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消费趋势

互联网消费趋势

互联网消费趋势

互联网消费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业;消费金融;发展趋势探析

近些年国家为了大力刺激金融消费、稳定国民经济总值,开始致力于消费金融建设之中,但是不论政府怎样的大力推行、予以扶持,其发展始终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新时期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快速的冲破这一僵化格局,积极借助大数据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自身数量巨大的客户群体,开始逐步的推行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

1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消费金融模式

目前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里,其推行出的消费金融模式链条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例如:当下淘宝公司所主打的花呗、京东购物商城推出的京东白条等,其主要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给所属购物平台上的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且公司提供出的资金也必须在指定商品上进行购买;第二种是由第三方金融平台为客户群体所提供出的消费金融服务,例如:时下最流行的趣分期、分期乐等形式,其所设定的消费群体也主要针对大学生来提供取现及分区购物等服务。

而第三方平台上所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其运作流程主要是通过借助P2P平台运营模式,利用P2P借贷平台债券形式将客户消费贷款转换为该模式,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更好的规避掉资金短缺的现象发生。从用户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上最大程度的享有预借现金以及在线分期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服务,更好的贴合了客户自身所需的消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

2 新时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趋向探究

2.1 依附于法律健全、信用环境良好的背景条件下开启的发展领航

从目前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状态来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只有在相对法律健全,且市场信用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才能规范消费金融在市场竞争中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若想让消费金融可以尽可能的免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就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我们以此来进行如下几点分析:

首先,消费金融的稳定发展是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为依托的。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步壮大,其影响面也正日益加宽,因此为了高效的契合新时期消费金融的发展需求,就必须从根本上对现行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遵守及贯彻执行,以此来有效解决及完善消费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业中存在的消费者保护以及业务运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其次,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借助于建立一套健全的征信体系。该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可以更好对市民的消费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以此来增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占有率,这对于快速增强消费金融征信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2.2 主体形式上的扩容,促使越来越的商业银行同民营资本一起承建消费金融公司

在我国政府针对消费金融市场做出一系列的规范指示后,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被逐步的扩大,带有银行标识的消费金融公司也相继出现扩容的发展趋势。根据去年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共有十余家银行分别发起了成立消费 金融公司的建设目标,并予以全面实施,如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邮储银行、徽商银行以及湖北银行等,在此期间,已有不少银行已经得到地方政府的批准,进行筹备阶段或是已经建设完成,正式开始营业。针对上述具有银行体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如市面上的招商银行等,在对于客户渠道、业务拓展以及客户征信、资金成本上具备有力优势,但还需要银行自身加大力度推广纯理财信贷类的产品类型。在这些以银行为依托的消费金融公司在不断发展中,只是将银行自带的创新型产品进行简单的植入,为此扩建出一个信贷产品的分发渠道,并充分的借助银行这一现有的裙带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中新细分出的市场上面来推出带有银行业务特色的产品,这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向。

2.3 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其所占据的消费金融市场格局也相继发展变化。由于现今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所覆盖了全国各个省份,大部分不同等级收入的网络用户几乎都可以实现网上金融消费,这样消费格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城市发达及不发达地区、农村乡镇等地存有的消费金融不平等局面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开始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往日传统消费金融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模式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并在进行消费金融市场管理上,要格外的针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实施差异化监控,针对不同地区商业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企业制定出不同的监管准则,着重的对银行业务范围、市场准入标准、投资风险控制以及流动性资金管理等方面实行明确规定。另外,针对具有商业银行标识的消费金融试点公司及处于成长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切实的借助差异化的政策来促使其在法律的范围内稳步的发展,从而推动消费金融市场可以朝向平稳的方向迈进。

2.4 在原有消费金融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从现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模式上可以看出,该运行模式可以划分为线上模式以及线上和线下互通模式。传统消费金融C构在发展中更愿意采取上下线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基于此,应该鼓励当前不同类别的金融结构在消费市场运行中可以摸索出多样式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首先,以电商企业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其运行中通常会采取线上运作模式,例如京东、淘宝、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在创建消费金融服务模式有着一定的优势。具体来说,这些企业可以向所属自己平台上的客户来进行业务往来,实现需求与供给方面的无缝对接,如果平台上的客户消费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则可以很好的拓展自身的消费渠道;这些企业可以依靠着自身平台上的数据为参照,对客户个人信用风险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控制和评估;对外推行消费金融服务可以对企业自身业务数量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例如:京东企业在对外推行白条服务模式后,其当月单笔订单数量就同比往月提升s了近3个百分点,且月消费金额突破了5成。

其次,国内市场所推行的P2P消费金融平台,在其发展运行中主要利用上线和线下互通,来实现具体运作。目前国内还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因此P2P消费金融平台不能有效的从外部来汲取优质的征信服务,该平台为了规避掉信用风险,只能采取线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这样就会加大实际的成本开销。而消费金融机构与P2P消费金融平台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发展中采取上下线互通的运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将自身现有的网点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又可以充分借助于互联网本身的信息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及运行成本优势等,以此来促使消费金融能够在同行业中可以快速的脱颖而出。

3 结束语

消费金融依附于互联网金融这一强有力的支撑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正在逐步壮大。在此期间,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及现行银行都已结合自身运营特征,纷纷推出创新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互联网消费企业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已经开始全面的提升其金融产品的设计风格;传统银行在现有金融业务量大的基础上,开始纷纷拓宽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渠道。不管消费金融业自身怎样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尽最大努力让客户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高勇,谢凌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研究[J].商,2016(8):164-164.

