一些现实的特质困难:

其一、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长期以来的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基层教育水平和质量相对低下,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多相对薄弱,这就给开展金融学双语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其二、前期专业外语教育欠缺,传统外语教学主要教授学生公共外语知识,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对专业知识几乎没有涉及,这样就出现了外语与专业知识的脱节。

其三、开放的教学要求与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的矛盾,地方高校长期以来立足地方,与国际接轨较少,金融专业的学生缺少大量接触外界的机会,开展双语教学缺少相应开放的教学环境。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组织(how)

结合以上特质,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目标,我们总结出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组织程序:学生自身层面――打好专业基础,运用外语工具,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与提高综合能力。

教学层面一如下图示:

立足一个专业实行双向渗透实现三个分目标达到一个总目的

(一)立足一个专业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外语必将只是一种工具,人才的真正定位是立足于专业,双语教学一定不能陷入公共外语教学的误区。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必然要立足社会需要的专业。金融学专业人才需要的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涉及金融基本理论、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多个层面。金融应用型人才包括操作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开发型人才。地方高校应主要培养操作型和管理型人才,这样势必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外语交流与应用能力。

(二)实行双向渗透

离开专业的外语是公共外语,离开外语的专业缺乏开放性。地方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需要的是双向渗透式教学,即:公共外语环境下的金融知识渗透、金融教育环境下的应用外语渗透。

要实现这样的双向渗透,首先就是师资的配备,目前地方高校外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平行的两条线,没有或者较少有交叉,结果是公共外语教师金融学专业欠缺,专业教师外语薄弱。这就需要学校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按照目前的形势,还是选派专业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去强化英语进修于培训,这样才能适应立足专业之上的教学需求。

其次是教学课程内容的修改,公共外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课外阅读内容,以丰富学生的专业词汇。

第三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可以开展一些英文专业知识竞赛、英文文献搜集大赛等,给学生多一些展示和参与的机会。

(三)实现三个分目标

在立足专业和双向渗透的基础上。双语教学要达到三个基本目标。其一、语言目标(技能性):基本双语交流、外文阅读等。通过情景对话及其他适宜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语言关。

其二、知识目标(储备性):金融学基础知识、金融技能知识等。通过系统的专业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金融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最新金融动态,为下一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其三、应用目标(综合性):涉外金融、国际交流等。在熟练的外语运用于成熟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教学的第三个目标即是将专业知识与外语的有机结合并加以运用。

(四)达到一个总目标

应用型教育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而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是建立在扎实专业知识基础上的良好外语运用能力。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应用型教学培养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贡献。

四、地方应用性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评价体系(estimate)

长期以来,教学评价机制陷入一些误区,如重事后评价、轻事前评价;重校内评价、轻校外评价,重学生测评、轻教师自身评价、重教学本身评价、轻教学环境评价等。

作为应用型地方高校,我们认为,培养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总结,认为双语教学的评价应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涉及需求分析、师资质量、教材建设、设备配置、教学组织、就业等多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语教学和应用型的双重目标。

评价指标表示如下:

五、结语

总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语教学只有做到外语与专业的无缝隙衔接,在满足地方经经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强化外语运用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琴.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9.8

[2]王斌华.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范文第4篇

0 引言

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相结合的产物,保险精算学的产生标志着保险学由定性的理论阐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1]精算学科和实务的迅速发展也见证了数学在金融活动中应用的现实需求。

随着对精算学认识的逐渐加深和精算课程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精算教学的话题也备受关注,随之也出现了培养目标适应性问题,教学方式的创新问题,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等教学难题。本文以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试图对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当前存在的问题、目标取舍、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建议,以求与关注精算学科和精算教育发展的各界探讨。

1 教学策略的基本逻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教育研究者开始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认知特征。研究者认识到,产生有效教学的关键不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教师头脑中内隐的认知框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监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境,如何理解这些情境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对教学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学策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并日益受到重视,也以其强调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而向盲目教学活动提出警示。

1.1 教学策略的内涵的三种观点

策略(strategy)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最初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对用兵方法的权谋、权变。策略的现代用法,一般指为实现某个目的而使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