互联网消费趋势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心理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宝洁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标杆,一直影响着业内其他企业的经营思想。宝洁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广告特别是明星广告拉动商业的强劲增长,这确实给宝洁带来了骄人的业绩。然而进入2000年后,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日益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整个行业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并从其他客户的评价中获得对商品的认识,不再单纯听信于厂商的一面之辞或明星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体验也成为决定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心理的最大变化。

近十年来,虽然宝洁的广告费用逐年提升,但销售业绩却停滞不前。有关分析认为,受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宝洁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面临着提升销售额和削减成本的压力,宝洁的利润增长率自 2006 年到 2013 年一路下滑,同时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广告的营销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失效,由广告驱动的宝洁经营模式也基本到了尽头。

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已经改变。从消费者心理角度讲,消费者不再一味顺从“大家的选择”,而是更关心产品或服务是不是“我的选择”,这就是今天消费者的格言。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消费者”是由希望满足他们需求的欲望而驱动的潜在群体构成。市场之所以启动与发展,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了他们的欲望。然而经营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依据的往往是自己主观意愿虚拟出的所谓“消费者”,或是过于大众化的消费者,而不是依据对市场深入调查与分析所了解到的真实的“消费者”。这种由观念所刻画出来的消费者在现实之中不可能形成市场。

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拥有着大量的竞争者,尤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很多品类的产品和品牌都已经过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消费者开始变得挑剔。尽管每个企业都试图去占据自己的消费群体,但中国区域的差异、文化的多元、市场结构的复杂、消费者的多样化,已经让一个产品和品牌试图覆盖大众的梦想破碎。在消费领域,依靠地毯式轰炸的广告策略来撬开市场和赢得市场地位已经越来越难。过去很多消费品进入市场,通常选择大众化的全线覆盖策略,推出一个似乎可以满足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的泛大众产品,然后选择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广告投放,随即进行全国渠道和终端的铺货,利用“高空轰炸”和“地面部队”结合来完成市场覆盖。而在今天,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保证成功,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在下降,因为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不再看电视,而把关注重心转移到互联网上。随着媒体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消费者注意力被分散,依靠传统的大众媒体已经很难覆盖最具价值的消费人群。另外,全国渠道和终端的铺货以及促销等带来的成本和代价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承受。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是以“族群”聚集在一起,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理解,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动作,而是一个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心理因素双重驱动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生活者。消费品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核心逻辑不再是将消费者一网打尽,而是先去寻找产品的真实消费人群,通过消费人群中的领导者去引领大众市场,从而赢得规模效益。

二、消费者心理变化与互联网思维导致宝洁需要改革

中国正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激动年代”,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也可谓“日新月异”,消费者对于产品内在品质的需求正在不断被刷新。研究发现,不仅仅是房子、家电、汽车、IT产品和时尚奢侈品,服装服饰、日常饮食等也都成为人们最为在意品质的消费领域。而注重品质化的品牌一定要有满足品质生活的内涵和利益点,要能传递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讲,消费不仅是一种需求满足,也是一种“阶层”演练,大众分化的背后是“族群”的重聚和完整,因此这样的“族群”是一种场景和语境。例如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族群”,就主导着当下的潮流和时尚。

市场营销要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这可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新鲜。然而现实中企业或商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经过认真分析与洞察。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决定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看他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头脑中的消费(价值)观念、自我体验、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如果说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水准主要是由物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那么后工业社会(主要指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则更加关心生活的质量,关心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获得的满足程度。有调查表明,影响年轻人消费行为的主要观念包括:关注自我发展的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工作与娱乐相结合的观念、独立生活与体验消费的观念。这些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

宝洁的很多高层管理者至今还认为宝洁的消费者是大众化的几大类型。虽然宝洁有众多的品牌,但品牌的理念基本就几大类型,所以宝洁的管理层认为凭借广告轰炸的推送模式是最有效的。而且在这一模式之下,只要一个品牌能够成功,便在这一品牌中加入子系列,希望借用主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例如“OLAY”这个品牌就承载了太多的概念和太多的产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过多的产品让品牌的个性变得模糊,反而不如“海飞丝”定位在去头屑来得清晰简单。还有一些宝洁的高层 管理人员自以为洞察了消费者的某些需求,不断地对某一领域进行细分,但这些细分市场本质上是并不存在的。前几年宝洁的不少洗发水品牌就是用强力广告的方式推送相关产品,结果很快就失去了市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真实需求的产品很快会被消费者遗忘,所以宝洁的广告营销模式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者,应该积极作出调整。

要解决宝洁今天的问题,必须要从消费者心理与互联网思维结合的角度加以认识。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体验,深入到内心去满足消费者。当今的企业管理者需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因为越来越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上,如果不学习、不研究互联网思维,企业迟早会被颠覆。有研究将互联网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思维概括为“5F思维”,它包括:碎片化思维(frament)、粉丝思维(fans)、焦点思维(focus)、快一步思维(fast)、第一思维(first)。在这五种思维中我们认为最核心是用户思维。

不少企业经营者至今没有建立互联网思维。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到位,资金不够雄厚,而是由于企业整个组织,从创始人、董事长、高管一直到所有一线员工,都没有具备完整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等级分明、事事讲控制的集权模式,进入到多个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小而美的自组织、分布式的自然竞争生态。我们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重新梳理公司的战略、文化、组织,重新审视我们僵化的企业文化和传统的金字塔式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重新定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彻底全面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组织。未来属于那些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用互联网思维向传统商业模式发起挑战的人,属于那些顿悟互联网思维、深刻洞察商业本质的觉醒者。

面对互联网时代新的营销理念的核心,不仅要根据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进行产品功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设计的核心要有精神内涵,即体现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艺术、美、善和爱等。这一切的背景是人们的意识在发生改变,在从物质逐渐走向精神。就像人们选择一部手机,不仅是看功能、外观、价格、质量,更重视它与自己生活的结合。手机的外观、功能、质量不是关键所在,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是它的移动性、艺术性、安全性以及它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主流消费者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群体。有调查表明:中国的“80后”“90后”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又是一个与世界各国同龄人几乎有着相同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群体。因为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全球消费新潮与消费文化基本趋向大同。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他们喜欢用手机上网或聊天、打电脑游戏、买最新的电子产品、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我们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或是在中国的上海,都可以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可能是露肚脐装或几乎裸露的吊带装,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80后”“90后”群体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更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90后”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而价格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互联网消费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

(一)“互联网+”1.0时代——“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

所谓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即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网络商务闭环,构建一体化的多边市场平台。平台价值在于通过互联网集合客户群体,通过各种客户群体的互动创造最大商业价值。例如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就是通过相亲的男女方客户互动产生盈利;再比如淘宝网通过建立开放式的购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并收取入驻商家的宣传费用。所谓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即在互联网上给予消费者免费的基础服务,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基于双边或多边市场的免费服务或免费产品,借助第三方支付弥补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二是除了基础服务免费外,对高级服务进行溢价收费;三是利用免费服务培养忠实客户,养成良好使用习惯,进而采取后续收费模式。作为“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的佼佼者,奇虎360在2007年异军突起,凭借着免费的杀毒服务,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相继推出的安全卫士与软件管家等免费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2008年,“360安全浏览器”的推出,更是为奇虎360带来了大量现金流,免费的网站导航服务,广告费盈利模式弥补了其经营成本,随后的360游戏与360其他自主软件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用户优势下,平台联手其他品牌,形成了多边化的协同效应,促进了行业发展。

(二)“互联网+”2.0时代——“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产品、平台与社区分别是根本的三个层次,在“平台+免费”商业模式创新快速发展过程中,“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优势逐渐展现,以小米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内容+社区”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媒体属性+商品与社交属性,通过媒体传播产品的内容将消费聚合,而后通过社区消费者的培养、沉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而开展商业活动。“互联网+”2.0时代的内容,即全媒体化内容,企业借助媒体网络,更有针对性地吸引客户、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与粘性。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得全媒体化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完善,企业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内容互动链接,随时调整发展战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口碑与品牌价值。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购买商品,在网络社区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小米社区为例,在小米手机设计阶段,便积极吸纳手机发烧友,共同探讨手机的功能。从小米1到小米6历经六展历程,小米秉承“一切环节皆体验”的商业理念,通过小米社区持续不断的培养忠实客户,通过提高客户的参与感与忠诚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及时有效的互动沟通中,小米公司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

(三)“互联网+”3.0时代——“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移动4G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渗透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产业链外延不断拓宽,O2O线上线下商业模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词。相较于“平台+免费”与“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而言,“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势在于“流量至上”商业逻辑,随着前期发展的流量积累,企业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大流量的堆积下,流量的变现功能凸显,例如视频网站、旅游网站与购物网站,纵向的产业链发展趋势明显。“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开展O2O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效率,另一方面重塑传统产业链,打造了新型商业模式与供需程序,拓宽了市场空间。以京东商城为例,随着京东自营物流的布局日趋完善,其产业链的闭环逐渐形成,通过定制供货与自营销售等方式,塑造了京东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与“互联网+”2.0时代相比,3.0时代的变现特征在于线上与线下共同变现。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商业模式,遵循顾客导向,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传统供需矛盾,扩大供给与需求,提升产业资源利用率。例如,以现象级Uber、滴滴、快的为代表的打车、租车商业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开创了新型商业模式。