就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性质而言,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技术的总和。如李康(1994)指出,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第二种观点强调观念和原则,如时俊卿(1995)指出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决策行为过程,认为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的谋划或系统决策,如张大均(1997)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2]在其概念的界定中强调教学策略的观念驱动和实践操作“双重”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有所策划。周军(2003)也秉持系统决策活动的观点,指出教学策略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更不可忽视教师对各种途径的明智的选择。因此,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采用,又包括对教学活动的调控。[3]李晓文和王莹(2000)进一步将教学策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动态维度主要指教学活动过程,即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静态维度主要指教学内容构成。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第二个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4]

1.2 教学策略实施的两种取向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安排还是对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都必然围绕着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展开。而教学策略本身也存在两种不同取向,并且两者的权衡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设计时必将面临的问题。两种取向即,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综上可知,教学策略的范畴涵盖着内容技术层面和策划设计层面,在教师主观能动地取舍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必然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或取向。而本文意在对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和经管类本科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应的寿险精算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即在特定教学对象和既定学习特征情况下,对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精算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创新问题。

2 寿险精算学科特点及经管类学生学习特点

2.1 寿险精算在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保险精算是运用概率统计学原理以及多种金融模型对保险业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的学科。它是集精算数学、风险分析技能和保险实务为一体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对象是已经掌握了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保险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1]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险精算学迅速获得关注。金融保险领域天然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情形下的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度量风险,为使保险决策做到科学和精确,必须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数学与保险学乃至经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中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数学在金融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保险精算作为金融保险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学生利用现代数理方法进行保险创新,为我国迎接金融保险业的国际挑战,培养适应21世纪保险业发展的专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5]寿险精算学在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一方面是当前金融专业发展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等作为精算实务的理论根基的优势所在。无论是精算学科的综合化渗透,抑或是金融经济人才的专业化全面发展的需求,都促使着经管类专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精算课程。

2.2 寿险精算的学科特点

寿险精算学是保险精算学的一个分支,寿险精算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是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5]

三是学科交叉性强且专业知识体系性强。寿险精算学以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向下又派生到精算实务、金融工程等课程。因此,在精算课程体系较牢固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利息理论和生命表理论往往是寿险精算学的前续课程,寿险精算学则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另外还有精算实务、金融工程、养老金、保险会

计等专题则往往以关于精算技术综合性应用而作为选修课。[6]

2.3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精算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李新,李红波(2012)在对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5所较早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全国一本院校进行精算课程体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高校中将精算课程开设于保险专业,而凭借着长期的办学经验和学科研究积累,这些学校精算学的核心基础课程都较为完整,且根据自身专业传承和培养方向的不同而各有侧重。[6]

地方高校以各省市属本科院校为主,或称为二本、三本院校,保险精算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或经管类专业尤其是其中的金融学保险学专业中都有开设。而相比于一本院校,当前经管类本科专业开设保险精算教学和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3.1 学生数学基础较欠缺,大多偏文科思维

精算学运用数理知识较多,因此某些高校将精算学课程开设在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不言而喻。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数理基础较数学、统计学专业及其他理工类专业本科生较薄弱,甚至有些学生在本科入学前接受的是文科方向的高中教育,这使得学习保险精算学的学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学生个体对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大,在现有的精算教材和教学资料偏重数理推导的特点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易理解、难以接受,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二是经济学管理学甚至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类发散思维较重而数理逻辑推理能力较轻,这要求精算数学中需要重视证明和推理过程,从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2.3.2 金融保险专业学科经验局限和师资力量较薄弱

我国精算教育起步晚,精算师和高级精算教育人才严重短缺,这加剧了精算授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大都分布在二线或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现代保险业和金融业相对欠发达,用精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量偏低。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举办的保险经纪人培训班可以训练学生的保险产品营销能力并获得初级从业资格证外,学生几乎得不到去实际部门进行保险精算实践的机会,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相应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7]

2.3.3 寿险精算学科的综合性体现不够

寿险精算学是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各学科有机交叉且体现出理论技术的创新和实践应用。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若单纯基于现有教材,片面侧重于数学,或单一侧重于金融产品介绍,知识讲解停留在抽象、孤立、简单的基本概念认知,则无法使学生对精算学在金融保险领域有较全面认识,更无法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决策有更深入的理解。