(四)“互联网+”4.0时代——“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互联网生产力工具理论视域下,近年来跨界商业生态网络组建形成。相较于“互联网+O2O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4.0时代真正开启了全社会的资源整合模式,除了传统产业链的“互联网+”发展之外,国内互联网巨头凭借着流量优势、资源优势与经验优势,推动了“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全产业链生态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的根本在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与在线化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革新趋势下,移动终端设备与互联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为“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后端数据支持到前端数据支持,再到基础设备支撑,多个方面协同发展共同缔造了“互联网+”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纵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企业,目前都在向着“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发展,一方面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对外开放,例如百度医疗云与金融云、阿里巴巴政务云与电商云;另一方面是跨界与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例如京东与国美、阿里巴巴与苏宁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巨头企业的联合,通过各种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构建了更丰富、更健康也更庞大的新型跨界生态网络。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传统产业巨头也在积极转型升级,包括万达集团、联想集团与苏宁集团等,纷纷通过“互联网+生态网络”的方式,拓宽了产品线与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用户的消费体验与附加值。在多元化合作路径下,越来越多的跨界、跨产业生态网络不断发展壮大,引领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新业态。自“互联网+”4.0时代以来,跨界融合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通过培养行业新生态的方式,跨界融合取得了长足发展。苹果电脑跨界手机,颠覆手机行业龙头诺基亚;腾讯以微信平台跨界通信领域,颠覆传统运营商的短信与语音服务,开创“微时代”;特斯拉进入汽车产业,阿里巴巴携手上汽公司等,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取得了杰出成果。未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绝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更是跨界融合的竞争。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间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与企业的跨界竞争壁垒不断降低,使得跨界竞争成为了新常态。客观而言,跨界融合需要企业利用竞争优势打造新的生态,秉承共享、共赢与合作原则,完善商业生态系统,扬长避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配置共享经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WeWork、Airbnb与共享单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大热,凭借着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共享经济的价值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率,激活闲置资源,让参与者获取共享红利,并实现多方共赢互利的目的。以Airbnb为例,从2008年成立以来,品牌已经在全球两百个国家拥有两百万套房源,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量超过三千五百万户,品牌估值已经超过两百五十亿美元。国内方面,从短租平台到出行交通工具,再从物品分享到知识技能共享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高达两万亿元,参与人数超过五亿人,涉及领域包括房屋短租、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金融、知识技能和交通出行等方面。在国内共享经济热潮下,诞生了小猪短租、神州租车、共享单车与滴滴出行等新兴知名企业。“三流”融合新闭环。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是商业模型的基本要素。其中,物流是产品与服务的表现,资金流是支付与资金运转的表现,信息流是商业信息与产品信息的互动。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利用“三流”合一打造商业闭环,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京东、苏宁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均是打造商业闭环的杰出代表。借鉴其成功的完整内部商业生态打造经验,现代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信息流的把握,要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工具的作用与价值,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准确采用大数据分析,为商业模式创新与产品服务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物流体系的构建,充分实现产品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产品信息与品牌的价值信息能够轻松通过互联网传递。为了打造商业闭环,现代企业需要秉承“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理念,通过与物流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线上线下无缝的服务体系;再次是资金流的保障,借助第三方支付渠道与金融管理部门,保障资金流的良好循环,打造商业模式的生态圈,实现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全方位了解;最后,通过“三流合一”的方式布局线上线下,构建闭环生态系统,其类型可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商业闭环,其主要对象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向下整合资源,构建内部生态闭环,以BAT为代表,通过补充线下实体店,收购实体线下企业的方式,进行线下布局,打造闭环生态圈。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不仅成立了菜鸟网络科技公司负责物流端,而且还投资和收购了苏宁、文化中国、海尔日日顺与快的打车等企业,补充了其信息流与资金流;二是自下而上的商业闭环,主要以传统企业为主,通过顺应互联网时展趋势,寻求线下向线上的商业延伸,构建O2O闭环生态。例如苏宁电器、银泰宝货与万达百货等,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支付体系,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垂直一体化打造闭环,例如已经构建生态圈的乐视与小米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延伸,整合了内容、平台与终端资源,构建了完整生态圈。小众市场长尾模式。所谓长尾模式,即以“款多量少”的核心理念,推动企业发展的模式。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借助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优势在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商的运作效率,有助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物联网体系下、众筹模式下,通过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定制化或小众市场运作方式,降低库存成本,提高销售量。长尾模式下C2M、C2B、C2F最为常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C2M模式核心在于按需生产,C2B直接连接品牌企业和消费者,C2F则是互联网平台与工厂连接定制个性化的网络产品。客观而言,在定制与按需生产的模式下,能够让消费者买到价格低而性价比高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C2B、C2M、C2F模式必然更符合市场规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现阶段国内外已经出现诸多类似网站,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定制时代。个性化、小批量、多样化的小众市场长尾模式,生产销售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掌握了分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打破了传统商业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瓶颈,能够按需生产、定向销售,通过创新与创意的融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

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从“平台+免费”到“内容+社区”商业模式创新,再从“互联网+O2O产业链”到“互联网+跨界生态网络”商业模式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广泛应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构特征与商业特质。从“线上流量变现”到“线下融合聚变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其实就是互联网发展潮流、发展规律的映射。随着网络时代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企业需要采用互联网思维,顺应时展的趋势与潮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商业逻辑与价值逻辑,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价值。“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除了要注重技术创新以外,更要高度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强调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把握客户的痛点。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产业链整合或跨界融合,与互补性的社会资源合作,发挥优质资源的优势,打造合作共赢的商业生态网络。通过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全过程体验与解决方案,提高产品与服务附加值,创造更大商业价值。遵循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保持商业模式的持续生命力,需要始终保持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动力,这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获取是目的,前者是指创造顾客价值,后者是指获取企业价值,两者需要同时兼顾。通过创造附加值,让消费者感受其消费收益大于支付成本,则有助于为消费者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有助于企业培养忠实的客户。与此同时,企业通过营业收入补偿成本费用获取更多利润,才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商业模式创新基本原则下,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需要平衡兼顾,符合商业发展规律。反之在过度的“烧钱”发展模式下,在缺乏合理盈利方式下,在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难以有所作为的形势下,必然不会产生最佳的商业效果,其商业模式难以符合市场与客户需求,不利于企业或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晓芳.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4(24)

2.刘建刚,钱玺娇.“互联网+”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

3.康俊.“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互动机制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互联网消费趋势范文第4篇

很高兴有这次“人人为师”讲课的机会将 国内贸易 相关知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共准备了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2015年十大商业趋势;③传统零售行业应该如何实现O2O模式转型  三节内容。

首先阐明一下为什么讲这三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国内贸易方面最重要的概念,是统领,现在不管是实体店销售额和电商销售额,都要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十大商业趋势是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未来商业发展形势,是承接,作为商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传统零售行业应该如何实现O2O模式转型,是措施,值得仔细研究。

第一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首先讲一下重要性

商务经济是自国家2000年商务部成立以来逐渐衍生出来的一个新名词,相对传统的商贸流通、第三产业等名词比较有新意,据我自己理解基本能涵盖国内贸易、对外贸易的内容。

国内贸易是指在中国国内进行的商品的买卖、现货仓单市场交易等在境内发生的交易的总称。大家在看国家、省、市、县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国内贸易部分,都会出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概念,它是衡量当年度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晴雨表。

二、定义

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金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指售给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使用与公共消费的商品金额。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何统计出来的?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划分标准,限额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建立名录库,实施全面统计调查,由这些企业按月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目前我县纳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共有48家,其中商务系统15家 ,县社2家,乡镇31家。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采用抽样调查推算。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汇总,就形成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四、各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字

2014年,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增长12.0%,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2亿元,同比增长12.6%。日照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98亿元,同比增长12.6%,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第二节  2015年十大商业趋势

     2012、2013年度由县委组织部和局里选派我到松柏镇镇娄家洼子包村任职第一书记,2014年3月份回来后,在工作上最大的体会是相比前几年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说实话刚开始真不适应,市局领导来五莲座谈时提到内贸工作工作点多面广,工作不好开展,我也是深有同感。2015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 我认为要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适应新常态,全面创新创业,《2015年十大商业趋势》这篇文章是在上网时无意中发现的,我读了一下感觉非常有新意,十分锲合当前全民创新创业的形势,我自己反复看了很多遍,收益匪浅,今天结合自身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一点共鸣和思考。

2015商业趋势之1:重构边界

 

先举几个例子,就比如小米,不仅做了手机,还做了电视,做了农业,还要做汽车、智能家居。 比如我县的康洋电源有限公司注册了山东绿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做响了“爱樱维”品牌,2014年度实现销售额   万元。还有今年我局重点推进的日照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项目,发起人是日照市格莱特置业有限公司的老总徐明辉,2015年前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在潮河开发市北新城项目,当前房产低迷,转行做电子商务。简单说一下这个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区、电商展示区、实体展示区、大型购物商场、仓储区等功能区。项目合作前期洽谈完成,已和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已达成意向,计划4月份举行签约仪式,10月1日前基础设施(办公区和商场)全部竣工,春节前开业。还有很多例子,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这新经济时代,行业边界正在被不断打破,尽管上面这些例子还没有证明100%的成功了,但是跨界的大潮已然不可阻挡,思考一下行业的本质,要更宽的眼界,并且要跳出本行业的视角。

 

过去,企业用行业做竞争壁垒。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渗透,重新构造了企业的边界,软件与硬件的融合,娱乐和时尚元素的融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等等,都在重新划分新的行业势力范围。

 

这一切改变的核心都是人的需求,人群在细分之后的重新聚合,在信息经济下的基于时间和空间、基于兴趣、基于内容的聚合,正在改变过去单一的年龄层次、收入划分、职业地位的分层模式。

 

因此,重构商业边界的核心是基于人的族群聚合为视角,而不是产品和行业的视角,2015年,每个行业中的商业创新的变革,都源自于对于同质性的消费族群的痛点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产品与服务要素的重新组合。

 

2015“重构边界”趋势思考题:

 

1.您的行业如何嫁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换个角度提供产品和服务?

 

2.在不同的入口、拥有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消费者,有什么痛点?是否可以中心组合产品和服务要素?

 

2015商业趋势之2:共享经济

 

我们的物理空间越来越有限,住房越来越小,车位越来越少。  

很多产品,你并不一定需要再100%的拥有,你只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使用,如果能便捷的使用,“拥有权”其实不再重要。

 

我们通过手机应用租车,通过短租网将空余的房屋临时租给旅行者,在网上分享自己创作的歌曲或者小说,将孩子不需要的玩具放在网上与人交换……

 我个人业余最大的爱好是打乒乓球,研究收藏一些乒乓底板,精英乒乓网是我经常浏览的一个网站,目前全国注册会员已有700多万人,器材发烧友喜欢上二手交易区淘或者交换一些器材,同一时间段一般会有几千人同时在线,这给精英乒乓网的器材商城店带来了极高的人气和利润,我看了以一下,仅仅红双喜狂飙三套胶每月销售接近10万块,零售价77元,批发价60元,去掉运费,利润过百万,再加上另外底板、球台、衣服、乒乓球上千种的商品利润估计非常惊人。

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在共享中完成,个体间直接交换的系统,在任何时间均可实现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连接起来,消费者通过上网进行消费或者交换,享用更加便利、舒适、快捷和实惠的商品与服务。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消费者希望以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实惠的方式进行消费——便利性需求是核心,物品的拥有权渐渐正在被消解,更便利的使用权和可分享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对象。

 

2015“共享经济”趋势思考题:

 

1.在您的行业中,消费者拥有的东西是否可以共享?