2.3.4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亟待提高

王达布希拉图(2011)调查指出在二本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保险精算课程,普遍存在保险知识过多,精算知识偏少,甚至抛弃精算数学的现象,其做法虽然与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重宏观管理、文字训练,轻金融微观数理化趋势的专业现实相对吻合,但其已失去了寿险精算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不利于培养具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复合型新型金融学人才。三本院校的保险精算课更是普遍存在重保险常识、弃精算数学知识的现象。其虽与三本学生基础和培养目标相吻合,但与保险精算课程宗旨相矛盾。[8]

教材类型偏少和教材内容庞杂也是当前保险精算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现有的保险专业和经管类专业使用的各类寿险精算教材,包括雷宇的《寿险精算学》(保),李秀芳、傅安平、李静的《寿险精算》(经),王晓军的《寿险精算学》(经)等十几个版本教材,虽具有知识丰富、内容先进、数学推导适当、保险知识与精算知识占比合理等优点,但由于其内容多、篇幅长,在较少的课时内无法系统讲授其全部内容。某些教材,如杨静平的《寿险精算基础》,虽突出了精算概念的准确刻画和精算数学的严密推演,并适当配合保险实务知识,但涉及概率统计知识较深,个别知识对于数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尚有一定的难度,[8]也不适应经管类本科学生。

本文认为,寿险精算课程内容乃至教材应在经管类专业和数学统计专业学生之间适当区分,关键在于精算数学的知识深浅度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坚持保险精算课总目标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3 适应经管类本科专业寿险精算教学策略的建议

3.1 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应取舍得当

参加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精算教育的目标之一,崔立芝(2014)在分析了2000年左右国际精算考试教育制度的变革,指出以下几点显著的变化: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与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结合。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基础与高级阶段选题的衔接部分与协调数学、经济、金融、统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二是“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实务能力、综合人才、大金融背景、风险管理理念等。三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专注于基本知识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采用了案例教学,同时还借鉴MBA的培养模式。另外,资格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科的融通和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核。[9]这种转变对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或地方财经类院校发展精算的专业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当然,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保险精算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资格考试不能完全达到教育的初衷。一般说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它是一种渐进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过程。地方高校精算教学可以结合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在传授精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实际国情。[1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教学原则方面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精算数学素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注重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11]二是课程内容有所取舍,重点知识精讲多练,夯实基础,讲练结合并巧妙互动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应用能力;三是应注重实务交流与理论互补,重视寿险精算的综合运用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和尝试。

对于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掌握利息的基本概念,年金的计算,生命表的基础知识,趸纯缴保费计算,生存年金精算现值计算,保费和营业费用内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等内容,结合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理论运用能力。

3.2 教学方法与目标内容相适应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12]而保险精算课程无论从主干理论,还是从教育培养目标来说,都应归于认知类。

教学策略理论中,与认知类学习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等,而不同学科特点及不同教学目标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下图即为常见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与各种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表中分析可以看出,在面向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的寿险精算教学,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练习。同时,谈话法和讨论法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吸收,适当的提问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尤其是锤炼数学的思维能力;适当的案例讨论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对前沿知识和实务案例的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建议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寿险精算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法: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使讲授内容更直观

多媒体现已在本科教学中广泛使用,而以精算数学作为主干内容的寿险精算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以使教授内容更直观,增加教学的多元性。如,利用多媒体图像、动画展示现金流走向;又如上课不单一运用板书推导趸缴纯保费公式,同时可以上机和学生一起编程实现。[13]

3.2.2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保险精算学不单是数学理论和保险学原理的形而上的结合,其根源来自于经济实践,其性质是理论方法在金融保险领域的运用。因此,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点讲解,没有联系实际问题来解析书本并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应结合保险实务操作、甚至到相应部门去进行学习调查研究才能更好传承精算学知识。例如,结合当今市面上的寿险条款的生存领取责任讲解生存年金纯保费;结合当今住房抵押贷款养老的理算原理和生命表原理讲解养老金的基本精算原理;结合寿险公司核保理赔实务讲解生死风险和利率风险下保险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可见摆脱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准备和理论与实务知识的深入把握。