 

2.您如何建立一个便利的入口和平台,让消费者可以结合新的技术和大数据等平台,共享人们愿意分享的东西? 2015商业趋势之3:小城市的微创新

 

2014年11月19日-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技社群和民间社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等近1000余人出席了此次互联网大会,这个大会让古镇与互联网的统一融合,让乌镇有了新的定义。——“不管你是哪种身份,来自何方,都可以在乌镇找到合适的地方。”

 

过去中国的城市都在追求大而全,造就大城市的运动让城市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现在,微小的差异和独特性将让很多中小城市散发魅力,微小的创新和定位,往往让城市更有故事和魅力,城市形象要寻找小而美的故事。

举个例子,在松柏镇挂职两年的时间,感觉松柏镇对当地的资源开发的特别到位,百果谷就是当地政府很有眼光的一件决策,春暖花开,4月份是松柏镇最美的季节,建议同事们周末去玩下,我可以作陪。

“小城市微创新”趋势思考题:

       

1.您的城市还在贪图大而全的形象定位和传播吗?如果有,请改变。

 

2.您的城市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这些故事如何形成一个打动人们或者让所有的旅游人群都向往的点?

 

2015商业趋势之4:亚文化×微社群

 

大众市场,让商业创新的竞争激烈。大众族群偏好的多样化,让人口学和社会学分类不再准确,反而是那些存在于大族群下的亚文化和小社群,才是未来创新商业的立足点。

 

移动互联网让更小的篇幅、更细分的兴趣,更及时的分享、更高效的链接的微化内容迅速产生,这种内容和行为模式,让消费文化以内容、兴趣、社交为中心,分解出更多的亚文化。

 

亚文化群体的价值将成为支撑长尾市场的核心,不同的亚文化群体的个体认同的表达和需求,成为微社群商业的基础。

 

关注亚文化的小需求和生活中的微需求,组建基于垂直化、强关系的社群,用专业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切割,将塑造消费的大市场。

 

例如,抓住二次元文化的“哔哩哔哩”这样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在90后中走红,以及类似“节操精选”这样完全基于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自黑、吐槽、互黑、恶搞的娱乐精神而创建的新媒体,都吸引了大量的90后微社群群体。

举个身边的例子,微信营销正成为五莲旅游宣传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全域旅游、全民参与的一个最好体现,《五莲乡村游》微信公众号14年底才创立,到目前粉丝已达3000多人,位居全市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第6名。《今日五莲》《五莲旅游》《五莲微生活》《五莲山旅游度假区》《松柏旅游》等微信公众号,也根据自身优势,从不同角度对外五莲旅游信息,推介全域旅游,形成了颇具阵势的微信营销“矩阵”。 接收到《五莲乡村游》微信信息的外地微友纷纷表示,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了解了五莲秀美的风景、优良的生态、淳朴的民风……渴盼来五莲赏四季美景、品人文情怀。本地的五莲人也通过这个平台增强了对家乡热爱与自豪。大家都知道我局去年年底推出了商务e家,是宣传商务发展动态,提升我局整体社会形象的载体,目前已了十几期,社会反响强烈。王局长等领导班子成员非常重视,上周专门请了微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导,进行了升级,目前微信平台现在有了互动功能,大家可以在上面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可以试一下。

2015“亚文化×微社群”趋势思考题:

 

1.您思考过80后、90后的分类吗?

 

2.您能随口说出3个以上90后经常停留的互联网社区或者APP吗?

 

3.您想过如何观察在不同时间空间中的年轻人的生活形态吗?

 

2015商业趋势之5:精品质消费

 

消费者要的不是更多,而是更简,消费者要的不是看得见的符号,而是摸得到的精致。

 

随着消费者获得信息的多元化,消费者开始对符号消费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反思,他们在追求产品价格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在消费“品牌”的同时,开始注重对消费体验、品牌文化和内涵的多元化追求;

 

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

 

在解决实际需求的同时,开始注重在各方面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贩卖具有标榜意义的符号将不再能打动消费者,消费者的自我世界与品牌的链接越来越重要,而生活方式的精雕细琢的需求在不断涌现,精致化的细分生活族群正在崛起。

 

例如,美食家、美丽专家、文艺人士、健康专家、旅游爱好者等等。在未来消费行为上人们也将会更加崇尚达人经济。

 

例如,在衣服的选择上消费者会更偏向时装达人同款或其所推荐的款式,“买手”也将成为一个热词时尚买手的概念: 为企业或品牌采买合适的设计并交由工厂生产成商品成品,或直接采买合适的商品成 品,然后放到企业销售渠道中进行销售,从而获得利润。从事这样工作的职业人叫时尚买手。。 

2015“精品质消费”趋势思考题:

 

1.您知道您的产品服务消费领域的品质需求是什么吗?

 

2.您的公司有爆款产品吗?

 

3.您想过如何发动更多的人来推荐您的产品吗?

 

2015商业趋势之6:个人生活的智慧互联

 

新技术让生活方式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在可佩戴市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的时候,下一个阶段则是考虑万物互联化以及个人生活的互联化。

 

万物互联化。例如,苹果进入可穿戴设备,特斯拉用车联网改造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电视对于传统电视价值的提升,每一个生活中的硬件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思考“物与物的相互链接”,这将让硬件拥有互联网生命,消费者与设备之间的交互也将变得更加简单。

 

个人生活智能化和互联化。每个消费者都在寻求个人的智能化生态系统,而移动的可穿戴设备及技术将融入更多的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产品,大到家电、家居产品,小到指甲油、食品包装、可分析心理状态的可穿戴设备,移动健康管理,以及分析数据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公司等等,对企业来说,开发出与这些独特生活需求和生态系统匹配的产品成为值得关注的领域。记得上周清华大学教授孙丽丽提到了可穿戴设备,可以展望下再过一段时间可佩带或植入的设备会越来越普及。

 

2015“个人生活的智慧互联”趋势思考题:

 

1.您还认为可佩戴市场只是个时尚?您知道如何将其实用化?

 

2.您思考过移动健康、移动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商机吗?

 

2015商业趋势之7:时点经济

 

消费者总在找理由消费,以前的消费理由是传统生活文化赋予的,今天,互联网却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文化。

 

甚至,365天,消费者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过一种大家都认同的节,成为中国消费者的自我放松的重要理由。  

消费节点正在被消费时点所替代,一个品牌要想形成消费的群体扩散,就需要结合消费者需求,打造出消费“时点”,引发行动。

 

例如,阿里巴巴把双11打造成了“网络购物节”……忙碌的社会,消费者需要理由放松,也需要理由消费,365天的时点,都可以引发消费者的集体行为,犹如“地球关灯一小时”一样,如果一个品牌希望占领行业的高地,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点经济”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2015“时点经济”趋势思考题:

 

1.您想过让您的消费群在同一天做同一件事情吗?

 

2.您知道如何策划一个消费文化主题日吗?

 

2015商业趋势之8:新体验场

 

影响人们选择消费场所的原因不再是目的性消费,而是新的场域和文化空间。

 

电子商务减少了人们去线下很多零售场所的频次,而传统的消费场所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体验和娱乐成为核心。 老师提问:“有钱,任性”的下联是什么? % X' I0 j) l0 O$ W

小明回复:“没钱,认命”。

1 h  `, \) v) k6 V* v第二节课,历史老师:“有谁知道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吗?”全班陷入沉思。

8 b& O; m% Y7 S& f5 C, n3 ~小明大声道:“怕她们逛街” 。/ S  M8 t' V9 Z9 D6 k( ^7 g) n

老师有些不高兴地接着问:“那么现在女人为什么不裹脚了?”

2 ~( c2 L9 t7 @小明继续回答说:“现在有了支付宝,裹脚也没用。”!      

8 e  M% K! L1 J2 y. ~& n' k老师:滚出去! 

所有的渠道都需要打破仅仅是纯粹的交易和消费渠道的概念,而是要打造新的生活方式体验场,即便是一个餐厅、或者是一个快餐店,企业要思考如何从交易经济到体验经济的全方位转型。

 

引进新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形成文化主题等等,消费场所和消费空间要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消费模式的想象,娱乐和享受型需求成为制造新体验场的核心,新体验场也让很多空间都可以有机会成为生活方式的标志性场所。

 

2015“新体验场”趋势思考题:

 

1.如何将渠道变成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场所,而是生活方式的场所?

 

2.渠道如何从流量经济到体验经济和娱乐经济?

 

2015商业趋势之9:流动的品牌

 

今天的品牌要流行,需要的是信息流动。

 

流动的品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提高其品牌的声量,而是要让品牌信息可以被更多的人主动去传递。

 

因此,承载有意义的有趣味性的品牌内容成为品牌打造的重要工作,让品牌内容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和消费族群中都能得以流动和传播,成为所有的品牌都要去思考的。

 

流动的品牌就如同水和空气一样,而创造一切好的内容是让品牌流动的核心,“存在感”和“流动性”两个维度都成为考量品牌建设的重要维度,“存在感”是树立品牌认知度,“流动性”则是让品牌更有活力。

 

例如,拥有160多年历史的牛仔裤品牌Levi"s,一直以性感魅惑吸引很多消费者。

 

但是年轻人群的不断更迭,突然这个品牌已经不在大多数年轻人的购物单上了,50岁以上的消费者已经成为其最大的购买人群,消费人群的老化,对品牌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于是,Levi’s(里维斯)在全球发起了“LiveinLevi"s”#活出趣#的网络营销活动,让所有人用视频等方式来晒出自己穿牛仔裤的状态,旨在鼓励消费者在网上讲述他们自己的Levi’s故事:“穿上它,挑战它,折磨它,分享它”,想告诉消费者的是,穿上Levi"s,你可以去做任何事,只要别无所事事。

 

这不仅是一种存在感的传播,也在说明品牌应该如何流动于消费者的生活。

 

2015“流动的品牌”趋势思考题:

 

1.您的品牌传播如何实现线上线下整合协同的?