3.2.3 问答互动启发教学,鼓励学生上机编程实现案例

实行启发式教学才可更好培养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设置问题,以问答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或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寿险精算教学中能起到良好效果。如讲解生命表章节,开篇导入可以从之前学习的确定年金知识点开始设置一连串问题,比如“某人将当前的一笔财产变为未来每年领取方式养老,如若不考虑生死问题, 我们可以如何确定其每年领取额?”“是否我们所理算的金额和这样的支付方式,这个人可以一直享受下去?”“如若人生迟早有个领取结束期限,你认为是多久?”“如若这个期限不能确定且遵循人类生理规律,那么我们如何度量?”进而引出生命函数和生存函数的概念及假设。

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可借助学生常用的软件,如Excel的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基本的复利、年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理算。如讲述确定年金这一章节,可以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实际案例,运用年金知识运算等额本息还款的月还款金额、月还本金、月还利息。[14]同时运用Excel的编程演示并指导学生模仿操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编程实现其它的案例,提高学生思考及动手能力。

3.3 “教”“学”适当结合的取向

寿险精算学因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注定课程实施中的以“教”为主,讲授、练习也随着课程选取的知识框架而展开。尽管如此,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却不容忽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严重缺少自己的思考,对学习缺乏深入钻研,无法自主运用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创新。侧重选取重要知识点和重要原理,采用讨论方式激发学生运用原理自主思考。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些任务,比如某个险种的意义,换算过程等等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课后,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钻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来深入学习探讨问题,扩展了课外知识。[14]同时,课程讲授中,教师适时抛出案例进行讨论,如结合当前热销的理财产品运用利息理论知识定价的问题,结合保险产品或核保实务探讨寿命分布的特征,教师也可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当中某些金融保险领域的案例以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金融学专业方向认知范文第5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加大了与世界金融业之间的联系,我国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这给高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金融学教学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做出变革,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需求。

1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如今,金融业在行业发展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11混合经营

早在20世纪末,美国金融业就掀起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浪潮,金融业经营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业的混合特征日益凸显,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很快被打破,许多金融机构都在经营主打业务的同时兼营其他金融业务。

12金融业的电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金融业很快迈进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这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提供了便利,金融机构随时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金融业务服务。

13金融微观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金融需求,各类金融活动越分越细,金融业务的微观特征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高校金融教育必须加强金融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关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来说,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加强金融学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提高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提高高等金融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金融学人才。

2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过细,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

金融学是一门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期货学、经济数学基础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金融学教学中,以上各学科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及,受此影响,高校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细致安排,课程设置分的非常细,并且,许多高校还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前导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在专业教学中突出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固然为学生学习宏观金融知识提供了便利,但是,它也带有明显的缺陷,即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专业课内容狭窄,这对学生专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2课程结构僵化

许多高校在金融学课程体系建构上,都非常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但是却不重视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在课程计划设置上也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都是在第一学年就开始主修领域课程的学习,除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市场学、保险学等专业课程,许多课程大都是以金融学专业课程附属课程的形式存在。并且,许多课程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缺少课外培养环节,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发展。

23忽略学生个性培养

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工作的金融人才。但是,从高校当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它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宏观金融类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当今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对微观金融分析工具和训练方法认识不足,对学生金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金融选修课覆盖面狭窄,建设滞后。可以说,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金融教学难以满足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3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

金融业是金融学发展的导航仪,高校应紧贴金融业发展要求来建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分析社会金融业发展现状,就金融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展开研究,设置覆盖专业教育内容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将金融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都囊括到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去,在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兼顾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多样性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同时适当增加思想教育、金融学术与科技活动等实践内容的比例,坚持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前瞻性,认真思考未来社会发展对社会信用学、金融消费学、中小金融业务经营和金融工程等新兴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完整人格、能力发展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打破传统的金融学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3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社会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要坚持通识教育原则,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在金融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际化知识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将学生课程体系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包括专业理论和前沿课程、实践课在内的金融教学提供基础保障。而为了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还要将每一课程模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将其细化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实践课,并加强三个模块课程及同一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高校还要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覆盖范围,根据时代金融形势变化开设更多进口金融学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如网络金融、行为金融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无学科、无边界选课,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现实经济现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33兼顾宏观与微观金融发展要求,强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