 

2.您的品牌有自己的内容平台吗?您知道内容营销如何做吗?

 

2015商业趋势之10:泛娱乐营销

 

所有行业都将是娱乐业,严肃冰冷不再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欢,因此,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赋予消费者心理的愉悦和满足感。

 

而随着80、90后已经成为中国消费主力,他们对于参与感的要求加剧,商业要融入娱乐的元素,才能打动年轻人,营销同时也是“秀场”。

 

影视、音乐、文学、游戏等文化资源和平台,都可以成为娱乐互动营销结合的资源,对于娱乐资源的开发,将明星资源和娱乐资源内容化和整合化,将一个短期的娱乐事件放大、深化、拉长,才能让娱乐效应放大和影响深远。

 

在互联网时代,品牌已经不再是那个冰冷的、高高在上的,仅仅是搭乘娱乐媒体平台出现的形象,而是有亲和力,有内容的,有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的人格化的载体。

 

例如,蓝翔技校的走红正是因为:“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话在网络中病毒式的传播,而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的营销手法多样,从电视到微博,从电影到段子,关于蓝翔的段子带些自黑、恶搞,又不失幽默,总之娱乐性十足,让网民自愿提供传播渠道。

 

2015“泛娱乐营销”趋势思考题:

 

1.您的品牌如何和消费者玩起来?

 

2.您还停留在明星代言、简单的冠名的娱乐营销阶段吗?

互联网消费趋势范文第5篇

【P键词】实体经济 “互联网+” 转型升级

自2015年3月,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随着经济新常态及“互联网+”大背景的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业发展出现增速放缓、经营效益下滑、客源流失加剧的态势。根据中国零售业总体发展相关数据报告,2016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增长4.4%,增幅连续6年回落,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约55%的实体零售业企业净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企业甚至出现销售负增长,“关店潮”涌现。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发展及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已经给发展中的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冲击,并将持续影响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在整体行业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实体零售业如何重新给自己在经济坐标中界定一个新的位置,以及能否与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业内及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实体零售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综合多项研究报告及实地调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多项指标下滑,其表现及原因主要来自于如下方面:

首先,商业主导权的变化及消费者消费倾向转移。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商业的主导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在商业中的体现已越发明显,传统的以商家为经营核心,依靠地理位置垄断商业的模式已经过时,尽显疲态。新一代的数字消费者特点体现为高速大量线上迁移,通过被网络等新技术高度“赋能”,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孤陋寡闻”变为“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为“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参与”。

其次,自身商业模式的缺陷导致进销存积压多重瓶颈。中国百货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使得消费者信息反馈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导致存货进销存不能快速顺应变化。与此同时,一些诸如连锁超市的“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盈利模式,难以形成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导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经营效率不能得到改善。

再次,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过剩。根据世界五大物业管理公司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营业的购物中心有3100家左右,2020年将达到4000家,2025年达到10000家。根据相关预测,我国平均每个地级市的购物中心在10多年后将达到30多家――这其中还并未包括除大型购物中心以外的商业业态。各地商业用地比重依旧不断加大,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商业地产过剩加上同质化,必将导致消费者消费审美疲乏,消费群体分散,致使行业发展受阻。

最后,成本竞争方面劣势明显。由于房租、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实体零售业企业经营成本相较互联网模式企业更高,企业负担更重,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由于网络零售企业多为轻资产公司,成本节约优势明显,若实体零售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节流”,或加速高成本与高收益之间的转化,将为自身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成因,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市场是实体零售转型的决定因素,需求是实体零售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创新是实体零售转型的直接动力。对此对面临转型发展必要的实体零售业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创新+融合”是必然趋势。国务院在今年3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智慧零售”将成为未来发展新概念,这就要求实体零售必须合理的运用新技术,创造零售新模式,而其的本质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充分感知消费习惯,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行业结构优化是重点。我国实体零售业按照现有层次大致可分为: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卖场--连锁超市--社区商业。近些年来,以体验和服务为主、有经营特色的购物中心正不断吸引消费者,但处于行业基础层次的社区商业方面,依旧有很大发展潜力亟待开发。同时,在地区结构平衡问题方面,面对一二线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相对过剩,而三四五线商业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商业零售基础设施结构与布局将急需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划,以形成以一二线城市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实体零售规划体系。

再次,趋势预测提供方向。目前,由于实体店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商品甄选、资源整合及客户源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也让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消费者“重回实体店”的趋势。实体经济应当以该切入点为抓手,充分扩大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商业最新发展趋势,在屏幕化,多媒体化,软硬件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顺应趋势,不断预测并更新创新经营理念,使得实体零售业发展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最后,协同发展是根本。面对实体零售业面临困境,却又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况,实体零售业应当借此契机,借助政府及社会力量,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下连接线上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即O2O中的“2”,借力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中的新思路,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方法,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这将对中国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将是一条可持续化发展的长期道路,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